学习力读后感

2024-05-05

学习力读后感(精选8篇)

篇1:学习力读后感

《学习力》读后感

学习力包含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哈佛定律中提到W=X+Y+Z,即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此成功非世俗意义的关于金钱或者地位的成功,而是指如果你想专注的做好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付出的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找到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专注度。

既然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并不特别大,可是为何人之间取得的成就差距这么大呢?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学校为何有的人学的很好,有的很差呢?《学习力》中认为造成这个巨大差距的主要是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原因。

“学习态度其中包括:积极、乐观、勤奋、毅力、坚持、专注等因素”。积极的作用已经有多次亲身经历,我们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越是悲观越是难解决且有时候会使得事情更糟。反而看开一些,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如果没有想到办法解决就暂且搁置一旁,做好自己改做的事情。或许在某一个时间点,你的脑袋里灵光一现就想到了办法。所以我们自身要学会的是控制或者说不要去计较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不开心了,会陷入这件不开心的`事情,越陷越深然后进入死循环,或者非要较劲立刻马上解决才能舒畅。其实,遇到情绪的时候告诉自己,是的,我现在不开心了。但是没关系,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会不开心,继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能找到一点小方法化解自己的不开心,那就更好,实在没有也不必太过在意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瓶颈期,会很想要放弃。放弃很容易,但是其实坚持下去需要更大的力气和自己做斗争。我的一个朋友,英语水平很一般,词汇量估计四级都达不到更不敢开口说。因为自己创业工作需要,逼着自己每天学习英语,有时候练习一个小时有时候两个甚至三个小时。没有去培训班,只是通过一些APP软件跟读,最开始跟读的发音也不太准,一段文字可能只需要20―30分钟就可以读完,但是因为总也过不了关他花的时间是别人的2倍3倍。有时候也会迷茫气馁,觉得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可是在一天天一年年的坚持中,他也能跟客户邮件沟通甚至敢接客户的电话了。并且靠着这样的英语水平也做起了外贸。

你觉得自己做不到的时候,需要去看看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榜样给予我们力量。《学习力》中提到一句话“勤奋,这是我唯一的优势”。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异常亲切,这是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意识到的一句话。成长之后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智商不高,拼不过家境,靠不了父母。做明星,脸蛋不够;做模特,身高不够。唯一能够选择的只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从那时候就想,勤奋是我唯一可以做的。别人不愿意做的,我多做一点。别人不愿意想的,我多想一点。别人不愿意学的,我多学一点。因为,别无选择。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逼一逼自己。只有经历过从坚持到收获的过程,才明白其中的意义。你的大脑会记住收获的喜悦感并认同它,在以后经历挫折的时候会更加的自信,学着让坚持成为习惯。好的习惯是人在我们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我们可以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

习惯最好从小培养,做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坚持读书的习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自学的习惯,以及有效管理自我的习惯。如果不做计划,很多时候我们就不清楚一天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无所事事中度过了。想做的事情一拖再拖,总也找不到时间总有很多的借口无法完成。因为有计划,所以心里对事情有一个谱。会有一些变动,但是也清楚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即使在最忙的时候也能坚持做好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改变,就是一点一滴的形成的。

有效自我管理的习惯,也就是现在大家说的最多的自律。以前总觉得那样的人生多无趣,被设计的那么严密多无聊。可是当一天天过去,一无所获的时候才想起来后悔。而看到偶像通过自我管理,走了很多的地方读了很多的书,心里越来越笃定也越来越充实的时候,却羡慕不已。也只有当亲自经历了自我管理之后,你才明白很多简单的道理并不是空话。

学习不仅仅包括书本的学习,生活中也蕴含了许许多多的智慧。触类旁通,并不断实践体验不一样的事,最终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何况,每个人的一生独一无二而我们要活很长,更多的体验不就是我们赚到的人生吗?

篇2:学习力读后感

观察实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学习潜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观察潜力,培养那种经常注意预料之外事情的情绪,并养成检查机遇带给的每一条线索的习惯。事实上,无论学习什么科目,都务必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观察能够激发求知欲,能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能够使你获得更多的信息量。

回避错误的人是弱者,正视错误的人是强者,能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反思自我并继续努力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学习者。不能否认的是,失败与错误是每个人都很厌恶却又不可避免要遇到的。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可能犯错误。学习也是如此。但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错误虽然不可避免,但对待错误的态度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今后的成功与失败。综上所述,做一个会学习的人首先就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学习的最佳状态。上帝给我们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想要我们多观察少说话,然而观察对于我们广电专业更是尤为重要。最后就是要正视错误,其实错误就是经验。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规律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培根的话虽然是在四百年前说的,但却丝毫没有过时,它所阐释的深刻道理,对于此刻的学习者来说,依然值得他们铭记。

拥有了学习方法的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想学好一门课或是别的什么知识,就要始终使自己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并对现实中的事持续一种深刻的观察模式。

哈佛的格言说的好,无论在何时何地,你务必成为一个高效能的学习者。始终使自己学习的速度大于或等于现实变化的速度。是的,只有你自己始终持续一种学习的态度,才能去主动的吸收知识,而不是被动的理解知识。然而,学会把握时间也是一种学习的前提。无可置疑,谁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时间是宝贵的,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公平的,这就要看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潜力了,有些人会合理安排时间,那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掌握时间的关键就是把握黄金时间。为了帮忙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以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将一星期学习35小时和一星期花不到35小时学习相同课程的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她们的学习效果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这个调查说明,学习效率的高低其实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我们要合理的安排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此外,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必要的休闲时间对学习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会选取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忙,你就应学会对something说不,合理的选取会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易感到疲惫,很有层次感。而且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走捷径,那里我指的不是偷懒,耍小聪明,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太死,太呆板,要学会换个方式或以另一种角度去学习。在学习中我们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在学习中持续清晰的头脑。,从而以有限的精力去获得高效能的学习效率。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排除来自外界或自身的干扰,将它们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作为青少年一代,创新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事态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改变着。正是这变化的世界告诉着我们,谁能对变化适应的越快,更加了解,对变化掌握的全面,谁就能在有主动权,不被社会所淘汰。而这一切的一切更加要求我们拥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发现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能够让思想具有流畅性,变通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创新思维能帮忙自己摆脱以前的束缚,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方式,从而提升自己,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大多数人都是遵从自己从前的习惯,认为自己所谓的经验总是对的,盲目的过分相信自己的从前,往往这时很容易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人有多么重要。在此过程中懂得多种方式学习同样重要。如同只懂得死板的根据从前是不可能有很大的进步的,创新思维的发散更要求懂得学会多点开发学习,沿着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同样在创新思维中很重要。

每一个好的想法不是推论出来的,是透过不同的思维预想出来的。人能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正是如此,不能拘束于从前。由此可见想象力显得尤为重要,想象是无穷无尽的,能想象的未来,想象到宇宙万物……而想象成为了进步的源泉。

梦,也许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梦。很多伟人从梦中得到了启示,发现和创造了很多伟大的事物。是每个人存在的潜在的财富,是创新的宝库。也许一个简单的梦让自己的人生与众不同。同样的,每个人存在自己的直觉,也许你不够自信,部相信这一切,而往往为此而后悔。没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带给自己最真实的感觉,相信自己的直觉。

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创造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读书力的精华在于创造力,所以创造力事相当重要的。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潜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潜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创造力是许多种潜力的综合,包括吸收知识的潜力、记忆知识的潜力和理解知识的潜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并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而且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资料。

个性品和质对创造力有着巨大影响。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用心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创造力行为有它独有的特征。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潜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聚合思维在创造潜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创造力与一般潜力有必须的关系,研究证明,智力是创造潜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智力水平过低者,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

篇3:学习力及其作用

根据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 对学习力的内涵可以作如此界定:学习力是人的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 是人所特有的潜在能力, 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是人的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界定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其一, 意味着对学习能力的理解由狭义、单一的学习能力拓宽为广义、综合的学习能力;其二, 意味着学习力作为人的潜能, 可能被激发, 也可能不被激发, 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潜能;其三, 意味着学习力有具体、综合的表现形式;其四, 意味着学习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 学习力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一学习力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起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战略目标。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7]。建立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标准何在?有的学者从宏观上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标准是“教育程度普及化, 知识经济形成主流经济, 学习成本和利润社会化、平均化, 社会组织一般具备了‘学习型组织’的特征。”[8]有的学者则从微观上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标准, 他们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个人的终身学习、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 以保障和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它有何特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10]笔者认为, 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以人为本、人人向学的社会, 就是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 就是一个以人为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学习型社会具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个主要特点”。“一个中心”是“以学习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五个主要特点”是学习对象均等性、学习渠道多元性、个体学习主动性、自我学习重要性、学习型组织普遍性。

怎样才能做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根本在于提高人的学习力。从根本上来看, 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增强全民的学习力, 提升全民的学习力。也可以说, 学习力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动力源泉, 也是学习型社会进展程度的标志。全民的学习力越强, 学习型社会建设程度越高;反之, 全民的学习力不强, 学习型社会建设程度就较低。可见, 建设学习型社会, 必须提高全民的、终身的学习力。因此, 学习力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起推动作用。

二学习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积极作用

2005年6月27日, 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 讨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 第一次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又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健。”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健在哪里?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6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健在人才, 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11]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建设, 重视人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200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 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 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着重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这里所指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虽然没有点明就是学习力, 笔者认为其内涵与学习力的内涵是一致的, 实质上就是人的综合学习能力,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力。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学习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动力, 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动力。正如武汉大学顾海良校长所认为, “培养杰出创新人才, 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12]凡创新型人才必定是学习力特别强的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是培养学习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因此, 学习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学习力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基础作用

当前,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7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

之后, 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新的起点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转向内涵发展, 要求我国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是提高人的学习力。学习力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这是因为:首先, 从学习的功能、作用来看, 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 是人类永恒的现象。学习同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列宁曾向全体苏维埃青年发出号召, “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学习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基本动力。学习在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觉悟、增强体质、陶冶性情、培养劳动技能等方面, 具有积极的作用。“总之, 学习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 只有通过学习, 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13]其次, 从学习力的作用来看, 学习力是人类学习中重要的综合的学习能力, 是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原动力。学习力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起着基础作用。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素质从何而来?从学习素质来。“学习素质居于人的各种素质 (如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 的首要位置。一个学习素质差的人, 其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是无法达到优良的。”“学习素质包括了热爱学习的程度、学习观、有关学习的知识结构与学习战略、学习品质、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等五个要素。”[14]学习素质的要素与学习力的要素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学习素质与学习力的实质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习力也是人所有素质的首位与基础。离开学习力, 其他素质便无从发展、提高。

四学习力在教育改革中起重要作用

从教育改革的背景来看, 现代教育的基点正发生着战略大转移, 即从重‘教’转为重‘学’。”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日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育领域的“生本论”、“学本论”、“以学定教”等思想都是对教育基点战略大转移的积极回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15]这为教育改革指明了“重‘学’”的方向。

从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看, 学生的学力培养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6]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定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 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创新精神投入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 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7]

从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 学生的学力培养还不甚理想。2009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认为, 从2001年至今的新课程改革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另一方面也面临许多问题。在实践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 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五重五轻”的现象, 即“重教师, 轻学生”、“重知识, 轻能力”、“重理论, 轻实践”、“重形式, 轻思维”、“重结果, 轻过程”。这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也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问题, 不仅能促使学生“好学”、“能学”、“会学”、“恒学”、“创学”、“潜学”结合起来, 进一步增强学习力, 而且能使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五学习力在提高人的学习效果中起直接作用

学习效果是学习的效益, 其内容表现为学习理念、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学习创新、学习潜力等方面的提高。其形式可分为显形效果和隐形效果两类。提高学习效果, 是每一个学习者的愿望。在信息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 人所具有的持久的竞争优势之一, 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有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 不仅是必需的, 而且尤为迫切。

20多年来, 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重视并进行了学生学习研究。1986年, 武汉市硚口区通过对初一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指导,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据对10500名学生学习的分析, 初步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由21%上升至76%, 学习尖子由15%上升至37%。[18]2009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18600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的随机抽测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学业成就水平越高;学习负担越重, 学业成就水平越低;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越支持, 学生学业成就水平越高。[19]实践证明, 开展学习研究, 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力, 促进学生更加科学、高效地学习。

近年来, 笔者先后主持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十一五”重点课题《高师学生学习道德研究》、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大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自筹课题《大学生学习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这些研究, 围绕学生学习力若干个方面的问题, 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 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品质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观, 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些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有力证明:抓住增强学生学习力的问题开展研究,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力在提高人的学习效果中起直接作用。

篇4:培育学习力,提高考试力

要提高应试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高考考什么?统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清楚的看出,高考题也在演变,从注重知识考查向知、能并重转变,更有向注重能力考查方向发展的趋向。绝大部分考题注重考查对课本理解,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本,读懂字里行间之意,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纵观近几年高考题,最基本的“概念、规律、方法”的理解倍受关注,这是学生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必备之知识和能力,具体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1、基本概念要真懂

物理中的最基本概念要真搞懂,而不是简单的记住。如交流电的“有效值”概念。需要全面理解其意义,熟练掌握处理方法。课本中是根据交流电的热效应来定义的,即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直流的对应数值叫做交流电的有效值。真正懂得这个概念还需弄清:①热效应Q=I2Rt?; ②相同时间一般取一个周期;③ “热量相等”,即I2 有效RT=I2 直流 RT ④正弦交流电中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I =Im/ 。对于其它形式的交流电的有效值,必须根据定义从热效应出发进行分析求解。只有这样真正搞懂各种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在培育学习力的基础上提升应试能力。

2、基本规律要真通

物理定律、定理大部分用数学公式来表达,首先要搞懂弄通这些规律的形成背景、情景,弄明发现或者推导的过程,特别是要搞清表达式的具体意义和适用范围。如对“动量定理”,高考中连考多次,其实动量定理形式很简单,即F△t=△P。但真正搞懂弄通就得明确:①矢量性——动量变化与冲量同方向;②“受合外”——公式中F是物体受到的为合外力;③合力的求法——从受力分析(受力图)入手。④动量变化△P求法——从状态分析切入。⑤据动量定理可求——速度、力、时间、冲量;⑥正确应用要注意——标出正方向、画受力分析图、分析运动状态、建立方程。只有这样全面搞懂弄通每一物理规律,同时培育起学习能力,才能应对高考中的考题——命题老师总是在学生懂得不深不透的地方编出考题考查学生的领会程度。

3、实验原理要真晓

实验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四大能力之一,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演变来看,高考已从简单的操作类(读数、步骤、结果处理)向设计类转变,体现能力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要真的知晓课内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课内实验的设计依据、思路,并通过课内实验的学习、研究、分析,提高实验设计、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只记住实验的具体做法,如“伏安法测电阻或测电动势”的实验,在高考中多次出现,其原理就是欧姆定律R=U/I和全电路欧姆定律E=U端+Ir,命题者往往不给足电流表和电压表,而是设置新的情境(或要你自已设计),考查你能否根据所学灵活应用欧姆定律,间接测量电压或电流,从而解决问题,这就是顷实验处理能力有考查。

4、课本要真的读透

老师要读透课标和大纲,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学生要读透课本,不仅仅是读课本上的概念和规律(前文已述),还要读透物理课本上的插图。物理教材上的插图大致可分四类,一类属于演示实验装置图;二类描述物理规律有图像;三类是相关物理史实;四类是某些实际应用装置或模型。高考依据课本图表命题屡见不鲜,学生往往还难以下手,原因是对课本图表没有读透。如X射线管装置、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波动图像等等,都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我们应当读透这些插图中所隐含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以及相关结论。

常有学生问高考考什么,其实高考一点也不神秘,高考是最公开、最公平的考试!基本上没有偏题怪题,都是考查大纲标明的知识内容,而在考前所有考生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重点复习,但考后的成绩差异很大,有人说是基础问题,有人说是智力问题,其实与我们平时的教学处理不无关系。

有老师上新课时为了让学生将课本知识搞懂弄通,不惜放漫进度,降低难度,着力知识的生成与生长。紧紧抓住先入为主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一开始接触新概念就得到一个立体、全面、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进度慢,外行人看起来好象在“磨洋工”,更加短期效益难显,在课后即考的实战中,往往不占优势。也正因如此,这种授课模型受到相当一部分老师排斥。但若站在育人的高度,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已任又当非此莫属!每一知识点,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上其知所以然,有的更知其将来的发展趋势、应用。长期坚持,漫漫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培育起学习力。

另外一种授课处理是只讲课本上明确表达的知识结论,让出更多时间进行操练,并美其名阅——精讲多练。这样短期效益很好,周练、月考都能得到好成绩,师生同高兴。不过长期发展乏力,一旦进行综合性的大考,特别是以考能力为主的选拔性考试,常因平时只记住一些结论性的知识,没有培育起学习力,遇到新情景无法理解题意,更不谈上答题了。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学习力、研究力才是真正考试力、竞争力。

笔者认为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处理当是前者。因为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物理知识有些来自客观世界,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往往就有些“潜错觉”,教学要先纠正“错觉”再建立“新生”,搞懂弄通每一个最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如果学得不深不透,潜错觉得不到纠正,必然引起混乱,不利于发展;其次如前文所论,这也是符合新高考要求的教学处理,惟有如此培育学习力为选,才能真正提高考试力,从而赢得高考!这也正是我们中学一线老师的最近目标!

篇5:学习力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力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力读后感1

学习不是偶尔短暂的爆发,也不是稍纵即逝的流星,而是一种滴水穿石般的持久运动。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才是通向成功的钥匙。

哈佛定律:W=X+Y+Z(成功=勤奋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勤奋学习的态度排在了首位。这也就说明了“态度决定一切”是学习力的核心所在。人生充满了荆棘,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中亦是如此。当应对学习的逆境,我们就就应找内因和可控因素,这是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的。并以我们用心、乐观、勤奋的态度去应对。这样,事情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柳暗花明又一村”。爱德华·班菲德的研究也证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下,成功学习80%与态度有关。态度决定结果,态度决定人生。

对于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坚持更重要。没有兴趣还能够培养,而坚持则是学习中最执着,最顽强的品质。所有巨大的成果都由点滴小成果累积而来。绳锯木断,精卫填海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坚持的强大力量。当然,我们也坚持了12年的寒窗苦读,不论中间的过程如何,当我们步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们已坚持下来了。然而,大学相对自主的学习方式,你我是否有想过要坚持学下去,不对自己松懈呢?我们坚持了这么久是为了什么呢?或许当我们在坚持做一件事时,我们看不到前进的步伐,但请不要轻言放下,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付出就必须会有收获的。坚持自己的学习态度试着去否定“不可能”的想法,也想想自己到达目标的喜悦,可能就能持续下去了。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能让事情事半功倍。学习习惯对于学习力的提高甚至对于人生道路都有重要的影响。很多习惯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点滴,从小事改变,虚心理解别人的意见。坏习惯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点,也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学习力读后感2

学习力包含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哈佛定律中提到W=X+Y+Z,即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此成功非世俗意义的关于金钱或者地位的成功,而是指如果你想专注的做好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付出的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找到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专注度。

既然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并不特别大,可是为何人之间取得的成就差距这么大呢?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学校为何有的人学的很好,有的很差呢?《学习力》中认为造成这个巨大差距的主要是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原因。

“学习态度其中包括:积极、乐观、勤奋、毅力、坚持、专注等因素”。积极的作用已经有多次亲身经历,我们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越是悲观越是难解决且有时候会使得事情更糟。反而看开一些,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如果没有想到办法解决就暂且搁置一旁,做好自己改做的事情。或许在某一个时间点,你的脑袋里灵光一现就想到了办法。所以我们自身要学会的是控制或者说不要去计较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不开心了,会陷入这件不开心的事情,越陷越深然后进入死循环,或者非要较劲立刻马上解决才能舒畅。其实,遇到情绪的时候告诉自己,是的,我现在不开心了。但是没关系,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会不开心,继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能找到一点小方法化解自己的不开心,那就更好,实在没有也不必太过在意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瓶颈期,会很想要放弃。放弃很容易,但是其实坚持下去需要更大的力气和自己做斗争。我的一个朋友,英语水平很一般,词汇量估计四级都达不到更不敢开口说。因为自己创业工作需要,逼着自己每天学习英语,有时候练习一个小时有时候两个甚至三个小时。没有去培训班,只是通过一些APP软件跟读,最开始跟读的发音也不太准,一段文字可能只需要20—30分钟就可以读完,但是因为总也过不了关他花的时间是别人的2倍3倍。有时候也会迷茫气馁,觉得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可是在一天天一年年的坚持中,他也能跟客户邮件沟通甚至敢接客户的电话了。并且靠着这样的英语水平也做起了外贸。

你觉得自己做不到的时候,需要去看看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榜样给予我们力量。《学习力》中提到一句话“勤奋,这是我唯一的优势”。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异常亲切,这是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意识到的一句话。成长之后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智商不高,拼不过家境,靠不了父母。做明星,脸蛋不够;做模特,身高不够。唯一能够选择的只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从那时候就想,勤奋是我唯一可以做的。别人不愿意做的,我多做一点。别人不愿意想的,我多想一点。别人不愿意学的,我多学一点。因为,别无选择。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逼一逼自己。只有经历过从坚持到收获的过程,才明白其中的意义。你的大脑会记住收获的喜悦感并认同它,在以后经历挫折的时候会更加的.自信,学着让坚持成为习惯。好的习惯是人在我们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我们可以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

习惯最好从小培养,做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坚持读书的习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自学的习惯,以及有效管理自我的习惯。如果不做计划,很多时候我们就不清楚一天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无所事事中度过了。想做的事情一拖再拖,总也找不到时间总有很多的借口无法完成。因为有计划,所以心里对事情有一个谱。会有一些变动,但是也清楚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即使在最忙的时候也能坚持做好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改变,就是一点一滴的形成的。

有效自我管理的习惯,也就是现在大家说的最多的自律。以前总觉得那样的人生多无趣,被设计的那么严密多无聊。可是当一天天过去,一无所获的时候才想起来后悔。而看到偶像通过自我管理,走了很多的地方读了很多的书,心里越来越笃定也越来越充实的时候,却羡慕不已。也只有当亲自经历了自我管理之后,你才明白很多简单的道理并不是空话。

篇6:学习力读后感

目前自己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懵懵懂懂地摸索了三年多,似乎刚刚探到一点教育的门径,当然我这个门径,仅仅是怎样把所谓知识灌输给学生的门径。如果以后,我的教育方法是把学生领悟到怎样学习方面的话,我想我才是一个让学生终身受用的老师。目前,我花费大量的精力收集了案例,我发现在这些案例的运用已是我的教学效果比以前好了,至少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浅显易懂的案例让他们有所领悟,学起来又不累。我目前的门径只是投其所好而已,要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引导他们学习能力的老师,路还是很长的。

读了这本书的另一个感觉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而他们让我们见识到精英式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我越来越感到,学校里第一追求的是稳定,不出错,表面上过的去;能做到这一点,在民办高校而言已经是好的了。当然学校这么做有她不得已的原因,但是我感到就像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样,一个学校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上,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自然做不了了。所以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饭店组织机构的时候,我对学生讲:“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面有着更过学习机会与发展机会的是高层,学校的培养思想也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如果你们想要发展的好,就要下决心给自己学习、创造机会。别人不把我们当精英教育,我自己要把自己当成精英来培养。我记得亨利・福特有句话说:对于一个准备一辈子当工人的人来说,下班的钟声是休息的时候来临的信号;对于一个有发展大志的人而言,下班钟声却是新的努力的开始。

篇7:学习提高学习力心得

现代数学教学,愈来愈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力,应该加强思维能力。因此,如何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心得:

一、加强“双基”教学,奠定数学思维结构的基础

加强“双基”教学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无知无技便无能。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掌握数学规律,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正确地进行各种计算,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为了切实加强“双基”,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抽象的概念总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而形成的。因此,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觉得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有一个十分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则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前提。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每教一点儿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参与新认识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向前推进。小学生的独立性很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的波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

如何提出,对教学影响极大,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需要精心设计,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经过动脑、动口、动手实践与思维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牢固的。如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应该让学生经历加和减的过程,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所以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认识,形成概念。

三、巧设练习,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理解了知识,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并没有完结,还需要引导他们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运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中发展他们的思维。

数学中的计算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同时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的说理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说理要求学生不仅会算题,而且会讲题,弄清算理,掌握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篇8:构建自主学习力

自主思维能力

评价一个课堂是否是好课堂, 可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看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多少是学生提出的;二是看问题的结论, 是由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得出的, 还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甚至可以说, “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的结论”是评判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指数”的“试金石”。然而, 很多的课堂恰恰缺少“学生的问题”和“学生的结论”, 更多的时候, 教师利用导学案、教辅、课件、优等生等资源, 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

导学案。导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向标”、“导航仪”, 起着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很多导学案让学生丧失了自主提问的机会、分析问题的空间, 制约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而那些习题化严重的导学案, 甚至比教材文本更加繁杂,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无休止地做题。在使用这种导学案的课堂上, 学生哪里还有时间提出问题、探讨结论?

教辅。尽管国家一再要求规范教辅材料, 但在不少课堂上, 仍然充斥着多种教辅材料。有的时候, 学生在展示时, 只是照本宣科地念教辅上的答案, 教师仍然会鼓励“你回答得很好”。不少课堂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自主学习变成了把教辅材料上的答案照抄到导学案上;黑板展示变成了把导学案上的答案照搬到黑板上;问题讲解变成了面对黑板、面对导学案的自言自语。教辅材料已经成为扼杀学生自主思维的一大危害。

课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课堂上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新课堂当然需要新技术的应用, 但是, 如何使用新技术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很多教师习惯于利用多媒体演示知识的逻辑与结构, 殊不知这样会使学生丧失对知识逻辑的探索、对结构重建的体验, 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非常不利。

优等生。自主思维能力只能在自主思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基础为何会有差异?从本质上说, 还是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差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 如何培养潜能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值得教育者认真研究。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潜能生不思考, 优等生给结论。

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不是凭空产生的, 一个人的学习方式, 总是受制于他的生存方式。所以, 课堂要向生活、向社会延伸, 这是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就课堂本身而言, 每课必有学, 习惯成自然, 生必学、学必展、展必点、点必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依靠有效的课堂机制。例如, 在课堂中, 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黑板, 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在上面。如果学生在课上没有进行自主学习, 他的黑板上就空空如也, 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相反, 如果他认真学习, 黑板上的内容也会精彩纷呈, 全班学生共同欣赏、共同讨论, 形成良性循环。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正是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慢慢养成的。

没有兴趣, 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学习的兴趣的关键, 就在于让学生从被动接受, 变为主动探索。

没有自信, 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堂展示为学生的表达搭建了舞台, 潇洒的板演、流畅的讲解、精彩的表演, 都成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高效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需要有高效的学习方法作为支撑, 否则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增加他们的课业压力。

很多时候, 课堂上的导学案只规定了“学什么”, 但是对于“怎么学”却很少涉及。如何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如何将高效的学习方法落实在课堂上, 应该引起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高效课堂需要引进和推广高效的学习方法, 譬如高效阅读技术、高效记忆技术、高效表达技术等。

对于学生而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最好的方法。课堂艺术就是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但要了解学生的想法, 还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认知特点。以低年段的学生为例, 有趣的童谣, 配以精美的音乐、形象的动画等, 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学习、高效记忆。以一首《数字歌》为例:“1像树枝细又长, 2像小鸭水上漂, 3像一只小耳朵, 4像小旗随风飘, 5像衣钩墙上挂, 6像豆芽开心笑, 7像镰刀割小麦, 8像两个小圈圈, 9像蝌蚪小尾巴, 0像鸡蛋做蛋糕。”歌词生动有趣、朗朗上口, 正符合低年段学生的特点。他们会主动地朗诵、吟唱, 不知不觉中就将数字的特点、写法牢记于心, 这比教师的各种“强化记忆法”有效得多。

上一篇:课堂45分钟如何集中精力听课的技巧下一篇:大学英语励志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