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之读后感

2024-05-10

马克思原理之读后感(精选6篇)

篇1:马克思原理之读后感

《星火燎原》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星星一样渺小的火焰,可以烧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这就是带领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毛主席说的话。如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已经改编成了一本讲述革命的书,名叫《星火燎原》。萧华曾经说过:“《星火燎原》是革命烈士鲜血、革命群众鲜血构成的一部书。”我在这本书里,深深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坚忍不拔、勇敢奋战的精神。当读到这本书时,我就像进入到真正的战争里一样,充满了激情,在每次战争中,我都觉得中国共产党是最棒的、最坚强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颗关爱人民的心,他们的所做作为是值得老百姓信任的,党的关心和爱护是令我深受感动的。

《星火燎原》是认识二十世纪中国的一部恢宏巨著,它由参与了二十世纪中国的最伟大事件的人的亲身经历写成,它的以血肉组成的不寻常的文字,是历史的真实纪录,也是文学的人学还原,这种史诗的双重性,构成了《星火燎原》这部巨著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为我们了解中国革命的渊源、中国人民的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提供了最重要也最真实的依据。

我沉浸于历史文本的阅读中,感受着由二十世纪而来的穿越时间的无穷的力量。这力量当然由重温其中的一些重要篇章而来,如刘伯承的《我们在太行山上》,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它们给与我们的力量是艰苦岁月中的信仰的赤诚,是人在最穷困最危难的时刻仍能想国家之所想,急民族之所急的胸怀的宽广。而还有一种力量,是我以前的阅读范畴不及或者于阅读中忽略了的力量,这力量分散在这样一些阅读中,我愿拿来与大家分享。第2卷中,《千家饭》的作者是吴先恩,湖北黄安人,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文中他写1931年红军战士保卫麦收战役,前线战士缺粮,部队派他去后方借粮,老百姓一碗一碗的节省出来的饭,倒在桶里给前方战士吃,其中他写到了一个细节,村里的一个女孩子端了一碗面条,这碗面原是给女孩子生病的妈妈吃的,但是妈妈嘱她捎过来给战士们带上。这个细节没有一点文学的渲染,就是朴实而原始的记录,但是却有着感人的力量。第10卷,郭宝俊的《女向导》写了1948年辽沈战役攻锦州城,军械科为前方运送炮弹,深夜找老乡带路,村子里只有一个30左右的妇女,一个只会哭叫的娃娃,一个病卧不起的老奶奶,这个30岁的妇女自告奋勇,为十五辆大车带路,在黑寂寂的原野上,有时一个勇敢的女性就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输赢。这是人心所向啊。

更可贵的是,《星火燎原》为我们呈现了我们的共和国诞生的基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可能正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星火燎原”四个字的最深含义。

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我对革命精神的热忱,但那沸腾的血液,滚烫的热泪,将我的灵魂浇灌得愈益清明。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始于星星之火,必有燎原之势。

篇2:马克思原理之读后感

货币,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却足以毒死众多世界霸主!——引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这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如果这个地基不牢靠,或者这个地基由被人提供材料建造,纵使你建造很精美的建筑,但是只要地基愿意,那么你的建筑就会顷刻倒塌„„从18世纪开始,银行家就开始进入历史舞台,以放贷的方式敛财,让他们腰缠万贯!也使得他们拥有足够的资金放入欧洲各国继续高利率的放更高品质客户的放贷,其中,那些种种公关技巧令人侧目,让人赞叹不已。从当时的平民放贷的金匠店,渐渐的进入宫廷,成为“殿下的代理人”然后再游走再各国之间,开始在各国君主的放贷,成功成为各国的债权人,进入政治舞台。

这时,罗斯切尔德家族以种种社会交际,打开了他们的财富之路。当时罗马教廷的授封“帝国皇家代理”足以说明很多问题,罗斯切尔德在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前期聪明的放给帝国,成全他的金币。而后当拿破仑上台,斯切尔德家的孩子们成为了战火中“跑的最快的人”不!确切的说是在战火中“赚的最快、赚的最多银行家”。内森、杰姆斯们,后来人评价说“他们是世界金钱市场的主宰,当然也就是几乎所有一切其他事物的主宰。他们世界上拥有整个南意大利地区的财政收入做抵押的资产,(欧洲)所有国家的国王和部长都在聆听他们的教诲。”——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拉里(BenjaminDisraeli),以当时伦敦为例,内森在英、德、俄等国与法国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向英军倒卖其最需品,不仅如此还以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欧大陆的关系网想正在法国境内的威灵顿公爵运送,不仅自己赚的盆满钵满,也让英国政府看到了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实力!当时就有人说“罗斯切尔德对伦敦的金融事务影响力大的惊人。他们玩却决定着伦敦金融城的外汇交易价格,他们的权利令人瞠目。”

当一个政府依赖银行家的金钱时,他们(银行家)而不是政府的领导人掌握局势,因为给钱的手始终高于拿钱的手。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及时获利。——拿破仑

在《货币战争》中再现了中世纪的王权君权怎样向银行家手中过渡的。借一句话,没有比钱更万能的了!金融界的银行家们掌控者他们手中财产,挥舞的手中的金币,在欧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老罗斯切尔德的五个孩子在欧洲堪称为王权更高的权利。以他们为代表的银行家控制整个欧洲的命脉,方法很简单,但是却让各国的君主们无可奈何!当然这里面也与内森、所罗门的个人才能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们也要反思,在我们国家正在滋生蔓延的腐败,这些也会导致内森们侵入国家金融内部。那么,国家将会失去人们的财产,失去对经济的控制,从而失去国家。“毫无疑问,把美国分裂成南北两个实力较弱的联邦是内战爆发前早就由欧洲的金融强权定好了的”——德国首相俾斯曼。

在美国其总统的伤亡率比罗曼蒂登陆低级士兵伤亡率还要高!在未达到目的前,银行家们会不择手段,不论何方法。在银行家们眼里只有赤裸裸的金权,在美国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政府就要牢牢的把控国家的经济命脉。

“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被信用系统牢牢的控制着。这个信用系统高度的集中。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沦为最糟糕地统治之下,一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振幅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选民选择的政府,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人意见和强迫之下运作的政府。

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界人士都畏惧着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利是如此的有组织、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无孔不入、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的彻底和全面,以至于他们不敢公开区谴责这种权利”——美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不在人民手中,不在国家政府手中,那么国家银行将是银行家从人民手中吸取财富的吸管。美联储的成立就是银行家们从美国人民手中吸取财富的工具,最终原因就是美政府没有把握住自己经济命脉,让货币发行权集中在银行家手中,用句不好听的话,美国政府就是银行家手中赚取金币的傀儡。

就我个人而言,战争就是国家间烧钱的游戏,但最终获利的却是银行家。“一战”、“二战”、“科索沃”、“伊拉克”这些战争赚的最多不是胜利的诸国,而是在阳光白云下欣赏美景的银行家们。

在如今经济大好的中国同样要防备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心人”一旦,通货膨胀达到了不可控制的程度,经济泡沫破裂也不可避免,那么,我们通向的不是美好的小康而是残酷的金融风暴。现而今,在全面开放金融领域的中国,必须认清西方金融制度的优势和弊端,采取开放的心态,和扬弃的态度,同时也要时时警惕阴谋家的计策。就个人意见而言,只要政府能够保持足够清醒,把握住国家的经济命脉,银行,经济体制健全,呢么当国外大量的资金流入时,也不失为中国再次腾飞的助力。

篇3:马克思基本原理整体性探析

长期以来,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当作是实践总结的经验而非指导理论, 采取以点带全以及中国化研究视角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仅仅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践成功的具体案例当作是某种经验方法的总结, 仅仅是从实践层次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抽象概念和个别原理进行论述, 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的角度上开展相应的研究。尽管经验方法论可以解决中国当前的一些问题, 但是不能够从整体方向上引领中国向前发展, 也不能够就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解释, 更不能够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中的作用。我国学术界把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一个经验命题, 他们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成果, 是经历一次次革命与战争证明出来的。这种基于经验方法论的研究缺乏历史总体性的研究和思想史的反思, 不能系统完善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果展现出来。这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 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适应中国需求的马克思主义, 也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实践经验, 更是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思想指导。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说,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作是理论命题, 才能够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 才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具有普适性以及广泛性的思想指导。而中国的无产阶级思想家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本质, 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运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从本质上来说, 马克思主义在地区传播与发展中强调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将马克思主义中先进的人文性以及社会性思想对于中华文化进行改造, 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要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相适应, 才能够实现对于中国的旧经济、旧政治和旧文化的改造, 打破我国固有的传统,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发展。也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进过程不是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而是通过吸收、发扬与改造, 将新时期中华文化提升到世界文明发展的水平, 提高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接轨程度。

参考文献

[1]张雷声.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体系[J].教学与研究, 2007, (8) .

[2]李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建设[J].教学与研究, 2007, (3) .

篇4:马克思原理之读后感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篇5:马克思原理之读后感

赞成的方面:在他的描述中恩格斯说:“废除了私有制的社会进入繁荣的新时代,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这样的社会为各个不同的相对敌对的阶级也就是多余的,甚至是和新社会互不相容的。”我认为但社会发展到那样一种高度发到的阶段,没有了私有制,也就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同样的社会各个阶级也就会消失,所有的人享有同样的平等,也就不会允许有特别的阶级出现,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是不会容许有不平等的。这一点我是肯定的,也是很支持的。

怀疑的方面:恩格斯在书中又说:“由于整个社会共同的和有计划的经营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的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分工将会完全消失。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的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的从一个生产部门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读后感《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之共产主义原理读后感》。不会再有一类人从事农业,一类人从事工业,一类人从事其他事业的想象”。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人不能够完全的了解整个大的生产系统,在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智力的增加就一定能够使人完全了解共产主义的生产系统?即使教育水平发展了很多,就真的能使每个人完全了解掌握共产主义的生产系统能力?一个是教育的不可能性,再有就是人本能的不可能性。教育在于培养整个人类在普遍学识上的共性,而在专业方面的额特性,教育在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而不是全能的天才;人不是一部只用来储存的机器,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要是人能够掌握全部的知识的话,那就违背了客观的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违背客观规律的是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是真是可以那样的话,只要少量的人就可以使整个生产系统在全球运转起来,何必来那么多的人?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共产主义不是分工的消失,而是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

篇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感悟

曾经觉得马克思像一位圣诞老人,离我们很遥远。直到有一天,我看到BBC在网上的一个关于“千年伟人”的评选,马克思排在第一位,他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就这样,我怀着敬佩之心渴望去揭开千年伟人马克思的神秘面纱。

在我看来,马克思最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哲学思想,他虽然逝去,但他的哲学思想却一直传递至今,且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前,我们先得明白什么是哲学,有一个通俗的解释: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可看成是一种游戏,规则不断更换产生更好的游戏,哲学便是批判这些规则的存在。理性的来说,哲学是以总体性为基础,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其坚持从事实出发的实践唯物主义对未来人类发展的预见,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一直强调的是立足于事实与实践,哲学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在我们个人成长过程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学习马哲让我能以更长远的视野来看这个世界,以更切实的行为去走自己的路。

影响我最深的是青年马克思的就业观:“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衡量了它的全部轻重,了解到它的一切困难之后,我们仍对它恋恋不舍,我们仍然爱这种职业,认为我们适合于它,到那时,我们才能选择它,到那时,我们才不致受兴趣的欺骗,才不致因为匆忙而误入迷途。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少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

纵使我们不能像马克思那样做出改变整个人类的伟大贡献,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身边人的生活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一点一滴变得更好。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当代因为工作不顺,爱情失意等原因而轻生的人不计其数。敢问人的生命就如此脆弱不堪吗?他们只为自己劳动,当期望破灭,巨大的失望席卷而来时,他们的心承受不住。如果我们的满足和幸福是以人类的福利和个人的理想为来源,那我们不会感到负担太重,也无暇顾及死亡,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在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人们的热情眼泪。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其中没有用于炫耀的名言警句,探讨解析的都是最本质的东西,立足于本,拓至无限,即中国古人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人类的财富,我对其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对它的学习将贯穿我的一生。

参考文献:

杨俊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P34

上一篇:关于申请调动本人到县城医院工作的报告下一篇:五一商场促销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