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2024-05-24

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共9篇)

篇1: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毛邓调查报告

2004年暑假我到山西太原旅游兼探亲,欣喜之余却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仍旧比较严峻。

几年前,走在太原大街上很看见车辆过出扬尘一片,回来也不会觉得鼻咽干燥肿痛。然而现在走在大街上不出半个小时皮肤上就会沾上不少黑色灰尘,清晰可见;出门半日回来,喉干鼻痒并不少见;现在平均每分钟车流量比原来几乎增加了两倍,这原本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但实际上其后附带着环境保护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网上,我查到了如下信息:

2003年,47个重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平均分别达到45.36%,87.45%和74.15%,与2002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0.68%,1.78%和12.06%;国家重点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日均值为0.108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植为0.048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植为0.039毫克每立方米,与2002年相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均略有上升。以上数据均出自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3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管理和综合整治报告。

说到这城市空气污染的元凶,汽车尾气首当其冲,城市居民的健康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损害。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污染物多达几十种,除了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CO等有毒气体外,还有铅,镉,铬,等有害金属和致癌有机物。汽车废气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可分为气体和颗粒物两大类。国外专家的研究表明,由于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是在0.3米至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非常严重:刺激人体呼吸道,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下降,导致暴露人群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呼吸道困难的发病率升高、肺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尾气中的苯类物质是强致癌物,会引发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中成人的肺癌发病率年年攀升,患有铅中毒和白血病的儿童有增无减,汽车尾气难辞其咎!

如今,经过有识之士的大声呼吁,尤其是受到非典侵袭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而这仅仅是沧海一粟,面对仍旧严峻的污染现状,人们在感叹的同时更增添了几分无奈和悔过。几十年甚至百年以来的忽视带给今天的不仅是隐患与威胁。好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仅在2003年就有四部:

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实现了我国的污染防止方式由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治理的跨越,将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环境资源保护紧密的连接起来,改变了过去环保、生产两张皮的状况;

7月1日起实施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现了从超标收费到排污即收费、从收支一条线到收支两条线、征收对象扩大到所有单位和个体共商户等诸多新突破,使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9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使我国的环境评价范围由单个建设项目扩大到区域发展规划,为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提供了法律保障;

10月1日起实施的《放射性污染防止法》填补了我国在环境污染方面的法律空白。环境保护在更加强调法律手段的同时,经济手段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提高污水处理费用、强化垃圾处理费收取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建设中来;在二氧化硫的防治中,“排污权交易”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开花结果,显示出市场机制的巨大作用。从这些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决心,也看到了环保的希望。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毕竟是一切都以经济为中心的,所以要环保同时也要发展经济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当今城市经济发展中一个新名词备受关注------循环经济。与其说这是一个新的经济理念不如说是一个新的生态文化概念。因为它所提倡的由“资源---产品---废物”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包含了人类发展观的变革。可以说将来的环保事业将溶入更多高科技的手段和更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未来的前景还是十分让人振奋的。

记得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虽然是1970年由美国民众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活动,但它的意义已经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她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现在每年“地球日”的活动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并且敦促联合国到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全球的环保工作全面启动。只要地球的沉疴仍然存在,“地球日”就不会寿终,我们每个“觉悟人”就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真希望明年的再次旅行能够感受到另一番景象!

篇2: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源过度和环境破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和现代化建设升级更新,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污染,追求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恶化让城市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本文分析了城市环境污染与资源现状,研究了防治污染的举措。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保护建设

城市环境污染与资源现状

城市规划的前提取决于经济以及人口的密度,环境问题和巨大的资源压力与之成正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长,促使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紧张与浪费。

1.1 分析大气的污染成分

目前已知大气存在污染的成分多达100多种,主要是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例如:工业废气,火山爆发等,尤其是人为因素对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在工业生产中污物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工业污染性质繁杂,种类繁多,另外严重的人为污染是交通运输中造成的,例如汽车尾气,它排放集中,直接给人们造成危害,迫使呼吸系统病变,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是重要污染源,再者,各种研发的空气喷雾造成了空气污染,增加了有毒物质。另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同样也污染空气,例如:大量的粉尘废气,各种有毒有害的气体,进入空气中造成危害,改变空气质量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1.2 废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点:(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有一半的废水是生活排出的;(3)农业中用的化肥、农药,通过雨水进入到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

据相关环境部门调查,我国城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亿吨。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国不适合鱼类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严重污染的已达到了90%,有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40%的水已不适合饮用,甚至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导致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祸首。

1.3 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另外,也包括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物。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后才能丢弃,否则就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固体污弃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废弃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废物,但如果转换一定条件,废弃物也能?为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就是利用废物的这个双重性,使固体废物减量、无害化,并且变成资源。对于不能利用和一定会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

1.4 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根据分贝高低大致可以分为高低两种,低噪音对人体是无害的,在相对的条件下甚至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帮助,但是高强度的噪音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他可以造成人的精神紊乱,情绪急躁,对人的生理机能造成损害,对神经系统,心脏系统,血管系统,内分泌等都有影响,有研究显示,在噪音下孕育的孩童体重低下,甚至发育不良。高强度噪音主要来自工厂,交通,高强度喇叭,施工现场,和人群密集的地方。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娱乐场所和商场等消费场所的增加,噪音污染更为严重,俨然发展成了城市污染灾害之一。

防治污染的措施

2.1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当在维持现有城市的能源与交通状况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广,影响大的最严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规划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1)合理工业布局;(2)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3)绿化造林。

2.2 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机物的污染,工业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没那么简单了。虽然每个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异,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节约用水,对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实在不能用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划分区域用水,在污染严重区域开办废水处理基地,尝试多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净化水,严格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2.3 固体废物污染的整治措施

对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一般采取填埋,焚烧等。目前,我国大面积能够填埋的土地已经发展到稳步阶段,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妥善处理固体废物达到极限,要缩减填埋场地,避免浪费,尽可能将填埋的气体形成资源。焚烧垃圾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将可燃性的垃圾采取焚烧的方式,尤其东海沿海区域采取此种方式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土地的资源,这也是要求了根据不同地区土地环境的特性来采取不同固体废物处理的方式。

2.4 噪音污染的整治措施

随着我国降噪技术的不断完善,很多领域都采用降噪材料和降噪技术,城市发展造成工业,运输业的规模增大,所以在很多场合中都需要进行降噪技术,考虑经济利益等因素,降噪的可造作性来自:在控制环节,设计环节,工厂车间等进行降噪,通过隔离声源,减少振幅,吸纳声响和消除声响等技术进行噪音污染的城市治理,降低噪声,对于相对空旷的地方和很少人去的工作场所相对能放宽对噪声降低的要求,城市建设中的增加绿化水平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污染。

结语

总之,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依托,也体现了人们城市发展和文明发展的程度和象征,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非常有必要进行城市污染的问题跟进并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通过现代环境治理的理论方法,根据现有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寻找污染环境的根源,进行危害治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人类社会环境统一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提供可持续的资源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篇3:城市母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在广泛查阅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我们编制了“母亲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包括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 , 先后选取了济宁市区的两所小学和两所中学, 分别从小学1至5年级和初中1至3年级各随机抽取一个班, 对16个班的850名学生及其母亲进行了问卷调查, 同时还对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访谈。通过对1547份有效问卷和多方面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揭示出当前我国城市母亲教育的状况。

一、母亲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面临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

调查结果表明, 当前城市母亲的文化素质有较大程度提高, 中小学生的母亲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占40.27%。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 女性有了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母亲科学教子提供了知识和智力保证, 使她们能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使女性有了更多的从业机会, 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母亲占51.55%, 从事个体经营者占17.45%。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母亲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或迫于生计, 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从而影响了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 调查中有10.72%的小学生母亲和7.80%的中学生母亲在评价自己的家庭教育时选择了“事务繁忙, 无暇教育孩子”。现代社会的母亲既要在事业上谋发展, 又要兼顾家务和教育孩子, 如何做到工作孩子两不误, 是摆在众多母亲面前的一大难题。如何体现母亲的社会价值, 为母亲提供安全的社会保障, 则是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角, 承担着教养子女重任

当前城市家庭中, 由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据主导地位, 这就意味孩子的教养重任主要落在了父母肩上。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 83.06%的中学生母亲和80.16%的小学生母亲、85.13%的中学生和75.58%的小学生选择“母亲是家庭中孩子的主要照顾者”, 68.55%的中学生母亲和71.31%的小学生母亲、56.35%的中学生和59.74%的小学生选择“母亲是家庭中孩子的主要教育者”。比例的悬殊、认识的一致, 充分说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既是孩子的照顾者, 又是教育者, 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母亲与孩子关系融洽, 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53.57%的中小学生选择“在家里最听妈妈的话”, 60.97%的中小学生选择“在家里与妈妈交流最多”。可见, 在家庭中, 母亲“垄断”着对子女的教育, 父亲教育严重缺失。

上述状况不仅会增加母亲的过重负担, 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在教育孩子方面, 父母各有优势。一般说来, 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母亲, 但是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则依赖于父亲。母亲教育孩子重感情, 细致周到, 父亲教育孩子重理智, 宽松豁达, 二者缺一不可。正像傅雷先生所说:“孩子是站在父母的双肩上成长起来的, 失去一方就没有了平衡。”所以, 母亲在发挥自身优势关心教育孩子时, 不应忽视甚至排斥父亲的教育, 父亲也不能只顾“养家糊口”, 在家庭教育方面做“甩手掌柜”。

三、母亲的教育方式较为合理, 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

“母以子贵”的思想使古代母亲从小就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当代社会的母亲依旧把孩子看作自己和家庭的希望, 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从表5可以看出, 52.15%的中学生母亲和45.84%的小学生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研究生乃至出国深造。关于子女的发展问题, 虽然多数母亲选择了平时较为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母亲仍然持有“学习第一”的思想, 最关注的还是孩子的学习, 53.49%的中学生母亲和41.67%的小学生母亲选择了“在家与孩子交流最多的话题是孩子的学习”, 59.95%的中学生母亲主要通过作业和考试成绩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关于怎样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 58.87%的中学生母亲和71.70%的小学生母亲选择了“让孩子自主学习, 有要求时再给予指导”;当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 31.72%的中学生母亲和50.68%的小学生母亲“对孩子宽容鼓励, 树立其信心”, 48.56%的中学生母亲和44.99%的小学生母亲“帮助孩子分析原因, 找到改进方法”。关于母亲的教育方式, 从表6可以看出, 位居前两名的是“以身作则的民主型”和“说教为主的严厉型”, 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母亲中分别占45.16%和43.55%、71.58%和20.64%。以上数据说明, 多数母亲的教育方式还是比较合理的, 她们多采用说理、垂范、鼓励等正面温和的形式, 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四、母亲明确家庭教育的作用, 对母亲职责认识不到位

调查中,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任务应该由谁来承担”时, 98.12%的中学生母亲和95.98%的小学生母亲选择“家校合作, 共同教育”, 说明绝大多数母亲已明确家长应承担的教育任务。她们同时也认识到了母亲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有61.48%的中小学生母亲认为母亲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作用非常大, 还有36.92%的中小学生母亲认为母亲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作用比较大, 只有2%的母亲认为作用不大。

母亲肩负着多种职责, 但首要的职责是养育子女。本次调查中, 只有33.69%的母亲同意“养育子女是母亲最重要的工作”, 56.38%的母亲不完全同意, 其他人则选择了不同意或不清楚。可见, 许多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没有把“教养子女”看做是自己的首要职责, 没有认识到母亲不仅要创造生命, 更重要的是去培育这些生命。一些母亲照顾教育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 带有一定程度的本能性和被动性。要提高母亲教育的质量, 首先要强化母亲意识, 让母亲认识到教育孩子是自己的天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 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 多么富于创造性, 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 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 这就是教育孩子。”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会乐于做母亲, 才能用心去做母亲。

五、母亲教育的自我评价偏低, 教育需求表现强烈

在本次调查中, 母亲对自己的家庭教育评价较低, 而孩子对母亲的教育评价相对较高。39.25%中学生母亲和44.77%的小学生母亲自我评价是“教育合理, 效果不错”, 多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效果不甚满意, 主要表现为“重教而不会教”, 还有的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或文化素质低根本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对母亲教育的评价则比较乐观, 在评价母亲的教育方式时, 67.27%的小学生和38.13%的中学生选择了“很好, 我喜欢”, 有23.64%的小学生和52.04%的中学生选择了“还可以, 能接受”, 这说明绝大多数孩子对母亲的教育给予肯定, 乐于接受母亲的教育。

母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希望收到理想的教育结果, 所以表现出了强烈的教育需求。33.55%的母亲“希望”、 65.78%%的母亲“非常希望”掌握更多、更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 而且, 96.51%的母亲认为接受教育培训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母亲的家庭教育质量。要提高母亲教育的质量, 为家庭、为社会培养更多健康优秀的个体, 除提升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外, 加强对母亲的家庭教育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妇联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组建家长学校、举办母亲教育培训班或母亲教育讲座、开展母亲教育咨询服务等形式, 帮助母亲形成新型的家庭教育理念, 掌握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育子方法, 提高教育素质, 尽快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

参考文献

[1]王东华.发现母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3, 384-390.

[2]王秋英.当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 2001, (2) :76-77.

篇4: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关键字: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地质研究

1、前言

随着全球性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然而随之而来也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过快的城市化建设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类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地质资源污染使现代化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在众多环境资源中,地质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之本,是一切自然资源例如土地、矿产、石油、煤炭、建材及水源的物质基础,因此可以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良地质资源的强化支持,离不开科学的地质资源保护研究,倘若一味的仅注重过快的城市化建设,却忽略了对地质资源的保护及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则必然会导致本来有限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枯竭,并加剧地质灾害的恶性循环,使人们饱受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的威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就无从实现了。

2、国外城市工程地质研究特点

工程地质学科的研究在国外最早始于20世纪初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该类研究由最早的城市土壤研究、地质构成研究实现了领域与内涵的不断扩大,到了20世纪70年代,工程地质研究更加细化,内容也扩展到对水源、土壤污染的调查,并进一步展开了对城市废弃物的深刻危害研究及相关地质资源开发潜力与深化利用的勘察与评价研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步深入,在国外人们逐步使用计算机系统展开对地质工作的电子化、自动化研究,一些研究人员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进行编图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岩土工程地质研究效率与工作质量。随着研究进程的继续深入,更多的计算机研究项目用于土地规划及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目前国外已成功实现了利用GIS系统进行各类地图的数字化构建,并将地质工程研究的重心转向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由此不难看出,工程地质学科在国外的研究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均能站在战略化的高度对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质问题深入研究,并构建了完善的指标体系与地质监测防控系统,切实改善与提升了地质质量。

3、我国城市工程地质研究

在我国,关于城市地质环境的问题研究起源较早,基于我国北方城市缺水严重的现状,城市工程地质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建设的带动下,建筑行业越来越趋于规范化,而关于岩土工程的地质研究问题也越来越受到行业的普遍重视,并将其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进行细化探讨。岩土工程是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建设、深入分析地质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地质环境特点、预测城市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地质工程问题并提出合理防控措施的重要理论,有利于城市建设在合理的、最佳的地质环境组合中实现快速的全面发展。

4、我国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深化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使得各大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拓宽,人口的密集度发展呈持续上升趋势,故此城市的经济与空间开发建设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完全融入自然地质功能作用中,成为共同影响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这种作用越强烈,地质环境的平衡状态就越受到严重的威胁。其中负面影响作用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土地的集中利用、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废物的随意丢弃、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与对灾害防治科学意识的淡薄。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地质工作凸显了许多不良问题,首先体现在自然灾害的频发,例如山体滑坡、地质崩塌、泥石流灾害等,这些现象均来自于外在动力对岩土圈层的破坏性影响,一旦灾害大面积发生将给城市建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另外还有一类灾害来自于人为不良操作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例如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大面积塌陷、废弃物排出、过量抽取地下水等均可造成大量地质灾害的发生。由于建筑工程的外力加载及过渡开挖会使地壳表层的平衡应力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大面积沉降与塌陷现象,并令大型工程机械产生沉降、位移甚至失稳的现象,例如铁路沿线的坍塌、开采矿区的塌陷事故等。这些将会给人民的城市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并使城市建设继续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超量、超速的抽取地下水也会令城市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现象,并发生大面积的沉降、岩溶塌陷及裂缝等地质灾害。再者人为的肆意排放污水及工业废弃物、生活、建筑垃圾也会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使城市建设饱受环境污染的压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地质工作受到严重的地质环境不均衡性威脅,因此为了迅速调节地质环境的健康平衡发展,我们应在未来的研究实践中注重对岩土基本性质与基本行为的研究,细化研究分类、拓宽研究领域,创新勘探与测试技术,深化对多物理过程的勘测研究、对结构应力的细化分析、对岩土体加固技术的改造,强化统一学科体系的完善建立,并合理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对影响城市地质环境的问题进行合理监督与重点防控,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经济开发、空间使用与地质环境平衡发展的矛盾,并最终,令我国城市建设实现快速、全面、综合、环保、高效益的持续发展。

5、结语

总之,我们只有认清行业研究现状,发掘实践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采取必要的地质资源调控措施,注重城市环境的发展特点,加大对岩土工程地质研究的投入,深入实地的搜集勘察资料,汲取国内外行业研究的成功经验,对城市地质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并主力研究各类地质灾害的防控手段,整治措施,才能切实为城市的科学规划、人性化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并最终保证城市化建设在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共同协调作用下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溪溪.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初探[J].西部探矿工程,2008(7).

篇5: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学院**2010年寒假我回到了离开几个月的家,见到了许久不见的父母,乡村的生活让二老的皮肤变黑了许多,灿烂的微笑依旧跃然于脸上,回到了家,回到了父母身边,也来到了我热爱的乡村。在高兴之余我想到了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不禁忧从中来,我最喜爱的农村生活,那是儿时的风吹树叶齐唰响,水激浅石也叮当,白鹤扑翅成对两,人过之处尽思量。那时的美景就连晚上睡觉做梦都有个好去处。可是如今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日常消费的商品被引进了村子。这本是值得高兴的事,可问题在于这些商品旧了、坏了、不需要时,它们便不能待在家里了,他们从家中被扔到了村道上,这是对环境的污染啊!

在网上,我查到了如下信息:

以前人们上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总会带着菜篮子,回家时,会和菜篮子一样,满载着快乐回来。而现在,一切都像是不同了,人们上街会只带上钱,回家时,只好拎那一个个塑料袋,一丝改变,也透着一丝无奈。是啊,塑料袋转眼间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不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器具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是,在“简单、方便”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随手扔下的一个胶袋、一个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响的后果?白色污染的情况也不容忽视,白色污染的情况决不能在美丽的农村中曼延啊!

希望我的这个调查报告,可以使村里一些还不懂得“白色污染”的严重性的人成为未来的环保标兵!还乡村一片净土,也希望地球上所有人都加入环保的队伍,从自我做起,给地球母亲更多的爱护还她一件美丽的衣裳!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破坏了市容村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

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四、如何正确防治“白色污染”?

1、我们应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纸制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度依赖塑料袋。在商店,完全可以用一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有些顾客却硬是要求多拿一两个袋子。大部分消费者把超市塑料袋带回家中当垃圾袋使用,丢弃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应拒绝使用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盛装食物可以使用自备的不锈钢或塑胶饭盒,既卫生,又环保,还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3、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虽然村里在几个特定区域设置了垃圾堆放处,并及时清理、回收,但是,改变环境污染的状况,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在农村宣传环保知识,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篇6: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中高速发展时期,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因此这就会面临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我国早期的经济建设中, 各个地区过于注重所获取的收益, 所以在环境保护这方面的工作措施并不完善。而近些年来, 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 并制定一系列的水资源污染治理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 可是由于社会中生产形式的多样化, 使环境的污染变得更加复杂, 提升了对于环境治理的总体难度, 所以所获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1]。

1.2 城市中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众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是城市环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 如果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较差, 在生活中乱丢生活垃圾或者直接焚烧废物, 这就会为当地的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印象。具体到水资源来说, 民众丢弃的生活垃圾并不会被土壤在短时间内降解,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被丢弃的生活垃圾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这就会对城市的地下水源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污水排放水平与治理能力不匹配

由于我国现在很多城市是重型工业化的城市, 这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每天都离不开水源的支持, 所以这就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工业废水的污染程度较生活废水来说污染程度更大、污染范围更广, 所以在治理上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因此这就使很多城市的工业企业铤而走险, 把一些没有经过相应处理或者处理不合格的.废水直接排放, 所以这就严重地破坏了当地河流的水质, 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 城市水资源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我们就需要改变我们以前的管理理念, 更新并完善我们的治理方法, 最终达到“既要绿水青山, 又要金山银山”的目的。

2.1 建立综合的水资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水资源的治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 所以为了保护城市水资源的质量, 就必须要建设健全水资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具体来说,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手段, 紧抓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源头, 这样就可以在根本上杜绝城市水源污染现象的发生;第二, 地方的相关管理部门要根据城市当前的污水处理情况及相关的要求及标准, 积极地向业内人士进行沟通, 同时还要广泛的征集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第三, 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于各个污水处理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要不定期的对其工作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作质量进行检查, 规范污水处理企业的日常操作流程, 进而提升对于污水处理的质量。

2.2 加强对于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措施

地方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于生产企业管理的措施, 对一些污染严重, 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作的生产企业, 要加大打击力度, 不仅要做经济上的处罚, 还要依据相关的管理规定责令其关闭并搬迁, 这样才会使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另外为了进一步保障污水治理的成果, 还要限制一些企业的规模, 并且要采取多样化的调查方式, 及时地了解是否存在偷排的情况, 如果存在的话, 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 并追究相应人员的法律责任。最后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利用相关的技术实现对于城市水源的动态监测, 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及时的反馈给相应的管理人员, 这样就能使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到城市水资源质量的变化动态, 通过这种办法既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 还提升了对于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效果与效率[2]。

2.3 加强污水源处理及污水循环利用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于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 依据相关的使用要求及建设规范采取分流设计。并且为了保障当前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 还需要定期的对管道系统进行“划区域”的检查与维修, 这样才能保障整个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另外地方政府还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 酌情的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 进而完善自身的污水处理体系, 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真正达到“污水零排放”的目的。另外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 要根据污水的类别采取不同程度的处理方式, 使其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比如说一些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在经过相应处理之后要通过相关的实验检测废水的耗氧量, 在合格之后才能排放, 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城市水资源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

3 结语

总而言之,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水资源污染的环境问题, 所以为了保证人民日常生活的质量, 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水资源污染治理的力度, 把水资源污染治理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相关的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明确治理的方法与目标,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对污水处理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控, 进而提升城市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总体质量。另外为了可以更深层次的对污水进行治理, 还需要积极的吸纳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更加高效的“治水”措施, 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献出自身的宝贵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雪峰, 胡康利, 贾玉贵.基于城市环境保护的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 25 (02) :55-57.

篇7: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趋势

摘要:阐述了城市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化学形态与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与生物效应,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趋势是建立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念和标准体系,研究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与规律及城市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发展判源分析新技术.作 者:史贵涛 陈振楼 李海雯 王利 许世远 SHI Gui-tao CHEN Zhen-lou LI Hai-wen WANG Li XU Shi-yuan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62期 刊: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年,卷(期):,18(6)分类号:X53关键词:城市土壤 重金属污染 土壤环境

篇8: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一、盲道“被建设”现状

经过先期的走访观察后发现, 许多城市中心区域的部分人行道时断时续, 多处被各种设施占据。为了机动车道的加宽, 部分地段自行车上人行道行驶, 更使盲道丧失了自己的作用。在人行道尚且不能保证的情况下, 盲道的情况就更为糟糕。我们经过调查记录, 以及对部分城市残疾人联合会等相关机构的走访询问后, 总结我国城市盲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设置不合理

首先, 虽然市政府下大力气抓了盲道的建设,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盲道的设置仍不合理:城市的各大干道盲道的普及率很高, 但这些主干道并非视残者生活中接触频率最高的。在对视残者访谈中了解到, 他们常去的社区医院、超市、菜场等处鲜有盲道的设置。另外, 盲人经常活动的盲人按摩中心有些虽然在主干道附近, 但门前的盲道却经常被停放的小汽车所占据。

其次, 很多地方盲道的设置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 比如有些盲道的终点本该设置提示盲道的地方却只有行进盲道戛然而止;本应该绕开的障碍如电线杆、井盖等却没有绕开, 或者是挨得过于靠近;有些盲道的宽度过窄, 达不到或只能达到规范要求的最低限30cm。这些问题在城市的盲道上都很普遍, 甚至可以说随处可见。

(二) 障碍物多

从视残者反映的问题来看, 盲道上的障碍物是最影响盲道使用的。其中人为造成的障碍物问题最为突出, 最多和最常见的是自行车的停放问题。特别是在路边有门面房的路段, 盲道上自行车的数量就会猛增。而在很多没有门面房的路段, 主要的障碍物是各种市政设施和商业设施的占用, 如路灯、报亭等;有些修自行车和买东西的摊点占用盲道;另外还有汽车将人行道当作停车场, 在一些银行、商用办公楼的地段, 汽车会在人行道上停, 盲道自然被占。

(三) 视残者使用信心不足

盲道系统的不完善和大量障碍物的存在使得视残者难以使用。特别是各种公共设施等对盲道的占用对视残者使用盲道的信心打击最大, 因为这反映了盲道在设置之初或者其他市政设施的添置时没有能为视残者的通行充分考虑, 使得视残者认为盲道的设置目的只是政府用来彰显政绩的“面子工程”。在此情形下, 视残者的失望使得盲道利用率极其低下, 随后各种商业行为造成的障碍如小摊小贩、售报亭等的占据也变得心安理得, 形成了这种恶性循环之后, 盲道也就形同虚设了。

(四) 造成他人不便

有相当数量的被访者认为盲道对其他人的通行存在一定的影响, 这个问题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也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对轮椅使用者的阻碍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可能被跌绊等方面;另外, 普通正常人也反映这些地面上的凸起会有硌脚和遇湿路滑等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盲道利用率极低的情况下, 这些抱怨就显得似乎更为合理。可见盲道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只考虑视残者的使用, 一项在城市中广泛设置的市政设施, 除了要有效的服务其特殊对象外, 而且不应该对他人造成不便。

二、原因分析

城市盲道设置的最初动力直接来自政府的推动, 但由于缺乏先期足够的研究和论证, 没能加以合理的创造和改进, 这必然导致其设置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经研究和分析, 盲道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政策导向简单化

大部分城市的盲道设置都集中在城市主要干道和商业街等, 这主要是由于《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 (区) 标准 (试行) 》中有关盲道的具体评分标准: (3)

(1) 城市建成区的主干道及市、区级商业街、步行道等人行道应设置盲道。 (设置盲道4条街以上为4分, 2条街为2分, 1条街以下为0分)

(2) 城市公园、广场、商业区及重点公共建筑的人行道口应设提示盲道。 (设提示盲道5条街以上—2分, 4条街—1分, 4条街以下—0分)

(3) 城市建成区的公交车站等候区应设置提示盲道。 (设提示盲道:5条街以上—2分, 4条街—1分, 4条街以下—0分)

(4) 人行横道设有过街音响信号装置。 (2分)

从中可以看出政策所引导的方向, 这是盲道大量集中在城市主干道、商业街、步行街等地段的根本原因, 而视残者的主要出行地段更多的是城市的生活性次级道路, 因此盲道设置政策不能根据具体各个城市视残者的分布和出行规律来制定, 简单化、一刀切的做法很难使视残者真正受益。

(二) 法规的模糊与矛盾

规范中的各种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生理上的缺陷, 视残者走路不能保持直线, 如果盲道两边均无引导性固定物, 盲人走在盲道上并无安全感, 虽然目前规范上规定盲道尽量要在围墙、花台或绿地带等视残者可以利用的边缘附近设置, 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都在人行道中央设置, 因为路边一般都停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各种车辆。

(三) 设计与施工脱节

盲道施工与设计脱节也是造成盲道各种问题的原因之一。盲道的建设中各环节本应该是紧密相连的。而在实际操作中, 施工单位在盲道的建设中并未全部按照设计方案来操作。这些设计图纸的作用主要是作为预算和审批的依据, 具体施工时施工方并不严格按照图纸操作, 施工人员在盲道方面的知识培训也并不到位, 并且也没有设计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这都导致盲道在实际设置中多处不符合规范要求。

三、盲道设置建议

盲道作为一项广泛设置的系统性市政项目, 应该和视残者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确定切实可行的设置思路十分重要。为使盲道设置更能发挥对视残者的引导作用, 必须将盲道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将其作为城市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盲人集中分布的区域, 应在规划前实地取证并听取视残者意见, 建设与实际需要相符合的盲道网络。重点完善盲人学校、盲人按摩中心、公交车站、超市、居住区附近等盲人活动频繁区域附近的盲道设置, 真正满足视残者的实际需要。

(二) 盲道上的很多问题, 比如最突出的自行车停放问题, 这有待于广大市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能够切实为视残者这一弱势群体着想;但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于, 由于相关法规的模糊与矛盾, 城市未能留出足够的公共自行车停放场地, 以至于市民只能占用人行道来解决, 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 开展对盲道设置的深入研究工作, 国外发达国家在抓这方面的基础科研与教育方面有很好的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建议将与盲道设计相关的无障碍设计理论纳入相关院校教育课程, 选择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为视残者无障碍通行技术服务的科研基地。

(四) 在设计与建设的环节上进一步完善监督与管理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制度, 并要使广大市民参与, 要从视残者利益而非其他目的出发来进行盲道的规划设置。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R].国家统计局,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 2006.

[2]徐伟.浅谈中国盲道建设与管理[J].规划评论.2005. (1/2) :4-9.

[3]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篇9: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城市社区党建是针对城市社区建设而推出的实践创新,也是党建理论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发展。如何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加强社区党建,实现党对社区的有效整合,构建社区发展的整体合力,同时,实现社区党组织自身的结构功能、活动方式和组织体系的战略性转换,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党建;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132-0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这为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其作用的发挥对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功能,造福人民群众,为此,我们采取数据查询、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谯城区社区党建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目前,谯城区共有3个街道(薛阁街道、花戏楼街道、汤陵街道),28个社区居委会。薛阁街道设有薛阁街道党工委,所属社区党组织12个,总人口98 526人,党员610人;花戏楼街设有花戏楼街道党工委,所属社区党组织9个,总人口40 244人,党员527人。汤陵街道设有汤陵街道党工委,所属社区党组织7个,总人口44 257人,党员794人。每个社区都有活动场地,全区最大的居委会是薛阁街道魏武社区居委会,有13 700人,88名党员。28个社区达到了“一居一支”、“活动有场地”的要求。为方便服务群众,每个社区都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办公服务场所。为方便党员管理,各社区设立了党小组,选举产生了党小组长。28个支部书记有7名进入居委会交叉任职,担任居委会主任,实现了书记、主任一肩挑。

二、社区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社区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问卷调查统计显示:目前,社区干部中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59%,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0%,社区干部队伍的年龄45岁以下占60%,86%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干部素质较好,文化结构得到了改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各种形式的党员服务组织,全方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各社区根据辖区内党员的特点和群众的需求,陆续组建了治安巡逻队、环境卫生监督队、老年文艺宣传队等。花戏楼街道花戏楼社区围绕景区旅游事业积极开展各项义务服务活动,成立旅游景区服务站,组织了一支有一定知识和讲解能力的志愿者队伍,开展景区义务向导,义务讲解。牛市社区成立了老年腰鼓队、戏迷协会、太极拳队、五禽戏队、柔力球队等一系列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团体。新华社区创建“满意服务”型社区,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印制了“社区联系卡”,方便了居民群众;东门社区围绕下岗党员自主创业、带头致富,在商业网点中开展了“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带动身边的经营户诚信经营。薛阁街道企业党支部开展“联系一个贫困户,解决一个实际困难”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汤陵街道打造优质服务、惠民、帮扶工程。为群众排忧解难,登门入户为城乡群众服务。全区28个社区根据自身社区的具体特点开展了“一社区一特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和激发了社区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方便了居民群众

即“一站式受理,多元化服务”,在问题受理和流程启动上做到单一入口、一站到位,而在问题解决和服务方式上实行多元并举、整合各方资源的工作模式。服务厅办公室内设有爱心超市和图书室,满足社区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问卷调查统计显示:78%人认为“一站式”服务作用突出,便民利民,彻底改变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四)加强硬件建设,使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各地结合社区实际,利用社区资源,建成了一批社区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警务室、社区环境办公室、图书室、健身室、室外活动场、市民学校。据2012年6月1日“亳州市谯城区村(社区)情况登记表”统计,社区办公活动场所面积在300平方米的社区有18个,占社区总数的64%;面积在100—300平方米的社区有10个,占社区总数的36%;不过个别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是租的,如汤陵街道汤陵社区等。面积最大的是900平方米,最小的是12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面积在40平方米到150平方米之间。28个社区,做到了有牌子、有规章制度、有办公设施、有工作人员、有活动内容等。

三、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全区各社区都成立了社区基层党组织,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自治、社区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社区组织体系,党建工作重心向社区共建和社区管理服务转移。但是,不可否认全区社区党建仍处在起步阶段,整体建设显得较为松散软弱,存在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党组织的核心地位不明显,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支部班子战斗力不强等问题。

(一)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一是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领导支持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调查显示:街道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惯性思维,57%党务工作者认为办法停留在靠开会和发文件上,加强责任追究上。社区党组织在开展“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职能部门配合,面临着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很多依赖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解决。不少部门和上级主管领导嘴上虽也讲要重视社区党建,却无实际行动,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还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较完善健全的上下联动贯通的工作体系。总之,认识上不到位,造成了工作上的不同步,因而也就直接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是社区党员认同社区党组织的思想淡薄。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进入社区的党员数量急剧攀升。从现实情况来看,已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人虽然进了社区,但许多人的心却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认为到了社区会失去单位的一些待遇,故对社区党组织这个新家心怀顾虑,再者就是帮儿女操持家务,接送孙子上学等,不甘融入。特殊群体党员,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处于失意之中,思想上有一些抵触情绪。同时,他们还要忙于生计,总希望再进入一个新的单位,认为组织关系留在社区只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普遍存在“下岗党员不相信社区,单位党员瞧不起社区,离退休职工党员顾不上社区,纯居民党员帮不上社区”的现象。

(二)社区党组织整体能力素质与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社区党建是区域性大党建,是基层党建的新课题,社区党组织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起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调查显示:28个社区中只有一个社区党支部书记精通社区党建工作,又有城市社区建设知识储备,其他社区工作者中无一人受过社区专业知识教育。问卷统计:认为社区党务工作者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不足者占90%,认为社区党务工作者主动学习善于创新的能力不足者占74%。社区党务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难思想。不少社区、居民区党组织的党员干部认为,现在社区任务重,承担综治、计生、低保、民事纠纷调解、劳动保障、城市创建、文化宣传、人武征兵等繁重的社会工作,难有精力抓党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社区党组织整体能力素质与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三)社区党建经费短缺,党建资源相对匮乏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党员和居民的服务需求水准不断提升,对社区服务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由于社区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各种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领域不宽,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不高,不能切实满足当前群众所需。另外,谯城区社区党支部书记月工资1 300元,其他人员950元的工资待遇,虽然比以前提高了,但与他们承担的繁重工作相比还是不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措施

(一)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领导重视是关键,事在人为

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向社会公开选聘人才,选好一把手,配强队伍,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者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纳入公务员管理,吸引人才。做到这一点后其他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

2.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问卷统计显示、访谈证明:多数社区工作者包括社区党建工作者,对什么是城市社区建设,什么是社区党建概念模糊,更谈不上开拓创新开展工作,只是被动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和本社区面临的现实工作。当前提升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对相关知识加强培训。另外,外出学习考察,现身感悟他方社区党建先进经验也很有必要。

3.五措并举解决社区党建经费不足问题

一是政策扶。协调市区发改、财政、住建、金融等部门,把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城市扶困、低保救助、社会福利等资金投入社区,发挥资金最大效能。二是财政拨。把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预算额度与当地经济增长同步提高。主要用于基层党组织运转、社区干部待遇保障、活动场所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等方面。三是结对帮。市委下发文件,部署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机关事业单位与相对薄弱社区结对共建,在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予以支持。四是党费返。从党费中拿出部分党费,主要用于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添置电教设备等方面。五是街区筹。走服务创收、合作开发、出售租赁、招商引资的路子,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二)借鉴全国社区党建经验,为我所用

从全国社区党建经验来看,“固核结网、布点划片、街社同构、两纵两横运行”可作为推进谯城区社区党建的主要措施。

1.固核结网

主要解决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及资源整合问题。“固核”就是将社区党组织确立为领导社区党建、整合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并强化其领导能力及整合能力。“结网”就是将各类社区党组织整合成为统一的网络,将街道党工委转变为社区党委,赋予社区党建工作的独立决策权,实现权责平衡;推动转制企事业单位属地管理,彻底理顺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实施社区党委成员的民主选举,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社区党委的认同;建立支部书记联席会议或社区党员代表会议,赋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决策参与权,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社区意识和相互联系。

2.布点划片

主要解决社区党建的全覆盖问题。针对“两新”组织由于人员流动加快、企业经营倒闭而导致党组织不断“开关”的客观实际,“布点划片”、构建“铁打的营盘”的工作思路和党组织设置原则。“点”即楼宇党组织、市场党组织、一条街党组织等;“片”为一个区域,原则上50-100家左右两新组织划分为1个片,片上党组织由街道、镇派遣党群工作者进行日常组织和管理,每个点和片就是一个责任区、一个网格。

3.街社同构

主要解决社区的边界定位问题。社区的规模决定社区管理的幅度问题,管理的层次影响运行的成本,从我国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和现实考量,街道对区域资源的掌控力比较强,资源分布也相对均匀,街道就是社区、社区就是街道,将社区定位在街道,能较好地享有各种资源,如果通过对现有的街居体制的组织重构,实现向社区体制的转换,推进社区治理的实现成为可能,社区党建就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有利于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4.两纵两横运行

主要解决社区党建的运行机制问题。“两纵”:是指社区党组织对居民区党支部实行纵向领导。加强对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充分发挥居民区党支部作为党在社区最基层一级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搞好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内的流动党员和部分离退休党员实行纵向领导。“两横”:是指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进行横向联系;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内在职党员进行横向联系,广大在职党员是社区党建的重要力量,社区党组织应通过宣传、组织和发动,号召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从“8小时党员”转变为“24小时党员”,党员角色全天候,在社区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新时期社区党建的任务是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协调维护群众利益。社区党建必须突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建立共议共决共建的运作机制、强化社区资源整合共享的协调功能。加强城市社区党建,能够实现党对社区的有效整合,促进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构建社区发展的整体合力。同时,社区党组织也可以此为契机,实现自身的结构功能、活动方式和组织体系的战略性转换,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使我们党在有效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J].中国民政,2001.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上一篇:诗歌鉴赏:我怎么忍心下一篇:教师表彰大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