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概论复习资料

2024-05-12

民航概论复习资料(通用6篇)

篇1:民航概论复习资料

蒙哥菲尔兄弟制造了热气球

1919年,民用航空正式开始

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于1947

国航的两字代码是CA

风筝是非动力驱动的安全性是衡量航空运输质量的首要标志

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简称是中航材

欧亚公司正式成立于1931年

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航行成功地飞过了英吉利海峡

1939年喷气式飞机于德国出现

1969年英法合作生产的超音速协和号投入运营,时速达2150千米。

飞机按发动机类型可分为活塞式飞机、喷气式飞机两大类

华沙公约签订于1929年10月12号。

飞艇的缺点:体积大,速度慢,受风影响大,操纵不灵活,容易损坏。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气球,飞艇。重于空气:滑翔机,风筝,飞机,直升机,旋翼机,扑翼机。

民用航空器应具备有安全,经济,舒适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条件。

“1919年时世界民用航空真正开始的一年”因为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各国签署了巴黎航空管理公约,一战后各国把飞机由军事转到民用上,随后欧洲建立了国际航行委员会,建起联系各国的航空网。因此,1919年被认为是世界民用航空真正开始的一年。

航空运输企业即航空公司。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倡导的精神是诚信服务、创新进取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总部设在蒙特利尔

国际民用航空导航服务组织是在1998年成立的.国际民航日是12月7日

TIACA是运输业内的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也是航空物流链上的唯一一个国际组织

1991年AOIC和ICAA经过整合成立了新的国家机场理事会,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任何为民用航空提供航空导航服务的机构都可以加入CANSO

1962年一个新的代表机场的组织在巴黎建立,这个组织是ICAA

“寰宇一家”是1999年2月1日正式成立的国际性航空公司联盟

ACI是一个非盈利组织,它的主要目的是代表机场的共同利益与航空运输业的其他伙伴展开合作。

民航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政府、航空公司、民航机场。

SITA的网站是由数据交换和接口系统、用户接口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取贮转发系统等系统构成。

中国民航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星空联盟的识别标志是一个由5个三角形图样组合而成的五角星,象征创立联盟的5个初始会员。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部在北京,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总部在广州,中国东方航

空集团公司总部在上海。

国际机场理事会简称ACI,其成员分成5个地区,拥有5个地区办公室和1个联络办公室。其中5个地区分别是非洲区、亚洲区、欧洲区、拉丁美洲区和加勒比海地区、北美洲和太平洋地区;1个联络办公室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联络办公室。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是2006年成立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主要任务是①确保全世界国际民航事业安全而有秩序的发展。②满足全世界人民对安全、正常、有效和经济的航空运输的需要。③鼓励各国为发展国际民航事业的航路、航站和助航设备而努力。④鼓励为和平用途改进航空器的设计和操作技术。⑤确保各缔约国的权利充分得到尊重,在国际民航上获得平等的机会。⑥避免各国国际民航的恶性竞争。⑦避免缔约国间的差别待遇。⑧促进国际民用航空器的飞行安全。

轮式起落架的配置型式有前三点式、后三点式、自行车式

国际航协实际上是一个半官方组织,因为国际航协从组织形式上市一个航空企业的行业联盟,属非官方性质组织,但是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航空公司是国家所有,即便非国有的航空公司也受到所有国政府的强力参与或控制,因此航协实际上是一个半官方组织。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主要任务是①协商制定国际航空货运票价,防止恶性竞争。②统一国际航空运输的规章制度、作业程序、文件的标准格式,使国际空运顺利运转,提高效率。③通过清算所统一结算各会员间以及会员和非会员间的联运业务,实行分级联运,使一张票据可通行全球。④进行技术合作。⑤协助会员改善机场条件,提高运营效率。⑥规定承运人法律上应负的责任和义务。⑦开展业务代理。⑧允许援例竞争,保护会员公司利益。

前三点式起落架相对后三点式起落架突出的优点是地面运动稳定性好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宗旨是为世界人民利益而促进安全、正常、经济的航空运输;为直接或间接从事国际航空运输工作的各空运企业提供合作。

小车式起落架在轮架上安装稳定减震器,其功用是保证飞机转弯灵活

飞机着陆滑跑受水平撞击时,减震效果做好的起落架结构型式是摇臂式起落架 飞机前轮中立机构的功用是保证正常着陆接地时,前轮位于中立位置

飞机着陆减震基本原理是延长下沉速度Vy的消失时间,消耗接地能量

油液通过小孔摩擦耗散能量油气式减震支柱减弱飞机着陆滑跑的颠簸跳动主要是靠

飞机着陆刹车减速时,其滑跑动能消失于刹车盘间的摩擦

飞机起落架的基本功用有保证飞机地面灵活运动、支持飞机停放、滑跑刹车减速、安全收放、减小飞机着陆撞击于颠簸

机翼分为4个部分,包括:翼根、前缘、后缘、翼尖。

现代飞机的起落架一般包括:起落架舱、制动装置、减震装置、收放装置。活塞式发动机的主要机件包括:汽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机构、机匣、等。飞机通信系统中的音频综合系统包括:飞行内话系统、勤务内话系统、客舱广播及娱乐系统、呼唤系统。

涡轮风扇发动机与涡轮喷气发动机比较,其主要优点包括:总效率高、循环热效率高、起飞推力大、噪音低、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动了性能更好。

汽缸越多,功率就越大,一般航空发动机都在5个缸以上,最多28缸,功率高达4000马力。

?仪表着陆系统的工作原理:仪表着陆系统,又译为仪器降落系统,是目前应用

最为广泛的飞机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系统。它的作用是由地面发射的两束无线电信号实现航向道和下滑道指引,建立一条由跑道指向空中的虚拟路径,飞机通过机载接收设备,确定自身与该路径的相对位置,使飞机沿正确方向飞向跑道并且平稳下降高度,最终实现安全着陆。

?客机为什么要使用增压座舱?在空中,外界压力必须要远远小于机舱内压力,否则飞机上的人类无法生存。然而,控制这个压力的就是飞机的空调系统,飞机的空调系统是依靠发动机引气来控制的,引气驱动飞机上有空调组件,由空调组件进行对机舱的增压控制。

在增压飞机上有增压活门,由内流活门跟外流活门控制飞机内压力的大小。当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两个活门关闭,空调组件不断向机舱内提供压缩空气让座舱高度保持在人体能够适应的高度上。当飞机落地的时候,起落架上面的承重信号会向增压活门发出一个飞机已经在地面的信号,此时,座舱不再需要增压,然后增压活门全部打开,使飞机内的压力跟机场的压力相等。

?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式发航空动机是一种4冲程、电嘴点火的汽油发动机。曲轴转2圈,每个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4次,每次称1个冲程。4个冲程依次为吸气、压缩、膨胀和排气,合起来形成1个定容加热循环。发动机热效率与压缩比和燃烧后工质温度有关。过大的压缩比会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过高,燃油可能在未被电嘴点火前就自动燃烧并形成爆震波,引气汽缸局部过热和增大零件负荷,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每个汽缸能发出的功率受到工质温度的限制。每升活塞排量发出的功率成为升功率,活塞排量是指活塞在汽缸内自最下端移至最上端所扫过的容积。

航空公司组织和指挥飞行的中心是飞行签派机构

怀孕超过8月的孕妇一般情况下不能乘机。

春秋航空公司规定每位旅客的免费行李额为:每位旅客15公斤。急件运输必须在24个小时内发出.华沙公约规定了承运人对每位旅客的最大责任是12.5万法郎。航空司法的核心是华沙公约

AU7181航班号是海口到北京的海南航空公司的代号是HU

HU489是从北京到柏林的航班号。

航空运输业的特点是:商品性,服务性,国际性,自然垄断性,资金、技术、风险密集性。

工程维修部门的机务分为随即机务和地面机务

中国内地的9家飞机维修基地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济南,西安,厦门,郑州。

航线按照经营区域可以分为国际航线,国内航线,地区航线。

航班按照经营的时间分为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

飞机飞行的正确程序是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目前我国航班的盈亏平衡点,用客座率表示,约为58%—60%

特殊旅客的服务分为VIP要客服务,老幼旅客服务,病残孕等身体不太适合乘机的旅客服务。

飞机下沉时,在0.25米高度上将飞机拉成两点接地姿势使飞机平衡接地。客座率 =航班旅客数 ÷ 航班可提供座位数 × 100%

航空刑法以东京条约,海牙条约,蒙特利尔条约为代表。

华沙公约的全称是《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根据国内运价:45千克以下,每千克按客票的0.8%收费。

特种运输货物的分类可分为:菌种和生物制品,尸体和骨灰,活动物,鲜活易腐物品,贵重物品,武器、弹药、危险品。

我国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

国际航空运输是指航空器跨国领空从事运输客,货、邮的国际航空运输业务。飞行签派机构的任务是根据航空公司的生产运行计划,合理的组织航空器的飞行并进行运行管理。

我国国内航班号编排依据是:我国国内航空号的编排是由航空公司的两字代码加4位数字组成。航空公司代码由民航局规定公布,后面的4个数字中第一位代表航空公司的基地所在地区,第二位代表航班基地外终点所在地区,其中数字1代表华北,2代表西北,3代表中南,4代表西南,5代表华东,6代表东北,7代表海南,8代表厦门,9代表新疆。第三、四位表示航班的序号,单数表示由基地出发向外飞的航班,双数表示飞回基地的回程航班。

空域是指根据飞行需要而划定的一定范围的飞行空间。

?飞机的定期维修如何分类?定期维修一般按飞行小时或起落架依次分为A、B、C、中检、D检等级别。

签派员的任务有拟定和提交飞行计划,签发航空器放行许可单,确定备降机场,处置航空器特殊情况。

行政管理部门一般分为7个类型。包括:财务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公共关系部门、信息服务部门、法律部门、航卫部门。危险区、限制区、禁区是指根据需要,经批准划设的空域。

?芝加哥会议中提出的五大航权是①飞越一国的领土而不降停的自由或权利。②在一国领土上作非业务性降停的自由或权利。③在一国领土上卸下来自航空所属国的客、货、邮的自由或权利。④在一国领土上装上前往航空器所属国的客、货、邮的自由或权利。⑤在一国领土上装上或卸下前往或来自任何其他国的客、货、邮的自由或权利。8400m~8900m实行500米垂直间隔。

空中飞行情报服务的频段为121.100—122.200MH进近管制的范围一般在机场90公里半径之内

我国划分了27个高空管制区

等待航线的每层之间的高度间隔为1000英尺。

空中走廊的宽度不得小于8公里

雷达管制是指直接使用雷达信息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等待空域的最低高度层,距离地面最高障碍物的真实高度不得小于600米.1960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导航卫星。

12500m以上,每隔600米为一个等待高度层。

起飞频报是提前3个小时做出预报的。

我国高度层标准为8400m以下,每300m为一高度层间隔。

航空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先实行右侧通行权。

121.600—121.925MHz频段主要用于地面管制。

管制的方法有两种,即雷达管制、程序管制高频作为远距离通信的传输手段。

航行情报的发送手段有高频通信、甚高频通信和航站自动情报服务广播。

每12个小时绕地球一圈,标准定位精确为水平100m、垂直156m

1960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导航卫星。空域分为管制空域和非管制空域。

航空情报的服务目标保证国际空中航行的安全正常和效率所必要的信息资料流通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由空中交通管理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告警服务组成。

航行情报是航空企业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组织飞行和指导航空器运行的重要依据。

航空情报服务是支持国际民用航空最鲜为人知但是最重要的作用之一。VOR导航中,两航空器间的夹角至少大于15°。

航空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行右侧通行权

?空中交通管制的任务是①为每个航空器提供其他航空器的及时信息和动态。②由这些信息确定各个航空器之间的相对位置。③发出管制许可,使用许可和信息防止航空器相撞,保证空中交通通畅。④用管制许可来保证在控制空域内各航班的间隔,保证飞行安全。⑤从航空器的运动和发出许可的记录来分析空中交通状况,从而改进今后对管制的方法和间隔的使用,提高控制交通流量。

我国高度层的标准是①8400m以下每300m为一高度层间隔。②8400m—8900m实行500m的垂直间隔。③8900m—12500m每300m为一高度层间隔。④12500m以上每600m为一高度层间隔。

仪表飞行的规则是规则要求今后仪表飞行必须装备规定的飞行仪表和无线电设备。驾驶员必须在这类飞机上培训取得仪表飞行的驾驶执照后才能进行仪表飞行。

空管许可飞行计划的内容:①飞机的编号。②许可范围③航路。④飞行高度层包括金融航路的制定高度层或申请改变高度。⑤在进场或离场时要有必要的机动飞行。

卫星导航的原理:在用户手中的接收机同时精确测出由4个卫星发出信号的传播时间,由这些时间和卫星的轨道参数,就可以建立4个数字方程,通过解算这个方程就可获得高精度的三维定位依据。

使天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汽产生的雷暴是积雨云强烈发展而形成的。

对流层分摩擦层和自由大气层,摩擦层是从地表向上到距地表1—2千米的高度的大气层。该层受地表热力和摩擦力作用影响较大,空气要素变化剧烈,天气的地方性特征明显。

非绝热变化是指空气块通过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而引起的温度变化。这种热量交换主要是通过辐射、乱流、水相变化方式实现的。

风速的大小是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的。

形成烟幕要有:大量的烟粒来源、低层有逆温层存在、有利的风向速度

对流层集中了全部大气大约3/4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在这一层中会出现雷暴、浓雾、雨雪、风切变等现象。航空器的飞行环境是对流层和平流层。

根据不同的用途,在气象与航空上主要有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标准海平面气压、场面气压等不同的气压值。

按云的外形特征可以把云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等类型

风切变(风在垂直方向上或水平方向上有比较急剧的变化,成为风切变)也会引

起扰动气流。由风切变引起的扰动气流常出现在成熟的雷暴下、锋面、急流、低空逆温层附近。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大气溶胶粒子的固态、液态悬浮粒子混合而成。

大气具有层状结构,依据垂直方向上温度的变化规律,可将大气层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等五个层次。

基本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温度是表征大气性质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平流层中,空气的垂直运动较弱,水汽和尘粒含量少,因而气流比较平缓,能见度较高,干湿分布均匀。但该层空气稀薄,对阳光的散射作用小,天气暗淡,目视观测比较困难。

对流形成的云统称为积状云.空气局部不规则的升降、涡旋运动成为扰动气流,又称湍流或乱流。

雾是悬浮于近地表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而使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飞机在航线上飞行时,都要按标准海平面气压调整高度,目的是使所有在航线上飞行的飞机都有相同的“零点”。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的形成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之分。其中,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或气流的下沉。

空气容纳水汽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是有一定限度的。实际水汽含量达到这一限度的空气为饱和空气。

水汽是产生天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水汽主要来自地面,借助于空气的垂直运动向上扩散。因此,一般情况下水汽含量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减少。

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

标准海平面气压式一个常数,是指在标准天气状况下的海平面气压,值为760mmHg或1013.25hpa。

在平流层中,由于空气密度减小,飞机的空气性能差,操纵性更差。

露点是指某温度值,空气湿度达到这一值时,它所容纳的水汽量也达到极限,即空气实际容纳的水汽与它在这一温度下能够容纳的水汽相等,达到饱和。

云对飞行的影响主要有:云中能见度低影响目视飞行;云中飞行有时遇到颠簸;云中飞行容易产生积冰;云中飞行容易产生幻觉;低云会影响着陆.雷暴强烈发展必须具备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充沛的水汽/足够的冲击力三个条件.雷暴对飞行的影响:强烈颠簸/严重积冰/冰雹/闪电/下击瀑流。

热力扰动气流和动力扰动气流形成的原因和特征:①热力扰动气流是由空气热力原因形成的扰动气流。动力扰动气流式当空气流经粗糙不平的地面或障碍物时,形成的扰动气流。②特征:热力扰动气流是由于气温水平分布不均引起的。相邻地段上的地表性质越大,扰动气流就越强。并且热力扰动气流的强度与大气稳定度有关,大气越不稳定,它发展的就越强。在风越大的地表越粗糙,障碍物越高大,动力扰动气流越强。其强度与地形特点、风速大小等有关。

低能见度天气主要有雾、烟幕、风沙、降水、吹雪等。对飞行的影响:当这些天气现象存在时,能见度就会变差,从而影响飞行活动,尤其是对飞机起飞着陆有很大的影响。

篇2:民航概论复习资料

1、飞行器一般分为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2、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的是平流层。

3、在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6℃/千米。

4、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喷射原理,进行飞行试验的是中国人万户。

5、浮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

6、十八世纪法国的蒙哥菲尔兄弟制造了热气球。7、1785年,法国人齐埃和他的助手罗曼乘坐的气球失事,他们成为世界上第一起空难的殉难者。8、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的坠毁,标志着飞艇的黄金时代结束。9、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10、1909年中国的航空之父冯如,制造了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11、1919年,民用航空正式开始,各国在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巴黎航空管理公约。

12、航空运输业的特点是:商品性,服务性,国际性,自然垄断性,资金、技术、风险密集性。13、1932年中国开辟第一条国内航线,北京——天津。14、1936年中国开辟第一条国际航线,广州——河内。

15、航空网络的构成方式有:城市对式、城市串式、中枢辐射式。

16、空港城市的类型包括:政治外交型、经济贸易型、枢纽型、旅游性。

17、影响飞机起降的天气包括:地面大风、低空风切变、低能见度。

18、影响飞机飞行的特殊天气和现象包括:雷暴、积冰、飞机颠簸、高空急流、山地气流。

篇3:民航概论复习资料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民航概论,机场跑道,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与目的

1.1 知识层面

了解机场跑道的形状、功能、构成、分类,掌握机场跑道的多种标志、机场跑道的参数设置,理解跑道的数量要求及布置形式。

1.2 能力层面

通过讨论跑道方向设置问题和多条跑道的布置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利用机场跑道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场跑道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难题。

1.3 认知层面

认识到跑道是机场工程的主体,机场的构形主要取决于跑道的数目、方位以及跑道的相对位置。以机场跑道为认知切入点,对机场系统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为以后在机场工作奠定理论基础。[1]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跑道方位,跑道长度,跑道宽度,跑道平整度,跑道粗糙度,跑道坡度等。处理方法:重点讲解;启发主动思考;提供学生参与机会。

2.2 教学难点

跑道的参数要求及设置;多跑道的布置形式。处理方法:根据学生反映,把握讲解速度;结合多媒体课件;利用提问方式,随堂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 设计思路

3.1 设计要点一

通过导入飞机冲出跑道的视频,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介绍冲出跑道的不安全问题,使学生体会跑道对于飞机起降的重要性。设计依据: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注意和好奇心理,是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

3.2 设计要点二

利用飞机模型演示跑道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的跑道图片分析机场跑道的系统结构。在完成机场跑道的主体工程和附属区域展示之后,引导学生对跑道的种类和跑道的标志进行归类,从而完成从直观感觉到认知水平的升华。设计依据:注重对原有知识的重新体认,对认知结构的重塑和提升。[2]

3.3 设计要点三

跑道方位问题和跑道布置形式问题的解决过程都遵循了“实际问题—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设计依据:授课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4 教学过程

4.1 提出问题,导入本课内容

观看一架小型民用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冲出跑道的视频。提出飞机为什么会冲出跑道?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学习机场跑道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视频,介绍问题背景,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4.2 分析跑道的功能及组成,利用飞机模型进行形象演示,利用课件中生动形象的机场跑道图片分析机场跑道的系统结构

机场的跑道直接提供飞机起飞和着陆的运转场地。飞机在起飞的时候,必须先在跑道上进行起飞滑跑,边跑边加速,一直加速到机翼上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飞机才能离开地面,实现起飞。飞机降落时速度特别大,必须在跑道上边滑跑边减速,飞机才能逐渐停下来。所以,飞机对跑道的依赖性非常大。如果没有跑道,地面上的飞机无法上天,天上的飞机无法落地。因此跑道是机场上最重要的工程设施。一条完整的机场跑道,它是由长方形的机场跑道主体工程以及跑道的附属区域组成,其中跑道的附属区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跑道道肩;(2)跑道安全带;(3)净空道。[3]

4.3 机场跑道的分类,用对比讲解和图示的方式,对机场跑道的种类进行归类

通常情况下,我们根据飞行的近进程序和助航设备的不同,可以把跑道分为非仪表和仪表跑道,非仪表跑道,没有任何仪表引导设备,只能靠目视进行飞行,这对飞行员的驾驶技术要求比较高。仪表跑道根据助航设备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非精密近进跑道和精密近进跑道,非精密近进跑道装有提供飞机方向引导的助航设备,精密近进跑道不但装有提供方向引导的助航设备,还装有提供下滑引导的助航系统。

4.4 介绍跑道的主要标志,以接地带标志为切入点,阐述引言中飞机冲出跑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让飞机安全、便利的起飞和着陆,跑道道面都会设置若干白色醒目的标记,我们把这些标记称之为跑道标志。按照机场跑道道面标志的分布秩序,逐一进行讲解。

4.5 分析跑道的参数要求及设置,从跑道的方位角度揭示飞机冲出跑道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以数字的形式标注重要机场跑道的基本尺寸。

跑道的性能以及相应的设施决定了什么等级的飞机可以使用这个机场,而跑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跑道的参数。跑道参数主要有三类。(1)跑道的方位,跑道的方位应尽量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一致,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主导风向。一般选定跑道方位是采用风玫瑰图法;(2)跑道的基本尺寸,基本尺寸主要指跑道的长度与宽度;(3)跑道的道面参数,跑道道面需要一定的平整度。跑道除了平整度,还需要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加跑道的摩擦特性。跑道横向应有坡度,并且应当尽量采用双坡面,以便加速道面的排水。

4.6 进行跑道数量的需求分析以及多跑道布置的可行性探析

运输量比较小,且常年风向相对集中的机场,只需一条跑道。运输非常繁忙的机场,则需要两条或多条跑道。多条跑道有几种布置形式:第一种是平行布置;另外一种布置形式是交叉布置或V字形布置。讲授与互动式方法相结合,对跑道的交叉布置和V字形布置进行课堂讨论,分析这种布置形式是否会发生飞机碰撞。[4]

4.7 通过小结,概述本节课内容,并布置作业和预习任务

本节课通过引入飞机冲出跑道的实例,学习了机场跑道的功能、构成、分类;介绍了机场跑道的标志,分析了机场跑道的方位设置、基本尺寸、道面特性,最后集中阐述了跑道的数量和布置形式,从跑道设计的视角全面揭示了飞机冲出跑道的具体原因,本节课涉及到的机场跑道的知识和方法是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机场系统的基础。最后布置思考题与作业题:(1)跑道长度设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增加跑道道面摩擦系数的方法有哪些?(3)扩建机场跑道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形成整体认识。

参考文献

[1]岳瑞锋.北京市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佳教案[Z].百度文库,2010.

[2]刘得一,等.民航概论[M].中国民航出版社,2013.

[3]汪泓,周慧艳.机场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4:民航概论复习资料

观测资料;管理;应用

在文章《关于中国气象业务服务工作领域的扩展的思考》中,指出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目标,其中一条是: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气象业务系统,探测是基础,网络是纽带,预测是中心,服务是目的,资料是这四大功能块的工作对象。现在我们的设备更新了,预报使用手段、技术层面和产品表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气象观测资料(在《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1](2007年版)中,将地面观测资料分成六部分:地面例行观测簿、地面特殊观测簿、地面事故观测簿、地面观测档案簿、地面气象观测月总簿、地面气象观测年总簿。)的管理与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制作过程中人工输入、校对易出现错、漏,观测资料制作软件没有进行升级改造,纠错不够完善,不能方便使用者使用,随着气象观测设备的更新,观测资料记录的增加,资料的制作项目并没有相应增多等等。另外,由于探测设备的更替、探测技术的变化以及观测台站的变迁等因素,资料长序列的不均匀性常常超过了自然气候的变化,甚至误导出虚假的结论。本文从加强资料的管理和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两个方面,阐述目前观测业务中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的部分,气象观测业务能够与气象科研有机结合,以期在将来的业务建设中有的放矢,使气象业务工作运转更加流畅有效,让观测资料在实际工作和其它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

1.观测资料的管理

人类对大气的认识是从观测大气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和审核工作制度,形成统一管理的体制。使气象观测资料从采集、传输、质量检测处理、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体制和相应的管理机制。本着对科学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完善观测资料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以下五点:

按照《民用航空气象观测规范》[2](2006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簿。《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档案簿》(以下简称《地面观测档案簿》)是机场气象观测站的历史沿革档案资料。记载了一个台站观测方式的改变、记录形式的变化、技术革新的成果、观测场地的变迁等信息,它的存在具有历史意义和应用价值。比如:桃仙机场于1989年建站史: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的转化;长春自动观测系统及芬兰MIDAS600的使用年限;应急观测设备的便携式气象仪的使用;还有就是天气现象符号改为英文简字;数据采集时间的由采集50分的数据改为整点,等等。很多将来在使用历史资料需要明了的东西都没有相应的纪录,我们应该在这些资料还能够查找到的时候尽快把它补充完整。《地面观测档案簿》是要求永久保存的资料,在《地面观测手册》(2006版)中对记录的内容、格式有着较详细的要求。不能因为的疏忽,使得地面观测资料的不完整,《地面观测档案簿》是应该尽快弥补的一项重要资料。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事故观测簿》是一直都没有记录保存的资料。《规范》中要求:得知发生飞行事故或意外事件后,应当立即按规定项目进行事故观测,观测结果应当立即封存(第三十一条四款)。事故和意外的观测非常稀少,多年没有发生过,不发生的年份需在《地面观测档案簿》注明,多年后使用或查阅时不会误认为缺失。

A.强化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对气象预报及气象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使用者需要得到用公认标准获得的数据。对此世界气象组织制定了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标准及其程序,确保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是地面气象资料管理重要内容。如今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及处理都广泛应用计算机,给气象资料质量管理,尤其是审核工作带来了新问题[3],观测资料原始数据的审核是资料质量控制的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检查的方法不尽相同,要做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民航地面例行观测簿》只能采用人工检查的方法。根据《民航地面例行观测簿》编制而成的《月总簿》、《年总簿》,可采用人工检查、计算机程序自动检查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并且不同的要素采用的方法和检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根据国际惯例[4]大至可分为五种:①极值检查:将检查值限制在一定范围;②时变检查:限制某要素在观测时段内的可能变化值,如限制气温在3h内可改变多少;③缺测检查;④格式检查:检查文件格式错误或代码错误;⑤一致性检查:指要素间的逻辑一致性检查,如天气现象和气温、天空状况等之间一致。还有就是人才是关键,质量监控检验需要有专业人员掌握,各级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加强培训和指导,充实关键岗位上的所需人才。

B.严肃观测资料的交接和借阅

《民航地面气象观测簿》是气象观测的原始资料,再现当时天气系统的演变,是当时天气实况的真实记录,也是编制月总簿,年总簿的基本数据。交接、借阅出现漏洞极易造成资料的缺失和损坏。在《民航气象资料管理办法》中关于资料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纸制资料应当限于在资料保存场所使用。有相同载体备份的资料,原件不得提供使用。

C.保持各种资料名称的一致性

《规范》要求不再使用“航气簿”这一名称,由于《月总簿》制作软件未能及时升级,在封面仍保留着“航气簿—5”,而同时期其他资料已经根据规定进行了变更。这样不符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也为将来资料的查阅带来困扰。

D.根据观测手段的变化增加相关资料的制作

MOR与RVR观测数值的获取,为飞行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气象保障,但是在观测资料的制作上多年来并没有太多的改进,现在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已经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RVR的统计值,我们也应该从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完善资料的完整性方面对月总簿、年总簿增加相应的自动探测项目的统计。

2.观测资料的应用

气象观测资料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对大气现状及变化的客观事实记录,其系统的、连续的积累,是预报员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依据。观测的任务如果只停留在数据的记录上,那么就看低了观测的责任。其实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完全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观测资料的作用。

A.建立观测数据的电子文档存储系统为预报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数据查询方式

目前的预报手段有多种,但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就是能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由于是对于气象这种多维形式展现的数据。但如果利用人工收集输入的方法,错误率高、效率低,这样会严重影响预报结果及时性和准确性。建立电子版的观测簿、月总簿,年总簿是资料管理变革的必然趋势。其实用性可分为如下几点。连续、准确地记录各种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目前自动观测系统对温、压、湿等气象要素可做到1分鐘生成一次数据,用户可根据需要加密记录时次,而不是《规范》中要求的半小时一次。可记录各种非常规观测项目的数据,而不仅仅是记录常规观测项目中需要记录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多样性,为总结天气过程提供更全面的分析数据。目前天气分析都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文档模式的观测资料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减少天气分析中检索、记录、输入等事务性劳动,使预报员的工作更加便捷。增加了数据重复使用能力,减少了工作中的重复劳动。丰富了观测资料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在气候分析时,重要、异常、极端天气现象的检索和统计将更快捷有效。如果辅以图表输出方式,可更直观地看出天气变化趋势。更好的执行《民航气象资料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纸质观测资料的保护。有利于观测数据的监视和观测技术的总结提高。

B.丰富观测资料的来源和种类,为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地区气象中心台站,在观测资料上要完整,在观测设备上要齐全,在观测技术上要提高水平。规范的人工观测场地,健全备份观测设备,丰富观测手段。按照建站要求,目前的观测场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尤其冬季降雪的测量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每次降雪需要到场内自动观测场进行对比记录,给观测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现有的人工测量并没有固定到一个点,取样点的不同导致了在记录雪深时历史资料的不可比性。另外,地温表的设置也很必要,春、秋季的跑道道面温度关系到跑道结冰,在对外服务时,用环境温度来推算道面温度误差较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由于推算错误而导致飞机复飞的情况,这对飞行安全来说有着一定的隐患。作为地区气象中心,应扩大资料来源。地方气象台站在站点密集度上要远高于民航台站,如果能更多地获得机场周围地方台站的观测资料,可以得到一个气象要素场,这对于机场预报来说,要比机场一个单站的气象资料更有代表性,也更容易得出准确的预报结论;如果能接收到航线上自动观测站的资料,预报员可一目了然地了解航路天气变化,有利于监视航路上各种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和移动情况。

C.充分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及相关的气象产品,拓展业务,开发商业气象

气象观测资料由于纸制存储性质,它的价值没有被充分的体现,限制了它在各个领域的使用。近些年气象在人们心目的地位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气象资料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比如不同季节的极值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的玫瑰图等等,这些资料采用人工统计,不仅数据量多,制作难度大,而且误码率高。在对外提供气象资料时,往往忽略了观测员的劳动价值。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外一些商业性气象服务机构进入中国。经济学上有一条“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也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每投入1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应用,经济回报率可能会更高。在拥有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为什么自己不能做出有高附加值的气象产品,而只能充当人家的原材料供应者呢?

总之,气象观测资料是开展气象工作的基础,做好氣象观测资料的管理,提高其应用价值是民航气象工作应重视的一个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在当前观测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健全各项记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强化资料的检查审核,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科学性。开发适合自己单位情况的相关应用软件,保证资料的可用性。增强市场经意识,提高观测资料的市场价值。

[1]《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AP-117-TM-04 2007年5月10日)

[2]《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AP-117-TM-02 2006年4月13日)

[3]肖苏君等.气象观测资料审核初探.内蒙古气象.2005.04

[4]熊安元.北欧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气象科技.2003.05

篇5:民航概论总结

I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世界民航日:1944年12月7日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了第一架飞机。1950八月1日,中国民航正式开航。CCAR——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1949两航起义:中航 央航。

航空业的范围:航空制造业,军事航空,民用航空。

民用航空: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

活动称为民用航空。航空业类型:航空运输

通用运输 航空的组成及内容:

商业航空: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商业活动:以赢利为目的。

交通运输的一个组成部门:以公共服务事业为己任。

通用航空:商业航空其余部分的民用航空。

航空公司的名称:国航(CA)上航(FM)东航(MU)南航(CZ)海航(HU)深航(ZH)

山航(SC)天津航空(GS)吉祥(HO)四川航空(3U)

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政府部门、民航企业、民航机场、参与通用航空各种活动的个

人和企事业单位。

航空器定义:任何由人制造,能飞离地面,在大气层飞行的物体。航空器使用要求:安全性、快速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要求。A380:飞行区等级4F 伯努利定理,熟悉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定理及影响因素:

伯努利定理:对稳定的管流而言,若流体不可压缩,忽略粘性,且与外界无能量交换,则沿

管道各点的流体的静压、动压和重力势能之和等于常量。

升力

空气动力

1为气压中心 2为前缘

3为后缘

4为翼弦

α为迎角 升力的产生定理:通常,机翼翼型的上表面凸起较多而下表面比较直,再加上有一定的迎角,这样,从前缘到后缘,上翼面的气流流速就比下翼面的流速快,上翼面的静压也就比下 翼面的静压低,上下翼面间形成压力差,此静压称为作用在机翼上的空气动力,空气动 力是分布力,其合力的作用点叫做压力中心,空气动力合力在垂直于气流速度方向上的 分量就是机翼的升力。升力公式: CyY

121vSv2CyS2

2S ——机翼面积

Cy ——飞机的升力系数

飞行动压——1/2ρν2

机翼面积越大,升力越大;空速越大,升力也越大。压力中心:机翼升力的着力点。

飞机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减小方法:摩擦阻力:使飞机表面足够光滑。

压差阻力:飞机的迎风面积要尽量小,飞机部件加整流形成流线体形状。

干扰阻力:飞机的结合部位要尽量平滑合在一起,如加整流罩或做成融合体。

诱导阻力:在翼尖加装翼尖小翼或在翼面加装翼刀。

飞机五个组成及功用:机身、机翼、尾翼、动力装置、起落架、机载设备。

机身:装载人、货、燃油和各种设备,连接其它构件。

机翼:升力的主要来源,还作为油箱和起落架的安放位置,可以吊装发动机,使飞机保持横向稳定性。

尾翼(水平和垂直):保证飞机的稳定性和操作性。

起落架:减震、收放、刹车和转弯。(小型飞机:弹簧减震器,大型:油气)机翼的结构:纵向骨架,横向骨架,蒙皮,内部,外部。飞机机载设备(系统)包括:通信、导航、仪表、电气等。

飞机飞行的五个阶段:一般有滑行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和着陆。飞机的三个操纵面:方向舵、升降舵、副翼。飞机的主操纵面:襟翼 副翼 缝翼 扰流板

喷气发动机的组成: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组成:进气道、风扇、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喷口、外涵道、内涵道。

目前大型民航运输飞机的唯一的动力装置是涡轮风扇发动机;起落架是前三点式。四个高度:相对高度:飞机对某一指定机场的高度

场面气压高度

真实高度:飞机与地面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度:飞机到海平面的高度。

标准气压高度:飞机到标准气压平面的高度(760mmHg 15℃)进入航线用。电源系统的类型:直流电源系统---应用于早期飞机和现代小型飞机。

28VDC,应急电源

交流电源系统---应用于现代飞机。115V 400Hz 航行灯的颜色的布局:左红、右绿、后白。

飞行信息记录系统——黑匣子: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记录驾驶舱的声音

飞行数据记录器(DFDR),记录飞行时的各种数据 大气层:

(一)对流层(变温层)离地0-17公里内

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所以又叫变温层),-6.5℃/公里高

原因:空气靠地面加热。

2、风向、风速经常变化。原因:地势不同,受照射不同

上下对流激烈(垂直风)有云、雨、雾、雪等气象。(二)平流层(同温层)离地17-50公里之间

1、温度基本不变,为-56.5℃(所以又叫同温层)

2、空气稀薄,不存在水蒸气

3、只有水平风,没有垂直风(所以又叫平流层),地球自转引起水平风(两 层之间相对运动)飞机一般在对流层的顶部和平流层的下部飞行(三)中间层(热层)离地50-80公里处

主要是臭氧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四)电离层: 离地80-500公里处,气体被电离,用于无线电短波通信。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五)外逸层(散逸层、逃逸层):离地500公里以外,之后便进入太空。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严重危害飞行安全的大气现象:风切变 雷暴 颠簸 飞机尾流 结冰 影响飞行的天气现象:云 降水 雾 能见度 高度与压力的关系:高度升高,气压下降

空中交通管理的基本任务:防止航空器相撞,防止机场及其附近空域内的航空器

同障碍物相撞;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安全有序运行)。

空中交通管理组成:空中交通服务(ATS)、空域管理(ASM)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空中交通服务(ATS)主要目标:防止航空器在空中相撞;防止空中航空器危险接近。空中交通服务的组成:

1、空中交通管制服务(ATCS):是空中交通服务的主要部分.分为:区域管制服务、进近管制服务和机场管制服务三部分。

2、飞行情报服务(FIS):由区域管制服务代替完成。

3、告警服务(AS):当航空器处于危急状态时(处于搜寻和救援状态时,如:发动机故障、无线电失效、座舱失压或遭劫持等),管制单位提供的服务。

垂直间隔:FL290—29000英尺(8850米),以上:4000英尺(1200米)为一个高度 层(高空气压降低,高度表灵敏度变差的原因)以下: 2000英尺(600米)为一个高度层,东向是奇数,西向是偶数.三种飞行规则:通用飞行规则、目视飞行规则、仪表飞行规则。

1、通用飞行规则:保护人身和财物安全、避免相撞、飞行计划、统一时间空管要求

2、目视飞行规则:在能见度许可的条件下

3、仪表飞行规则:无线电通信和仪表定位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组织:

分为:机场管制服务、进近管制服务和区域(航路)管制服务三种。责任:对空域中的所有航空器的安全负责

移交:一个管制区到另一个管制区的移交:双方管制员的同意,通知驾驶员。空中交通管制方法:程序管制 雷达管制(现用)

机场的定义: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域

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机场的类型: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

机场构成:空侧 :空中部分:机场的空域,包括进场和离场的航路。

地面部分: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登机门、塔台、机库和 救援中心等

陆侧:地面运输区:车辆和旅客活动的区域

候机楼:旅客登机的区域,上面两部分的结合部

机场运营包括:道面维护 除雪和除冰 紧张救援 防止鸟撞 安全保卫 地勤服务

机场总体安全检查

飞行区等级:如4E:4——飞行场地长度的等级代号 E——最大翼展和最大轮距 跑道的基本参数:如27R(或27-18=09L)表示磁方向为267°(以10°为单位,四舍五入)的右边(R)一条跑道。航线分类:国际航线 国内航线 地区航线(港、澳、台)航班分类:按经营区域可以分为:国际、地区和国内航班。按经营时间可以分为:定期航班 非定期航班 航线类型主要有:城市对型 中心辐射型

航空公司代码:CA1—国航; CZ3—南航; MU5—东航。航班时刻表:冬春:11月——来年3月

夏秋:4月——10月

客票的销售渠道:①企业销售部门、②旅游代理、③销售代理、④航空企业之间的代理。

订做情况:OK票(已安妥)OPEN票(为订做)

办理登机手续:①订座和购票、②行李交付安全检查、③办理值机手续④人与手

提行李的安全检查⑤候机、⑥登机起飞。免费行李:(Y为20Kg,C为30Kg,F为40Kg)行李超重费行李重量超过免费额就要按超过重 量收费,运价每千克按经机舱票价的1.5% 计算。运输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单位:客公里

货物周转量——单位:吨公里。

运输总周转量(吨公里)=货邮周转量+0.09×旅客周转量(国际)航空货运及货物的分类:普通货运 急件运输 快递运输 特种货运 包机运输 货物的运送优先顺序:1.救灾、抢险,政府指定急运物品2.急件3.贵重物品 4.中转物品5.一般物品 了解国际航空公法,私发,刑法公约的名称,内容:

航空公法——《芝加哥公约》是管理国际民用航空活动,是国际航空组织建立的依据。

航空私法——《华沙公约》规定了国际航空运输中有关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则。

航空刑法——《东京公约》制止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犯罪的国际条约。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是协调世界各国政府在民用航空领域内各种经济和法律事务、制定航空技术国际标准的重要组织。中国民航制定法规的程序:第一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

第二层——国务院通过的法规

第三层——民航总局颁布的各类规章、标准和程序 适航管理制定的部门,功用,类型及意义:

部门:民航总局,适航处,地方企业

功用:保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采用合理的标准使维修和使用的成本有效降低,使航空事业更大发展。

类型:1.初始适航管理 2.持续适航管理

意义:维修工作是保证航空器运行的基础。维修的三种方式:定时维修 视情维修 状态监控

维修的两大类型:

1、航线维护(外场):航前、短停(过站)和航后维护

篇6:民航概论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民用航空基本概念 1.航空的概念及其与航天的区别;

答:人类在大气层中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航空,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作航天。2.常见航空及航天领域的应用;答:

3.航空业所包含的部分;

答:航空器制造业,军事航空,民航航空。4.民用航空的定义及两大组成部分;

答: 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组成:航空运输,通用航空

5.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分别所包含的航空活动;

答: 航空运输: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通用航空:(1)航空作业,(2)其他类通用航空

6.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民航主管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民航院校及其单位性质)。答:政府部门,参与航空运输的各类企业,民航机场,参与通用航空各种活动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

第二节 世界民航发展历史

1.第一架有动力可人为操纵的飞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 答:1909年法国人莱里奥

2.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间航空法,第一次确立国家空中主权原则: 《巴黎公约》(与《芝加哥公约》对比)1919年;

3.世界国际航空法的基础,并规定成立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1944年; 4.1947年成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5.1852年,法国,飞艇,由人进行操纵的有动力的航空器。6.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7.1909年,法国,布莱里奥(louis Bleriot)成功的飞过了英吉利海峡(40KM),首次国际航行。

8.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航空技术的发展。

9.1919年,巴黎和会(法国草拟航空公约,38个国家签署),巴黎公约,第一部国家间的航空法。

10.1919年,德国,首先在国内民航运输,后成立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第三节 中国民航发展历史

1.中国第一架飞机1909年发明,发明者:冯如; 2.中国第一条航线:北京——天津,1920年; 3.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广州——河内,1936年; 4.二战时期从昆明经喜马拉雅山往返印度的“驼峰航线“; 5.建国初期的“两航起义”;

第二章 民用航空器第一节 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 1.航空器根据与空气的密度关系及有无动力的分类标准;

答:航空器根据获得升力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由于总体的比重轻于空气,依靠空气的浮力而漂浮于空中的称为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这一类中又分为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的主要区别在于气球上不装有动力,它的飞行方向不由本身控制;而飞艇上装有动力,它可用本身的动力控制飞行的放向。另一类航空器则本身重于空气,它的升空依靠自身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克服重力而升空。这类航空器分为非动力驱动和动力驱动的两类,非动力驱动的有滑翔机和风筝,动力驱动的分为飞机(或称固定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和扑翼机三类。

2.民用客机的分类标准(航程、机身宽度、支线和干线)及A380、C919和ARJ21等典型机型的对应分类;

答:

3.答:商业飞行的航线飞机,通用航空的通用航空飞机。根据航程:3000千米以下为短程,3000-8000千米是中程,8000千米以上为远程 根据宽窄:3.75米以上有两条通道的为宽体,3.75米以下为窄体。根据支干:100座以下、航程3000千米以内的飞机为支线客机,100座以上为干线客机

4.民用航空器应具备的要求。

答:安全性,快速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要求。第二节 飞机的机体结构 1.民用飞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答: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动力装置,仪表设备 2.辅助动力装置APU;

3.机翼的布局及现代民航客机最常采用的机翼布局;

答:中单翼飞机,上单翼飞机,下单翼飞机。现代民航客机最常采用的机翼布局是下单翼飞机

4.机翼操纵面(副翼、襟翼、缝翼、扰流板)的作用;

答: 副翼:操纵飞机的倾斜 襟翼:降低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速,保持升力 缝翼:增升装置 扰流板:增加阻力

5.尾翼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 组成: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调整片 作用;水平尾翼:控制飞机上升或下降垂直尾翼:控制飞机方向

6.飞机起落架的作用与布局形式(前三点式、后三点式); 答:减震,收放,刹车,转弯 第三节 飞机的飞行控制

1.文氏管实验与伯努利定理(流管横截面、流体流速、流体动压和静压强之间的关系); 答:流管横截面:S1>S2>S3 流体速度:V1<V2<V3 流体静压:P1>P2>P3 流体动压:Q=1/2pv²

2.机翼的翼型和迎角;

3.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

答: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当空气流过机翼表面时,机翼上表面的流速比下表面快,根据伯努利定理,我们得知,流速越快静压越小,然、机翼上下表面所形成的压力差就是我们所说的升力

4.升力公式及其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5.升力系数随机翼迎角的变化;

答:升力系数随着迎角的增大而增大,系数达到最大时的迎角为临界迎角。6.失速的概念和原因。

7.各种阻力的名称、形成原因和削弱方式;

答: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激波阻力。(见作业)8.翼尖小翼(翼梢小翼)的作用;

答:减缓气流在机翼延伸方向的流动,并增加机翼的抗扭曲刚度。9.飞机设计为后掠翼的作用(两方面); 答:①减小激波阻力②延缓激波的产生 10.马赫数和临界马赫数的定义;

答:马赫数:物体运动速度与声速之比来衡量空气被压缩的程度。临界马赫数:飞机开始产生局部激波的M数称为临界马赫数。

11.飞机的三轴及绕三轴运动时飞机的姿态名称;

12.飞机在平飞、俯仰运动和侧倾时的受力状况;

13.稳定性的概念;

答:在飞行中大部分时间内飞机保持稳定的飞行,方向不变,速度均匀,当有外力干扰时飞机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姿态。

14.飞机纵向(俯仰)、方向(偏航)和侧向(横向)稳定性的概念及保持该稳定性的方式; 答:纵向稳定性:飞机绕横轴做俯仰运动的稳定性。方向稳定性:飞机绕立轴的稳定性。侧向稳定性:飞机绕纵轴的稳定性。

15.飞机的操纵性(驾驶员的操纵、飞机操纵面的变化及飞机姿态的变化情况); 16.飞机从起飞到降落的飞行阶段; 答:滑行,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 17.V1、VR和V2的名称及意义。

答:V1:决断速度 VR:抬前轮速度 V2:安全速度 第四节 飞机动力装置

1.两大类航空发动机(活塞式和喷气式)工作方式主要区别及所用燃料名称; 答:活塞式发动机:四冲程汽油内燃机,航空汽油 喷气式发动机:

2.现代民航客机采用的发动机类型;

答:活塞式发动机和带压气机和涡轮的喷气发动机 3.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4.螺旋桨的形状及桨叶角、桨叶迎角的概念; 答:螺旋桨的形状:

桨叶角:桨叶剖面的弦与旋转平面的夹角 桨叶迎角:流过桨叶的气流和桨叶弦线的夹角 5.螺旋桨变距的方式和原因; 答:

6.螺旋桨变距为“顺浆”和“逆桨”的情况; 答:

7.喷气式发动机的分类(涡喷、涡桨、涡扇、涡轴)及各自应用领域; 答:

8.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涵道比的概念;

答:基本组成:进气道,风扇,压气机,外涵道,内涵道,燃烧室,涡轮机,喷口 工作原理: 9.辅助动力装置(APU)的组成及作用;

答:组成:小型燃气涡轮发动机,附件齿轮箱,供气系统 作用:向飞机独立的提供电力和压缩空气,也有少量的提供附加推理核心部分。第五节 飞机的仪表系统

1.大气数据仪表、陀螺仪表和无线电仪表所包含的内容

答:大气数据仪表:气压式高度表,速度表,温度指示器。陀螺仪表:陀螺,地平仪,协调转弯仪,航向指示器。无线电仪表:无线电高度表,自动定向机,无限电磁指示器,姿态指引仪,水平姿态指示器。

2.气压式高度表的观测原理及调整气压基准的意义;

答:原理:大气压随着高度升高呈线性的下降,测出这一高度的气压就可换算出高度值。

意义:

3.指示空速(IAS)和真空速(TAS)及在空中对于同一飞机IAS、TAS、GS的大小关系; 答:IAS

4.空速表的观测原理;

答:空气流过飞机的速度,其大小等于飞机在空气中飞行的速度。5.马赫数表及升降速率表所观测的物理量;

答:马赫数表:空速和高度。升降速率表:升降速度。

6.地平仪(姿态指示器)、侧滑仪(协调转弯仪)和航向指示器的作用;

答:地平仪:用来指示飞机与地平面之间的相对关系。侧滑仪:为驾驶员指示出偏航的角度和侧滑程度。航向指示器:在飞机变速和转弯时指示方向。

7.无线电高度表、自动定向机(ADF)和无线电磁指示器(RMI)的作用

答:无线电高度表:测量飞机到地面垂直距离用的机载无线电设备。自动定向机:与地面NDB配合进行无线电导航。无线电磁指示器:指示飞机磁航向。8.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与主飞行显示器(PFD)第六节 飞机的其他系统

1.高频通信系统(HF)与甚高频通信系统(VHF); 答:高频频率范围:2MHz-30MHz 甚高频频率范围:118.000MHz-135.975MHz 121.500MHz定为遇难呼救的全世界统一的频道。

2.黑匣子的颜色、作用及构成部分;

答:橘红色,驾驶舱话音记录器,飞行数据记录器

3.常见无线电导航(陆基导航)设备: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无方向信标(NDB),仪表着陆系统(ILS),测距机(DME)及其功能; 4.惯性导航系统(INS)的导航优缺点;

答: 优点:

1、由于它是不依赖于任何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系统,故隐蔽性好,也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

2、可全天候、全时间地工作于空中、地球表面乃至水下;

3、能提供位置、速度、航向和姿态角数据,所产生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而且噪声低;

4、数据更新率高、短期精度和稳定性好。

缺点:

1、由于导航信息经过积分而产生,定位误差随时间而增大,长期精度差;

2、每次使用之前需要较长的初始对准时间;

3、设备的价格较昂贵;

4、不能给出时间信息。5.卫星导航的特点及各个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

答:特点:精度高,设备简单,不受气候影响,没有积累误差。

GP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GALILEO: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国北斗导卫星航系统。6.座舱压力高度的定义及现代飞机所保持的座舱压力高度范围;

答:定义:座舱内部气压所对应的标准大气压力高度。高度范围:1800~2400m 7.客舱中乘客使用的氧气面罩自动落下的情况; 答:客舱内气压低于4500米高空气压。8.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的作用; 答:显示邻近飞机与本飞机的距离与航向。9.飞行管理系统(FMS)的组成及作用;

答:传感器子系统-惯性基准系统,大气数据系统及无线电导航系统,处理子系统-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执行子系统-自动飞行系统,显示子系统-电子飞行仪表系统。10.飞机液压系统的作用(起落架收放、刹车、各种操纵面的运动);

11.航行灯的作用及颜色分布;

答:作用:夜间运行时其他飞机和车辆能辨别出这架飞机运动的方向,以保证安全。

分布:左红右绿尾白。

12.防冻防冰系统采用的四种方式;

答:气热防冰,电热防冰,化学溶液防冰,机械除冰。

13.ATIS:航站终端自动情报通波(Automatic Termi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4.辅助电源控制(APC);

第七节 民航飞机的性能

1.飞机业载的概念;答:飞机可以用来赚取利润的商业载荷

2.民航客机经济性能影响因素(燃油利用率、维修性与可靠性、适应性、飞机的初成本);

第三章 航空器活动的环境与空中导航第一节 大气层 1.大气层的垂直分层;

答:对流层(0~20),平流层(20~50),中间层(50~85),热层(85~800),外逸层 2.对流层的上界及在对流层中温度随海拔的变化; 3.答:上界约为17-18千米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4.民航客机在大气中的活动位置;答:对流层顶部,平流层底部

5.与飞行活动密切相关的四个大气物理参数;答:气压,温度,空气密度,声速 6.在对流层中,声速与高度的变化关系;答:声速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7.标准大气压的定义及大小:760mmHg和1013.2hPa; 8.国际标准大气(ISA);

9.飞行高度中标准海平面气压(QNE)、修正海平面气压(QNH)及场面气压(QFE)的意义及适用范围;答:QFE:指飞机着陆地区(在跑道上)最高点的气压。

QNH:指场面气压按国际标准大气条件修正到海平面的气压。ONE: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标准大气压1013.25hpa或760mmHg 适用范围:

10.过渡高度与过渡高度层的大小及作用;

11.气温、气压、湿度的变化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

答:气温升高,空气密度减小,对飞机性能有负面影响。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发动机功率减小,起降滑跑距离长。空气湿度越大,空气密度越小,发动机功率小,起降滑跑距离长,起飞爬升率下降,航空器载重量减小。

12.风速、风向对飞机起飞、降落及巡航的影响(逆风起飞、逆风降落); 13.降水对飞行活动的影响(能见度、跑道性能、飞机性能等方面)

答:降水使能见度降低,积雪和冻雨会使跑道结冰,摩擦减小,使跑道性能降低,飞机结冰使升力下降,阻力增大。14.跑道视程(RVR)及定义; 答:跑道上的能见度 15.低空风切变的定义;

答:在600米高度以下,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的短距离的空间两点风向和风速的变化。第二节 地球坐标与飞行航线 1.地理坐标经纬度的定义; 答:

2.经度相同,纬度相差1°,地面距离约111km; 3.航线与航迹的定义及区别;

答:航线:飞机从地球表面一点到另一点的预定飞行路线。航迹:飞机实际在空中飞过的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区别:航线是已经设计好的,航迹是实际飞行线路。4.大圆航线与等角航线的特点及现代民航客机常采用的航线类型;

答:大圆航线上的各点的真航线角不相等,但航线距离最短。等角航线上各点的航线角相等,但它的距离一般比大圆航线长。近程飞行,一般用等角航线。远程飞行,通常是全程采用大圆航线,每一段按等角航线飞行,以兼顾运行效益和飞行操纵方便。5.时间系统、时区及根据经纬度计算所属时区;

6.世界时(UT)与协调世界时(UTC)及民航统一采用的时间系统;

7.真航向(TH)与磁航向(MH)的概念; 答:真航向:飞机所在位置的真经线北端顺时针测量至航向线的夹角 磁航向:飞机所在位置的磁经线北端顺时针测量至航向线的夹角

8.磁差(MV)与罗差的定义;答:磁差:磁航向与真航向之间存在的偏差。罗差:磁罗盘测量的航向与磁航向之间存在的偏差 9.航行速度三角形及各英文缩写符号的意义;

答:GS-地速,WS-风速,WD-航行风风向,MTK-磁航迹。DA-偏流角,WA-风角,TAS-真空速。

10.仪表着陆系统的组成部分(航向台、下滑台与指点标),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 方向引导系统:1.航向台:提供飞机相对于跑道的航向道。2.下滑台:提供飞机相对跑道入口的下滑道指引。距离参考系统:指点标:提供飞机相对跑道入口的粗略的距离信息。目视参考系统:书p157 第四章 空中交通的管理与保障

1.空中交通管理(ATM)的组成部分;

答:空中交通服务(ATS),空域管理(ASM),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2.空中交通服务的五点目标;

答:①防止空中相撞,②防止地方相撞,③加速流量,维持秩序,④提供信息,⑤搜寻救援 3.程序管制与雷达管制的区别;

4.起落航线及各边的中英文名称;

答: 一边(离场边,Departure,或者Upwind)

二边(侧风边,Cross-wind leg)

三边(下风边,Downwind leg)四边(基线边,Base leg)五边(最后进近,Final Approach)5.机场、进近与区域管制及其管制范围;

答:机场管制:①航空器在机场交通管制区的空中飞行②航空器的起飞和降落③航空器 在机坪上的运动④防止飞机在运动中与地面车辆和地面障碍物的碰撞。进近管制:机场90千米半径内,高度6000米以下。区域管制:6000米以上高度运行的航天器 6.一次雷达(PSR)与二次雷达(SSR)的特点;

7.特殊情况下的应答机编码(7500、7600、7700); 答:7500-飞机遭劫持 7600-通讯设备故障 7700-紧急情况。8.飞行高度层的配备原则(东单西双);

9.通信、导航、监视(CNS);

10.仪表飞行规则下的航线最低安全标准

答:飞机距离航线两侧各25公里地带内的最高点:平原地区不得低于4米;丘陵和山区不得低于6米 第五章 机场

1.机场的功能分区及基本组成部分

答: 空侧:跑道,跑道附属区,滑行道,停机坪,跑道的标识,机场进近着陆导航设备及跑道灯光系统,机场净空。陆侧:航站楼,地面运输区域。2.PCN和CAN:

3.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飞行区等级代码和代字);

上一篇:天津夫妻投靠申请书下一篇:国旗护卫队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