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责任追究办法

2024-04-30

学校责任追究办法(精选8篇)

篇1:学校责任追究办法

安全责任追究办法

**学校

2014.09

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学校(含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小学、幼儿园安全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维护小学、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小学、幼儿园实际,制定本办法。

1、小学(含幼儿园)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含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含幼儿园)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小学、幼儿园安全责任,是指在管理学校、幼儿园校舍、饮食卫生、传染病预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校车管理、危险化学药品、锅炉、换热站、消防设施配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含学校、幼儿园组织的校外活动)、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等校园安全工作中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应担负的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及相关责任。

3、安全责任追究的范围: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校舍建设、维修、使用与管理,学生、幼儿预防传染病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危险化学药品使用与管理,锅炉,电子监控设施的使用与管理,微机的使用与管理,消防设施配备使用与管理,学生、幼儿课外文体活动管理(含学校、幼儿园组织的校外活动),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校园安全管理中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形成安全事故隐患或引发一般安全责任事故的,由学校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取样,由上级执法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责任追究。

4、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不重视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安全工

作流于形式,责令整改。

(2)、学校安全工作存在疏漏,或发生安全事故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人、第二领导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免谈话、取消当年评优树先资格。

(3)、对单位聘用的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书面检讨、扣罚奖金(工资)、辞退等相关处分。

(4)、对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5、学校(含幼儿园)安全责任追究的办法:

(1)校长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①建立健全学校(含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安全工作的文件要求和会议精神,按要求设立安监办公室,明确安监办主任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并配备学校安全设施装备。

②认真制定落实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主持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例会,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安排好安全工作周查活动,经常听取学校安监办的工作汇报,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资金、人员,规定整改时限,并带领学校安监人员及时复查验收。

③对学校、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抢救和妥善处理,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积极协助上级机关进行事故调查。

④组织本校教职员工经常学习有关学校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强化教职工安全工作意识,要求教职员工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职责内的安全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

⑤不将学校房屋、场院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⑥不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商业性活动。⑦教育学生不得乘坐车况不好、证照不全的汽车,不得乘坐农用三轮车、载货汽车等。

(2)学校安监办主任(安全管理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①按照上级领导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年底写出工作总结。起草拟定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编制各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档案。

②策划安排好学校安全工作“一周一查”或“一周多查”活动。③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提出整改方案。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查,并做好复查记录,存入档案。

④认真组织开展对师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活动。⑤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⑥协助领导对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⑦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安全工作,及时向教办报送各种材料及安全工作信息。

(4)学校教职员工对安全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其承担的主要安全责任是:

①教职员工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安全管理,发现学生携带凶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或从事危险活动、游戏,要及时收缴或制止,并予以告诫。

②班主任要经常加强对学生的安全警告、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学生离校班主任要签发离校通知单,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

③任课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秩序,发现学生擅自离校、旷课及其他生理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告知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教师不得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④体育教师组织学生户外活动或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体育活动时,应当首先提出安全要求,并且采取防护措施。

⑤实验室管理员要妥善保管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对各种电器、线路、危化品要经常进行检查、维护,对实验教学进行细心指导,防止发生教学事故。

6、安全责任追究

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工作疏漏或出现重大过错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给予安监办主任及直接责任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警告处分。学校发生重大事故或特大安全事故的,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篇2:学校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第一条 宝安教育系统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街道教育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和个人必须切实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遏制和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的生命、学校财产安全和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广东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和《宝安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和我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宝安教育系统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有关科室部门、街道教育办的有关部门、中小幼及各类相关安全管理责任人。

上一级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各类安全管理责任人包括下列工作人员:

(一)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区教育系统有关部门的正职负责人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职负责人及其相关的工作人员。

(二)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各街道教育办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管理工作有关的副职负责人及其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其相关的教职员工。

(四)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属地安全管理负责人及其相关工作人员。

(五)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一般事业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第四条 各级安全管理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职责根据有关学校安全的法规、规章的规定以及《宝安区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管理职责》所规定的范围确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属地管理与系统管理的原则确定。

第五条

按本办法追究有关安全管理责任人的责任时,实行责任倒查制度。

第六条

对本办法第三条中属行政、事业编制的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追究方式有:通报批评、书面检讨、取消评优资格(即取消参加有关先进、优秀个人的评选资格)和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

对本办法第三条中实行聘用制的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追究方式有:通报批评、罚扣津贴或奖金、辞退(解雇)。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按上一级规定执行。

第七条 凡每年发生2宗一次1人以上死亡安全事故的街道教育办,区教育局将否决其安全生产有关的奖项和荣誉称号。

第八条

凡每年发生1宗一次1人以上死亡安全事故的中小学幼儿园,要向街道教育办、区教育局书面检讨,并否决该校安全生产有关的奖项和荣誉称号。

凡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的科室负有安全管理职责造成极不良影响,区教育局否决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奖项和荣誉称号。

第九条 本办法第三条所指相关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存在下列行为之一,尚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区教育局或街道教育办给予通报批评。

(一)未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安全管理、法规、方针和政策的。

(二)未建立健全本辖区、本部门、本校、本园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或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不到位的。

(三)未制定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或者检查计划,或者虽制定但未组织落实的。

(四)对被检查项目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但在自我排查过程中未发现的。

(五)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者未按规定及时上报的。

(六)学校、幼儿园未按规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对重大安全问题,未及时研究解决的。

(七)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者出现重大险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或者指挥不当,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八)审批项目涉及校园安全管理问题,未按规定审批的。

(九)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上级政府或安全管理委员会部署或交办的安全管理工作的。

(十)对有关影响学校安全方面的紧急情况,未按规定及时上报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校园安全管理职责,一年内发生1宗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致残2人以下的安全事故的,按下列规定处分:

(一)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向所在学校幼儿园作出书面检讨。

(二)对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由聘用单位给予罚扣三个月的津贴或奖金。

第十一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一年内发生2宗以上一次1死和2人以下重伤致残安全事故的,按下列规定处分:

(一)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所在学校、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取消评优资格、给予警告处分。

(二)根据情节轻重,对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由聘用单位给予罚扣六个月津贴或奖金。

第十二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存在本办法第九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对安全管理职责范围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对本办法第三条的人员,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处分。

第十三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一年内发生1宗一次死亡1人和3人重伤的安全事故的,按下列规定处分:

(一)对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由学校、幼儿园给予解聘。

(二)给予与安全事故责任直接相关的学校行政、教职工警告处分。

(三)给予与安全事故相关的事故所在街道教育办负有安全管理职责部门的直接责任人取消评优资格处分。

第十四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一年内发生2宗共死1人重伤4人的安全事故,按下列规定处分:

(一)给予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学校行政、教职工记过处分;

(二)给予事故学校所在街道教育办与分管安全管理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取消评优资格处分;

(三)事故学校所在街道教育办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向区教育局书面整改措施,事故所在单位负责人向街道教育办作书面检讨。

第十五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一年内发生2宗共死亡1人重伤5人以上的安全事故的,按下列规定处分:

(一)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学校行政、教职员工记大过、降级处分;

(二)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事故学校所在街道教育办分管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工作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

第十六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一年内发生1宗一次死亡2人的安全事故,按下列规定处分:

(一)给予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学校行政降级处分;

(二)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事故所在学校街道教育办分管与学校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记过处分;

(三)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事故学校所在街道教育办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警告处分。第十七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一年内发生2宗(含本数)共死亡2人重伤2人以内的安全事故的学校,按下列规定处分:

(一)给予与安全事故直接相关的学校行政撤职处分、工作人员记大过处分;

(二)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事故单位所在街道教育办分管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工作的副职负责人工作人员记过处分;

(三)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事故单位所在街道教育办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记过处分。第十八条

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任期内发生1宗一次死亡3人安全事故的,按以下规定处分:

(一)给予事故所在学校行政街道教育办分管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工作的负责人按有关规

定处分;

(二)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取消评优资格。

第十九条 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发生给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安全事故,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

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刑事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与安全事故相关的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指事故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对事故单位的有关安全事项进行审查批准(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等)或验收的部门。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宝安区教育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篇3:烟草行业责任追究探讨

一、烟草行业责任追究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不同、制度不一。

在对责任追究的性质、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形式、实施程序等方面, 烟草行业各部门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 因此, 在制度设计、实际操作乃至具体执行过程, 区别是很大的。在认识上, 有的认为责任追究是一种执法制度, 有的认为是一种工作制度, 有的认为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在责任追究制度建设上, 有的把责任追究制与监督制度和考勤考核制度混为一谈, 有的责任追究制度内容十分庞杂, 事无巨细都列入到追责范围;在执行操作上, 由于目前烟草行业没有统一的责任追究制度, 因此, 责任追究的范围界定尚不一致, 处罚的形式和方法各一, 造成不同地区, 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对同一类具体责任的追究和处罚不同。

2. 重制度建设、轻责任追究落实。

责任追究的核心是追究职责的落实和对违纪行为及其责任人的责任追究。目前, 在责任追究问题上, 烟草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些制度措施, 但在具体落实上, 力度不大, 深度不够。有的烟草单位责任追究工作看似贯彻得很到位, 制度修订得也很完善, 设置追究条款几十条, 但一年下来实际追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涉及的内容、人次很少;而且, 往往发现过错, 只是满足于纠错而不肯纠人, 特别是造成后果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 没有再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存在重表面制度建设, 轻责任追究落实, 重发现问题纠正, 轻追究当事人责任的现象。

3. 以训代究、以“罚”代“法”。

表现在责任追究时量纪过轻, 以经济处罚代替组织处理、纪律处分。一般责任追究规定责任追究方式有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组织处理、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合并使用, 但经济处罚是作为附加罚。而实际中, 有的单位虽然实行了追究, 但仍然停留在扣奖金、减发绩效工资之类的层面上, 没有与组织处理、纪律处分规定的“撤职、记过、降级、辞退”等刚性追究措施相挂钩, 把附加罚当成了主罚;有些违反责任制规定, 论其情节, 本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而实际中, 往往迁就有加, 大多教育了事。由于罚不当其错, 究不当其事, 使得责任追究形同虚设, 影响责任追究实效。

二、烟草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般来说, “责任”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指应尽的职责或义务, 是分内应做的事;另一种是指没有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 因而应当承担某种否定性的后果。传统政府部门对于“责任”这个词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实现责任的“最佳”策略上, 探讨的是一种责任机制, 这种责任机制是由一系列单向的“命令———服从”关系链组成。责任概念采取的是一种“命令与控制”的定义方式, 包含服从、辩护、惩罚、控制、外部监督等方面的意义, 责任是通过法规、命令和正式的程序、监督与强制以及避免违法、避免不当行为等方式实现的。随着传统的公共行政转变为现代的新公共管理, “提供更好的服务, 更具反应性, 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并授权给公民, 都将使责任机制得到改进”。一个公共管理者的身份意味着他将对其行为结果负有个人责任。而在公共部门责任的范畴上, 罗姆泽克和杜布尼克从制度分析的视角集中讨论了公共责任体系, 这种公共责任体系包括官僚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专业责任。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等机构发起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设定为四个方面: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

烟草商业系统是一个既要行使烟草专卖行政管理又要担负烟草营销的二元复合组织形态, 即:作为国家政府部门机构组成的一部分, 执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实施和监管;作为国有企业, 实现企业自身的盈利和向国家缴纳利税。毫无疑问, 烟草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国有企业, 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承担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 努力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因此, 在烟草行业责任追究制度的创建与设计上, 应尽的职责或义务不仅要有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 也包含作为行政部门的公共责任。责任承担上, 对没有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造成了一定后果, 应当承担否定性后果责任。表现在对责任追究的实施运用上, 要对查办违纪违法态度坚决, 支持有力, 要具有敢动真格的气概, 不搞“规”外施恩, 使责任追究这个有力武器得以真正发挥作用。

三、完善烟草行业责任追究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整合长效监控机制, 优化责任追究制度环境。

解决责任追究落实难问题, 重在机制。因此, 首先要完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当前, 烟草行业普遍建立起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 而且绩效考核已成为烟草行业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但以单位整体业绩代替个人业绩的情况比较普遍, 制约了对过错的正确评价, 难与员工的业绩考评相挂钩;其次要整合现行监督制约的规章制度, 解决现行制度中矛盾、重叠、责任标准不一的问题。围绕用工人事制度合理分解岗位职责, 明确工作责任、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时间标准以及岗位权限, 科学设置过错追究的范围、标准, 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第三要进一步健全责任追究机构。包括严格选拔追究机构组成人选, 明确追究权限, 具体明晰哪一级问题可以由日常工作人员自行决定, 哪一级问题要请示领导决定等。同时, 还要注意吸纳外部机构的监督人员参与评议, 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等。

2. 坚持以客观事实作为衡量责任的定性标准。

正确地判断过错行为要以客观事实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要认识到科学的量化处理标准、合理的处理尺度是保证责任追究到位的前提和基础。调查中, 可以依托信息化、痕迹化手段, 多渠道、多形式地查证过错事实。在对过错事实进行定性的过程中, 应考虑“责任大小、影响程度、后果轻重”三大要素, 注意区别有无过错、一般过错与严重过错, 主要过错与非主要过错, 明确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要责任和重要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界限。

3. 责任追究制度要体现刚性要求和体系链接。

首先要在责任追究制度中明确“撤职、记过、降级、辞退”等刚性的惩治规定, 明确不能以经济处罚代替这些刚性惩治。其次要摒弃法律规章中存在的盲区, 要在责任追究制度中对失职、渎职、违规、重大过失、决策失误等作出明确界定和刚性惩治规定, 解决责任追究“追下不追上”“追执行者, 不追决策者”等问题。否则, 这种“空白”将导致权力运作的失控。第三要建立连带责任追究制度。要在责任追究制度中建立连带责任追究制度, 形成一个完整、完善的责任追究体系。不追连带责任的责任追究制度是不完善的, 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具备明确的界定、严密的运作程序和刚性的惩治规定三个构成要素。

4. 责任追究要以人为本。

“教育为主、惩处为辅”的责任追究原则凸显了责任追究的“警示、教育、惩治”功能。当前, 烟草行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健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注重讲究工作方法, 既要及时指出员工存在的过错, 又要充分肯定其工作成绩, 更不能因为一次过错而把人“一棍子打死”。要更多地给责任人以充分平等的发表意见的机会, 听取本人说明与申辩,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被追究者对追究结果心服口服, 才能使广大员工对追究制度产生由衷的敬畏感和责任感, 才能真正将责任追究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加强员工作风建设, 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烟草行业在责任追究中存在认识不同、制度不一, 重制度建设、轻责任追究落实, 以训代究、以“罚”代“法”以及避重就轻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烟草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应担责任分析, 提出从建立、健全、整合长效监控机制, 优化责任追究制度环境;坚持以客观事实作为衡量责任的定性标准;责任追究制度要体现刚性要求和体系连接;责任追究要从以人为本等四个方面来完善烟草行业责任追究建设。

关键词:烟草行业,责任追究,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文静.中国行政问责深入研究:困境、归因及其走向[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06) .

篇4:学校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的原则。

第三条 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第四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一)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个人指定提拔、调整人选的;

(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

(三)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

(四)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

(五)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

(六)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

(七)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八)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

(十)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在发生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的用人行为,不列入责任追究范围,但事后应当履行有关干部任免程序,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五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方式、程序和范围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

(二)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等情况的;

(三)不按照规定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拟任人选的意见,或者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建议的;

(四)不按照规定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

(五)对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核实后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六)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成员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不提出反对意见的;

(七)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六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的;

(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的;

(三)对反映考察对象问题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进行调查核实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四)隐瞒、歪曲、泄露考察情况的;

(五)接受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或者支付凭证等财物,参加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安排的消费活动,以及接受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特殊接待的;

(六)不认真审核干部档案,导致干部信息不准确,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按照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七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一)不如实向组织人事部门回复掌握的有关拟任人选遵守党纪政纪情况的;

(二)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

(三)对发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的;

(四)对反映拟任人选问题的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的。

第八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一)在个别谈话推荐和考察中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

(二)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营私舞弊,收受或者给予他人财物,安排或者接受他人安排的消费活动的;

(三)利用职务便利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

(四)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

(五)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

(六)泄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有关情况的;

(七)故意向干部选拔任用问题调查部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不实材料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九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民意调查中,本地区本部门群众满意度明显偏低、选人用人方面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应当追究负有责任的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十条 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组织处理。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情况,应当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有本办法第八条第(五)项所列情形,已列为考察对象或者提拔人选的,应当首先将其排除出考察对象或者取消其提拔资格,再按照本条前款规定作出处理。

第十一条 有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建议有关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第十三条 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纪检监察机关在受理举报、查办案件等工作中发现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处理情况应当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与组织人事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处理建议方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办理责任追究相关事宜。

第十四条 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且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其中,对本级党委(党组)管理的下一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受理并作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综合考虑其一贯表现、资历、特长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并同时确定相应的职级待遇。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后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得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第十七条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情况,为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追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篇5:毕节市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贵州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中共毕节市委办公室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共毕节市委办公室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职业院校)安全工作的职责,保护师生身心健康,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毕节市县(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及市直、县(区)、乡(镇、街道)有关工作部门和全市学校班子成员、干部职工。

第三条

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该由上一级党委、政府追究相关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

(一)县(区)党委、政府未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范围,未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不力,导致辖区内学校安全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

(二)在本县(区)内,学校校舍及附属设施、在建工程及施工对学生(幼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整改;因学校安全工作不到位、不完善,发生主要领导职责范围内的重大学生伤害事故;或学生伤害事故应急处臵不力的。

(三)对国家、省、市及有关部门的整改要求落实不力,或未督促受检单位严格整改的。

(四)辖区内出现教师违法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它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在追究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责任的同时,对其他有关领导干部及市直相关单位领导干部,依据职责分工和履职情况追究相应责任。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上一级党委、政府追究县(区)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一)指使、授意或者放任分管部门未认真、彻底整改排查出来的各种问题、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分管部门违反学校安全工作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行为监管失察、制止不力甚至包庇纵容的。

(三)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发生学校师生伤害事件,或者对事件处臵不力、查处不力的。

(四)发生学校师生安全事故时,不靠前指挥参与处臵或处臵不及时、不恰当导致恶劣影响的。

(五)出现教师伤害学生事件处理不及时,措施不当,甚至在处理中违规违纪的。

(六)其它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上一级党委、政府追究市直、县(区)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及人员的责任:

(一)制定的规定或者采取的措施与国家、省、市有关学校安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二)执行国家、省、市及有关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方面的决策部署不力,不按规定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敷衍塞责的。

(三)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侵犯学校师生身心健康行为和隐患治理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

(四)对应当移送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的。

(五)不按规定报告、通报学校重大安全信息的。

(六)发生学校师生安全事故时,不靠前指挥参与处臵或处臵不及时、不恰当导致恶劣影响的。

(七)对教师违反师德伤害学生的信访件办理不当,导致事态升级,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其它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有关班子成员责任的同时,对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上一级党委、政府追究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照国家、省、市、县和相关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的。

(二)未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目标考核的。

(三)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专项督查每年达不到4次,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未跟踪督办的。

(四)发生学校师生安全事故时,不靠前指挥参与处臵或处臵不及时、不恰当导致恶劣影响的。

(五)对家长(监护人)未履行对子女的安全监护职责行为不管不问,导致学生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或发生重大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未组织相关部门对校外租住民房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居住环境开展定期巡查,未对房东、家长(监护人)强化安全监护责任的。

(七)未及时处理教师违反师德伤害学生的信访件或者处理不当,导致事态升级的。

(八)其它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同级教育主管部门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要求明确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部门,配备安全管理员,将安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

(二)未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的要求,修订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名教职员工的安全工作职责的。

(三)未按照公安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公治〔2015〕168号)的标准和要求,完善校园安全防控基础设施的。

(四)未按照国家、省、市、县和相关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的。

(五)学校出现学生伤害重大事件的。

(六)发生学校师生安全事故时,处臵不积极、不及时、不正确导致恶劣影响的。

(七)对危害师生身心健康行为不依法依规及时处理,或者未及时报告带来严重后果的。

(八)其它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九条

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按规定将学校安全工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第十条

实行责任追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负有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办法中的有关职责,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需追究责任的,由有关机关或者部门按照职责和权限调查处理,作出责任追究决定。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或者由负责调查的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有关程序办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实行责任追究不因领导干部工作岗位或者职务变动而免于追究,已退休但按照本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仍须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党政领导干部,严格按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规定执行。

因受到责任追究被免职的,一年内不得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第十四条

各县(区)党委、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落实制度和具体措施。

第十五条

对保留公办教师身份在民办学校从教的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共毕节市委办公室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篇6:学校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安全管理,落实管理责任,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各学校要以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责任制,规范办学行为,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学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教育中心目标任务的完成,有效形成带动学校良性发展的健康机制。

第二条 为促进学校健康、科学的发展,实现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大对违法乱纪和失职、渎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各学校行政“一把手”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负总责;学校其他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学校具体工作人员对其具体管理的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四条 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规定为准绳;

(二)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

(三)责任追究与加强依法行政相结合;

(四)有错必究。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五)惩处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 责任追究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对应专项管理工作奖惩和责任追究办法具体实施。对学校稳定和安全管理实行行政目标管理评优、评先一票否决。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免于责任追究:

(一)学校或管理责任人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够积极主动的加以认真整改,采取措施积极补救,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主动发现管理过错或不当并及时纠正,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学校管理或责任人过错行为明显轻微,经批评教育能及时纠正整改的。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责任:

(一)因失职、渎职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

(二)同一管理过错发生三次以上,经批评教育仍不整改的;

(三)因责任人的管理行为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对问题或事故应该上报而不上报的,隐瞒问题或事故的真相,弄虚作假,并干扰或阻挠相关部门调查的;

(五)其他学校管理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

第八条 学校管理过错或不当行为可以通过相对人或群众投诉、举报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监督检查等渠道发现。

第九条

篇7: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法官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改革试点的要求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贵州省司法改革试点方案》、《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结合我院 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不严格公正司法,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办理案件,违法造成错案应当问责的,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法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法官对办案质量承担责任。

第三条 实行法官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造成错案的,法官承担错案责任。

第四条 法官责任追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权责统一原则;

(三)公开公正原则;

件;

(八)通过媒体曝光等线索发现的涉错案件;

(九)在司法巡查或审务督查等过程中发现的案件;

(十)通过其它途径发现的案件。第二章 差错案件的认定和追责

第八条 一般差错案件是指案件处理结论正确,但在审理程序、文书制作等方面明显不规范、有瑕疵的案件。

案件处理结论被改变,但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审理程序方面尚未达到重大差错的程度,又不符合免责情形的,可视情形确定为一般差错案件。

重大差错案件是指认定事实严重偏差或适用法律严重错误,导致案件处理结论错误的案件,或者审理程序严重违法的案件。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导致案件处理结论被改变的,不属于差错案件:

(一)当事人放弃或部分放弃权利主张的;

(二)对关键证据的审核认定有较大争议的;

(三)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

(四)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常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但明显违背一般规律和常理的除外;

(五)法律规定修订或相关政策调整的;

(六)其他可不认定差错的情形。

责任。

如果合议庭意见不一致,原少数意见与最终认定差错的审查理由一致的,该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其他合议庭成员承担的责任份额相应增加。但如果该少数意见与认定差错的审查理由并不一致,或者少数意见的评议理由过于简单的,该合议庭成员仍应在上述规定的责任范围内酌情承担责任。

主审法官对独任审理的案件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五条 因程序问题或文书质量问题导致案件被认定为差错的,合议庭成员根据其参与程序的职责、参与程序的具体情况、文书制作、校对、审核的职责分工等具体情形来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六条 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应坚持抵御干扰,明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但不能抵御干扰,导致案件出现重大差错的,法官应承担审判责任。

第十七条 法官在一年中多次被追究案件差错责任的,可对其暂缓提请晋升法官等级或提请降低法官等级,或将其调离审判岗位。如系主审法官的,可报党组审查后由院长免去其主审法官资格。

第十八条 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被认定为差错的,合议庭不承担责任,由审判委员会持决定意见的委员承担差错责任。但因合议庭汇报时遗漏主要事实、重要证据,法官在现等级期间,因违法审判受警告处分的,解除处分后延期6个月提请晋升法官等级;受记过、记大过处分的,解除处分后延期12个月提请晋升法官等级;受降级处分的,同时提请降低法官等级;受撤职、开除处分的,同时提请免去法官职务。

第二十四条 院、庭长违反规定干预合议庭依法独立办案,导致违法审判的,院、庭长和违法法官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章 免责情形

第二十五条 法官在案件审理的各个阶段,除确有证据证明存在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违法审判行为外,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不受追究。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理:

(一)情节显著轻微的;

(二)危害后果不严重的;

(三)能主动说明问题,认错态度好的。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官不承担责任:

(一)因出现新的证据而改变裁判的;

(二)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

(三)因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

篇8:学校责任追究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有关机构领导人员。

第三条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及其有关机构领导人员按照职责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力,致使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突出或者任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的;

(二)作出的决策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三)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作出的决策严重违反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

(五)地区和部门之间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方面推诿扯皮,主要领导成员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本地区发生主要领导成员职责范围内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或者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处置不力的;

(七)对公益诉讼裁决和资源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执行不力的;

(八)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责任的同时,对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及相关部门领导成员依据职责分工和履职情况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有关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指使、授意或者放任分管部门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二)对分管部门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行为监管失察、制止不力甚至包庇纵容的;

(三)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应当依法由政府责令停业、关闭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未停业、关闭的;

(四)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组织查处不力的;

(五)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责任:

(一)制定的规定或者采取的措施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二)批准开发利用规划或者进行项目审批(核准)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

(三)执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不力,不按规定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敷衍塞责的;

(四)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

(五)不按规定报告、通报或者公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信息的;

(六)对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的;

(七)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在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责任的同时,对负有责任的有关机构领导人员追究相应责任。

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一)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

(二)干预司法活动,插手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具体司法案件处理的;

(三)干预、插手建设项目,致使不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得以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四)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五)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第九条 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按规定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第十条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形式有: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党纪政纪处分。

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各级政府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发现有本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的,必须按照职责依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问题进行调查,在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其他处理决定的同时,对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应负责任和处理提出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有关材料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需要给予诫勉、责令公开道歉和组织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的沟通协作机制。

司法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等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现有本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的,应当向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负责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一般应当将责任追究决定向社会公开。

第十二条 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第十三条 政府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对发现本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应当调查而未调查,应当移送而未移送,应当追责而未追责的,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提出书面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和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受理并作出处理。

申诉期间,不停止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第十五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党政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提拔;单独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安排职务,至少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受到降职处理的,至少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国务院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落实本办法的具体制度和措施。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排名证明下一篇:德国大学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