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范文本

2024-05-05

财务管理专业范文本(精选6篇)

篇1:财务管理专业范文本

任职以来本专业工作总结

织金县猫场中学 陈绍丽

本人于2001毕业于织金师范学校,到织金县织金县猫场镇齐心学任教。2002年9月到调到织金县猫场中学任教。自2006年任现职以来,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热爱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政治态度端正,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修养,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采,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积极教书育人,对不良现象敢干批评,帮助同志,勇于奉献,曾多次受到师生好评和学校的表彰。在教学上,热爱教育工作。认真遵守考勤制度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心理学、教育学、多媒体教学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中。在实践中教书育人,加强常规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振奋学生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组织严密紧凑,富有特色。认真做好“教、学、辅、批、考”的各项工作,转化后进生,激励中等生,鼓励优秀生,历年来教学成绩优秀。经过细心的培养,学生们各方面成绩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提高,是一位深受家长喜欢、学生爱戴的班主任。总之在各个方面积极拼搏、努力进取,认真的完成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以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是一名学生爱戴、领导赏识、工作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自从教开始,我始终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完成我的本职工作;

在党和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思想进步,努力提高自已的政治思想觉悟;在工作中服从领导,听从学校一切安排,任劳任怨,扎实求进,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德高为范。

本人始终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活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立场,坚定信念,争做一个令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职业观念。

我热爱学校,服从工作安排,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教学思想端正,方法恰当,为人师表,乐于助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应该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力求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希望从我执教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合格的学生。

二、教学业务。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特别在当今,国家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我要求自己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努力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我主要担任数学教学工作,我能准确把握数学的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巧妙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我能够认真研究教法,专心备课,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吸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以适应新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工作之余我不断充实自已、丰富自我,为了自已教法的更新,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听取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讲课,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因此近几年我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班级管理

本人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尽职尽责,教师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做人。为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本着“树人先正已”的工作作风来管理班级,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教育方面,我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结合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我以慈母般的爱心为基垫,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我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学生,对于学生的问题我擅于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变化;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

学生,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

我认为好班主任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上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学生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思想,我用自己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去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

四、继续教育

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7月24日参加《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2011年10月29日至2011年10月30日参加《初中数学教师》培训。

2011年4月26日至2011年4月17日参加《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2010年11月15日至2011年1月24日参加《国培计划(2010)——贵州省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远程培训。

2010年9月 自学《创新能力建设》,并参加考试合格。2012年6月 自学《工业强省战略》,并参加考试合格。

五、获奖情况

2007年7月获织金县猫场中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07年9月被评为猫场镇优秀教师 2011年9月被评为织金县猫场镇中学优秀班主任 2012年9月被评为猫场镇优秀教师

如今,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成为现实,为此,我抓住每年的在职继续教育学习机会,深入学习研究,来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会努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勤思考,把握好学校给我们创造的机会,不断钻研,使自己在专业化教师队伍中更健康更迅速地成长!

篇2:财务管理专业范文本

——兴国县洪门小学2011学校工作综合考评自查报告

桂英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刘桂英烈士英名命名的省级示范初中。学校占地面积54264㎡,在校生1293人,25个班,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教职工143人,其中在职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本科)的比例达83.5%。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3人,中学一级教师89人,区级教学能手6人。

五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学校先后授予“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市安全文明校园”、“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十五’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市三级教工之家”、“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区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区十佳初中校”、“区教育工作综合先进集体”、“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银奖”等荣誉称号。《新民晚报》、《扬子晚报》、《江苏人才报》、《盐阜大众报》、《新语文学习》、《亭湖快讯》等多家报刊杂志对学校的办学成绩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学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具体做法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依法治校,坚决执行“五严规定”不走样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教育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依法治校,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根据实施绩效工资的实际,修订了《亭湖区桂英初中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坚持民主管理学校,推行校务公开。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法规,坚持“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加强民主管理,定期召开班子会、校务会和教代会。教师无赌博及工作日午间饮酒行为,学生无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抓实常技科的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正常上好体育课,认真做好“三操”检查,抓好活动课程建设。严格执行“五严禁令”,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法律法规,无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和加重学生负担现象,无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乱收费,无以权谋私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无违规举办重点班、快慢班情况,我校被区政府、区教育局授予 “民主法治学校”称号。

二、德育为先,课堂为本,稳步推进特色建设

全校上下积极落实区局“学校特色建设推进年”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已具雏形的德育特色和课堂教学特色扎实推进,将刚立项的“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特色项目予以启动。

(一)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桂中特色的德育之路。

我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是:“明确一条主线,建好两支队伍,坚持三个结合”。“明确一条主线”,就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每学期开展一项主题教育,并把活动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建好两支队伍”:一是建好德育工作管理队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从党支部、校长室、政教处到班主任和全体教师的德育工作管理网络;二是建好班主任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召开班主任例会以及组织外出取经等形式,组织班主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严格规范班级常规管理,与此同时,依据《班主任考核条例》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从而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促进了班集体建设。“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功能;二是坚持德育教育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及参观等活动,使德育教育寓于活

动之中。三是坚持德育教育与环境课程相结合。以规范为抓手,强化量化管理,变无形教育为有形影响;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动手动脑结合,寓教于乐,使教育入脑入心;以市级德育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依托,提升学校德育品味;挖掘本校丰富德育内涵,依托德育优势,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年初,还制定了《学校特色建设推进年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学校特色建设推进年”活动。

(二)积极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我校课堂教学特色引向深入。

学校积极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牢固树立学生发展本位的教学价值观,注重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的教学过程观,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质量观,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基本模式是实施“四步教学法”,基本教学程序:创设情境—质疑探究 — 讨论点拨 — 拓展迁移。主要做法是:

1、转变观念。我校大力宣传观念更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全力营造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学习、专题研讨、外出参观等途径,帮助教师充分认识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走出办学的功利性误区,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质量观,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牢固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课堂出效益”的观念。

2、强化管理。加强检查督导,抓实过程管理。学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对照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及考核细则,坚持三巡五查,实行“三个一”制度。即校长班子每天听一节课,查一个班学生作业,看一个班教师备课笔记。教务处每周听一个班课,查一个备课组的学生作业,看一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笔记。教研组每周开一次会,上一节公开课,搞一次集体备课。扎实抓好月度、学期、年度检查评比,规范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大胆摸索“创设情境——质疑探究——讨论点拨——拓展迁移”四步教学法。理科大胆尝试教学案合一,教案即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抢答或质疑,创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课堂上抓实“随堂检测”,对相对滞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人人达标。

3、执行法规。课堂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渗透教育新理念。先由各处室组织人员草拟补充,交教研组讨论、修改,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最后确定实施。教师严格执行《亭湖区桂英中学章程》、《亭湖区桂英中学综合考评条例》、《亭湖区桂英中学教学常规要求》、《亭湖区桂英中学课堂教学评估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全力营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氛围,让全体教师工作有准则,行动有制约,发展有空间,表演有舞台,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上台阶。

4、加强研究。围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等研究专题,继续举办“青蓝杯”课堂教学竞赛,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课堂教学,人人参与课堂教学,人人研究课堂教学,人人评价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学校向各教研组下达课堂教学研究任务,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举办成果展览会,学校教科室每学年汇编教学研究成果集,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启迪教师去努力实现教学者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的完美统一,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狠抓考核。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工作的考评,平时抓好该项工作的检查记载,为考评提供依据。在考评方法上,坚持“两个结合”,即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提高透明度,增强考评的客观公正性。考核结果与聘任、评优、晋级直接挂钩。每年教师节,学校表彰课堂教学研究先进集体与个人。力争通过这样的举措,调动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

辛勤耕耘结硕果。经过努力,2010年,我校中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达四星级高中线以上153人,绝对数列全区同类学校第一。中考人平分超区镇平52.47分,超区评10.53分,合格率达71%,高于镇平合格率18个百分点,高于区平合格率9个百分点,名列全区第二名。近期,在我校召开的全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获“亭湖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银奖”。

一年来,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当地群众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赞誉,是全镇及周边乡镇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

(三)、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形成环境育人的特色。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桂英初中创建“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特色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徐志山同志任组长,学校党支部书记胥文生、副校长仓文华、严学兵、唐浩同志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仓文华同志任主任,李银国、陈以军、薛凤彪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特色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2、搞好宣传发动。

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我校“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的特色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要性,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建设活动中来,推荐乡土植物品种,种植、管理、爱护苗木,编写“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建设校本教材,宣传报道学校”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建设办学特色。

3、落实建设方案。

(1)召开领导班子会、中层以上教干会、班主任会、学生大会宣传我校“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建设的办学特色,让特色建设深入人心,争取在2月底前报局基教科批准立项。(2)利用学校文化长廊,布置宣传标语,宣传植物知识,形成浓烈的宣传氛围。

(3)新种一批苗木,建好示范园,学校将从盐城市苗圃选择一批适宜的品种,在画廊东侧、图书室北侧、道路旁、河堤岸边,栽种、移植乡土植物。

(4)进一步做好植物园物种立牌文字介绍和校园绿化的养护工作,做好花草种植和养护,利用盆景点缀绿化校园,利用校园内边角地添置绿色。

(5)发动全校师生在校园内外选择植物,查找它的特点,特征,编写校本教材。

(6)教好用好校本教材,利用班会课、团队会、升旗讲话等大力宣传各类乡土植物知识,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3—5种乡土植物的基本常识。对各种常见花卉苗木的名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7)技术指导保证及时。与我校邻近的盐城市苗圃、盐城市农业试验站,是我校多年的友好协作单位,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请市苗圃和试验站的技术专家来校作技术指导,担任技术顾问。

该项目在积极实施中,最终通过“生态文明乡土植物园”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环境意识;通过特色建设,激发师生热爱家乡和自然的情感;通过师生动手实践,引导师生编写和利用好有关“乡土植物”的校本教材,彰显我校校本教研的特色,进而将我校打造成全区、全市的环境育人特色校。

另外,我校学生硬笔书法校本教程已成体系,不断创新,效果明显。

三、以师为魂,改革创新,打造一流教师团队

经济发展,教育优先,教育发展,教师优先。要想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锻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我校非常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专业培训。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比例达40%,在职校长参加岗位培训率为100%。专业培训更是一着不让,今年教育局结合“教师本领提升年”这一活动主题,在景山中学举办的“第五届名师论坛”活动,学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让教师走进名师的课堂,聆听名师的讲解,了解名师的成长历程。像诸如此类的活动,学校从不吝啬钱财,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最好的福利。为落实区局“有效教学攻坚年”活动要求,学年初,特制定了《学校有效教学攻坚年活动方案》,从校内、组内教研和校本培训抓起。校内教研扎扎实实,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校本培训制度健全,有培训计划,培养目标明确。教务处、教科室每月对教师进行五认真检查,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建有教师业务发展档案。

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涨。通过课改,一批教育理念先进、视野开阔、实验操作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正在快速成长。学校在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青蓝杯”教学大比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成绩喜人,已有蔡杰、陈以军、张卫海、丁福安等26人次在市、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积极启动新课程试验工作,学习课改新理念。教科室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积极推进新课改。要求每位教师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积极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今年教师累计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近期,仓文华副校长被市教育局表彰为市“基础教育先进个人”。严长江主任的《行走在精品课和常态课之间》一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2期上。我校施夕冲老师的《巧用废弃品进行生物实验的尝试》一文,在“第三届全国中学理科实验教学与小学科学教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由于我校尊重教师,坚持以师为本,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科研工作富有成效,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研兼长的教师群体逐渐形成。

四、以生为本,关爱留守儿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始终把关爱留守儿童和控流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对留守儿童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为了使控辍工作卓有成效,学校把新学期的第一周和第一个月作为“控流、关爱突击周”和“控流、关爱突击月”,把寒假和暑假作为控流巩固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关键时段。学校与各任课老师签订了控流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针对流生的具体原因采取对策,对经济困难导致的流生,我校采取了扶贫“控流”,不让每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对学有困难而辍学的学生,让学生、让老师对其进行帮教,学校要求老师对这些学困生适当降低学习上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不致因人为原因使学生流失,更不允许歧视、排斥、讽刺、挖苦后进生,用“爱心”真诚留住每一位学生。学校还注重构建全社会的关爱和控流网络,形成关爱合力。2010年秋初一新生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针对我校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特点,经常带领他们参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效果较好。9月23日至24日,组织七年级学生来到盐城市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参加了“亲近自然,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自理自立的能力,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内涵,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我校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员参与,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齐开足体育课,认真抓好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开好校春季运动会的基础上,10月28日至29日,我校成功举办了第52届秋季田径运动会(10个项目),师生用言行践行“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活动主题。11月6日,我校组队参加了盐城市中小学“阳光伙伴”集体绑腿跑比赛,荣获市初中男子组一等奖。我校组队参加区教职工运动会,在45支代表队中,取得第六名的好成绩。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根据“自愿报名,全员参与,统筹安排”的原则,学校先后成立了文学欣赏、书法、舞蹈、摄影、篮球、羽毛球、棋类、音乐、美术、英语会话、趣味物理等许多兴趣小组,按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效果。09年元旦,我校开展了师生庆“元旦”文娱汇演活动,今年6月,又开展了庆“六一”文娱汇演,丰富了师生生活。我校参加区文娱汇演,成绩也十分喜人。在2010年亭湖区第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我校马莉花老师指导的独唱《醉美天下》、《火苗》分获歌曲类一、二等奖,严万琴老师指导的《校园安全三句半》获语言类一等奖。我校还被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表彰为“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

五、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发生群体性传染病、食物中毒应急制度,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制订食堂卫生制度和采购验收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建立宿舍管理制度,坚持夜间值班、巡查;建立校园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组织人员定期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滋扰、防中毒、防意外伤害等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门卫管理,禁止校外人员和机动车辆进入校园。

学校按《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配备相应器材设备。学校食堂设施符合要求无安全隐患,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齐全、有效,抓实五道关口,保证师生就餐安全;不购进出售霉变不卫生和“三无”食品;学校定期对校园商店和面食店进行检查,校园商店无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食品,积极推进学生奶饮用计划,按上级要求向学生推荐,不违规让没有资质的牛奶进入校园;严格执行学生体检制度;预防各种传染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控制措施严格规范。

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认真做好网上公文收发工作,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和宣传工作制度,按时、按规定组织学习及参加局会议和有关活动,确保通讯信息畅通;校园环境整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窗明几净,环境清新宜人,为师生营造舒适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各类台账资料、校产教具,有专人管理,及时归档和回收进库,做到台账清楚明白,校产不遗漏,不散失。按照局要求,及时上报各类数据,准确无误。校园安全时刻不放松,安装有校园电子监控系统,有效防范、遏制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并逐层落实安全责任制,一岗双责,构建校园安全网络,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将安全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这样,从制度上和措施上保证了校园安全。一年来,我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行为。

六、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台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认真落实局下达的勤工俭学指标任务,拓宽渠道,开源节流,确保勤工俭学指标的完成。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监督职能,实行校园阳光财务。大宗物品和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杜绝人情,从根源上确保了进货关和工程质量关。学校政教处、总务处、安保处联合定期对校园安全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基本达到省二类标准,学生有劳动实践场所,有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学校负重奋进,在争取上级领导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被区教育局、人保局联合表彰为“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

七、群团、老干部及其他工作正常化,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红会、关工委等组织健全,有活动阵地,有工作计划,活动正常开展,并有特色。工会在职工业余生活和学校行政的监督和建议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共青团、少先队在学生组织和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追求方面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关工委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心血。我校及时足额缴纳工会费、红会费,使用规范。学校对红会工作十分重视,在上级领导对学校工作的检查中得到了充分肯定,我校教工之家被市总工会授予“市三星级教工之家”荣誉称号。群团及其他工作的正常化,为桂中健康和谐发展注入活力。我校还被区教育局党委表彰为“2009年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

篇3:财务管理专业范文本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全面

三本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只包含与专业课程对应的实训、毕业实习等, 内容比较单一, 完全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物流专业课程的实训大多是带领学生去专业物流公司参观一下, 了解一下基本的物流作业流程;毕业实习则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 只对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进行检查, 导致实习的效果无法保障。

1.2 不具备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一个能同时满足80名学生实习校内物流实验室的面积应在160~200平方米, 满足基本物流操作的物流设备与软件, 大约需要一百万人民币。这对没有财政拨款的三本院校而言是一笔比较大的开支, 因此, 很多三本院校的管理层虽然知晓建立物流实验室对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可由于资金的原因只能采取不建或缓建的办法, 实践教学条件的匮乏难免会给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3 缺乏合作的物流专业企业

因三本院校一般成立时间不长, 名气不大, 很难吸引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与之合作, 只能勉强寻找实力一般的物流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场所。但这类物流企业规模都不大, 从事的还是一些比较低端的物流作业, 如分拣、装卸搬运等。学生在这些物流企业实习之后发现所从事的物流活动与书本上学的知识相比差距巨大, 含金量比较低, 大多是一些最简单且重复的物流基本作业, 导致对职业前景失去信心。

1.4 学校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

三本院校很少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如物流实训教师的培训问题, 学生物流实训效果的考核问题, 以及对物流课外活动和对应物流竞赛的资金支持问题。这都需要三本院校管理层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 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 三本院校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2.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三本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实践教学内容完整的原则;二是实践教学贯彻始终原则, 即时间安排上从物流专业学生开始理论学习的第一学期至第七学期均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 (第八学期学生主要撰写毕业论文与答辩) 。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上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实习、现场调研、专家讲座、课内项目实训、校外模拟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认知实习:主要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参观, 使学生能直观地接触物流的实际工作和具体业务, 熟悉物流管理的工作内容, 了解物流管理运作流程和方法, 为深入学习后续物流专业课程以及将来的实习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现场调研:根据专业课授课情况, 布置一些相关题目供学生选择, 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自行到物流行业、物流市场或物流企业进行调研, 并根据调研搜集的资料撰写调研报告, 提高学生发现物流问题, 分析物流问题, 并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专家讲座:聘请物流专业的知名教授或物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定期到校为物流专业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的内容必须是当今物流行业最热点的问题, 或与物流行业的就业、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如物流成本的控制、甩挂运输、第五方物流、物流企业喜欢怎样的物流专业毕业生等。

课内项目实训:与物流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实训, 如仓储管理实训、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等。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授课情况, 为学生设置实训的项目, 学生根据所学的对应的理论知识, 在校内完成这些项目。

校外模拟实习:联系物流企业让学生在相应的岗位上如仓储、运输、报关、统计等进行模拟实习, 使学生能身临其境领体会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 弥补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 进一步掌握所学理论,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毕业顶岗实习: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物流企业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实习, 可以对几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检验, 并未即将到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各项实习时间的安排如表1所示。

2.2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三本院校应逐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最佳方式就是建立物流实验室。物流实验室的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 二是软件。硬件与软件相互配合可以大幅度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物流实验室一般应包含供应链管理、仓储、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报关等内容。与之相对应的软件分别是:供应链一体化仿真软件、WMS软件、第三方物流软件、国际物流报关软件。硬件主要是仓储中的一些设备, 如分拣设备、AGV小车、货架、托盘等。学生既可以在软件系统平台上进行模拟, 也能进行实际的操作。

2.3 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

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是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关键的一环, 应采取先易后难, 逐步推进的方式加强与物流企业特别是知名物流企业的合作。与物流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使物流专业的学生可去这些企业进行认知实习、校外模拟实习、毕业顶岗实习, 甚至这些企业在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工作去处。还可以和物流企业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 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培养方案, 定点为这些物流企业培养其所急需的物流人才。

2.4 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首先要培养一支既能够进行高水平理论课程授课能力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必须采取措施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培训的机会, 如让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参加物流软件培训、物流设备的操作培训等, 还可以让物流专业的教师定期去知名物流企业挂职锻炼。

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管理, 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并推动实验室开放管理。实现对物流专业学生在实验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形式直至实验应管理的全方位开放, 也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现象力和进行创新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发展个性、参与科研创造条件。

应建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采取物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评估、实践课程评估、优秀物流实践人员评选、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考察和监控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机制的建立。三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参与科研活动:一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教研项目, 在教师的指导下担任其中部分研究工作;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学科竞赛, 如全国高校物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和奖励。

参考文献

[1]王军锋, 王宏斌, 李书彦, 赵文娟.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 (19) :33-35.

[2]关高峰, 李诗珍.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 2014, (4) :378-380.

[3]姚雨辰.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产业与技术论坛, 2012, (111) :147-148.

[4]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 2014, (4) :34-36.

篇4:财务管理专业范文本

【关键词】中本贯通;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许多省市实施了“中本贯通”的教育模式,将中职与本科贯通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实际效益来看,获得“中本贯通”资格的中职学校非常乐意,这样能够改善自身的招生情况,提高自己的招生数量和质量。而作为本科院校对于这种教育模式也比较认可,因为生源质量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实践证明,“中本贯通”教育模式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够成为推动我国中职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力量。然而,“中本贯通”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还是挑战。如果中职院校不能抓住这次教育体系改革的契机,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实现中职教学的创新发展,在人才培养上推陈出新,大力改革,势必会让“中本贯通”流于一种形式。再者,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是中职院校“最火”的专业之一,与当前旅游业的兴起以及第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许多中职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就业机会更大的酒店管理专业。那么,面对“中本贯通”教育体系改革的契机,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又该何去何从?

一、“中本贯通”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中本贯通”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引擎

近年来,分段培养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中职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不足,这将会严重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如果说中职学生以前对自己的职业比较迷茫,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并不会选择自己专业方向的岗位,那么,中本贯通教育模式等于提前明确了中职学生的职业方向,需要中职院校提前最好职业培养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二)“中本贯通”提高了职业技能教育的价值

中本贯通意味着考上中职学校就可以直接升入本科,这就打破了传统的高考制度,将中职教育专业技能作为升入本科院校的重要指标,能够圆许多中职学生的“大学梦”。推行中本贯通教育模式,能够为中职学生打开一条全新的升学路径,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价值。中本贯通改变了以往中职学生升学重普通文化知识而轻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利局面,也对广大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中本贯通使得职业技能教育在学历层次上移,保证了职业技能教育的持续性,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势。

二、“中本贯通模式”下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显露出的问题

(一)“中本贯通”教育模式呼唤对实训教学的改革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采用的是“2+1”培养、订单式培养以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体现了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要求突出学生的实习效果。所以说,中职院校通常都是理论课与实习课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习有效地结合起来。随着,中本贯通模式的推行,对于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中职学生从中职学习阶段开始,就做好职业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然而,当前许多中职学校还是沿用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建立和完善以实训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尽管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实训环节,但是学科理论知识传授的痕迹依然很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非常明显。中本贯通教育模式提倡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壁垒,加大实训课程的改革力度,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训教学融合为一体,并侧重于实训教学,让理论知识为学生实习服务。可问题是,目前还存在许多中职学校满足不了实训课程改革的要求,无法有效开展实训课程,比如设施设备简陋、校企合作能力弱、缺少实训基地等,学生实习的机会和平台都有待改进和完善。试想一下,学生在简陋的实训室里如何完成模拟训练,再者,有的学校将校外实训教学的时间安排在酒店用工的旺季,学生完全转化为忙碌的“劳动者”身份,无法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中本贯通”教育模式呼唤对培养目标的转变

多年来,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上一直将重点放在“管理”岗位上,虽然许多学校也将“一线服务岗位”作为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定位在酒店高级管理人才上,并且,有的中职学校将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合二为一,教学内容过多、过杂,都不利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培养目标是一个学校施教的主要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组织都需要依据培养目标开展,如果目标面过大或者过高,都不现实。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在推行中本贯通教育模式下,完全可以将目标“放低”,把“高”目标留到高职或者本科。所以,中职学校要转变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目光瞄向社会实际,同时加强和关联本科院校的联系,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和学生择业期望调查,将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和精确化,确保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的专业性技能人才。

(三)“中本贯通”教育模式呼唤对课程设置的重构

人才培养的关键还在于学校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目标的人才。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多年来受普通教育的影响,缺少自己应用的“职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不出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价值。首先,传统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杂而全。中职学校从学生家长期望以及就业前景考虑,希望学生能够多掌握一些技能,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不仅有酒店管理方面的课程,还包含许多旅游管理等其他方面课程。尽管中职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行中本贯通模式下完全可以将课程缩减,减少学生的课程学习压力,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否则学生短短两年内掌握数十门课程太多,并且实习时间过短也得到不有效的锻炼。再者,以往的中职学校在课程结构上一般采用“文化课、专业课与技能课”三段式设置,学生一开始都是进行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学习并且时间较长,接触职业技能学习时间较晚,不利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不是在教室里苦学文化课和理论知识,而课程设置忽略了實训的重要性,必然会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无法适应酒店管理的要求。

(四)“中本贯通”教育模式呼唤对师资结构的调整

当前,随着中本贯通教育模式的推行,中职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劣势展露无遗。长期以来,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在大力开展实训课程方面,更是缺乏专业教师,影响到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专业教师偏少。受普通教育模式影响,中职学校的教师还是以文化课教师偏多,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许多都成了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师,这样就不利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虽然,“科班出身”的大学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酒店管理专业需要的是有经验、有系统专业知识的教师,能够为实训课程的开展提供教学支撑的教师。据调查,许多中职学校都缺乏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岗位能力的提升。二是“双师型” 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应该是既有学历又有职业经历,既能指导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这类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开展好实训教学。三是兼职教师比例不高。中职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性质不同,他們应该注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可以聘请经验丰富和业绩突出的校外酒店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便于满足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三、中本贯通模式下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出路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在中本贯通教育模式下,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构教学和课程体系。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不能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模式,需要和实践结合起来。中职学校要尽快完善实训教学条件,建立足够的实训室或者实训基地,尽量做到多数课堂教学都在实训室内完成,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酒店管理工作的真实性,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对酒店管理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工作服务能力。其次,大力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强化实习环节。中职学校可以和当地的酒店达成协议,由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天定期按协议到酒店学习,由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回到学校后在进行讲解,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弥补学生实习时间的不足。最后,要完善考评办法。对于中职学生不同学年学习内容侧重点不同可以制定多元化的考评办法,比如对于刚入学的学生重点围绕基础知识与能力来进行考核,可以采用开卷或者口试的方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重点围绕专业能力水平进行考核,可以采用开闭卷结合的方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重点围绕实习成绩进行考核,可以由专业教师以及聘请酒店管理行业的专家来参与考评,同时引进酒店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一直将酒店管理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混合在一起,针对性不强,学生既要学酒店管理知识又要学旅游管理知识,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对已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修改专业教学的标准,重新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作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多数学生都是从事基层服务,高级管理人才可以放到高职或者本科学院来培养。那么,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找准定位,围绕酒店管理专业技能人才这个宗旨来确定培养目标。

(三)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推进职业技能教育集团化办学

近年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为一种新趋势,其中“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常见。校企合作能够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实现产学研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能够集中社会、政府机构以及学校的力量,创新和完善职业教育办学组织形式,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办学与经营的双重效益。中职学校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力度,统筹安排实训教学和轮岗实习,校企双方要达成一致协议,从学生实际发展出发,拓展实习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综合服务能力。中职学校要健全实习轮岗制度,一旦酒店出现岗位空缺优先考虑安排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与轮岗实习。同时,中职学校要安排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指导学生熟悉工作岗位,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学生实习的机会增多,能够得到酒店管理人员或老员工的指导和帮助,有助于自身的发展。此外,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进行及时调整,同时,中职学校要结合地方实际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实训教材,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

(四)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学质量

中本贯通模式下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一直处于创新发展阶段,不管是课程体系的重构还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充足的师资力量作保障。目前,打造”双师型“队伍已成为中职学校的主流趋势,国家也加大了对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鼓励中职教师多参与实践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只有深入到专业机构进行业务培训,才能将最新的职业理念和行业信息带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开展专业教学。同时,中职学校也要多安排教师到酒店实践,完善教师到企业的实践制度,将教师实践、学生实习以及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中职学校要面向社会诚聘酒店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

总之,随着“中本贯通”教育模式的推进,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酒店实习的时间,切实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奇彦.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07)

[2]楼林菊. 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中职教育的启示[J]. 中等职业教育. 2010(06)

[3]陈初. 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09)

[4]齐丹.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1)

篇5:管理学专业21本经典推荐

2014-05-24 13:54 来源: 灼见 作者: 锦瑟、战歌

该推荐基于名家推荐、豆瓣图书评分、各大电商平台图书排行等数据整理。管理学专业21本经典推荐

1.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德鲁克著,王永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管理走向科学的标志——《科学管理原理》,泰勒著,马风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3.享誉世界的营销宝典——《营销管理》第14版,科特勒著,王永贵、于洪彦、何佳讯、陈荣、张红霞等译,上海世纪格致出版社2012年版

4.管理者专业发展的经典——《专业主义》,大前研一著,裴立杰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5.营销理论的巨著——《定位》,里斯等著,王恩冕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战略管理的绝对经典——《战略管理学:概念与案例》第12版,戴维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组织行为学的巨著——《组织行为学精要》原书第9版,罗宾斯著,吴培冠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8.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5版,诺伊等著,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战略管理的巨著——《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著,陈小锐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0.财务管理学的绝对经典——《公司理财》第9版,罗丝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11.《管理经济学》第4版,彼得森著,吴德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追求卓越》,彼得斯等著,戴春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3.关于组织理论与设计的经典——《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第2版,达夫特著,李维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4.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绝对经典——《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圣吉著, 张成林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15.决策过程理论的巨著——《管理行为》第4版,西蒙著,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6.享誉世界的管理智慧经典——《杰克·韦尔奇自传》,韦尔奇著,曹彦博、孙立明、丁浩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7.20年来最畅销的管理学作品——《一分钟经理人》,布兰查德等著,周晶译,南海出版社2004年版

18.职业经理人的必备经典——《基业长青》,柯林斯著,真如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19.管理营销必读经典——《影响力》,西奥迪尼著,张立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管理理论之父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著,无迟力耕、张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21.首次提出“创新理论”,轰动当时西方经济学界,并享有盛名至今——《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篇6:财务管理专业范文本

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题目

说明:同学们可在以下题目中选一个题目,或根据这个题目的启示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拟题目,题目应与行政管理专业有关。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论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与廉政建设 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行政委托研究 论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 行政授权立法研究 依法治国与治吏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 论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的脱钩和改制 论公务员与国家的关系 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 论公务员与政党的关系 论政府行为能力 社会信用研究(包括信用理论、信用机制、信用制度、信用评价内容)当代中国政府利益的分析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研究 论政府的利益及其对行为影响 城市社区问题 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 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领导信用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分析 政府与制度变迁 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市场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现代科技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 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 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 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 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中国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 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 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 舆论监督的作用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 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 选举行为与选举制度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模式 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法治行政 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 政府与企业的经济性分权 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政策运行机制 当代中国政府与制度创新 中国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特别是广东的改革经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分析。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改革 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 地方政府的决策机制研究 依法治国重点在治“史” 中国乡镇政府的干部责任制研究 加速政府体制改革,适应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特点的要求 地方政府体制中的条块关系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 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与市场化改进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 地方党政关系(中国、外国或中外比较研究)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性 分权化改革的宪政基础 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建设 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地方政府体制(任选一个地区或及进行比较分析)当代中国公民参政研究 市场经济与行政组织体制 西方式民主研究 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与发展 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研究 论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 电子民主与电子政府研究 市场经济时代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探讨 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论城市社区组织创新 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82.政府与市场:建构新型的伙伴关系

83.行政民主与行政公开研究

84.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

85.试论行政管理中的两种监督——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

86.国家与社会关系互动的实证分析

87.试论我国宪政制度的创新

88.关于政党政治方面的研究

89.区域人力资源分析

90.关于行政法制方面的研究

91.乡镇政府经济职能探讨

92.关于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方面的研究

93.城市社区规划与管理

94.关于政体方面的研究

95.城市公共管理问题讨论

96.关于中国行政史方面的研究

97.政府财政教育投入比较分析

98.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99.政府行政管理费用比较分析

100.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

101.城乡一体化问题探讨

102.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

103.西方政治理念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细分问题论述)

104.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

105.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析(细分问题论述)

106.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

107.公共伦理分析(细分问题论述)

108.论管理信息系统在政府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109.共和政府与宪政民主

110.公共政策分析经济学范式的局限性

111.第三部门发展与政府改革

112.试析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人本原则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中央电大)

(2005年09月12日)

以下是中央电大2005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供大家参考。

1、行政生态环境与公共政策的方向研究

2、公共行政中的生态因素研究

3、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研究

4、行政管理中的民主化理论研究

5、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

6、中外政府经济职能比较研究

7、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研究

8、转变职能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地位研究

9、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研究

10、政府职能发展趋势研究

11、系统政治理论的原则与运用研究

12、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研究

13、行政机关的组织气候研究

14、不同层级政府组织的比较研究

15、中外行政组织体制比较研究

16、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7、我国编制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18、生态组织与我国当今行政组织体制的关系研究

19、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比较研究

20、西方文官制度研究

21、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

22、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3、公务员考绩研究

24、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研究

25、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6、建立社和我国国情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研究

27、中国公务员管理体制研究

28、社会主义行政领导的角色研究

29、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30、公务员辞职、辞退理论与实践研究

31、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32、民治型领导与专制型领导的比较研究

33、论社会主义国家政民关系的本质研究

34、试论政府公关与企业公关之异同研究

35、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政府公关的必要性研究

36、政府公关对搞好政民关系的意义研究

37、论县(市)宏观决策中党政关系研究

38、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

39、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40、改革过程中的渐进决策研究

41、中西行政决策观念之异同研究

42、我国传统决策文化对当代行政决策的影响研究

43、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44、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45、“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46、行政授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47、行政监察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研究

48、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研究

49、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研究

50、标本兼治反腐倡廉的对策研究

51、舆论监督研究

52、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

53、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54、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55、行政诉讼法对加强行政管理的作用研究

56、行政道德与行政法制的关系研究

57、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

58、“会议”与行政决策研究

59、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60、行政文化研究

61、事业单位分类与管理研究

62、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63、企业人事管理研究

6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

65、国民政府五院制与孙中山五院制思想之比较研究

66、香港廉政公署研究

67、新加坡行政监察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研究

68、英国地方政府组织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69、美国各州独立管理机构的地位、组织和职能研究

70、法国省长地位的演变研究

71、论印度联邦制的特点研究

72、德国、加拿大联邦制比较研究

73、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研究

74、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研究

75、论地方人大的职权范围及其实施办法研究

76、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77、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

78、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职能是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研究

79、中国传统行政管理中可资借鉴的本土化资源研究

80、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

81、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研究

82、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研究

83、我国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研究

84、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85、我国公民参政议政制度研究

86、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

87、我国法院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88、公务员考试评价机制研究

89、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90、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91、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92、乡镇行政管理研究

93、县级政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4、政府行政执法研究

9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96、政府“法制”研究

97、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研究

98、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研究

99、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100、政府社会保障体制研究

101、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02、我国中等学校的人事改革与激励机制

103、我国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104、我国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05、我国地方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06、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变革 107、WTO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08、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09、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110、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研究

111、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112、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113、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4、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

115、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的决策参与方式

116、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17、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18、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一篇:初二优秀作文:第一场雪600字下一篇:实践基地的心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