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4-05-22

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共7篇)

篇1: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员工自评范文 http://game.dsyd.cn/

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年来,按上级610办要求,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度重视610工作,始终把610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全镇范围开展了反邪警示教育活动。居安思危,警钟常鸣,坚持预防为主、内紧外松、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强领导,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一手抓警示教育,一手抓社会防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研究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保障了反邪警示教育活动的工作经费。做好610工作难度大,责任也重大。街道党工委始终把610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强了对610工作的领导。一是整合和吸收综治、司法、纪检、武装、文化教育、公安等资源,成立了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和街道维护社会稳定办公室,把610工作作为重要职责。二是街道、村、社区均成立了610工作领导组和610工作办公室,做到了610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三是各村、社区均组建了警务室、“八大员”和5-20人的治安巡逻队,在辖区内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四是街道与村、社区签定610工作责任书,村、社区与帮教人员签定帮教责任书,并把610工作作为考核村居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综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形成了上下联合、专群结合、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了610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二、加强宣传,群防群治。

610办印发宣传标语,要求各村、镇属单位悬挂横幅一条,张贴标语20条以上,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反邪警示教育氛围。

针对610工作隐蔽、复杂、面广、艰巨等特点,街道党工委坚持内紧外松的工作原则,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预防和反对邪教。一是充分利用每年3月份综治宣传月、6月份爱路护路宣传月、“6·26”世界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广泛深入开展预防和反对邪教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邪教危害性的认识和预防、抵制邪教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对邪教组织威慑的作用。二是深入开展预防和反对邪教进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把预防和反对邪教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崇尚科学、自觉抵制邪教已在全街道蔚然成风。今年以来,街道610办、派出所共收到由群众上缴的“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散发的书籍、光盘、标语等非法宣传品40余件,举报的邪教电话、手机短信50余次(条)。三是利用和发挥市容环卫协管员、清扫工、治安巡逻队员的工作特点和作用,将他们作为610工作信息员,负责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的监视。多数“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宣传品,主要由、也最早由市容环卫协管员、清扫工、治安巡逻队员发现,有效减小了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也限制了“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在我街道的活动。

三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1、做到半年有计划和对工作的安排,各项重点工作有方案,上级安排布置工作能按质按量完成。

2、办公室工作做到各类报表健全,制度完善,及时整理归档,搞好调研总结。

3、成立反邪警示教育宣传队、进村入组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各村反邪骨干进行培训,并按要求进行试卷考试。

4、印发《关于对“门徒会”等邪教活动举报有奖的公告》、《公开信及其它相关教育资料发放到村、到组、到户,确保全民皆知》。

5、组织镇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村干部及学校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相关培训,学习反邪教公开信,观看反邪教影片,培养反对警示教育骨干,发起一场声讨邪教的活动。

6、在中小学上好反邪警示教育课,从娃娃抓好,培养反邪生力军。

7、主动配合各部门抓好反邪教联系。

四、2012年工作思路

1.要继续不断壮大和加强反邪教的组织网络建设,加强对各居民小区反邪教工作的指导,增加工作活力。

2.整合现有的宣传资源,完善健全阵地的建设,继续开展各类反邪教宣传活动。

3.继续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

4.继续利用科普宣传搭建的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无邪社区、无邪企业”工作。

5.继续认真配合区、街道宣传部、610办的工作,深入各居民小区、学校、企业开展反邪教各项防范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

一年来,我社区的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610”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做了一定的工作,确保了一方稳定。但是社会形势日趋复杂,各种敌对势和邪教组织在全国很多地区活动都十分猖獗,而我社区流动人口较多,所以我们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工作,不断提高各种应变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鹿胎膏哪个牌子好 http://lu.dsyd.cn/

篇2: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XX年XX街道政法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以党的十九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维护和谐稳定为目标,以深入推进“平安街道”为主线,着力抓好平安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具体工作如下:

一、“两会”维稳工作

(一)健全队伍,强化领导。

街道专门召开联席会研究通过了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党委工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工作区书记、信访稳定专线负责人为成员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两会”期间稳控工作的领导。成立维稳督查小组,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人大主任分别带队对各工作区、村(社区)稳控值班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形成全街道重视稳定的良好氛围。

(二)托清底子,明确重点。

要求各工作区、各村(社区)进行一次全面的矛盾纠纷排查,共排查出涉军、涉师等六类人群129人。对排查出的各类不稳定因素、矛盾隐患全部纳入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在逐个听取汇报、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梳理确定了容易出现上访、非访等过激行为的重点人群案件18起,共35人,进行重点化解稳控。

(三)明确包案,积极化解。

针对18起重点人群,实行领导包案化解责任制,每个群体成立一个工作组,由1-2名班子成员任组长,脱产干部、部门职工、村干部为成员,积极对接重点人群,了解诉求问题,目前已化解7起。同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值班接访制度,每天由2-3名领导班子成员在信访室接访,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对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反馈,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街道。

(四)强化稳控,盯紧盯牢。

针对11起重点案件,安排15名班子成员任组长,抽调137人,成立11个稳控工作组,进行稳控。各稳控工作组根据人员分工,排出值班表,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稳控措施,实行24小时值班看守,确保重点人员稳控在本地。

二、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安保维稳工作

十字路街道XX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维稳安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维稳指挥部督导组的指导帮助下,按照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不三零”总的目标任务,圆满地完成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的维稳安保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十字路街道对做好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的维稳安保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孙运学、办事处主任韩欣民为组长,人大工委姜春善、党工委副书记赵杰、党工委副书记王洪水、党工委副书记薛云、党工委副书记葛成斌为副组长,相关班子

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具体负责“青岛峰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工作。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6月5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召开由各村(社区)、自然村、街道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暨反恐专题会议,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广泛宣传、统一思想、强化和提高各村(社区)、各单位领导干部对今年上合峰会期间维稳安保工作特殊性、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责任、安全、防范的意识,确保街道的一方稳定与平安。

(三)、深入排查,明确重点。

十字路街道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前夕和期间,多次次召开联席扩大专题会议,深入分析排查全街道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到底数清、重点明。重点从九小场所、寄递物流、企业外籍务工人员、安全生产、重点人群和矛盾纠纷等方面进行了摸底排查。共排查处寄递物流37家、重点人员57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6人、信访老户和信访群体21人、排查矛盾纠纷12起、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676家,查出隐患1110问题,改完成1056条,下达各类执法文书69份,向县职能部门移交2起。

(四)、多措并举,齐抓共管。

为一步巩固落实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一)各责任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加强了上合峰会期间的常态化人防、技防管理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防范上,坚决防止和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二)针对重点信访老户采取因人施策、一人一策的方式进行稳控。

(五)、加强督促,狠抓落实。

在强化落实维稳安保责任制的同时,通过县维稳指挥部督导组的检查督导和街道三个维稳督查组每天早、中、午、晚四次对稳控点督导检查,专门“挑毛病”、“找漏洞”。各稳控组高度重视、提高警惕、重防范、早发现、早消除,确保重点人员稳控到位,不出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各项维稳安保措施的落实。

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十字路街道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措施落实,推动扫黑除恶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其他联席会成员任副组长,派出所、法庭、检察室、纪工委等单位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广泛进行宣传。

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传达学习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安排每个自然村制作两幅以上宣传标语,共制作条幅168幅。党工委、办事处组织一台宣传车,录制宣传音频,全街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同县政法委进行对接,领取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在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场所进行集中发放;结合结亲连心等走访活动,入户进行宣传,共发放一封信

3万余份。各村(社区)利用平安大喇叭分时段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在全街道掀起扫黑除恶的工作热潮,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详细排查摸底。

各村(社区)、街道有关部门把排查线索、摸清底数作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基础,村(社区)网格管理员、警务助理和治安信息员对辖区内涉黑涉恶总体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派出所、纪工委、信访办等有关部门对近年来的治安案件、职务犯罪案件、轻微刑事案件、信访案件等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摸底情况建立工作台账。

(四)、突出工作重点。

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对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作为违法犯罪打击重点。

(五)、强化打击成果。

通过重点打击,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始终保持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截止目前,共接受举报线索10条、打击处理13人、批捕2人,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6个。通过强有力的打击,有力地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坚持问题为导向,对城区、农村基础网格区分对待,通过推进“四化管理”,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综治网格平台,有效破解了街道网格化管理难题。

(一)、推进基础网格“实体化”

十字路街道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地域相适、规模适度和无缝覆盖”的原则将街道划分共划分为120个农村基础网格。综合考虑单位、小区(人口、面积)类型、治安状态等因素,将城区划分为80个基础网格。每个基础网格在网格内的村便民中心或小区物业中心设置办公室,常态化开展工作。为真正将服务管理运行起来,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建立了网格管理微信群,在群里考勤,借助APP下达通知任务,上传信息数据等。对每一个基础网格实施动态化、全方位管理。

(二)、推行网格队伍“专职化”

组建了一支政治觉悟高,综合能力强的专职化网格管理队伍,有力保障了网格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街道层面,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办公室,落实了办公经费,明确3名综治干部负责网格的管理和运行。街道选聘政治素质高,对村居情况熟悉的计生主任、妇女主任、部门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担任网格员,充分发挥了他们多年来对居民情况了解,熟悉属地管理工作,处理问题能力强的作用。

(三)、推行网格管理“实战化”

着力建设一支“实战化”的服务队伍,定位信息采集员、政策宣传员、民意联络员、纠纷调解员、群众服务员、隐患排查员等六大职能。街道网格管理办公室为网格员配备了工作五配套(马甲服、工作包、工作证、工作日志、便民联系卡),指导规范化开展工作。一是健全网格管理制度、工作职责,用制度规范网格员的工作,构建网格化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一建立考勤制度。对网格员实行双重考核,一是到村居(社区)签到考核,二是街道网格管理办公室对完成任务情况考核,考勤与工作成绩和经费奖补挂钩。建立信息排查上报制度,把每天走访排查的信息及时通过工作群上报,由专人进行摘要登记。二是建立培训学习制度。街道网格化管理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全街道网格员培训会和工作部署会议、村(社区)每周组织网格员一次网格例会,每次会议严格考勤,并与工作奖补挂钩。三是建立四必须工作制度。必须走访,每日要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走访,重点走访特殊情况户(留守儿童、重灾户、特困户等);必须排查,每日排查网格内的四类风险、矛盾纠纷、重点人员(邪教人员、上访人员、吸毒人员、精神障碍等)是否有异常,并制定措施进行化解处理;必须记录,对走访排查的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并做好工作日志的填写;必须上报,对每日走访排查的信息、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并按要求上报。

(四)、推行网格管理“责任化”

十字路街道将网格工作责任压实到村(社区)党支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网格长负总责,负责本辖区网格的日常考核,汇总日常各项工作(考勤、例会、工作日志记录、常态化走访等)开展情况。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网格员的月度考核,得分汇总与工作奖补挂钩,阶段性工作活动(包括宣传活动、调研现场会)作为加分项目与奖补挂钩。落实奖罚分明,工作突出的,给予工作奖补,提高了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不负责的,实行责任追究,直至辞退。

通过“四化”管理,居民“有事就找网格员”的理念深入人心,精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得以在基层落实,自网格代办服务推行以来,街道网格员在重大安保维稳中、政策宣传、“雪亮工程”值守、站岗巡逻、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降低了辖区犯罪率,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五、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落实村(社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其他干部齐心协力配合抓的责任保障机制,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的调解责任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二)、加大投入,提升能力。

建立了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全面加大调解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建设。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懂法律、有调解能力的工作人员担任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截至目前,专职调解员共调处矛盾纠纷起,协助信访办办结信访案件

起。

(三)、多方联动,依法化解。

建立矛盾纠纷会商制度,遇有重大突发矛盾纠纷发生,第一时间组织两委干部、调委会成员参加的案情分析会,以供领导和案件调处人员参考。六、“雪亮工程”增密加量工作

为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市县综治委视频监控全覆盖的要求,的工作要求,街道召开会议对“雪亮工程”增密加量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综治中心对48个行政村(社区)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梳理出23个未达标的村(社区)。街道于9月底进行了招标建设,10月中旬街道率先完成增密加量任务。“雪亮工程”增密加量街道共投入19万余元,新安探头186个,58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视频监控的全覆盖。

七、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提升工作

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各方面力量,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扎实有效地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一)、压实工作责任。

10月5日,街道召开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自然村负责人和治保、调解主任部署会议,传达了市县关于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有效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尤其是各村(社区)、各部门“一把手”作为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维护治安稳定、让群众安全满意的政治责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综治专线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特别是派出所,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全力以赴提升辖区治安工作水平。市里就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直接调度、考评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公安派出所,各村(社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加强组织协调。

综治专线发挥了统筹协调作用,主动牵头组织、协调推动。制定了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具体工作措施,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具体责任,列出“任务清单”和“时间表”,严格督导调度和检查考核。各村(社区)坚持民意导向,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实际,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营造浓厚氛围。

要把舆论宣传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各村(社区)粉刷固定标语166条、悬挂条幅200余幅;利用“平安大喇叭”三个时段进行宣传;发动基层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发放宣传材料,实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宣传,让宣传更接地气、更精准。街道创新方式方法,利用微信、短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不断扩大受众面,及时发布政法新动态、弘扬正能量,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确保年内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四、深化基层基础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五化”目标管理,即:管理实体化;

队伍专职化;职责任务明晰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方式规范化。

八、治安保险收缴工作

为了深入推进治安保险,加强基层治安防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解决群众利益受损补偿问题。

(一)、强化组织领导。

今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治安保险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总体布局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部署,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各村(社区)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工作形势,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工作落实。

(二)、搞好宣传发动。

治安保险工作是深化平安街道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群众利益的惠民工程,也是今年市县综治委确定的重点工作,通过会议部署、利用基层基础网格员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喇叭宣传等形式,让群众了解治安保险的内容,提高群众参入热情和参保率。

篇3: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关键词: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社会管理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 公民由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加之大量的流动人口向城镇集中, 社区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任务明显加重, 难度不断加大。同时, 城乡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多方面需求和期待也在不断增长。为了顺应形势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 包头市在全市城镇社区推行街道社区党建“一强化、两转变、三提升” (即强化领导核心, 转变运行机制、转变管理方式, 提升保障水平、提升统筹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工作模式 (简称“123”工作模式) , 促进精街道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一、包头市推行街道社区党建“123”工作模式的主要做法和现状分析

“一强化”, 即着力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下, 进一步明确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 (总支) 的职能任务: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街道党工委履行统筹协调、指导监督职能;社区党委 (总支) 全面领导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和其他社区组织, 对辖区内地域性、群众性、社会性工作负总责。

“两转变”, 即积极转变街道社区党建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转变街道社区党建运行机制。逐步规范街道社区组织的机构编制和职数管理等事项, 街道党工委下设机关党支部、各社区党委 (总支) 、“两新”党委等建制性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下设社区服务管理党支部、居民党支部、非公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等建制性党组织。转变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社区事务的管理方式。干部配备实行区级统管。社区党组织书记、服务站站长由旗县区委组织部按有关程序研究决定, 其他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由旗县区民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统一招聘。干部考核实行街社主管。社区干部年度考核采取述职评议、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 重点突出工作实绩和社区居民满意度。政务工作实行部门直管。政府各职能部门将各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及与之相关的事务性工作主动与社区组织对接, 简化审批程序。

“三提升”, 即全面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保障水平、统筹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以场所建设和经费投入为重点的保障水平。社区组织办公活动用房和各项服务设施建设全部纳入城镇建设规划, 在继续保障街道办事处工作经费的同时, 旗县区将社区工作经费、社区管理服务经费和党组织活动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提升以城市区域化党建为抓手的统筹能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区域化党建工作架构, 深入研究和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共建情况评议、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和党员“双重管理”等区域协调共建制度, 丰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内涵。提升以“三化”为目标的服务质量。一是服务内容多样化。社区党委积极开展便民利民、维权维稳等工作, 组织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二是服务手段网格化。社区以网格为单位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每个网格成立非建制性党支部, 将区域内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支部进行双重管理。三是服务方式精细化。实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服务承诺等制度;同时建立社会福利服务、社会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

通过全面推行“123”党建工作模式, 社区建设工作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实现了职能下沉。人财物向社区倾斜, 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 社区服务站全面承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工作对接的机制日趋完善, 效率逐步提高, 各类事务由过去的“居—街—部门”三级审批变为“服务站—部门”两级办理, 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二是提高了服务能力。社区实行“一委一站一居”式管理后, 不断完善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组织设置和服务机制, 社区干部的数量和质量普遍提升, 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有效增强。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等主题活动, 为居民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 实现了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增强, 社区居委会的自治作用充分体现。三是强化了保障水平。目前, 包头市10个旗县区已经全面推开“123”工作模式, 平均每个社区工作人员达到10名以上。一半以上社区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各旗县区全部成立了地区党建联席会, 街道和辖社区的镇成立了区域党工委, 有条件的社区成立了社区联合党委, 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架构日趋完善,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三有一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包头市推行街道社区党建“123”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是城镇社区党建工作发展水平不均衡, 推行“123”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和困难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二是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推行, 全面推行“123”党建工作模式在具体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 例如信息数据系统不能全市对接, 职能部门权力下放过程中的责任和监管, 党委、服务站、居委会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出现的工作机制问题等。三是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投入的整体规划还不完善, 在人员管理方面还存在流动性大、职业性不强等问题, 在人员报酬和工作经费上, 旗县区因财力等困难不能完全达到上级的相关标准, 在场所建设上还存在决心不足、规划缺乏、力度不大等问题。

三、推进包头市街道社区党建“123”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是做好城市社区基层基础工作的首要前提。

只有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要管党, 逐级建立党建责任制, 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在基层有效落实。只有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才能保证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具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科学的制度设计才能让改革中取得的成效不断巩固和提升。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 (总支) 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切实筑牢党在基层的工作和战斗力基础。

(二) 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是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保证。

上级机关不仅要给街道社区压担子、下任务, 更重要的是要为街道社区解决人力、财力和办公活动场所紧缺的问题。包头市对街道社区组织机构和职能重新定位, 加强社区工作力量, 积极推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下移, 使公共资源向社区聚集、公共财政向社区倾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同时, 内蒙古自治区及市、区党委、政府对街道社区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也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三) 提高各类资源的统筹水平是提升街道社区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有效途径。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 统筹协调辖区内各类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 形成党建工作合力, 是街道社区工作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丰富区域化党建工作内涵, 特别是抓好街道区域党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这两个层级的力量, 促使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

(四) 强化对党员居民群众的服务是实行“123”党建工作模式、抓好街道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篇4: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本刊讯)为了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弥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量的不足,邵武市政府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原定编基础上相继设置安全生产办公室,配备了2名专职或兼职抓安全生产人员,这是南平地区第一个率先在乡镇(街道)配备安办的县级市。

乡镇、街道安办建立和人员配齐后,邵武市根据实际,明确制定出8条安全生产办公室职责:一是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并督促辖区内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同时负责对本辖区的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工矿企业、消防安全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二是编制乡镇、街道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考核,提出奖惩意见,做好安全台帐和档案管理工作。三是督促本辖区内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四是协助企业和有关部门做好员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监督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五是了解掌握本地区安全生产状况,深入本辖区内企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或限期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乡镇领导和市安监局等有关部门,并协助市安监局等有关部门对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核实。六是督促企业按标准发放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员工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七是督促企业依法做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八是及时报告本辖区各类伤亡事故,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篇5: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思想状况

通过对石家庄市、晋州市、鹿泉市、行唐县等市县部分乡镇 (街道) 的调研管窥发现, 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思想状况呈现多元化特点。

(一) 思想动态的积极表现

第一, 在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中, 大部分人员政治方向正确、政治意识明朗, 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表示“非常关注”, 在心理和行动上都和党的政策保持一致, 能够很理性地面对各种社会问题。而且, 他们敢于思考, 善于思考,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能够积极地思考对策;第二, 绝大多数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健康,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所属辖区的贫困、孤老、残障人员很关爱, 了解他们的生活诉求, 能尽所能地为他们谋福利。对于本辖区的伦理道德问题能够以身作则, 让老百姓们信服和效仿;第三, 绝大多数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较强, 工作业绩相对突出, 社会评价较优, 老百姓拥护、上级领导支持;第四, 大多数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生活幸福指数较高。普遍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既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努力进取, 同时也能较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情, 较少攀比吃喝玩乐的不良思想, 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 工作上尽心尽力。

(二) 思想动态的消极表现

第一, 信仰不坚定、宗旨观念淡薄、功利思想泛滥、心态失落浮躁等不同程度存在。工作上存在一方面得过且过, 另一方面武断专断的现象;生活状况有隐忧, 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第二, 心理压力难以缓释。乡镇处在“上面千根线, 下面一针穿”的关键层级。每年都要签定名目繁多的责任状, 而且稍不注意就有“就地免职”、“一票否决”、“末位淘汰”的危险。特别是信访维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一票否决”、“摘帽子”的工作, 让他们普遍感到压力过大, 有时甚至整天提心吊胆, 寝食难安, 神经紧绷。不少同志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疲劳”症状和“浮躁”、“压抑”心理, 有“焦虑”、“抑郁”等情绪;第三, 社会关系难以调和。经常被一些社会关系的“无形大网”弄得精力交瘁。加上一些社会黑恶势力“掺合”。让本人和家庭承受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痛楚;第四, 情趣健康难以自恃, 稍有不慎就接受低级趣味的东西;第五, 部分人员待遇偏低, 家人又没有工作, 经济压力较大, 从而导致思绪低沉, 不能安心工作。

二、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思想状况消极表现的主要原因

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思想状况积极向上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那些思想状况消极的工作人员, 首先肯定有他们自身的原因, 但外部原因也不能忽视, 尤其是体制原因更应被关注。传统教育空洞说教多、照本宣科多。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选任机制的不完善对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监督管理的漏洞较多。

从现实来看, 过去较长时间对这个群体的独特性关注不够, 要求其努力工作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他们的正当利益诉求。为此, 有的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戏称自己“敢怒不敢言”, 是体制内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 虽然在理顺分配关系, 调整利益格局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在利益与现实的博弈中各类矛盾日益突显, 一项惠及干部的好政策却无意中“引爆”了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思想中的诸多矛盾和困惑。因此, 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掌握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 进一步加强对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管理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三、引导 (街道) 工作人员呈现健康思想动态的对策建议

(一) 要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必然要求。乡镇 (街道) 工作是很繁杂的, 他们面对的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 大小事情都要关心到。但是在乡镇 (街道) 的工作人员本身就需要人文关怀, 只有他们自己作为人的诉求得到了支持和保护, 才可以要求他们为工作尽职尽责。所以, 方针和政策要以人为本为核心, 以人文关怀为准则, 把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要义, 尊重在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合理诉求, 不能光把责任往下面压, 更要注意到对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上的关怀, 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要求。

(二) 要加强思想引导, 强化“五个意识”

还要紧密联系乡镇 (街道) 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引导他们切实强化“五个意识”。即强化宗旨意识, 着力解决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因为这些工作人员是和普通老百姓打交道的, 平时鸡毛蒜皮的都不算小事, 所以必须强化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强化民主意识, 着力解决决策脱离实际的问题。乡镇 (街道) 制定决策的时候, 必须经过实际调研和走访, 明确群众的诉求, 不能脱离实际;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什么时候都要抓好工作作风问题, 不能让群众因为某个人的工作作风问题而质疑政府的公信力;强化法治意识, 着力解决违纪违规办事的问题。我们是法治国家, 必须依法办事, 不能超越法律而搞地方特权, 像私自关押、软禁群众的情况要坚决杜绝;强化廉政意识, 着力解决以权谋取私利的问题。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也会面对很多诱惑, 所以必须强化廉政意识, 不能顾小家舍大家, 避免因为不公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 要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要端正用人导向, 重发展、重实干、重创新

用好一个干部, 就会温暖一片人心, 激发一方干部更加积极工作的热情, 所以, 政府要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想做事的有机会, 能做事的有平台, 要用良好的作风选人、用科学的导向选人、用健全的制度管人、用正面的形象带动人, 只有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才会培养出好的干部。

我们更要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 重视基层工作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一方面,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基层领导干部, 努力得到群众的认可。我们的用人导向应该侧重选拔那些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的人才。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必须得到群众拥护, 并且要敢于创新和思考, 切切实实为群众而工作。另一方面, 要不断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绩观要求, 完善干部考核体系, 着力解决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 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更要加大对干部监督力度, 严肃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一句话, 一定要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端正用人导向, 重发展、重实干、重创新的用人导向。

(四) 要强化管理监督, 要严加管理、严格考核、严密监督

对于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的工作, 要强化管理监督, 要严加管理、严格考核、严密监督。

一是考核指标要紧紧围绕乡镇 (街道) 的工作中心, 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以切实解决辖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二是有效激发各领导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使每位工作人员都知道怎么做出成绩, 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群众满意, 而不要追求表面的政绩和风光;三是每一个单位都要形成良好的、公平的竞争氛围, 要做到“人心齐”、“作风正”、“导向明”, 而不能形成违背党章甚至违法的恶性竞争;四是要以群众能否满意为第一标准, 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选择, 可以通过问卷调研, 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五是倡导积极向上的政绩观, 所有工作都要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而不能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 让老百姓的期望落空。

总之, 对于工作在乡镇 (街道) 的工作人员, 首先要做到人文关怀, 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合理诉求;其次要不断激发队伍的活力, 要表彰一批、重用一批、交流一批、提拔一批, 更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奖励制度。这样, 才能保证乡镇 (街道) 的工作人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呈现积极向上思想动态, 为保证做好基层工作打下稳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陶淑艳.基层领导工作方法与创新——新时期基层领导干部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教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2]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3]叶贵仁.乡镇领导人的权力与责任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篇6:乡镇街道社区政法委610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 两省 (河南、安徽) 三市 (驻马店、周口、阜阳) 接合处, 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 辖9镇7乡3个街道办事处, 221个行政村 (居委会) , 9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79.6万人, 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

平舆县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在各乡镇 (街道) 设置了人事劳动服务站, 但有编制无人员, 没能开展实质性业务。

2005年, 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时平舆县在各乡镇 (街道) 设置了民政和劳动保障所, 承担乡镇 (街道) 民政和劳动保障事务, 归乡镇 (街道) 管理, 接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业务指导。乡镇 (街道) 民政和劳动保障所在做大量的民政事务工作的同时保证了劳动保障各项中心工作的完成, 如对疆劳务输出、开展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调查、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等均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劳动保障职能弱化、工作人员不确定、工作经费缺位等问题和不足。

2010年, 根据新时期加强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工作需要, 平舆县将乡镇 (街道) 民政和劳动保障所更名为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 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为主, 乡镇 (街道) 管理为辅, 为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一年的运作, 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 实现了统一标志、统一业务工作流程、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工作内容、统一服务标准、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服务“六统一”。具体情况是:在机构上, 全县19个乡镇 (街道) 均设置了劳动保障所, 股级规格, 承担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 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为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刻制了“平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行政印章、财务印章和单位名称牌, 实现了统一标志;在人员上,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编制均为2名, 配备在编人员2名、协管员2—4名, 实现了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服务;在经费上,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经费供给形式均为财政全额供给,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的办公经费按每年不少于1.5万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在场地上,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通过单独办公或与其他单位一起办公的形式配备1—2间办公用房, 面积在30—60平方米;在工作上, 根据工作实际, 平舆县将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主要职能归纳为政策宣传、调查登记、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岗位开发、就业援助、社保服务、维权服务、劳务输出、其他工作等10项, 实现了统一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在制度上, 平舆县制定了《平舆县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管理办法》、《平舆县劳动保障协管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实现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服务标准。

二、存在问题

1. 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

2008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8]5号)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 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机构的性质界定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但随着城乡统筹就业的深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不仅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而且随着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全面铺开, 更多承担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职能上体现着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在乡镇 (街道) “派出所”的角色。

2. 经费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财政全额供给的经费供给形式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 但没有如“下乡补贴”的补助制度, 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每个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年均办公经费1.5万元, 但与他们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基数不相称, 如平舆县19个乡镇 (街道) 的平均总人口5万多人,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年均办公经费分摊到其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年均为每人0.3元。

3.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县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平均办公用房不足50平方米, 且部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办公用房是与乡镇 (街道) 其他所站合用或乡镇 (街道) 临时用房, 基本的办公设备也较缺乏。

4. 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编制仅为2名, 且缺乏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以会代训较为普遍, 整体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比较薄弱。

5. 信息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

比如在办公手段上, 自动化程度不高, 仍处于半自动化、半手工操作的状况, 电脑等信息化建设设备缺乏, 现有的设备陈旧。

三、工作建议

1. 加强项目建设, 在辐射带动上下工夫。

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步伐, 由上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 按照每年每县完成2—4个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项目建设的进度, 逐步建立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专用办公场所, 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逐步添置配齐办公设施。

2. 找准职能定位, 在规范服务上下工夫。

要从建设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在乡镇 (街道) 的“派出所”出发, 找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的职能定位, 在规范服务上下工夫。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 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要推行职位管理, 在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设立所长、基础管理、就业服务、社保服务、维权服务等五个职位, 明确职位职责, 量化职位标准, 做到人与职位相统一。

3. 完善投入机制, 在经费保障上下工夫。

推行以奖代补制度和专项工作补贴制度, 缓解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经费保障不足。健全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通过开展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输出等服务, 享受就业服务补贴待遇机制, 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提高财政预算标准, 切实关心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子女上学、家庭生活等实际困难, 适当提高工作人员待遇,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 搞好业务培训, 在提高素质上下工夫。

要增加人员编制, 按照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工作人员的办法, 公开考录一批科班人员, 充实到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加强对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 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分期分批地对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突出实际操作技能, 重点培训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等, 不断提升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要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凡定编定岗没有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 必须经过培训考核,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5. 推进金保工程, 在信息建设上下工夫。

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服务信息化纳入“金保工程”总体规划, 统筹兼顾, 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库。以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和统一联网、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 逐步形成省、市、县、乡广泛覆盖、一点登录、全面查询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 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整体功能。 (此文为“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征文来稿。作者单位:河南省平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篇7:谈春节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工作

一个社区包括了其管理区域下的所属街道、楼房、摊位和公共设施等, 其面积较广、包含的细节之处较为深入和广泛, 而且要做好社区的环卫工作还需要所处居民的密切配合和支持。

社区环卫工作每天都在重复, 但是工作量并没有因此减少, 每个地方都在清扫, 但脏乱的区域并没有因此缩小。从现实看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 正值新春佳节, 人口数较为多较为密集, 人为的垃圾比平日明显增长;

(二) 中国传统习惯中的过年放鞭炮仍很为人们所喜爱;

(三) 不仅是过节喜庆, 很多人都赶着这个新旧交接的好时机办了一些隆重的宴会;

(四) 春寒料峭, 很多树叶纷纷换上新装, 一阵风过, 只见留下了满地的萧瑟树叶。

基于以上原因, 社区的环卫工作显得尤为繁重和艰巨, 因此发动了大量的人力, 力求保证社区的卫生与美观。其间, 成立了很多环卫分队大家戴着手套, 拿着工具, 投入到社区的环卫保洁中去。通过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和工作的不断的重复和强调, 社区卫生整体水平不错, 人民可以达到一定的环卫意识。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

(一) 清扫马路两旁的路面 (主要包括树叶) 以及清扫居民区及市场区; (二) 清理沿路的不文明张贴现象, 如“牛皮癣”;

(三) 积极与民众合作, 比如规劝民众积极参与到环卫中来, 生活的一小步就可以造就社会的一大步。规劝内容包括:

1. 沿街商家的不规范张贴现象;

2.沿街门市周围的卫生保持情况, 如餐馆周围的卫生纸、烟头等;3.生活居民的不文明卫生习惯, 如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四) 与环卫工人相互合作, 力求每个细节达到完美。

环卫工作确实不易, 但是总的来说, 其形式陈旧, 方法老套并且推广力十分有限效率较为低下。原因如下:

(一) 清扫方式靠人力。虽然人力打扫细致且可变化性强, 但是其不便之处非常明显。

1.人力劳动易疲惫, 不能保证长时间的工作;2.人力工作低效且精力耗费相当巨大, 不适宜承担这种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3.人力工作能力有限,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结构和规划不能单靠人力而完成清扫和保洁, 使环卫效果不明显。

(二) 与民众的配合多为规劝。尽管社区工作者谆谆教诲的心情受人敬佩, 但是这种被动的填鸭式的规劝着实不易有明显的效果, 尤其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其功效甚微。原因也可归结为:

1.规劝初始往往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 不利于纠正其行为, 不用说从培养一种行为而达到习惯的养成;2.通过外力作用而迫使一种习惯的改变若不坚持或系统的情况下, 往往非常短效, 很快被人遗忘;3.规劝的形式不能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潮流, 落后的方法理应被摒弃。

如果环卫这种工作能够采用更加科学高效普及的方式是社会努力的目标, 但是能够提升民众观念意识, 大家能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日常社会习惯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二、社区的宣传工作

因四川省集中治理“三乱”工作出发依据及标准的颁布, 街道办事处也开始勒令治理相应内容。

但是, 国家、政府总是通过这种不具强制性的“劝告”以求一个美好和谐家园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多少人对这样的指责的时候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这样的工作无疑是失败的, 这样劳动的付出只能是未果的, 为何我们不能这样来进行反思呢?

解决一切问题都要研究其内因, 国民素质普遍不高是问题的关键。社区普遍实施的这种工作方式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但是对人力要求较高, 不属于高效率的人力资源利用的方式。要想能够将于政府与人民联系的重要纽带——街道办事处, 变为一个能够具有高效有力的实施力的一个机构,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 究其根本。

一切从外因着手解决问题的初衷都是以达到改变内因从而改变现象或结果的目的。所以紧紧抓住问题的关键, 从本质出发能更直接的接触到矛盾的根本点, 能够相当有效的达到预期的情况。但此种途径技巧较为灵活, 对策略的部署及全局统筹的意识要求较高, 需要工作者在实施中能够保持长远计议的习惯。此项任务挑战较大, 鲜有可以胜任的人才。

但虽然困难,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上的各项工作应该更加贴近快速向前向好的步调, 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随时保持各个方面的平衡。因此, 从内因解决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新生血液的责任。

从内因着手解决问题, 无外乎就是要人人都懂礼、知礼、达礼。这一点的完成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1. 树立榜样。

一个优秀的群体里必定存在着卓越的成员, 从一些令人敬佩受人尊重的人的身上着眼, 他的行为感召力是通过人们内心自发的, 这样可以树立起一种风气, 大家在领头羊的带领下越走越好、越走越强;

2. 对不符规范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惩治。

如在地上随地吐痰等早该被禁止的行为在有些做得好的国家里是通过强制罚款等看似酷刑来进行规范和杜绝的。棋学一步, 对于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完全是当做不可理喻的行为进行严处, 这样也可以加强人民心中对“不文明”的警戒线, 潜意识里更加接受和承认正确的做法;

3. 多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

老是在强调一个问题的时候并不是能够更快解决一个问题的好方法, 不要把一个困难扩大化、夸张化, 多提倡积极的生活态度人民在基于攀升的幸福指数的基础上也能更好的配合社会, 控制个人欲念。

(二) 淡化街道办事处在环卫、文明习惯培养上的重要性。

街道办事处应该是想到人民所没想, 引导人民所不往的重要作用, 从精神上起到连通政府与人民的作用, 能让国家人民心意相通, 让人人都怀揣一份梦想, 社会就是他们的舞台。

上一篇:“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安全知识试题(填空题)下一篇:爱眼知识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