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

2024-04-07

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共8篇)

篇1: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

门禁管理系统

1.1.1 需求分析

门禁系统是保证授权人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进入未获授权区域、对强行闯入的行为进行报警,从而保证门禁控制区域的安全。门禁系统应该对电厂的出入人员进行管理,确保电厂的安全、有序是十分必要且必须的。门禁系统需要满足电厂各部门的系统的独立管理,并且实现远程联网管理。

门禁系统的产品选择中,选择产品必须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门禁系统。具有结构搭建灵活,产品稳定,管理方便,系统容量大,扩展方便等突出优点。

1.1.2 系统组成

门禁控制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包括识别卡、前端设备(读卡器、电动门锁、门状态探测设备、各种报警探头、门禁控制器等)、传输设备、系统管理服务器、管理控制工作站、制卡设备(制卡数码照相机、卡证打印机、制卡工作站)及相关软件。

硬件部分中最主要的是门禁控制器,所有的读卡器、电动门锁、门状态探测设备、各种报警探头等其他前端设备均接入相应的门禁控制器中,以完成各种系统功能。

软件安装在管理中心中专门用于监控管理的电脑上,管理人员借助门禁软件,对系统进行设置及发卡授权管理,查看各通道口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巡更计划完成情况、防区报警情况等,并进行相关的实时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目标。系统最终由系统计算机来完成所有的管理工作,由计算机内的管理软件来决定。软件需对系统所有设备的资料进行管理,包括实现以下系统各主要的功能。

1.1.3 系统总体架构

1)、门禁系统拓扑结构要求:

要求系统采用人性化的工作模式,采用全面的分布式系统结构,建立简洁灵活的三层结构: 管理层:

门禁系统管理层主要由门禁系统服务器、实现各类功能的工作站、各类软件、UPS、打印机及网络设备(即交换机、通信线缆)等组成。

门禁管理软件安装于门禁服务器上,各个客户端工作站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工作站通过网络从门禁服务器获取系统数据,并根据管理人员的权限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客户端工作站本身不保存门禁系统数据。各管理人员以各自的登录名称和密码,在各个客户端工作站上登录门禁系统服务器,根据各自的权限对门禁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控制层:

门禁系统的控制层用于实现控制及通讯的门禁控制器设备,主要包括门禁控制器、UPS、控制柜及必要的传输线缆。门禁控制器通过现场RS-485串行总线管理执行层设备。门禁控制器与管理层的门禁系统服务器之间,采用TCP/IP的网络通讯方式。当门禁系统服务器自动或手动的将配置信息和卡片信息等内容,下载到门禁控制器以后,门禁控制器可在脱离门禁服务器的情况下,自行完成刷卡开门及各种联动控制功能,并能将事件和报警信息保存在内部的存储器内。只要恢复与门禁服务器的通讯,门禁控制器将自动上传这些事件和报警信息到门禁服务器。

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门禁控制器会实时上传事件和报警信息到门禁服务器,并由门禁服务器转发到有相关接收和查阅权限的客户端上。同时门禁服务器还可将操作员在客户端上面的各种手动控制指令,下发到门禁控制器上执行,例如手动开门、临时开门、关门、恢复读卡状态、忽略防返传控制等。执行层

门禁系统的执行层设备均由双门门禁控制器之间组成的RS-485子网,与读卡器、电锁(含门磁)、出门按钮、门磁、紧急破玻按钮相连。

执行层设备模块都可按顺序接入任一条RS-485总线,读卡器、电锁(含门磁)、出门按钮、紧急破玻按钮等所有现场执行层的设备,都分别接到双门门禁控制器。双门门禁控制器作为门禁终端设备与门禁主控制器之间的桥梁,通过RS-485串行总线连接门禁主控制器。每个双门门禁控制器的单点故障,不会影响其他门禁保护区的正常工作。每台可通过一条RS-485串行总线,手牵手连接最多31块双门门禁控制器,有效通讯距离最远1200米。

门禁终端设备包括电控磁力锁、读卡器、紧急破玻按钮、出门按钮等设备。设备配置如下:读卡器、磁力锁、出门按钮、紧急破玻按钮。

门禁终端设备的连接如下图所示:

 本系统中双门门禁控制器提供2个“韦根”读卡器接口,8个输入点和4个继电器输出;可通过RS-485与主控制器相连,通信速率为38400 bps,也可作为独立门禁控制器直接连到门禁专网上。

 读卡器、电控锁和出门按钮分别连接在双门门禁控制器的相应接口上。 韦根接口通过韦根通讯格式采用6芯信号线读取读卡器信息。

 报警输入接口模块通过2芯信号线读取门磁状态信息,该门磁为电锁内置。 电锁控制接口模块通过2芯控制线向电锁发送开关门控制指令。 出门按钮通过2芯信号线向出门按钮接口模块发送开门请求信号。 紧急破玻按钮通过2芯信号线连接电锁,直接发送开门信息至电锁紧急开门。2)、通讯及线路要求:

门禁主控制器安装在各弱电间,双门门禁控制器视现场情况安装于门边或弱电间,门禁控制器向上至服务器采用综合布线链路,控制器至门边设备信号传输及电源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展、布线简捷。

485总线使用2芯信号线。

由于开门按钮、破玻器,传输速率低,电流小,信号及供电传输线采用2芯就可以,读卡器采用6芯双绞屏蔽信号线连接至读卡器模块,电锁及供电电源传输线采用2芯电源线。

电锁与读卡器模块采用分开供电方式。

弱电间至门禁前端建议采用专用线管预埋,建议强、弱电分别布线,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150米。

3)、门禁管理系统服务器设置在安保总控中心,各管理工作站安装于各分控点;门禁管理系统服务器数据库,将卡的数据及授权数据在线下载到门禁控制器存储;持卡人需刷卡及验证密码,进入相应的受控制工作区域。

4)、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所有硬件设备、软件功能均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扩展时仅通过增加门禁控制器及前端设备的数量以及相应的软件功能,而无需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架构的改变,就能方便的实现系统扩展。

5)、系统采用软件功能模块化结构,用户可通过升级硬件加密狗的方式,激活和选择需要的软件功能模块,便于系统扩展。

1.1.4 系统功能

 管理层功能

管理层门禁服务器是门禁管理系统中央集中部分,能实现对各区域系统内的所有门禁执行层设备的监控,能满足系统运作、授权、设备监测与控制、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维修管理及系统数据的集中采集、统计、保存、查询等功能。主要包含:

 系统具备进出管理、事件监控、持卡人管理与登记、身份核实、系统管理等功能。 系统软件具有简体中文界面,方便用户操作。

 系统可对卡片进行多种权限等级的设置,如超级权限卡、高级权限卡,普通卡,超级权限卡可打开系统所有门。 系统能通过设备图标颜色的变化,实时显示双门门禁控制器和读卡器的工作及故障状态。 系统具有多种门状态的检测能力,如:强行开门、剪线、短路、并接、串接等。 系统监控人员可通过点击电子地图上的设备图标,实现对该门禁设备的远程手动操作。当相关点位有报警事件发生时,操作人员可通过直观的设备图标颜色变化,了解到哪些门点发生了报警。 系统管理人员可设定卡片的使用期限,可对持卡人进行分组管理。 系统能监控正常的刷卡或出门按钮事件,也能监控非正常的报警事件,例如未知卡报警、无效卡报警、重复进入报警、超时开门报警、强制开门报警、挟持报警等。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报表功能,查询数据库信息,并打印或导出多种格式的报表文件,还可设置定时自动发送报表文件到指定的邮箱。 系统带有快捷、方便的数据库备份、还原软件,可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手动或自动的完全备份或差异备份。 可与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功能。(*需视频和消防报警系统支持)。 系统具有巡更路线设置与巡更检测功能,安全保卫人员通过读卡器刷卡,自动对保安人员的巡更路线及时间进行记录。 系统数据库支持无限制张卡片及持卡人,门禁控制器、读卡器、客户端和用户可以无限制扩展,支持无限制个持卡人门禁权限组和系统用户权限组。 系统用户登录客户端的用户名和密码不限制长度,可支持数字、字符及特殊符号。 系统可自动下载设备配置修改信息和持卡人、卡片信息到每个接入的门禁控制器上。 系统具有完备的运作模式,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系统能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 区域的系统运作参数,下达运作命令至各个区域;

 门禁系统具备与模拟矩阵及硬盘录像机的联动接口,在客户需要时可以方便的实现与视频信息的联动。 操作员可以登录管理软件,利用不同的操作密码,设置不同级别的操作权限,具有非法操作员登录记录,可实现对所有操作进行记录,以备检查,防止未经审查或其他人员使用,影响系统的功能。 当非法操作时,在管理工作站上及时给出报警信息,提醒操作员注意,报警必须由操作员确认后消除。报警信息包括门禁执行层设备所控制的门的编号、时间及报警原因等。 管理工作站可以对单台设备查询设备状态、所有故障信息。可一次性查询或显示所有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 管理工作站能向单台、一组、一类或全部门禁就地级设备下达运行控制命令,如:遥控开门等。 门禁卡授权管理功能: a.可进行批量授权。

b.持卡人信息可根据使用需要增加自定义注释字段。c.修改人员的访问级别,被授权的人员可以刷相应的门; d.门禁卡状态设置。可将卡片设置为有效、遗失等状态。e.自动下载门禁卡设置信息。

 对系统及网络具有在线监视、自诊断、自我恢复及在线修复功能。 门禁控制器具有与系统服务器时钟同步的功能,可通过下载使系统内各门禁服务器的时间与门禁服务器保持一致。 对操作信息、报警信息、刷卡信息等进行记录。同时可以自行编辑报表,也可自动生成报表,可根据需要将记录报表进行打印或将报表导出为txt或EXCEL文件。 具有对系统内门禁管理系统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功能。

 系统具有区域内进入人员数量实时统计功能,以便于火灾时对区域内人员分布的确认,确保人员的完全疏散。 门禁系统具备电梯楼层权限控制。 控制层功能

 门禁控制器支持多种生物识别读卡器的接入,例如指纹仪、掌形仪、虹膜仪等。 门禁服务器与门禁控制器之间通讯中断时,门禁控制器可正常工作,并在通讯恢复时将通讯中断期间的数据上传。 门禁控制器支持服务器脱机状态下的联动控制,能实现多门互锁、消防联动、双人原则、电梯控制等功能。 门禁控制器本地可存储100,000张卡片信息,以及保持50,000条脱机事件。 能在门禁执行层设备状态变化时自动接收其状态数据,保存所有接收的设备状态变化数据。同时能接收管理层下达的系统参数,并将相关参数下传至相关门禁执行层设备。 能实现本区域的管理,实时地对各类模块的通信状态、运行状态及故障情况进行监控。当出现状态变化或故障时,在门禁管理软件的界面上准确、实时地显示。所有的状态信息能自动更新。

 门禁控制器能接收系统服务器下达的系统参数,同时将参数下达到相关门禁执行层设备。对于系统参数能实现以下功能:

 接收管理层服务器上初始设置的系统持卡人、制卡及相关人事和授权信息。 正确接收并确认管理工作站所下达的系统参数,并保存。

 门禁控制器收集到的区域系统事件、报警事件、读卡事件、操作员事件等,自动上传给系统服务器。 当供电电源中断,电源恢复供应后,所有设备可即时自动根据相应程序重新启动。 门禁控制器能实现本区域门禁系统的管理,实时地将各执行层设备的通信状态、运行状态及故障情况等数据传送至门禁管理系统服务器。当不同的链路出现状态变化或故障时,能在管理工作站的屏幕上准确、实时地显示。所有的状态信息能自动更新。 执行层功能

 现场读卡器读取卡片内的信息后,在线状态下通过双门门禁控制器将信息上传到门禁控制器,由门禁控制器根据保存的系统参数、数据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返回给双门门禁控制器由双门门禁控制器执行相应操作。同时双门门禁控制器采集门禁点的各设备信息反馈给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将所有的信息发送给系统服务器在门禁管理软件界面上进行显示并进行存储。当门禁控制器与门禁服务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离线状态)门禁控制器同样进行逻辑判断,而将所有的信息保存在门禁控制器板载的存储芯片中,当与门禁服务器的通讯恢复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门禁服务器。 紧急破玻按钮直接接在电锁的供电回路里,安装方式与电锁串联,在打碎玻璃后保证电锁处于打开状态,在紧急情况下保证疏散通道畅通。并将信息上传至工作站,在工作站上显示。 当门禁控制器不工作时,门的状态为开启,以此避免发生火灾或不可避免的控制器损坏而使门无法开启的情况发生。 控制器根据指令或权限规则向电锁发出动作信号,由电子锁执行门的开启和锁闭操作。 检测电锁及门的开启状态。

1.1.5 系统管理

门禁控制

 控制所有出入通道控制点的电锁开/关,实行授权安全管理,并实时地将每道门的状态向控制中心报告。 通过管理电脑预先编程设置,系统能对持卡人的通行卡进行有效性授权(进/出等级设置),设置卡的有效使用时间和范围(允许进入的区域),便于内部统一管理。

 系统自动识别进出人员身份,防止外来人员的闯入。

 全部采用非接触读卡识别方式,系统使用者持有效卡才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进出。 在重要通道口设置成出入双向监控管理(进/出均需刷卡)。防反传功能可增强出入通道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可探测到异常开门情况,具有报警功能。如有人非法(破坏)将门打开,或是“套用”低级别卡试图潜入重要地点,门禁控制器立即将警情传送给控制中心电脑并提示发案地点,同时记录在案。编程管理

 有编程权限的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终端和管理主机对所发感应卡设定限、取消和重置使用,并可设置门锁的方式。 在发生意外时,可由中央控制室控制部分或全部门锁的开闭。卡片及持卡人管理

 总控中心统一发卡,可将卡制作成工作证、出入证、贵宾卡、临时卡等,并可对不同的卡进行不同的授权。如工作证可长期使用,临时卡在使用几次或几天后自动失效。若卡丢失,可在数据库中将其删除;使用过的卡还可重新授权给其他人使用。 可以设定卡的生效和截止日期

 具有批添加和批删除卡,以及卡查询功能。门禁软件支持持卡人的批量导入,管理人员可把包含有持卡人信息和卡片信息的Excel文件,通过批量导入软件快速的录入数据库。例如持卡人的姓名,持卡人的照片,卡片的号码,卡片的授权,卡片的使用期限等等信息。 总控中心发行授权后的IC卡,作为电子钥匙,在卡接近读卡器前,读卡器内指示灯由红变绿,门锁便自动打开。同时控制器记录开门的日期、时间及持卡人姓名等。在线监控和报警功能

 所有人员都可单独设置其出入通道控制等级,对可进出的区域和时间进行控制。有人员进出时,可在监控电脑看到持卡人的照片及刷卡人的图像,安保人员据此核实是否持本人的卡片。 门开关状态的检测及报警输入具有防破坏的能力(如:剪线、短路、并接、串接等手段破坏正常状态指示)。 在线跟踪统计,显示任意区域的持卡人进入记录,在紧急情况时可提供准确的现场人员资料。数据和事件记录查询及生成报表

 系统能详细记录每次开门的时间、日期、进出人员的卡号、姓名、隶属部门、职务等资料,协助管理人员查询工作。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随时在查询系统上查询各部门员工的详细记录。并可随时打印出来。各部门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本部门人员的出入门状况。

 各门禁控制器可脱机工作,脱机状态下,具有存储不少于45000条事件的能力,当与主机通信恢复时立即将这些事件传往主机做存贮查询。 管理工作站:门禁控制软件除具有对各通道口、设备的实时监控功能外,还可提供各种数据的报表,如设备设置、时间表编程、持卡人资料、出入记录等,并可指定所需数据类型或所属区域、时间、排序方式。通信及连接

 支持多工作站应用,即在拥有大量站点的情况下,一套软件就可以控制所有的场所。 门禁系统可通过软件与区管内部网络直接相连,达到数据共享。使用开放型数据库,并可以文本方式输出。 多帐户管理,连接方式包括:LAN/WAN,拨号或直接连接。

 支持多路通信链路,可支持无限数量账户、操作员密码、持卡人和读卡器,具有超强的扩容能力。双门或多门互琐

门禁控制系统中,有部分重要控制区域需要进行严格的出入控制。需要进行双门互锁控制,即当一道门被打开后没有正确关闭时,则即使是有效读卡也无法正常开启另一道门,只有当第一道门正确关闭后,才可以进行正常的刷卡进入第二道门。

双人同进同出

某些重要场所,需要进行同一出入口的双人同进同处控制,即必须在90秒内两张有效卡同时刷卡方能出入。

防返传

系统用软件方式定义系统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读卡器组成防反传区域。只有持卡人退出控制区,才能第二次进入该控制区,以防止用同一张卡两次进入同一区域。还可以由系统管理员设置当读卡器感知持卡人的出入请求有效后,需间隔多长时间才允许相同的卡能在同一读卡器被接受,或在区域定义的任意读卡器上被接受。

电梯控制

门禁控制系统提供两种电梯控制管理功能,一种是电梯呼叫控制,即持卡人刷卡以后,方可使用电梯的呼梯按钮;另一种是电梯楼层控制,即持卡人刷卡以后,可对每位持卡人授予单个楼层或多个楼层的通行权限。

区域人员统计

门禁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的统计出,指定区域内的持卡人数量,并能实时显示区域内持卡人的详细资料。通过报表软件,还能查询历史区域内持卡人的数量和人员具体信息。

防御级别自动升级

门禁系统具有可根据现场状况,随时随地调整系统防御级别的能力。正常状态下,只要有权限的人员都可进出此区域。但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系统警戒级别上升,部分人员将被拒绝进入这些特殊区域。

胁迫警报

门禁系统中,当持卡人遭遇胁迫时,持卡人只要刷卡并输入特殊密码,便可在挟持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中心上报被挟持报警信息,并能联动视频系统弹出现场实时视频。

在线巡更

门禁软件可设定巡更点、巡更人员及巡更计划,管理人员可以手动启动巡更任务,也可设定由系统自动启动巡更任务。通过巡更管理窗口,可实时监控巡更人员的工作状态。并可通过报表,查询历史巡更记录,也可导出和打印历史巡更记录。

动态电子地图

 电子地图能将现场门禁设备点位以动态图标显示在软件界面上,可以监控各门禁设备的通信、运行状态及故障情况。状态信息自动更新。当出现状态变化或故障时,动态图标能够以颜色改变方式能在屏幕上准确、实时地显示。根据状态或故障等级不同而定义显示不同颜色、发出声音及触发报警  软件有地图编辑功能,每个用户都可以编辑自己的区域平面图,按照自己的要求设定监控的门禁和防区,当发生报警事件时,平面图会直观地显示报警区域,视频信号也自动切换到该点显示相应图像  用户可充分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操作,包括开门、锁门、报警点监视,查看视频图像以及控制云台和球机  电子地图上的各种标识都可以由用户自行绘制自定义图形,以WMF 格式存储 首卡开门

门禁软件可根据员工上下班的时间安排,实现早上上班时间到了以后,第一个人刷卡门保持常开并屏蔽门磁报警,后面的员工不必刷卡便可直接进入。下班时间到了以后,门禁点自动恢复为读卡识别,有效阻止下班时间后非法人员的闯入。

1.1.6 系统及设备性能要求

门禁管理软件

 最多可支持无限数量账户,操作员密码,持卡人和读卡器

 支持多工作站应用,即在拥有大量站点的情况下,一套软件就可以控制所有的场所  具备快速启动配置向导功能,使安装和设置变得快速简单

 支持电子地图和动态图标,让用户直观地监视告警事件并控制相应设备

1)、电子地图能将现场门禁设备点位以动态图标显示在软件界面上,可以监控各门禁设备的通信、运行状态及故障情况。状态信息自动更新。当出现状态变化或故障时,动态图标能够以颜色改变方式能在屏幕上准确、实时地显示。根据状态或故障等级不同而定义显示不同颜色、发出声音及触发报警

2)、软件有地图编辑功能,每个用户都可以编辑自己的区域平面图,按照自己的要求设定监控的门禁和防区,当发生报警事件时,平面图会直观地显示报警区域,视频信号也自动切换到该点显示相应图像

3)、用户可充分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操作,包括开门、锁门、报警点监视,查看视频图像以及控制云台和球机

4)、电子地图上的各种标识都可以由用户自行绘制自定义图形,以WMF 格式存储

 支持视频复核功能,当持卡人刷卡时,门禁软件界面可弹出持卡人照片,同时界面弹出关联摄像机视频,显示实时图像,操作员将实时图像与事先存储在系统中的持卡人照片进行比对,实现视频复核功能。 支持数字视频,可实现数字视频集成

 报警系统集成功能,可实现与同品牌报警主机的无缝集成,实现实时的事件和报警信息上传并显示  虚拟报警主机键盘功能,可查看状态/ 报警控制,管理简单  通过刷卡方式进行报警系统布防、撤防  增强的报表功能

支持预定义或自定义报表

按计划时间表输出E-Mail 或预定义报表 输出HTML 格式或其它指定格式报表

 支持巡更功能  支持防反传功能

多种防反传模式(软、硬)支持跨控制器链路的防反传

 支持电梯控制功能,最多可控制240 个楼层和255 个用户级别  控制器配置自动下载  持卡人跟踪和锁定功能  先进的持卡人管理功能  先进的卡片制作功能 利用公司标志或背景创建自定义ID 卡片 持卡人照片输入 持卡人签名输入 支持条形码创建 支持磁条创建

双门门禁控制器

智能控制器与读卡器接口融入到一套装置中,通过Wiegand(韦根)协议连接两个读卡器来控制两道门,通过 RS485 多点网络最多可控制 62 道门,其中有 30 台下游控制器与网关控制器相连。

 持卡人信息容量: 100,000  事件存储量: 100,000  可通过闪存进行软件更新  门禁级别: 128  节假日: 255  时区: 127

 卡格式: 128种韦根格式  地点代码: 8  专有电源失效报警

 板载实时时钟:区分时区、支持闰年  支持2个读卡器, 可以扩展至62个  8路报警输入  4路继电器输出  运行模式:-只刷卡

-刷卡和密码

 支持防反传:

-禁止通行(软)

-允许通行(硬)

-豁免

CE认证 智能卡读卡器

 最大读卡距离:5-6.4厘米  内置蜂鸣器,读卡时有声音提示  读卡器指示灯  工作频率:13.56MHZ  支持ISO标准:ISO 14443A  读卡:仅读取卡号ISO 14443A  工作温度:-30℃~60℃  工作湿度:0~95﹪  供电电源:8~16VDC  供电电流:空闲30mA,最大85mA  输出接口:Wiegand  86盒形  UL 认证 带键盘智能卡读卡器

 最大读卡距离:5-6.4厘米  内置蜂鸣器,读卡时有声音提示  读卡器指示灯  带键盘功能

 工作频率:13.56MHZ  支持ISO标准:ISO 14443A  读卡:仅读取卡号ISO 14443A  键盘信号输出:4bit韦根标准输出  工作温度:-30℃~60℃  工作湿度:0~95﹪  供电电源:8~16VDC  供电电流:空闲30mA,最大85mA  输出接口:Wiegand  UL 认证

双门磁力锁

 描述:抗拉力600 磅,带锁讯号及LED,外露式安装,双门磁力锁  主体尺寸:500mmL×42mmH×26mmD  铁板尺寸:185mmL×38mmW×12.5mmT  选择输入电压:12V / 24VDC

 消耗电流:500mA/12VDC,250mA/24VDC  内置:内置突波吸收器  抗拉力:600 磅(约250KG) 认证:CE

出门按钮

 不锈钢开门按钮,不锈钢面板  面板尺寸:86.6L×86.6W×2T mm  外壳尺寸:85.6L×85.6W×38.5T mm  86盒安装

 最大承载电流:5A/250VAC

篇2: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

平安城市解决方案简介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是以派出所、街道办、社会单位等为基本单元。监控报警点分布于城市的不同位置,基本单元是前端视频接入点的实时图像监控系统和单位防范报警系统。

区级监控中心将基本单元监控系统通过联网方式接入到统一的监控平台之上,实现对整个区域的集中监视、统一管理。

根据城市行政区域的划分将多个区级监控中心汇总至市级监控中心,建立共享机制、综合协调各种资源。

城市之间则通过省、市等多级联网方式,从而形成全省或全国统一监控的大格局。因此,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关键是发展各个基本单元的监控系统,也是实现对整个城市全方位监控的基础,保障报警联网系统及时有效上传信息至接警中心,结合现场实时视频监控来快速处理特殊事件。

“平安城市”总体设计优势

模拟数字相互融合,发挥多级组网优势,实现主动防范机制,构建应急预案指挥 杜绝局部单点被动防范,实现系统集成主动防范

分级负责管理、综合协调处理、统一调度指挥、应急预案机制 融合模拟和数字系统优势,发挥多级联网架构的特点

分布和集中存储相结合,海量历史视频快速查找定位

提供报警与视频相复核,发挥矢量地图精确定位

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满足城市综合管理需要[nextpage]

霍尼韦尔“平安城市”综合管理集成平台

HUS霍尼韦尔“平安城市”综合管理集成平台HUS是针对大规模系统组网、多级别管理远程联网、安防系统无缝集成环境下的分布式集散型管理平台,监控和管理不同类型的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等子系统,融合于一体化的综合性集成平台管理软件。

HUS集成平台实现远程联网多级管理,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行业化和高度集成管理的综合性平台,以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高可靠性、灵活性和业务化的安全防范管理需求,适合于在大型组网、多级管理的分布式环境下对视频编解码器、网络硬盘录像机、模拟矩阵主机、防范报警设备、门禁控制系统以及第三方系统的集中监控与管理。

霍尼韦尔安防综合管理集成平台HUS采用了CIP、C3I、OSS、CRB、DSA、DVM、MVD、CDS、VMS、UDI、TII、DMC、MDI、ALM、VEM/GIS、IVA、ALR、BMD、RES、STA等先进技术和开放架构,实现先进集成管理平台、命令指挥控制中心、开放性架构及标准、中心冗余备份机制、分布式体系及架构、全数字化视频管理、多级视频调度策略、集中及分布式存储、虚拟矩阵切换系统、统一设备接口能力、第三方集成兼容性、数据管理中心浏览、多种设备信息管理、严密权限日志管理、矢量电子地图定位、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资源逻辑重组功能、业务流程按章执行、预案编程规则引擎、情景感知威胁判断、报警信息综合、设备信息管理、集中或本地图像存储、设备参数调整等功能,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深层次及特殊需求。

HUS集成平台客户端软件根据用户身份和级别定义,在授权范围内实现远程登录访问,满足用户优先级的响应能力,提供视频图像集中管理、电子地图直观显示、预案编程远程定义的客户端,便于用户直观判断、信息综合,实现视频列表显示、实时多画面监控、前端摄像机控制、历史图像查询、智能视频分析、远程视频自动巡视、矢量电子地图缩放、平面电子地图配置、设备信息状态管理、报警事件与视频图像复核、数据管理中心配置、领导远程坐镇指挥等操作管理功能。

篇3: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

TPS系统和其它类型的第四代DCS系统有所不同, 由于网络接口模件 (NIM) 最大通讯IO点为8000点/NIM, 一台300MW机组4000个IO点, 再加上4000个内部逻辑控制和运算点, 实际需要也是8000点, 用一台NIM显然达到通讯能力的极限, 一般300MW机组都配有两台NIM, 也就是两条控制网络, 这就存在两条网络之间HPM (控制器) 的数据通讯问题, 同一条网络上的HPM (高性能过程处理器) 也存在数据通讯问题, 因此, 对大型发电厂DCS而言, 如何实现TPS内部数据通讯是一个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DCS、DEH、ETS分别属于独立系统, 各个系统之间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数据交换, 例如协调系统负荷要求信号、RB命令、给水流量要求信号等一些控制命令, 另外还有汽机本体金属壁温、发电机本体温度等监视信号, 这些信号是通过远程IO方式从现场进入DCS, 要实现在DEH中监视可以通过就地双支元件用硬接线再进入DEH, 也可以通过DCS通讯给DEH实现;TSI中汽机轴振等信号是从就地通过电缆接线进入DEH, 在DCS中无法监视;ETS中保护的投、切和过程报警信号, 在DCS中也无法监控, 因此, 如何实现TPS和DEH、TSI之间数据共享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显然用通讯的方案不仅节省电缆而且不占用系统IO通道, 系统通讯开销较小, 通过借鉴以往改造经验并结合我厂实际情况, 最终讨论决定, 本着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以简单、实用、尽可能的节省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缩短工期为原则, 对一些参与保护、控制的命令信号, 一律采用硬接线方式, 对于纯监视的汽机壁温、发电机本体温度等一些信号, 则全部采用MODBUS串行通讯方式实现。

2 TPS系统简介

2.1 硬件配置

系统共设有5台操作员站 (GUS) , 1台工程师站 (GUS) , 1台单元长站 (Remoter-GUS) , 一台报表处理站 (WINNT系统, GUS) , 一台SOE站 (DELL PC机) , 8台冗余的HPM控制站, 9个FTA端子柜, 其中D02使用了两个远程FTA柜。1台节点柜, 12个继电器柜, 1台FSSS继电器柜, 3个电源柜 (其中一台为DCS本机供电, 另外两台为热控电源柜) 。2台吹灰动力柜。1台旁路动力柜。

2.2 网络构成

TPS系统具有三层网络结构, 分别是以太网 (Ethernet) 、局域控制网 (LCN) 和通用控制网 (UCN) 。

3 TPS系系统统通通讯讯方方案案

3.1 TPS内部数据点的通讯

共分为两种情况:同一条UCN网络之间通讯和两条UCN网络 (这里指01网和02网) 之间通讯。

第一, 同一条UCN网络之间通讯。TPS系统支持在同一网络下的HPM点对点通讯功能 (Peer-to-Peer) , 实现方法可以用Reg PV点、Reg Ctl点、Dev CTL点、或者Logic点读或者写 (俗称的“拉、推”) , 也可以用CL程序读、写。第二, UCN01和UCN02之间通讯。不同的UCN网络之间必须借助LCN网络实现通讯。实现方法是通过AM模件上的CL程序读、写。但AM只能读写SP单元的I/O点, 因此, 必须首先将需要通讯的两个HPM中的点推给SP单元, 再由CL程序将SP点推下去, 现举例说明:

例如要将UCN02网络上DAS系统 (D01控制器) 中的一个温度点“引风机A推力轴承温度 (3D01TE_0712A) ”信号通讯给UCN01网络上BSCS系统 (S02) , 通讯简图如下:

下图是用以上方法实现的两条UCN之间通讯示意图:

3.2 TPS系统和第三方设备的通讯

主要包括TPS与DEH/MEH以及ETS系统之间的通讯。

3.2.1 TPS与DEH通讯。

主要有以下几类点: (1) 模拟量输出信号 (DCS到DEH) :汽机壁温信号、轴承回油温度、轴承金属温度、正负向推力轴承温度、发电机线圈温度等104个点。 (2) 开关量输出信号 (DCS到DEH) :转、定冷泵停止, 转、定冷水箱水位低等信号13点。 (3) 模拟量输入信号 (DEH到DCS) :TSI信号共计34点。

实现方法:要实现DCS和DEH通讯, 在DCS中通过一个通讯单元实现 (Gateway) , 渭河#3机组使用的是一对EPLCG (扩展型PLC接口) 模件, 该设备挂在LCN网络上, 成为该网的一个节点, 系统组态定义为HG03网络, 所有与DEH、ETS的通讯点都从该模件接收、发送。在DEH中也有一个专门的通讯站, 即一台工控机, 里面装有新华XDPS400自带的通讯软件 (GTW) 。DCS和DEH的通讯方式为Modbus串行通讯, 波特率9600, 偶校验, 数据位8位, 停止位1位, DCS为主站, DEH作从站。

下图为DCS、DEH点通讯示意图:

3.2.2 DCS和ETS通讯。

该部分通讯点主要用作保护的投、切和过程报警, 其中DI信号111点, DO信号44点。实现方法和DEH、DCS的通讯相似, 在DCS中经过EPLCG通讯单元, 利用PORT2端口, 一对无源RS232/485转换器, MODBUS协议, RS485接线方式。由于ETS所有通讯点只应用在LCN网络, 没有被UCN下层网络使用, 因此, 实现方法相对简单, 没有用到AM模件和CL语言等烦琐的推拉关系。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 使得Honeywell公司的TPS系统真正做到了在渭河电厂的顺利使用, 成功解决了各个系统之间数据通讯问题。创造了TPS和DEH在国内第一次实现通讯, EPLCG (扩展型PLC通讯单元) 在国内第一次成功使用两个第一, 使得TPS系统发挥了其硬件稳定可靠的优势, 又较好的避免了通讯能力较差的不足, 可以说做到了物尽其用的目的。

摘要:文章对XDC800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简介, 对霍尼韦尔分散控制系统TPS在老电厂DCS改造中存在的网络通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提出了解决办法, 为其它电厂同类型DCS改造提供经验和技术参考。

篇4: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

霍尼韦尔高技术解决方案的核心是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这是介于ERP和DCS之间的解决方案,专门用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霍尼韦尔高技术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近100家大型、特大型集团公司或企业,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兵器集团、BP、Shell、神华等,项目涉及实时数据库、APS先进计划与调度、MES生产执行系统、先进过程控制与优化、流程设计与动态仿真、油品移动与在线调合、油品配送与分销等内容。这些高技术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给企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效益,同时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以中石油为例,MES的应用能够让ERP更有效率,生产更加安全和稳定。”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高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拓展经理周伟良说。

位于甘肃省中部、拥有50年历史的中石油西固油库通过采用霍尼韦尔MES系统改造,实现整个油库区的全面自动化。从ERP产生订单后,MES 将严格控制生产流程,保证成品油调和的质量,并与真正的油库装车、卸车结合,准确估算装车时间,避免运输车辆长时间等待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MES还在安防和消费等方面进行控制,实现操作流程的全面自动化控制。

篇5: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

霍尼韦尔MoMas®智能家居系统集成控制家庭安防、消防、报警、新风、温控、灯光、窗帘等子系统,一站式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可免除开发商、设计安装公司多次采购的繁琐以及子系统间无法兼容的风险。该系统核心模块支持多种国际标准协议,还可与多种第三方系统无缝集成,为智能家居需求提供更全面的整合方案。

MoMas®的桌面/挂墙/导轨多种安装方式、有线/无线多种通信模式,均为系统升级、扩容提供便利条件,有效节省安装时间与布线成本。模块化设计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和预算搭建系统,既适用于别墅,也适用于公寓楼中各种户型,也便于小区安全防范和集中统一管理。除了易安装维护,MoMas®系统核心模块以及云平台的稳定性也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充分保障,帮助降低系统维护成本。其中,核心模块双核供电设计可确保系统在停电状态下也可正常运行,超长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可保证数据和警报信息不受断电影响,有效控制各种设备。此外,稳定的云系统是保障远程监控的必要条件。MoMas®系统可通过业主自家Wi-Fi登陆云端,不依赖社区网络,不拥堵,无干扰。

MoMas®智能家居系统内置64种标准场景并支持多种定制化场景设定。无需培训,业主即可通过图标式App、可视对讲主机界面轻松添加/设置多种生活场景,还可通过全新的语音交互功能对家中设备进行操作。MoMas®系统可根据监测的室内温/湿度、PM2.5等指标选择性开关空调、地暖、加/除湿与空气净化设备,也可通过稳定的云服务平台和手机LApp功能实现全屋一键布/撤防或任意调用各种家居场景,随时随地浏览所需房间的监控画面,为业主营造高品质家居生活。

篇6:霍尼韦尔“软硬”兼施

今年3月,霍尼韦尔2016年度投资者会议在纽约召开,首次对外提出“软件也是核心竞争力”理念,其所推进的“互联战略转型”正式浮出水面。

如今,在霍尼韦尔全球两万多名研发人员中,已有超过一半的研发人员都在专注于软件开发,其业务年销售收入也已超过10亿美元,且正以两位数的增幅高速增长中。而在汽车领域,除了传统的涡轮增压技术,霍尼韦尔又能为行业提供哪些互联解决方案?

北京车展前夕,《汽车观察》对话霍尼韦尔交通系统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金晨海,听其讲述公司在汽车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用户体验上的实战能力,“相比同行,我们的差异化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全链条本土运作能力;二是创新与速度。”

未来已来

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在华产能已从100万台增长到了300万台,客户群也已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30多家整车企业。

截至目前,霍尼韦尔交通系统业务共在华共拥有两家生产基地和一个技术中心:上海生产基地于1994年投产,产能达100万台,主要面向商用车生产;武汉生产基地于2013年投产,产能达200万台,主要面向乘用车生产;上海技术中心则以测试实验室、核心技术工程中心、设计中心为主。

“更严格的排放和油耗法规正驱动涡轮增压市场的全球增长。特别是在中国,由于未来五年要求实现百公里5升的平均油耗,这将推动中国涡轮增压销量翻番。”采访期间,金晨海特别强调了霍尼韦尔于去年发布的《全球涡轮增压市场预测》报告:到2020年,中国涡轮增压规模将从现有的750万台增长到1550万台,其中,乘用车新销售车辆的涡轮增压占比将从2016年的22%翻番至2020年的44%;同时,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在全球新车市场的普及率也将从目前的28%上升至2020年的47%。

另据该报告预测:到2020年,平均每年将有200万辆配备多级增压系统的全新轻型车辆上市。具体来看,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将保持30%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其在省油型入门级和中端汽车市场上的渗透率会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一个巨大的增长趋势;四缸发动机将继续占有涡轮增压轻型车市场75%的份额,保持7%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在最新清洁柴油涡轮增压技术和后处理技术促进下,柴油发动机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率将增长到7%。

此外,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目前涡轮增压发动机占比为10%,2020年预计达到25%,这无疑会打开未来通过电动增压和能量回收技术进一步拓展市场潜力的大门,深谙此道的霍尼韦尔早已做足准备。

“可以从高级赛车赛事中瞥见电动产品的未来。”据金晨海介绍,目前霍尼韦尔已与法拉利车队进行了合作,将一款电动涡轮增压器集成到一个混合动力系统中,以提高法拉利车队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性能。与之类似,霍尼韦尔还正与一家全球性车企合作,为其提供一款空气压缩机,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在市场上看到它的身影。

实际上,霍尼韦尔支持电动涡轮增压技术的关键在于行业发生了转变,即日益严苛的燃油经济性法规将要求汽车制造商重新审视技术路线图,以优化车辆的整体性能。所以,对传统电气系统架构进行升级,如从12伏系统升级至48伏系统等,都将是霍尼韦尔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电动增压技术将重新定义涡轮增压产业,该机会将进一步扩展霍尼韦尔在行业中的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霍尼韦尔在全球传统涡轮增压技术领域一直保持领跑地位,未来也希望能在电动增压技术领域成为领导者。”据金晨海对《汽车观察》透露,霍尼韦尔目前正在开拓一系列的电气化应用,如电动增压、电动涡轮能量回收、全电动涡轮增压、燃料电池用电动空气压缩机等。

增值服务

随着购买涡轮增压车辆消费者比例的不断上升以及全球市场渗透率的持续增长,车企将越来越看重其技术的创新应用与质量稳定性,仅靠发动机小型化和增加一个涡轮增压器已不能再满足市场需求了。

2016年4月7日,霍尼韦尔在北京举行了以“万物互联、至联致远”为主题的品牌活动,首次向媒体集中展示了公司互联解决方案及应用案例,共涵盖十大领域:互联建筑、互联工业、互联家居、互联飞机、互联地铁、互联机场、互联汽车、互联酒店、互联医院、互联油气化工。

其中,在互联汽车方面,霍尼韦尔汽车软件业务通过提高动力系统的性能、优化新一代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进一步重塑汽车产业的未来,且也已在汽车软件技术和服务的开发与创新上尝试了具体应用,如动力总成控制、预测性巡航控制、车联网网络安全、集成整车健康管理等。而未来这些汽车软件技术将助力互联汽车的发展,可直接帮助车企提升车辆动力性能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整车材料生产成本,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并减少后期的保修维护费用。

在今年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霍尼韦尔特别展出OnRAMP?设计套件,这个软件应用套件可以帮助汽车发动机制造商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动机开发周期的效率,同时可以定制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各种日益复杂的计算机控制。自2011年以来,霍尼韦尔共发布了五个版本的OnRAMP软件,且已与八家客户合作。

“随着传感技术、移动互联、宽带网络普及,万物互联是大势所趋,对各行各业都是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会,尤其在交通领域,软件技术正引领汽车产业和交通领域的未来,数据与体验已成为霍尼韦尔为汽车行业提供互联解决方案的核心驱动。”据金晨海介绍,霍尼韦尔汽车软件业务如今已与许多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如通用、福特、雷诺等,同时还与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捷克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了合作。

篇7:霍尼韦尔-门禁系统方案

关键词:TPS,历史模件,故障,分析,解决

0引言

1996年建成投产的茂名石化乙烯厂丁二烯抽提装置和MTBE装置均采用美国霍尼韦尔 (HONEYWELL) 公司的TDC3000集散控制系统 (DCS) 控制生产过程, 在2006年7月100万吨乙烯改扩建中, 增加了一套丁二烯装置 (2#丁二烯装置) , 新增装置的DCS采用HONEYWELL公司的TPS系统, 为了方便管理, 我们将三个装置三套DCS合并为一套, 并将TDC3000系统升级为TPS系统, 操作站由原来的US改造成GUS。新DCS系统投用后, 出现了很多问题:历史趋势常常出现断线现象;区域数据库经常无法切换;历史模件 (HM) 的两个冗余的硬盘时常失去冗余;HM常常出现自动 SHUTDOWN (停止) 。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生产。本文论述的是, 针对此HM的故障展开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整改措施。

1问题调查分析

1.1系统配置情况

TPS系统在网络结构上采用了三层网络 (工厂信息网络、局域控制网、通用控制网络) 的框架形式。工厂信息网络 (PIN) 采用最广泛的以太网。局域控制网 (LCN) 符合IEEE802.4标准, 采用“令牌总线”协议, 挂接在网上的模件主要有:全局用户操作站 (GUS) , 用来连接PIN的APP (Application Processing Platform) 、用于存储系统、用户组态文件、工艺参数历史数据的历史模件 (HM) 等。通用控制网络 (UCN) 遵循IEEE802.2和802.4标准, 采用“令牌总线协议”, 通过其上挂的高性能过程管理器 (HPM) 、安全管理器 (SM) , 实现过程控制。 网络接口模件 (NIM) 用于LCN 与UCN 交换数据。配置如图1所示。

1.2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师, 对出现的问题现象逐一进行了分析。

1) 对于区域数据库无法切换, 原因是:

HM已经SHUTDOWN。

2) 对于历史趋势常常出现断线现象, 可能的原因是:

① HM上的SBHM (SINGLE BOARD HISTORY MODULE) 有故障 (内存或Firmware故障) ;

② 当HM负荷大, 其磁盘或处理器负荷过重时, 不能尽快卸载它的临时文件, HM会停止采集数据, 去做清除临时文件的工作;

③ HM每次SHUTDOWN后自动重启, 接近15分钟的连续历史数据会丢失;

④ HONEYWELL公司做过测试, LCN中的平均负荷不能超过85%, 超过了会造成HM过载和历史数据丢失。

3) 对于冗余的硬盘失去冗余现象, 可能的原因是:

① HONEYWELL公司做过测试, LCN中的平均负荷不能超过60-65%, 超过这个值会造成冗余节点对失去冗余, 其中的一个冗余伙伴离线;

② HM负荷大;

③ 有一个硬盘有故障 (硬件损坏或软件损坏) ;

④ HM上的SBHM有故障 (内存或Firmware故障) 。

4) 对于HM自动SHUTDOWN现象, 可能的原因是:

① 磁盘驱动器的供电瞬间中断 (节点地址灯显示代码-190) ;

② SBHM主板有问题 (节点地址灯显示代码-190) ;

③ SBHM主板的固件 (Firmware ) 版本低――2006年3月前生产的主板 (SPC的固件版本低于K) 会造成磁盘处理错误;

④ 硬盘故障;

⑤ HM的负荷大。

1.3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更换硬盘、高版本的SBHM主板、HM供电模件进行测试, 问题依然存在。因此, 排除了硬盘、SBHM主板、硬盘供电存在问题的可能。

然后, 对LCN的负荷进行计算。LCN的负荷用PARSEC来衡量, PARSEC的含义是:另外一个节点从这个节点每秒请求参数的平均数。在GUS的PERFMENU显示上选择PARCHKR, 得到每个节点的PARSEC, 如表1所示。

将各节点的PARSEC值加起来为717.04。然后, 由图2 (来自HONEYWELL公司资料) 得出LCN负荷。

从图2可以看出, 负荷只有22%, 没有超过HONEYWELL的推荐值60%~65%, 因此, LCN的负荷不高。

然后, 我们对HM的负荷进行检查。通过在线检查发现:卷组态为HM全容量的95%, 高于HONEYWELL推荐的卷组态的大小不超过每个HM全容量的90%的指标;对于HM的CPU负荷, 正常时CPUFREE (在前15秒CPU闲置时间的百分数) 为43%~59%, 有时CPUMIN (当前的一个15秒采样周期内CPU闲置时间的最小值) 的值为33.4%, 而HONEWELL推荐CPU闲置时间不能低于40%。因此, HM的负荷偏大。

2HM负荷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2.1HM负荷大的原因分析

针对HM负荷大的问题, 我们对NCF (网络组态文件) 组态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1) 用户卷检查 用户卷的大小为 (9383+6256+6256+9384) *128=4003712个SECTORS (扇区) , 占了总容量6980992 SECTORS的57.4%, 而实际应用用户卷没有必要这么大。

2) 连续历史负荷的计算 根据HONEYWELL资料和实际的卷组态, 连续历史给HM磁盘带来的负荷是繁重的。我们对连续历史给HM造成的负荷进行计算, 该负荷也用PARSEC来衡量, 单位PPS (parameters-per-second) 。连续历史组态情况如表2。

连续历史给HM造成的负荷=20/60× (6+17+3+21+6+18) +20/20× (4+4) +20/10×4=36.313PPS。

HONEYWELL已经做了大量测试, 在非系统HM上, 组态连续历史3000个点 (150历史组) 和50PPS用于1.8GB的磁盘驱动器是没有问题的。而目前我们的HM是系统HM, 对于系统HM, 一般情况下, 对于120个历史组来说, 大约20~30PPS有可能就是最大负荷了, 这主要取决于驱动器的类型和其他HM的负荷 (checkponits, 趋势和画面请求、记录、突发事件、文件访问等) 。因此, 从连续历史给HM造成的负荷计算看, 连续历史给HM造成的负荷偏大。后来的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操作人员调用UNIT (单元) 2的历史趋势 (SAVE RATE 为20秒) 时, 选择8小时的时基 (TIMEBASE) , 工作正常;当选择16小时的时基时, 由于数据请求量增大, HM出现了SHUTDOWN。

2.2解决办法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 将用户卷的大小减少400384个SECTORS。针对连续历史给HM带来的负荷偏大的问题, 我们结合工艺的要求, 将原10秒、20秒的连续历史组的组态改成60秒。改后, 连续历史给HM造成的负荷=20/60× (6+17+3+21+6+18+4+4+4) =27.67 PPS, 负荷大大减小。

然后, 我们在线检查HM的负荷:卷组态为HM全容量的90%, 满足了HONEYWELL的推荐指标;正常时CPUFREE为94%~97%, CPUMIN的值为59.2%, 高于HONEWELL推荐值 (40%) 。

3结束语

通过对HM的NCF组态的修改, 解决了HM频繁故障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运行, 原故障再未出现。

HM是TPS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在处理历史模件的故障时, 要认真分析每一故障现象, 充分利用系统在线测试软件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信息。不仅要考虑硬件、软件存在的问题, 还要考虑LCN负荷对HM的影响。

由于连续历史对HM的负荷影响较大, 应尽量减少使用5秒、10秒、20秒的历史组, 而多采用60秒的历史组。如果一定要使用5秒、10秒、20秒的历史组, 就要保障通信的负荷在30PPS以下, HM的CPU闲置时间在40%以上。当通过组态或现有硬件不能使通信负荷或CPU闲置时间达到HONEYWELL推荐要求时, 笔者认为, 可以考虑增加一个非系统HM, 将连续历史组的组态置于非系统HM中, 以减小HM的负荷。

篇8:霍尼韦尔的中国江湖

你或许知道,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中,霍尼韦尔承揽了四个工作包;你或许不知道,当你在中国乘坐飞机时,霍尼韦尔的ATM都在发挥作用。

ATM与“中国风”

ATM在不同人眼里有着多种意义。说到这个词,小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阿童木”或者“奥特曼”;大孩子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魔兽世界、横扫千军、“游戏王”等游戏;通信工程师们的反应,则可能是“异步传输模式”。

当然,多数人所理解的ATM,恐怕还是新闻常常爆料的,让许多人纠结的自动提款机。如果不涉及到气象、军事等专业词汇,ATM的形象似乎就是伫立在角落里的成排机器——输入密码,吐出钞票。

但在航空业,ATM并不仅仅是那些“吐钞”的家伙,在霍尼韦尔公司的词典里,ATM是“空中交通管理(Air Traffic Management)”的意思。

面对航空业普遍头疼的空中交通繁忙问题,霍尼韦尔提供了多种空中交通管理产品,包括泊位引导系统、近地警告系统和空中防撞系统等。由这些系统所构成的ATM,通过整合和优化,在提高航空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机场管理成本。

“先进的ATM系统可以帮助机场及运营商提升运营能力、效率及安全性。”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航空运输副总裁戴殊荣对本刊记者表示,泊位引导系统帮助机场准确地将飞机引导至停机位,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基于飞机的位置、高度、航速和下降率,以及系统内部的地形、障碍物和机场数据库来预测飞机航路与地形或障碍物间的潜在冲突。飞机采用了SmartTraffic空中防撞系统后,可以极大地提高飞行安全及优化路线选择,并显著降低成本。目前,中国东方航空、海南航空以及西藏航空均已采用霍尼韦尔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和空中防撞系统。

此外,霍尼韦尔SmartView系统能改善飞行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度;SmartRunway是用来避免跑道碰撞的警告系统,是航空业唯一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认证的跑道警告系统。

当然,这些产品不是普通乘客平时都能看到的。据悉,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霍尼韦尔公司将设立具有浓郁“中国风”的特装展台,面积也比上一届扩大3倍。展台上推出的产品,或许能给参观者以更直观的印象。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企业传播总监徐迎兵介绍说,届时,除了技术的展示外,霍尼韦尔还将有很多互动的展出。“当然,最大的惊喜要留到航展现场,到时候大家可以去现场亲身体验。”他说。

RDR4000 IntuVue气象雷达已被选用为空客A380的标准雷达,能够对从地面到六万英尺高空,以及320海里范围内进行自动探测,并准确辨别出带有冰雹、闪电特征的气象情况,帮助飞行员提前预警及选择安全航路。据戴殊荣介绍,它能够提高飞行安全和运营效率,降低总体成本。陆基增强系统(GBAS)则由霍尼韦尔SmartPath提供,用于提高机场吞吐量,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空中交通噪声以及缓解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戴殊荣表示,SmartPath可以提供飞机精确的导航数据,引导飞机精准着陆,实现飞机复杂进场或直线进场,“是一款具有竞争力的GBAS解决方案”。HTS900发动机是霍尼韦尔涡轮轴发动机家族的最新成员,这款产品采用下一代双离心压缩机结构,增加发动机动力输出,可以降低燃油消耗。

不过,上述航展计划的展品也只是霍尼韦尔航空航天产品的一部分。据戴殊荣介绍,霍尼韦尔的科技广泛运用于40个机场,覆盖欧洲、中东以及亚洲。在中国,就有20余个机场采用了霍尼韦尔的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北京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

也就是说,当一位乘客的出行刚好被覆盖在霍尼韦尔的空中交通管理科技发挥作用的范围内时,他/她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给这套管理系统一个好评,因为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有了很好的保证。对机场管理者来说,在获得好口碑的同时,管理成本也显著降低了。

机场内外,霍尼韦尔建筑了一道“从地面到空中”的产品线,在面对如今航空业的挑战时,综合竞争力更加强大。“霍尼韦尔通过专业的科技创新,帮助机场及外场运营商通过无线沟通方式更快捷地获得相关数据。这说明了霍尼韦尔能够帮助运营商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在戴殊荣看来,提供从地面、机舱到航站楼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产品,助力空中交通管理现代化建设,帮助飞机/乘客实现轻松、快速地起降,减少航班延误,是霍尼韦尔科技的作为。

戴殊荣对霍尼韦尔的上述产品的优势总结为:“对研发的热情改变了航空业,帮助客户定义并开拓未来。”

“大飞机”前行

作为航空领域内的跨国企业,霍尼韦尔与当地研发生产方的合作是其发展的常态,这也是许多同类企业的通用做法。霍尼韦尔与世界最大的两家生产商——波音和空客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多款机型上都可见出自其手的技术产品。

霍尼韦尔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是作为中国大飞机C919项目的供应商,参与到该项目长期的合作当中。据戴殊荣介绍,目前,有三家霍尼韦尔的合资公司支持C919项目的工作。一家是霍尼韦尔与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提供辅助动力系统;另外一家是霍尼韦尔与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的合资企业,提供飞行控制系统;第三家是霍尼韦尔与湖南博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提供刹车及机轮系统。除上述三家合资企业外,在过去几个月内,霍尼韦尔通过签署一系列谅解备忘录,在合作进程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C919项目一共选择了霍尼韦尔的四个工作包产品:电传飞控系统、机轮刹车系统、辅助动力系统(APU)和提供精准位置数据的惯性基准系统。2012年,霍尼韦尔在与中国大飞机项目合作方面继续前行,与中国的企业合作更加密切,也让航空业界进一步认识了其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销售能力。

中国的机遇

中国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也引起了霍尼韦尔的关注。中国推进低空空域开放的举措,为空中交通管理能力的优化提供了空间。

“霍尼韦尔在中国拥有超过300名工程师,并且未来三到四年内这一数字有望翻倍。”戴殊荣表示。霍尼韦尔为哈飞运12F飞机提供Primus APEX航电系统,为AC311直升机提供发动机及航电设备。2012年3月,霍尼韦尔启用位于上海的技术运营中心,使运营中心的技术服务工程师能够发挥作用,提供更及时而完善的技术支持。

“除去科技及创新,坚实的伙伴合作关系尤为重要。”谈到合作时,戴殊荣强调,通过巩固和开拓合作关系,霍尼韦尔的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最为典型的是与中国民航总局和中航工业集团的合作。霍尼韦尔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提供管理培训及航空领域研究。2011年5月,霍尼韦尔与中航工业共同设立了空中交通管理实验室,用来研究中国的空中交通管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中航工业-霍尼韦尔战略委员会是另一项标志性的合作。通过该委员会,双方能够探讨和交流,搭建一系列更好服务中国航空工业的平台。

“这些举措都将推动商业航空及通用航空领域内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性管理及研发。”戴殊荣表示。

“霍尼韦尔在公务与通用航空领域已有全面的计划,包括针对当前机队及未来机队的客户和产品支持,针对中国的售后渠道合作伙伴策略,合资企业及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备忘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计划也会不断调整,以适应日渐成熟及多变的市场环境。”提及通航市场,戴殊荣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上一篇:网吧调研报告下一篇:收废品_小学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