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2024-05-24

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精选8篇)

篇1: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高考试题全国卷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教育部为未能自主命题的省份命题的高考试卷。分为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为帮助广大同学科学备考,特将2017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名单以及2016年新增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名单发布给大

2017年全国24省市高考将全部使用全国卷

据统计,2017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八省市不再自主命题,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全国全部使用全国卷的省市区达到24个。2017年山东、海南部分采用全国卷,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 从目前来看,2017年仍将自主命题。

注:这是截止至2015年8月19日的公布情况,若有调整,以官方最新公布为准。

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全国Ⅰ卷地区:

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全国Ⅱ卷地区: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自主命题省份:

江苏、北京、天津、上海

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2017年考试改革地区

高考改革地区:

浙江、上海

考试模式:

3+3,不分文理科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改革后的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外语考试:

浙江每年2次,6月和10月;上海每年2次,1月和6月。

选考科目:

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上海实行6选3,每科满分7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录取方式 :

浙江

1、高考录取不分批次;

2、“专业 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

1、合并本科第一、二招生批次;

2、“总分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2017年高考除浙江、上海因实行高考改革变化较大外,全国其他地区保持稳定,考试模式仍与2016年保持一致。

前不久发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有了新的变化,浙江和上海的小伙伴们也即将面临新的高考改革,种种变化都在表明2017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篇2: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己。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来阳光与人都在成长。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关键: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篇3: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2016年云南省高考英语试卷为全国新课标III卷, 主要特点如下:

1.难易适中, 突出“双基”;

2.突出语境, 淡化语法;

3.注重运用, 贴近生活;

4.语境真实, 语言地道。

试卷保持了英语学科多年以来形成的稳定的命题思路, 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传递正能量, 试题语言逻辑性较强, 词汇紧扣考试大纲, 所以, 学生答题比较顺手。因为采用全国新课标III卷, 所以, 难度与2015年全国新课标II卷相比稍有下降。

二、试题结构动向

2014年以后, 高考英语增加了篇章语法填空题, 更加强调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 以及在语境中的灵活运用。2016年试题模式依然是四篇阅读+一篇完形填空+一篇“七选五”+一篇语法填空+改错+作文。从卷面情况看, 试卷依然关注考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整体把握语篇的能力, 以及常规的英语阅读能力。从题目排序来看, 2016年云南省所用的高考英语卷非常合理, 卷首的阅读理解部分非常容易, 有助于考生轻松地进入状态, 后面的题目难度逐步增加, 有利于学生稳定心态, 考出真实水平。

其中, 阅读理解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关注社会现象, 总体难度相对稳定;“七选五”主要讲述如何买鱼以及烧鱼的注意事项;完形填空为记叙文体裁, 夹叙夹议, 传递正能量;语法填空不是考试说明上列举的对话形式, 而是说明文体裁, 讲述了筷子的使用, 传播传统文化, 难度适中;短文改错是关于青少年时期与父母相处的回忆, 考点常规, 难度平和;书面表达沿袭2015年的体裁, 即应用文中的书信写作。题目要求写一封道歉信, 就不能如约一起去书店向Bob道歉。命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总体来说, 整套试题体现了英语学习的特点:从语言学习到能力培养, 也就是“四会”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真题解析

(一) 阅读理解:题型稳定, 信息句直观

高考阅读理解的题型一直比较稳定, 通常有四大类:事实细节题 (直接信息理解题1, 2, 3, 4, 8, 14;间接信息转化题5, 12) ;主旨题 (11, 15) ;推断题 (7, 9, 13) ;释义题 (6, 10) 。2016年的阅读理解, 和往年一样, 共有四篇文章, A篇是一则广告, 共介绍了五个与音乐有关的活动, 包括举办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和联系方式等;B篇是故事类短文, 介绍了一个女作家独特的挖掘写作素材的方法。由于文章的结构较松散, 要寻找关键句不容易, 但是一旦找到关键句, 就能获得重要信息;C篇是生活类说明文, 介绍了英国的苹果节, 以及苹果的种类及种植环境;D篇是一篇反映新闻传播特点的社会类议论文, 讲述了在网络普及的时代, 好消息的传播速度比坏消息快。与2015年相比, 2016年阅读理解的难度明显降低, 主要特点如下:

(1) 在考题设置上, 基本遵循“标题跟着主旨走, 细节找到仔细看, 多半词汇有转化”这一经典传统的解题原则。

(2) 阅读理解的设问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 15个问题中, 多数以“What”“Which”“When”和“How”开头, 不再像往常一样出现以“Why”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即阅读理解着重考查考生对具体信息和细节的接受与处理, 不再出现“细节理解”与“深层理解”平分秋色的现象。如:

解析:此题为推理判断题。根据“I don’t make them up”和“Welty’s people come from afternoons spent visiting with old friends, from walks through the streets of her native Jackson, Miss., from conversations overheard on a bus.”可知, Welty的小说里的人物并不是虚构的, 他们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故选C。

(3) 单词释义题延续2015年的模式, 即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对生词的理解, 而是考查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对熟词 (如B篇中的them) 和短语的理解 (如C篇中的a pipe dream) 。如:

解析:此题为词义猜测题 (代词替代) , 原文是“My friend said:‘Now we believe your stories, ’”Welty added.“And I said:‘Now you know.These are the people that make me write them.’”根据上下文可知, them指代最近的名词“stories”。

(4) 4篇阅读理解文章的排列顺序也与往年有所不同。2016年阅读理解的首篇是一则广告, 最后一篇是有一定阅读难度的社会题材类的议论文, 遵循“由浅入深”的排列原则, 这与2015年的高考英语截然不同。可见, 在文章的排序方面, 并没有形成一成不变的模式, 文章的深与浅均随机安排。

(5) 在选材方面, 与往年的试题大同小异, 即第一, 突出阅读的交际性, 通过阅读广告等文章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信息;第二, 重视故事类文章的阅读, 强化对文本信息的挖掘, 于平凡之处见文章的价值, 促使读者在人文素养方面得到熏陶和提升;第三, 科普及社会方面的文章能够拓展考生的知识面, 开阔视野。

(6) 由于阅读理解命题策略较单一, 如果考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 就能基本看懂, 在此基础上, 仔细看几遍, 一般就不容易出错了。这种命题方式意在考查学生英语方面的“真功夫”, 即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运用, 以及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

(二) “七选五”阅读:主题生活化, 脉络清晰的科普文章

这篇文章介绍了买鱼和烧鱼的常识, 主题生活化, 学生易理解, 感兴趣。与往年类似, 2016年的“七选五”阅读仍然为一篇层次和脉络清晰的科普文章, 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逻辑推理和归纳能力。选项中的句式主要有3种:祈使句、简单句和复合句。

“七选五”阅读题, 若设在段首, 如第18题, 则主要考查学生概括主题句的能力;若设在段中, 如第16, 17, 19, 20题, 则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 往往会在上下文的衔接处设题;若设在段尾, 则主要考查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设题处往往与主题句呼应, 2016年的“七选五”阅读没有在段尾设题。

例如:

解析:

16题为段中句, 考查上下文串联, 因为有衔接词“But”, 答案以上句为主, 中心是鱼对人的健康有好处, 所以, 选择的句子也应围绕鱼对健康的好处来展开, 即答案为G。

18题考查概括能力, 文章的写作模式为总—分—总, 因此, 很容易定位答案, 上句为This text is about how to buy and cook fish in an easy way, 而下句为Fresh fish should smell sweet.所以, 这一段展开的主旨句为how to buy fish, 即答案为F。

(三) 完形填空:在语境中解题, 关注关键词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 (叙多于议) 的励志故事。叙述了作者想成为学校足球队的明星, 从一心实现夙愿到脚踏实地、务实本分地做人这一心路历程。故事中, 作者的队友Miller King, 虽然在一次事故中失掉右臂, 但他平和、谦逊、坚毅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作者, 在他的影响下, 作者的内心日益强大, 人也变得更加务实了。

文章难度适中, 设空合理, 前置性设空和后置性设空分布较均匀, 空与空之间疏密搭配合理。选项构成仍以实词为主, 名词7个, 动词5个, 形容词4个, 副词2个, 另有2个虚词, 1个连词, 1个代词。例如,

30.因为上文提到Miller失去了右臂, 下文的语境是over a fence, 说明作者看到他被困在栏杆上了, 故选A;

31.因为下文说if you had both arms, 翻越这个围栏并不困难, 所以选B;

32.根据上下文知道, 我在赛场上破了Miller所有的纪录, 还被提名MVP, 所以, 我肯定他最不想接受我的帮助。所以选C;

从中不难看出, 完形填空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 在语境中解题, 同时, 考查的词汇均为必修教材中的高频词汇。

(四) 语法填空:重点考查词类语法题, 动词比重较大

语法填空以词类为主, 其中, 动词依然是考查的重点 (共4题) , 42, 49题考查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和时态, 以及主谓一致;43, 44题考查非谓语动词;连词考查了3题, 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并列连词各一题;介词、动词变名词、形容词变副词各一题。考点很基础, 注重对语境的整体理解。

从内容上看, 文章介绍了筷子的使用, 与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语法填空的文章 (有关在阳朔旅游的文明礼仪问题) 有异曲同工之妙, 旨在传播中华文明。可见, 在高考英语试题中, 适当渗透中国文化, 已经成为高考英语命题的一个趋势。

(五) 短文改错:立足基础, 侧重动词

从题中可看出, 涉及动词的有2题, 主要考查谓语动词的时态和非谓语动词中动名词的用法。如, 全文均为过去时, 所以, tell要匹配上下文时态, 应改为told;而wear在介词by后, 所以, 应改为wearing;涉及代词的有3题, 分别是反身代词、人称代词和不定代词;此外, 还有名词单复数, 形容词最高级, 形容词变副词, 冠词部分主要考查固定词组at first, 所以, 要把the删掉;介词考查了初中的固定搭配leave someplace for, 所以, to要改为for。和语法填空一样, 考查的重点依然是最常规和最基础的语法点。

(六) 写作:灵活实用, 贴近生活

纵观2012年至2015年近四年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 话题基本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2012年, 写一封电子邮件, 申请参加国际中学生组织在新加坡举办的夏令营;2013年, 写一封信给开网店的美国朋友Tom, 请他代卖自制的中国结;2014年, 以“十年后的我”为题, 从家庭、工作、业余生活三个方面展开适当的联想, 并进行阐述;2015年写一封邀请信邀请外教去敬老院陪老人们过重阳节。而2016年的作文是致歉信, 就不能如约一起去书店向Bob道歉。从中可以看出, 近几年来, 书面表达的内容都贴近生活, 并不难下笔。且题干基本都设置了三个写作要点, 这实际上是从侧面规范了整篇文章的写作结构, 让考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地联想和自由地发挥, 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提示的半开放式作文。这种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趋势将会延续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 以往的书信类高考英语作文, 信件的开头和结尾都给出来, 但是2016年却没有提供, 所以, 写作时, 要注意使用规范的信件格式。另外, 写作时, 要考虑评分的要求。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主要有三个维度:以内容要点 (content) 定档次;以篇章布局 (structure) 增美感;以语言质量 (language) 定分数。

四.2017年备考策略

在分析2016年试题的基础上, 针对2017年的高考, 笔者提出了一些备考建议:

1. 阅读理解备考锦囊

第一, 要强化基础, 包括单词 (一词多义) 和语法 (句子结构) 。第一、二轮复习阶段, 建议考生以积累为主, 即做题时, 注意积累生词, 多做长难句语法结构解析。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够深入理解词汇, 当文章中出现一些鲜活、灵活、词义微妙的地道的词汇和句子时, 能否正确理解词汇与句子, 将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的质量。

第二, 掌握解题技巧。这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实践, 考生不仅要懂得怎样做题, 而且还要明白怎样得到更高的分数。进入3月, 考生应该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 阅读理解要想获得高分离不开仔细, 而要做到多看几遍, 提高阅读速度是必要的。

2.“七选五”备考锦囊

“七选五”考查的重点是主旨概括 (句首) 、主题句提取 (句末) 、过渡句和细节的具体分析 (句中) 。做题时, 建议学生先通读全文, 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再通读答案, 找出和文章相对应的关键词;接着, 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具体内容, 结合关键词, 将选项填入文中;最后, 通读全文, 重点考查逻辑关系和关联结构。也可以通过研究多余的选项, 明确排除的理由, 最终确定答案。

为了强调短文的核心内容, 作者往往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对主题进行反复强调。因此, 做好这类题目的技巧是在选项中寻找上下文中核心词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3. 完形填空备考锦囊

完形填空重点考查学生对语境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时, 不要盲目地做题、对答案, 应了解出题的依据, 掌握基本的解题策略 (排除法, 瞻前顾后, 情景再现, 情感体验等) 。解题时, 谨记“意义为先, 依据为准”, 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语篇填空备考锦囊

第一, 关注动词的各种基本变化, 包括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固定搭配、非谓语动词等。对于难题, 稍作了解即可。

第二,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不仅强调词汇的积累, 还要特别注意不同需求下词性的转化和派生。

5. 短文改错备考锦囊

第一, 关注动词的基本用法和常用连词的用法 (强化作文改错和单项填空) ;

第二, 3月份后, 考生应强化训练, 熟悉高频考点。

6. 书面表达备考锦囊

第一, 写作时, 一定要遵循评分标准, 从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入手, 构思写作。对于常见的话题, 最好能够熟练掌握写作的套路, 并随时储备一些经典的句式。

第二, 练笔时切勿贪多, 一篇习作完成后, 要反复修改, 并注意总结和内化。

第三, 从某种意义上讲, 对习作进行修改的过程, 也是在训练短文改错和语法填空, 作文训练重在反思修改过程和积累词汇句式。

篇4: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一、试卷整体评价

1. 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

三角12分,数列10分,函数与导数27分,立体几何22分,解析几何22分,统计与概率17分,集合、复数、算法、向量、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各5分,与2013和2014两年相比,局部略有调整,总体知识主干不变,重点突出.

2. 整体难度较2013、2014两年有所下降

选择题12个,填空题4个,解答题6个(其中一个为三选一的选修题).选择填空部分难度低于2013年,与2014年基本持平.解答题部分比2013、2014两年均略简单.

二、试卷题目特点

1. 注重基础知识,贴近教材

今年高考试卷的第1~8,13,14题,这10个题目均为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与课后习题A组类似,是教学中知识点的直接考查,而且题目背景极其贴近教材内容.

例如:8.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A.0 B.2 C.4 D.14

本题即为必修三教材第36页的算法案例,其作用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整理题型,重视基本方法

试卷第9,11,12,15,16,17,20(1),21题,这8个题目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对经典题型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例如:9.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 ).

A. 36?仔 B. 64?仔 C.144?仔 D. 256?仔

该题是立体几何中关于多面体外接球的经典补形题型之一.对于墙角类型具有三垂直的三棱锥的补形动作为以三垂直的顶点为顶点,三条互相垂直的棱分别为长宽高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此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其外接球直径.

(1)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甚至连今年的压轴题21题导数,都是对典型题型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例如:21.设函数f (x)=emx+x2-mx.

(1)证明:f (x)在(-∞,0)单调递减,在(0,+∞)单调递增;

(2)若对于任意x1,x2∈[-1,1],都有|f (x1)-f (x2)|≤e-1,求m的取值范围.

(1)是平日练习中利用导数处理函数单调性的方法.(2)的条件即是f (x)在[-1,1]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于等于e-1.结合(1)的结论很快就可以解决(2).

这些题目所考查的手法都应该是老师带领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反复练习的重点,可见高考题目对经典题型和基本方法多么重视.

3.重视数学能力培养

(1)空间想象能力

自从在立体几何中引入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来,立体几何从特别注意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方向转变成了计算题,使得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多重视计算,空间想象力越来越弱.但今年的选择题9和解答题19(1)改变了我们以上看法.

与球有关的问题大多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手绘直观图,并在大脑中产生球的图形,再加上点C在球面上运动的最值问题,使得选择题9更具特色.

例如:19. 如右上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点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该题打破了以往高考试题中立体几何解答题第一问证明的模式,要求学生绘制直观图中的截面,这是新课标高考的首次尝试.

两个题目的难度虽不大,但考查学生空间想象力的目的达到了,也改变了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立体几何的常规,最重要的是将立体几何学科的特点凸显出来.

(2)数据处理能力

例如: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

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显减少趋势

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18.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20个用户,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如下:

(Ⅰ)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茎叶图,并通过茎叶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

数据处理能力体现在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2014年的第19题也考查了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预测的内容.连续两年出现统计类的问题提示我们应该将统计中的数据处理问题和基本操作方法整理到复习的方案中.

4.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试卷中第3,10,18,19,20(2)题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题目使得我们重新思考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数学知识的作用.让我们看到了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推理、论证、计算,它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并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它富于探索,富于挑战,富于创新,使得数学具有了神秘的色彩,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无数的天才前赴后继,为攀登数学的高峰不懈地努力着.

5.选修试题稳中求变

每年的三选一试题都是10分,是六个解答题中分值最低的一个,这也决定了它的难度应该是最低的一个,难度适中学生才不会在考场上发生心理突变.22题平面几何选讲变化不大,但23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24题不等式选讲确有很多新意.

例如:2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Ⅱ)若C1与C2相交于点A,C1与C3相交于点B,求|AB|的最大值.

该题最突出的部分便是其第(2)问,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往往都选择转化成直角坐标系的定式思维,表面上感觉易于上手操作,但今年的题目在极坐标系下更为简单.可见出题人的用意是需要学生在适当的状况下选择适当的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在同一坐标系下再选取适当的方程(直角坐标系下的普通方程或参数方程).

例如:24.不等式选讲

设a,b,c,d均为正数,且a+b=c+d,证明:

该题的亮点也是在第(2)问,考查了充要条件的双向性(充分性和必要性).学生在证明的时候必须体现以上两个方面,是以往试题只考查单向证明的一个创新.

三、准高三教学建议

1. 回归教材

在近三年的高考中,每年的题目都会出现与教材中例题、课后习题、课文背景相同的试题.这些试题构成高考试题的基础部分,是高中知识的直接考查,是每个高中生必须掌握的部分,是每个考生临场答卷心理的保障.建议新高三生在一轮复习时多翻教材,紧扣教材中的知识和方法,这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

2.重视通式通法

在一轮复习时,老师要带领学生整理题型,体现多题一解,典型题型运用典型方法,使得学生在操作时易于上手,确立其解决问题的信心.二轮复习时,多体现通式通法的迁移,一题多解,让学生能够随机应变.本年度的高考试题对很多经典题型、典型方法进行了考查,所以平时学习踏实认真的学生会比较容易取得高分.

3. 关注学生落实

学生的落实情况是教师教学成效的直接反馈.很多学生平时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实际操作中动手能力差,一写就晕,一算就错.要求学生必须在平日里多加练习,注重笔头,在老师的帮助下多行动.教师也要及时批改作业、试卷,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E-mail:88686329@qq.com

篇5: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预测1:可能考查以细胞为切入点,综合考察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的生命历

程等知识。(例如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衰老、癌细胞的特点及防治等体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依据: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预测2:可能考查遗传变异在人类健康及农业育种上应用的知识。

依据:历年高考均有对遗传变异知识的考查,并且人类遗传病、作物育种等与人的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

预测3:可能考查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

依据: 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综合性强,能考查学生在复

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的能力,是历

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

预测4:可能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知识

依据: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幸福指

数,并且低碳生活、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生态农业、自然和人类和谐

相处的思想、新农村新能源建设也是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的热点。

预测5: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一定会出现分析图形、图表、坐标曲线等试题,绘制图形试题也有可能会出现。

依据:考试说明要求“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通过这类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应用能力;在简答题、实验题中有可能出现绘制图表、图形的问题,来考查考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预测6:实验有可能侧重探究性实验的考查,或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修

改或对实验结论用图形或图表表示,即绘制图形、图表。

篇6: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英语新课标卷

第Ⅰ卷

第一部分

听力

1.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Take photos.B.Buy a camera.C.Help the woman.2.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noisy night B.Their life in town C.A place of living.3.Where is the man now?

A.On his way.B.In a restaurant.C.At home 4.What will Celia do?

A.Find a player.B.Watch a game.C.Play basketball.5.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A.Saturday.B.Sunday.C.Monday.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6.What is Sara going to do?

A.Buy John a gift.B.Give John a surprise C.Invite John to France.7.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Sara’s plan?

A.Funny.B.Exciting.C.Strang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8.Why does Diana say sorry to peter?

A.She has to give up her travel pan.B.She wants to visit another city.C.She needs to put off her test.9.What does Diana want Peter to do? A.Help her with her study.B.Take a book to her friend.C.Teach a geography lesson.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10.Why does the man call the woman? A.To tell her about her new job.B.To ask about her job program.C.To plan a meeting with her.11.Who needs a new flat? A.Alex.B.Andrea.C.Miranda.12.Where is the woman now? A.In Baltimore.B.In New York.C.In Avon.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What does Jan consider most important when he judges a restaurant? A.Where the restaurant is.B.Whether the prices are low.C.How well the food is prepared.14.When did Jan begin to write for a magazine? A.After he came back to Sweden.B.Before 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C.As soon as he got his first job in 1982.15.What may Jan do to find a good restaurant? A.Talk to people in the street.B.Speak to taxi drivers.C.Ask hotel clerks.16.What do we know about Jan? A.He cooks for a restaurant.B.He travels a lot ofr his work.C.He prefers American food.听 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dowe know about the piaza Leen? A.it’s new builing B.it’s a small town

C.it’s public place 18.When do partents and children like going to the Piaza Leen? A.satyrday nights B.Sunday afternoons C.Fridays and Saturdays.19.Which street is known for its food shops and markets? A.Via dei Mar Street B.Femando Street.C.Hemandes Street 20.Why does the speaker like Horation Street best ? A.It has an old stone surface.B.it is named after a writer C.It is a famous university.答案

1—5 ACACB

篇7: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课标卷Ⅰ)

说明:本卷为课标卷Ⅰ,由学科网政治解析团队第一时间独家人工录入。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 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学科网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

C.少150元

D.多150元

13图5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4某知名家电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专门生产了近万台定制彩电.从消费者下单到生产、配送、安装,整个过程仅耗时一个月,比传统批量生产模式(含产供销)少用半年多的时间。与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相比,这种定制生产模式能够 ①充分发挥企业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②以需定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企业库存 ③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④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企业技术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完成15~16题。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学科网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⑨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17近年来,某地按照“意见收集、公开听证、民主决策、执行督办、群众评议”的原则创

新社区民主管理办法,让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监督.社区居民提出合理化建议52册余条,近千名居民代表直接参与了杜区重大民生事项的决策.该社区民主管理办法

①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参与范围 ②创新了杜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 ③突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④消除了社区居民消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01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在刚果(金)的联合国维和部队部署专门的军事干预旅,负责解除当地武装团体的作战能力,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保护平民,并协助刚果(金)政府维持地区的安全稳定。安理会上述决议表明 ①联合国积极参与成员国刚果(金)的和平重建工作 ②联合国代行成员国刚果(金)的部分独立权和自卫权 ③联合国是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的有效平台 ④联合国把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学科网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话。完成19—20题。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学科网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学科网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学科网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于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⑧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学科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材料一

2013年3月,十二后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强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2013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材料二

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证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分)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学科网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3)结舌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

12.A 13.D 14.C 15.D 16.B 17.B 18.A 19.C 20.B 21.C 22.A 23.A 39.(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2)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40.(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答案示例一:

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体系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答案示例二:

篇8:2017年高考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的名单

关键词: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内容分析,难度分析

高考试题渐入模式化, 无论是题型, 还是试卷结构, 多年稳定不变。变的是试题内容、能力考查、三个必修模块分数比例和难度值。下面就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内容、难度以及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一、总体评价

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按照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命题, 体现了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精神, 难度稳中有降, 立足教材, 突出主干知识, 注重实验和能力考查。

(一) 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如,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功能、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光合作用、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基因分离定律推理计算、遗传基本定律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内环境稳态、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纤维素分解菌分离与培养、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等, 全部为中学生物主干教学内容。

(二) 重视教材内容

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教材内容, 并对其加以改造和提升。如第6题考查的内容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73页种间关系部分;第29题取材于教材中的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第30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第31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渗透压平衡)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8页和第32页;第32题直接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等。

(三) 加大了实验和能力的考查力度

共涉及到的实验有:光合作用、质壁分离、有丝分裂等, 合计21分, 占必做题28%。还考查了理解能力, 如第1、3、6, 、29、30、31、32题;实验与探究能力如第2、4、29题;获取信息能力, 如第4、6、30、32题;综合运用能力, 如第5、30、31、32题等。这些都是考纲要求考查的能力。

二、试题内容分析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生物试题考查知识内容统计如表1。

从表1中可看出各模块分值分布:必修1共27分, 占分为30% ;必修2共15分, 占分为16.7% ;必修3共33分, 占分为36.7% ;选修15分, 占分为16.7%。必修3分值明显偏大, 是必修2的两倍多, 几乎恢复了2012年高考试题各模块分值比 (表2) , 这也应了我在2012年、2013年高考生物试题评析中说的, “命题人员是把稳态和环境当成两个模块来看待的”, 稳态 (16分) 、环境 (17分) 。因此, 在教学和复习时要重视, 特别是在复习时要把稳态和环境当成两个模块来对待。

还有一点要引起重视, 就是《考纲》中知识内容掌握程度要求Ⅰ以前是不考的, 或说是很少考, 今年考了, 出了两道题 (6和30题) , 合计17分, 都是群落方面问题, 6题考查“种间关系”, 30题考查“群落演替”。

三、试题难度分析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试题的难度有两种内涵:一种是统计难度, 它依赖于考生群体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同样一道题, 在不同的学校所统计的难度值是有区别的。在选拔性考试中, 一道题目过难, 20% 以上考生都不会, 这个题目就不是个好题目, 如果90%的考生都会, 这样的题目也不是好题目。在90分的考题中, 如果有2道题 (比如选择题) 都会, 就等于在90分当中只有78分能鉴别考生, 那12分是无效分, 没有起到鉴别考生的作用。难度最好接近0.5, 一半人会的题目区分度最高。但是在实际编制试题时, 不可能要求试题的难度值均为0.5, 但各个试题的难度值应控制在0.50±0.20之间, 这样才能把各种水平的考生都区分开来。一般来说, 较难的试题对高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 较易的试题对水平低的考生区分度高。如果是选拔性考试, 题目的整体难度值应接近录取率。

另一种是内容难度, 比如从生物学的学科内容上, 某些试题内容是难的, 但经过大量的反复训练和练习, 一考都会, 便成了统计难度的容易题, 相反有的题在学科内容上是容易的, 但是统计结果也可能成了难题。

(一) 小题难度分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项伯衡研究员认为, 确定试题的难度范围, 不同学科的做法不尽相同。就生物学科而言,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或等于0.7的试题定为容易题;大于0.4或小于0.7的试题定为中档题;小于或等于0.4的试题定为难题。从高考试题实践来看, 整个考试的难度值在0.50~0.60之间比较合适, 且其中难度值在0.7以上的题和0.4以下的题相对来说都应该少一些, 难度在0.7以上的题大约占30%, 难度在0.4以下的题大约占20%, 难度值在0.4~0.7之间的题大约占50%, 也就是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是3:5:2, 即中档题相对多一些。依据这个标准, 我们来看表3, 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难度统计表 (引自《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报名与考试情况统计报告》表3.73全省生物答题情况统计表) 。

从表3中可以看出必做题中, 难题 (P≤0.4) 有5、32题, 共计15分;中等难度题 (0.7>P>0.4) 有31题, 合计10分;容易题 (P≥0.7) 有1、2、3、4、6、29、30题, 共计50分 (6+6+6+6+6+9+11) , 易、中、难题分数比是50:10:15, 显然是容易题太多了, 中等难度题太少了。选做题39、40题都是中等难度题, 如果把选做题15分加到中等难度题中, 易、中、难题比是50:25:15。第6题难度值是0.97, 太容易, 97%的考生都会, 这样的题目不是好题目, 没有区分度, 需要修改或淘汰。

两道难题 (5、32题) 都是遗传题, 多年来难题都是遗传题, 2013年遗传题 (第31题) 河北省得分率是12.26%, 60%以上考生得0分。

(二) 整体难度分析

根据《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报名与考试情况统计报告》表3.77, 全省考生生物必做题试卷结构统计表 (表4) 。

从表4看出, 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 (1~6题) 平均分是26.22, 难度值为0.73。非选择题平均分是25.02, 难度值为0.64。整体难度值是 (26.22+25.02) ÷75=0.68。选做题39、40题难度值分别是0.54和0.49 (表3) 。

表5显示, 必做题部分, 2014年生物试题 (0.68) 比2013年 (0.6) 容易、近似于2012年 (0.7) , 2014年、2013年生物试题都属于中等难度题 (0.68、0.6) , 2012年生物试题属于容易题 (0.7) ;选做题部分, 2014年较2013年、2012年都难, 总体来说, 2014年、2013年、2012年都属于中等难度题 (0.7>P>0.4) 。

根据2014年、2013年、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报名与考试情况统计报告》表3.74, 全省生物选做题选做率统计表, 整理出选做题选做情况和得分率统计表6。

从表6明显看出, 选做39题的考生一年比一年多, 由2012年的16%到2014年的25%;2014年39题的难度值高于40题, 2013年、2012年都低于40题, 也就是说, 随着选做39题考生的人数增多, 39题显的容易了, 这可能与选修1内容少有关系, 与是否是实验内容无关, 实验内容考的不一定是具体实验 (如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操作技能、评价以及探究等) 。

四、非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

非选择题部分包括4道必做题 (29~32) 和两道选做题 (39和40) , 下面逐一分析。

29题, 本题涉及《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所用的两种试剂的作用和性质以及细胞核的功能, 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对于细胞核功能的掌握情况。满分为9分, 难度值0.80, 是容易题。部分考生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对该实验中所用试剂的作用以及细胞核的功能等知识点记忆不准确, 或与其它实验中所用试剂以及与细胞膜的功能等相似的知识点相互混淆, 导致出现一些错误答案。

(1) 包含3个空, 其中第1空标准答案为“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大部分考生都能够明确写出“使细胞分开/分散/散开/松散/”、“解离/解离根尖”、“杀死细胞/使细胞失活/使细胞死亡”、“固定细胞/固定细胞形态/固定分裂相/固定染色体”、“改变 (或增加) 细胞膜或细胞的通透性”、或“更加有利于染色/破坏细胞或细胞膜结构, 有利于染色/使根尖酥软, 有利于染色”等正确或近似正确的答案。但是也有部分考生由于不知道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 而给出了“分离蛋白质与DNA/使DNA与蛋白质分开”、“分离细胞核”、“解离细胞壁”、“解离细胞器”、“分离染色体”、“使其发生质壁分离”等错误答案。还有部分考生回答为“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或细胞膜结构”、“使细胞脱水死亡”、“固定/固定根尖”等不符合题意或者表述有歧义的答案。

第2空标准答案为“碱 (性) ”, 大部分考生都能够答出“碱”或“碱性”。但是也有部分考生由于记忆不准确, 答成了“酸”或“酸性”等错误答案。

第3空标准答案为“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质”, 大部分考生能够答出“染色体”、“染色质”、“染色单体”、“染色体或染色质”等正确或近似正确的答案。少部分考生由于不知道龙胆紫溶液的作用而答“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错误答案。

(2) 标准答案为“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大部分考生都能够答出“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内遗传物质 (DNA、染色体、基因) 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 (新陈) 代谢的控制中心”、“控制细胞代谢”、“控制细胞生命活动”、“是细胞遗传的中心”、“是细胞 (生物/生命体) 遗传信息库/遗传的重要场所”、“是细胞内遗传物质 (DNA、染色体、基因) 储存场所”、“是细胞内遗传物质 (DNA、染色体、基因) 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转录的主要场所”、“复制或转录”、“传递遗传信息”、“具有遗传作用”等不够全面但近似正确的答案。也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将细胞核的功能与细胞膜的功能混淆, 做出了“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错误答案。此外, 还有一部分考生做出了“遗传”、“是遗传物质”、“控制生物遗传性状”、“有丝分裂的场所”、“控制中心”、“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人体 (生命体) 等代谢或代谢控制中心”等一些表述模糊不清或者带有明显错误判断的答案。

30题,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相关内容。题意明确, 是在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的基础上一个简单的应用。满分为11分, 难度值0.75, 是容易题。

(1) 例举了两个例子———光裸的岩石和森林被砍伐的地方分别开始的演替, 让考生指出哪个属于初生演替, 哪个属于次生演替。90%以上的考生都能正确回答“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前者为初生演替, 后者为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光裸的岩石开始的演替 (或光裸的岩石) ;次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森林砍伐的地方) ”或者“光裸的岩石开始的演替, 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等正确或近似正确的答案。少部分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概念和题意, 出现的错误答案主要有三种类型:1将两种演替方式“张冠李戴”;2将两个地方发生的演替都答成“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3只给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没有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相对应。

(2) 考核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演替时间长短的原因, 其中的关键就是两个环境中的主要差异———土壤条件。超过半数的考生都能够明确地指出两个环境中一个有土壤, 另外一个没有, 所以次生演替的时间有明显差异。部分考生没有得分的原因主要是将环境差异归因于“森林被砍伐的地方保存了植物的根、种子以及微生物”或者只笼统地答了“环境条件不同”, 但没有明确说出关键的差别在于“土壤条件”。

(3) 考核人类活动对于演替方向和速度有没有改变, 第1空标准答案是“变快”, 回答正确率在90%以上。第2个空标准答案是“未发生改变”, 却有近90%的同学回答是“发生改变”。究其原因, 在中学课本中所讲的例子中, 人类活动会改变演替的方向, 因此很多同学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了回答, 没有认真研读题干中关于“近五万年来的……, 这也是一种演替类型”这句关键的描述。

31题, 本题是一道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题目, 满分为10分, 难度值0.69, 是中等难度题。

(1) 第1空标准答案为“呼吸”。大部分考生能够正确作答;也有少数考生答成了“呼息、吸呼、吸吸、气体循环、呼吸道”等带有错别字或不规范名词的答案。第2空标准答案为“下降”。大多数考生能够正确作答或者答成“暂时下降、稍微下降、偏低、低、偏小、小、略有下降、酸化”等近似答案, 少数考生对知识点把握不准, 答成有“升高”含义的答案, 未能得分。

(2) 第1空标准答案为“降低”。大部分考生能够正确作答, 部分考生写成了“减小、小、低、减少、下降”等近似答案, 少数考生对知识点把握不准, 答成有“升高”含义的答案, 未能得分。第2空, 标准答案为“增加”。大多数考生能够准确作答或者答成“增多、大、增大、上升、变多”等近似正确答案, 少数考生对知识点把握不准, 答成有“降低”含义的答案, 未能得分。

(3) 标准答案为“会”。大部分考生能够准确作答, 部分考生对知识点把握不准, 答成有“不会”含义的答案, 未能得分。

32题, 本题是以遗传育种为背景深入理解遗传基本定律在优良品种繁育过程中的应用的一道试题, 从内容来说难度并不大, 但是考生得分不高, 满分为9分, 难度值0.29, 属于难题。

(1) 超过半数的考生都能够答出正确答案, 但也有些考生对高秆、矮秆与抗倒伏与易倒伏的关系认识不清, 不知道真正的优良性状是什么。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的答案为:抗病高秆 (抗倒伏) , 可能是认为作物长的高就高产。

(2) 标准答案为“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 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是考查两对相对性状在育种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遗传基本定律问题, 即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本小题的得分率很低, 除了少数考生能够完全理解题意之外, 相当多的考生所做出的答案为“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高秆和矮秆两对性状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高秆和矮秆两对基因不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等, 这些答案都不规范明确, 脱离了本题应该作答的具体性状及其基因, 暴露了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不到位的问题。

(3) 标准答案为“将纯合的抗病高秆和感病矮秆杂交, 产生F1, 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本题要求严格围绕限定条件, 描述测交过程。本题得分率也不高, 除了很少一部分优秀考生能得满分外, 绝大部分考生都未能得分。丢分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测交的定义及应用目的不清楚。具体作答时, 能够完整写出测交过程的很少, 大部分考生存在对亲本的描述不准确, 所以所得F1不正确;还有一部分考生虽然能正确描述出F1的产生过程, 但让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的过程没有正确写出来, 导致答案不完整、不明确。

39题,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满分为15分, 难度值0.54, 是中等难度题。

(1) 共两个空, 标准答案分别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 大部分考生都能够正确作答。由于这两个答案是专有名词, 也是唯一的答案, 所以有一部分考生回答为“纤维素”、“纤维素二糖”、“二糖”“单糖”等非标准答案, 导致未能得分。

(2) 两个空的标准答案分别为“红”和“透明圈”, 大部分考生都能够正确回答, 部分考生将两个答案分别写成了“橘红、粉红、刚果红、深红”和“透明带、无色透明圈、透明区域”等贴近标准答案的回答。

(3) 第1空和第2空的标准答案分别为“不能”和“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准确作答, 部分考生将第2空的答案写成了“培养基中没有琼脂, 不能形成固体培养基”、“不含琼脂, 是液体培养基”等近似正确的答案。第3空的标准答案为“不能”。大部分考生都能正确回答。第4空的标准答案为“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 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 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只有很少一部分考生能够完全理解本题所考核的主旨而正确回答;部分考生写成“没有纤维素”、“不能形成纤维素-CR复合物”、“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应含有纤维素, 但乙中不存在”等贴近标准答案的答案;有一部分考生回答为“培养基中存在淀粉, 培养基中碳源不唯一, 所以不能筛选”等离标准答案比较远的答案, 未能得分。

40题,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满分为15分, 难度值0.49, 是中等难度题。

(1) 有3个空, 标准答案依次为“4”、“Y”、“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大部分考生都能够正确作答前两空。在回答第3空时, 部分考生写出了类似“抗体效价增长更快”、“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最大”、“Y小鼠比X、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高”、“Y小鼠血清抗体效价高达24000, 而Z小鼠刚刚到16000”等描述合理的答案, 一部分的考生回答为“血清抗体较多/更多/最多”等, 比较贴近标准答案。但是, 也有部分考生只回答了“血清抗体效价高、血清抗体多”等不能体现Y比Z小鼠更优越的地方, 或者只写了“血清稀释倍数大”、“Y小鼠B淋巴细胞增长多”、“Y小鼠免疫反应灵敏”、“经免疫后, 抗体效价越来越高”等表述不清的回答, 未能得分。

(2) 第1空的标准答案是“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只有部分考生回答了标准答案。大部分考生表述为“同种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含同种细胞核的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融合的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双倍染色体的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浆细胞自身融合形成的细胞”、“效应B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等表述合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另外一些考生写成了“双核细胞”、“多倍体细胞”、“杂合细胞”、“杂种细胞”、“杂交瘤细胞相互融合的细胞”、“多个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等错误答案。

第2空的标准答案为“细胞融合是随机的, 且融合率达不到100%”。很少有考生能回答出标准答案, 大部分考生回答出“细胞融合/杂交是随机的”、“同种细胞能相互融合, 异种细胞也能相互融合, 但是不一定都融合”、“任何细胞都有可能融合”、“所有细胞都有可能融合”、“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有可能融合, 也有可能不融合”、“任何两种细胞/任意细胞间可自由融合”、“各细胞可自由组合”等比较合理的答案, 将上述答案中的“随机性”描述为“不特异性、不定向性、不专一性”等的答案也被视做了正确答案。部分考生写成了“自由组合”、“细胞间无识别作用”、“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融合具有盲目性/无针对性/多种多样性”、“相似相融”、“细胞接触”、“细胞结合”、“PEG试剂不具有特异性”、“细胞融合技术不具有特异性”等表述模糊或明显错误的答案。

(3) 有2个空, 第一个空标准答案为“1”, 90%左右的考生都能够正确作答;第二个空标准答案是“100”, 40%左右的考生能够正确作答。

(4) 标准答案为“不能无限增殖”。部分考生能够给出标准答案, 更多的考生将“无限”描述为“持续、一直、不断”等, 将“增殖”描述为“繁殖、分裂、传代”等, 用“增殖/繁殖/分裂/传代次数有限”来描述, 这些答案都被视为正确答案。少数考生回答成了“细胞没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未获得不死性”也被视为正确答案。少数考生写成了“不能无限生殖/复制/交配”、“只有骨髓瘤细胞才能不限增殖”等表述模糊或具有明显错误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张海彦.2012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生物试题评析[J].中学生物教学, 2012, (12) ;62.

[2]张海彦.2013年全国高考课标卷Ⅰ生物试题评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学版) , 2014, (3) ;33.

上一篇: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设计要求下一篇:《目送》读书心得笔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