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2024-05-10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精选8篇)

篇1: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1.木炭燃烧C + O2 ===== CO2(O2充足)(化合反应)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 + O2 ===== 2CO(O2不充足)(化合反应)

2.硫粉燃烧S + O2 ===== SO2(化合反应)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红磷燃烧4P + 5O2 ===== 2P2O5(化合反应)现象: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4.白磷自燃4P + 5O2 ===== 2P2O5(化合反应)

5.氢气燃烧(点燃不纯氢气爆炸、点燃爆鸣气)

2H2 + O2 ===== 2H2O点燃(化合反应)

现象:放出热量,发出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镁带燃烧2Mg + O2 ===== 2MgO(化合反应)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7.铁丝在纯氧中燃烧3Fe + 2O2 ===== Fe3O4(化合反应)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加热铜丝2Cu + O2 ===== 2CuO(化合反应)现象:铜丝表面变黑

9.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4Al + 3O2 === 2Al2O3(化合反应)

10.一氧化碳燃烧2CO + O2 ===== 2CO2(化合反应)

11.天然气燃烧CH4 + 2O2 ===== CO2 + 2H2O(/)现象:放出热量,发出蓝色火焰,瓶壁有水雾,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点燃 点燃 Δ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12.酒精燃烧C2H6O + 3O2 ===== 2CO2 + 3H2O(/)

1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分解反应)②二氧化锰催化分解双氧水:2H2O2 ===== 2H2O + O2↑(分解反应)

14.加热铜绿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分解反应)现象:绿色固体变黑,试管口有小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5.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 ===== NH3↑+ H2O + CO2↑(分解反应)现象:固体消失,试管口有小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6.电解水2H2O ===== 2H2↑+ O2↑(分解反应)现象:两管中产生气泡,正极所连管中气体体积:负极所连管中气体体积=1:2

17.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湿法冶金”、不能用铁器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

Fe + CuSO4 ===== Cu + FeSO4(置换反应)

现象:铁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18.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锌与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置换反应)②锌与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置换反应)③铁与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置换反应)④铁与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置换反应)现象:铁变小,铁表面产生气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⑤铝与稀硫酸: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置换反应)⑥铝与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置换反应)通电 Δ Δ Δ 点燃 MnO

2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 Fe2O3 ===== 2Fe + 3CO2(/)现象:红棕色固体变黑,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 Fe3O4 ===== 3Fe + 4CO2(/)

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 CuO ===== Cu + CO2(/)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置换反应)

23.氢气还原氧化铁3H2 + Fe2O3 ===== 2Fe + 3H2O(置换反应)

高温 高温 Δ Δ 高温 高温

24.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铁4H2 + Fe3O4 ===== 3Fe + 4H2O(置换反应)

25.木炭还原氧化铜C + 2CuO ===== 2Cu + CO2↑(置换反应)

26.木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3 ===== 4Fe +3CO2↑(置换反应)

27.木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 Fe3O4 ===== 3Fe + 2CO2↑(置换反应)

28.电解氧化铝制铝2Al2O3 ===== 4Al + 3O2↑(分解反应)

29.加热氧化汞制汞2HgO ===== 2Hg + O2↑(分解反应)

30.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 CaO + CO2↑(分解反应)

31.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反应)(稀盐酸洗石灰水瓶的原理、检验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检验石灰水是否变质)

32.铵态氮肥的检验:(NH4+的检验、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的原理)

NH4Cl + NaOH ======= NaCl + H2O + NH3↑(复分解反应)

3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 + Ca(OH)2 ===== CaCO3↓+ H2O(/)

34.石灰浆抹在墙上变硬 CO2 + Ca(OH)2 ===== CaCO3+ H2O(/)

35.生石灰变熟石灰(放出大量热可煮熟鸡蛋)

CaO + H2O ===== Ca(OH)2(化合反应)

36.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CaO + CO2 ===== CaCO3(化合反应)

37.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会变红)

H2O + CO2 ===== H2CO3(化合反应)3 高温 Δ 高温 高温 高温 通电 Δ

38.碳酸分解(红色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H2CO3 ===== H2O + CO2↑(分解反应)

39.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 + 6 H2O 叶绿体 C6H12O6 + 6O2(/)

40.植物的呼吸作用

C6H12O6 + 6O26CO2 + 6H2O(/)

41.酸雨的形成① S + O2 ===== SO2

② 2SO2 + O2 ===== 2SO3

③ SO3 + H2O ===== H2SO4

42.酸的通性:① Mg + H2SO4 ===== MgSO4 + H2↑(置换反应)

②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复分解反应)

现象: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颜色由无色变黄色

③ NaOH + HCl ===== NaCl + H2O(复分解反应)④ 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复分解反应)

43.碱的通性:① CO2 + 2NaOH ===== Na2CO3 + H2O(/)② NH3·H2O + HCl ===== NH4Cl + H2O(复分解反应)③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复分解反应)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

44.盐的通性:① Zn + FeCl2 ===== Fe + ZnCl2(置换反应)

② AgNO3 + HCl ===== AgCl↓+ HNO3(复分解反应)③ 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复分解反应)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④ BaCl2 + K2SO4 ===== K2SO4 + BaSO4↓(复分解反应)粉尘 点燃 缓慢氧化

篇2: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1、镁带燃烧:2MgO22MgO

现象:放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再逐滴滴加盐酸:NaOH

点燃

HClNaClH2O

现象:刚开始酚酞显红色,加入盐酸后逐渐变为无色。

*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OH,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振荡试管。

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2HClCuCl22H2O 现象:加入NaOH后生成蓝色沉淀;加入硫酸后蓝色沉淀逐渐溶解。

*

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2KMnO4K2MnO4现象:试管口生成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5、磷(包括红磷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 现象:放热;放出白光;生成大量白烟。

6CO2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热

7、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SO2SO2

现象:放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8、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注意: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MnO29、实验室制取氧气(1):2KClO32KCl3O2 

10、实验室制取氧气(2):2H2O2

MnO22H2OO2

点燃点燃

点燃点燃

MnO2O2

点燃

11、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1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V(H2):V(O2)=2 : 1,m(H2):m(O2)=1 : 8。(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3、水和生石灰反应:CaOH2OCa(OH)2

现象:放热;固体溶解;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4、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再加热:CO2H2OH2CO3;H2CO3CO2H2O 现象:由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加热以后,因为碳酸分解,溶液重新变为紫色。

(第一个为和水反应<化合>,第二反应为碳酸的分解反应)

通电

15、水和无水硫酸铜反应:CuSO45H2OCuSO45H2O

点燃

现象: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用途:鉴别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16CO2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18、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22CO1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红色,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2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a(OH)2

高温

高温点燃

点燃

CO2CaCO3H2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途: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

注:CO2和NaOH可以发生类似反应,但无现象:2NaOHCO2Na2CO3H2O2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至过量:CaCO3H2OCO2Ca(HCO3)2 现象:白色沉淀逐渐消失(溶解)。

25、将上述溶液加热:Ca(HCO3)2CaCO3

H2OCO2

现象:重新生成白色沉淀,并生成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6、碳酸钙(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

高温CaOCO2

现象:固体变疏松;生成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7、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现象:放热;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28、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现象:放热;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

29、甲烷的燃烧:CH42O22H2OCO2

现象:放热;蓝色火焰;生成水珠;生成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0、实验室制备CO2:CaCO3

点燃

点燃

点燃

篇3: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一、化学教学中的主要非线性因素

1. 化学知识结构的非线性特点

化学知识的非线性指知识本身之间有不确定性、割裂性和不连续性。知识是变动的, 化学知识在先人不断的探究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随着化学知识的传递、保存、选择、批判、融合、更新、创造, 呈现一种螺旋形的盘升, 在不同的认识阶段有不同的定义方法。中学化学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酸碱的定义, 在初中我们直接说“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是酸, 阴离子全部是OH-的是碱”;到学习了“盐类的水解”的时候, 酸碱的定义则变为“在溶液中c (H+) >c (OH-) 的为酸溶液, 反之则为碱溶液”;随着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 大学化学还衍生出多种对酸碱定义的理论如质子理论、正负离子理论等不同的分类方法。

新课程教材的编写, 也体现了化学知识的非线性特征, 打破了旧教材以知识为主线的编写思路。它以必修课程作为门槛把我们引进色彩斑斓的化学世界, 在选修阶段再在必修的基础上做深入探究。这种做法, 照顾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但又将化学知识引进似乎更加混沌的状态, 同类知识被割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继而出现初中高中、必修与选修的化学教与学的衔接问题。

化学知识还具有社会性、复杂性、默会性。在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基础科目。辩证法要求学生们学习化学时坚持一分为二的思维看待事物, 化学的发展有可能是天使的降临也可能是撒旦的挥霍, 化学知识的缄默性增加了测量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困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带着自身的情感态度进入课堂, 令化学教学更加复杂无序。

2. 教学主体演绎非线性

人的实际能力, 如感知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和预见能力都是有限的, 人与人之间这些能力一定都会有细微的差别, 在教学中也显得尤为明显。例如,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类别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1]。这五种课程从上到下、从理念到实践, 就是一种呈跳跃式的往下传递。教师所能理解和领悟的化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所体验、吸收的化学知识之间都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而是交融在一起, 或增加或减少, 不成比率。教学中的心理效应也不是百试百灵, 就如量子力学认为的原子中个别电子的运动轨迹是无法确定的, 即测不准定理, 它所涉及的个体因素在无序中演绎着杂乱无章的曲调。

(1) 教师身上的非线性

教师在化学教学系统中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我国申继亮和辛涛等人提出, 教师专业知识应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则为化学知识、与化学相关的情境和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根据“木桶原理”可知, 教师的教学成败常受制于这三种知识最弱的一项。这种非线性现象在新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新化学教师往往有过硬的化学本体知识, 却很难在实践中探索学生的性格特点, 难以把握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不是按部就班的戏剧表演, 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机不可设, 设则不中, 教师往往表现得束手无策。例如, 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与教科书上相悖的现象, 教师有时不能正确处理或避而不谈。“意外”超出教师的线性思维不能用教学机智妥善处理, 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使得课堂走向失控, 把已预设好的教学情境推向混乱状态。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非线性还表现在教师投入教学中的时间精力、教师的教龄和教学效果不成正比。在教师群体中, 从教几年的教师有可能比老教师更具有把握课堂的能力。而教师发展到一定阶段, 也常常出现职业倦怠而停滞不前。

(2) 学生体现的非线性

学生在学习化学中也会出现和教师成长阶段相似的非线性特征。学生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高中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 情感比较丰富细腻, 理智在情感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化学史的教育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发作用, 有时成为一种学习的助推剂。学生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难以以一种教学方法满足各类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也导致化学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各项智力发展不平衡又具有互补性, 这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利弊参半的非必然关系。各种个体组成的受教育者构成了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群体, 增加了教学的随机性。

另外, 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非线性还表现在学生本身知识体系不连续缺乏将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而产生的负迁移、自身努力程度和成绩好坏不成正比甚至出现高原现象、学习动机水平与成功机率成倒U型关系。例如, 在一定阶段, 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将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加以区别;对自己期望太高而导致实验操作的错误。

3. 学习环境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紧贴生活的自然学科, 教育者应该将学生放飞到真实生活当中去。自然界的丰富多彩、社会中的复杂多样, 都会交杂在一起对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影响, 或是促进, 或是阻碍。学生带着各自复杂的心情走进化学课堂, 又带着不同的态度回归生活。在这样的循环中, 交叉耦合的因素难以把握。

再者, 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也随着时间的变迁发生变化, 也因人们的认知状态对化学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 进而影响化学的学习。比如, 紫金矿业排放含铜废水导致汀江河大量的鱼死亡, 由此学生恨透了化工厂给生活带来的危害, 但如若学习了“沉淀的溶解平衡的应用”又会为治理家乡水污染树立学习目标, 提起学习化学的热情。当然这是一个学生的内部心理变化,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活动增加了教学的不确定性。

二、应对化学教学中非线性现象的策略

1. 充分发挥化学知识的非线性作用

要发挥化学知识的非线性首先要迎合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 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线, 以知识建构为基本机制, 改变注重知识传授和强调学科本位的旧做法。其次继续发扬教材中丰富的栏目的作用, 这些是无序中构建化学知识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别对于阐明化学知识的多样性和培养学生丰富的爱国情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再是因知识讲知识, 而是由学生真正吸收内化、移情、延伸, 由知识再生知识达到“树上开花”的效果。再次非线性知识通常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 这些知识往往综合性比较强, 对培养学生的非线性思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除记住元素周期表各元素的一般规律外, 还有一些“有个性”的元素, 教师要有意识地点拨, 学生也应该自觉对其归纳总结。

2. 教中积极应对非线性

(1) 争做“自来水”

教师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供给学生以养料。化学知识更新得很快, 教师也应该时刻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联系最近发生的相关事实作为情境的设置, 例如市面上出现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 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教师充实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理论要从实际出发, 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 为迁移而教, 实现学生能力的“突变”。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中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2) 把握预设和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化学教师要在备课之前, 认真研读教材的编写思路, 读出其中的含义, 抓住主干。在备课时要尽可能的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状态, 在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本堂课的教学情境和支架。对于课堂演示实验一定要自己先做一遍, 增强课堂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 才能灵活处理课堂更丰富的生成性, 这是减小化学教学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所必须的, 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注重化学课堂的生成性不仅建立在教师充足的备课上, 而且要发挥教师敏捷的观察力和应急能力[2]。要强调的是, 教师自身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不能随意编造不科学的结论和解释, 否则既给自己的教学造成混乱又误导学生。

(3) 加强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无论对于新手还是在讲台上已经站了几十年的老师, 无论他的教学多么的丰富, 没有经过反思的教学工作只能说是周而复始的同样的工作, 永远都是在原地踏步。教学反思能打破教师投入教学中的时间精力、教师的教龄和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的非线性现象, 克服职业倦怠心理。教师的反思也是一种自学本领, 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反思自己, 自己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用理论分析解决化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逐步探索和掌握化学教学的规律。

3. 学中兼容非线性

(1) 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

化学知识一直被人看成是文科式的理科,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它是分散型的, 像散落的珠粒非常紊乱, 例如碱金属元素、卤元素和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 学生似乎觉得这些知识非常零散不便记忆。通过科学方法的教育, 使学生自觉地用归纳、分类和对比等方法按照自己的记忆习惯把化学分散的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 用元素周期表规律或化学平衡移动规律进行总结,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学习, 进而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迁移或者达到知识的突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教师“为迁移而教”成为可行。

(2) 利用同伴效应

高中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 比其他群体有更敏感的神经, 周围任何人特别是师长的言语态度都会引发“蝴蝶效应”。教师可充分利用这点, 在探究性学习中, 采取小组合作或一对一的方式, 用激励性的语言促使他们相互竞争相互弥补, 掀起化学探究的狂潮, 激发学习的热情, 让学习成为一个开放的互补性的系统。

(3) 关注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人本主义心理学侧面反应的就是教学中非线性的现象。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整个非线性学习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化学的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 只要到达他们内心深处的、能触动心灵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为此, 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的教育, 如爱国情感、生命道德感、集体荣誉感, 显得十分重要。在化学课中, 教师一定要将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那样学生才会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接受化学。

(4) 回归生活

学生只有回归到生活才能真正体验生活的真谛。只有环境才会对他们产生最大的非线性影响, 产生的刺激才是最全面深刻的。课堂中的实验是人为加工以后的产物, 往往也脱离了实际, 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的也只能是感官上的体验, 也有人说“将厨艺和化学放在一起学习”, 讲的就是化学和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回归生活, 教学中的情境设置才会有意义。

4. 化两个世界为一体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减小非线性不可预测性的有力保证。沟通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激起思想火花的助燃剂,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公平对待学生, 善于和学生交往, 了解学生最新动态, 调节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计划;学生应该尊重教师, 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和教师交流, 减少彼此的隔阂。

5. 巧用随机事件

在这个复杂的非线性教学中, 教师要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 化无序为有序, 利用随机事件促进教学的生成。将正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如食品添加剂的话题引入课堂,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用随机事件“顺手牵羊”, 使教学做到事半功倍。

6. 培养学生的非线性思维

非线性理论相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横向性、跃迁性和可塑性, 对激活学生的思维功能、扩大知识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也是很重要的[3]。学生在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中的有效碰撞时, 往往出现思维障碍, 其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过程是模糊抽象的。非线性思维在创新实验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粉笔在化学实验中的妙用, 利用其主要成分, 粉笔可做焰色反应、钙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做电极等;利用粉笔的形状和廉价的特点, 它还可以充当硫或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燃烧匙[4]。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发散的非线性思想意义深远。为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解释, 在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中赋予非线性思想以合理的地位, 促进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协同发展。

化学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复杂的、相互交织的, 较高的精确预测可能比较困难, 但是在短时间范围内, 预测是可能的, 转变复杂的、不可预测的化学教学为一个简单的、可预测的教学活动, 让化学教学有规律可循。

参考文献

[1]巨瑛梅, 尹力.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解析 (2010年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崔艳.在物理教学中渗透非线性思想.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9 (18) .

篇4: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关键词:核心素养;燃烧的现象;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5–0050–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围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而展开。作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探索知识的过程展开,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类似于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经历,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无疑是有益的。有人把核心素养视作基础教育的DNA[1],按说基因决定表现型是自然规律,但不知是因为核心素养为隐性基因还是受环境影响过度,虽然新教改的这种呼吁已有时日,然而当下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依旧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获取知识的素养。

本文将以初三化学中“燃烧的现象”这一单元为例,沿着人类发现燃烧的历史进程,探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悟知识从未知到已知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通过课例的分析探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1 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一个典型教学片段

初三各版本化学教材对物质研究的开篇都是空气,课堂教学中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也几乎成了“定式”,即通常按下列流程展开:

[课堂实验]将一个钟罩放置在装有水的水槽中。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伸入钟罩内并塞紧瓶塞。红磷完全燃烧后冷却,观察钟罩内水面的变化。

[组织讨论]为什么冷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了约1/5?

[形成结论]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五氧化二磷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毫无疑问地总是在实验操作、现象的描述、红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以及空气中氧气约占1/5上,教师强调最多的,课堂练习上以及各式各样的同步练习、课后作业中强化训练的也一样是这些知识点。自从初三年级开设化学课以来,这段内容的教学模式和练习的要点一直没有变,几乎没有人对这段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产生过怀疑。

1.2 对上述教学片断的拷问

如果从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述课堂教学的过程的确无可挑剔,然而若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却又另当别论了:这里强加给学生的内容太多了,教学过程中逻辑也并不严谨[2]。

最为直接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是被动地去思考、关注空气成分的,还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的习惯?如果是后者,那应该说我们的教学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当然问题还有很多:

(1)怎么想到用这个装置来检验空气成分的?

(2)为什么这个装置就能检验空气的成分?

(3)水进入钟罩中为什么就能说明空气消耗了?

(4)为什么水上升约1/5就说明空气减少了约1/5?

(5)为什么说红磷燃烧就是与空气反应了?

(6)为什么说燃烧的产物就是五氧化二磷?

(7)燃烧不是还产生火焰,产生热吗?火焰、热又是什么?

(8)结论的得出是否有点草率?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据?……

这些问题才是研究的核心,才是学生头脑中怀疑而不能说出的问题,然而课堂上就这样不由分说地部分省略,部分地强加给了学生。有些强加得还毫无道理,比如五氧化二磷这个名词,在学生根本还没有化学知识积累的时候,说出这样的名词是没有根据和不负责任的。

1.3 对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的思考

上述实验其实对于一个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来说是极其深奥的。空气的组成、燃烧现象的本质这两个问题相互交错、盘根错节,困扰了人们多少个世纪。而这个教学片断仅用了不长时间便将人类那么多年的研究成果一股脑地抛了出来,可以想象这里面压抑了学生多少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当然这也不全是教师课堂设计的问题,还有教材编写的问题,知识容量实在太大了,“贪多令人无法嚼烂”——因此课堂教学中只能让知识像雪花一般毫无顾忌地疯狂飘洒,哪有机会去探讨雪花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飞来的?于是想要学生掌握的很多知识是没有根的,是碎片化的知识。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的是知识的获取能力和素养,这就需要让学生能够体悟、感受、参与到知识从无到有的生长过程,这个过程的缺失也就注定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缺失。因此笔者以为虽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难以计数,但引导学生回归到人类认识这些知识的原点,循着科学发展的足迹,顺应着认识知识自然发展的特点[3],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探索,并引导他们逐渐深入,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必要。

2 基于核心素养的“燃烧的现象”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对于燃烧的现象,人类有史以来一直颇感神秘,对它充满了迷惑,甚至崇拜。早期一些智慧的哲人总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但直到1777年拉瓦锡才算彻底解开这个谜。在进行这段内容的教学设计时,务必让学生抛开那些通过“穿越”得到的伪化学知识,回归到化学知识近乎于零的状态,引导学生用最原始的眼睛来观察这种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本质、提出观点、查找资料、应用资料、合作交流、接受批判等学习活动,从而提升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2.1 直观体验,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意识

对于燃烧的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如何使学生由司空见惯变得惊讶、变得关注,这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因此课堂上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去回忆这些现象,而应该提供给学生更为丰富的直观形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的事实,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不妨让学生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点燃纸张,观察现象。

[实验2]点燃烧杯中的一根小的蜡烛,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实验3]点燃纸张和艾绒条,比较两者现象。

[实验4]用酒精灯加热一块石头,观察现象。

[实验5]用电子感应秤在烧杯中称取一张纸片的质量,读取数据并记录。就在烧杯中点燃这张纸片,燃烧后再读取数据并记录。比较这两个数据大小。

[实验6]用电子感应秤随意称取铜片的质量,读取数据并记录。然后将铜片用镊子或坩埚钳在酒精灯上灼烧至变黑。冷却后再称取其质量,并记录。比较这两个数据大小。(最好用镁,考虑到安全性,权且用铜替代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记录所看到的现象,借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良好习惯。注意过程中的指导和安全。

2.2 零点处设问,引导学生对常见现象的哲思

上面的几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是学生常见的现象,但是在化学课堂上去完成,本身就为学生营造了研究的气氛,因此也就产生了与往常不一样的观察效果。实验3的对比,感受燃烧的剧烈程度是有差别的;实验4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不是任何物质都能够燃烧的;实验5让学生感受实验中的质量变化。

[问题1]纸张燃烧有哪些现象呢?火焰是什么?灰烬是什么?

[问题2]烧杯中燃着的蜡烛,盖上玻璃片,为什么会熄灭?

[问题3]为什么燃烧需要空气?

[问题4]为什么纸张燃烧比艾绒条剧烈?

[问题5]为什么石头不能燃烧?

[问题6]为什么纸张燃烧后质量会减轻?

[问题7]为什么铜丝灼烧后会变黑?为什么质量还增加了?

上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个问题都那么好回答的,有的甚至根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并且为后面的讨论埋下伏笔。在学生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的时候,来讨论这些问题,让学生回归到了人类探索这些现象的原点,必然也能引起学生与当初人类探索燃烧现象时一样的思考。而从日常生活的现象中找出学生认知的空白,也一定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探讨研究。

2.3 资料查阅,感受和应用前人的思考过程

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一定已经对燃烧产生了好奇。不过如果孩子头脑中已经有了燃烧时由于这些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这样的概念(无论是通过预习或是搜索网络资料得到的)时,就会失去对现象思考的机会,那种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思考背后科学本质的基本素养也就难以得到锻炼。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好人类历史上研究该现象的节奏和时间节点,资料的提供不能超前,让学生的认识与历史的相应时期的认识,步调一致。

[资料1] 17世纪的科学家对燃烧现象很是着迷。当他们看到物质燃烧后的灰烬不复先前的光鲜,与人或者动物失去生命的情形非常相像。当时的人们认为生命失去的过程就是失去灵魂的过程。于是联想是否燃烧也是物质失去某种与灵魂一样的物质的过程?于是把这种假想的物质称为燃素并提出了燃素说。燃素说曾经风靡一时。这种观点认为,燃烧是一种分解的过程,物质燃烧时会释放出燃素。燃素学说认为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既能同其他物质结合,也能单独存在。大量火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便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就是“燃素”。物体失去燃素,变成死的灰烬,灰烬获得燃素,物体又会复活。

[资料2]物质在加热时,燃素并不能自动分解出来。而须外加空气将其中的燃素吸取出来,燃烧才能实现;上好的空气是具有吸收燃素的性质的。腐蚀剂夺取了金属中的燃素,金属就被腐蚀;煅烧金属,金属失去尊贵的光芒而变成渣滓——当赋予它们以燃素,它们又变得不可一世。物体中含燃素越多,燃烧起来就越旺;含的燃素少,燃烧起来就弱。上好的空气是具有吸收燃素的性质的,因此物体必须在空气中才能燃烧;各种实体都是由物体所共有的基本物质(元素)和该物体所特有的“灵气”所构成,并可以用火炼的方法使其分离。当实体被加热时,“灵气”便从实体中逸出。有的科学家认为燃素和“灵气”一样与地心是相排斥的具有负重量(即所谓“轻量”),因此金属失去燃素时,重量反而增加了。有人说,金属失去燃素,好比活着的人失去了灵魂,因此就象死体比活着的时候要重那样,“死”的灰渣自然就比活的金属重。

[资料3]燃素说认为,燃素在燃烧过程中从可燃物中飞散出来,与空气结合,从而发光发热,这就是火;油脂、蜡等都是极富燃素的物质,所以它们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石头、木灰、黄金等都不含燃素,所以不能燃烧。

查阅文献资料,是学生化学学习很重要的素养。在学生无法解决前面的部分问题时,查阅别人的研究成果显得很必要。燃素说应该是人们对燃烧现象的研究绕不开的环节,因为这是人们最为直观的想象,符合人的思维规律。通过理解运用和最终否定它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思维发展的过程和科学发展的艰难,并产生对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进行反思的意识。课堂中不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些资料,并说明燃素说中的主要观点。

2.4 观点运用,提升阅读和资料的应用能力

研究任何现象或问题,总不能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而应该广泛涉猎,分析整理并理解应用,然后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更为深刻。因此利用信息或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很重要的一种素养。在学生阅读了上述燃素说的一些资料以后,课堂上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燃素说的观点,对上述问题进行再思考。如果说一开始的思考是个人独立的冥想,是不带有任何偏见的个人的见解,那么现在的回答就掺杂了前人的思考。通过指导,学生就可能会对几个疑难的问题作出如下的回答。

根据燃素说,可燃物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失去燃素的过程,一旦失去燃素,就会成为灰烬。物质加热时,燃素不能自动地跑出来,空气可以帮助将其中的燃素吸出来,因此隔绝了空气,蜡烛就会熄灭了。纸张中含的燃素成分比艾绒条多,因而燃烧更为剧烈。石头中不含有燃素,因而不能燃烧。对于纸张来说,燃素完全脱去了,因而质量减轻了。但金属中的燃素具有负重量,因此金属脱去燃素后反而变重。

上述这些回答是基于对资料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回答,通过这些回答,学生处理应用资料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2.5 评价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人类对某种现象的研究,有的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在这过程中,会出现种种理论和学说。其中有很多学说风行一时,但终于慢慢地被时间的大潮所淹没。然而为什么它能出现并风行一时,是因为尽管它不完善甚至是谬误的,但仍然蕴含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在一定条件下它也会表现得较为合理。只不过当新的情况出现,这些学说无法自圆其说时,人们才会发现它的不足,从而提出新的学说取而代之。

批判思维是创新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说进行恰当的评价,将有助于提升这方面的素养。通过恰当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得出下面的评价结果:

燃素说解释不少问题很符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直观而明显。但在解释金属燃烧的问题上是非常牵强的:有的燃素具有负重量,当金属燃烧失去这些燃素的时候,重量反而会增大。由此看来,燃素说并不能对燃烧现象作完善的解释,燃烧的本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上面的这一段评价,将有助于学生对燃素说的缺陷有深刻的认识,为探索新的燃烧学说蓄势。

2.6 推陈出新,对燃烧现象的再研究

通过上述对燃素说的评价,学生急切地要寻找新的研究成果和证据来完善上述解释。于是关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资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场了。

[资料4] 1774年,普里斯特利开始研究某些物质在凸透镜聚光产生的高温下放出的各种气体。他研究的物质中有“汞灰”亦称水银烧渣。普里斯特利将阳光聚集在“汞灰”上。很快就发现“汞灰”被分解了,放出一种气体。他把这种气体收集起来,然后研究其性质。发现蜡烛会在这种空气中燃烧,火焰非常明亮。普里斯特利认为,空气乃是单一的气体,助燃能力之所以不同仅因为燃素含量的不同。他认为他所得的这种气体是一种“脱燃素空气”,故而吸收燃素的能力很强,助燃能力也就格外大。另外他还发现老鼠在这种气体中生活正常,且比在等体积的普通空气中活的时间长了约4倍;他还亲自尝试了一下,感觉这种空气使人呼吸轻快、舒畅。他对实验的全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

[资料5] 1774之前,拉瓦锡用铅和锡做了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他首先将实验用的铅和锡进行精确称量,将它们放入曲颈甑中;将曲颈甑封闭后再准确称量铅、锡与曲颈甑的总重量。准备就绪后,进行加热,直到铅、锡变为灰烬。再称量总重,与试验前一样,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之后,当他把瓶子打开时发现空气冲了进去,这时再对瓶及煅灰进行称量,发现总重量增加了。另外,他发现金属在煅烧后重量也增加了,所增重量恰恰是等于空气冲进瓶后总增量。因此,拉瓦锡断定,金属所增加的重量,既不是来自水中,也不是来自瓶外任何物质,只能是金属结合了瓶中部分空气的结果。在这种鲜明的事实面前,拉瓦锡对燃素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资料6] 1777年普里斯特利会见了拉瓦锡,告诉了拉瓦锡制得他认为的“脱去燃素的空气”的方法。拉瓦锡重复了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果然从汞煅灰中分解出了比普通空气更加助燃、助呼吸的气体,拉瓦锡将这种气体正式命名为氧。

[资料7]拉瓦锡根据自己的研究并受到普里斯特利等气体科学家研究过程的启发,否定了燃素说的结论,认为可燃物质燃烧或金属变成煅灰,不是燃素和其他物质分解的过程,而应该是可燃物质与氧气结合的过程。至于纸张燃烧留下来的灰烬,那也是在燃烧中其中的物质与氧气结合留下的物质。拉瓦锡于1777年提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氧化学说并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学生阅读研究了这些资料以后,引导学生从上述资料中总结出如下观念:空气不是单一的纯净物,而是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的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氧结合的结果。

在得到上述结论以后,在引导学生对前面的7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反思。最后,再对拉瓦锡的氧化学说进行评价:成功解决了蜡烛为什么隔绝空气不能燃烧的问题,并非常好地说明了纸张、铜丝燃烧或加热后质量变化的原因。拉瓦锡的学说比燃素说前进了一大步。但依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火焰是什么?纸张留下的灰烬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纸张的燃烧比艾绒条剧烈?石头为什么不能燃烧等问题。

上述教学过程,学生对燃烧的现象先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思考,再通过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当的相关资料的阅读,提出相关的解释,并对这个解释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然后再通过新的研究资料学习,提出新的更为科学的解释,再次对新的解释做出评价。从而对燃烧的现象产生了更为科学的认识。

其实,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对燃烧现象的本质认识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思考的意识得到了加强;学生查阅、分析资料、相互讨论、运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批判意识、评价能力到了训练,并能体会到自己认识问题的思维的发展过程,而且在学习中注意保持心灵开放:没有任何一种学说是完美无瑕的,只是更为进步、更为合理一些而已,从而始终保持一颗严谨、谨慎的求真之心。

生物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重演律:个体的发展史,是系统发展史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其实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何尝不应如此,即需要重演人类认识某事物的全部过程?事实上就有研究表明:以化学发展历程为线索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4]。如果我们将人类认识某种现象的历史划成一个时间轴,分析学生知识水平正处于这个时间轴的某个点,再研究这个点之前人类所作的各种努力,巧妙地设计到课堂教学中,一定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素养也必然会在此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J].中国教育报,2015,(4):1.

[2]历晶,郑长龙.如何优化课堂教学逻辑[J].化学教学,2015,(10):6~10.

[3]吴俊明.自主学习的现实意义及其背景[J].化学教学,2014,(8):3~6.

篇5:初三化学专题小结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永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重点。尤其是化学中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虽有一定的基础,但也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帮助学生寻找通往成功的捷径呢?为此我们尝试探究,并稍有收获。

一、抓住课堂教育的主阵地

本学期我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研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悟化学的科学魅力与价值。

二、精选试题,激发兴趣

初三化学一周有四节课,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每节课都精选有深度、有梯度、有广度的习题,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能力。

三、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根据初三化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理念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根源及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四、培优转差工作成绩明显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会做课堂练习,同时又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把知识向纵、横方向发展,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信心较弱的后进生,重点指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充分利用晚自修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取得良好效果。

培优转差工作总结

长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和任课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在“培优转差”工作过程中,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转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

通过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开设青春期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咨询课,以前学生是闻“性”变色,现在也能正确地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看待别人。现将“培优转差”的工作总结如下:

1、全面调查了解学生。、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应综合运用观察、调查、谈话等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了解后进生,2、教师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确定需要培优或辅差的学生名单,一般利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下、晚自习前时间辅导。

3、培优辅差要坚持做到“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计划、定内容、定措施、定目标。

4、培优要着眼于长远,要侧重于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拓宽知识面,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5、辅导差生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可以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落实好“四清”工作。四清工作基本原则是:先学后教、人人过关。“堂堂清”要求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容量适度,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创新,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参与性,课堂教学氛围的平等性,交际性,不把学生的“为什么”留到课后。“日日清”要落实当天学习内容的及时复习巩固,及时独立完成作业,完成语文、英语背诵内容,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周周清”强调对一周知识的系统复习回顾,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树,归纳知识重点和难点,自主解决疑难问题。“月月清”是对当月主要学科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验收,强调检测命题的科学性,考试的严肃性和反馈的时效性,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对在四个环节中不能过关的学生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杜绝教学中的盲区和盲点,落实教学的过程管理,有效控制学生学习知识的负积累,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前一段时间里,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但我们相信只要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配合,我们“培优转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 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 一单元至第九单元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 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

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 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 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 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 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 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篇6:初三化学备课组小结2篇

一学期以来,初三化学集备的三位老师能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就本学期化学备课组所开展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本学期一开始化学每周就排了四节课,而暑假期间也没有进行补课,而明年的中考又提前,故和以往相比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就显得相当紧张。如何解决教学任务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我们备课组统一认识:功夫要花在备课上,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采取集体主备,个人精备相结合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可以优势互补,统一认识。在集备时我们能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防止教学过程中不分重点、甚至知识点漏讲等情况的发生。再譬如说哪些内容该补充,在何时补充等,都要在集体备课时明确,做统一安排。集体备课时,还要统一作业内容。学生手头的练习资料很多,但不一定适合,期初集体备课时我们三位化学老师就经过反复研究比较,最终确定以学校征定的练习册和《南安试卷》为必要的练习,其它相辅的练习形式,这样学生既减轻了课业负担,每天又有了有效练习。集体备课不能代替个人备课。要想上出一堂精彩且质量高的课,必须要有个人特有的东西。这就必须个人精备。我们备课形成的教案,不仅要为教学服务,还要为再教学服务.要真正做到为再教学服务,那就要经常写教学反思,在教案后写这节课的得失,改进方法等.在下一次集体备课上进一步完善,共同提高。

除了集体备课外,我们组认真出好每一份复习提纲和单元练习。学生做完后,从做的情况再一次进行修改,为明年做好准备。

本学期共开设了3节公开课,分别是陈娜玲老师的《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洪盟友老师的《金属与金属矿物》、吴长志老师的《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本学期我们也积极进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研讨活动,如:盟友师前往慎中参加初三化学校标教研活动,娜玲师参加在平山中学举行的晋江市化学学会的教研活动及在进修学校进行的XX年中考质量分析会等。

本学期,我们也组建了初三化学竞赛培优活动小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并组织了学生参加XX年晋江市初中化学知识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有一位同学获得晋江三等奖。

同时,我们也积极进行子课题《互动实验探究》的结题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市进修学校的结题验收,并有多篇论在不同刊物中发表,如:XX年12月,由洪盟友老师撰写的《挑战与成长》及由陈娜玲老师撰写的《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艺术和技巧》在《晋江市化学学会论文集》中发表。

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教学面向的是大部分的中等程度的学生,部分已存在较多困难的学生很难全面顾及,导致班级中两极分化较严重,不少同学完全放弃。而平行班级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分层教学,以更好地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是我们下学期要探索的问题。

总之,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的特色,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充分挖掘教师的活力与潜力。各位教师取长补短,主动、积极参与各级教学活动及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初三化学备课组小结(2):

本学期初三年级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务处、年级组对学科备课组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化学教学研究,提高全组老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争取进入全市前列。

一、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3.优化教学情景,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求真务实,培优转差有成效。

6.争取期末年级平均分不低于全市第5名。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三上午第三节课后。

三、具体措施:

1.学习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上的问题。

2.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措施。

3.每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统一评分标准,并利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测后总结分析,写出总结分析报告。各单元测验试卷的命题教师安排如下:

各单元的测后总结分析报告由试卷命题教师负责,报告主要包括:

(1)各班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制定补救措施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

(4)出一份相应的补差试卷。

4.认真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单元测试等)。

5.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听课活动,本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6节。

6.第5周期中复习研讨;第16周期末复习研讨。

四、教研活动计划表(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可加以调整)

篇7: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来源:网络金匙教育资源网收集整理时间:2008-04-16

§7.1溶解现象(第2课时)教案

闽江学院附中 曾大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方法的体验。

(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2)评价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篇8: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小结

初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学习差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经过近三年的调查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了本校学生分化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产生学生分化现象的原因

1.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 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验。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与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我对本校初三的5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成绩在30分以下的学生普遍都缺乏学习兴趣, 厌学情绪严重, 没有学习动机, 没有学习目标, 对今后没有任何打算。还有几个同学也想过要好好学习, 但意志力薄弱, 吃不了苦,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玩过了头, 忘了学习。学习化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学习成绩就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2.新教材虽然降低了化学理论和化学计算部分的难度, 却增加了很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的环保、材料、燃料、有机化合物和营养素等方面的知识, 这也客观地使教学进度紧了许多。例如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内容中, 教师往往会因课时的偏紧, 在学生还没有完全记熟元素符号、化合价时, 就马上教写化学式, 在教学过程中又是教师讲的多, 学生练的少, 导致了学生写化学式时错误较多, 如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 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例不正确等等, 直接影响到紧接其后的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被调查的50名同学中, 最初出现成绩分化的就在于化学符号这个知识点。在遭受几次挫折后, 一些原有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卑感, 失去了学习兴趣, 学习成绩也就逐渐落后了。

3.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造成分化的一个原因。在我们农村初中, 有许多学生学习十分认真用功, 但每次考试成绩却总不如人意, 学生本人也十分苦恼, 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没有了学好化学的兴趣。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懂得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不懂得在学习中如何抓重点, 如何去应用知识。许多同学属于被动学习。进初中后, 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跟随老师惯性运转, 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学生往往在教师强调记忆的情况下, 片面地认为化学是一门需要背功的学科, 所以不讲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等, 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从这3年的调查发现学习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 (1) 学习无计划。 (2) 不会科学安排利用时间。 (3) 不求甚解, 死记硬背。 (4) 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5) 不会听课。 (6) 抓不住重点和难点。 (7) 理论与实际脱离。 (8) 不善于科学用脑。

二、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一) 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想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 充分挖掘教材, 设置悬念, 引起学生的好奇,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应从开头就做起。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的发生原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因此, 在教学中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 将这些问题用各种形式展示给学生, 有了问题就会产生思维, 而有了思维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 开始上第一节课时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 此时, 学生精神抖擞, 课堂上充满欢快的气氛。老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向上飞?”“如果改用口吹气球, 它能不能向上飞呢?”对于这些疑问, 老师可不作答。还可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使人死亡?瓦斯爆炸如何预防?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森林火灾如何预防?等等。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 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永不满足。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时期, 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 既能增强他们的记忆, 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 就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并给出几组不同的仪器让学生组装并制取出二氧化碳。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 要优化课堂结构并注重实验, 使学生想探究、会探究、乐探究

由于课时紧, 内容多, 所以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要完成“讲、练、评”三个重要的教学层次, 三层应相得益彰, 融为一体, 这样会得到教与学双向反馈信息。在每堂课中都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教为辅。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学”, 主张“智育”, 注重“自学”。所以课堂练习时间一定要充足, 才能给学生留有记忆新知识、消化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时间, 使学生能从书本中走出来, 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重新认识新事物, 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有利于信息反馈, 使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及时掌握未达成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以便补救调控。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激发思维, 发展能力,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中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从中得到了发挥。例如在元素符号的教学过程中, 提前就叫学生去记忆, 并且多次课前听写。而在讲化学式书写时, 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练习, 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书写的原则和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 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 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 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 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 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实验教学, 充分让学生参与全过程, 在实验中探究, 并能提出新的问题, 设计出新的探究实验方案。要把一个问题研究透, 同时衍射其他问题, 将知识形成网络,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部分潜能生在学习上花了不少功夫, 但因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成绩不理想, 故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心理的辅导。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 正如医生用药, 不能千人一方,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 根据自己的情况, 发挥自己的特点,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培养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耳、眼、脑、口、手并用, 勤练习、多质疑、勤思考、重归纳、多应用, 要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 在学习过程中, 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 并永久记忆在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 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其次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循序渐进, 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及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学习不能只凭热情,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任何知识, 必须注重基本训练, 要一步一个脚印, 由易到难, 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切忌好高骛远, 还没有学懂, 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 基本的习题还没有做好, 就一味地去钻偏题难题, 这是十分有害的。学习必须勤于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 做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要一丝不苟, 切忌似懂非懂。例如:习题做错了, 这是常有的事, 重要的是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要在初中阶段就培养这种本领, 这就要求我们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都能说出正确的理由, 每一步都要有根据, 不能想当然, 马马虎虎。要善于总结, 学完一节, 要做个小结, 学完一章也要做个总结, 学完一本书更要做个总结。通过总结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学习过程中还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才能事半功倍。

三、总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形势在不断变化, 成绩分化的原因也在变化, 教学策略也要相应变化。只有因时制宜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才能减少分化, 提高总体成绩,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就初中生在化学学习中出现的两级分化, 以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了解学生分化的原因, 防范分化所采取的相应的教学策略, 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化,分化原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智文.新课程中化学的教与学[J].新课程 (教师) , 2009, (12) .

[2]刘兴宝.初中有效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 2013, (02) .

上一篇:梅花诗句李白下一篇:广东XX商会成立周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