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中医自查报告

2024-05-22

社区医院中医自查报告(精选7篇)

篇1:社区医院中医自查报告

县中医院关于医用计量器具检测的自查报告

按照州质监量函【2014】25号《关于开展全州医用强检计量器具监督检查的通知》,我院及时组织了对全院医疗计量器具检测的自查整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院涉及医疗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共19件,包括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彩超,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T,CR等。在检查中发现,有部分仪器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计量检定合格标签也有脱落丢失的情况,对此我院将及时排除故障,缩短停机时间。

二、我院现配备的用于医疗计量器具都依法申请了强制检定,并有专职计量器具管理人员按国家规定,对所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送检。本次自检中,未发现有检定不合格或检定周期超期继续使用情况,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均持有国家法定检验部门的计量器具检定证书。同时,我单位其他非涉及医疗计量器具,如血压计、体重秤等也按规定进行检定,且具有检定合格证书。

三、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建立了相应的质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制度。指定总务科为计量器具管理责任部门,由总务科并配备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对医院的计量进行抽检和自检,以及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及时送检和不合格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账,规范各种计量器具管理。

四、通过本次自检将进一步加强对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的管理力度,今后工作中将加强对两证的管理,在计量器具采购中供应商必须提供两证,同时建立档案,将两证与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书同时归档保管。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认真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使我院各计量器具时时处于合格、可控状态。

咸丰县中医院

二零一四年七月六日

篇2:社区医院中医自查报告

“心衰病专病建设”项目自评报告

根据上级文件通过扶持一批县市级中医重点专病项目,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和临床疗效,使中医药更好的保障城乡人民群众健康,现将我院“心衰病专病建设”项目建设情况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专病所在科室基本情况:

心脑肺病科始建于XX年,2012年医院根据国家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将我科更名为心肺脑病科。心脑肺病科设有专家门诊1个、专科门诊1个、心肺脑病科治疗室1间、急救室1间、病床XX张。现有医护人员XX名,主任医师X名,副主任医师X名,主治医师X名,住院医师X人,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5名;具有本科学士学位8名。专科业务用房约XX平方米,其中门诊约XX平方米,包括专科门诊诊室、综合治疗室;住院部约XX平方米,设有专科病床X张,抢救室X间。

学术带头人:XXX主任医师,XX年出身中医世家,XX年跟随伯父学习中医,XX年参加工作,XX年毕业于新疆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主任医师。原任XX县中医医院门诊科主任,针灸科学术带头人,医院党支部委员。从事临床42年,擅治内、妇、儿疑难杂病,擅长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治疗,为XX县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领衔人,继承人2名,XX年获得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工作室已申报自治区级和州级科研项目四项,研发了五种制剂,开展了十项新技术,现已在全院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针刺腰痛穴并咳嗽治疗急性腰扭伤获中国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获世界华人医学优秀论文大赛华人论文创新发明金奖,之后曾被选入《中华国医导医指南》、《中国专家人名词典》、《中华说.中国百业领英才大典》等。

学科带头人:XX副主任医师,心脑肺病科主任,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大专学历。一直从事临床内科工作。XX年赴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内科学习一年。擅长: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及内科常见危重急病的诊治。主要中医特色:

科室以“调和气血阴阳”法为中医理论核心、以胸痹、咳嗽、中风等为重点病种,形成了有中医特色优势的诊疗方案,诊治方面注重突出中医特色。以“调和气血阴阳”法为理论核心的治疗胸痹、咳嗽、中风的中医药治疗体系,并制定出了一系列治疗有效的协定处方,如:血府逐瘀汤加减,止嗽散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疗效。开展运用耳穴压豆与中药外敷治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科同时还开展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养生保健、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制定了可行的有中医特色的养生茶、饮食。

二、项目概况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我院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自查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责项目自查的全面工作、副组长由副院长担任,负责项目自查工作具体督导,成员由财务科长和项目负责人组成,负责资金使用、信息、档案、文件等核对工作,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维吾尔医重点专病检查评估标准》要求对项目的实施情况逐项进行了自查工作。我院能够严格按照下达项目内容实施工作,保证工作质量和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更加有效的为当地居民的开展中医药服务。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中医中药治疗对早期心衰的控制

2、中央财政拨款共计资金XX万元,地方财政拨款X万元,现已全部落实到位。

3、近年,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项目工作正在有序实施,项目

组成员严格按照项目有求,规范心衰病的诊疗方案,整理病案,评估疗效,充分发挥了基层中医药人员主力军的作用,对心衰病的诊疗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对中医治疗心衰病治疗的专病建设,更加规范化中医治疗心衰病的规范,培养具有扎实临床技能和专业特长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三)、项目执行情况

1、项目进展情况:目前项目带头人积极组织项目组成员,严格按照项目有求,规范心衰病的诊疗方案,整理病案,掌握按心衰不同病期选择治疗方案。加快中医治疗心衰病的研究工作,加强中医诊疗心衰病的深入研究,提高心衰病的治疗效果,XX年心衰病门诊人次184人、住院人次196人。中医治疗率≧XX%,中草药使用率≧XX%。针对诊疗学术思维、发病机理、诊断标志、诊疗常规、护理常规、疗效标准进行研究,成功发表论文2篇。

2、项目工作任务及目标:根据项目设计及规划,制订了5年计划,围绕项目目标,第一年以科室医师掌握按心衰不同病期选择治疗方案,主要以1.稳定期:多见“气阴两虚”、“心肾阳虚”、等证候也可见到数脏同病。2.急性加重期:常见多种诱因而出现“痰饮阻肺”、“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等证候,制定诊疗方案,规范诊疗方案,统计病历,评估疗效。第二年我科医师要掌握按心衰不同病位选择治疗方案。右心衰:以体循环静脉瘀血和肺循环低灌注为主。表现为下垂性水肿和肝肿大等消化道淤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常见证候为阳气虚脱、心肾阳虚、气阴两虚等。左心衰;以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低灌注为主。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乏力易倦和中药脏器功能减退等。常见证候为心肺气虚、痰饮阻肺。全心衰:常以一侧心衰为主要标现,一般有肝大、肢肿,但呼吸困难可轻可重。常见症候为心肾阳虚、痰饮阻肺。

3、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完善医疗规范和医疗质量管理体制:建立专病医疗核心小组,核心小组由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和专病骨干组成。同时,建立医疗质

量质控监督员制度,进行内部监督,定期巡查和抽查。成立疑难危重并列的医疗安全控制机制,对所有疑难危重并列进行的每月一次的专家会商制度((第一年完成)。完善专病门诊服务及随访制度,提高病例随访质量:加强患者专病门诊服务,尤其是加强病例随访质量。建立随访门诊档案或数据库,随访病例失访率控制在5%以下。(第二年完成)

4、进一步系统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及名老中医工作室:XX年X月成立《XX名老中医工作室》,XX年X月获批XX县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XX年X月成功申报并获批《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加强名老中医经典方剂、经验方剂的传承、创新。大力发展及引进中医人才,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中医心病科人才梯队,将中医药治疗心衰病的经典方剂、经验方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

5、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具有中医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人才培养,选派XX主治医师前往自治区人民医院为期三个月进修学习。XX年引进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3名,现已全部掌握按心衰不同病期选择治疗方案。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15人次。

项目建设有县卫生局项目科负责对我院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和效果评估,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做到了专款专用。

(四)项目实施的社会效果、投入产出

通过对心衰病专病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医采用望闻问切,结合天时地气,动态地对每个心衰患者进行评估,因人制宜,采用汤、膏、丸、散等不同剂型进行治疗,还可指导患者采用食疗、外治、艾疗等方法减轻症状、改善体质,存在一定优势。西医和中医在缓解心衰患者气促、水肿等主要症状效果都很明显。但心衰常常伴有诸多其他症状,如口干口苦、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腹胀、腰膝酸软等,西药根本无能为力;同时许多心衰患者因忧虑病情而导致抑郁焦虑,出

现失眠、精神压抑、出汗等,这些又严重影响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若以中医药辨治处置,往往更为有效。治疗3~7天后,若患者气促肢肿缓解,进入稳定期,此时可通过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和中药汤剂治疗。经10~12天治疗后,一般患者可缓解出院,此时即处于康复期,坚持服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辅以中医食疗、中医养生等维持终生治疗,可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同时改善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问题。

三、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

中医中药治疗心衰病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我院制定了《心衰病诊疗方案》,确立工作目标,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在资金管理上,严格遵循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能够充分认识资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管好每一分钱,定期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如何合理使用经费和如何加强对项目经费预算,并会同有关人员对财务和合规性和效果评价,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1.仪器设备购置情况:XX。2.人才队伍建设情况:XX。

3.医疗技术推广情况: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投入1万元。

4.其他资金支出情况:资料费、论文发表、科研申报、远程会诊平台建设等投入1万元。

四、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受医院规模限制,未能配备MIR、中心监护系统、心血管造影系统一套、心脏电生理程控刺激仪、临时起搏器等,专科检查治疗设备有待完善和添置。

2.目前中医治疗心衰病,仍停留在传统的中药熬制汤剂口服为主,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很低,加快心衰病的新制剂及创新制剂的研究,对中医治疗心衰病的传统方、经验方、秘方进行挖掘、整理、帅

选,研究出对心衰病疗效确切的新制剂。

3.引进心内科急需的人才,用多种方式形成心内科技术专家团队,积极开展新技术引进和科研项目开展,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心衰病中医治疗的新技术引进,资金设备上予以扶植,争取有关部门地支持帮助。

4.信息网络配置落后,专科所用电脑暂时未上网,导致医疗资源无法共享,学术交流有时难以参与,有关专科的新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推广、应用受到影响。

5.暂时未完成过省厅级的科研,未主办过省市级以上的学术研讨会议的任务。

篇3:社区医院中医自查报告

1 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

1.1 综合服务需求

最近,富阳市中医医院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富春街道19个社区抽取居民(户主)、退休职工和街道及社区工作干部各100例(共300例)为问卷调查对象,问卷填表统计结果,对社区护理服务有需求平均达85.5%,无所谓占12.5%,无需求仅为2%;其中需求最高为社区干部(92%),其次为退休职工(86%),社区居民户主也达79%。社区护理服务,受到服务对象的热烈欢迎[1]。社区干部更加关注开展社区护理服务,这可能与领导重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关(见表1)。

1.2 家庭护理需求

据问卷调查,统计“社区护理服务有需求”表格256份,其中选择“家庭护理”需求达92.5%(231份)。据被调查者在问卷“意见栏”说明,综合有家庭服务需求的原由主要是:市区老人独居独处较多,需要得到医疗护理照顾;老人的疾病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医疗护理服务在家庭进行为宜。被调查者的意见还表明,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医疗保健需求已表现为多元化、多层次,有一定条件的家庭希望通过开展家庭护理可使生活卫生行为进行良好的调适。

1.3 心理护理需求

社区家庭护理以老年人为主,老年患者更加重视心理上的满足[2]。表2统计提示,对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内容选择,“心理护理”占71.1%。富阳市和全国一样,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些与环境和生活行为有关的慢性病人群正在不断增加,他们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指导,期望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使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治疗结合起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1.4 妇幼保健需求

富春街道社区人口,妇女和儿童占2/3以上。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已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工作中,护理进入社区受益的直接人群首先是妇女儿童,而间接人群是整个家庭及社会。因而,对社区护理内容的选择,“妇幼保健”达80.1%(见表2)。

1.5 综合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慢性病防治及老年人保健问题,大量流动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管理问题,与环境和心理影响有关的疾病防治、医疗保健问题、健康教育和独生子女生活卫生健康问题等。这些,都给社区护理服务工作提出了综合的全新的要求。表2提示,对社区护理“综合服务”需求的选择为100%。

注:据对300名被调查者问卷填表统计,其中“社区居民”为户主、“社区干部”含街道及社区工作干部。

(1)浙江省富阳市中医医院,311400浙江省富阳市富春街道北门路4号

注:据统计“社区护理服务有需求”表格256份。

2 服务与需求不相适应

据表3,富阳市富春街道“社区护理服务现状评价”的满意度构成比为:很满意仅为8.9%,满意49.2%,基本满意29.3%,不够满意12.5%。调查分析发现,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够高,并非因为服务态度差或服务收费高,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2.1 护士技能不相适应

社区更需要知识丰富,技术精湛的护士[1]。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扮演多种角色,需具备多种技能[3]。这就是说,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要求,需要技术能级高、善于和居民沟通以及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型的全科护理人才。因为社区护士通常当班的只有一名护士,比如输液要求“一针见血”,否则就难以收场;社区护士又是能够向群体、家庭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一体化护理服务的初级卫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社区护理还往往承担长期护理任务。长期护理是指那些为慢性生理疾病、失能和感知紊乱的人提供长期和广泛的康复和支持性服务[4]。然而,从富阳市中医医院目前的情况看,该院81名护士取得全科护士证书的仅5人(占6%),即94%的护士未经社区护理系统化、正规化培训。尤其直接从事社区护理的,不仅护理力量不足,医护比例不够合理,而且大多为医院分流的护理人员,其本身业务素质较低,与社区护理的需求更不适应。

2.2 护理管理不相适应

现在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社区护理管理规定。从富阳市的情况看,由于社区护理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社区护理的目标与具体任务也欠明确,因此,护理工作走出医院、面向社会的“转轨”问题尚未很好解决。在业务上,社区护理服务缺乏上级指导。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社区护理服务的管理还跟不上社区护理服务的新需求。

3 适应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对策思考

3.1 认识上到位

首先,各级卫生机构领导和社区卫生工作者包括社区护士,都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护理在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切实解决“重医轻护”的认识错位问题,营造有利于加强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氛围。要把正确的认识落实到社区护理服务的改革实践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去。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任务的医院,要定位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满足,以需求为起点,满意为结果。为此,医院的管理者首先要克服思想僵化,注意点要非常外向,面向市场、面向社区居民群体,研究方方面面的医疗保健需求以及服务策略[5]。

3.2 管理上强化

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应对社区护理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管理办法。要建立健全社区护理服务的管理组织和制度。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重要性的定量研究[6],促使一般病人和康复病人自然流入费用低的社区卫生机构接受康复护理服务。目前,多数年轻护士不愿去社区服务,主要原因是社区护士在收入待遇、学习机会等方面与医院护士不能等同,为此,应从政策措施、经济待遇、管理办法上真正体现重视和关心社区护士,切实解决社区护士的后顾之忧,从而引导年轻护士主动去社区服务,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社区护理工作水平。

3.3 抓紧培养人才

3.3.1 努力壮大社区护理队伍。

社区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护士数量不足,学校培养的社区护理专业毕业的更少。目前的培养对象只能以现有具备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应从社会需求出发,拓宽培养社区护士来源的渠道,积极采取壮大社区护理队伍的举措。

3.3.2 明确社区护理教育目标。

对社区护士的素质培训,成为当前社区护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3]。社区护理教育,首先要定位于明确社区护理的理念。这就是应以家庭、群体和社区护理的整体理解及所需的卫生知识、护理技能为目标,明确以社区为中心、以慢性病防治管理为主的业务内容,通过学习后掌握社区护理的技能和护理程序、工作方法。通过学习培训,使社区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素质、服务观念素质、心理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熟悉社区护理特点,能为社区的不同人群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总之,社区护理教育的目标,要立足于能否使社区护理需求得到满意这一点上。如果社区护理教育的目标模糊不清,这就解决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问题,也就不能起到实际效果。还应看到,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不可能有终结,因为条件在变化,需求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要不断研究新需求、新变化,促使社区护理教育不断充实与完善。

摘要:县级中医院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据现状调查,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很高,但提供的护理服务与需求不相适应,原因主要是护士技能不相适应、社区护理服务管理不相适应。为适应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应认识上到位,管理上强化,抓紧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社区护理教育的目标,要立足于能否使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社区护理,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仝文华.在社区当护士,健康报,2001.7.25(2).

[2]范如珍,高萍.社区护理工作的全新要求[J].医药实践杂志,2002.16(5):278-279.

[3]范玲,刘义兰.试论社区护士的素质及培训策略[J].护理学杂志,2001,16(3):170-172.

[4]赵林海,江启成,刘国旗.构建长期护理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J].卫生经济研究,2005,209(8):22-23.

[5]章关春.以病人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1998,18(2):764(60).

篇4:中医医院效能风暴自查报告

市效能办:

2014年,我院以深入开展医疗效能建设活动为抓手,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切实加强医疗效能建设,不断促进了全院效能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效能建设的组织领导,以效能的不断转变和提升,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就我院效能风暴行动开展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狠抓工作任务,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推动工作落实 通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效能、树形象、转作风、看执行四大效能风暴行动,着力解决全院效能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患者有反映、意见较集中的问题,力求在提高质量、优化服务、促进发展上取得实效,在管理措施上有新提升,在服务患者上有新增强,在推动发展上有新创新,在作风建设上有新改进,在服务患者上有新形象,在破解难题上有新突破,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打造医院服务品牌、质量品牌、诚信品牌,树立医院新形象,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有序开展效能风暴行动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启用医疗机构门(急)诊通用病历等措施,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流程顺畅的医疗服务,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2.积极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所有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宾馆式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学习中医护理规范,大力开展中医护理服务,进一步充实护理工作力量,完善并落实专业护理人员收入分配等政策。

3.全面推进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部分项目检查结果互认的通知》的要求,切实落实同级医疗机构间医学检测、影像检查结果共享制度,对于在有效时限内出于同一目的,原检查结果、图像所示与临床症状相符的二级以上医院的检查结果予以认可,医院不再进行检查,并在病历中详细记载;对患者提供医学影像资料需要进一步确认的,在医院放射科、功能科办理确认手续,增强诊断的准确性,防止了重复检查问题的发生,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4.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逐步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医院实际的志愿服务新形式、新内容、新模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积极为社会搭建向患者奉献爱心的平台,将志愿服务引入医疗机构;组织广大医务人员以志愿者身份深入基层,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务,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实效。

5.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严厉打击“医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手术安全核对和分级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和指标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建立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评价体系,启动医院质量评价工作。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大力推行临床路径,逐步实现单病种付费,制定并实施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根据中医临床路径,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进行推广。认真落实《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扎实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严格落实医务人员“五个排队”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引导病人合理就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4.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凡未经医院审查同意的诊疗项目一律不准开展,依法配置大型设备,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

5.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在全院深入开展医务人员临床基本技能、院前急救技能、临床检验技能、医院感染控制技能和病历书写培训与大比武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基本技能。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医院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管理。完善医德医风管理制度,制定“职工守则”,加大对医院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继续认真抓好医德考评制度的落实,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建立对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办案的警示作用。注意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建立风清、气正的医院环境。

(四)深化医院服务效能活动,着力提升医院公信力 1.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按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要求,实施医院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从业务用房、设备、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补充完善,进一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努力达到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

2.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行无节假日门诊服务,为患者长年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严格落实限时服务的各项规定,急诊转院5分钟内出车,病人到院后5分钟内处置,各项操作符合常规要求。

3.全面推行人性化医疗服务。落实医院行风建设22项制度,重点抓好首问(首诊)负责、出院病人回访、医患沟通、新农合即报即清制度落实,对患者进行“心贴心”的服务。

4.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坚持依法执行,完善科室月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科室日常执业行为监管,做到科学检查、科学诊断、科学用药。

5.严格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建立医疗收费督查制度,明确科室记费责任人,严厉查处科室重复收费、违规收费、重复计费等问题。启动“阳光收费工程”,对医疗服务乱收费投诉在3天内调查处理和答复。

6.完善落实医疗管理制度。健全医疗机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抓好首诊负责、三级查房、分级护理、病例讨论、会诊抢救、术前讨论、病历管理、技术准入等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安全。

7.深入推进院务公开活动。编制院务公开目录,普遍公开患者看病过程中最关心、最担心、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开展“三基三严”岗位练兵和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人才市场签约引进、招考等形式,积极补充医院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形成层次有序、结构合理的卫生人才梯队。

9.大力推进卫生行风建设。建立以医务人员信用为重要内容的医德考评档案,医务人员的信用直接与晋升技术职称、选优评先相挂钩,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患者测评活动,进一步优化医院风气,树立良好形象。

10.做好医疗纠纷处理工作。建立医患办,专门负责接待患者投诉上访事件,及时化解医患纠纷。落实院长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认真办理医疗投诉,严厉打击医闹事件,维护医疗秩序。

三、下一步打算,效能风暴行动取得较好实效

为使我院效能建设工作特别是效能风暴行动取得较好成效,我院突出医德教育、廉洁自律为先导,督促干部职工加强对医疗效能建设重要性的理解和学习。同时,注重发挥干部职工对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效能建设与增强业务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认真自查,有以下不足需加强提高。

一是开展效能建设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通过集中传达学习了市委、市政府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主要领导讲话,全办干部职工对于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真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各项工作部署上来,确保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是干部队伍行政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充分发挥我办协调、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金融业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建设学习型机关,通过购置金融政策书籍、征订金融政策报刊杂志、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渠道,着重加强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对金融、财政、投融资、证券、保险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对经济形势的关注,切实提高了金融政策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水平,干部队伍做好本职工作,服务金融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是工作效能不断提高。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倡导良好的学习氛围,牢固树立了干部队伍现代金融和金融法制观念,自觉做到按照经济规律、金融规律、市场规律办事,使机关工作效率、行政行为规范、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效能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通过认真自查,今年来,我办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在市效能风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和重点工作的高效开展。下一步我们将以省市委、政府对效能风暴行动提出的新要求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行政效能工作迈上新台阶,以行政效能工作的深化推进,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为全办各项工作的扎实、高效、有序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办始终将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来抓,做到与统筹目标任务、推进重点工作、狠抓工作落实同部署、同开展、同推进。在思想上把行政效能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助推器和必要举措,以高质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不断提高我办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效性,力争以推进全市金融经济工作体现行政效能建设的成果。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贯彻落实全年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举措,各项目标任务均已完成。同时,对承担的11项市政府常务会议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要批示件和交办事项均已按时完成,办结率达100%。

二、加强组织领导,有序开展效能风暴行动

为了确保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有效开展,推动机关行政效能、政务环境、干部素质迈上新台阶,始终将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纳入全办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督查力度。

一是健全机制,加强效能风暴行动工作领导。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体制,班子成员抓推进、处室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各处室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了处室重点工作季度计划工作机制,要求各处室对照目标任务和业务工作每季度列出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特别是,结合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成立全办领导小组,要求各处室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处室实际,抓好效能风暴行动的任务落实。各处室负责人作为本处室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带头落实,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细化安排,强化工作保障。结合全办协调服务金融机构的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办《关于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方案》(兰金办党字„2012‟11号),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为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影响效能的突出问题,促使干部职工在履职尽责上有新突破,推动机关工作不断提速、提质、提效。

三是强化举措,不断加大检查力度。效能风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效能风暴行动各阶段安排部署,通过不定期开展督查,以及公开效能举报投诉电话、设置意见箱、在金融信息网设置专栏等形式,围绕在行政执行力、工作作风和纪律、工作行为、依法行政、服务、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切实加大对各处室行政效能建设的督查和畅通投诉渠道,对存在的不足要求各处室及时要求加以整改。同时,各处室严格按照实施方案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及时发现不足加以整改,通过加大督查和自查力度,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和服务,找出真正解决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方面的关键问题,使办事程序更加简化,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开展民主评议,及时反映工作动态。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五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效能风暴行动总体要求,围绕全办确定的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重点任务,制定了《关于推进效能风暴行动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和政风行风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活动,通过制定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了相关服务对象对我办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意见建议,经梳理归纳广泛认为我办开展效能风暴行动以来有效推进了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任务的高效完成,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及时向效能办反馈我办工作动态共编发《效能风暴工作简报》21期,编发《金融动态》7期。

三、健全规章制度,推进效能管理制度体系改革

结合我办职能,在推进“五项改革”中仅涉及机关自身效能管理制度体系改革,在深化党务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完善了各处室工作职责、处室领导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公开公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机关会议制度、干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干部管理制度、行政效能综合监察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以及行政效能建设考核办法、行政问责办法、机关财务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及配套管理办法。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大幅度减少了机关文件、简报,更加注重办事实效。同时,大力倡导规范有序、办事高效、举止文雅、环境优雅的机关办公秩序和工作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干事氛围。

四、提高工作效能,效能风暴行动取得较好实效

为使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特别是效能风暴行动取得较好成效,我办突出以思想教育、素质教育为先导,督促干部职工加强对行政效能建设重要性的理解和学习。同时,注重发挥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机关效能建设与增强业务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认真自查,取得了“三个不断提高”。

一是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通过集中传达学习了市委、市政府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主要领导讲话,全办干部职工对于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真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各项工作部署上来,确保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是干部队伍行政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充分发挥我办协调、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金融业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建设学习型机关,通过购置金融政策书籍、征订金融政策报刊杂志、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渠道,着重加强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对金融、财政、投融资、证券、保险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对经济形势的关注,切实提高了金融政策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水平,干部队伍做好本职工作,服务金融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是工作效能不断提高。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倡导良好的学习氛围,牢固树立了干部队伍现代金融和金融法制观念,自觉做到按照经济规律、金融规律、市场规律办事,使机关工作效率、行政行为规范、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效能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篇5:中医院供应室自查报告.

根据遵义市卫生局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六项卫生行业标准要求,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防范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自查,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明确要求:在院领导的重视下,组织有

关科室负责人认真学习卫生部发布的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和三项推荐性标准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其重要性和临床意义的认识,一致认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应常抓不懈,一丝不苟,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以及考核评估标准》进行运作,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对提高医院的医疗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学习,提高思想素质,结合科室各级人员的业务素质的不同,入职年资长短,职称高低,制订分层次的培训学习计划,利用外出参观学习,院内、科内业务讲座,自学等形式,通过定期的考试考核,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使我院消毒供应室的人员编制符合要求,二分之一人员,具有护理专业技术职称,其中主管护师*个,护师*人,大专学历*人,中专学历*人。二分之一人员经专门培训颁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做到持证上岗,均为消毒员。梯队结构合理。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识识提高后,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按 1

照贵州省消毒供应中心考核评估标准要求,逐项进行对照检查;

1、我院是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床位#张,消毒供应室建筑面积共#间双面一层楼,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源,与临床科室邻近,室内建筑通风,采光良好,布局流程比较合理,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划分明确,明牌标记,分别设有:污染接收大厅、洗涤间、器械检查、包装间、敷料打包间,高压无菌间、无菌物品存放间、敷料制做间、工作人员办公室、更衣室、库房、卫生间。去污区与检查包装、灭菌区之间设有洁、污物品传递通道,工作区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室内设施:有脉动压力灭菌柜,电热发生器、蒸馏器、过滤器、空气净化消毒机、三氧消毒机、移动式挂式紫外线灯架、洗衣机等设备比较齐全,性能运转良好。

2、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目标管理:供应室工作性质,独立性强,首先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更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中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及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对消毒供应室的物品,回收分类组、清洗组、包装、打包组、消毒灭菌组、发放组、每个环节都加强目标责任制管理,各负其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环节,都严格标准执行,并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使用过的再生医疗器械和器具规范洗涤(流水冲洗、酶洗、漂洗、除锈、终末漂洗、润滑)程序,洗刷用水(蒸流水)气电专线供给,很少有停水、停电、停气的现象,确保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满足了临床、医技科室无菌物品的供给。

3、加强质量管理,杜绝院内感染发生:我院消毒供应室的质控工

作要求严格,有院感办定期检查、监督指导工作。科室成立质检三人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对每一个工作环节严把质量关,要求每位人员,工作制度化、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化、各项监测正规化、监测工作由护士长亲自干,做到物理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脉动压力灭菌器B—D试验每天进行、无菌物品、空气、物体表面检测每月进行,灭菌柜上压力表、安全阀效对监测每半年一次,由于监测工作执行的好,确保了消毒灭菌的质量。

四、新建消毒供应室,是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六项卫生行业标准要求,已报市卫生局审批,现新建供应室基础设施已建全,正在内装修,房内配备了新的部分医疗设备和消毒机,装修完毕后准备搬迁。

Xx市中医院医院

篇6:中医院安全护理工作自查报告

**县中医院安全护理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县卫生局关于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整顿活动的要求,我院进行全面检查,现就护理部将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一)护理管理方面

一是质量管理监控因素。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医医院成立时间不长,管理者来自来自两院结合,大多数护士长较年轻,缺乏管理经验;由于学历较低,外出学习机会不多,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或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措施较差;管理者缺乏对护士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管理者对护士的专科素质的培养不到位。

二是岗位设置的因素。一方面护理岗位的设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缺编。存在积累假期现象,休息时往往不增加人员。这样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又不能休息,因此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人员少护理工作如健康宣教、清楚告知等就不能落实到位。

(二)护士个体方面的因素

一是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处在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忽视了本属于病人的权利,给病人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护士综合知识水平偏低。护士资历浅,学历不高,缺乏经验,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病人沟通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需求,也可能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利。

三是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差。由于护理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护理措施不到位。

四是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记录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病情变化记录不及时或漏记。由于工作繁忙,记录不实,如体温、脉搏等。

二、加强安全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考核标准,加强质控和检查力度。针对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护理三级质控,定期、不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在科室质控检查记录本上,并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进行追踪,加大监控力度。

二是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措施。因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级人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如每周进行安全活动,讨论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以保证护理安全,对出现差错的个人给予安全警示,对出现的差错要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

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休息,缓解工作压力。

四是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护理安全与法规有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和纠纷屡见不鲜。因此,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病人的权利,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五是增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本身是独立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根据毕业不同年限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分手册,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考核。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科室负责专科技能的培训,每月科室要组织两次业务学习,由护理部月质控进行考核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水平。同时要求护士 进行心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

六是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护理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护理记录格式。护理记录的内容要全面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关键步骤、宣教和告知的重要内容等。病人入院时的首次记录一定注重

客观资料的书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单按要求书写,记录要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及时。护理记录的书写要与医生记录相符。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研讨,统一标准并以书面形式下发各科室。

护理安全是病人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是患者择医的标准之一。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重要环节,要引起每个管理者的重视。因此,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监控。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服务。

护理部

篇7:社区医院中医自查报告

关键词:城市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实践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 目前还未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服务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提出了中医药进社区的要求,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挂钩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医药“三进”工程实施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院自今年7月开始定点挂钩帮扶常州市钟楼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1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自1996年国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截至2006年11月底, 全国97.4%的地级以上城市和92. 8%的市辖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已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59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17967个。常州市钟楼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 街道覆盖面87.5%, 社区卫生服务站24个, 街道覆盖面100%。但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钟楼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普遍存在服务效率低、居民就诊率低、双向转诊率低和群众信任度低的突出问题, 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补偿机制不到位。

目前有效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补偿机制尚未形成, 政府投入不足, 公共或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补偿能力弱, 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政策不完善, 缺乏可操作的政府资金补偿政策等。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

1.2 能力建设不到位。

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服务技能等综合素质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需求, 缺乏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 解决居民就诊需求的能力不到位, 造成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信任度降低, 社区就诊率不高, 医疗需求向城市大型医院“一边倒”现象十分明显。

1.3 流程优化不到位。

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医流程不尽合理, 特别是社区与医院的双向转诊一体化程度低, 缺乏统一标准、制度和监督机制, 转诊流程缺失, 使得病人对社区认可度不够, 在社区就诊的积极性不高。

1.4 优势发挥不到位。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其主要职能应定位于提供基本医疗、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康复等“六位一体”综合服务。但目前社区医疗机构重医疗、轻预防的倾向十分明显, 社区卫生机构运作医院化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社区医疗全程、连续、系统、便捷、价廉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1.5 服务意识不到位。

社区医疗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除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还必须提供健康宣教、预防保健等健康相关服务。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缺乏主动服务和一站式服务的意识, 服务理念相对滞后, 体现不出社区卫生服务的真正价值。

针对以上问题, 常州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卫生惠民工程, 并将其列为“全市重点突破的30项工作”之一来抓。市、区两级政府实施市级医院挂钩帮扶社区卫生工程, 我院与常州钟楼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定向挂钩帮扶工作, 区政府与医院签订挂钩帮扶协议, 并在辖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增挂“常州市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牌子, 明确责任;市、区两级政府按每个中心100万元/每年, 每个站20万元/每年给予补助, 并按社区户籍人口分别提供15元/人年、5元/人年、20元/人年的药品零差率、“六免二减”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解决经费补偿不到位问题;建立由市、区财政和社区卫生机构按共同承担的全科医师培训费用补偿机制, 指定三级医院作为省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展培训, 计划到2010年全面完成全市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 安排三级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巡诊、会诊, 解决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不到位问题;市财政统一安排资金由市发改委牵头, 市卫生局等部门配合建设全市卫生信息化平台, 为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提供硬件保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内按一定比例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

2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的实践

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中, 我院与钟楼区结对挂钩帮扶, 医院按照“围绕需求, 突出重点, 相对固定, 务求实效”的原则, 在技术支持、双向转诊、健康管理、中医药进社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落实人员、充实力量, 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支持工作。

2.1.1 优选专家队伍, 建立制度保障。

医院在全院医师队伍中统筹协调, 挑选了第一批业务能力过硬、服务态度优良的专家充实到钟楼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 让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向社区延伸。同时医院实施卫技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工作的制度, 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支持。针对科室人手偏紧, 人员调配困难的现实难题, 医院根据社区需求重新调整临床科室排班, 挤出夜班和周日休息的时间安排人员到社区服务, 很好的兼顾了医院和社区两方面的工作。

2.1.2 合理划分站点, 按需调配人员。

钟楼区共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其中医院举办有2个中心, 4个站。医院根据各中心和站连续三年的业务量情况, 将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分为一类站和二类站, 重点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类站的技术扶持上。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该社区人群年龄分布结构、疾病谱和社区医疗机构的人员技术构成情况每天固定安排一至两位专家坐诊, 对于本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业务量较大的一类站每天安排一位专家坐诊, 对于居民数量和业务量相对较少的二类站医院根据社区需要不定期安排专家以坐诊、会诊和巡诊的方式开展技术扶持。

2.1.3 开展人员培训, 夯实业务基础。

一方面医院对钟楼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50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另一方面医院着手于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整合各临床科室的技术特点, 制定全科医师培训方案、考核细则, 培养全科医师培训师资, 经过大量前期工作已顺利成为江苏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并受天宁区和钟楼区政府委托, 为200余名社区医务人员先后开办了两期三轮中医药知识系统培训。

2.1.4 编印诊疗手册, 规范诊疗方案。

医院在对社区就诊病种统计的基础上确定了26种社区常见病、多发病, 并组织各科室专家归纳总结出每个病种的诊疗规范, 结合社区医疗特色, 突出实用性原则, 发挥中医药优势, 对各病种的诊疗方案进行优化, 编印成《社区常见病诊疗手册》, 发到全区每一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手中。

2.1.5 推广适宜技术, 突出中医优势。

医院把社区支持帮扶工作与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相结合, 充分发挥中医医院的特色优势, 以定点扶持专家为龙头, 以社区中医药工作人员为对象, 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为抓手, 以社区为阵地,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 大力开展中医药技术和治疗手段, 将针灸、理疗、推拿、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等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 突出中医特色优势。

2.2 加强沟通、完善流程, 做好医院和社区间的双向转诊工作。

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工作能否切实开展是能否实现“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 康复回社区”的关键所在。医院在政府部门的配合下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双向转诊方案。

2.2.1 成立组织, 加强领导。

医院为了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挂钩扶持工作, 专门成立社区服务科, 专人负责社区卫生工作, 主动与对口扶持的7个中心、24个站沟通联系, 了解各站点的业务开展情况及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参加钟楼区卫生局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例会, 与政府部门及时沟通, 反馈社区卫生帮扶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2.2.2 搭建平台, 畅通信息。

医院为了畅通社区双向转诊信息,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转诊信息系统。首先是设立专门的转诊调度中心, 配备专人和通讯设备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 专门负责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工作的联系和手续的办理;第二是建立以派出人员和医院临床科室为触角的两极转诊通道, 使整个转诊过程高效有序。

2.2.3 完善流程, 力求实效。

医院针对社区病人的特点, 制定并优化了双向转诊流程。在上转流程中, 门诊病人由病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提出会诊意见报告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根据会诊要求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应专家到站点进行会诊, 提出诊疗意见;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由病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填写转诊单并通知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接到信息后立刻联系病房, 安排床位, 并视病人情况派车到社区接送病人来院, 病人到院后调度中心凭转诊单为病人办理入院手续, 送至相应病房安排病人住院。在下转流程中, 临床科室根据病人康复情况提出到社区康复的治疗建议, 经病人同意后开出转诊单并通知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根据病人的意愿联系相应社区站点, 医院视病人情况派车送至社区站点并与社区站点的医护人员进行病人交接。

2.3 发挥特色、优选病种, 做好社区居民的慢病管理工作。

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医院立足自身, 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预防保健工作与中医“治未病”工作相结合, 在中医慢性病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医院在充分调研社区居民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特色优选了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三个病种在医院举办的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慢病管理。计划通过建立居民中医健康档案、健康宣教、定期体检、中医保健、医疗干预等手段对高危居民进行有效健康管理。

2.4 扩大宣传、创新思路, 做好中医中药进社区工作。

医院牢牢抓住社区卫生服务挂钩帮扶的契机, 扩大宣传面, 加强宣传力度, 全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年初医院成立了研究生健康宣讲团, 宣讲团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 针对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总结梳理, 结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编写健康宣讲讲义定期到各居民社区进行集中健康宣讲;与此同时医院还组织力量编印了《健康教育手册》并向社区居民发放,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居民讲述健康常识, 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开展好以“养生、保健、康复”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社区行, 充分利用各社区文化节、集会等时机派出专家组到现场进行巡诊、义诊, 制作展板宣传中医中药在养生保健康复方面独特的优势, 扩大中医药知识的普及面, 加深群众对中医的认同度。

3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的体会

医院开展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几个月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同, 居民在社区就诊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作为对口支持的三甲中医医院我们深深的体会到:

3.1 政府、社区、医院三方重视是做好三级中医院进社区前提。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网底, 是解决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 政府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应占有主导地位, 常州市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卫生惠民系统工程的重点工作来抓, 放到解决群众民生问题的高度来考量, 由市长亲自主管, 钟楼卫生局每月召开社区卫生帮扶工作例会, 凸现了政府的重视;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也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 都专门成立工作小组, 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医院, 转变发展思路, 及时抓住机遇走进社区, 紧紧瞄准社区卫生市场这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重建三级医院的市场边缘, 医院给予了社区帮扶工作高度的重视。事实证明只有政府、社区、医院三方共同重视, 合理调整三方利益, 才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最终实现百姓、政府、社区和医院的多方共赢。

3.2 医院与社区的有效沟通是做好三级中医院进社区的关键。社区卫生工作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 三级医院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管理模式, 如何让医院与社区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发挥各自的特长, 就必须加强医院与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三级医院要走下去准确把握社区卫生工作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植入自己的管理手段, 要及时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需求, 结合各站点的技术特点, 按需提供帮扶, 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让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3.3 准确把握社区居民需求是做好三级中医院进社区的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是与居民联系最紧密的卫生保健形式, 社区卫生服务的活力就在于贴近居民的需求, 三级医院进社区能否得到居民的认可也在于社区卫生服务能否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为此, 医院社区服务科联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对各社区居民进行需求情况的抽样调查, 准确把握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通过对医院自己举办的中心和站实行24小时值班, 对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开展预约上门专家门诊, 对转诊病人实行车辆接送、无缝对接, 严格执行“六免二减”和药品零差率政策等一系列措施, 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便捷、灵活、连续、价廉等优势。

3.4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是做好三级中医院进社区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的生命力在于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 因此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强弱是能否赢得居民信赖的关键, 三级医院挂钩扶持社区卫生的重点就在于切实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 真正实现“小病能处理, 大病能鉴别”的目标。医院一方面通过“输血机制”直接派专家到社区,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造血机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来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来重塑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心, 实现居民初级医疗预防保健的社区回归。

3.5 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是做好三级中医院进社区的特色。三级中医医院与社区挂钩帮扶与西医医院进社区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医药技术在社区的应用。千百年来中医中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特点十分吻合, 在社区发挥好中医药特色是三级中医医院进社区的优势所在。医院充分利用社区平台, 通过专家坐诊、社区卫技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中医药社区行活动、适宜技术推广、在社区居民中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开展中医慢病管理等载体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接受中医药的服务, 体验中医药的疗效, 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有效拓展了中医中药的服务阵地。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才刚刚起步, 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如三级中医院派出的专家还不能满足社区卫生工作通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要求, 派出人员如何处理医院工作和社区工作之间的矛盾等。但是, 通过几个月的试点, 三级中医医院进社区工作逐步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和认同, 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信假以时日, 经过不断的完善, 三甲中医院进社区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可以成为发展社区卫生工作和推进中医药“三进”工程的全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汤士忠, 洪大蓉.城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工作实践和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1279.

[2]王敏, 林崇健, 丁书琴等.城市大医院与周边社区医疗机构联动构建新型医疗网络的原则[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 (10) :38~40.

上一篇:水浒传读后感字初中下一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