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2024-05-10

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精选12篇)

篇1: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白沙小学幼儿园门口的教师住宿楼于2014年8月经古蔺县房屋安全鉴定站鉴定为Dus级危房,为贯彻落实泸州市市教育局下发的《泸州市全面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确保双沙镇中心校校舍安全运行和师生的生命安全,全面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我校校安工程规划和重建改造实际情况,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校安工作精神,坚持讲政治,保稳定,顾大局、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务求高效;坚持从实际出发,部门协调、科学规划、拆危保安、多方支持、服务师生,结合白沙小学校园布局调整,圆满完成我校校安工程D级危房拆除、重建工作。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上级要求,启动学校D级危房拆除工作,确保所有D级危房在2015年2月20日前全部拆除,消除安全隐患;结合白沙小学校园调整规划实施方案,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成立领导组

组长:许维立

成员:崔荣新 刘健 蒋武 孙君儒 孙克美 贺从菊 李怀敏 曾明淮 彭子永 郭庆华 王能甫 李国利

(二)住宿楼住户分布情况及集资情况摸底 底楼:

夏永强:未集资,现已退休;李琴(张泽钊已故,其妻李琴居住):1999年集资3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刘飞:1999年集资3000元,现已调古蔺三小;彭子远:1999年集资3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现白沙小学在职教师。高剑:1999年集资1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现白沙小学在职教师。

二楼:

吕国湖:未集资,现双沙镇白沙小学在职教师;许彬:2003年集资3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现许彬已退休,有协议,已转给陈希平(有协议);王学芬(李兴祥已故,其妻王学芬居住):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高庆松:未集资,现已调古蔺二幼;崔相银:1999年集资3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现已退休。

三楼:

郑柱中:未集资,现已退休,有协议;崔海英:1999年集资3000元,现已调古蔺四小;左文芳:2006年集资1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白沙小学在职教师;许学红:1999年集资2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的住房电路整改费,现任何屯小学校长;高旭会:1999年集资1000元,2004年集资1000元,另外集资了300元住房电路整改费,现白沙小学在职教师;刘国霞:1999年集资800元,现已退休。

另外集资了教师电路整改集资费的教师还有:何跃进300元;王德宁(已调泸州)300元;李怀敏300元。

(三)拆除时间:2015年2月16日——20日。

(四)向各住户发放“白沙小学拆除危房告知书”,告知白沙小学拆除D级危房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时间安排。

(五)加强对各住家户的思想沟通

为了能够顺利拆除白沙小学“D级危房”,确保拆除工作平安、稳定,首先要做通各教师住户的思想工作,让各住户知晓上级文件精神和理解拆除D级危房的重要意义,取得各教师住户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白沙小学将成立拆除工作协调组,具体分组如下:

第一组: 组长:崔荣新

成员:贺从菊 彭子永

具体做好高剑 崔相银 夏永强 彭子远的思想工作 第二组: 组长:刘健

成员:孙克美 李国利

具体做好李琴 高庆松 李朝会 郑柱中的思想工作。第三组: 组长:蒋武 成员: 李怀敏 王能甫

具体做好王学芬 刘国霞 高旭会 左文芳的思想工作。第四组: 组长:孙君儒 成员:曾明淮

郭庆华

具体做好许学红 崔海英 许彬 陈希平刘飞的思想工作。

(六)待全部教师住户撤离完后,立即请工程施工队进行危房拆除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危房拆除工作。

古蔺县双沙镇中心校 02015年1月29日

篇2: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为贯彻落实琅塘镇人民政府下发的《琅塘镇拆除D级危房工作实施方案》(琅政发 [2014]42号)文件精神,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上级要求,启动学校D级危房拆除工作,确保我校D级危房在2014年5月1日前全部拆除,妥善安置我校所有师生,做到拆除工作组织周密,有序、快捷、安全高效进行。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成立领导组

组长:陈永和

成员:刘保民 刘绚华 阳家田 魏学清 刘高远 戴建民 刘亦红 戴永红

(二)全面拆除,妥善安置。

依照上级精神,我校立即对D级危房进行拆除和师生的搬迁,具体安排如下: 1、4月26日由杨木洲中学腾出教室; 2、4月27日组织人力将我校课桌等教学设备搬迁至中学; 3、4月28日由教师和家长护送去杨木洲中学上课;

4、学生营养餐由中学统一负责安排。

(三)社会学校共努力,确保安全 由于光华小学校舍全部拆除,师生不得不转移到两公里之外的杨木洲中学进行教学活动,期间须经过车辆如流的S225省道,交通及社会安全令人堪忧。特制订以下安全措施:

1、每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要求家长负责接送(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确保学生上下学途中交通安全。

3、教师在上学放学时尽量与学生同行。

(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本次拆除工作由琅塘镇人民政府主持,杨木洲中学进行妥善安置,由我校安排好师生的转迁事宜,同时处理好周边关系,确保危房顺利拆除,为师生创立良好安全的教学环境。

篇3: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丘北县是少数民族人口占63%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4年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来,丘北县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均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丘北县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农村教育仍然很薄弱,教育公平难以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学校点分布过散,校均学生少,办学效益低。在全县627所小学,61 638人在校生中,仅有完小190所,在校生42 478人;而校点有437所,在校生19 160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31?郾08%。校点中一师一校点299所,占校点总数的68?郾42%。二是投入分散,校点基本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难以配齐,危房多,安全隐患大。全县小学D级危房学校250所,危房面积69 114平方米,占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的61?郾47%。三是师资力量分散,一师一校点过多,且都是两级或三级复式教学,课程开设不齐,课时不足,学生德、智、体等得不到全面发展。四是由于缺校舍和资金等原因,全县还未实现普及实验教学,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五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进城务工农民逐渐增多,农村小学校点生源严重不足。

二、排危的基本做法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省、州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会议召开后,丘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整体排危”契机,结合全县教育实际,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决定将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有机结合,稳步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财政、建设、教育、发改等17个部门主要领导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丘北县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县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暨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启动会,精心安排各项工作;县教育局与试点乡(镇)实行领导挂钩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成立工作组进驻改革试点乡镇(村)挂钩指导,做到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丘北县委?摇丘北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丘北县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政策上、制度上为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保驾护航。

(二)科学规划,统筹实施。丘北县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本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完善配套、适度超前”的思想,将校点布局调整与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等项目工程有机结合,统筹实施。县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校点布局、项目建设、投资规模等进行反复分析研究和修正,并报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讨论研究审定,确保规划的科学性。

(三)多方筹措,加大投入。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丘北县在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教育底子薄的情况下,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方筹措,加大投入。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进一步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排危专项资金(不含教育费附加),并对贫困家庭寄宿生除国家给予的补助外再给予适当补助。二是通过开展“爱心献教育”活动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三是建设、发改、财政、税务、国土等部门认真落实关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税费的减免规定,其他相关部门也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调整校点布局,集中办学给予大力支持。四是在项目建设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采取邀请招标的办法,邀请有资质、实力强的建筑商承担学校项目建设工程,具体操作方法是:由发包方先拨付20%的工程启动资金,其余80%的资金由施工企业全额垫付至竣工;从竣工之日起,所欠资金由政府付给每年9%的资金占用费,所欠资金在3~5年内还清,具体事项以签订合同约定为准。五是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试点乡党委、政府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学校项目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保障。树皮乡党委、政府积极整合资金25?郾2万元,征地62?郾6亩用于校园改扩建工程。腻脚乡党委、政府先后整合资金20余万元,积极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四)加强配合,形成合力。丘北县在排危攻坚战中,各级各部门加强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县农村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学校建设规划及其他各项改革的实施方案,并具体指导实施;财政、国土、建设、发改、税务、人事、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自治组织通过“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等做法,充分发挥在排危工作中的作用,积极提供建设用地等;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校舍排危改造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目前,树皮、腻脚两个试点乡18所项目学校已由10位老板垫资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建设项目有望在今年8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其余10个试点村10所项目学校已邀请4位老板垫资施工,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篇4: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关于开展全县校舍安全检查及时上报

D级危房拆除信息的通知

各有关学区、县直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全面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我局根据暑假期间有关校舍安全工作和D级危房拆除安排,决定在开学前后开展一次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大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及时拆除D级危房。各学区、各中小学要对校安工程排查鉴定为D级危房及认定为不宜继续使用的危房,必须坚决拆除或停止使用,决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同时,要妥善安置学生,必须确保按时开学,不能让一个学生流失。对一时不能拆除而封闭的危险校舍,要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隔离措施,并落实专人管理。

二、开展校舍安全大检查。各学区、县直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在开学前后对所属学校所有校舍(包括幼儿园、包括借用房舍)、校内构筑物(包括大门、围墙、宣传窗、厕所、大型体育设施等)安全情况;学校消防、防雷设施、电线老化、走廊栏杆、楼梯扶手等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一次全面检查。要做到不漏一所学校、一栋建筑物、一个重点部位,一旦发现严重威胁师生生命安全的隐患,要采取措施,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对暂时未造成严重安全威胁的隐患,要保持高度警惕,严密监测,随时掌握变化情况。各学区、学校校舍安全工作要确定专人负责,靠实责任,制定紧急避险预案,组织师生进行防灾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做到万无一失。

三、做好在建工程检查。各相关项目学校要针对在建工程实际,重点检查工程责任主体安全行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及持证上岗情况;检查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情况;检查建设监理工作到位情况;检查校内在建工程场地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等。促进建设、施工、监理各方职责到位、安全到位,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四、及时完善各级校安档案资料。对2009年10月校安鉴定完成以来已拆除的D级危房校舍,要以校为单位,建立拆除卷。拆除卷内容包括:学校校舍简介、拆除建筑物基本信息、建筑物照片等。拆除建筑物基本信息表(附件1)要求一幢填写一张表,建筑物照片每幢3—5张(每幢建筑物全景1张,局部危险部位照片2—3张),照片下方做简单说明。各学区对辖区内拆除校舍建筑物进行详细统计(附件2)。

五、做好书面汇报。各学区、学校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把各项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检查工作9月15日结束,各学区、直属学校做出检查总结,将校舍设施安全检查总结材料、校安工程拆除卷,纸质文本、电子文本两种形式于9月20日前上报我局项目办。

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篇5: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白沙小学现有教学班级24个,学生1662人,教职工82人。2013年7月,1号教学楼经古蔺房屋鉴定站鉴定为D级危房。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协调和支持下,我校于2014年秋季学期初将五、六年级8个班分流到白沙中学借读,一年级1、2班分流到中心幼儿园借读,三、四年级8各班分别在临时搭建的两间板房和2号教学楼的6间教室内就读,但二年级4个班、一年级3、4班及办公室、功能室仍在1号楼内,师生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学校决定立即停止使用1号楼,将所有师生和财产撤离出来。为确保撤离工作有序、安全地进行,特拟定此实施方案。

一、成立撤离工作领导组 组 长:孙克美 副组长:李怀敏

成 员:曾明淮 高雪松 李国利 陈光吉 郭庆华 王琼黄登其 任凯 高吉芬 张杰 高剑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行政办(中心校二楼会议室),具体工作由李国利负责。

二、撤离工作安排

1、撤离时间:2014年12月22日

2、撤离对象及地点:四年级4个班撤离到白沙中学;二年级4个班撤离到2号楼(现四年级教室);一年级3班撤离到中心幼儿园;一年级4班和教师办公室撤离到新建板房内;行政办公室撤离到中心校二楼会议室。

三、措施与保障

1、在大操场上新建6mⅹ9m板房2间;在小操场上新建6mⅹ9m板房1间,分隔为男女厕所。

2、在白沙中学借用教室4间,在中心幼儿园借用教室1间。

3、借用中心校二楼会议室作为行政办公室。

4、学生所用课桌凳随班撤离。

5、中学校区由孙克美具体负责管理,小学校区(含中心幼儿园的3个班)由李怀敏具体负责管理。

6、中学校区营养午餐由小学配送供餐。小学校区(含中心幼儿园的3个班)在原地点供餐。

7、中学校区会议室设在六年级教师办公室,小学校区会议室设在教师办公室。

8、小学校区在大操场上设置临时垃圾箱。

9、召开教师会(12月17日下午4:00时),安排部署撤离工作,明确工作要求。

10、封闭一号教学楼,严禁人员进入,寒假期间拆除。

四、注意事项

1、严格劳动纪律,各校区作息时间不变。

2、所有撤离班级安排好撤离工作,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撤离工作顺利进行。

篇6: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一、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任务: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校校舍建设问题。建立校舍安全预警体系,认真落实校舍定期排查鉴定制度,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消除自然新增D级危房校舍,确保校舍使用安全;在统筹盘活现有校舍资源的基础上,切实保障危房校舍拆除后新校舍建设完成期间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

二、组织机构

现成立我校D级危房及校舍常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李秀丽

副组长:王正国 余慧智 陈兴华 方建军 周理珍 成 员:付琴 胡晓琴 胡振宇 各班主任

三、工作原则

(一)高度重视,确保安全。对经鉴定为D级危房的校舍坚决予以拆除,防止在治理D级危房校舍过程中出现新的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的问题,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要建立起校舍安全预警体系,每年定期进行校舍安全排查,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把我校D级危房校舍治理工作和校舍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在组织领导、工作步骤、资金投入及安排、落实责任、组织实施、政策措施、监督检查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

(三)统筹安排,稳步推进。要加快建立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统筹安排D级危房校舍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校舍建设工作,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优先解决因拆除D级危房校舍导致校舍缺额严重、超大班额教学等问题,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题。

四、工作措施

(一)在我校开展一次舍安全大排查。对校舍、办公楼、综合楼、厕所和校园围墙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逐一登记造册。凡发现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危险校舍要立即拍封,停止使用。

(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及时进行鉴定。

(三)集中力量,维修或拆除危房。拆除前必须在危房周边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止发生危险。局部险情一时排除不掉的,要封闭不安全的部分校舍并停止使用,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到责任人,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四)要积极盘活闲置校舍资源,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安排好校舍,防止因拆除D级危房校舍而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

(五)加强校舍日常维护管理,建立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加强现有校舍的监控和安全保卫工作。

(六)统筹安排D级危房校舍拆除后的回建工作。

五、工作要求

D级危房校舍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认识,加强对D级危房校舍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篇7:D级危房申请书

朱衣镇人民政府:

申请人:XXX,男,汉族,家住XX镇XX村X组,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

申请事由

我家一直居住在XX村X组(小地名:XXX),现居住房屋修建1982年,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地质沉陷,房梁出现松散,瓦片破损严重,不遮风雨,导致房顶部分地方垮塌,墙壁裂缝,无法遮风挡雨,彻底成了危房。特别是今年雨水较多,严重危及到生命安全,无法再继续居住。现特申请政府能对我房屋进行D级危房改造,望相关部门领导能给予办理为盼!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2014年X月XX日

D级危房申请书

朱衣镇人民政府:

申请人:孙仁坤,男,汉族,家住朱衣镇砚瓦村2组,身份证号码***615。

申请事由

我家人口2人,现居住在砚瓦村2组(小地名:四藤子),房屋修建1981年,属土木结构。因房屋年久失修,房顶多处漏雨,部分墙壁垮塌,无法遮风挡雨,每逢下雨天,屋内多处漏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家人的生命安全。现特申请政府能对我房屋进行D级危房改造,望相关部门领导能给予办理为盼!

特此申请

申请人:孙仁坤

篇8:农村D级危房改造协议书改

甲方:镇(乡)人民政府

乙方:镇(乡)村组村民,身份号码

丙方:村民委员会

根据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有关要求,乙方被确定为我镇2011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象,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乙方危房改造任务,确保房屋住用安全,经甲、乙、丙三方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协议条款:

一、改造房屋规模

新建房屋间,建筑面积㎡,结构,建房地点。工程内容详见《万州区D级危房改造设计方案》号设计图

二、资金来源及管理

乙方自行负责危房改造资金的筹集、支付管理。待改造房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甲方给予乙方万元的补助

三、工程期限

本危房改造工程期限为天(即: 2011年月日至月日)。

四、工程管理

(一)甲方负责办理乙方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手续,免收一切规

费;定期开展危房拆除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巡查,排查安全隐患;工程竣工后,负责组织验收;按时足额支付乙方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对验收不合格,取消乙方的危房改造资金补助,并限期整改直至合格。

(二)乙方负责本危房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聘请有资质的建筑工匠施工建设,落实安全施工措施必备经费,在报危房改造申请表时必须到村管所交工人建房施工保险费,加强危房拆除和建设中质量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丙方负责监督管理,落实专人加强危房拆除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督促乙方按图施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五、违约责任

甲、乙、丙三方应共同遵守本协议条款,不得违约,否则,由违约方承担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六、其他

(一)本协议经甲、乙、丙三方签字盖章生效。

(二)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代表(签字):

乙方(签字):

丙方(公章)代表(签字):

篇9:关于拆除学校危房的报告

蜀山中心校:

杨桥小学新盖教学楼下学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为统一规划,保障安全,排除隐患,进一步美化绿化校园,给师生提供安全教育环境,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决定利用假期拆除。学校现有两幢危房,教学楼面积526平方米,八间教学用房面积214平方米。因为两幢危房均为砖混预制结构,拆除时基本无回收材料,成本较高。预计需人民币陆万元(60000.00)),尚能完成拆除任务。望上级领导考虑我校实情,予以立项,特此申请。

蜀山镇杨桥小学

篇10: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云校舍安全办〔2012〕5号

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快消除D级危房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校安办:

为贯彻全国校安办《关于认真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后期有关工作的通知》(全国校安办函〔2012〕9号)文件精神和进一步落实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转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再次明确禁止使用D级危房的通知》(云校安发〔2011〕1号)的要求,防患于未然,杜绝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各地要进一步加快D级危房的拆除力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

自2009年全国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在省委、省

—1—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消除了大量的中小学D级危房。但是由于我省中小学不安全校舍数量大,目前D级校舍仍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校舍安全形势还十分严峻。各地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立即停止使用中小学D级危房、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实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加大拆建力度,集中力量做好D级危房消除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可行方案。D级危房一日不拆除,师生安全就一日得不到保障。消除中小学除D级危房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责任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消除D危房的要求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强校安工作机构建设,做到机构不撤,人员不减,确保校安工程的组织领导保障到位。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拆除步伐。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切实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工程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快消除D级危房的工作进度和建设的步伐,努力把学校建成师生最安全、最放心的场所。

(三)全面梳理情况,严格落实责任。中小学D级危房的拆除实行以县为单位的“属地管理”原则,各地要对辖区内现存的D级危房再一次进行全面梳理,严格落实校舍安全主体责任,加—2—

大拆建力度,必须在2012年年底前彻底消除。对已经封存停止使用的,不得继续保留,坚决拆除,不能不用又放在学校作为钓鱼项目;对仍在使用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及时转移、妥善安置好广大师生,尽快拆除;对产权不属于教育部门的,要及时移交给产权所有者;对新增的D级危房,要科学制定拆除重建计划,尽快组织实施。对因D级危房拆除影响到教学的,要根据轻重缓急,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完好校舍不能及时满足需要的,当地政府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租借房屋、搭建临时校舍等措施组织教学,确保师生安全,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四)建立健全制度,确保师生安全。严格执行《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转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再次明确禁止使用D级危房的通知》(云校安发〔2011〕1号)中的五项制度,即:值班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预案制度,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五)及时更新数据,做到动态监控。各地要尽快完成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中D级危房的照片、视频等有关信息的录入和审核工作,并实时更新数据,已经拆除或已按调整布局规划异地重建的校舍,要及时从系统中删除,及时反映校舍实际情况,努力实现对校舍安全的动态监管。

(六)实行D级危房拆除情况月报制度。从2012年5月起开始实行D级危房月报制度,填报《云南省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拆除情况月报表》(详见附件),反映各地当月拆除或封存停止

—3— 使用的到建筑物单体的D级危房情况,与在线月报和补充月报一起于次月3日前上报当月数据。

三、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

各地要充分的认识和考虑到校舍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要加强对D级停止使用工作和消除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有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工作不力、管理不严或违规操作、不顾师生安危仍坚持使用或拒不拆除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因责任不落实,造成危房倒塌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云南省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拆除情况月报表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主题词:教育

校安工程

消除危房△

通知

抄报:李纪恒省长,高峰副省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抄送: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州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组长。

校对:米良宝

共印50份

篇11:学校d级危房拆除方案

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区中小学 D 级危房校舍处置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桂校舍安全办〔2012〕8 号文件精神,我县立即组织住建、安全监督、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专项排查,摸清全县中小学D级危房情况,全力推进D级危房的处置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正常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现就我县中小学D级危房排查与处置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桂西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396公里,全县幅员面积3192平方公里,全县辖9个乡镇(其中2个镇,1个瑶族乡),94个行政村(社区)委会,163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壮、汉、瑶、苗、侗、布依等14个民族,总人口16万人。2010年,我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84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12所(含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小学75所,村小15所,教学点59个。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0所;学校在校学生35168人,其中:在校高中生1750人,职中生67人,初中生7551人,小学生19808人;在园幼儿1677人,小学附设学前班132个,在班幼儿4315人。教育系统在职教职工1680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6%,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8.3%。全县校园占地面积46.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小学校园占地面积3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2009年校安工程前期排查鉴定全县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35692平方米,全县危房率达8%。

二、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自2009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启动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我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我县是边远的国家贫级困县,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生活条件差,经济落后,农民人均收入低,财力困难,资金投入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普及初等教育时通过农村群众集资或投工献料建设的砖木、土木结构校舍和无抗震设防的砖混结构校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就形成了大量的危房并持续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县中小学校舍危房35692平方米,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制约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只有排除我县中小学校舍危房,才能谈得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工程实施情况

按自治区校安办的要求,我县的校舍安全工作于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时间对全县所有校舍进行逐一排查鉴定,存在D级危房学校120所,171个单体,建筑面积35692平方米。结合我县学校布局调整规划,针对存在D级危房的学校,做好全县校舍安全工作的总体建设规划,编制了我县三年的建设规划,项目的具体实施时间是从2009年开始到2011年结束,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我县D级危房的重建新建工作,并根据资金的安排,逐年下达建设计划。为此,我县制定了《XX县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了全县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工作会议,采取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中小学排危工作。县人民政府及教育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它当作一件政治任务来对待,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立即采取措施对D级危房进行处置。到2011年底,三年校安工程项目基本结束,全县拆除D级危房27911平方米,封存D级危房7781平方米(教学点校舍,撤并后封存),重建校舍面积29020平方米,总投资3717万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工作副县长为副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领导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中小学校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育局,同时设立项目规划及实施管理、资金筹措、宣传发动、监察审计4个工作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县危房改造工作,实行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乡镇整体排除D级危房制度。

二是加强调研,对排危项目进行调整。我县认真落实“排危与调整学校布局相结合、排危与集中办学相结合、排危与学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和“建一所、适用一所”的总体要求,根据各地生源情况和教育资源状况,对全县完小以下学校尤其是一师一校学校布点进行收缩,对整体排除中小学危房项目进行调整。

三是实行“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程进度月报制度。层层签订整体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管理责任书,以“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为一线,主要负责协调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负责“三通一平”,负责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并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以“县教育局—乡镇中心学校—项目学校”为一线,主要负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四是实行督查问责制。将排危工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和行政执行力考核,县委政府督查室定期进行督办,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进展缓慢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县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领导小组下设督查组和审计组,将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性检查结合起来,检查的重点是责任的落实情况,工程进展情况、资金到管理使用情况、工程质量等。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县纪委监察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跟踪检查。

五是实行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级各有关单位协调配合,积极为排危工作“开绿灯”,提供方便,做到可简化的手续一律简化,可免收的费用一律不收,不能全免的要减至最低,切实降低中小学校舍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县发改局将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全县重点项目向上申报,积极争取资金,协调落实有关政策;县财政局加强对危改资金的筹集落实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纪检监察局对危房改造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及时查处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县国土资源局协调做好学校土地征用等相关工作;县建设局做好校舍危房评估鉴定、建筑工程招投标及质量的监督指导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征地、拆迁及通水、通路、通电工程,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六是加强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管。根据全县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会议的安排部署,项目立项后我县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委托有资质公司对所建设项目进行地质勘探;委托有资质的招标有限公司对50万元以上工程进行招投标代理工作,小于50万元的工程实行议标;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所规划的项目单体进行施工图设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监理制度,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实行旁站式监理,接受县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质量监督,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按施工图纸进行整改。

篇12:农村C级危房改造加固技术方案

山阳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 C级农村危房改造加固技术方案

结合我县农村住房实际情况,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现就C级危房加固改造实施方案叙述如下:

一、C级危房的定义及类型

1、定义: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2、C级危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 地基基础损坏:地基基础尚保持稳定,基础出现少量损坏。

② 墙体裂缝:承重的墙体多数轻微裂缝或部分非承重墙墙体明显开裂,部分承重墙体明显位移和歪斜;非承重墙体普遍明显裂缝;部分山墙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明显松动、歪斜现象。

③ 梁、柱:梁、柱出现裂缝,但未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个别梁柱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

④ 楼、屋盖:楼、屋盖明显开裂;楼、屋盖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明显裂缝,个别屋面板塌落。

二、C级危房改造加固施工方法

1、地基基础局部损坏:农村土木结构C级危房基础多为干砌毛石基础,因基础外侧无保护措施,毛石间松散、无灌浆,突出地面部分长时间经历风吹雨淋,局部会出现雨水浸泡、风化毛石垮落等现象,对此类毛石基础突出地面部分采用细石混凝土压力注浆法处理,增强毛石基础整体性和抗渗、抗风化性。注浆处理前将原毛石基础表面清理干净,在毛石基础缝隙进行细石混凝土压力注浆;另外清除基础外侧宽300mm,高200mm浮土,浇筑素混凝土保护基础根部避免雨水冲刷对基础造成破坏(详见下图1)。

施工工艺:清除原毛石基础表面浮土 → 清除基础外侧浮土500mm,深度300mm → 毛石基础缝隙细石混凝土压力注浆(局部损 坏部分不注浆)→混凝土凝固后风化垮落部分拆除→基层清理找平→毛石基础修整砌筑→缝隙C20细石混凝土压力注浆→基础外侧原土夯实→浇筑300mm宽,200mm高素混凝土条带。

图1

2、散水、排水明沟:C级农村危房房子四周均未作散水或排水明沟,导致排水不畅,基础长时间遭雨水浸泡,会造成房子不均匀沉降或局部下沉,针对此类情况房子周围采用浇筑混凝土散水回排水明沟进行处理。

施工工艺:清除房子周围浮土深度210mm,宽度(散水不小于900mm,排水明沟不小于300mm)→根据实际现场而定→ 原土夯实 150mm厚2:8灰土(白灰:土)回填夯实→ 60mm厚C15混凝土浇筑 宽度(散水不小于900mm,排水明沟不小于300mm)→1:1水泥砂子压光。

3、墙面裂缝:①墙面局部裂缝小于5mm,采用墙缝修补胶或水泥浆(粘性土泥浆)进行修复;②墙面局部裂缝大于5mm小于10mm,采用草泥浆(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进行填缝修复处理,处理前应先将裂缝间杂物尘土清理干净后在进行灌缝处理(详见图3-1);③墙面整体风化较严重、裂缝较多的墙体,此类墙体采用草泥浆(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填缝,处理前应先将裂缝间杂物尘土清理干净后在进行填缝处理,裂缝填好后挂钢丝网用水泥砂浆或草泥浆粉墙施工处理;④墙体出现局部塌孔,此类墙体采用土坯砖或空砖砌筑,砌筑前应将损坏墙体表面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后再进行砌筑,外部采用水泥砂浆或草泥浆粉墙。以上墙面裂缝处理完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草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整体墙面粉刷、外墙涂料施工。

施工工艺:裂缝间杂物尘土清理 →洒水湿润 →灌缝修复处理(土坯砖或空砖塌孔砌筑)→ 用钢刷将墙体表面尘土杂物及风化墙皮清理干净→选用长50mm~100mm钢钉(长度根据墙面平整度选定)按45度向下倾斜,成梅花形布置,间距300mm×300mm钉入墙体内,外露15mm(详见图3-

2、3)→ 采用16号铁丝在已钉好的钢钉上绕城300mm×300mm的钢丝网片,绕好后将钢钉钉入墙内(详见图3-

4、5)→ 墙面洒水润湿(洒水不能太多)→刷2mm厚水泥浆 →10mm厚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 1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压光二~三遍 → 外墙石灰膏面层或涂料面层(外墙粉白)

图 3-1

图 3-2 图 3-3 5

图 3-4 图3-5

4、水泥砂浆墙裙:由于土体墙长时间经过屋檐雨水冲刷墙面整风化较严重,此类墙体采用草泥浆(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打底、填缝,处理前应先将裂缝间及墙体表面杂物尘土、风化层等清理干净后在进行填缝处理,裂缝填好后挂钢丝网增加水泥砂浆墙裙施工处理,施工工艺:墙面裂缝间杂物尘土清理 →洒水湿润 →灌缝修复处理 →用钢刷将墙体表面尘土杂物及风化墙皮清理干净→选用长50mm~100mm钢钉(长度根据墙面平整度选定)按45度向下倾斜,成梅花形布置,间距300mm×300mm钉入墙体内,外露15mm(详见图3-

2、3)→ 采用16号铁丝在已钉好的钢钉上绕城300mm×300mm的钢丝网片,绕好后将钢钉钉入墙内(详见图3-

4、5)→ 墙面洒水润湿(洒水不能太多)→刷2mm厚水泥浆 →10mm厚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 1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压光二~三遍。

5、屋面工程:①由于农户未及时进行屋面瓦检修,经风吹雨淋屋面瓦出现滑移,造成局部漏雨,此类情况只需进行漏雨处进行屋面瓦重新掺瓦,如有损坏的进行更换处理;②由于农户长时间未进行屋面瓦检修,屋面漏雨点较多,造成屋面木构件(梁、檩、斩板)损坏 较严重,此类情况需要将屋面损坏的木构件进行更换,屋面瓦重新安装处理。

施工工艺:寻找漏雨点 → 损坏的屋面瓦、木构件拆除 → 更换损坏的木构件 → 铺草泥浆 → 安装屋面瓦﹝更换(掺瓦)﹞ → 淋水试验。

6、室内混凝土地面:原农村住房室内地面均为土地面,采用混凝土进行地面硬化。

施工工艺:室内地面标高测量 → 原地面找平夯实 → 60厚C15混凝土垫层 → 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20厚1:2水泥砂浆压实抹光 → 洒水养护。

7、电线老化处理:农村住房用电线路都未进行正规线路布置,使用的年限都较长出现老化现象,此类情况需要专业的电工进行重新线路布置更换电线、开关插座处理。

山阳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一篇:关于禁放烟花建议书最全素材系列下一篇:初中周记5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