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2024-05-08

小学健康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小学健康课教学反思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健康教学反思。所谓习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小学年龄段是个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一般习惯还正在形成,可塑性极大,所以从小学低年级起老师就要去歪扶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让每个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在长期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也深有体会,特别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需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教育中认真做好。

养成教育要重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训练,首先要坚持持之以恒。我虽然健康课每个班级要两周轮到一次,但是,我还是不放松学生的养成教育。两个年级的八个班级中只有少数几个班级的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好,大多数班级存在着多种不良行为习惯,比如有:坐姿不端正或翘小凳子摔倒,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插嘴,桌子上东西乱放,手里拿着文具或玩具玩弄,写字姿势不正确的更多了。如果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及时得到纠正,那么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无从而谈了。我在上课时首先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作则,每当发现学生中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就千方百计去帮助矫正,为了不影响上课的进行,我首先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教学反思《小学健康教学反思》。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我还用一个眼神作提示、一个手势作提醒、有意识地提出一个简要的问题让他来回答、或者用比较恰当的语言等方法进行隐性教育,当然也离不开我们老师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矫正一次不行就二次,决不灰心。我们都知道学生也是爱面子的,千万不能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法去进行教育帮助。虽然自己上课要累得多,但是给学生带来的欢乐,是进步。

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习惯,经过一个假期,不知不觉就丢失了,而他们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可见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家长在家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教师也可时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如可采取打电话、网络工具、家访等方式与家长采取同步教育。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家长到学校听课,采取不同形式向家长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等,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成为经常化制度化,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

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我们要想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学生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给他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我做得还不够,今后还要继续努力,虚心向老师们学习,认真不断地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使他们都有良好的习惯走上社会。

篇2: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小学健康教育课,是近几年才开设的新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防止学科化倾向

健康教育课的标准如何确定?能否继续沿用一般学科课程的逻辑标准?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学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健康教育活动课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是以教授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知识为目的;其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程,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无疑也将会给学生增加一笔新的负担。比如现行的六年级健康教育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讲授诸如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意志”,有什么特点等等,而且还要对其进行考试,这就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但同时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课尽管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不主张直接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其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的。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的,而是以经过处理了的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而出现的,是始终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

二、与相关学科紧联系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有些学科的部分内容相同。例如小学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劳动课等,有些内容与健康教育内容非常相似。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地教学途径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同各学科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综合教育功能,相同的内容要共同研究,采取最佳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知道,健康教育课是使学生获得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行为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上应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方法,要多采用启发式,分组讲座等教学方法,贴近生活,多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同时,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模型、挂图等教具促进教学。

篇3: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运动兴趣、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逐步提高, 并达到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

1. 教学内容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 而在

体育学科中无形内容的形成更为重要, 因为体育学科是一门将育人的目的通过身体练习的手段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为内容的特殊学科。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是前苏联的体育教学模式, 它过于强调竞技性运动技能的学习, 甚至细致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运动训练相一致。这既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情况, 也与体育育人的目的相去甚远。

2. 运动中胜利与失败的滋味以及它所

给人带来的乐趣是不可取代的。如果单纯理解体育运动只是增强人的体质或掌握运动技能, 那就过于表面化、肤浅化了。体育运动对人的吸引力是不可阻挡的。之所以学生喜爱体育, 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是由于原有体育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出了偏差。

3. 运动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依然

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体育锻炼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了解体育精神, 掌握体育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是形成运动兴趣、参与体育活动、科学合理锻炼的基本条件, 更是人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必须。

二、我校实施体育选项教学的具体方案及实际效果

我校自2005学年开始在高中学段3个年级同时实施高中体育限定选项教学, 历时5个学年, 实施方案经过3次修改, 不断充实, 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实效性不断提高。

1. 我校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方案包括选项

教学的组织形式、报名办法、项目设置、内容安排、教师选定、课表安排、场地器材保障等方面。第一, 组织形式, 我们采用同年级大也可保留选择原项目。由此既能保证学生选项运动技能形成的教学时间, 又可以加深任课教师及本选项组学生之间的了解, 从而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与客观的评价打下良好基础。第二, 报名办法, 采用以行政班级为单位的班内自愿报名 (因选项范围、组内容量、教学质量保证的原因, 各选项组均有人数限制) 。第三, 项目设置, 根据课程规定的7大系列结合我校现有的师资专长、场地器材、学生兴趣、发育特点等确定为球类系列中的足球 (男生) 、篮球 (男、女生) 、排球 (男、女生) , 以及体操系列中的健美操 (女生) , 共4项8组。第四, 教学内容, 安排上有三方面:一是必修的健康知识部分 (平均分布在高一至高三第一学期中, 每学期3~4学时, 共18学时, 一个模块) ;二是身体素质与能力部分 (包括田径、体操、武术等必修与必选模块, 共90学时, 5个模块) ;三是运动选项技能部分 (包括以上选项内容的90学时, 5个模块) 。第五, 教师确定, 任课教师根据本组教师的专业特长、综合能力、责任意识进行安排, 并在学期前进行健康知识、必修教材、选项方案的统一培训。第六, 课表与场地器材保障, 由体育组与教学处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安排, 本着教学环境的优化保证、场地器材的充分利用等原则。

2. 实际效果:从5年的教学效果来看, 学

生在学习兴趣、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先, 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 学习的目的明确了, 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大幅提高。同时, 教师利用高超的选项技能、丰富的理论知识、新颖的练习手段, 带动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经统计, 90%左右的学生学习动力得到提升,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 在专项教学中, 不同班级的学生因积极参与教学, 互相配合的意识与能力均有所提高, 为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创造了又一交流平台。经统计、对比, 大多数学生均不同程度地达到《国家学生体质锻炼标准》, 并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上有较大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因专注学习, 自身专长得到施展, 取得较好成绩。学校代表队近年来参加区市各级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我校高中选项教师作课曾多次获全国、天津市、河西区等各级优秀课评选一、二等奖 (累计达10人次) 。国家、市区级课题与论文的获奖数量也逐渐增多。

三、反思高中选项教学中的不足

1. 考评机制的建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生、家长、教师 (包括体育教师自身) 等方面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民族传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严重不足, 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相当贫乏, 没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 应试教育使高考学科的压力巨大, 即便有运动爱好的学生也只能忍痛割爱。针对现行中、高考将体育学科纳入中、高考考试体系, 可有效地增强各方面重视程度。

2. 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与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掌握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增强。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有穿新鞋走老路的趋势;体育学科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势在必行 (教育理论与体育学科的特性、本质的掌握, 运动技能非竞技性的传授与改造, 关注学生学习认知状态的教学方法的掌握) 。可以建立体育教师问责制, 进一步明确职责, 以制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齐抓共管的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

3. 打破班级的选项组织形式要基于任课

教师的严格负责、学生的自觉意识、班主任的支持以及教学等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学校的教学是有着明确目的的教育活动,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没有规则要求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自觉行为与意识。

4. 选项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在现有

篇4: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反思

关键词: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反思

健康评估是研究护理对象的主观和客观资料,以确定其护理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高职护理专业职业基础课过渡到职业技能课的一门主要桥梁课程。其中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各种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尤为重要,但目前健康评的实训课授课质量有待完善和提高,本文对此进行了教学反思。

一、健康评估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1.师生重视程度均不够。目前很多人仍认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只是打针、输液,被动执行医嘱,只要把基础护理学的操作技能掌握娴熟,完成日常护理工作没问题。因此,不论教师还是护生对健康评估中的临床实践技能训练都不太重视,导致实训课流于形式,只要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即可,而没有进行技能实践考试。

2.身体评估实训课内容相对庞杂。初涉健康评估实训课关于身体评估内容的护生,大多对其有零乱、冗杂之感。原因主要为教科书及实训指导多是只强调了头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各部位包含哪种器官和组织,然后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体格检查方法逐一进行简单的动作罗列和描述,而没有进行教学方法的分析。因此,在看完相应的教学视频、教师对重点评估内容示教完后,护生在练习时仍感缺乏头绪,课后较难留下深刻印象,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挫败感。

3.心电图实训课课时较少。心电图是难点,又是学生应掌握的重点,而心电图实训课课时安排较少,学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理解与分析,因此产生为难情绪,甚至放弃。

二、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反思

1.正确认识健康评估实训课的重要性。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已成为当今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只有掌握护理对象的主、客观资料,加以正确的评估,才能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从而实施相应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而要达到上述要求,护理人员就要熟练掌握多种临床护理实践技能,如问诊、身体评估、心电图机操作、常见异常心电图结果分析等。

2.改进身体评估实训课教学方法。身体评估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评估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的工具,按照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对护理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检查,以获取护理对象的客观资料。面对庞杂的内容,首先要形成提纲挈领的教学逻辑思维,告知学生每种组织和器官的特定生物结构都有其对应的特定生物功能,身体评估的检查方法都是为评估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而设计的。因此,在评估某组织或器官时,应先回顾其具有的结构和功能,然后联想评估它的检查方法。其次,尽可能安排临床见习机会。第三,身体评估实训课结束后,学生不仅要会正确书写实验报告,还要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考试总成绩中。考核不及格者,要进行补考,直至考核达标。

3.增加心电图实训课课时。心电图机的操作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结果分析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临床工作中每个科室都会有病情危重的患者,而心电监护是此类病人的一项基本观察项目。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还要能及时发现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尤其是高危心电图的表现,并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挽救病人生命。因此,心电图实训课非常重要。要增加实训课课时,确保每位护生都能熟练操作心电图机;增加心电图临床见习课,观摩病人做心电图时的实际操作情况及注意事项,观摩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4.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开设问诊实训课。问诊是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有关人员的交谈、询问,获取其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诊治经过,既往身心健康状况等健康史的过程,这是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进行的一种具有明确的护理专业性目标的、有序的对话过程。问诊不仅在患者刚入院时进行,在整个住院期间,都应随时进行。成功的问诊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是了解病情的主要方法,是获得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并且可以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首先,实训前教师先设计好1~2个患者的基本资料,由教师扮演患者,学生扮演护理人员,通过学生与其交谈,使之全面系统地收集患者的主观资料。在交谈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如态度、问诊技巧、内容安排等)及问诊的注意事项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其次,安排问诊见习课。让学生到医院观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问诊,并简要记录。如有可能,亦可安排优秀的护生独立对病人进行问诊,增强其临床问诊的感性认识,体会问诊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整理问诊内容,书写护理病历(病史部分),交教师审阅、修改。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有利于纠正教学中的过失,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

(通迅作者:邵同先)

参考文献:

[1]邵同先,张苏亚.医学教学技能[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

篇5: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导入的`主题选的不错,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课堂流程比较清晰。

缺点:

容量太大,知识落实不实。导入时间过长,占用时间太多。学生指导不到位,小助手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学情分析不到位。

篇6: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在一节体育课中,准备活动虽然不是课内的主要部分,但它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安全和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在激烈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一直被大多数体育教师忽视。然而对于教师来说,它不仅能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为体育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服务,而且也能作为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手段;对学生来说,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并能起到防止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作用。

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及对策:

一、准备活动要具有小学特点

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具有起独特的特点。但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认真做准备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共识

体育教师应巧妙地把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者在课外活动时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设计成问题,如跑步时的腹痛、肌肉痉挛、脚扭伤等常见的运动损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在这里要注意,就是体育教师在提问时,最好是问班上曾经受过伤的学生,或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得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最终让学生明白做准备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然后再把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做准备活动不仅仅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能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避免运动伤害事故,最主要的是把他们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

三、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接手新的教学班级时,体育教师要利用机会向学生了解以前上体育课时他们的准备活动是怎么做的,从而为自己设计准备活动打下基础,尽量避免重复,并认真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从电视上、资料里汲取“营养”。更主要的是体育教师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努力编排出适合学生的.各种准备活动。

2.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中来,如果要做到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或者游戏都不尽相同,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恐怕这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感到头疼的事情。那么怎么办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那么多的学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能源库。我们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资源不利用呢?也许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是我们低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学生们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假如我们在开学上课的第一天,跟学生们讲清楚准备活动的编排原则和方法,要求学生们按照学号顺序轮流带准备活动,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收看电视中健身、文艺表演、健康节目p体育等,引导学生去查阅体育类相关书刊,帮助并指导学生把所看、所学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有机组合起来。在一开始学生们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这时候体育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甚至对学生所犯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要多帮助学生、多鼓励学生,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口气对待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相信用不了多久,经过充分的准备,学生准备活动中就可能会出现诸如健美操、搏击操、徒手操、各种各样的小游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感觉到,学生编排出来的东西出乎你的想象,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同时,我们教师从中也得到不少启发,真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3.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学生大都好胜心较强,体育教师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在开学的第一节室内课上,就向全班学生宣布设立如“最佳体育委员组织奖”、“最佳体育委员创意奖”、“最佳体育委员表演奖”、“学期最佳体育委员”、“年度最佳体育委员”等相关奖项,并与校团委合作,把学生的获奖姓名、班级在橱窗内、校报上予以公布,或在每学期的体育课成绩计算上根据相应奖项实行加分制,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成功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走向社会。

四、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五、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

准备活动不只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因此上课时必需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

篇7:大班健康教学反思

张庄镇中心幼儿园李瑞敏

今天,我们学了《小猪学跳绳》,从中我得到启发,在活动中如果我们用绳子玩儿花样怎么样,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绳子,是孩子所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强,所以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是很高,他们能积极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并且利用绳子开展比赛活动。

平日的幼儿室外活动中,幼儿总是拿着一根跳绳做跳绳运动,我想如果让孩子们来玩绳子,他们会创造出什么好玩的游戏呢?于是绳子游戏成为本节课的主要探索与学习的内容。小朋友想出了把绳子摆成几条平行线,进行跳跃练习;把绳子围成一个个圈,练习跳圈。还想出了拔河。游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游戏时,我比较重视正确动作的培养,先做单个动作,再做综合练习,最后进行比赛,比赛不能单纯的追求比赛结果,要体现出“教、学、练”,否则就可能导致老师教的不细致、幼儿没有学到应学的东西、练也就不得其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次比赛是行进跳绳接力赛,基本动作是边跑边跳,我首先进行正确的示范,再让幼儿单独练习,最后组织幼儿接力跳绳赛,运动强度逐渐加大。

篇8: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1、概念

分散教学是指在新课程选项教学下各教师根据原定的统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各自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统一考核是指在新课程选项教学背景下,备课组根据原定的考核内容与方法对学生进行统一模块内容、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集体考核的过程。

2、采用 “分散教学,统一考核” 模式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与评价中的意义与实践依据

2.1、把原先口头上的形式性评价落到了实处

虽然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过许多评价性的理论与方案,但是绝大部分理论性过强难以在实践中加以印证,而且即使小部分的方案可行但也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检测,所以经常在大家的运用过程中而遭到淘汰。而分散教学与统一考核的模式不但避免了理论与形式化,而且在运用过程中较易掌握。

2.2、 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公开教师与学生的努力成果, 避免某个别教师因业务水平不佳或教学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而私下给学生打高分的现象, 导致其他班级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采用这个方法体现了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让学生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相应等级与学分,又体现了评价体系那种“只要有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人性化理念。

2.3、过程做到了分散与自主,结果做到了统一与规范

在实施过程中各教师根据原定的统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模块选项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各自选择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去实现教学过程,达到了互不制约。而对结果考核中实施统一模块内容、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集体考核,达到了统一与规范、公平与公开。

采用这种公众性与单独性相结合的情景式的考核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而且还可以磨练学生顽强的心理素质,克服紧张和怯场的心理,是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开放式与封闭式的场合中,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技术与技能独自展现自己,战胜自己,尽可能地克服自己紧张与怯场的心理,增加自己的信心,磨练自己顽强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3、实施分散教学与统一考核模式的运用

3.1、前期准备

(1)前期准备时间:在前一学期的期末阶段

(2)制定或修改学生模块选项志愿表,确定学生模块选项内容, 编排新的模块选项班。

初订模块选项内容———上交审核委员会讨论、审核———制定新学期模块选项志愿表———发往文印部门速印———按原自然班分配发放志愿表———学生认真阅读选择———回收、整理、统计———确定各模块班级人数———调整学生数不能达到预定人数的班级与个别学生———登记相应班级花名册———公布学生新的模块选项班级

(3)制定与修改教师任教志愿表,实行教师竞聘上岗,确定各模块选项班级任教教师。

根据学生选项情况制定教师任教志愿表———发放任教志愿表———各位待岗教师在回避的原则上选择自己的任教意愿———上交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整理、统计———给定1天时间准备相应上岗竞聘材料———陈述任教相应模块内容的教学目标、学期教学计划及单元教学计划等———审核委员会或专家委员会审核、评判———公布第一轮竞聘合格教师名单———移交相应模块选项班级学生名单与原始资料 ———责令第一轮竞聘不合格教师限日参加上岗再培训———组织第二轮上岗竞聘演说———调整个别教师服从教研组任教安排

(4)分组讨论相应模块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制定相应模块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

以整个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模块选项大组(包括同一模块各个水平任教教师),或者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模块选项小组(仅处于同一模块同一水平的任教教师)参与讨论新学期的模块选项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确定相应模块的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提交审核委员会审核、批准,向各自模块选项班级学生公布相应的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

3.2、过程实施体现

(1)过程实施时间:从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开始到学期期末的前三节课结束。

(2)完善分散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进绝大多数学生动作技能标准化。

在分散教学过程中每位任教教师在围绕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的基础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合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各施所长进行课堂教学。并以每周为单位时间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模块选项小组教研活动,讨论近周上课情况,反馈近期学生掌握程度,讨论下阶段技术重难点,展示优秀案例等。

(3)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实施统一考核。

考核时间:规定学满18学时之后一周内

考核地点 : 可选择学生平时的上课场所或单独设计情景考场

考评人员 : 由审核委员会成员 、 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 、 同一模块内容但不同模块水平的任教教师组成

考核对象:学满规定课时且无出现其他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

评分形式:去掉最高分与最底分,取平均分,当场公布得分结果。

学期总成绩:平时20%+选项考核50%+体质达标30%(由每年学校组织一次春季达标测试竞赛数据中提取)

等级与分数划分:86以及86以上为优秀,76以及76以上为良好,60以及60以上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结果审核与成绩公布:最后成绩整理、统计上交审核委员会审阅、备案,并在一定时间内公布学生学期总成绩与学分获得情况,各移交一份给学部主任和相应班主任作为评选学生各类先进与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

3.3、后期反馈与评价

(1)后期反馈时限:成绩公布一周以内

(2)成立专门反馈处理小组,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合理反馈,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查找教师自身的不足,及时处理学生的合理反馈情况并给予合理的答复。

(3)客观评价实施过程与结果,进一步完善前期工作的不足,总结与反思自身工作的优劣所在。及时取消某教师在某模块水平内容教学班内有超过1/3的学生参加统一考核不合格,要求该教师继续培训与再学习。

(4)讨论下学期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修改与制定相应的资料等。

4、实施分散教学与统一考核的注意点

(1)教学内容确定要统一,要体现该年段模块选项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 教学目标制定要合理,要突出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要有多样化,能通过各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运动参与,并能通过合理引导增进学生的自我展示欲望。 设计与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还须科学性、可操作性,尽可能照顾到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掌握情况。

(3)组织统一考核要有正视的态度面对,追求严肃性、有序化进行,杜绝形式走场而不追求实效。

篇9:健康教育教学评优活动的反思

关键词:教学评优;结合程度;水平定位

一、教学目标的可行性程度

1.教学目标过大、过空

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重点突出,而不能够照搬课程目标或者以学习内容代替教学目标。针对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发展的目标要明确学生学得是什么,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个程度是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可达成的,从而保证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2.教学目标要符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水平目标的要求

二、健康知识传授和健康技能传授结合程度

教学应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健康教育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游戏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健康知识、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有几位参赛教师将“高效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用于本次优质课的教学,很好,但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下,还要特别注重健康技能的培养,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拓展活动,达到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水平定位,教学容量的适当程度

本次评优活动课题的选择、教材的整合基本符合《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要求,但课题涵盖量大,比如“运动与营养”“运动与学习的关系”“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运动安全”等。课题大,不能根据合适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合理的教学发展目标,就没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来达成教学目标。还有的课教学容量大,导致课的重难点把握不准,本次课的教學目标也难达成。

面对当今社会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立足于能力的培养,而健康教育这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保健能力、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充实知识、提高水平。而现行健康教育教材还不太完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知识,以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把握教材,透彻地理解教材,创新地使用教材,

调整教材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让健康教育真正登上学校教育的

舞台。

篇10:健康成长教学反思

总之,整节课巧妙的利用了多媒体,设置了多个活动让学生参与,使学生作课堂的主人,轻松、愉快、热热闹闹的学习,知识掌握较好,顺利的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此外,本节课从始至终紧密与生活联系,做到实际与理论的结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有知识,知识指导生活的理念。

篇11:小班健康教学反思

小朋友入园将近一年,虽然老师每天吃饭都在强调不挑食,但有些小朋友还是挑食,一会儿不吃青菜,一会儿不吃肉。有的小朋友在老师的鼓励下,还能坚持把菜吃完,有的小朋友就是把不要吃的菜放在桌上,桌上一片狼藉。我们班顾笑语、汤俊琪特别挑食,所以这次活动着重针对这几个小朋友。

在故事提问时我特意我请了平时爱挑食的几个小朋友回答我们应该对挑食的小灰狗说什么?我们应该为小灰狗做些什么?从而让他们知道不挑食才能身体好。

活动下来,幼儿基本明白吃饭不挑食的道理,部分幼儿也表示以后不挑食了。但饮食习惯不是很容易改变的,不挑食不是靠语言来表达的,也不是靠一日之功,要循序渐进,用行动来证明。

篇12:中班健康教学反思

(四)、游戏:抛接丝巾

1、我们刚才扮成了新娘跳了个舞,问一问爸爸妈妈我们跳得好吗?那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教师数到三,所有的幼儿一起将丝巾抛上去,连续三次左右)。

2、请幼儿说说你刚才是怎样抛的?教师模仿他的动作(单手从下往上抛,单手从上往上抛,双手从下往上抛)。

3、请所有幼儿空手和老师一起学学三种抛接动作,每一种空手模仿2D3次(讲解手臂的动作要领,大臂带动小臂使劲往上抛,在抛的同时眼睛注意上方,做到手眼配合,最后接住丝巾)。

4、请小朋友一起拿起丝巾,随音乐自由选择喜欢的动作抛接丝巾。

5、分组比赛(教师注意请拿材质差不多的丝巾的幼儿为一组)。

【此活动中教师对动作以及幼儿自己对动作感受进行了讲解,教会幼儿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抛接的目的,使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随着音乐抛接。在幼儿较为熟练掌握抛接后,还进行了一定的抛接比赛,教师能在比赛中注意到丝巾材质的不同,提醒幼儿抛接动作协调、灵活。

这一环节达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健康领域的要求:“用幼儿敢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但在这一环节中不足的是教师对抛接动作的讲解应该再详细准确点,比赛活动的时间再延长一点,不将幼儿分为大的三组,以让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竞赛的体验。】

(五)、游戏:丝巾不见了

1、在最后一组比赛的时候,教师将自己的丝巾藏在身上某处,故作丝巾不在了的神情,请幼儿帮忙找,吸引幼儿的注意,然后再将丝巾拿出来告诉幼儿是老师自己把他藏起来了!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玩藏丝巾的游戏,幼儿随着音乐开火车,音乐停止后开始将自己丝巾藏起来,老师数三声便开始找(鼓励幼儿藏到不一样的地方)。

【这是一个延伸趣味活动,幼儿能想出身体的不同的部位来藏起丝巾,活动效果很好!】

六、结束活动:

游戏2D3次后:“我们的丝巾真好玩,它有这么多的玩法,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玩!现在我们开着我们的小火车出教室玩玩吧”!

【整个活动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每一环节过渡自然且形式、风格各异,活动材料做到一物多用。

篇13: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本案例选用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部分《营养与健康》教材, 探索以研究性教学为理念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 学习情感得到了更好的体验, 所学的知识能很好用于指导生活实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研究性教学案例的材料设计

本节教材的规定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构成人体营养素的相关知识和营养的意义, 懂得制订合理营养食谱的要求和依据, 根据人体所需营养素的需求状况, 科学制订营养食谱。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是创设研究情景, 本课研究情景的创设要考虑到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否能完成上述教学目标, 其中最关键的是掌握怎样科学合理制订营养食谱。通过阅读教材发现, 本章节涉及内容较多, 但本知识点较浅, 对于一些实际操作性内容、方法较少, 教师需要给学生提示一些研究参考以利于学生把握方向。具体研究情景、研究参考如下:

情景材料:目前社会上由于饮食爱好、习惯的差异,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 本校学生尤其是一些高三学生及某些家长因饮食喜好的差异、生活习惯不良、对合理营养缺乏认识等种种因素, 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导致学生及其家庭成员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 导致“大胖墩”和“豆芽菜”的数量大增, 甚至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自身美观。我从网上和生活中摄取了一些镜头和图像, 截取了一些实实在在、活生生的案例, 加以对比剖析, 并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放映出来, 以此导入课题, 形象而直观地让同学们了解营养过剩、营养缺乏等不合理营养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危害。

问题材料:通过学习书本上相应章节的理论知识和课堂上幻灯片的影像及图片, 根据情景材料中描述的现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和家人制订一份合理营养的食谱。

具体要求为:

(1) 简要说明你制订合理营养食谱的依据是什么。

(2) 预测你制订食谱后的饮食习惯会有什么改变。

其他材料:

(1) 根据制订合理营养食谱的依据, 分析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爱好有些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2) 根据分析确定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家人从日常摄取的食物中吸收合理、全面的营养素。

(3) 根据自己和家人的饮食习惯及爱好, 以及每天对营养素的需求, 制订出某一时间段的营养食谱。

(4) 参考书查阅方向:体育运动类、医学保健类。

二、研究性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设计

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 但他们长期囿于应试教育, 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适当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同时学生个人能力有限, 很难以个人的力量较好地完成上述研究。因此, 教学中可采用小组组合共同研究的形式, 便于学生互相讨论拓展思维空间, 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高中学生个性较强,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意见、观点, 以指导者的身份接受学生的提问和咨询, 教师应以民主参与的形式进行教学。为更好地创造研究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培养能力的机会, 课中安排了类似论文答辩的“研究成果招告会”。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对本组为自己和家人制订的合理营养食谱 (研究成果) 进行阐述, 学生和教师有针对性地找缺点并提问, 小组成员逐一进行答辩。

具体教学过程:

(1) 对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对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2) 观看情景材料, 回忆自己和家人的饮食情况, 根据材料, 研究参考。

(3) 学生自己组合研究小组 (5~6人为宜) 按材料进行研究。

(4) 教师巡回各小组接受学生提问和咨询, 进行适时的指导。

(5) 学生根据研究写出相关材料, 制订合理营养食谱。

(6)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对本组制订的合理营养食谱 (研究成果) 进行阐述, 学生和教师进行评述, 小组成员逐一进行答辩。

(7) 教师归纳点评, 对本课进行总结性发言, 评出最佳食谱。

(8)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要求学生为父母亲制订一份合理营养的食谱。

三、研究性教学案例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终生体育健康的思想。本案例将“营养与健康”收入到课堂, 进行了营养相关知识的教学, 变平时的灌输式教学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展讨论,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拓展体育理论课的资源, 将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本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 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乐学, 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又激活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提高了教学效果。

篇14:小学健康教学反思

摘 要 高中体育和健康课新《课程标准》虽然已经公布并实施了七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的必要认识,为此,文章重点分析了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注意因材施教;二、忽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三、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四、不注重构建新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文章在最后提出了教师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自我学习 养成教育 评价体系

2003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中体育和健康课《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如今,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七个年头,广大中学教师本应该已经充分认识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并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实施了,但通过笔者参加的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优质课等活动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却发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因循着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缺乏必要的认识。主要表现:

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注意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对具体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然后在课堂上除花费一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外,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用于区别对待,分门别类的指导学生完成各自的技能要求和訓练任务上。这样的课堂教学针对性强,教学效果当然很好。但旧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整体的教学效果的完成,因而是所有学生一个教学内容、一个评判标准,而不考虑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喜欢与否,对于同一个标准,年龄、身体发育情况不同的学生是否完全适用的问题,所以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这样的体育教学方法扼杀了某些体育项目有特长的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我国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不利的。

二、忽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旧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过于注重授课教师动作要领的讲授和示范,从而整节课都成为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而素质教育的要求则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更是多次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自我锻炼。”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指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去掌握动作的要领,提高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和对该体育项目的深入认识,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兴趣的导火索被点燃,学生就将爆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开发出大量的内在潜能,体育成绩也必将突飞猛进。

三、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体育教师不太重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他们往往把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的教育归结为是班主任或者政治教师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应担当的这些方面的教育责任。新《课程标准》在这方面对广大体育科任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授课内容安排有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在讲授怎样打排球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顺便提一下我国80年代女排获得五连冠为国争光的事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观。在讲授体操的动作要领的时候,可以提一下昔日我国的体操王子李宁,可重点讲述他在伤病缠身的情况下,仍然凭借不屈的意志,获得了体操冠军的事迹,从而感染学生情绪,鼓励他们要树立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等。

四、不注重构建新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遵循着传统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过于强化竞技性的特点,往往以学生体育科目成绩的高低作为对其体育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的依据,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特点,是一种有选择的、非人性化的评价体系,因此容易造成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所以,需要我们广大体育任课教师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建立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和“以学生为本”的新的评价体系。这种新的评价体系应该强调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应该在评价内容上是包括了学生体能、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情感意志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健康行为习惯等在内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应该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等相结合的评价。总之,这种新的评价体系不再是过去那种仅限于教师自身的,充斥着教师大量主观好恶的评价,而是教师、学生双方对等共同参与的一种新的可不断纳入其他元素参与其中的开放性的能够适应客观情况不断发生变化而发展着的评价体系。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还有很多,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一一列举,但通过上述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几个主要方面,表明我们的高中体育和健康课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要求我们广大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吃透掌握好新课程的根本要求,全面革新自己的旧有思想,不断积极探索、发展创新适应新课程要求和素质教育发展方向的新教法、新模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异的体育人才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宋超美,陈文斌.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5.

[2]季浏,汪晓赞.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3]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上一篇:如何打造微信朋友圈下一篇:关于获奖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