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获奖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

2024-05-08

关于获奖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精选17篇)

篇1:关于获奖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不一样的水土造就不一样的风情,中国,从古至今文学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就像大海,那么辽阔,那么深湛;好比大山,那么端庄,那么正直;宛如月光,那么空灵,那么明澈……

我的家人中大多都是老师,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挤满了对文字对文学敬畏的人,自然我也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那一个个大方美丽的方块字。

在我摇摇晃晃学走路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我喜欢格林兄弟,安徒生,他们用原本平凡的文字创作出了那一篇篇动人不朽的故事,用他们手中的笔勾勒了他们心中的仙境。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真诚,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当我戴上红领巾的时候,我喜欢我的语文课本“小鸟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小草在风中疯狂的舞蹈,柳树姑娘梳理着长长的头发……。”一切的一切都活了,原来花儿也会害羞,小狗也会生气,呵,多么有趣啊,是语文让我用好奇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是语文打开了我的思维,让我大胆的去想想,在语文的世界里修建我的城堡。那里的太阳会微笑,月亮也会困。

当我的脸上不再有儿时的稚气时,我开始品味古典文学,那《红楼梦》让我深深的明白了什么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西游记》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真挚的师徒情,尝到了要做好一件事有多么的艰辛,《三国演义》让我见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涌出的无数风流人物,《水浒传》使我知道了什么是正直正义,领略到了那一百零八位英雄浩瀚的风情。

如今,我喜欢唐诗宋词,喜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喜欢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喜欢杜秋娘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喜欢李商隐的“云母屏冈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他们用文字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正所谓“我手写我心”,也许他们只是一时的情感无处诉说,才会写诗,但他们的诗词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足可见文字的魅力有多大。是万千学子深深的陶醉其中。

现在我们都在学习外语,是为了以后自己的人生更灿烂,更精彩,但千万不能忘记我们中国的方块字,忘记中国的语言文字,而是要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更美丽的彩贝,让我们的文字传遍世界各地,让全球人都为我们的文学竖起大拇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了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语言文字梦而努力吧。

篇2:关于获奖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高淤中学六年级四班的冯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读书》。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会让我们了解世事的沉浮,历史的变迁,读书能使一个物质贫乏的人变成精神富翁,使一个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使一个行为粗俗的人变得文雅,使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变得追求高远,读书,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读书,让我们丰富了自己,升华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读书的感觉,只有爱书的人才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在求知的过程中,书是我成长道路的启明灯,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还陶冶了我的品格,使我懂得了做一个怎样的人,我爱书,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她向我描绘了气象万千的景色,教我大大小小的。道理,教我受益无穷的知识。读书让我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授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书是老师,书是朋友,书是组成生命的分子。如果人失去书,就会变得愚昧无知,变得粗野,变得自私。

让我们热爱书吧!让读书伴我们快乐成长!

篇3: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意义

一、介绍作者事迹,开展课堂内容

教材上的文本时间跨度大,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但毕竟很多作者学生没听过,或者即使听过也不甚了解,巧妙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作者,走进时代,跨越时空,与诗文名家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最终走进文本。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但若是有学生对某个作者感兴趣,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让演讲的学生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关事迹、人物品性,既可以让这个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强自信心,也可以使班上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演讲资料,将自己备课中与之相重复的内容去掉,节省上课时间,提高上课效率。如此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幽静悲剧》的作者季羡林,学生不太了解,班上某个学生演讲了季羡林先生的“看管入学新生行李”的感人故事,还深情朗诵了季先生“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同学们听了他的演讲,对季羡林先生产生了深深的赞叹、敬仰之情,也了解了文革期间季羡林先生的遭遇和做学问的精神,了解到他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学者,所以,在学习《幽静悲剧》的时候,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就很投入,对文中体现的“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种民族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就觉得很实在,不空洞!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堂文本内容,又接触了一位“大师”。后来,很多同学向之前演讲的学生借季羡林的作品阅读、讨论,班级掀起“季羡林热”。在这种演讲主题的带领下,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去接触茅盾、鲁迅等作家的作品,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人作家的情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体味平凡小事,关注身边美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同学们一到写作文就抱怨没什么好写。三分钟演讲的题材选择里,我和班上同学讨论,有学生提出既要接触大师,也要贴近生活,因此,写自己身边的人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写在班上和同学相处的故事,学习、活动、竞争、压力、收获等都可以,可以写和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点滴,甚至是和早饭店的摊主、公交车司机等社会群体的接触。这样,从早到晚,从校到家,从学习日到休息日,从城里到乡下,从熟悉的到陌生的,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材料。于是,同学们眼神明亮了,心思细腻了,情感丰富了,发现了生活中以前不关注的美。例如同样是散步,我班上就出现了同题材不同角度的演讲,某同学休息日和父母散步,演讲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回家的时候,左手牵着妈妈,右手被爸爸的手掌包着,都是温暖的感觉。夕阳是艳丽的红色,把我们连起来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那天晚上,我梦见我们在一片林子里笑得灿烂。你们像是夏夜里巨大的夜幕,覆盖着我,整个星球温柔得无声无息,就像我心壁上最美好的花纹。”另有两个同学一起在城郊交接的路上散步,于是写出《左手农村,右手城市》的演讲稿。第三个同学散步中调皮地跟爸爸说:“你们真慢。”爸爸回答:“是呀,女儿长大,越来越青春,做父母的只能望着女儿的背影喽。”女儿听了,心里酸酸的,想了很多,于是,《牵着你们,一起慢慢走》的演讲让台下学生潸然泪下。文中青春期孩子的思考和自我反思可比上班会课更有感染力!散步中如果没有真情投入,怎么能写出如此真挚的文字?如此平凡的一幕,因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学生个人素养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便有了百花齐放的美。

在各次阶段测试中,《慢慢读懂你》《你是我的阳光》《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等这些作文练习,许多同学都选自己的或别人的演讲材料。这些贴近生活,感悟平凡的人带给自己温暖的回忆,真实而细腻!

三、选择应景节日,营造节日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演讲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同学们可以在节日来临前,选自己喜欢的节日介绍给同学们,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既渲染了了节日氛围,也帮助同学们了解了节日背后的来历、故事。

四、讨论社会热点,开阔社会视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的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报纸、电视、手机等各种媒体都会报道很多新闻,如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遇上跌倒的老人到底要不要扶?”“社会上要不要见义勇为?”同学们选择这样的话题作为课前演讲的主题,既贴近社会,也培养了他们对社会的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和辨识能力,不至于遇到情况不会处理。

当学生把目光伸向更广阔的区域,那么演讲就可以打开一扇更大的窗。

佳祥同学在《日本,自以为是的无奈》一文中阐述:“在非洲资源争夺战中,日本不仅没有体力与中国对抗,就是印度、韩国、土耳其等国家,也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劲头。日本想在非洲打一个翻身仗,太难!”

同学们借助演讲了解了最新的国际时事,演讲的学生努力去搜集资料,听新闻评论,加入自己对时事的看法,他们看问题的想法会逐渐全面、深刻、有见解,班上其他同学也可以借助三分钟演讲了解国际新闻,增加自己的见闻。

新《大纲》提出的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明确指导语文教育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能力。课前的三分钟演讲正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一项训练。

篇4:关于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由于时间的限制,选用的演讲题材应是短小精悍的,而因年龄、认知发展的不同,学生关注的事物不同,所以使得教师选用题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题材更能成为学生的兴趣关注点。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喜欢活动,对色彩明亮的物体有兴趣,对一些行为好模仿,但由于口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很难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因此不可能进行容量大的口语练习,只能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或介绍自己和家庭等。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开始有了自我评价,活动的范围也大了,就可以选择较为丰富的内容,让他们相互交流。教师宜选择一些生活中的交际话题,如请客人、借东西、说故事、讲传闻、报告时事等。由于口语交际活动最终要落实到社会生活交际需要中,高年级学生可选用为商家打广告,如“我与广告零距离”“人才应聘会”“小小商场”等,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 演讲作用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熏陶引导,如果教师能发现、奖励表扬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接受这门课程。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不应该单纯注重应试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一门语言来学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运用跟别人进行沟通,让学生能说会道,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能够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别人知道。因此,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操作要求

所谓“每堂三分钟演讲”,是指上语文课时,由一名学生上讲台所作的约三分钟的演讲。此项活动可以分五轮进行,全班同学每人上讲台演讲一次为一轮,然后每人照讲稿演讲、脱稿演讲、拟提纲演讲或即兴演讲、或自由式演讲。一轮演讲均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

四、 训练过程

第一步,个别学生可以朗读诗歌、散文等美文佳作,也可以讲故事。对其要求分两个层级:一是读准多音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二是读准节奏,读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气和感情,训练良好的语感。这个层级较高,可结合教师指导示范、学生点评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二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入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得于心,应于口,写于手,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展开了即兴介绍目前事物,即兴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即兴发表自己对一些现象的看法等。这样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便成了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口语表达的水平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步,说得优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很重要。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体态的优美。刚刚开始说话训练时,学生有的两眼盯着地板,有的望着天花板,有的全身摇摆,有的甚至背对同学。经过长期的锻炼、熏陶,学生的说话姿势自然了,有的还表现出了较优美的体态:比如说话时能配合较自然贴切的手势,有的还能眉目传情。

通过以上三步的长期训练,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说话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以及文字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它使教学双方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对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

五、 训练方式

丰富多彩的交际方式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交际兴趣,促进双向、多向信息交流,为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展开提供广阔的天地。

1.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借鉴会话方式。不同学科的口语交际方式可以互相借鉴,如英语课的情境会话是练习语言的一大途径,我们就可以借鉴过来。可以给低年级学生创设同学、老师早晨相见的情境,给中高年级学生设置问题,或一个没有结局带有悬念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看看如何通过适当的口语交际来圆满解决。又如,在学习购物的口语交际中,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购物语言,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练习,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深刻体会学习口语交际的作用。

2. 借鉴电视节目的交流方式,加以创意。如今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其中不少的谈话类节目,像《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东方时空》这些形式都可以借鉴到课前的三分钟去。如天气的忽冷忽热,学生的话题自然会提到温度。抓住机会,让学生查找资料,一起来“漫谈气候”“我说现在”“对比二十年”等,学生通过交谈,交流了各自的资料,了解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气候的差异与变化,在增长知识、爱护环境的同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在交流中,他们还学会倾听,学会与他人交换看法。

3. 鼓励学生自创交流方式,张扬个性。生活是丰富的,语言是随机的、灵动的。因而在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也应具有个性语言,反映出多样性的语言特点,真正落实新“课标”下人的发展和成长。如何通过语言交际,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信息机遇呢?这全靠学生自己去把握,所以在中高年级学生中,我把主动权还给他们。例如,作为焦作市的旅游局长,你怎样来吸引全国广大游客到焦作作客?设计一下你的发言内容和表达形式。在设计中,学生有的采取了新闻发布会,有的采用现场与游客交谈,有的把焦作山水的特色编成个人写真,仅语言设计的角度就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门。在“我当一天推销员”的自创练习中,学生设计了向不同年龄和工作类别的人来介绍产品,实用性颇强。

篇5:三分钟优秀演讲稿

早上好。

在聊天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平淡才是最真实的,我们也认为只要“一生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这对于弘扬老庄“无为”思想是相当必要的。同学们,这不是生活,这是逃避。主宰世界的是你,放弃世界的还是你。如果我们不融入社会,我们将被社会淘汰,而不是无忧无虑地生活。

活得最好的人不是活得最久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他们都活出了生活的意义和刺激。只是因为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社会和社会期望过高,只是因为我们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正确地认识社会。那种平淡的心态依然是不上进的借口。我们一开始可能想做点什么,但不知道从何下手,于是随波逐流,只留下平淡的回忆。

篇6:三分钟优秀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初的梦想》。

最初的梦想就握在自己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就别在半路返航。

假如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么会懂得,执着的人,有双梦的翅膀。不顾一切疯狂追寻过,失落过,也妥协过,但都不能湮灭梦想兑现时的片刻欢喜。在梦想与现实交锋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它们的差距。而这只是一个梦想的差距,需要太多的勇气,太多的才气,太多的热情,才能点燃青春的高 潮。

是成为笑傲天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这一切都由你自己决定。当奥运健儿站在领奖台上,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那个瞬间,我们看到是自豪、骄傲。可这自豪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汗水,要实现梦想就必须为之奋斗。

让我们去回想我们最初的梦想,燃起我们的激情,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咀嚼一路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我们是搏击长空的鹰,是辽阔无垠的海,我们是有梦想,有作为的少年,我们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只为最初的梦,只为最炫目的光!

篇7:优秀青年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

踏着春天的节奏,我们走进了绚烂的五月、激情的五月、青春的五月,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的节日——五四青年节!我们都知道,建立这个节日就是用来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

自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做出突出贡献。在党旗帜的指导下无数的青年人追逐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中国梦!

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目的是弘扬五四运动精神,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树立理想、立志报效国家、努力学习、勇于实践等品质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更要在实践中锻炼人格,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信守承诺,做一个文明公民;既要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从身边的事做起。

虽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下,我们不再需要那么繁琐的口号,但“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仍然值得发扬。只有将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以国家、以人民的利益为首要任务,那么才能更好的展现五四青年人的风范。

我们的国家就像一艘大船,13亿人口是造船的基石。换句话说,它是真正的司机,是一个真正的收集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勇气,是中国梦的理想薪火。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年轻人是最富有激情和创意的一群人,所以要随时扛起“五四”的旗帜,继承“五四”的传统,弘扬“五四”的精神。

篇8:关于获奖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提升其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五个尊重”的原则。

一、尊重认知原则

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必须始终贯彻的原则, 也是做好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重要依据。在刚开始的实践中, 我很期待学生能展现内容丰富、观点深刻、表达通畅、富有表现力的演讲, 结果碰壁了。总结失败的教训,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恰当的起点, 是保证学生演讲兴趣的前提, 是开展好这项教学活动的基础。

依据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 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 我摸索出以下教学序列:

以上序列依据学生认知的普遍规律, 从简到难, 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二、尊重个性原则

承认差异, 尊重个性。因为学生个体水平参差不齐, 其演讲风格不可能如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般大气磅礴、慷慨激昂, 也不可能如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般冷静清峻、感人肺腑。在学生演讲时, 要承认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可能口若悬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可能语调不准、用词不当、甚至一时语涩。这时, 教师要示意学生不要紧张, 或让同桌提醒, 这对演讲者是一种鞭策和尊重, 对其他同“级别”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 极大地促进了该项教学活动有序健康地开展。

三、尊重实践原则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 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可以说, 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语文课前演讲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把生动活泼的演讲形式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演讲, 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每一次背诵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如果手拿讲稿, 念完为止, 像是在应付一件苦差, 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讲者低头诵经, 情绪全无, 演讲的感染力如何体现?

每次演讲结束都要给演讲者打一个等第, 由语文课代表记录, 以备期末口语交际考评时做参考。同时还要做好阶段性的小结, 比如一轮演讲结束后, 评选一下最佳表现奖, 最佳口才奖, 最佳机智奖, 最佳创意奖等, 不时地进行激励, 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平时注意积累的话, 期末的时候还可以把优秀演讲稿汇编成册, 让他们再次回味那些精彩时刻。

另外, 按标准班容量计算, 每个学生一学期演讲的机会仅为2-3次, 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珍惜难得的锻炼机会, 不要让演讲有名无实。让每个学生珍惜每次演讲的机会, 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 尊重实践。

四、尊重激励原则

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 本身蕴涵着平等观念和价值预设, 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 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 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 尽显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声调的抑扬, 情感的起伏, 情节的波澜, 加上恰当的肢体语言, 使演讲者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自然生成, 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如星光般的闪耀, 对其他同学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次成功的演讲, 使学生对下一次演讲有了更强烈的期待, 激发了“听众”一比高下的“表演”欲望, 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 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 使语文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 活动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地站在讲台上无话可说, 要么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声音像蜜蜂般嗡嗡两句, 要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活动不理解, 认为纯粹是走形式, 消磨时间, 持不大情愿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 一再启发和鼓励。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敏感、自尊的心理特征, 他们渴望成功, 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 所以教师要对其中成功的演讲进行充分的肯定, 让其尽享成功的愉悦,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欲望, 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对于不太成功的演讲, 教师要善于从“不成功”中发现闪光点, 如一个形象的肢体语言, 一个精当的比喻, 一段整齐的排偶, 甚或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等, 让演讲者体会到小小的鼓励, 使其对下一次演讲充满渴望。当然, 对其较为明显的不足, 教师应及时指正, 或让同学点出。语气尽量婉转, 能让学生在尊重中成长, 在感激中进步。

五、尊重课堂教学原则

课前演讲教学环节容易演变成为讲而讲, 无目的的讲、单纯为活跃课堂气氛而讲的过程。我们应充分树立以常规教学为根基的思想, 坚持其他环节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立足于教学实际, 精心策划演讲内容, 将讲与学紧密结合起来, 并形成课前演讲与授课内容的良性互动。把课前演讲纳入整个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 使之与阅读、写作等教学相联系。如学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我们安排了“我的童年趣事”的主题演讲。再如, 教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 我们开展了“我最崇敬的名人”的故事演讲。

篇9:奋斗优秀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早上好!我是__班的___。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奋斗成就人生》。

翻开厚重的人类历史,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往往把不懈奋斗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把勤勉当作自己的生活准则。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不胜枚举。更有陈景润、华罗庚、徐悲鸿……他们不畏艰辛,在各自的领域,用汗水浇灌出令世界惊叹的朵朵奇葩。

然而,在物质条件大大优于以往的今天,我们不会在昏暗的烛光下彻夜读书,也没有人再把鸡叫当闹钟。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通过互联网,快速查找资料只须轻点鼠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们可以轻松地看到更远的地方。勤勉和奋斗,似乎正在被淡忘。

但是,作为高三的学子,我们决心和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把艰苦探寻本身视作真正的幸福。

首先,奋斗能让人感到切实的快慰。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旅人来到了一个富丽堂皇、门口写着“天堂”的地方。那里的人告诉他,“天堂”里不必工作,没有奋斗之说。他满心欢喜地在“天堂”吃喝玩乐,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就觉得提不起精神,没完没了的无所事事简直要把他逼疯。他选择了离开。在背离“天堂”的方向,他找到了一群快乐工作着的人。在他们中生活,疲惫的他又重新感到了幸福。他这才明白,那个被称作“天堂”的地方,其实是地狱。是的,倘若一切完美无须奋斗,生活便无希望可言。而人生其实就是向着一个个理想奋进,在成功与失败中不断有所收获的过程。

奋斗是希望的源泉,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一定失败!”生活不是无忧无虑的童话,她是一场无声的较量。不如意事十常_,可与人语无二三。客观条件的局限往往会像险峰峻岭一样,横亘在人生路上。然而,山再高,路再险,只要肯挑战,肯攀登,定能“一览众山小”,让生命更丰富,更灿烂。

现在,我们已经是即将面临高考的考生了。在最后这段奋斗路程上,只要我们走过苦闷,走过一筹莫展,走过孤独的奋斗,走过山穷水尽,走过柳暗花明,生命终会走向成功与辉煌。只要我们用一种坚韧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不断积累,不断挑战,才能不断超越,灿烂的笑容才会最终在我们脸上绽放。

同学们,不要再继续等待,现在就行动起来,哪怕就像流星一样的消纵即逝,我们也要获得那短暂的精彩。奋斗吧,尽自己的全部努力,成就自己的学业,成就自己的人生!

篇10:优秀竞聘演讲稿三分钟

竞争上岗是一面镜子,能够展示自己的优势,照出自己的不足;竞争上岗是一道门槛,能够明确前行的目标,激发进取的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天,我站在了这个竞争的讲台上。此时此刻,我要真诚地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论在哪里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我都顾全大局,团结共事。这种品质,没有随着职务的变迁、岗位的轮换而改变。担任信息处副处长以来,我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心悦诚服地接受处长的领导、真心实意地搞好同事关系,尽力维护班子的团结、处室的和谐。

假如我是一株麦子,开始扬花孕穗的时候,我忘不了引导我向上生长的太阳,忘不了供给根须营养的土地。如果我能够竞争上处长职位,我一定不负重托、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各位评委、各位同志,行胜于言!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个惊喜!

篇11:遵纪守法的优秀演讲稿三分钟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知法、 守法、 用法,“法”在我心》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如何让青春绚丽多彩呢?回答我们的是一句屡见不鲜的话:知法、守法、用法。是的,生活在今天这个社会,处处有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行为规则,其中法律是最强有力的。

一次次的普法教育,我们对法律常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我们是否足够重视它们呢?一提到犯法,大多数同学会联想到“杀人放火、偷盗抢劫”等等,并认为这些事情离我们青少年很远、不用在意。其实不然,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为数不少,去年,我国青年犯罪数目已占全国刑事案件的10%。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一些难以改正的恶习往往是由极小的不良行为演变而成的。这些不良行为最后将导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步入歧途。在平常生活中只有坚持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不重视法律,一味地宽恕自己的不良行为,让“年幼无知”成为放纵自己、伤害他人的借口,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法律的制裁。法律是平等的,也是威严的,犯法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青少年的我们,希望自由自在的“畅游天空,遨游大海”,但身处在法制社会,“法”无处不在。要将它作为我们生活的准则,规范我们的行为,约束我们的行动。冲动、困惑时,让法律唤起你的理智;迷惘、踌躇时,让法律指引你的道路。知法、守法、用法会让我们的青春少走弯路。

只有认真守法,才能做一个懂法的人;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小公民;只有守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将“法”根植于我们内心,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挺起胸膛,自豪地说:“‘法’在我心,我心有‘法’!”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这个时代。

篇12: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理论与实践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诞生

我工作的地方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四星级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少部分则来自市区和城镇。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差异很大。每一新学期开始,对于刚刚组合到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同时,这种地域差别也导致学生出现了“划区划片”交往的现象,即市区的学生一起玩,农村的学生一起玩,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是有限。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了追求高效,经常以“满堂灌”的方式教学,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很少,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更无从谈起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于是,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前三分钟演讲: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的机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研究能力。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

1.专人负责组织协调

为了让课前三分钟演讲常态化、规范化,我专门让语文科代表负责活动的组织工作。语文科代表按照学号,提前三天通知即将演讲的学生,以便他们把握出场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另外,要求电教科代表给予技术支持(如需要制作课件、下载视频、音乐)。

2.演讲内容、形式不限,题目自拟

演讲内容不限,能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演讲形式不限,演讲、朗诵、唱歌等形式均可,其目的是不让三分钟演讲流于“演讲”形式。例如,学生可以自己撰稿,或者针对某一时事、新闻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学生对一些素材进行甄选、理解、吸收时,也就巩固和提升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3.灵活掌握演讲时间

一般来说,演讲需三到五分钟,用时过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但根据学生的演讲内容,如果涉及有价值的问题,应让学生展开讨论,把问题弄懂、弄透。如果完全受时间限制,草草了事,一方面会给学生以虎头蛇尾的感觉,另一方面如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课前三分钟演讲就失去意义了。我们既然给学生创设了舞台,就要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而不要过分追求课堂讲解时间,因为有时教师的讲解还不如学生的展示或争论更有效果。

4.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完成课前三分钟演讲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点评。这种点评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画龙点睛、激励指导的作用。同时,对他人演讲的点评,也是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教师可先进行引导,再由学生发表观点。每次请两位同学点评演讲者的优点及不足,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如果提出的问题能引起争论,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充分思考,以得到更多收获。对于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点评,一方面能给点评者提供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给演讲者以改进的帮助。教师的点评要客观、要巧妙,要能使听者深受启发,实现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教育目的。

三、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成效

1.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随着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推进,学生越来越踊跃地参与活动了,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班里曾有一名内心胆怯且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在第一次轮到他演讲时,由于害怕和紧张他放弃了,要求推后演讲。但在演讲即将结束时,他又主动要求上台演讲。虽然那天他很紧张,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但在他走下台后,我看到了他如释重负的神情。后来,他在周记中写道:“我将永远记住这次的演讲。我终于战胜了自己。虽然我的表现与其他同学还有很大差距,但对我来说能够站上讲台就是胜利,我很紧张,但也很开心。”据我观察,凡上过讲台,参与过演讲的学生,他们课上回答问题的声音都变得响亮了,回答问题的频率也提高了,自信心和勇气也增强了。

2.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十年来,我几乎都是跟班走,无论是在高一初期,还是在高三紧张的学习阶段,我都坚持每节课前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推进,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刚开始时,学生对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并没有充分认识,多数同学仅限于“上台干讲”,形式单一。但随着活动的推进,我发现学生能够主动制作课件、下载视频、图片和音乐了,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了,把课前三分钟演讲真正当成了展示能力的舞台。他们或是介绍诗词《永远的纳兰性德》;或是配乐诗歌朗诵《雨巷》;或是下载漫画片段,介绍《宫崎骏与〈千与千寻〉》,并演唱日文主题歌;或是展示自创的诗歌;或是与同学合作说相声……学生用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示着自我风采,极大地提升了语文素养。

四、课前三分钟演讲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向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让课前三分钟演讲有效果,首先,要求学生演讲时脱稿,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识记能力,又能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使演讲走向形式主义。其次,要端正学生态度,避免演讲内容缺乏现实意义、流于形式、讲解结构烦琐,时间控制不好等问题。第三,点评虽然以鼓励为主,但涉及一些大是大非问题时,教师必须做出正确判断,要引导学生认真、公正地点评,而不能信口开河。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任何一项活动都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这种效果,对于语文学习,更不可一味追求课堂内容,追求高分。20世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这样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循序渐进、多轮次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学生的每一步尝试都会让他们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展自己。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哪怕演讲失败了,但敢于暴露就是成功,只有把错误当成财富的人,才会有更大的作为。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语文能力。

当代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富有主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作为教育者,素质教育应该是教育的永远主题。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过分地追求分数、上线率,逼着学生学习的做法是有悖教育宗旨的。教师应着眼于实际教学,以学生为本,创设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经历成长。

摘要: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指在上课正式讲解之前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自由演讲,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语文研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能力,活动,演讲

参考文献

篇13:三分钟关于成功的演讲稿

大家好!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经历失败后,不断吸取教训,才可以取得成功。在那一次失败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获得了成功。

那次糟糕的经历一直被我牢记在心:一次单元测试。考卷上的题目其实非常简单,可是粗心大意的我没有认真审题检查,卷子一做完,我就无聊地趴在桌子上闭目养神,慵懒得不愿再看考卷一眼。下课了,我把考卷交给老师后,就在教室里玩了起来。

到了第二天上午,数学老师拿着一叠改好后的卷子放在讲台桌上,开始大声地念全班这次考卷的成绩:“某某某,99分。”“哇!”全班发出一声惊叹。“某某某,96分。”大家都鼓起掌来。直到老师念出我的数学成绩时,连我自己都很错愕,我竟然只考了81分!这对于原来数学成绩很优异的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接过考卷后,我大致看了一下:这些题目我没有一题不会,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失了分。

没过几个星期,又迎来了一次考试。在这几个星期,我拿出了数学黄冈,快速而且认真地答题,尽管有一些细微的地方还是错了,但是我至少纠正了没认真审题的这个坏毛病。

这一天早晨,又要考试。我满怀信心地坐在座位上,期待着这次的考试。考卷发了下来,我先开始做第一面,因为第一面都是填空题,所以并不是很难。到了第二面,全是计算题和一些判断题和选择题,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把这些题目做完后再认真检查一遍,确认都对后,便翻到了背面“进攻”第三面、第四面。等到我全部做完时,离打铃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趁着这个时候,我又把整份卷子检查了一遍。“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敲响,我胸有成竹地交了考卷。

又是一天风和日丽的日子,我高兴地来到学校,等待着老师念这次考试的分数。“某某,90分。”同学们没有一个鼓掌,虽然她上次考得很好。“某某某,93分。”终于,老师大声地念了我的成绩:“郭子桓——100分!”真是太棒了!我在心里对自己开心地说道。回到家里,妈妈也称赞我这次考得很好,跟上一次相比,那是相当地好。

篇14:三分钟关于希望的演讲稿

当我们还没有完全从节日快乐的氛围中走出时,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怀着对新年的憧憬和向往,我们又跨进了新学期的门槛。在此我代表学校和我个人 向各位 老师和全体同学致以迟到的新年问候:大家新年好!同 时对 老师们过去一学期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同学们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表示真诚的祝贺!

回顾上学期,学校各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校园环境得到优化。去年我校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学校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但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规划、科学布局,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得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食宿条件、活动场地、办公设施、校园三化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是学风纪风得到改善。上学期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风纪风明显好转。七年级同学能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都在不断成长和进步;八年级整体上表现良好,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学习勤奋自觉;九年级同学相对在八年级期间,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得到了增强,各科成绩也都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上学期学校相关部门和各教研组分别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道德实践活动作品展评、英语书法竞赛、古诗文诵读、唱响红色歌曲、常规知识竞赛、元旦晚会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为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四是良好习惯得到强化,良好校风正在形成。上学期学校卫生工作得到了加强,教室、宿舍、餐厅、清洁区等能经常保持干净、整洁,打架斗殴、赌博抽烟、语言粗俗、屡教不改等现象和恶习明显减少,大部分同学良好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是希望的季节。在此我提出如下几点殷切期望:

一是打造高效自主课堂教学。我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对教的方面我主张教师要少讲、精讲,甚至不讲,要还课堂主动权于学生;对学的方面我主张学生一定要动脑、动手、动口,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一定要把每节课所学的知识搞清楚、搞明白,并经过自己反复强化,形成技能,进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方面千万不能有懒惰和依赖思想,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和实践得到的东西才是最不容易忘记的,才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二是建设绿色、平安、文明校园。绿色充满生机和活力,新的一年我们力争使校园三季有花,四青常青,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确保校园平安稳定依然是我们的基本目标和最高目标,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我们时刻要守记;文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校园是最能体现文

明的场所,但要建设一个真正的文明校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致力形成生动、活泼、紧张、有序的校园氛围。“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既是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是我们每个学生不仅现在而且终身都要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修德,启智,健体,审美”是时代赋予我们学校的神圣职责,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新的校训、师训、生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充分挖掘其内涵,用其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致力形成生动、活泼、紧张、有序的校园氛围。

篇15:三分钟关于数学的演讲稿

在我看来,不少同学学不好数学是由于从心里惧怕数学,感觉自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这就牵涉到学习心态的问题。面对一件事物,不去尝试怎么就敢妄下结论?没有经过努力的尝试就自我否定,这才是最大的失败。所以我们面对数学这门学科,首先要从态度上藐视它,克服心灵的障碍,增强自信心,这样我们才会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学数学,才能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面对一道难题,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才有可能解开。在学数学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否认自己,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只有信心和勇气还不够,其实学习数学就像两个高手过招,对方不停地给你设置障碍,企图打败你,而你则需要不停用各种方法解开对方的招数,这不仅需要良好的心态,还需要巧妙的技术和方法,能够最迅速、简洁地解开对方的招数。古代,叱咤武林的江湖英雄无一不是打遍四方才练得一身好功夫,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练习、实践才可以掌握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大量的做题,去了解对方的招数,既得之,则破之。一位优秀的数学高手一定是通过不断做题来获得解题方法的,但现在有许多学生做题只求量,不求质,倘若你与高手过招,只求人数,却不求输赢,那一切岂不是毫无意义?所以许多学生颠倒了事物的本质,不求甚解,粗心大意,看似每天十分用功却又取得不了好成绩,都是因为他们根本没从做题中学到方法,一道题只做过没有价值,真正懂了,会了,并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是硬道理。对待错题,我们不能抱着侥幸心理不管不问,因为那些错题才是我们做题的深层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自己学习的漏洞。我认为建立一个错题集是学数学的最好方法,在哪里失败过一次,就不能再在相同的地方失败第二次。通过错题集,我们可以弥补学习知识的不足,不断提醒自己,保证自己的知识系统万无一失。数学虽不像语文那样细水长流,但也是需要不断积累完善的。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掌握理论知识,也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样常年累月地坚持下去,数学功底就会越来越深厚。

积极乐观的心态,付诸勤奋的行动,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便是轻而易举之事。可见,并非只有智商高的天才才能学好数学,只要你愿意去想、去做,你一定也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的我们,青春正值金色年华,眼前的未来还未明朗,你我依旧在路上,迎着朝阳,朝着希望迈进。雄鹰只有搏击过长空才能成为王者,人们只有经历过磨难方能成为英才,我们可以自信的高呼;“未来,我势在必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篇16:我这样教学生三分钟演讲

一.选择内容, 让学生有话说

演讲, 讲什么?这是颇费周折的一个事儿。很多学生平时就不爱发言, 演讲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所以一提到演讲就愁眉苦脸, 圧根儿不愿意上台。因而做好演讲, 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有说话。也曾让学生随意找点儿内容讲一讲, 但结果很不成“调”, 因为太“自由”, 天文地理, 鸟兽虫鱼, 讲什么的都有, 演讲内容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 有时课堂竟成了一个“百家讲坛”。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能够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训练。为此, 演讲内容与教学内容应当互为补充, 紧密融合, 并行不悖;而不是彼此割裂, 成为两张皮。在内容的选择上, 我确立了自主与限制相结结合的原则。所谓限制, 就是要求演讲内容与本课学习内容做到三个相关, 要么是作者相关, 要么是内容相关, 要么是主题相关。例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课前, 学生为大家演讲了周惠斌的《最后一课》, 这样学生在课前就深深感受到了一种炽热的爱国情怀, 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严肃的氛围。而在欣赏徐志摩的现代诗《雪花的快乐》时, 一位同学给大家这样深情款款地介绍作者:他是一个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的诗人,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着:“爱, 自由, 美”。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诠释了诗的真谛, 虽然有时他总是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 但他坚守他的信仰。他的一生与康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聆听这样的声音, 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一个唯美的境地。周恩来是一位博学多谋、辩才杰出、富有幽默感的人, 在学《晏子使楚》的课上, 同学们有幸听到了周恩来的三则外交小故事, 感受到外交智慧的美丽。这样做, 让演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或是课文教学的前奏和铺垫, 或是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渗透, 或是课堂的余波和延伸。

二.榜样垂范, 让学生敢于说

活动初期, 很多学生都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敢走上讲台。勉勉强强走上来的, 也常常是耷拉着脑袋, 扭扭捏捏, 手足无措;未开口就已面红耳赤, 声音更是细若蚊蝇。如何能让学生落落大方、声音清晰洪亮地做好一次演讲呢?

怕说不好被同学笑话, 是很多同学的心理障碍。对此,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自我, 建立自信心, 不逃避交往。其次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语言说教的作用是有限的, 有时甚至是微乎其微的。在轮流演讲的过程中, 要安排胆子大的、能说的率先示范,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感受到演讲的魅力;同时优秀同学的表现会激发其它同学的热情, 并增强自信心。在一学期的进程安排上, 优生在前, 学困生在后, 注意这里的优生和学困生的大致区分是以“口语能力”为标准的。在一周的安排上, 也是周一到周三考虑实力强一些的, 而周四和周五则让相对较弱的学生去锻炼。

在活动中, 我们发现凡是那是有了精心准备, 稿件烂熟于心的同学, 在演讲时都能够抬起头来, 用眼神与听众交流, 并能控制好节奏。这就说准备越是充分, 信心就越足。有一次轮到一个男生演讲, 他死活也不肯上讲台。这是个很内向的男生, 为了鼓他的劲, 我让科代表帮他改稿子, 并尽量在内容上浅显些, 篇幅上简短些。然后把他的演讲日程往后延长了一周, 让他回家对着镜子反复练, 并多次到我面前试讲。正式演讲时, 他走上讲台, 下面甚至有同学在窃笑, 可结果就是这个一天说不了三句话的学生, 让所有同学都惊叹不已, 因为他的演讲口齿清楚且表达流畅, 大家不得不刮目相看。榜样也是相对的, 这个男生, 因为成功, 自然就是后来者的榜样, 特别是那些“腼腆”的一类学生的榜样。

三.激励评价, 让学生善于说

学生在掌声中走向讲台, 又在掌声中走上座位。演讲的水平如何?学生应该获得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有一种导向作用, 它可以让学生的演讲技巧走向成熟。

每一次演讲, 我都当场请一两个同学来点评一下。点评的内容可以是针对演讲本身的, 也可以是针对演讲内容的。就演讲本身而言, 演讲是有技巧的, 例如最基本的, 演讲的语气要根据内容调整, 讲究抑扬顿挫, 激昂时激昂, 委婉处委婉。“抑”是一种酝酿, 是蓄势待发, “扬”则是激情的释放, 毫无保留的宣泄, “顿”就是在适当的地方缓冲和停顿;“挫”是表现语速的徐舒缓急, 要适中。一次演讲如能进入角色, 精神饱满, 就能充分表现出演讲词的内涵。

而更高的要求则是要学生在演讲中能适当运用态势语, 有意识地通过表情、身姿、手势、目光等非语言因素来传递信息, 增强演讲的效果。杰出的演说者能以众多的不同造型, 描摹着事物的复杂状貌, 传达着潜在的心声, 披露着心灵深处的微妙情感, 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对内容方面的要求, 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比如叙事是否简洁, 交待事情的各个要素是否清楚;观点是否正确、鲜明、集中;语言是否生动形象, 让人回味无穷, 等等。

其实这种有针对性的评价, 不仅让演讲者也让其它同学明白得失, 从而在不断矫正中成长;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 中肯的点评是建立在“专注”地听的基础上的, 提高了听的效率。

四.自我组织, 让学生规范说

演讲是一个小型的实践活动, 要想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像模像样, 还要依赖于有力的组织。每一次小演讲我都安排一个主持人, 他就是组织者, 负责整个演讲程序, 规范演说行为。这样的主持人是定期更换的, 今天的演讲者也许明天是主持人, 角色互换, 可以让每个学生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演讲是实践意义很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主持人, 整个演讲要精心设计。首先要确定本次主题, 比如“至真亲情”, 比如“珍惜生命”, 这些主题要求积极向上, 贴近时代, 关注生活, 向真向善向美。其次要写好开场白, 为本次讲演明确主题, 渲染气氛。“指名点评”环节, 看似简单, 其实也要精心组织, 因为你挑选的评点者要有“听力”, 既要能捕捉到演讲者的优点和不足, 还要有口才, 能恰如其分地给出评价。最后一两句话的结束语是必不可少的, 精练、恰当、睿智是其精髓。

三分钟的演讲, 好似一个袖珍型的主题聚会, 环环相扣, 只要有一个环节稍有疏漏, 都会让人感到松散拖沓, 影响教学进程。这需要“听众”、主持人、演讲者规范行为, 通力合作, 只要有一方懈怠, 都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甚至索然无味。

对那些有懒散心理的学生, 不能听之任之。偶尔会出现敷衍了事的学生, 这些学生对演讲不热心, 事先没有充足的准备, 语言组织欠缺, 演讲时生气不足。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加以制止, 消极情绪就会蔓延, 争相效仿的结果就是让演讲流于一种形式, 徒劳无功。因此, 要明确责任, 让学生认真对待, 对失败的演讲者, 要给予批评, 重新来过。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 也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留影纪念, 让学生“惦恋”说

一学期下来, 每个同学能轮到的演讲也就那么两三次。这样的演讲, 不管结果如何, 每个同学都是很珍惜的。因为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 这都是一份珍贵的记忆。如何让这样的经历永远留存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呢?留影是个不错的办法。每次演讲, 我都请校园社团摄影组的成员, 在演讲的过程中, 抓拍几个画面。尽管这些“摄影师”的技术还很稚嫩, 但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是那么的亲切。画册中的剪影有的是演讲者豪情满怀中, 有的是“听众”专注入迷状, 而有的则是主持人谈吐自若样, 让人欣喜不已。一个阶段下来, 再挑选那么几幅剪影放大, 制成“演讲风采”展板, 情态丰富的图画, 再配上清新活泼的文字, 真是赏心悦目。

片刻的学习场景定格在记忆里。让人想不到的是,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留影举措, 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演讲的热情。前期演讲的同学自不必说, 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然不是图个新鲜, 让自己有更出色的表现, 才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就是那些本来有畏难心理的同学也积极起来, 不再退缩, 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身影也能早日出现在影集上呀。演讲, 学生一旦迷恋上, 何愁不成功呢!

篇17:关于倾听的演讲稿三分钟

今天中午,我去广场,来到这片小树林,倾听了大自然的声音,土地上有很多棵杨树,一颗颗像挺拔的士兵,大树的树干非常粗壮,我张开双臂都抱不过来,杨树把根深深地扎在泥土当中,尽管它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不知遇到过多少困难,但是仍然在努力地生长着,在向上伸展,发出他那耀眼的绿色!

杨树的树叶,风吹着,像一片片绿色的海浪,澎湃的飘荡着,不是还发出树叶的味道,这种声音,让烦躁的人们,变成了愉快的心情;让紧张工作和考试的人们,都变成放松的心情;让年老的爷爷奶奶们,变得更有青春活力,仿佛年轻了10岁!

我坐在草地上,闭着眼睛,享受这种奇妙的声音,心情轻松了好多,还有鸟叫,树叶的声音和鸟叫的声音可以成为一首叫《大自然》的曲子。

上一篇:小学健康教学反思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故事皮鞋车》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