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2024-04-30

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通用7篇)

篇1: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一、基本概况

诏安县英达实验小学位于白洋乡连站大道东侧,是白洋乡整合周边塘西、桥安、麻园、兰里、东山五个行政村教育资源联办的一所学校。该校筹建于2010年,于201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351人,教职工20人,校园面积11874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59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9.8%以上。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是白洋乡首屈一指的花园式绿色学校。于2013年11月通过了漳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验收,曾荣获诏安县“平安学校”、“平安先行学校”、“先进工会小组”。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加强组织管理,统一认识

学校在确立创建“绿色学校”目标后,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制度,把创建目标分解到学校各部门,使学校各部门分工细致,职责明确。工会、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再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学校定期召开创建专题会议,研究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进程。

学校定出绿化、美化校园的近期和远期的实施目标,投入近8万多元建设230平方米的学校绿化园,投入80多万元新建了200米塑胶田径场,开辟了320平方米的种植园,配备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科学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等。有计划地购买花草树木在植树节、青年节、妇女节等节日中种植。由于有科学规划,有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重视课堂主渠道,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

(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站定期广播环保知识,利用宣传栏定期出专刊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张贴环保标语等。(3)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我校通过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培养了青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成果和体会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绿化园、草地、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学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节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校园。使得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村庄,净化了环境,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质,带动和影响家庭、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英达实验小学以“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做到“环境教育在学校,环境意识进家庭,环境行动到社会”。孩子们既是“绿色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向成人进行“绿色教育”的“小老师”。很多孩子回家成了建设“绿色家庭”的生力军。通过孩子们的言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升学校的声誉。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优秀的教师和良好的校风使我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引起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创建“绿色学校”既是提升学校品位,加速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向全社会推广环境教育的一条捷径。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村庄,通过村庄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产生有益的社会影响。这是有益于学校的发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有益于社会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篇2: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孩子的健康是家庭幸福、民族兴旺、国家昌盛的标志。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素质的前提,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我校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学校争取一切有利条件,按照创建健康学校的标准逐步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与学生健康环境设施,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整体办学工作中,深入到了老师、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并取得了社区各部门及家长的广泛参与,让所有的孩子从小增强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培育健康心灵,提升健康技能,收获健康人生。

一、学校简介

临澧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88年,占地20亩,建有教学楼两幢,科教楼、办公楼、学生食堂各一幢,建筑总面积12000余平方米,并建有200米的环形塑胶运动场一个。学校环境优美怡人,教育现代化设施齐全。校园广播、智能监控、闭路电视系统和1000M校网全市一流;多媒体电脑室、多媒体“班班通”教室和塑胶运动场全县领先。现有32教学班,1900名学生,教师91名,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师资力量雄厚,其中省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0余人。

学校以建设一流的办学条件、打造一流的办学质量、实现一流的管理水平为发展目标,积极打造临澧基础教育的窗口示范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常德市首批名优学校、市十大明星学校、市平安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和全国巾帼文明示范标兵岗等30多项殊荣。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学校领导小组,具体部署和扎实开展创建健康学校的各项活动,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详细分解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工作有计划、有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全面地推进。同时将健康学校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重点工

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逐一落实。

(二)开展全员培训,夯实理论基础

为了使卫生和健康理念根植于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卫生和健康知识的相关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校能因时因地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渠道,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合理安排课表上好每两周一节的健康教育课,在场地限制情况下,积极探索,保障每班每周3节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同时结合其他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保健行为习惯的养成。

3.学校全面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进行健康快乐十分钟的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接着全校师生沿200米塑胶跑道慢跑4圈,然后分年级开展系列体育活动。每天还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年学校都举办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和队形队列广播体操比赛。

4.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安排一位受过心理卫生咨询专业培训的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5.学校卫生责任区分片落实到班级,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实行每天早上清扫、中午大扫,充分发挥值少先大队的检查监督作用,每天检查评比,对班级的环境卫生、学生的个人卫生、广播操、眼保健操等进行检查评比,将评比结果作为班级流动红旗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定期按要求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测,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按要求上报相关数据,并

向学生家长反馈有关信息。

7.积极参加“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创无烟单位,学校制订了控烟制度,在橱窗内设有《禁烟公约》,并在校园醒目处设有禁烟标志。

(四)规范食堂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实验小学师生食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名师生就餐,是全县设施最好的城区小学食堂。为了把食堂办好,在各级卫生和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周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工不断摸索,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成功探索出一套小学食堂管理经验,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具有卫生许可证,食堂环境符合食品卫生标准,食堂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大宗食品定点采购索证索票,有合理营养的菜谱,每餐都有熟食留样,确保了师生的饭菜安全和质量。先后接受了省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的检查,以及市、县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和报道,是全县的“示范食堂”。

(五)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保障体系

为了使学校的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学校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卫生和健康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体系,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规章制度。包括《师生体检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控烟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学生行为规范评比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培训制度》等。为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预案,包括《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及其它事件工作预案》等。

篇3: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1 实现无机化学实验室绿色化的有效途径

1.1 形成绿色思想, 建立配套机制

绿色化学是现代化学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 其主要是指在进行化学实验或者化学操作的过程中, 对反应物以及操作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 进而降低或者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 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鉴于此, 在进行绿色无机化学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 有关工作人员应首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革新, 形成绿色思想, 并针对绿色化学的各项要求制定出相关的配套制度。例如, 选择绿色材料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对实验室的药品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实验室内分区;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等。

1.2 作好准备工作, 融入绿色理念

化学实验需要应用到特定的药品以及实验工具, 因此准备工作是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将着眼点放在整个实验过程之中, 对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管理与创新。就准备工作而言, 首先, 工作人员应将绿色思想融入实际的工作之中, 在药品配备的过程中, 控制药品计量, 避免药品浪费。其次, 对属性不稳定的试剂以药品进行专门的摆放与处理, 避免因为药品的挥发, 影响实验的效果。最后, 工作人员还应在实验进行前对实验的仪器进行检查, 尤其是针对一些收集毒气的装备, 更要保证其的安全性, 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学生造成危害。除此之外, 实验室内还应设置专门的废物收集台, 让学生主动的将实验排出的废物集中到一起, 方便之后的处理。

1.3 设计绿色实验, 减少污染产生

无机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不仅体现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上, 同时也体现在实验的操作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关化学教师应养成绿色实验的习惯, 设计一些绿色的无机化学实验进行操作, 或者对以往的化学实验进行改良, 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例如, 对化学实验的药品进行替换, 将一些会产生危害物质的药品换成不具危害或者危害较小的药品。

1.4 加强学生培养, 树立绿色意识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对学生的能力以及思想进行培养与引导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主要的任务之一。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教授相关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巧, 同时还要向学生进行绿色思想的宣传,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意识。

1.5 强化回收利用, 重视废物处理

由物质守恒可知, 化学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 会产生与实验药品相等的有害物质或者废弃物。因此教师现在实验完成后, 需要组织学生对废弃物进行收集与处理。对于一些有毒物质或是不具回收价值的废弃物, 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无毒处理, 并送到垃圾填埋厂进行安全掩埋。而对于可以回收的物质, 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回收实验的操作, 这样既可以达到废物回收的目的,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绿色意识。对这些仪器的清洗相对比较简单, 水洗或者用药物清理都可以。而针对一些不易清洗的仪器, 则可以适当的应用一些药物清洗剂。

1.6 搞好器材管理, 保障实验安全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节约环保, 因此绿色无机化学实验室在建立与应用的过程中, 应注重仪器设备的保护, 尽最大可能延长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寿命。首先, 工作人员应定期的进行仪器的维护, 针对存在问题的仪器进行有效的检修。其次, 要教会学生正确的仪器设备操作方法, 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最后, 对化学药品进行专门的保管, 根据性质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存放方式, 保障药物的性状不被破坏。

2 实现无机化学实验室高效化的有效途径

2.1 规范学生行为, 重视实验考核

促进无机化学实验室高效化实现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的对实验室进行应用, 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首先, 无机化学实验室应制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 对无机化学实验室进行管理, 规范学生的行为。尤其是要在赔偿细则以及违规操作等问题上下功夫, 保障实验室的有效应用。其次, 学校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并定期的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 以帮助学生找出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2.2 引入现代技术, 提高管理效率

无机化学实验室的高效性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无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主要针对的就是药品的储存和仪器的管理。由于药品和仪器数量众多, 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 高校应积极的引入现代科技, 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无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之中, 让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3 总结

综上所述, 创建绿色、高效无机化学实验室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有关高校应加大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 促进无机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和高效化早日实现。

摘要:本文主要就创建绿色、高效无机化学实验室进行探讨, 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实现绿色、高效无机化学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提高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绿色,高效,无机化学,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卫环环.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

[2]陈功轩, 张蕾, 黄青, 马晓玲, 吴田, 黄元乔.创建绿色、高效无机化学实验室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09) .

篇4: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一、学校概况及创建工作简介

学校环境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的奠基性工程,也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历来高度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这方面拥有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校就连续多年保持市级“花园式单位”和“文明单位”

桂冠,2004年又被授予全省“绿色学校”的殊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我们对“绿色学校”的认识也日益深入。最近一个阶段,我校积极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将创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坚持用和谐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观审视工作实践,全方位、多渠道地推进环境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的环境意识和人文素养。我校的办学理念中的“和谐、发展”四个字,不仅是强调学生个体身心的和谐、素质的协调,也是我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阐释,是对“可持续发展观”深入理解的集中体现。

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和成果

(一)健全组织,建章立制,统一思想,真正形成创建工作网络。

在创建工作过程中,我们首先成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由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和少先大队等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我校还注重这方面的建章立制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实施细则,逐渐形成了全员参与、群策群力、运转高效的崭新格局和长效机制;我校不仅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要点之中,还研究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领导班子把该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学年初专门召开会议,谋划部署有关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全体员工切实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活动的实施、学校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于教师。我校认为,绿色学校工作的创建工作同样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因此,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几年来,我校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聘请环保领域的专家来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另一方面引领广大教师依托国际互联网和校园网等现代媒体,占有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同时图书馆订阅了相关期刊杂志,如《中国环境报》3份,《环境教育》和《人与自然》各1份,成为我们了解最前沿信息动态的有效途径。

(三)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全力抓好学生的环境教育。

1、整合课程资源,牢牢把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把环境教育渗透进语文、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撰写环境教育实施计划,将环境教育体现在教案设计和实际操作中,学校也相应地修订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在课堂中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掌握了环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态平衡、资源、污染、垃圾分类等概念有了初步理解,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2、将环境教育与“自主德育”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主德育”是我校“十五”期间申报的市级立项科研课题,是深化德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实质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通过内化的过程,最终达成优良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这种理念运用到环境教育领域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校又大胆革新德育价值观,确立了“新一代合格小公民”的德育培养目标,而在提出的“合格小公民”具体标准中,又把“基本的环境素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一条。

上述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变,为环境教育增添了新的助推力,也增强了德育工作和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可谓一举两得。这样更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自觉地养成环保习惯,发自内心地踊跃投身到环保实践当中。

3、寓环境教育于课外校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实践活动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坚持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活动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使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开展主题班(队)会、环保知识竞赛、以环保为题材的书画、征文以及小制作展览活动。学校经常性地举行“珍爱生命,关爱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班(队)会;每学期的环保征文、绘画活动更异彩纷呈,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尤其是学生纷纷用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环保意识,又锻炼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二是抓住植树节、爱鸟周、无烟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等有利时机举行教育活动。例如,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之际,我校学生都制作展板,上街发放宣传资料。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我校学生向市民共计发放宣传资料4500多份;近两年的无烟日前夕,我校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由宋庆龄基金会、全国少工委联合举办的“太阳花”杯无烟花季劝阻青少年吸烟活动,发起全校范围内的学生拒绝吸烟签名行动,学生有近2300多人(次)参与了签名,教育效果非常显著,12名师生荣获使者称号,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太阳花杯’公益活动组织奖”。

三是利用校园宣传媒体,营造浓郁的环境教育氛围。板报橱窗开设环境教育专栏,并定期更换内容;校内楼内的布置设计匠心独运,“少一片垃圾,便多一片清洁”、“天空是小鸟的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等宣传画、宣传标识随处可见,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思想情操受到了陶冶;红领巾广播站、“七色光”电视台(闭路电视系统)和蒲公英校报经常播(刊)出环境教育内容。在这些宣传阵地发挥影响的同时,广大学生轮流参与到宣传实施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情感体验。

四是蓬勃开展环保实践周和文明班级、“环保小卫士”评比。我校一直大力倡导“我为校园弯弯腰”,号召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加强对学生卫生习惯的监督管理,我们采取班级小监督员上岗值勤,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示范、督促的作用,并将每班学生的表现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学校还出台了“环保小卫士”评选标准,每学期评出“环保小卫士”若干名,予以表彰奖励。

五是将“环保假日小队”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坚信,将环保教育带进家庭,辐射社区,才是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根本意义所在,于是我校坚定不移地把“环保假日小队”活动作为创建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几年来,假日小队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文物景点、机关单位,如桃李街、中心广场、避暑山庄、“母亲河”武烈河等。他们拣拾垃圾,清除“白色污染”、非法小广告,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为维护名城形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他们围绕环境污染收集了大量信息,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以书信形式寄给了市长。

六是深入、持久地开展“手拉手,地球村”回收活动。少先大队动员学生回收垃圾,分类处理,并将所得款项陆续寄送了《中国少年报》编辑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四年多以来,回收款总计2165.3元。

4、将环境教育纳入校本教研和科研的范畴,提升到科学的层面。

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结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学校实际,我校又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摸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环境教育规律,先后进行了《“自主德育”理念下的环境教育》、《新课程实施与环保实践》的专题实验,总结和提炼出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完善的教育策略。

(四)加强环境建设,重视环境育人的巨大作用。

在环境卫生方面,学校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室、宿舍、餐厅和办公室等场所定期消毒;学校为各个班级划分卫生担当区,落实责任制,每天由指定班级学生打扫,部分区域则由专人负责清扫,校园各处做到“五无”,即地上无痰渍纸屑、墙壁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如今,我校校容整洁,秩序井然,给来参观的客人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五)加大管理力度,杜绝和减少浪费,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校对设施、设备、财物在内的各种资源,统筹使用,合理配置,规范管理,厉行节约,重复利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师生不浪费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已经蔚然成风,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广大同学的共识,回收废纸,多使用再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六)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我们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环境教育的层面上,而是继续丰富绿色的内涵,上升到人文、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审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我校认为,“绿色”象征了自然、和谐、人文和民主。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①围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学生精心排演的小话剧《森林爷爷》以及在避暑山庄文化节上表演的舞蹈《百人荷花舞》就是其中的代表。

②倡导“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组织,师生将读书、学习视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自觉地浸润在书香氛围和快乐体验当中。

③营造宽松、愉悦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一是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推行人文化管理,体现在关心教工生活,为教师创造性工作营造自主的空间等等,校园处处洋溢浓浓的人文关怀。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花园、乐园、学园、家园的境界已经初见端倪;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明显增强,绿色的生活方式、人生信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已经牢牢熔铸在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中,体现在日常行为里。学生还在《个性化作文平台》、《承德日报》和《承德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有关环境方面的作文30多篇。承德电视台、《承德日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了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情况。

学校的创建活动还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我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改科研等方面成绩显著,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与绿色学校创建的作用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三、关于未来的几点设想

我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外地先进学校先比还有差距,因此我校经过研究,决定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寻求突破与创新:

1、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今后的日子里,一方面我校将聘请更多的资深专家、学者作为校外辅导员,开辟更多的校外活动基地,举办各种形式的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座谈、讲座、参观、观摩与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在环境教育带动家庭、辐射社区这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努力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切实建立起“一带二”、“一促一”新模式(“一带二”即一个孩子带动父母二人,“一促一”即一个家庭促进一个街道或小区),并力争探索出新经验、新做法。

2、致力于开发“绿色校本课程”。我校要立足乡土,把握潮流,放眼未来,开发出一套具有“大避暑山庄文化”特点与本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尽快投入到实施过程之中。

总之,我校将以此次省级绿色学校验收工作为契机,继续巩固已有的成果,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实现“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创河北省一流的品牌学校”这个总目标的关键一环来抓,努力争创国家级绿色学校,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篇5: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身心健康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文明小康社会、现代文明城市已成为一项国际性运动。我校已经启动并开展了此项活动,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使我校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学校全体成员要切实转变观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健康观,用“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的思想作指导,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为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分阶段按步骤,为师生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强化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身体、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促进师生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师生有一个健康美好的人生。

(2)、和谐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师生的现实健康水平,使教育的各个环节处于和谐状态,促进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实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目标。

(3)、活动性原则。创建工作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师生获得健康体验,调节身心,提高健康素质。

(4)、开放性原则。树立大教育观,开放校内资源为社区服务;同时要主动争取社区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教育合力。

(5)、主体性原则。承认和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自我健康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6)、渗透性原则。注重在各种教育教学、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1、工作目标

围绕“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增强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健康素质,充分开发师生的健康潜能,培养师生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师生共同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创建人际关系和谐健康、具有良好健康服务质量的健康促进学校。

2、主要任务

健康促进学校要营造健康环境,规范健康管理,加强健康服务,开展健康促进,使学校的各个组成要素得到和谐、积极、健康的持续发展。以健康的思想理念办学、教书和育人,根据工作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主要任务如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健康观。使师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争当“创建健康学校,培养健康人”活动的宣传员和实践者。

(2)、为师生提供整洁、绿化、美化、安静、安全和秩序井然的校园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

(3)、制定有益于师生健康的各项安全卫生制度和规定,措施落实。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和饮水供应,确保不发生集体中毒事件。

(4)、抓好师生常见病、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确保不出现传染病的集体传染

(5)、提供安全完善的体育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并逐步提高师生个人的健康技能,塑造健康科学的行为方式。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7)、积极开发学校、社区、家庭等的教育资源,普及健康教育。(8)、注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学科教学与课程改革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

三、具体措施与保障机制 1、具体措施

(1)、做好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利用扬帆新播报、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全体师生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的自觉性。

(2)、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校园清洁工作的质量。进一步落实校园、教室、教师办公室的卫生包干制度,提高清洁工作质量,做到各班教室和卫生包干区每天两次打扫,每周一次大扫除,教师办公室每天两次打扫;清洁工人及时清运垃圾,随时保持校园干净整洁。同时要教育学生改正随地乱丢垃圾等不良行为,加强卫生检查评比力度,将卫生检查的结果与先进班级的评比考核挂钩。

(3)、进一步落实《班级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要定期对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对师生的饮水卫生要监控;多渠道对师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帮助师生掌握必需的卫生健康技能。

(4)、关心师生健康。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体检,做好体检服务工作,建立师生健康档案。举办健康知识普及讲座,不断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对于师生的常见疾病,如龋齿、近视眼、肥胖等,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疗工作。

(5)、制定传染病爆发和集体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发现传染病传染及中毒事件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上报,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应对措施,始终把师生的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6)、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设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设施,要定期对学校所有的体育与健康设施以及运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师生活动安全;逐步建设完善体育与健康设施,每天向师生开放。每学年举办校运动会,力争使全校师生都有较为强健的体魄。

(7)、注重师生心理健康,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研究、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工作。校园文化要凸现和谐健康特色,加强师生的感情交流,营造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氛围。

(8)、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健康服务质量。整体规划和开展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把校园建设成安全、满意、愉快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学校各部门在制定计划,开展工作时,要确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的观念,端正服务态度,确保师生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安全与健康服务,全面提高健康服务质量。

(9)、要把健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活动,在学科教学、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等工作中渗透健康教育。

(10)、加强与社区、学生家庭间的联系。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建立与家长经常性的互相反馈信息以及与社区定期联系的制度,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师生提供足够的基本健康服务。

2、保障机制(1)、组织保障。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刘振强

副组长:宋俊华 董德亭 李军第 董肇忠 杨 超

成 员:林 梅 马晓静 张 浩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实施小组成员

组 长:宋俊华

副组长:张 浩

成 员:宿俊霞 刘传颂 邢召祥 杨朝晖 廉红梅 范吉华 燕 燕 许吉祥 程志勇 张义美 夏红星

(2)、制度保障。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要以国家制定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依据开展各项工作,并把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

各部门、行政组、教研组及教师个人制定的工作计划要充分体现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并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内容。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按照教务处、总务处、政工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要求去开展班级工作。

(3)、物质保障。总务部门负责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物质保障工作,为师生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施等保障。

四、实施迎检和总结阶段 1、实施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

召开师生动员大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中国健康促进学校的目的意义,强化健康意识,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创建实施阶段

各部门按照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总目标及职责分工,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3)、达标迎检阶段 各部门严格按照《临邑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自查、整改,将相关材料按要求整理,学校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实施小组进行检查。

2、总结评估阶段

对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对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提出今后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临邑县实验小学

篇6:英达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体育艺术特色学校

创建工作阶段性总结

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现有24个教学班,64名教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扶持下,以科学的管理和务实的作风,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式发展,学校坚持‚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育人,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知中积淀内涵,明理中奠基人生‛的校训,追求 德艺双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立足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谋求优质教育,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特色之路,逐步形成‚艺术实小、书香实小、绿色实小,健康实小‛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 ‚国家‘双有’工作先进集体‛、‚宜昌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宜昌高新区‚文明先进单位‛、‚宜昌市安全消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召开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推进会的预通知》要求,特借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推进会之际,汇报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创建体育特色、艺术特色创建工作,现汇报如下:

让孩子们享受健康与快乐

——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创建

【特色掠影】

宜昌高新实小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始终将素质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每学期严格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成了对全校学生的健康体质测评工作,并及时上报国家教育部体质测试网站。学校每学期承办区和校级的体育、艺术教研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春季达标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六一主题庆典活动,学生在体育艺术活动中体质增强,快乐成长。学校先后成立了篮球队、毽球队、田径队,体育社团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中不断成长壮大,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的体艺竞赛,培养发挥团结拚搏的精神,努力为校争光,进一步为高新实小的体艺特色学校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高新实小在宜昌市学生运动会中,宜昌市毽球大赛,高新区学生运动会中都有精彩亮相,2012年第三届奇奇运动会中,实小荣获‚神奇传输带季军‛; 2013年第四届奇奇运动会中,实小斩获‚啦啦操冠军‛;2013年10月27日,第一届高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再次传来捷报: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运动健儿们奋勇拼搏,喜获4×100米男子组第一名,运动员肖清华同学一举夺得男子跳高、垒球双项冠军,并荣获组织奖与道德风尚奖;2014年4月,高新区实验小学的毽球队首次参加了宜昌市第三届中小学‚毽球锦标赛‛,实小六名选手在教练员余锦老师的训导下,积极训练,顽强拼搏,荣获宜昌市小学男子组团体第五名,并喜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其中个人计数赛中,赵波斩获了一分钟单踢第四名的好成绩;2014年5月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参加了宜昌高新区‚尚品私学杯‛中小学生毽球比赛。实小男子代表队勇于拼搏,一路杀进决赛,最终获得小学男子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赵波同学荣获‚优秀运动员‛称号。

【阳光体育运动】

高新实小一直倡导‚阳光运动,健康生活‛的思想,利用早锻炼、大课间和课间活动时间,或跳绳、踢毽子,或打乒乓球、踢毽球,或打篮球、玩游戏,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快乐学习一整天。欢快的节奏,跳跃的音符,灿烂的笑脸,趣味的大课间游戏给予孩子们阳光的呼吸,给予孩子们广阔的天空,给予孩子们七彩的世界。

为了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展示实小学生的风采,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每年举行 ‚阳光风采‛两歌两舞两操(国歌、队歌、巴山舞、手语舞、广播操、眼保健操)比赛。比赛采用同年级互比,全校师生观摩,评委团考评方式进行,让每一名学生都聚焦在全体师生目光下,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两操动作,不仅要标准到位,还要整齐美观。一年级学生虽刚入校,但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广播操做的也有模有样。竞赛不仅是对学生‚两歌两舞两操‛的一次全面检查,也更好的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国歌、队歌歌声嘹亮,巴山舞、手语舞舞姿优美,课间操、眼保健操动作规范,丰富的文体活动将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学科竞赛与体育课堂】

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每年开展一次由全体学生参与的‚健康杯‛竞赛活动。竞赛项目丰富多样:有一至六年级参加的书法、口算、音乐合唱、绘画项目;有三至六年级开展的英汉单词互译、1分钟踢毽子项目;也有在一至二年级开展的1分钟跳绳项目。竞赛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带领下的全员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竞赛带来的无限快乐。

为提升宜昌高新区青年体育教师个人教学素养,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小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市、区体育课堂教学研讨与教学交流、观摩活动。高新实小余锦老师执教研讨课《技巧:蹲撑前滚翻》获得好评,在区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中均获得优秀;2013年宜昌市中小学体育评优(体育优质课评比和‚三个一‛)活动中,高新实小余锦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心打磨的体育课荣获二等奖,‚三个一‛教学评比也获得了二等奖。2014年春季宜昌市小学体育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高新实小最年轻的彭雨老师执教的《有氧踏板操》获得好评,并荣获二等奖。5位体育老师们撰写的论文、案例也多次在国家级、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校园啦啦操】

在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还有一支团结拼搏的啦啦操队伍,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十岁,但一招一式颇有专业范。在宜昌市重阳节晚会上,在区、校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中都有她们亮丽的身影,2013年的宜昌市第四届奇奇运动会,孩子们以整齐有力的动作、朝气蓬勃的精神、独具一格的编排、虎虎生威的气势,捧回了啦啦操总冠军的奖杯。

【教师体育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教师身体素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高新区实验小学工会每学期都会组织各类体育游艺活动,如2012年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为期两周的教师运动会,比赛项目有跳绳、兵乓球、蹬自行车、拉臂力比赛,让教师们工作学习的压力在比赛中得到释放;每年元旦之际,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园内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工会组织的迎新年教师拔河比赛正在这里进行,现场的呐喊声、助威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将整个校园装扮的分外喜庆、祥和,也充分体现了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每年教师节,‚两人三足、万众一心跳绳、拔河比赛‛便成为了传统经典的比赛项目,老师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又加强了学校凝聚力。每年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不仅是学生的体育盛会,也是老师们锻炼身体成果的展示,‚一分钟踢毽子‛、‚30米迎面接力‛等项目,让老师们在体育竞赛中进一步树立集体荣誉感,大家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团队凝聚力,精神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老师们这样评价:‚轻松的比赛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为教师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增添了一味调味记,教师的课余生活真的可以更精彩!‛

【结束语】

树立品牌,创造特色,提升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高新区实验小学全体师生的奋斗目标,我们将昂首阔步,不断开拓,勇于进取,以浓墨重彩描绘出素质教育强校的美丽景色,打造新的辉煌。

艺术浸润校园 彰显办学特色

——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艺术特色学校创建

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以‚规范+特色‛、‚合格+特长‛为工作思路,注重教学研究,强化课堂质量,抓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成立了篮球班、毽球队、田径队、合唱班、舞蹈队、拉丁舞班、书法班、绘画班、手工制作班等10多个社团。学校体艺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的体艺竞赛,培养发挥团结拚搏的精神,努力为校争光,进一步为高新实小的体艺特色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高新实小在宜昌市学生运动会中,宜昌市毽球大赛,高新区学生运动会中都有精彩亮相;拉丁舞班的一曲《牛仔女孩》荣获第六届‚舞动宜昌‛拉丁舞小学组金奖;合唱班排练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国家》、《我们自己是太阳》等多个节目在宜昌市少儿艺术节中获得好评;2012年参加了市委宜传部承办的‚童心向党歌咏会‛节目录制,代表宜昌市参加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百所学校‘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网上展播‛活动;2012年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录像比赛中,宜昌开发区实验小学喜获二等奖;绘画班、书法班选送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宜昌市少儿艺术节、科技节中获得佳绩。2014年宜昌市第五届青少年艺术节中,由李小禾老师指导的四年一班张子悦绘画作品《欢乐天地》获得宜昌市一等奖,何璟皓、张思怡、宋娜同学获得绘画三等奖、田静老师指导的合唱《我们自己是太阳》获得三等奖,五年三班选送的刘卓尔软笔书法获得二等奖。李小禾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实小师生也表示:荣誉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实小会力争在今后的艺术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的展示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的良好风貌,展示学校艺术教育丰硕成果。【书法艺术】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争做文明人是宜昌高新实小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实小老师们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苦练教学基本功,在宜昌市教师才艺大赛中,在区教育局、学校组织青年教师书法赛,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全体教师书画大赛中都有大量优秀作品涌现!瞧,老师与学生的作品在每年的‚六一‛庆典中同时展出啦!有硬笔的,也有软笔的;有狂放的草书、流畅的行书,也有工整的隶书与楷书,一幅幅风格迥异的书法作品彰显了学校品牌文化特色的逐步形成,同时也展示了高新区实验小学师生的艺术才能。

2012年,‚党在我心中‛书画摄影作品竞赛活动中,宜昌高新实小选拔报送了67幅精品力作,其中美术 5幅、摄影28张、书法34幅,充分展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2012年宜昌高新区首届书法大赛中,实小师生共选送硬笔书法作品183件;软笔书法作品22件。11月14日下午,高新区首届书法大赛颁奖典礼在实小举行,宜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德聪先生为实小题写了‚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十个大字。书法家协会代先洲先生也现场泼墨挥毫,赋诗一首:‚实小今冬飘墨香,少长咸集挥毫忙。素质教育结硕果,书法传统源流长‛,鼓励高新实小继续传承书法艺术,不断取得新成果。【巴山舞】

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巴山舞以其明快的旋律、浓郁的地方特色备受人们喜爱,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每天的阳光大课间,巴山舞成为了必跳的曲目。为了让孩子们跳好巴山舞,跳出它特有的韵味,学校特别聘请到长阳原生态巴山舞教师韩华等到校全程指导,全体师生参与学习培训。高新实小每年一次的‚阳光风采‛两歌两舞两操大赛督促实小全体师生勤学苦练,‚巴山摇‛、‚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 同学们随着音乐身体上下颤动和摆动胯部,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的巴山舞被同学样演绎得有模有样。如今的实小,师生同跳巴山舞成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感恩的心》手语舞】

感恩父母,赐予我们生命,用爱的阳光温暖我们。感恩老师,教导我们道理,用知识的雨露滋润我们……一曲《感恩的心》手语舞成为了实小德育品牌活动的经典展示舞蹈,道德讲堂中,各项活动庆典上,运动会开幕仪式中总有《感恩的心》响起,心存感恩,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厚重;心存感恩,使我们的道德根基长存。

【 载歌载舞“庆六一” 】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更是学校素质教育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平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提前筹划,全体师生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每年都能奉上一台精美的艺术大餐。实小的学子们载歌载舞,共庆六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节日。

如2013年的‚欢乐童心,放飞梦想‛六一庆典活动。全校师生参与的手语舞《感恩的心》拉开了庆典活动的序幕,手语舞旨在教育全体师生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尽职尽责的工作与学习,这也充分体现了高新实小一直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激情高昂的大合唱《国家》是校本合唱班的孩子们用他们的最真挚、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还有活泼可爱的《动感娃娃》,轻盈灵动的《GEE》,如诗如火的《舞蹈串烧》,风靡全球的《江南STYLE》,令人浮想联翩的《追梦》,人间天籁的《天上的布达拉》,自编自导的童谣传唱,经典诵读……大家倾听着甜美的歌声、欣赏着精彩的舞蹈、沉浸于有趣的童谣,赞叹经典诵读。

2014年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了‚快乐童年,梦想花开‛六一庆典主题活动。活动分三部分:梦想蓝图——教师、学生书法、绘画、制作展览;好梦成真——新队员入队,形象大使、优秀家长表彰;梦想花开——年级组、校本班歌舞、器乐等特长展示。手语舞《感恩的心》首先开场,大合唱《我们自己是太阳》带给孩子们信心,热情奔放的舞蹈《新摩登时代》、《倍儿爽》、《快乐天使》带着全场的观众‚嗨‛起来、舞起来,古筝二重奏《金蛇狂舞》、葫芦丝伴舞的《金孔雀轻轻跳》、琵琶独奏《欢乐的日子》展示了孩子们高超的技艺,古诗吟诵《少年中国》用最铿锵的誓言,发出了我们内心深处最豪迈的呐喊!舞蹈《眼睛-心灵的窗户》启迪实小学子们向着梦想花开的地方奋进,舞蹈《说出愿望吧》表达了他们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寄托了他们对母校的美好祝愿。一年级组师生同台,歌伴舞《最好的未来》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

实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这是高新实小全面进行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校本课程以来的又一硕果。【校园啦啦操】

在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还有一支团结拼搏的啦啦操队伍,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十岁,但一招一式颇有专业范。在宜昌市重阳节晚会上,在区、校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中都有她们亮丽的身影,2013年的宜昌市第四届奇奇运动会,孩子们以整齐有力的动作、朝气蓬勃的精神、独具一格的编排、虎虎生威的气势,捧回了啦啦操总冠军的奖杯。【拉丁舞】

实小先后成立了学生、教师拉本舞班,每周一次集训,学校特别聘请了宾昌市舞蹈家协会秘书长韩华老师前来执教。韩老师告诉大家:‚拉丁健身舞要求百分之百的情绪投入,越是淋漓尽致地把拉丁的感觉发挥出来,就越能在音乐中释放情绪‛。

这项活动的开展深受学生、老师们的欢迎,上了一天课,在业余时间学习拉丁舞,不仅让身体得到锻炼,更是培养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Music!响起来,高新实小的老师紧随时尚节拍舞起来,在健身中享受自由的阳光味道 2013年,‚舞动宜昌‛第六届舞蹈大赛在市体育馆拉开帷幕,宜昌高新实小15名小选手以一曲《牛仔女孩》集体亮相在‚舞动宜昌‛的大台上。这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文联主办,市舞蹈家协会、市群艺馆、市歌舞剧团、市图书馆承办,我市规格最高、舞种最全的舞蹈大赛,这些来自二年级的孩子们尽管学舞的年限不长,但她们毫不怯场,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他们在来自全市14个县市区的137支队伍、2700多人次的角逐中能脱颖而出,荣获此次舞蹈大赛市级金奖。【结束语】

篇7:实验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纪实文档

------枝江市实验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纪实

枝江市实验小学 徐国东

我校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响应教育局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号召。在2011年工作结束时,我们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在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校的特色学校创建目标:以“保持书法课程特色”为基础,以“挖掘竹文化的内涵”为推进,以“形成学校精神和文化”为最终目的,确立了“以竹文化为主线,打造书法品牌,创新特色实小”的特色创建目标。并按“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制订创建规划,促进特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竹文化”特色创建的可行性与前瞻性。

竹子,清雅、隽秀、高风亮节,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咏竹——“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可谓千古绝唱。人们赏竹、赞竹,不仅是竹的清幽雅致,更在于“比德”的意义。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德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张九龄的“高洁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更是言简意赅。这些品质正是学校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竹文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又与学校良好的行为规范传统相融合,我们期待通过竹文化活动,最终形成校园文化特色,使之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传统教育教学之外的动能和保障。

二、确定了“竹文化”特色创建的三大阶段的总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2年2月------2012 年 12 月)

1、成立学校“竹文化研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竹文化”特色创建进行实施和细化。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领导小组负责

在管理、资金、课程、人员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2、选择5种左右有特色、有文化、艺术背景的竹子品种在校园栽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使“竹文化”特色在校园绿化景观中逐步得到体现。

3、艺术作品的初步布置,在校园走廊、教室、办公室等多种场所布置的艺术作品中,逐渐体现“竹文化”身影,体现学校“竹文化”特色。

4、是以“竹”为载体,以“竹文化”为核心主题,探索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竹文化”诗歌大赛、“观竹”作文赛、“颂竹”演讲赛、“竹子”绘画比赛、“竹文化”手抄报、“竹文化”摘抄、“竹工艺”创新大赛、竹笛演奏等,开展系列“竹文化”主题活动。

5、通过橱窗展示,版面展示,竹子工艺比赛等,对学校竹文化活动进行宣传,选择部分学生作品进行校园环境布置。

6、在进一年拓展型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二)、中期目标(2013年1 月------2014年1月)

1、引进栽种10种左右有特色的竹子,形成以竹为特色的校园景观

2、通过二年的努力,营造具有写字、绘画、诵读、写作、演讲、演奏、舞蹈、制作特色的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出适合特色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支懂竹文化的教育教学的特色师资队伍。

3、在“竹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尝试与开展探究性学习。可行项目有:竹与生活、竹子历史、竹子生态考察、竹子与诗歌、竹与民族文化等探究性活动。

4、在以上活动基础上,逐步积累资料与经验,继续充实、完善校本教材,争取获得上级审定通过。在适当的年级开设有一定课时的以“竹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

5、利用学校网站,建立竹文化专题网站,对竹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和展示。

6、争取举办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拓展型课程教学展示活动。

7、力争举办第一届学校“竹文化艺术节”。

8、规划并建成校园“竹文化长廊”。

9、继续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竹文化”特色。

10、争创市级“特色项目”。

(三)、远期目标(2014年2月------2015年 9 月)

1、栽种20种左右的竹子,形成点面结合的富有特色的竹丛环境。

2、成功举办“竹文化艺术节”,建成校园“竹子博物馆”雏形。

3、通过系列活动和研究,学校“竹文化”活动的开展逐步规范并制度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以竹子精神“虚心、坚韧”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竹文化”中提炼出与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相融合的内涵,使之完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成为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的灵魂。

4、形成内容充实、体例完整、符合学生需要的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通过上级审核并开始在合适的年级实施该课程。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进入更深的领域,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5、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增强学生的书写能力、诵读能力、写作能力、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学有特长,帮助他们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竞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性格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建设一支具有主体创造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发展。

7、形成有固定时间、内容的校内外主题活动,有较丰富的成果。

8、学校特色在湖北省、宜昌市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争创市级“特色学校”。

三、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竹径通幽、竹韵飘香”的校园育人环境。

学校重视建设优雅的育人环境,开发学校每一寸教育空间,用竹文化环境打造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体验场,作为校园物质文化设计的总体思路。一是栽竹成为我校打造竹文化校园的一个部分。选择一些有

特色、有文化、艺术背景的竹子品种在校园栽种。如:桂竹、水竹、窝竹、紫竹等,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并保持与学校绿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使“竹文化”特色在校园绿化景观中逐步得到体现。特别是今年3月12日下午,在这春意盎然的植树节里,我校选取各班学生代表,他们带着劳动工具,在老师的带领下迎着拂面的春风来到学校花园和花坛参加“栽竹活动。他们三五成群地分工合作,有的挖坑、有的种竹、有的填土、有的浇水,将一株株竹子安置在校园的空地上,从活动中亲身感受竹文化。二是将校园的建筑赋予竹文化的内涵。首先是将学校的两栋教学楼命名为“玉竹楼”和“翠竹楼”。其次是各班学生自主选择吉祥竹,并以竹名来命名具有竹文化特色的班名。如紫竹班、毛竹班、楠竹班、凤尾竹班、湘妃竹班、箭竹班、孝顺竹班、黄竹班、桂竹班等。最主要是营造了围墙和楼道竹文化的氛围,分别隐含了“竹立、竹达、竹生”的意思,校园院墙是“竹志文化”走廊,突出德香(隐含“竹立”的意思),院墙的文化建设设计独具匠心,以宣传竹的精神、提炼竹的品质诗词为载体,每一幅运动的图案的线条全是是由竹叶组成,灵动飘逸,动感十足,每一幅图案都包含了竹韵竹品——坚韧挺拔、虚心顽强、劲节向上,意在于导引学生入校就能够“迈好入学第一步,规划人生一百年”。“翠竹楼”二楼是“竹艺文化”走廊,突出墨香(隐含“竹达”的意思)。意在创造一个舒展生命、涌动灵性的生态审美环境,使学生在静态的审美场里潜移默化地受到典雅艺术的洗礼和竹文化的熏陶,从而获得情感的濡染,精神的提升与灵魂的净化。“翠竹楼”三楼和“玉竹楼”一楼是“竹苗文化”走廊,张贴着学生绘制的竹主题书画,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展示着各班的“竹文化手抄报”展板,突出书香(隐含“竹生”的意思)。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染,对竹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四、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班级特色文化

各班根据实际,围绕竹文化精神,开展了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制订特色班级创建计划。以特色竹命名班级,围绕特色主题提出口号,确立个性化的班风和创建目标,围绕特色主题全员参与班级文化布置,全员参与班级特色文化活动,布置适宜的班级环境,设置竹编打

底的学习园地和班级风采。开学以来,学校政教处制定了学校班级竹文化建设评比方案,并从班级布置、班级卫生管理、学生精神面貌、整体效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班主任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班级文化墙熠熠生辉,一朵朵“班级之花”竞相开放。文化墙上有体现同学们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夺星大比拼”、“我是最棒的”、“数学PK台”;有展示学生才华的“展示台”、“优秀作业角”、“我们的新作”、“数学周记报”;有分享快乐的“快乐贴吧”、“我的快乐齐分享”;有体现班级管理合理化的“班务公开”、“温馨提示”„„各个班级新颖的构思,精美的设计和布置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特色文化创新氛围。3月2日,我校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由学校行政、班主任及学生会代表组成的评委团,对各个班级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集中检查评比。通过此项活动,不仅美化了校园学习环境,营造班级文化氛围,还展现了学生多元、活泼的精神面貌,把竹子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优雅脱俗、正直谦虚、无私奉献、坚忍不拔、勇于突破、不畏险阻等竹子的精神和品格,推动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

五、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特色德育与艺术活动

为了让竹文化真正深入人心,树立并增强全校师生创建“竹韵”文化特色学校的主人翁精神,将竹文化渗透到日常德育、艺术工作中。一是学校成立并着力打造了“竹苗艺术团”。二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创设了“笋芽讲坛”活动。3月22日,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笋芽讲坛”活动第一讲准时开播。“笋芽讲坛”活动是枝江市实验小学本学期结合“特色学校创建”新打造的品牌活动。每期活动由一个中队的4——5名学生担任主讲,自定话题,自撰讲稿,自制电子幻灯片,自己绘制海报。他们首先在自己班上讲,得到老师、家长的帮助和指导后,进行二次修改,然后在学校讲。“笋芽讲坛”活动打破历来常规,把学生从讲台下搬请到讲台上,成为“小老师”,从活动中体验成功。这样的活动为优秀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成长舞台,能锻炼其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甚至有可能培养成“百家讲坛”主讲人!三是在教师专业引领时间开展“青

竹讲坛”活动,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担任主讲,以竹文化和教育教学为内容,一周一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了方向和铺平了道路。四是设置“笋芽儿图书角”,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精致的图书柜,构成班级的图书角,并制作了美观、大方、富有个性的图书角标牌,对图书角进行了精心布置。每个班级图书角管理栏由学生自主设计,包括图书管理制度、课外阅读统计表、经典诵读统计表、读后感收集夹、借阅登记册、捐书登记册等。其中,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中要求每名同学每期至少阅读语文教师推荐的5本课外书,根据主要内容掌握情况和读书笔记读后感书写情况予以星级奖励,每生每期共10颗星,最终成绩将计入学生期末通知书相关成绩栏。五是成立“竹韵之声”校园广播站,广播站围绕竹文化设计内容丰富的播音内容,如每周二播放关于竹的诗词歌赋的录音,周三播放用竹笛、葫芦丝演奏的音乐,周四朗诵学生写竹的范文,周五总结当周特色学校创建的成果。广播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六是构建学校竹文化的展示平台,定期出版校刊——《竹苗》,以此主导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七是将开展竹文化周活动,进行竹制品设计制作比赛、咏竹写作比赛、咏竹诗词诵读比赛、竹韵书画比赛等来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

六、创建以“竹文化”为主线的各学科特色教学,将“竹文化”融入到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相关学科中的竹文化和书法教学的内容,使学校的特色教学融入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如在语文教学中强化竹诗文的学习,在科学中重点传授竹子的生长习性,在品德学科中强调竹子的分布和介绍中国竹子发展历史,在书法教学中书写以竹管的主题内容,在校本课程课上开展竹林护养、研究竹生长的探究活动和与竹文化有关的书法、绘画教学等,促进特色建设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七、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书法品牌学校

一是以张代发校长为组长的书法课题组老师修编了以“竹文化”为主题的书法校本课程。二是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开设书法课,根据特色项目教学的特点采用主题教学形式,即每周安排一次教学(时间为

2课时)。书法教学利用校本课程授课时间,围绕主题开展欣赏、学习、创作、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保证书法课教学的完整性,又能保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创作发挥的机会。三是每学期举办“竹文化”书法大赛。

八、创建了以“竹文化”为主线的大课间特色文化

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的另一个亮点是精心打造以跳竹竿为主体的大课间。学生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竹竿碰击中,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既增强了班级团队精神,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锻炼了学生身体,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才能,让大课间活动突出了竹文化与音乐、体育学科的融合,孩子们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接受了竹文化的熏陶。跳竹竿已经成为实验小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九、创建了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

如何把竹精神和学校原有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的责任,我们正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如何通过挖掘‘竹’文化,在学生中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学校精神。正在把竹子的虚怀若谷、朴实坚毅、生命力顽强和无私奉献,与学校的校风“自主、活泼、诚实、文明”结合起来,把“谦虚勤奋、文明坚毅、朴实无华”作为实小每一个人品质修养的努力目标。学校打造竹文化特色,不单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竹文化的熏陶中学习竹子的精神,进而树立和弘扬“谦虚勤奋、文明坚毅、朴实无华”的学校精神。为此,我们专门提炼出“竹子十德”来陶冶师生情操。“竹子十德”即“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正直;命中有劫,愈抑愈扬——奋进;外直中通,襟怀若谷——虚怀;有花深埋,素面朝天——质朴;一生一花,死亦无悔——奉献;玉竹临风,群芳翘首——卓尔;虽曰卓尔,却不似松——乐群;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担当;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性坚;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操守;竹有十德,十德归一——脱俗。”以此来严格要求全校师生,成为我们的养成教育目标。

十、创建以“竹文化”为主线的特色学校的点滴思考

在落实开展“竹文化”特色创建的过程中,我们品尝到了“竹文化”给我校带来的新气象,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竹文化”

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涵,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原动力。随着创建的不断深入,我们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一是“竹文化”作为我校的特色文化,必须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进行深度加工,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提升其内涵,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二是作为学校主线的“竹文化”,在今后的实践中,怎样与学校课改更加有效地整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竹文化”的理念渗入学校办学的各个层面,丰富和完善“竹文化”的育人理论,才能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站在特色创建的前沿,再度发掘“竹文化”的深刻内涵,扎实工作,以更科学的精神和更勤勉的态度,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课程的整合,使特色文化结出更加喜人的成果。

作者简介:徐国东

湖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枝江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三十宇篇文章在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

电子邮箱:zjsxxgd@163.com 邮编:443200

上一篇:邮政电子商务局业下一篇:掉牙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