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2024-04-12

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精选15篇)

篇1: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白居易的诗

晚归早出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五排 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

莫言无胜地,自是少闲人。

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

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篇2: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早出晚归,早出晚归白居易,早出晚归的意思,早出晚归赏析 -白居易的诗

早出晚归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早起或因携酒出,晚归多是看花回。

若抛风景长闲坐,自问东京作底来。

篇3: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此作是作者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南京之后, 随中央大学来到陪都重庆之际而写的。他怀着国破的忧郁与苦闷, 把心中的所感所受倾泻出来, 表现了当时的复杂心态。在此律诗后自注云:“《柏溪夏晚归棹》作于日寇投降之前年, 柏溪, 乃嘉陵江仁一村。”在这首小诗中, 我们似乎领悟到宗白华作为“艺术家的最高最后的使命”, 如何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保护和承继这“意境高超莹洁而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 “使它成为中国艺术复兴的发源地, 只有这高华境界的启示, 才能重振衰退的民族心灵”。这首抗战时写自己最为欣赏的一首五律《柏溪夏晚归棹》, 一方面是以诗表达中国诗歌意境的阐释, 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思想显然又回到东方, 眷恋着难以遏止的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宇宙情调。

《柏溪夏晚归棹》

飙风天际来, 绿压群峰暝。

云罅一川冷, 光泻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 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 万象浴清影。

作者撷取了太阳降落, 月亮高挂的黄昏图景, 把持船晚归所看见的西天图景给我们绘写出来, 来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此诗完全可以绘画出来, 是一幅黄昏西天图。

首联“飙风天际来, 绿压群峰暝”, 飙风, 强劲的风, 天际, 从天上吹来, 一个“来”字, 动感相当强。强劲的风从天际吹来。满山的繁树茂草所流泻的绿色, 十分凝重, 在黄昏暮色的笼罩下绿压压, 以致使无数山峰都昏暗下来。本联一个“来”, 一个“压”, 动感相当强, 而且连在一起, 推入感与力度感颇为饱满, 另外, 前“来”后“压”, 相互照应, 似乎有一种承接关系。

颔联“云罅漏夕晖, 光写一川冷”, 黄昏时分, 云朵之间漏出西下太阳的丝丝余辉, 这无情的辉光绘写着光与影的交响乐, 使整个江川萧瑟阴冷。和首联一样, 一个“漏”、一个“写”, 推入感与力度感十分强烈, 而且似乎也有一种承接关系。更值得一提的是前两联均是作者的视野是从上到下, 换言之, 是从天到地, 因而是在极力营造一个黄昏的天地镜像, 极力彰显出一个刹那的宇宙生命境界, 给我们勾勒出包括风、天、峰、云、光和川等自然景象浑然一片的宇宙全景图。以及在天地光影中物象的特征, 而且极富有动势。这是一个阴暗、荒寒、凄清、冷漠的世界, 但却是混动的、杂乱的, 因而又极富凄冷底层孕育的激情与张力。这非常符合宗氏所推崇的生命之“舞”的境遇。

颈联“悠悠白鹭飞, 淡淡孤霞迥”, 如果说前两联主要是在蓄势, 营造一种自然宇宙景象, 那么, 这两联则给其中增添了更为具有生命意识的成分。前句白鹭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感, 而且“悠悠”, 使整个画面摇曳起来, 震颤起来, 仿佛宇宙生命彰显出来, 慢慢地跳荡起来、灵动起来, 使整个自然宇宙更加丰富、充实而圆满。后句“淡淡”不仅是指颜色、形状、数量, 而且指空间距离之淡远。“孤霞”孤单, “迥”更把整个宇宙撑开并拉向更加荒远的境地。因而前句是近景, 后句是远景, 而且淡、孤、迥更使远在天边的如闲云野鹤的晚霞飘游起来, 使在太阳的余辉抹洒落在西天的瞬间图景动态化、消解化、淡化。归船中的人看着白鹭又有悠悠飞起, 飘年飞到西天天际, 与淡淡云霞孤单地消融在无尽的迥远的地方。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天人合一, 归人的思绪与情感波光粼粼颤颤巍巍与天地合而为一, 人出没于天地之间, 整个天、地、人融而为一。天与地浑然一片的图景之中, 鹭飞 (实为人心之动) , 这实际构建出一个渊然而深湛、至动的灵境。这是一种具有东方品味的广大深邃宁静的宇宙情调的本然昭示。

尾联“系缆月华生, 万象浴清影”, 系缆, 如果把整联贯通起来看, 当为万象系缆, 也可以说月亮系缆太阳之光生出自己的光辉来。月华, 即月光。后句可以说万象在皎洁的月光中洗浴, 留下清淡的影子, 也可以说万象沐浴月光的轻盈柔曼的影子。如果说前面作者主要把笔墨放在落日余辉所开启的天地境域上, 那么, 此联主要放在月光笼罩的宇宙万象上, 前者里面有阴冷、荒寒、不惬意, 鱼龙混杂, 而后者使之处于洁净、轻柔, 前者还有杂念, 后者清净如水, 把一切归于平和。这种转换交织着光明与黑暗的游戏运作所形成的源发性构成境遇, 在日月交替、天地轮回中宇宙生命做了一次向本真的无穷萌动与遁归。

此诗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心态是可以看出是具有深刻寓意的。作者被迫来到重庆, 面对国破漂泊的境况, 心中十分苦闷与压抑, 情感波动破大, 有一种风吹雨打暮霭沉沉的飘零之感。因此, 作者多用作者多用冷色调和劣势词汇, 如“飙”“压”“暝”“罅”“漏”“冷”“白”“淡”“孤”、“迥”等, 来构建日暮风急、山暝、川冷、鹭白、云淡、霞孤、天迥的凄清荒寒的景象, 是作者对时势的看法和当时心境的真切反映。而1938年正当抗日战火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有重大进

萧红《生死场》女性悲剧意蕴探析

李翠香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萧红的《生死场》, 集中展现了荒凉的北中国土地上的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冷漠与无视, 对爱情的践踏以及母爱的缺失。本文以性别为视角, 试图透过对落后愚昧的生存状态的探析, 进一步挖掘萧红对女性悲剧命运的高度关注与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生死场》;女性悲剧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厅硕士生导师评研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为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 萧红是一颗耀眼的新星, 而真正为萧红奠定文坛地位的小说则是1935年12月由奴隶社出版的《生死场》 (原名《麦场》) 。《生死场》成就了萧红, 显示了作家不可多得的艺术才情与创作生命力。小说以个人主义又超越个人情感的人道主义关怀为基点, 以一个女作家的独特眼光, 描写了荒凉的北中国土地上人们的日常生活, 体现了萧红对北中国儿女们孤独无望的生存状态与悲剧命运的高度关注与深层思考。

一、生的悲苦

萧红说:“鲁迅的小说的调子是低沉的。那些人物, 多是自在性的, 甚至可以说是动物性的, 没有人的自觉, 他们不自觉地在那里受罪, 而鲁迅却自觉地和他们一起受罪……”[1]其实, 萧红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死场》中, 展现出这样的一幅图景:“没有花香, 没有虫鸣, 即使有花, 即使有虫, 那都是唱奏着别离歌, 陪伴着说不尽的死者永久的寂寞”。小说中的农民没有过

展、充满胜利希望的时刻, 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不能不再有所反映。对此, 在最后一联, 他用“系揽”“浴”“清影”等来表达这种心情。当然, 作为一个本性恬然、淡泊、宁静的学者, 他也只能把内心洋溢的情感波涛用最平静淡清之境展示出来, 所以他选择了月华高照, 万象浴清影的景象来传达这种喜悦的消息。总而言之, 他具有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豁达、超脱、平和, 把一切都消融在这种心境中, 外在的纷纷扰扰都被消化在内心当中,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散步心境及审美人格的具体体现, 当然它还是要有所显现的, 但只能以非大波大澜的方式表现出来, 所以, 他选择了月景加以展现。这实际就是毕生都恪守的超然入世的人生态度的诗性反映。

在《中国艺境之诞生》一文中, 宗白华多处用到“宇宙创化”“宇宙意识”“宇宙情调”“宇宙灵气”“宇宙深境”等词眼, 从深层心理的角度分析, 他内心深处所持有的宇宙情怀在此诗中得到延伸, 且一览无余。用中国诗人画家所拥有的“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 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的胸怀成为宗白华表达, 对宇宙情有独钟的精神享受, 宇宙意识已成为他精神天空永远抹不去的。诗人将自我的存在与宇宙的大生命合流, 体验到一种难以言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直达超越时空的无限性和神秘性, 而诗的意境又是那样的空灵动荡、深沉幽渺, 令人神往, 十分难得。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艺术意境不是平面的构成, 而有层次递深特色, 即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 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同时有着阔度、高度和深度三层, 他具体形象地表述为:去, 也没有未来, 荒凉古老的村庄悄无声息, 人们已习惯于枯燥乏味的生活, 习惯于惰性麻木地生存。在萧红笔下, 生命成了毫无意义的寂寞轮回, 带有“一种生命哲学意义上的悲凉。”[2]生活在这种境遇中的人们, 尤其是女性, 命运的悲凉更是难以言尽。

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在男性作家的文本与话语里, 一向被刻意地美化, 从来都被描述成极为神圣的生命创造性行为。萧红却以“生产”这一延续生命的方式作为女性苦难的开始与体现, 真实细致地再现了女性活着的悲苦与辛酸。《生死场》第六章“刑罚的日子”里, 作家将北中国土地上女人们生育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和羞辱再现得淋漓尽致:“家中的婆婆把席下功夫柴草又都卷了起来, 土炕上扬起灰尘。光着身子的女人, 和一条鱼似的, 她趴在那里……”, “一点声音不许她哼叫, 受罪的女人, 身边若有洞, 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 她将吞下去”。五姑姑的姐姐在生产的痛楚中受着煎熬, 她的男人对她没有一丝的同情与爱怜, 竟然用烟袋砸、用冷水泼那正在痛苦中挣扎的女人, 真让人心寒!而王婆也坦白道:“这庄上的谁家养小孩, 一遇到孩子不能养下来, 我就去拿著钩子, 也许用那个掘菜的刀子, 把那孩子从娘的肚子里硬搅出来。”作为助产婆的王婆, 对同样过着贫穷艰难的日子新生命的诞生竟采取了如此粗暴残忍的方式, 令人恐惧甚至窒息!同样是女人, 同样被男人们所支使与鄙夷, 但王婆对于生育中的女人是没有同情与理解可言的, 这就是女人的悲哀!洗衣、做饭、怀孕、生产、伺候自己的男人, 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 直到死亡, 就是村子里所有女人的一生!她们活

涵盖乾坤是阔, 截断众流是高, 随波逐浪是深。李白诗歌意境体现高与阔, 王维诗歌意境则为深与阔, 杜甫诗歌则涵括三者近于极致。此诗恰恰达到了最高灵境, 同时做到了就是阔、高、深的综合结晶, 是他对中国艺境的创造性诠释的最好的艺术化体现。

流云小诗曾经风靡一时, 使得宗白华与谢冰心、徐志摩等齐名, 被誊为“抒情小诗的殿军”。它展现出浓厚的中国式色彩。尤其是《柏溪夏晚归棹》, 则是写于宗白华经过人生的复杂磨砺之后, 他更加恪守对于中国艺术的内心挚爱, 深感东方宇宙意识与宇宙情调的深邃、高远与幽博, 实质上这就是宇宙人生之奥秘, 就是散发着东风神韵的灵境。

另外, 此诗是在抗战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创作出的, 带有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 在艺境的悠远超脱下还显出巨大的现实底蕴, 十分难能可贵。诗中“飙风”从遥远的天边肆意狂天吼, 群峰顿然成暝, 乌云遮天, 夕阳仅能透过, 只是将清冷的光线洒落于山河间, 整个天地阴森森、冷凄凄。只有等待月光的照耀了, 给世界与人间带来丝丝光明与暖意。读到此, 让人体味到日本铁蹄之下中华大地的惨烈图景。宗先生优厚的现实关怀赫然显现, 底下滚动的是宗先生热血沸腾、掷地有声的文化控诉与批判。在此之下, 我们捕捉到此诗在空灵悠远之下意境还增添了雄浑阔大、酣畅淋漓的色彩。

摘要:从美学上而言, 宗白华先生不仅与朱光潜被誉为中国的“美学双峰”, 是中国美学史学科的奠基者, 是中国跨文化美学比较的先行者, 但是从艺术实践上来说, 他首先以诗歌 (《流云小诗》) 蜚声诗坛, 而后才转入美学领域。《柏溪晚归棹》是后期唯一的诗歌, 彰显出浓厚的东方宇宙生命意识与情调, 可以说是他对中国艺境的创造性诠释的最好的艺术化体现。不但体现了“艺道合一”的指向, 而且此诗是在抗战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创作出的, 带有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 在艺境的悠远超脱下还显出巨大的现实底蕴。

关键词:宗白华,宇宙生命意识,艺道合一,艺境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篇4:忆哈佛,早出晚归,猛灌咖啡

听说海明威一定是要站在自己那张桌子旁边才会写作。我不是作家,

但在写论文最苦的那些日子,一定要去哈佛本科生最爱的Lamont图书馆,

即那家传说中半夜还人满为患的哈佛图书馆。

进门刷卡之后右转,就是Lamont图书馆内的咖啡店。先排队买杯咖啡,刷校园卡消费就行。柜台后面的服务生也是勤工助学的哈佛学子,没准排队买咖啡的人碰巧选修同一门课,可以在等待的时间聊聊习题或八卦一下老师。话说在哈佛校园里,供应咖啡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项福利。想让睡懒觉的本科生去上早晨8点的外语课?那就在7点45开始提供限量的免费黑咖啡。想让日程繁忙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研究生挤出时间看书?那就给他们专用的自习室配一台全免费的自动咖啡机。

再挑选一个合适的座位。

Lamont图书馆咖啡店里有三类座位。第一类靠里,舒服的沙发和安静的角落,是熬夜撑不住的学生打盹儿用的;第二类在中间,是围坐在一起的圆桌或沙发,两人以上可以自由移动与组合,这是供学习小组的小伙伴们在一起讨论时用的,肩并肩解题或者激烈辩论的都有;第三类靠窗,是我写论文最喜欢的单人沙发,适合个人阅读或写作。这些沙发面向落地窗,外面可以看见新英格兰一年四季不同色彩的树,树上有松鼠,以及知更鸟。记得有一日,我听到仿佛有人在用手敲窗。抬头看时,却是一只知更鸟,不知道它在玻璃窗上看见了自己的投影,还是羡慕屋里的光亮与温暖,一次次地用头撞玻璃,看它呆萌的样子真有趣。

咖啡的香味,座位的舒适,24小时的开放时间,偶遇或邀约小伙伴一起学习的愉快,整个氛围都透露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据说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哈佛本科生院院长还会亲自把热腾腾的晚饭送给熬夜的学生。这些有时被指责为一种过分的“溺爱”——学习难道不应该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吗?还要提供吃吃喝喝?还要适合打盹的沙发?还要院长来送饭……哈佛图书馆里这些用心设计的细节,传递的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学生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大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图书馆的设施与功能,留住他们愿意来图书馆读书的步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不受干扰地学习,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能够在这四年里留下对母校的美好记忆。

“007”训练营

这种对学生友好的设计,体现在哈佛每一个院系的图书馆里,小到一间自习室的功能,大到整栋楼的布局。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Taubman图书馆二楼的自习室就是一个范本。与其叫做“自习室”,这里更像一个学生共用的学习空间。图书馆的中心是可以围坐在一起的桌椅或沙发,配备了四面白板来纪录脑力风暴(brainstorm)的想法。带有一个开放式厨房,里面配有全自动咖啡机、冰箱、微波炉等,并提供电视、桌游、电钢琴等休闲设备。旁边有一排小会议室,里面配有圆桌、白板、会议电话、计时器等设备,预约后使用,适合小组讨论。有一年的感恩节前夕,外面风雪交加,我和两个小伙伴就把自己关在这样一间小会议室里,从下午两点一直讨论到晚上八点,想法写满了整个白板,碰撞出了不少火花。会议暂停时,我们就去喝杯咖啡或者弹一下钢琴,再回来继续讨论。三个人工作效率奇高,讨论也意犹未尽,最后才跑去旁边的韩国店里吃豆腐锅。

这种集学习、讨论、餐饮与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设计思路,也体现在整栋建筑里,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最熟悉的哈佛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这栋图书馆是一栋四层的灰色建筑,四楼以教授的办公室为主,三楼主要是电脑室与教室,二楼有藏书,还有供博士生完成论文的小房间,一楼是咖啡馆与讨论区,地下是主办会议的多功能厅。

在写论文期间,我整整一天都可以在Gutman图书馆里度过:先在咖啡馆解决早饭,用自带水杯灌满由星巴克特供的咖啡,一美元可以无限续杯;然后直奔二楼写着我名字的专用小房间,关上门改论文,房间里阳光充足,桌椅崭新,门外有供打盹的沙发,感觉比导师的工作环境还舒服;期间上趟三楼,因为有些付费软件只能在学院的电脑上使用,跑一跑程序,结果与预期接近,不禁心花怒放,赶紧打印出来;午饭时间回咖啡馆,偶遇其他写论文的博士同学,互相吐吐苦水,再找个靠近壁炉的温暖小角落,跟约好的小伙伴们边吃边聊,一起策划关于中国教育的会议;午饭后首要大事是跑去找导师讨论,给他看新跑出来的程序结果,困扰很久的一个数据问题得到解决,这下可以加速论文完成过程;下午约好两个硕士生来面谈,他们选了我担任助教的统计课,对作业里的题目有些疑问;时间飞逝,很快该吃晚饭,买个三明治或披萨回到房间,埋头改论文,可以放贝多芬或巴赫的音乐来帮助集中精神。直到晚上9:45,房间里的灯闪了两次,提醒我离闭馆时间还有15分钟;把改好的论文存档,再打电话叫车,每天晚上哈佛校园里都有几辆小面包车负责接送晚归的学生,可以直接把我从图书馆送到宿舍楼下。

如果说去本科生喜欢的Lamont图书馆是我的一次“短途旅行”,去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自习室是我与小伙伴们脑力激荡的一次“周末聚会”,那么在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里每天日以继夜地学习就是我的常态。读博是一份全职工作,尤其是写论文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就是传说中“007”的生活节奏,每周7天,24小时连轴转,不管身在何处,想的都是论文里面的一个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哈佛图书馆就像一个培养这些“007”的训练营。

The Idea Factory

24小时开放,集多种功能为一身……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一间自习室或一座图书馆,而且可以成为整个大学校园或现代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s)的设计思路。朋友曾经带着我横穿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从主楼一直到Kendall地铁站,地下有一道悠长而曲折的走廊连通了许多大楼。我们在走廊里步行的半个小时里,就像迷宫一样,推开一扇扇门,左右都是实验室,偶尔可以一瞥到里面堆满的仪器和忙碌的身影。难怪MIT平日里人烟稀少,大家都在地下穿行。这种把许多建筑连通的设计,一方面是出于天气考虑,波士顿的寒冬多雨雪,能够足不出户最好;另一方面是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的人创造偶遇的机会。当年贝尔实验室在搬到新泽西州的时候,它的负责人就有明确的思路:用一条长长的走廊把分散的实验室都连接起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走廊上偶遇的时候,谈一谈他们目前项目的进展或遇到的难题,说不定就能触发不少灵感,成为萌生新想法的工厂(the idea factory)。

MIT Media Lab的教授Alex Pentland在2014年发表的新作《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里,就验证了这种偶遇可以促进想法传播的假设。通过佩戴一种电子设备来监测声波、站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数据,Pentland教授的团队长期跟踪了Media Lab里各实验室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除了科研机构,他们还把类似的研究拓展到了新兴的科技公司。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他们可以纪录人们是否移动并交谈,以及是谁发起的谈话。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跟其他成员交谈更多的人在科研产出或工作业绩上更出色;更多“平等”的对话(即不同成员都发出声音,贡献想法,而不是其中一个人主导谈话)也有利于研究机构或科技公司的项目进展。感谢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大数据分析,他们正在为以前的贝尔实验室、现在的MIT Media Lab、哈佛图书馆等“灵感之地”建立模型。它不再只是存在于负责人或建筑师头脑里的一个美好意愿,而是有数据支撑,经过研究人员验证并不断完善的科学模型。

这些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大学校园设计提供了一个方向:自习室不再是普通的教室,图书馆不再是藏书楼或阅览室,研究机构也不再是关上门不相往来的一间间独立实验室。这个方向在数码时代来临之际尤其重要——既然我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或平板阅读,用京东或亚马逊买书,为什么还要天天泡在自习室、图书馆或实验室?为什么不就呆在自己的宿舍,或者找一家舒服的咖啡馆?答案就可以参照哈佛图书馆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未来的大学校园要提供的是比宿舍更明亮宽敞,比外面的咖啡馆更价廉物美的一个学习空间,这里有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集多种功能为一身的自习室,以及与其他同学及老师偶遇并讨论问题的长长走廊或共享的活动区。这些都是线上购买或阅读无法取代的,也是大学提供的独有经历:早出晚归,猛灌咖啡,自愿被关在图书馆或实验室里,完成一段007式的训练过程,天天跟比你优秀也比你努力的高手们联手或过招。

篇5:漫画《早出晚归》想到的作文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依赖它,探索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

今天,我看到一幅名叫《早出晚归》的漫画,这幅漫画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早晨,两只小鸟儿唱着动听的歌从家出发寻找食物。但是,当它们返回家园时,却发现自己昔日温馨的家园已经变成了一片光秃秃的土地。它们在土地上空用悲凉的嗓音不停地鸣叫,好像在怒吼:“人类啊,你们到处捕猎我们不说,竟然还让我们无家可归,你们太过分了!”

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深有感触:当今社会,人们大肆砍伐,造成树木大量减少,将近13%的土地面积面临沙漠化。没有了“土地保卫者”,沙尘暴、狂风等自然灾害蜂拥而至……

地球母亲曾为我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摇篮,但我们却亲手毁了它。

现在,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某些酒店为了招揽顾客竟然去捕捉一些珍稀动物,一些工厂的污水随意排入江河;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换位思考一下,倘若你们是那两只小鸟,而你们的家园被破坏了,你们会怎么样?

古人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放下你们手中的电锯,保护好地球上的每一片绿,给小鸟们一个美好的家园吧!

篇6: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下直早出

作者:郑畋朝代:唐体裁:七绝 诸司人尽马蹄稀,紫帕云竿九钉归。

篇7: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东城晚归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七绝 一条邛杖悬龟},双角吴童控马衔。

篇8: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一次口误,让她有了意外的收获

早在2007年1月1日的时候,还在传媒大学上大四的天旭就开始了在北京电视台的主持生涯,当时她主持的节目是《北京您早》。她直言自己很幸运,因为当时恰遇《北京您早》在改版,节目时长从一个小时增加到一个半小时,增加了一个板块,并增加了四位年轻的主播,当时天旭与另外三位同班同学非常幸运地通过了面试。通过面试时是2006年12月的中下旬,距离节目改版后的首播时间已经很近了,她只有不到十天的准备和适应时间。她笑着说,现在想来,当时自己还真是胆子不小,挺敢上的。所以,自己的主持工作是在仓促上阵中拉开帷幕的。不过,领导说这种感觉是对的,年轻人就应该带来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事实也是如此,天旭他们四个人一出现,无论是在部门里、在台里,还是在节目中,都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当然,青春活力四射的同时,也允许犯一些错误。由于当时太年轻,阅历有限,所以出现了读错字等一些现在看起来很可笑的错误。

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开始直播《北京您早》后的一个多月,恰逢腊月二十三,那天早上的开场白是一段关于老北京小年民俗的话,“二十三,糖瓜粘”。由于天旭不是北京人而是东北人,对老北京的过年民俗一概不知,所以把“粘”(zhan)读成了“粘”(nian),等她刚念完,还不知观众的反应时,演播室里的同事们已经笑成一片了。当时天旭还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大家为什么笑啊?很快,在互动平台上,有很多观众留言说,主持人怎么能把这个字念错了,这个小姑娘什么都不瞳!由于那会儿刚上节目不久,所以她感到特别沮丧,心想自己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从那时起,天旭一口气就把北京过年的民俗顺口溜都背下来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等等。正因为这样努力,她对北京话了解得更加深入了。

这些年,天旭一直在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播报新闻节目,除了《北京您早》外,还有《直播北京》、《都市晚高峰》、《晚间新闻报道》等,还参与主持了大型直播活动。除了播报新闻外,在《都市晚高峰》中,天旭自己还要亲自写新闻评论。在不同的节目当中还有不同的新闻板块,比如在《直播北京》当中有《直播军情》的板块,在主持这个节目的时候,天旭一般都是穿着迷彩服来直播。《晚间新闻报道》在世界杯期间曾经开设一个板块叫“女人也爱世界杯”,天旭则穿着运动装,从女人的角度说足球。当然,这种转换也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天旭主要主持的是《北京您早》和《晚间新闻报道》,同事们跟她开玩笑说,早晚看见你。“您早”是从早上7点钟开始直播,这样天旭早上四点钟就要起床;晚上《晚间新闻报道》等直播结束时就快到11点了,回家以后还要卸妆,等休息时最早也得夜里12点多了。白天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也没办法休息,还要外出采访、开直播筹备会、定嘉宾、写文案等做很多事情,这样下来,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是很平常的事情。

投身公益,与唐山爱心小院的孩子们成为朋友

这些年下来,她感觉自己越来越成熟,能够机智熟缘地应对直播中的意外,这是对她多年主持新闻节目的一种回馈。而更丰厚的回馈是,在采访和直播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当事人,天旭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社会的现状,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有时也会从他们身上窥见自己的不足。去年,天旭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个8岁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卧病在床,更要命的是,孩子的爸爸肝癌晚期,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弟弟。虽然生病,但是女孩儿特别爱画画。她画的人物都有水汪汪的大眼睛,颜色特别鲜艳,整个画面充满欢快气氛,很难想象这个孩子身处一个充满病魔的家庭环境之下。节目结束,天旭和同事们就为这个孩子发起了募捐,而为了帮助更多这样的孩子,天旭和同事们在《晚间新闻报道》节目的微信订阅号“BTV晚间新闻”中设立了“帮帮TA”栏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那些无助的孩子。

今年年初,天旭还跟随同事们发起了“带本书给家乡的孩子”公益活动,号召回家过年的人捎上几本书给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在天旭主持的启动仪式上,有一位来自河北唐山的“捎书信使”,表示要送书给唐山的一个民间爱心小院。

这个爱心小院的主人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几年来,她自费养活了39个残障儿童,她不但为这些孩子提供吃住,还请来了老师,教这些孩子读书识字。

了解情况后,天旭和同事们便赶到唐山,来到了这个爱心大家庭。去了以后她发现,这些孩子聚集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匕课,旁边就是一间不大的屋子,里面摞满了床,那就是孩子们的卧室。天旭感觉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她和同事们—起,为这个爱心大家庭建了—个爱心图书室,为其中一个空置的小屋买了桌椅和书架,然后把募捐来的图书送过来。

在—次次的接触中,让天旭感到震撼的是,这些孩子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仅仅是可怜的,他们的内心也是充满阳光的。快到六一时,天旭会问问这些孩子想要什么礼物,孩子们说想弹琴唱歌,能要个琴吗?这个回答让天旭感觉很意外,原以为这些孩子想要的会是生活用品。于是,天旭和同事们给孩子们送去了电子琴、吉他等乐器,还和孩子们—起唱歌。天旭说,孩子们唱起歌来欢乐的表情让她也感到心中无限满足。天旭告诉记者,这些年她一直都在投身于公益事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

陪父亲两次抗癌她成了“协和”通

生活中,天旭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她十分感慨地向记者回忆起自己两次照顾生病的父亲的经历。2009年,刚工作不久的天旭,对北京还不是那么熟悉,感冒发烧就在药店买点药,医院对她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在父亲查出肾癌之前她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协和医院。“癌”这个字对于任何—个家庭都是沉重的一击,对于当时还不满25岁的天旭来说,这个字让她猝不及防。但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必须为家庭扛起这个字。于是,为了给父亲看病,她开始行动起来。怎么通过网银和手机APP挂号、怎么科学排布各项检查的预约时间、东院西院新旧门诊楼每层都是什么科室、几楼收费处的人少、几点后车库人口改到哪个方向……说到这些协和医院的就医经验,天旭如数彖珍。她开玩笑地说:“当时我的生活是电视台、家和协和医院,三点—线。”

2012年,三年后的夏末,天旭的父亲被确诊为胃癌。来不及怨天尤人,天旭又开始奔波于家和协和医院之间。办住院、出院、带药、打针、复查……等电梯的人多,她就跑楼梯;排队交款领药,鞋上都是被睬的脚印……而除了跑医院,天旭还要坚持上班。《北京您早》直播完,就立刻赶到医院,忙完—天,再回到台里直播《晚间新闻报道》。体力上的透支容易承受,可是每一次父亲病情出现一丝变化却会让天旭本已经紧绷的神经到达崩溃的边缘。但是,天旭说,她连流泪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实在难受,就在开车的路上哭两声,到医院或到台里,就立刻擦干眼泪,忙谬论忙的事。

天旭说,那段最困难的时期,支撑她的,首先是父亲的坚强和乐观,因为她的奔波和父亲要承受的化疗、手术的苦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虽然父亲已经是第二次患癌,因为化疗没有食欲、一头自来大卷的短发也掉光了,但父亲并没有焦虑和惧怕,不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经常在病房和病友聊天开玩笑、讲他之前抗癌成功的故事,疏导和鼓励其他病友。

现在,又—个三年过去了,天旭的父亲头发又长出来了,体重也恢复了,—切都在一天天好起来。如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父母健康快乐,因为她已深深体会,父母康健就是子女最大的福分。

篇9: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晚归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无事经秋别镜湖,诗囊随处累奚奴。

楼头寒日低将尽,陌上残泥踏欲无。

轩冕岂容关喜愠,箪瓢亦未费枝梧。

篇10: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西村晚归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小坞花垂尽,平堤草次迷。

日长莺语久,风定絮飞低。

子响闻棋院,舟横傍钓溪。

篇11: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东村晚归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蜀道还吴鬓已丝,历年二纪固应衰。

宁知病思沉绵日,又见秋风摇落时。

锦雉白鱼供野饷,青林红树入新诗。

篇12: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出谒晚归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万卷纵横眼欲盲,偶随尺一起柴荆。

渊鱼脱水知难悔,野鹤乘车只自惊。

苑路落梅轻有态,御沟流水细无声。

篇13: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统分稻晚归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出裹一箪饭,归收百把禾。

勤劳解堪忍,余暇更吟哦。

岁恶增吾困,家贫赖汝多。

篇14: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晚归蓝田旧居

作者:钱起朝代:唐体裁:五古 云卷东皋下,归来省故蹊。泉移怜石在,林长觉原低。

旧里情难尽,前山赏未迷。引藤看古木,尝酒咒春鸡。

篇15:晚归早出,晚归早出白居易,晚归早出的意思,晚归早出赏析

晚归舟中作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路人芙蕖浦,家依罢亚村。

急滩双鹭立,平野万鸦翻。

市散人争渡,僧归寺掩门。

上一篇:鹤峰县实验中学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下一篇:与甲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