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支部书记

2024-05-09

农村党支部书记(共6篇)

篇1:农村党支部书记

中共肃宁县委组织部

肃宁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人口和计

划生育工作责任的意见

(2010年12月30日)

为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突出作用,保障村级人口计生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工作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农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 当前,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依然在农村,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关键在于农村党组织的有力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带头人,能否认真履行人口计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真正落实“亲自抓、负总责”要求,对保障和促进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持续稳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各级尤其是乡镇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进一步调动激发农村党支部书记抓好计生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推动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明确农村党支部书记抓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任务1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带领“两委”班子积极主动抓好本村的人口计生工作,认真落实基层群众自治要求,整合好村级计生组织,选准用好村级计生队伍。要全面了解掌握本村的人口计生工作底数,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坚持在每年两次的民主议政日活动中,组织村民代表议计生工作,广泛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带头执行政策。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带头执行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做到自己不违反超生,不纵容包庇子女、近亲属违法生育,并管好本村党员、干部不违反计生政策,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良好形象。要主持制定并带头遵守符合本村实际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做好广大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不断提高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抓好工作落实。农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计生工作会议和业务培训,及时掌握上级有关要求,增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能力。要按时组织本村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统一的季度普查服务,技术及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建立早婚、私婚、假离婚等问题包保服务制度。发现政策外怀孕的,要及时做好补救工作;造成违法生育的,要积极协助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及时处理、化解群众有关

计生工作的信访案件。

三、强化对农民工村党支部书记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的考核奖惩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村级人口计生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村“两委”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签订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状,与后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签订后进村转化目标责任状,定期对所管辖村进行考核评估。县人口计生局每季度对各乡镇进行一次解剖,不定期下基层开展调研,年终对各乡镇进行抽查验收。综合各乡镇上报年度统计数据和县人口计生局对村级的解剖、考核、验收结果,按照“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三个档次,对全县各村人口和计生工作情况进行分类排队。被评定为“三类村”的,其村“两委”班子和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均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并取消其它评优资格;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按照县纪委、县人口计生局《关于对农村党员、党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处理意见》的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篇2:农村党支部书记

坚持党课教育的党性原则,就是党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党课讲授者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党员群众。党课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当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结合党员队伍的实际情况,针对党员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党课教育的价值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有的放矢地教育,把党的基本理论情理交融地渗透到党员心里。这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分布于不同行业、从事不同职业的党员情况和需求,分析党课教育对象的 creditsailing.com 特点,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运用党的基本理论,有针对性地帮助广大党员认识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注意把党课教育同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同广大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完成本单位的任务、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每听一次党课,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

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带头讲党课,又要带头听党课。中共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实际,每年至少为基层党员、干部讲一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党员作出表率,是坚持党课制度、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

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引导党员结合党课讲授进行讨论交流,是消化党课内容、提高党课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营造党内生活的民主氛围,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一次好的党课,应当激发出党员平等的讨论、同志式的批评内动力,而且应当允许不同认识、不同见解的争论,从而使党员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这就需要围绕党课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党员讨论交流,把党课讲授引向深入。通过讨论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帮助党员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增强党性。

农村党支部书记党课讲稿 2 同志们: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今天由我讲一堂专题教育党课,通过同大家一起上党课,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掌握有关要求,全面启动我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下面,就如何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党的以来,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从深化作风建设来看,转作风改作风正处在一个关键点、节骨眼上,必须乘势而上;从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来看,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还要从严上入手、从实处着力;从锻造过硬队伍、推进事业发展来看,也需要大力弘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的放矢、指向性强,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古人将“修身”作为做人的根本,作为“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基础。今天,共产党员严以修身就要自觉树立坚定的信仰,锤炼坚强的党性,培育高尚的情操。严以修身根本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从严管党治党,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三个自信”,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严以修身核心是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就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增强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要与党同心同德。严以修身基础是提升道德境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用权要反对特权思想。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就要永远牢记权力的来源和归属,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严以用权要正确行使权力。既然选择了当干部,就要自觉遵守当干部的规矩,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去管

权、管事、管人,用程序规范权力、约束权力,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严以用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党员干部没有与生俱来的权力,也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加强监督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和依法依规保护监督的意识,自觉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领导干部地位特殊、岗位重要,面对错综复杂的考验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不能自律,就会走上歪路,甚至身败名裂。作为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严以律己要有自省意识。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共产党人更要注重自我纯洁自我净化。严以律己要有红线意识。时刻警钟长鸣、上紧发条,守住做人底线、分清公私界线。严以律己要有法治意识。要带头学习法律,模范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不能行使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谋事要实,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要解决方法能力问题。要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努力使各项决策体现科学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实效性。要深入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出主意,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拿主张。要民主决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更好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作为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挑战面前有冲破难关的勇气,机遇面前有敢抓善抢的锐气。要有踏石留印的韧劲,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对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对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见到成效。要有接力奋斗的境界,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老老实实做人,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要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在点点滴滴中体现。对党和人民要忠心耿耿。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对组织、对同志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对工作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激情满怀想干事,千方百计干成事。要谦虚谨慎,成绩面前不张扬、荣誉面前不伸手。对群众要满怀真情,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

“三严三实”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新内涵,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继承优良传统与贴近时代要求的辩证统一,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三严”是内在要求,主要指向主观世界的改造,有了“三严”,“三实”就有了坚实基础。“三实”是行为取向,主要指向客观世界的改造,有了“三实”,“三严”的实际价值才得以体现。“三严”要求党员干部筑牢思想上的“防火墙”,增强抵御各种病毒的免疫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党员干部为人处世、正心修身提供了基本遵循。“三实”要求党员干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摒弃花架子和表面文章,抛弃损害群众利益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做到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坦诚实在,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用权为

民提供了重要准则。对党员干部来说,“三严三实”既是思想上的守则,又是行为上的准则,是必须坚守的人生信条。全区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三严三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准确把握丰富的科学内涵,切实增强践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争做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务实担当的干部。

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贯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始终,推动专题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在座的党员骨干同志,我们要把把开展专题教育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要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放到社区发展总体布局中来推进,把开展专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进社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加快实现新跨越、再造新北港贡献力量。

农村党支部书记党课讲稿 3 当前,我们社区绝大多数农村党员同志可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少数党员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有部分农村党员不能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触及到自身利益后。还有些农村党员不能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能自觉代表和维

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了激发农村党员活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认为:一是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提高其教育水平,令其更好的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主题活动,使他们投入其中,充分理解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二是多吸收年轻党员,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优化农村党员队伍,从而使年轻党员带动老党员,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随着农村改革步伐的加快,广大农村党员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应的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领域也将不断拓宽。为了激发农村党员活力,调动党员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我们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搞好致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当先锋、做模范的能力。当前,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党员都具备当先锋、做模范的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党员大有人在。我们社区有部分党员本身就是贫困户,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上级党组织都应对此高度重视,都要在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农民的致富本领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好,抓住党员“三会一课”有利时机帮助他们学,引导他们学。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第二,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时间,要求我们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清除农村党员的从众心理,探索引导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如在广大农村党员中开展“争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奉献农村,服务社会”、“我为党旗添光彩”、“党员奉献日”,“一面党旗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盏灯”、“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志愿者”、“党员家庭”、“党员联系户”等主题活动,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发挥模范示范作用。但也必须注意开展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围绕一个主题一抓到底,不能轻易换“频道”。还要积极创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良好舆论环境,及时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党员、鼓舞群众。

第三,加强新党员的培养,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确保新党员具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条件。农村党支部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党的后备队伍建设。对返乡青年、种养能手、农民经纪人中的佼佼者、岗位能手、复员军人、回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要加强培养,激发他们对党的事业的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引导他们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平时的宣传、联系、交流,及时发现、培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做好党员发展的源头工作,确保新党员质量,进而有效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在发展新党员的问题上,特别要克服家族观念、派别观念,要有大局意识。既要保护好他们发

篇3:农村党支部书记

1 横街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基本情况

横街镇下辖21个村 (居) , 共有农村党支部书记21名。从年龄结构上看, 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年龄在35-45岁之间的4人, 占19.05%;45-55岁之间的9人, 占42.86%;55岁以上的8人, 占38.09%。从文化程度上看, 小学文化的1人, 占4.76%;初中文化的4人, 占19.05%;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的16人, 占76.19%。从任职时间上看 (三年一届) , 2年的1人, 占4.76%;3-9年的7人, 占33.33%;10-18年的9人, 占42.86%;19年以上4人, 占19.05%。从经济能力上看, 家庭年经济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致富能手14人, 占66.7%。从村民的反映来看, 绝大部分村 (居) 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2 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横街镇按照上级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双整双全”的目标要求, 以“启明星”行动为抓手, 全面实施“领头雁”工程, 提出了强素质、强管理、强保障的“三轮驱动”方针,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2.1 强素质, 提升履职服务能力

从农村实际出发, 精心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着力培养一支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履职的责任心、有较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的“三有”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在培训内容上, 以“点题式”的方式为主, 征询村 (居) 党支部书记最需要的知识, 然后由镇组织办进行梳理, 组织实施。在培训方式上, 坚持贴近实际, 采取集中办班、上大课、实地参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工作, 努力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 开设“村际圆桌论坛”, 由工作各俱特色的村 (居) 党支部书记进行经验传授和交流, 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该论坛由镇党委牵头, 每季度举办一次。

2.2 强管理,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实行创业承诺服务清单制。推行了“年初定诺、每季析诺、年中督诺、年终评诺”的创业承诺为民服务四步法, 作为村干部践诺跟踪督导机制。创业承诺作为对村 (居) 党支部书记年终考核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即各村 (居) 年初制定年度村 (居) 办实事计划;村 (居) 党支部书记带头每季分析检查办实事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驻村干部年中督查办实事进程;镇党委政府在年底进行一次“回头看”, 把所完成实事和年初计划相比较, 并用文件形式进行公示。二是开展党组织星级评定。镇组办按照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根据星级评定的内容, 实行“每月一抽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评比、年终一考核”机制, 对各党支部进行星级评定。结合“启明星”行动, 授予五星的四个特色村为“最亮星”, 打造优秀示范村“居”党组织。星级评定与评先评优相结合, 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星级评定中每年按要求都有一定比例 (5%) 的后进村支部, 怎么办?采取镇领导联村包干, 蹲点组结对帮扶和下派村“第一书记”驻村指导等方式, 制定整改方案, 扎实抓好“短板”转化。三是以实绩定奖惩。推行“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计划”。根据考核评议结果, 划分出村 (居) 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上中下三个档次, 并按此确定奖惩, 以绩定酬, 解决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

2.3 强保障,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根据各村 (居) 党支部书记创业承诺服务清单完成的情况实行分级考核, 评选出优秀村 (居) 党支部书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村党支部书记制度。做到“五必访”:即生病住院时必访, 工作遇到困难时必访, 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 产生较大思想情绪和意见时必访, 工作中遇到打击报复时必访。三是为每位村 (居) 党支部书记过“政治生日”。即在七一时, 利用微信平台发送“生日短信”, 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心。

3 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镇党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素质、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但不可否认这支队伍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3.1 开拓精神不够

在“您对村里目前的发展现状”调查时, 虽有33.3%的村 (居) 党支部书记选择了不满足, 但是, 仍有一部分村 (居) 党支部书记满足于现状, 守业意识较浓, 创业意识欠缺。认为村里大局稳定, 老百姓安居乐业, 便不思进取, 不在科学发展上谋新路、求深入。平时依靠老经验、老套路管理党务工作和经济工作, 思想较为僵化, 观念较为保守, 接受新鲜事物慢, 不能与时俱进, 造成工作方法单一, 方式简单, 难以适应和解决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

3.2 自身定位偏差

少数村 (居) 党支部书记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在调查“您认为当前村党支部书记发挥作用最主要在哪些方面”时, 有14.3%的村 (居) 党支部书记仅选择了“带好村班子、党员、村民代表队伍”, 至于“带领村两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为村民办实事”认为是村委会的事。由于自身定位的偏差, 导致某些村 (居) 党支部书记没有起到领导村里全局工作的作用, 致使个别村委会片面强调“村民自治”, 不愿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

3.3 存在后顾之忧

当前, 村干部的待遇与过去相比虽有大幅度提高, 2015年工作业绩好的村书记年报酬在三万元左右, 比横街镇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3万元左右略高, 但与村里的经济能手动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收入相比, 他们的报酬是属于低收入。繁琐的村务与较大的收入反差, 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之, 村级组织换届又临近, 有部分村 (居) 党支部书记在换届选举中被落选或者是工作原因被“抹”掉。所以一部分村 (居) 党支部书记存在“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得过且过, 在工作上没有长远打算和安排。

4 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综合素质不平衡, 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不够强, 保障不够有力, 成了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瓶颈。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训、管理、帮扶、激励是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4.1 加大选拔培养力度,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一方面进一步改革选拔任用机制。通过推行“两推一选”等方式, 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 真正想为民办事、能为民办事的人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要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储备力度, 把优秀村干部、村民组长、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党员列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完善到村 (居) 任职大学生的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一支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选举担任村 (居) 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另一方面拓宽选才渠道和视野, 打破身份、职业、地域界限, 积极探索优秀村 (居) 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 兼任贫困村、后进村党支部书记。建议上级继续在“省千名好支书”中选拔那些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 (居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 以此来激励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上进心, 让他们感受到村 (居) 党支部书记并不是他们政治上的“终点站”。

4.2 加大培训、教育力度, 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一是解决自身定位偏差问题。在调查中发现, 各村 (居) 党支部书记渴望得到各种培训。在“您对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必要性”调查时, 有64.3%的村 (居) 党支部书记认为很有必要, 有35.7%的村 (居) 党支部书记认为有必要, 没人选择“没必要”。由于镇级师资缺乏、培训层次低等原因, 建议上级加大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的投入, 采取分层次、大强度、多方式的培训方法, 培训的重点是综合素质和思想观念。一方面在于提高村书记统揽全局的能力, 对他们进行内容丰富、强度较大的任职资格培训;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根据村情对他们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二是大力倡导“无功便是过”的观念, 并结合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特点, 进一步健全村党支部书记考核制度、村支部书记诫勉谈话制度、村党支部书记离任财务审计制度、村务大事请示报告制度、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等, 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3 注重人文关怀, 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一是要继续提升农村党支部书记经济待遇。进一步完善“基础报酬+绩效报酬+任期激励报酬”的结构报酬制。二是在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爱, 积极探索以真情关心村支书进步, 以真心关爱村支书成长机制。三是深入实施村 (居) 党建基础提升工程, 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六有”要求加以推进。镇级组织要切实帮助农村党支部书记解决村里的困难和工作中的问题, 支持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农村建设, 让村支书“有所作为”。

摘要: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双整双全”, 是新形势下党建的目标要求。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执行者, 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执行力度, 因而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尤显重要。本文对当前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现状及问题的调研, 提出了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即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训、管理、帮扶、激励是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村支书队伍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张炳如, 杨忠厚, 孙保群等.升腾的希望--河南省培训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纪实[J].党建, 1993 (10) .

[2]着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建设[J].支部建设, 1996 (04) .

[3]弓庆珍.我当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几点体会[J].支部建设, 1998 (12) .

[4]高学军.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东省临沂市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调查[J].党建与人才, 2001 (06) .

[5]蒋高平.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思考[J].新闻前哨, 2006 (08) .

[6]张启凤.切实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J].党员之友, 1995 (01) .

[7]谭景峰.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做五个方面的领头雁[J].内蒙古宣传, 1999 (05) .

[8]徐彦洲.选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应注重“双强”标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 (01) .

篇4:农村党支部书记

1.围绕发展创新选拨机制,拓宽村党支部书记选任渠道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当前,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不优、整体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影响了农村党支部战斗力的发挥。必须进一步拓宽选人范围,创新选拨机制,加快建设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一是应拓宽选人视野。关键是要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的束缚,打破地域、身份、年龄、职业的限制,不拘一格选任村党支部书记。具体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现任村干部,选管理型人才。这些人经过多年的锻炼,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应妥为利用;面向经济发展能人,选经济型人才。要特别注意把农村那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的“能人”、有科技致富经验的“能手”、有富民强村本领的“强人”,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岗位上来;面向乡镇离职、退休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选知识型人才。乡镇干部大多有着离土不离乡的特点,和农村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对农村工作的有关知识、经验、阅历较为丰富,退居二线或退休后到村任职,可以更好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中专毕业生当“村官”在北京周边的先进发达地区已有成功尝试,我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尤其应该推广,既可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可暂时缓解欠发达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外流严重的问题,为将来发展锻炼和储备人才;面向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选外向型人才。这些人经过一定的打拼,见多识广,思想较为开放,有着较为敏锐的发展眼光,往往能带动一个村的快速发展。二是应坚持分类指导。对经济基础差的穷村,不宜安排年龄大的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应配备不安现状、勇于发展、富有闯劲的年青人担任;而对于矛盾较多的乱村,则宜安排年龄大、威望高、资历老的人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此来平衡村内各方力量,避免发展较大的矛盾冲突。三是应建立后备人才储备机制。重点解决村党支部书记后继无人、衔接不畅问题。如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将本乡镇近年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家人员和退伍军人200多人统一纳入全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特别是及时把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发展为预备党员,并实行承诺制度,即:在预备党员转正期间,与镇党委书记签订责任状,自主选择发展项目,并由镇组织办跟踪考察,工作结果作为转正的重要条件。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后备人才的积极性,解决了村党支部书记选任难的问题。

2.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健康成长

选拨是前提,教育管理是关键。只有不断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才能培养出一支想干事、会发展、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一是要注重教育引导。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是落后地区的普遍现象,必须积极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将工作重点转向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一方面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提高群众对党支部的信任度;另一方面能用事业凝聚人心,缓解矛盾,增进感情。同时,各级党委应注意解决好“家族型”党员问题。要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少发展或不发展“近亲型”、“家族型”党员。要严格把好各村发展党员的审批关,对“家族型”党员要严之又严,避免不合格的党员进入党组织。二是要加强培训提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分批选送村支书到党校、科研机构去委培、进修、深造,提高理论和专业水平;聘请专家、技术人员来进行讲座、辅导,使每位村书记都能掌握几门农村实用技术;定期组织经验交流、观看电教片等活动,扩大视野。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给村党支部书记“充电”,真正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致富书记”。三是要严格监督管理。一个群众上访不断的乱村,很大程度上是村班子成员自身管理不严,贪占村集体财产或厚此薄彼造成的。各级党组织应转变对村党支部书记溺爱过度的思想,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确实不公不廉的村党支部书记,一经查实,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不能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3.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增强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

篇5: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课题不大,内容却相当丰富。当好农村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具有方方面面的素质和能力。比如,思想要先进,办事要公道;既要勤于吃苦,甘于吃亏,还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既要有自己致富的能力,还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既要有威信,还要懂政策、懂法律,等等。农村支部书记“官”不大,但也确实难当。不是一般党员就具备当好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也不是说现在在职的支部书记就已经具备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中,不断的进取中,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真正当好农村支部书记。根据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咱们盂县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就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一、增强执政的忧患意识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后,在20世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政权的选择,各种势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这种政权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推翻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必然选择。四中全会《决定》还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句话前半部分讲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靠长期的艰苦奋斗、几千万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是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奋斗而奠定的;后半部分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往后长期的执政实践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繁重,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句话实际上还蕴涵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放松警惕,已经取得的政权会随时得而复失,执政的共产党随时都可能被历史所抛弃,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毫不懈怠地为巩固执政地位、长期造福人民而持续奋斗。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第一,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个政党、政权,无论曾经经历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拥护,就必然垮台。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意义上,江同志强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本”“基”“源”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二,苏共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解体,分崩离析,政权垮台。苏共是一个拥有88年历史,1500万党员大党、老党,却在一纸禁共令之下稀里糊涂地被解散了、亡党了。苏东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逐步变得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能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绩,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为历史所遗弃。所以说: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是始终存在的;巩固执政地位,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篇6:如何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课题不大,内容却相当丰富。当好农村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具有方方面面的素质和能力。比如,思想要先进,办事要公道;既要勤于吃苦,甘于吃亏,还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既要有自己致富的能力,还要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既要有威信,还要懂政策、懂法律,等等。农村支部书记“官”不大,但也确实难当。不是一般党员就具备当好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也不是说现在在职的支部书记就已经具备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中,不断的进取中,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真正当好农村支部书记。

根据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咱们盂县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就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一、增强执政的忧患意识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后,在20世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政权的选择,各种势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这种政权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推翻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四中全会《决定》还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句话前半部分讲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靠长期的艰苦奋斗、几千万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是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奋斗而奠定的;后半部分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往后长期的执政实践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繁重,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句话实际上还蕴涵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放松警惕,已经取得的政权会随时得而复失,执政的共产党随时都可能被历史所抛弃,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毫不懈怠地为巩固执政地位、长期造福人民而持续奋斗。

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

第一,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个政党、政权,无论曾经经历过多么辉煌的历史,一旦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支持和拥护,就必然垮台。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强调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本”“基”“源”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二,苏共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解体,分崩离析,政权垮台。苏共是一个拥有88年历史,1500万党员大党、老党,却在一纸禁共令之下稀里糊涂地被解散了、亡党了。苏东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逐步变得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能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绩,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为历史所遗弃。所以说: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是始终存在的;巩固执政地位,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第三,必须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贯穿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一再告诫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要防止“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并把执掌全国政权比做是“进京赶考”,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党执政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经大声疾呼:我们要忧国,忧民,忧党啊!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岌岌可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充分酝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怎样建设政党”的问题。胡锦涛等新一代领导集体,进一步继承、弘扬和体现了三代领导核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十六大后不久,胡锦涛便率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们赴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历史,重温“两个务必”,号召全党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解放思想,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中央几代领导核心始终把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常抓不懈。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共产党员,每位支部书记都必须自觉履行这一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同样的道理,人民信任、支持你领导下的党支部,说明你这个地方的党组织还能代表人民的利益,还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如果这个党组织仅代表部分人甚至个别人的利益,不为全体村民做主办事,人民群众同样抛弃你,党的领导在此地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我县一些农村两委班子长期不协调、不团结,部分村的村民专门选举与党支部闹矛盾、对着干的人担任村委成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所以说,农村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法人代表”,执掌着一个村的“政”,也就是党在这个村的执政基础。同样的道理,人民选你当支书,是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说明你也能为人民办好事。如果满于现状,小富及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人民群众同样会把你赶下台。解决好执政能力的问题对农村支书而言,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农村支部书记都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同时要把这种忧患意识贯穿到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执政能力的问题,强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并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为什么要抓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建国以后,我们党经过恢复时期、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狠抓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因此实现了人民翻身做主和新生政权的稳固、“两弹”爆炸、卫星上天,在国际上才有了中国的大国地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说什么也是白说,说什么也是空话;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和花钱的问题;没有发展,解决不了农村住房、通路、通水、通电话的问题;没有发展,就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旅游的问题;没有发展,解决不了医疗、养老、就学、就业的问题;没有发展,就没有“神舟”上天,就没有雅典奥运会的金牌第二。一句话,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中国社会一切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就是首位,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中心,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一切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村不发展经济,群众手里挣不到钱,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这个村就会落后于周围其他村,就会落后于时代。如果一个村干部不为村民利益着想,不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大事,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干群关系就会紧张,甚至恶化。农村干部必须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敢于为民做主,勇于为民谋利,善于缓解矛盾,时时为了群众,处处依靠群众,始终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二,如何抓发展?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需求”。这就是当今中国的发展观,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发展观,也是全体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农村支部书记应该牢固树立的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而提出并逐步加以完善的,也是按照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了国际和国内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提出的。这个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区域,既涉及到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但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始终不逾地坚持这个中心不动摇。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这个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只有坚持这个手段,才能最终实现目的。这个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发展的基本内容,必须全面理解,科学理解,准确把握,而不能偏废任何一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也是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这三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面,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过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才能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用什么样的观点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导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来实践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农村支部书记的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谋取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谋取部分人或小团体甚至是个别人的利益;就是要谋取全面的、长远的利益,而不是谋取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就是要谋取资源、经济、人和谐统一的利益,而不是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单纯经济发展;谋取的是“绿色GDP”和循环经济,而不是“纯经济GDP”HE和“不可持续经济”。单纯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可能产生一些单一的、某方面的或者是当时眼前的发展,但它是违背经济、社会和人协调发展的规律的,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人民群众是不会赞成和拥护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干部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检验我们农村支部书记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

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民主和法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善于汲取人类进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善于采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并把它转化成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确立正确的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支部书记是一个村庄、一个小社会的执政主体和领导,同样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就是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农村的科学执政就是要立足于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化。

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为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农村的民主执政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公开、民主”的原则,放手让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杜绝“一言堂”和“家长制”,还人民群众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依法执政,就是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和看法的改变而改变。农村的依法执政就是要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前提下,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和实施详尽的制度、规定,使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将农村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去年我县农村开展的基层组织集中整建工作中,县委针对我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办事不公开、决策不民主等突出问题,经过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盂县农村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制度》、《盂县农村村务公开制度》、《盂县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三大制度基本上覆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坚持贯彻执行。今年6月,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对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这“四权”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的政策措施,为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也是农民群众用以维权的最新利器。农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为有效开展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支部书记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领导制定相应制度和纪律,带头遵守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保证相应的制度和纪律的执行,真正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我们党执政的目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加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四、注意培养后备力量

目前,我县广大农村潜在着一种危机,并且这种危机正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逐步显现,产生影响。这种危机就是“后备力量危机”。这个“后备力量危机”直接表现就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和村支两委成员年龄老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造成这种危机有两种原因,一是村里没有年轻人,年轻人都搬迁到外地或外出打工了,“无人可培养”,这主要是在偏远贫困村庄;一是村里有年轻人,且年轻人也有积极上进的要求,但村支部不愿培养,不敢发展,害怕年轻人上来后对他们形成冲击和挑战,害怕丢权,这主要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特别是有集体经济的村庄。还有在农村领导班子中比较普遍存在着一种思想,就是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活跃、个性强,组织纪律性和组织观念差,办事能力低,不符合标准和要求,培养他们不放心。长此以来,就形成了“后备力量危机。”

从中不难看出,造成这一危机的关键是思想和观念问题。“无人培养”、“不愿意培养”、“不放心培养”都是思想观念上的原因,特别是农村支部书记思想观念的原因。因此,必须下大力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要把培养农村后备力量作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来对待。

首先是要增强培养后备力量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选拔和培养后备力量是每一个农村党支部、每一个支部书记的重要职责。每一个支部书记都要站在党的事业的高度,以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抛弃个人私心杂念,自觉地、主动地把选拔、培养后备力量直接拿在手上,按照党员标准和“十六字”方针培养年轻党员,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不断为党的组织增加新鲜血液,不断为党的事业增添活力。

上一篇:冯骥才《时光》初中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下一篇:中国铁塔xx分公司应急发电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