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发展分析

2024-04-12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精选8篇)

篇1:美丽乡村发展分析

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浅析 文章来自中研智业集团

作者:吴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乔文(副所长)

一、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综述

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典型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吉模式,主要特点是立足优势,结合存在问题,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大胆探索创建“区镇合一”的新体制,使各类要素资源有形、无形地得到了最高效地配置和整合。二是永嘉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人文资源开发,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资源、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三是高淳模式,主要特点是以生态家园建设为主题、以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为支撑、以国际慢城为品牌,集中连片营造欧陆风情式美丽乡村,形成独特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四是江宁模式,主要特色是积极鼓励交建集团等国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以市场化机制开发乡村生态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形成都市休闲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五是“巴伐利亚试验”的中国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进行土地整理和农村革新,项目的实施对包括人的思想在内的各方面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从实践来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均体现下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挖掘优势,弥补不足,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二是均具有经济支撑,无论采取哪种模式,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是基础也是核心。三是均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美

丽”无从谈起。

二、基于土地性质的发展模式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针对不同的土地性质,美丽乡村建设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由于禁止开发区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不考虑农村建设。

(一)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但是这种区域一般来说经济实力较强,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国家定位优化开发区要缩减农村空间,重点发展城市地区。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应重点围绕实现农村的社区化管理。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社区建设

充分依托区域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培育一批新社区;以重点镇建设为突破口,组织实施“农民集中安居工程”和“农民转化市民工程”,推进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同时,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可以解决农村新镇区、新社区建设用地,通过引导农民到新镇区、新社区集中居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区化,实现土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

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集中力量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对社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适度超前的总体规划,突出抓好重点设施建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因素大小,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诸如水、电、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增强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功能为核心,以全面构建和谐社区,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坚持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全市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应涵盖老年学校、就业服务、低保服务、计生服务、党员服务、医疗保健、居家养老、慈善超市、警务室、调处站、图书室、棋牌室、青少年活动室等服务内容,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重点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国家对该区域的定位是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区域。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的重点应依托工业产业和城镇化的发

展展开。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乡村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强力推进项目到村工程,进一步强化农村水、电、路、讯、树、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会发展条件;着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加快“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进度,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作,推进“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创建工程,积极探索小城镇聚集型、城中村改造型、村企合一型、村村联合型等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大力建设农村社区。

文化传承

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产业发展

大力挖掘周边工业发展优势和工业园区载体对乡村发展的价值,以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居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以

工业发展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

城乡一体化建设

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区域发展思路,构建“六个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发展模式。统筹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构建城乡交通网络,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居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各类社会事业,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创业就业服务,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强化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统筹社会事务管理,强化各级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三)限制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限制开发区域就是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应重点围绕农业和生态建设展开。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推进连片标准粮田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建设节水农业。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加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拓展农业发展功能,应用新理念、高技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旅游业发展

以风景宜人资源丰富的旅游业为特色产业的,可定位为风景旅游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生态旅游。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

项目整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生态保护观念,要严格控制生产资源消耗大、生态影响大的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治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开展农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护工程建设,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治理制度。

篇2:美丽乡村发展分析

几年来,泉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宜居环境建设决策部署,以抓好美丽 乡村建设为抓手,有力推动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 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丰富内涵,打造幸福美丽乡村

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于 2012年 9月在全省率先启动,如今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近年 来,全市从建设“发展好、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出发,重点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村庄建设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素质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社会和谐”等六大工程,连 续 2年评选 10个“美丽乡村”和 10个“美丽乡村入围村”,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全社会 共同认同和广泛参与。全市已建成 10个省级生态县, 132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659个市 级以上生态村,南安、德化、永春 3个国家生态县(市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洛江、安溪 国家生态县(区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

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泉州市、县(市、区、乡(镇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 面落实分级负责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 时把美丽乡村建设列为泉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纳入各级班子和单位绩效考评内容, 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抓规划设计。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按照“农村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农民向中 心村和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的指导思想,精心编制和执行村庄建设规划、整治 规划和近期集中建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三个梯次规划, 不断提高村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 时注重因地制宜, 突出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按照 “聚落保存、老屋再生、闲置空间再利用” 原则,做到“不劈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保护好乡村的碧水蓝天、蛙声鸟语,让人 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抓典型示范。以入选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注重挖掘、总结、提炼美丽乡村建设 文化内涵,提升美丽乡村示范村品位。今年泉州市重点选择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基础较强、文化内涵丰富、民风民俗纯朴的村、镇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着力打造 5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和 5条美丽乡村示范线, 培育建设 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塑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精品。

四是抓资金投入。泉州市、县两级财政均设置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 2013年、2014年市财政分别安排 5000万元、6200万元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等形式用于重点示范段建 设、农村卫生保洁奖补、建立涉农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扶持林下经济、成片花卉美化彩

化、造福工程建设等 “美丽乡村” 项目建设补助。据不完全统计, 全市 3563个 “六大工程” 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29.14亿元。

五抓环境整治。围绕“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要求,抓好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全力推动县城景区化、镇村景区化、农户庭院景观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今 年泉州市纳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任务有 132个村庄,其中 11个村 庄列为示范村, 项目总投资 14.31亿元, 计划投资 8.32亿元, 现已完成投资 1.76亿元。为保证农村公共卫生清洁保洁,泉州市要求各县(市、区必须按农村人口年人均 30元安 排财政预算,并按农村人口的 1— 2‰配备保洁员。2014年泉州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农村 环境卫生清洁保洁经费 2.53亿元以上。市 “美丽乡村” 环境卫生考评覆盖中心城区外的 152个乡镇(街道,每月抽评 310多个村和 60多段道路,引导和推行乡镇一级考评工作,建 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清洁保洁机制。

六是抓宣传发动。加大媒体宣传力量, 借助报刊、广电、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幅报道 “美 丽乡村”建设,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先后举办首届“刺桐红”杯泉州美丽乡村摄影 大赛、“泉州 ? 美丽乡村”书画艺术节、“美丽乡村在泉州”等主题宣传活动,开辟走进美 丽乡村等电视专栏,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二、突出特色,培育品牌,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泉州依山面海、四季常春,山水滨海景观皆具,人文资源独具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已 迅速成为泉州市旅游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

(一抓住契机,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泉州市抓住“美丽乡村”建设为发展乡村 旅游的有利时机,把“宜游”融入“宜居”之中,引导乡村将旅游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 设,积极探索“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一是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 引导有条件的乡村从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建筑风格、农业生产、旅 游商品等方面, 挖掘资源个性和特色,凸显宜游功能。比如, 永春针对游客追求回归自然需 求和怀旧心态,以“拳、香、茶、食、画”为载体,在传统静态生态观光为主的基础上,将 白鹤拳文化、香文化、茶文化巧妙地融入乡村旅游产品策划。二是立足传统乡村岁月和地方 特色的人文元素,让 “美丽乡愁”成为乡村旅游独有的品牌印记, 将文化特色作为资源有序 整合的主线,抓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的保护开发,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打造一 批乡村旅游精品。

(二分类指导,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泉州市乡村旅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民 为主体,按照发展、规范、提升的工作步骤,有序引导,形成乡村旅游点、线、面发展新格 局和多类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做好绿色生态文章。如安溪、德化立足优质生态环境和 山水景观,在生态优先基础上,增强亲和性、知识性、参与性等体验内容,结合茶文化、陶

瓷文化, 打造全省首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安溪尤俊农耕文化园、以生态休闲为主的德化云 龙谷等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精品。二是把握蓝色滨海特点。如晋江、泉港利用滨海资源、渔村 风情, 把现代渔业和观光体验及海洋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海鲜美食, 培育晋江衙口旅游区和围头战地文化渔村、泉港惠屿岛等蓝色滨海乡村旅游精品。三是加强 标准化建设。以开展乡村旅游星级评定为抓手, 促进乡村旅游逐步向服务规范化、管理标准 化。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3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2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 单位 6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5家、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个、水乡渔村 9家。

(三找准定位,拓展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一是依托节庆平台展示乡村旅游。成功举 办德化陶瓷文化生态旅游节、茶文化旅游节、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永春北溪 桃花节、泉港涂岭猪脚美食节等,积极推介各地乡村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二是开展“泉州 人游泉州”活动。着眼于撬动本地客源市场,举办“泉州美丽乡村游”启动仪式,分批分期 组织全市 80家旅行社考察我市乡村旅游资源,推出山海互补“泉州人游泉州”的乡村游精 品线路和主题旅游专栏。三是加强美丽乡村旅游推介。组织旅游企业赴厦门举办 “泉州美丽 乡村游”大型广场推介会,制作《漫画泉州》、《海上丝路、古韵泉州》等宣传折页投放在 车站、机场、码头、酒店等游客集散中心,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效应。

篇3:美丽乡村发展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城市居民压力过大、城市景观视野变小、社会关系纷繁复杂等因素使人们向往相对纯净的乡村生活。构建于农村基础上的乡村旅游, 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分散“大城市旅游热”的新型旅游方式[1]。

1“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2008年2月, 安吉拉开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 各地纷纷效仿, 出现了以经营人文资源为特点的永嘉模式等。2013年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 要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要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脆弱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域和农业人口居多, 推动城镇化, 农村空心化和边缘化的情况愈演愈烈。“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如下: (1)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2) 努力实现农村资源与城市资源的平等, 在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方面达到共同提升。近年来, 部分省份都在探索当地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

2 新形势下催生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于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欧洲。1865年, 意大利“农业与全国旅游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西班牙学者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两种。传统乡村旅游指一些来自乡村的人会回到乡村度假,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

新世纪以来, 我国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乡村风光、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 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它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低风险性等特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是对新农村建设以至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有力推动。

我国的乡村旅游有以下特点: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尤为缺乏国际性的度假区, 其研究多与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化相结合;多数已有先规划再建设的意识, 但存在功能设置重复的现象, 对自然资源和大城市的依赖性较明显;对观光景区的依赖性较大, 休闲度假项目较少, 开发项目种类单一, 度假区规模小, 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需求;逐步向国际化目标迈进, 形象定位多以休闲、度假为宣传重点, 主要针对中高端市场进行品牌宣传, 宣传途径以传统媒体为主, 新媒体为辅。

3 永新县“三湾乡”乡村旅游发展

3.1“三湾乡”旅游发展现状

三湾乡位于吉安市永新县境内最南端, 是“三湾改编”发生地。1927年9月29日, 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三湾, 在枫树坪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区乡镇, 全乡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势西南高, 中部低, 乡域东、西、南三面为山区, 地势较高, 中部和北部多为丘陵。独特的地形地貌铸就三湾乡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 三湾乡是“江西省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三湾乡是吉安市总体规划 (2007-2020年) 确定的三个专业型旅游城镇之一, 是永新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年) 确定的两个旅游开发型城镇之一。2013年, 三湾乡预计年接待游客达到20万人次, 较往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三湾乡逐渐步入加速发展时期。同一时期永新县确立实施“三湾”品牌工程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确定将“三湾景区”打造为“4A级景区”的目标。

3.2 三湾乡旅游产业升级的问题及对策

3.2.1 缺乏独有的文化特色, 可替代性较强

三湾乡依托现有的红色、绿色资源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可是在具体开发的过程中, 不少地区各自为政, 趋于雷同, 没有“一村一品”的目标, 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不够。因此在开发建设中, 要能与区域形成互动, 协同发展, 充分挖掘地方特色, 整合文化资源, 从而避免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

3.2.2 没有形成旅游回路

目前, 旅游景区仅有一条320省道从乡域东部穿越至井冈山市, 对核心景区的带动性较弱, 对外交通不便利。难以形成交通优势, 并且景区内部未形成合理的交通环线。随着三湾乡荷树坪至湖南茶陵县小田乡二级旅游公路、三湾乡至高溪乡三级旅游公路、三湾乡高车坳村至井冈山龙市镇坳里乡旅游公路条件的改善和落实, 三湾乡可基本打通与周边景区的互动关系, 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体系, 乡域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将三湾乡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发展旅游业实现经济腾飞奠定基础。

3.2.3 景区内部现状用地混乱

景区用地与居住用地不协调, 制约了景区未来的发展。在规划过程中, 景区与居住地应该留出明显的分界线, 起到引导作用。

3.2.4 营销方式不多

旅游这一消费项目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的时效性和差异性, 特别是营销方式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这种时效性则更加薄弱。目前, 三湾乡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经营主要靠农户自主, 许多农户并未意识到完整营销渠道的重要性, 未来还需要对经营者进行商业培训, 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够发展旅游, 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各地发展经验来看, 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有3类乡村, 一是紧靠中心城市, 汽车车程在2 h之内的城郊乡村;二是紧靠现有景区的乡村;三是具有旅游资源良好的古村落、高科技农业、生产活动、民情风俗、宗教信仰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 以及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或自然、生态比较好的乡村。各地区应根据其特性, 发掘当地特色, 不盲目模仿, 造成“千村一面”的景象。

从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上看, 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提高农业附加值、扶贫、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等方面, 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已经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赢得了众多城市人口的青睐。未来的乡村旅游, 在新型城镇化的引导与政府的扶持下, 将逐步实现建设美丽乡村, 用旅游业带动地区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刚.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迎来新机遇[M].天津:中国旅游研究院出版社, 2014:166-170.

篇4:北京最美乡村抱团发展美丽经济

为让美丽乡村成为成片的美丽风景,北京美丽乡村联合会应运而生。此次座谈是联合会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大型交流学习座谈活动。活动中,来自顺义、延庆、丰台等区的美丽乡村代表上台发言,讲述村庄如何变美、如何发展的经验。3个村各具特色,分别从城乡结合部村、平原村、山区村3个角度讲述发展故事,让参与座谈的各类村庄学习不同的发展经验。

据悉,2015年10月,北京美丽乡村联合会成立。联合会成员以“北京最美的乡村”为主体,还包括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等,是全国首家以美丽乡村为主体会员的公益性社团组织。目前共有会员106个,其中行政村97个、企业2个、个人7人。

除座谈外,联合会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发展。其中包括,针对会员的需求,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到外省市参观学习;组织“美丽乡村”沙龙,定期围绕会员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或各自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组织“美丽乡村”大集,为各会员单位搭建宣传、展示、展卖的平台,全面推介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等;组织科教文卫下乡活动,开展乒乓球指导培训、首届“美丽乡村杯”乒乓球比赛、送书画下乡及语言表达、新能源、科技等方面的指导培训;聘请“三农”领域专家组建“美丽乡村”智库,聘请对北京“三农”有一定了解、热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有识之士组建“北京美丽乡村”观察员队伍等。

篇5:美丽乡村发展分析

申论热点话题之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申论热点《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材料】

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农民人口多达9亿,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大概7.5亿左右,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面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中国也离不开建设美丽乡村,乡村美不仅体现在生态上,也体现在文化上,古老的乡土文化是美的传递,在当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引领农村文化的发展,让农村在前进的征途上不会迷失方向,同时也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战略指导作用。我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却是思想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人们信仰非主流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力地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个具有较高素养的新农村,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继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摒弃农村落后的思想,增强农村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力,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实现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良性互动,建设和谐的农村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一个地区的民风,反映着这个地区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以及当地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同时,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影响着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民风乱则民心散,民心散则社会乱。好的民风具有正气、奉献、开放、包容、超越等特征,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

近年来,会泽县积极征集、传播和实践优秀家训家风,充分发挥家训家风阐释教化社会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tianjin/

主流价值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新时期会泽各族人民继承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有利于家族成员间的团结和睦,是每个文明家庭的“幸福密码”。今年4月以来,会泽县把村训、家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深化农村“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广泛开展村训家训建设,通过征集、提炼、推广等方式征集村训家训,培育良好的家风,孕育淳朴的民风,在农村掀起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如今,会泽县组织的“育家风、化民风”主题活动在乌蒙大地上影响广泛而深远,人们欣喜地感受到,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文明之花盛开,人民崇德向善蔚然成风,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日渐浓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参考范文】

发展农村文化 滋养美丽乡村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新形势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农村不变成荒芜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们只有搞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才能让美丽乡村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以此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乡土中国正在经历新形势下的变局,近些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然而,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富裕了,但人文氛围淡化了,有的人“口袋富了、脑袋却空了”,有的地区还有“文化饥渴”“文化沙漠”。正因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契合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需重塑乡土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以核心价值观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tianjin/

夫。既然“草根英雄”辈出,不妨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情势,何妨多采用新媒体让核心价值无远弗届;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应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以民风改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建设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让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提升农民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人,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整治黄赌毒等歪风邪气,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美丽乡村才能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乡土文明滋养美丽乡村。

篇6:建设美丽乡村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在乡村、重点在乡村、亮点也在乡村。乡村是绚烂的,是美丽的,如何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是什么?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绝不仅仅是未来给乡村一个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乡村至少应体现出”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美丽乡村的建设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照搬照抄,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浑厚底蕴,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乡土特色,杜绝“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都像农村”现象的发生。

一、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定位

梁平地处高台,素有“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之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名柚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现为重庆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正努力建成为渝东北地区的工业和旅游重镇,渝东北地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梁平作为统筹城乡示范县,应该按照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县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构建以中心镇、风情小镇、中心村、特色村、历史文化村为重点的创建体系,形成点线面结合、建设经营管理融合、经济生态民生协调的美丽乡村新格局。要尊重自然之美,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围绕产业发展

生态化方向,大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发展以“青山、碧水、野趣”为特色、集“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经济,精心打造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宜居宜业宜游三位一体目标始终贯穿梁平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好吃、好看、好玩、好住、好购”五好建设标准,始终突出产业、生态、观光协调发展。

二、引导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关键是变“输血”为 “造血”,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基层干部就要深入基层、走进乡间,与村民打成一片,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解开群众心结,办成办好群众的事。

(一)在组织管理上坚持群众参与,获得群众认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完善村级议事制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荐产生群众代表,由村委会组织召开议事会,做到群众的诉求群众议、村民的事务村民定、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协调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日常工作。针对具体事务,采取责任制方式,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在土地流转上坚持群众自愿,使得群众受益。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更改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基础上,立足依法办事、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宣传“三

权”的保障,算好“三帐”,使更多农户树立正确的土地流转理念,消除疑虑。

(三)在建设管理上坚持群众监督,取得群众认可。积极创造条件,创新监督载体,优化监督环境,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设项目及时公开,重大项目决策先听群众意见,在工程项目上让群众巡查。对于规划方案,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请群众献计献策。让群众自主选出可信任的同志作为义务监督员,定期组织群众核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用途等,消除群众疑虑。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必须要有监督员或对象户签字,否则不予验收,从而使群众的权益得到保障。

(四)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群众融入,带领群众致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借鉴左右,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引导、尊重、参与、融入”四步曲,鼓励群众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返乡创业、全民创业,引导群众因地制宜从事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全面落实优惠政策,依托资源、本地实情两大优势,引导农业经济转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极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五)在和谐构建上坚持群众排查,交由群众化解。坚持“社会风险由群众排查、社会矛盾由群众化解”的思路,调动群众“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可组织村无职党员和身体健康的村民代表作为村内治安员,在集中居住点实行逐户轮班巡逻,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在每组确定1至3名矛盾纠纷调解员,负责化解邻里纠纷。开办农民夜校、宣传栏、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强法制教育宣传,使群众的法律素养明显提高。

三、当前我县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建房规划落后,楼房空置率高。虽然通过村庄整治和农民新村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村庄格局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县一直以来用地紧张,农村建房总体较为混乱,“有新房无新村”现象还比较突出。而且现在农村青壮年多在城市打工,只有老人和小孩住在家里,房子的空置率非常高,浪费非常大。

(二)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村级经费紧张以及思想上重建轻管等原因,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方面缺乏长效机制。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农药化肥、矿产开发等引发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仍较落后。近几年,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与城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加上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总量不足,设备简陋,共享率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四)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层次挖掘利用。我县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农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入挖掘发展。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抢救、保护和利用,一些特色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各地的文化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建议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坚持以村为基础,发挥区域优势、环境优势、城镇化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抓住环境优美和产业发展两大重点,创新举措,推进我县美丽

乡村建设。

(一)思想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市委的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与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利用、人口向中心村、场镇集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全体农民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品质生活,不断提升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二)强化规划引领。规划范围要跳出村域概念,必须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考虑与周边村、镇的联动,考虑空间上的呼应与产业上的互补;规划内容既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包括产业发展、医疗卫生、商贸设施、文化娱乐等;在编制手段上尽量引入竞争机制,避免乡村规划的同质化、劣质化和运动化。一是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完善村庄布局规划。立足县情,明确县域内中心村和一般村的数量、功能与定位,优化和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发展、村庄分布、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特色村相结合的“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二是以分类推进为原则,修编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要在布局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全面惠及与突出重点”、“均等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原则,在功能布局和人口容量上进行区别对待,对整治建设的内容、项目和人口容量上进行区别对待,在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上进行区别对待,因村制宜地对村庄建设规划进行深化、细化、具体化。三是以衔接配套为要求,修编完善其

他相关规划。必须按照衔接配套的要求,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等,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无缝对接,确保村庄布局规划和整治建设规划能落地、可实施。

(三)加大政策扶持,广泛筹措资金。要制定出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采取市场运作,招商引资,大力组织和引导富裕农民、各界群众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增加地票受益投入项目建设。还利用政策扶持,全面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房风貌改造、政策性移民搬迁(生态、扶贫、以工代赈)、地灾避让等补助资金打捆使用,广泛筹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

(四)狠抓重点工程建设。一要狠抓中心村培育。切实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经济发展带动力和社区服务辐射力,努力把中心村打造成为农民居住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要在充分考虑农民居住意愿、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节水、节能、节材和环保建筑技术,鼓励农民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建房。二要狠抓“三沿”环境整治工程。坚持治标与治本、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大力开展以“三清三治三改”为主要内容的“三沿环境整治”。“三清”即清理垃圾、清理违法违章建筑、清理广告路牌;“三治”即治理污水、治理坟墓、治理河道;“三改”即旧村改造、危旧房改造、林相改造。通过“三沿”整治,达到“环境优美”。三要狠抓农民增收工程。农民的创业增

收,始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推行标准化、清洁化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三品”农产品,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努力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加快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养老服务、保健服务、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创业就业平台和增收机会。

篇7:美丽乡村发展分析

走大都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南京市土地总面积988万亩,以低山缓岗为主。全市耕地面积360万亩,乡村劳动力122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51万人。粮食生产上,南京粮食自给率为44%;蔬菜生产上,地产蔬菜占市场供应量的30%,其中叶菜自给率达到80%;畜牧生产上,主要畜禽产品自给率为生猪34%、鸡蛋20%、鲜奶29%;水产生产上,常规水产品自给率为50%。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85亿元,增长1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08元,增长17.8%。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南京始终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把握关键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紧扣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期望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江苏全面实现“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期,省委、省政府要求南京在“两个率先”中带好头、在转型升级上作示范。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南京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行动计划》、《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又召开了全市“发 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先后制定了《关于坚持统筹为要、加强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的意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全市加快人才科技资金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全市65个镇街中,明确22个镇街为农业主导型镇街,并将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全市区县综合考核和镇街分类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组织实施农业“1115”工程。为稳定和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布局,2010年市政府决定实施农业“1115”工程,重点规划建设100万亩高标准粮田、100万亩经济林果、100万亩高效养殖和50万亩标准化菜地。2011年编制完成农业“1115”工程规划,涉及6个区县及所属的50个镇街,总面积353.2万亩。按照规划要求,启动了农业“1115”工程,去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2.6万亩。

三是快速推进高效设施农业。近几年,全市加大了设施农业的推进力度。去年,市级财政整合支农资金3亿元用于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全市新增高效农业17.25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高效渔业6.5万亩、设施渔业3.2万亩。目前,全市高效农业占耕地面积的41%;设施农业占耕地面积的13%;高效渔业占养殖面积的73.8%;设施渔业占养殖面积的17.7%。加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18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建成设施农业5万多亩。全市农业园区已有国家级1个、2 省级5个。全国规模最大的智能数字植物工厂,在南京汤山翠谷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建成。浦口区南京林大现代农业生态园,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单位。

四是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色南京实施9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新造林122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25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7%。去年先后制定下发《南京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意见》、《南京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完成新造林7.3万亩,完成村庄绿化431个。

五是创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从2001年开始,把休闲农业提升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2002年编制《全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整体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节庆系列、观光系列、休闲系列、美食系列、参与体验系列等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休闲农业体系。去年,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吸引市民4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农业部授予南京“全国休闲农业最佳创意奖”。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8亿元。南京被农业部特邀,作为唯一的省会城市代表,赴山西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六是深入实施科技强农富民战略。近年来,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先后有28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7个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个渔业科技成果研发中心通过省农委、省海洋与渔业局认定。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5%。今年,在全市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联合在宁农业企业、农业园区、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组建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建立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主推农业重大技术40余项。

七是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最近几年,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资产股份合作,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组建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覆盖面和带动作用。去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80家,总数达到1447家,社员总数达到23万户。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190家,累计入股土地40万亩,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132.2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近6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0家。

八是强化农业公益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保障,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11年共发放种粮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资金2.64亿元,惠及59万户农户189万农民。执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79万元,推广补贴机具9977台套。农业保险平稳推进,超过2.7万户次农户受益。切实抓好“三品”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三品”生 4 产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5.7%。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农民、农业信息技能等各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进村入户,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8%,病虫害的测报到户率达99%,施肥技术入户率达96%。

目前,南京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对照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部分指标相对落后。按照时序要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加大推进力度。二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呼唤农业功能的拓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村耕地资源呈逐年减少的发展态势,要求农业不断向高新产业、二三产业延伸。三是科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南京农业科技资源丰富,但是就地转化率不高,科技应用尚未形成产业化,与先进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目标任务

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紧紧把握新一轮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完善提升农村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城乡居民的活动空间和城市各功能板块之间的生态缓冲区“三个内涵”,着力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5 信息化水平,把南京建设成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业创新强市、国家重要的生物农业产业基地。

2012年突出8个方面: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粮食亩产达480公斤,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70亿元。二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三是推进农业“1115”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增高效农业15万亩、高效渔业5万亩、设施农业8万亩。四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新增造林7万亩,绿化村庄600个。五是加速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0亿元。六是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工程。建成清洁能源工程40个,“三品”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90%。七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0家。八是不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点举措

1、创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目标任务,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路径,狠抓关键环节,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南京农业自身所具有的广阔市场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大的科教支撑“三大优势”,突出到2015年农业基本现代化、农民收入翻一番、农村环境大提升 “三件大事”,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路径 方法是“三个创新”:一是大力推动机制创新,重点是创新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二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南京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大力推动服务创新,重点是深化和拓展科技、金融和信息服务。

2、推进农业1115工程,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按照“规划布局全覆盖、园区支撑作示范、集中投入优配置、管理到位转机制”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农业1115工程。以规划涉及的50个镇街作为主要载体,以项目落地为支撑,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各种社会资本共同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分年逐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田质量。

3、突出人才引领,筑牢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围绕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业创新城市目标,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培育科技产业集群。大力集聚农业科技创业创新人才,面向国内外农业科技前沿,重点结合我市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每年引进领军型农业科技创业人才30名,培养农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30名。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市级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农业科技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三大平台”。高标准建设以现代农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二大基地”。

4、拓展新型业态,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城市生态缓冲区,构建南京特色的农业生态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以生物农业谷为重点,着力培育生物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重要的生物农业产业基地。四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休闲功能。五是大力发展智能农业,创建全国农业信息化先导区。六是大力发展加工农业,拉长农产品增值链,不断提高地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南京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

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土地经营的利益传导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土地股份合作为主导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提高农民来自土地的增值收益。突出发展产业型合作社,重点支持合作社加强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控制,发展农产品加工、拓展农产品营销网络。

6、强化生态功能,彰显南京现代农业的生态品牌

篇8: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浅析

一、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综述

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典型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吉模式, 主要特点是立足优势, 结合存在问题, 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大胆探索创建“区镇合一”的新体制, 使各类要素资源有形、无形地得到了最高效地配置和整合。二是永嘉模式, 主要特点是立足人文资源优势, 突出重点进行开发, 全面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以实现城乡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三是“巴伐利亚试验”的中国模式, 其最大的特点是进行土地整理和农村革新, 项目的实施对包括人的思想在内的各方面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四是高淳模式, 主要特点是立足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两大产业, 以建设生态家园为主题, 重点突出国际慢城品牌优势, 集中连片打造欧陆风情美丽乡村。

从实践来看,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无论采取哪种模式, 均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定位,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 挖掘优势, 弥补不足, 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二是均具有经济支撑,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 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是基础也是核心。三是均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美丽”无从谈起。

二、基于土地性质的发展模式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针对不同的土地性质, 美丽乡村建设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由于禁止开发区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 不考虑农村建设。

1.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但是这种区域一般来说经济实力较强, 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国家定位优化开发区要缩减农村空间, 重点发展城市地区。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应重点围绕实现农村的社区化管理。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1) 社区建设。充分依托区域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依托农村土地资源优势, 对其进行整合和有效利用, 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培育一批新社区;对重点镇建设, 重点组织实施“农民集中安居工程”和“农民转化市民工程”, 鼓励推进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农村社区化, 实现土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

(2) 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力量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规划, 突出抓好重点设施建设;深入群众调研, 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 找寻突破口, 突出重点, 优先建设一批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项目, 解决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日常所需问题。

(3) 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发展环境,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以增强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功能为核心, 以全面构建和谐社区, 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 拓展服务功能, 创新服务方式, 拓宽服务领域, 坚持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全市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公共服务中心应涵盖老年学校、就业服务、低保服务、计生服务、党员服务、医疗保健、居家养老、慈善超市、警务室、调处站、图书室、棋牌室、青少年活动室等服务内容,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重点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国家对该区域的定位是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区域。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的重点应依托工业产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展开。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1) 乡村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 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强力推进项目到村工程, 进一步强化农村水、电、路、讯、树、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社会发展条件;着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工程, 加快“三清”和“四改”工作进度, 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作, 推进“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创建工程, 积极探索小城镇聚集型、城中村改造型、村企合一型、村村联合型等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大力建设农村社区。

(2) 文化传承。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 积极落实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相关规划, 制定保护政策。深入古村落调研, 充分挖掘古村落特色文化传承历史, 重点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 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 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 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3) 产业发展。大力挖掘周边产业发展优势和园区载体对乡村发展的价值, 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农村居民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以工业发展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 深入调研, 掌握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以问题为突破口, 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依托各乡村不同产业特色, 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 特色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 带动一批农民创业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4) 城乡一体化建设。科学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区域发展思路, 构建“六个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发展模式。统筹调整经济结构, 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 加快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构建城乡交通网络,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居民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各类社会事业, 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均衡发展,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创业就业服务, 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强化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 建立城乡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 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统筹社会事务管理, 强化各级管理服务职能, 加快农村社区建设, 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3.限制开发区域发展模式

限制开发区域就是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该区域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应重点围绕农业和生态建设展开。具体建设中应考虑的重点为:

(1)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以保护和恢复为主, 加强土地资源恢复和整治, 注重改良土壤和标准粮田建设;注重增强和提高农业自身发展能力, 以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 重点突破增加粮食产量难题,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和重点, 立足地区农业资源优势,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为引领,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恢复和保护前提下, 依托地区农耕文化, 突出和利用农业景观等特色农业优势条件, 积极开发和挖掘农业延伸功能, 开发农业资源发展潜力, 以新理念、高技术为指导, 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 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调整农业结构, 改善农业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现代农业, 利用农业新技术,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 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

(2) 旅游业发展。以风景宜人资源丰富的旅游业为特色产业的, 可定位为风景旅游区,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 发展生态旅游。紧抓农村文化、风光、景观、资源、山水等特色, 量身打造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 努力做到“一镇一特色, 一村一美景”。鼓励突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扩大对外宣传, 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

(3)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不容忽视。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 以农村基本现状为突破口,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道路修复、水电线路改造、垃圾处理、污水管道处理、垃圾广告清理等项目进程,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森林资源可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在森林资源充沛的村庄,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同时重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普及森林保护知识, 树立生态保护和环保观念,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严格控制生产资源消耗大、生态影响大的产业的发展。全面开展农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积极实施水土保护工程, 加强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防止水土流失。普及生态建设法制知识, 加大生态建设宣传力度, 坚持依法治理, 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治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黄克亮, 罗丽云.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探求, 2012, (5) :5 ~11.

[2]翁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典范——“湖州·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湖州模式) 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2) :93 ~96.

[3]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 -2015年) [J].中国乡镇企业, 2011, (6) :63 ~66.

[4]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新农村建设课题组.打造中国美丽乡村, 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乡镇企业, 2009, (10) :6 ~13.

[5]舒川根.文化创意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安吉县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 2010, (7) :120 ~122.

[6]吴孔凡, 吴理财.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上一篇:醒着做梦1400字优秀作文下一篇:农建专业认知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