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生态乡村

2024-05-09

美丽生态乡村(通用6篇)

篇1:美丽生态乡村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摘要:指出了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当下建设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从生态景观的内涵、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究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乡村水系生态景观、植被生态景观及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原则和模式,总结归纳了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以期为当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夜景。在15世纪中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文艺复兴后,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在18、19世纪,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和Godron(1986)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先党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一致性的区域。1995年Forman进一步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内,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特征是可辨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兼具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创造了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唯一的,并提供不同的微环境。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由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广场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能够调节空气、改善水土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和投资环境,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有害生物的控制等许多方面。乡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赋予了乡村对城市的多功能性。其包括了景观的价值,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景观层次上的建设,如拆旧建新、农村土地整治,其需要研究林渠和农田项目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践中,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不仅要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水土与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及重建,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应成为乡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及实践

随着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生态景观的特征和质量。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遭遇忽视,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可以从土地类型、土壤和植物质量、土地利用的方式、人居类型以及给人的感知等方面识别。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如果失去这些特征,则会出现“千村一面”。关注景观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并识别景观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提出维系、保护、延续、恢复及重建和提升景观特征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践中,基于景观特征评价和保护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就是: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应顺应自然山水格局,保持山体、水系和自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特征,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实现绿脉、文脉和景观格局的持续传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景观,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保留重要文化路线和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修复或再现文化遗产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③深入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和传统技术与工艺,修复地域景观,保护、延续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④加强乡村景观的特征提升,运用丰富的乡土植物组成植物群落,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3.1 构建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景观

研究表明,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和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因此,在景观尺度上,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践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优化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绿篱、湿地、林地、池塘等景观斑块,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村落的分布,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保持和提高自然、半自然的生境

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不仅要求生产效益,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约化生产

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培植苜蓿等豆科植物,不仅抑制害虫,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3.4 保护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讨论空间异质性管理和维护,辨识景观的结构连续性和功能连接性,保护防护林带、河流等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看,大多数据研究表明,通过田地尺度上降低化学药品的投放、采用轮作和保护性耕作,景观尺度上管理和建设农田边界、沟渠路缓冲带、植物绿廊、缓冲带和小片林地,增加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要素面积,可以有效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同时,要将生态网络、绿色廊道、休闲廊道建设相结合。

自然的河岸是健康的生态系统,对滨水区的管理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同时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河溪滨水区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保持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系统

依形就势,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尽量减少人为改造,保护自然水道。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保持河道的形状和形态的自由性,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在满足河道、提防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河道特性、水温条件、河滩结构和绿化功能的需要,确定河流宽度、横面设计、缓冲带建设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等。

4.2 生态优先设计

河溪护岸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河岸带原有植被廊道的保护,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整治。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河溪及两侧生物多样性,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4.3 提高河岸抗洪能力

生态优先设计。在水流比较急、河岸侵蚀较强烈的地区可采用石头、混凝土护岸,将工程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综合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植被选择上,尽量选择乡土植物,特别具有柔性茎、深根可固定河岸的植物,还可以加固土壤。

4.4 突显高滨水带文化特征

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构建滨水区的特色地域景观,提高景观的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内涵,使滨水地带成为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空间。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主要的生态植被工程有农田防护林、山地和丘陵水土保持林、田埂地带、村庄及其沿河地带、绿色开放空间等。乡土植物景观从安全性来看,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从景观美学来看,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从生态角度来看,多种生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精神角度看,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记得住乡愁。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尤其是硬质道路,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道路绿化建设工作应先保护后绿化,如保护地标树和乡土林;绿化应乔、灌、草结合,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维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车辆安全通行,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和透气性,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田间道路没有硬化或是过多的硬化,走向两极化。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景观生态建设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宇振荣,张 茜,肖 禾,等.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7).[3]Chapin F S Ⅲ,Carpenter S R,Kofinas G P,et al.Ecosystem stewardship: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for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10,25(4):241~249.[4]宇振荣,郑 渝,张晓彤,等.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91~97.[5]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1~6.[6]唐 珂,宇振荣.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篇2:美丽生态乡村

——向化镇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调研报告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对于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的崇明来说,要实现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生态岛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加大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10月初,趁国庆假期,根据本次青年干部培训班的要求,我到向化镇北港村就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成果作如下报告:

一、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的理论基础

(一)项目建设是继续推进向化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村庄改造工程是根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实现村庄“生态环境优美、民宅村容整洁、乡村特色浓郁、居住安全文明、设施配套完善”的目标,是推进向化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需求。

(二)项目建设是推进向化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村庄改造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向化镇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建设。

(三)项目建设是促进向化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契机 通过村庄改造工程,提升向化镇乡村旅游软硬件环境,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力度,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内涵,推动向化镇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二、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的成功经验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明确职责

向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由镇长汤学锋任组长、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镇长丁玲杰兼任办公室主任。创建村北港村同时成立工作小组,并根据创建要求,明确工作职责、人员分工,对照前期排摸出的问题逐项落实责任,确定整改时限,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深入发动,全民参与

为了确保向化镇北港村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工作的有效推进,镇政府及时召开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会议,镇相关责任部门参加,会议根据创建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北港村两委班子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召开了由全体村民代表、生产队长、全体党员参加的北港村美丽乡村创建动员大会,向与会人员宣传了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并要求大家在思想上与村委会保持高度统一,做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三)对照申报要求,及时做好前期整改

向化镇紧紧围绕崇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对照入围条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梳理,根据申报创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了及时整改,为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建中基本符合条件的内容有:

1、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北港村2014年在全县党组织晋位升级中被评为“好”;2012、2013被评为市县级生态文明村。

在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北港村经县农委检查考核已达到规范化的管理要求。

2、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

1)农村公路。经对北港村全村18km农村公路的、17km农村道路实地检查,农村道路路面比较整洁,对部分道路两侧堆放物和农作物,北港村近期发动全体村民进行清理,部分路肩有缺土和桥梁损坏的由专管部门及北港村加紧还土和维护。对道路破损的,经核实全村农村公路和道路有1445㎡需维修,作好标记并委托专业队伍做好维修工作。

2)农田水利。北港村已完成了农田水利规划,其中镇级河道6.4km,村级河道48.95km,圆涵φ60×8m28道,改造衬砌支渠3km,同时做好全镇农田水利规划及轮疏方案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六滧渔业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委托专业公司社会化养护管理,对镇河道采取河道保洁专业化养护。

3)土地流转。根据县政府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北港村可耕地面积5800亩。该村截止至今年一季度为止,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共签订流转合同76份,流转面积4047.41亩。流转用途为粮食、蔬菜、瓜果以及生态林等,对原有二户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户的流转合同进行整改。通过整改使全村的土地流转合同合法、规范。经核查,该村没有不规范的土地流转,均符合创建要求。

3、生态环境和“两违”整治方面

向化镇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和“两违”整治工作,把上述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点。

1)在拆违止违方面,镇政府多次召开拆违止违工作会议,并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检查力度,形成镇、村二级巡查网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遏制违法建筑的发生。由于镇村二级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北港村未出现违法用地行为,也无新增村民未批先建现场发生。

2)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为了美化北港村的生态环境,北港村与全体村民签订生态环境建设承诺书,北港村村民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对部分存在的小粪坑污水乱排放、河平台农作物违章搭建和路肩农作物乱种植等现象,农户都表示自愿清除。同时镇、村做好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要及时制止。

4、文明创建方面 2012、2013北港村已被评为市县级文明村,全村户籍家庭数1170户,实有家庭数1130户,参与创建家庭数1130户。创建率80%。

5、社会管理方面

近年来,向化镇对北港村加强社会管理,有关部门加强对北港村指导。为确保工作得到实效,特成立社会管理工作小组,村支书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通过全村共同努力,北港村未发生失控或工作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非正常上访事件和极端个访事件,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事件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煽动案件,也未出现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的环境污染等事件。在村实有人口登记准确率达90%以上,且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考核排名在全县前列。村内重点人员居住登记信息准确率达100%,管控达100%,村内来沪人员所持有的居住证均符合办证要求。全村育龄妇女627人,已婚502人,2013年新生儿中报户口25人,其中当年新生儿16人,出生率9.8‰,计划生育率100%,外来育龄妇女出生87人,无计划外生育,计划生育率100%,符合创建条件。

6、村民自治方面

根据美丽乡村整改要求,为使北港村全体村民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2014年3月20日北港村召开村民会议,对北港村村规民约采取表决的方式,表决通过了北港村村规民约,并于201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美丽乡村创建入围要求,向化镇对北港村在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使之基本达到创建要求。

(四)“一村一方案”主要内容

1、基础实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1)新建农村道路4.6km,拓宽农村公路9km(宽度1m左右),实施河道保塌3.6km,实施危旧房改造农户15户。

2)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其中镇级河道6.4km,村级河道48.95km,圆涵改造224m,衬砌支渠3km。改造全村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全村建15座污水处理站,受益农户1170户。

3)重点扶持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一亩田专业合作社以及百凤家禽专业合作社。

4)重点推进百叶水仙花基地发展,形成具有北港村特色的水仙花生产基地。

2、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村庄改造涉及全村近900户,改造金额约为900万元,主要内容包括:农宅体整修、拆除违章建筑、河道保塌、河道岸坡绿化及道路建设等。同时实施村办事处周边环境改造,在北港村委会周围建公共绿地4000㎡,规划北港村绿化建设2000m,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重点开展拆违止违工作,特别是对村域范围内的主要道路两侧影响市容市貌的破旧房屋和简易棚舍加大力度重点拆除。

3、文明创建

继续做好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按照创建标准,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4、公共服务发展 利用原有存量资产,实施企业转型,开发具有北港特色的书画文化,吸引游客,形成北港村特色文化的新亮点。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北港实际,准备建一个标准的篮球场,继续完善北港村健身设施;建设一个科普之家,改造40㎡以上的办公用房,并添置各类硬件设施,项目建成运行后,每天参与人数不少于30人;建设一个占地200㎡,建筑面积400㎡的老年活动室,投资总额约为100万元。

5、社会管理类

进一步完善村级联动工作监督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联动工作的有效推进。

在信访工作中,充分发挥村级老娘舅作用,在完善信访接待的基础上,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6、村级组织

进一步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村干部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务、党务公开;规范村级财务制度;加强村级档案管理,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做到各门类档案齐全,整改规范、制度建设实施到位,全面提升,北港村的档案工作水平。

三、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改善农村面貌并不是政府投入资金就行,有了资金还需要村民配合,没有优秀的带头人事情肯定难办。而从目前的部分乡村现状来看,仍有一些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没能很好地发动群众,部分乡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因此,我们建议要继续加强村委班子建设,尤其是乡村带头人的培养,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做表率,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创业示范员”等作用,以开拓进取、务实奉献的精神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村级党支部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坚强核心。

(二)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目前有些乡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能配套。如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

我们建议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一是注重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村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二是建立多元化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有经济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才能增收,村集体才有财力,才能有内生力推动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点作为基本思路: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招商引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农民创业,做好“休闲乡村游”;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

(四)加强道德建设,培育和美乡风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注重自然环境美化等外在美,也要注重乡风文明等内在美。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洁净、文明的观念渗透到农村及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帮助农民提升综合素质。要积极开展村风评比、村级道德模范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促进村风、民风整体的好转。

(五)认真倾听民声,体现村民意愿

农民是乡村的主人。美丽乡村建设,广大农民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切不可以大包大揽取代群众的主体地位。

要倾听民声,体现民意,要在帮助群众明确建设理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下工夫。对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在规划设计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充分考虑村民

合理诉求。二是要在建设项目与设施过程吸收村民参与。三是要让村民参与建设资金的有效监督。

(六)完善规划布局,稳妥推进建设

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建设美丽的乡村也离不开科学规划的指导。在当前的形势下,美丽乡村的工作不宜快速铺开,搞形式主义,而是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避免社会财富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七)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总动员

从2013年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至今,我县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开展了美丽乡村宣传发动工作,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仍不甚了解、知之不多。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下一阶段建设中,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的宣传力度。

篇3:坚持生态宜居雕琢美丽乡村

一、制定目标, 完善机制, 推进美丽乡村制度建设

1、坚持突出重点, 典型示范。

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既坚持通盘筹划、整体推进, 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来, 着重抓好典型示范, 突出村场村、南埕村等示范村的建设, 率先做出样板、树立典型、摸索经验, 通过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促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

2、坚持因地制宜, 抓准特色。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坚持尊重历史传承、尊重发展基础, 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来进行, 尊重历史风貌和景观特征, 保持农村的特点, 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 展现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

建设美丽乡村, 群众认同、群众满意是根本标准和最高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意愿, 无论做决策还是抓工作, 都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群众的创造力, 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化解建设中的难题, 以万众一心、携手共建的态势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二、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 全县动员齐建设。

召开县镇村干部队伍及部分村民代表参加的推进大会, 传达贯彻上级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精神, 具体部署全县“美丽乡村”年度工作计划, 并借助县广电电视台、各镇村宣传栏, 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宣传, 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发动县镇村三级干部群众, 积极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

三、强化项目带动, 推进美丽乡村产业升级建设

德化县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十百千万”工程, 完善工程项目奖励规定和验收办法、鼓励扶持特色农产品创建品牌工作意见, 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的背后是“美丽产业”工程。在德化的农村, 不仅有三黒三黄、三白三红等特色农产品, 还有林下金线莲、铁皮石斛、黄花远志“新三宝”为主的珍稀中药材, 更有观光采摘、旅游休闲、农事体验、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乡村旅游项目, 可让游客沉浸在美丽乡村中尽享吃、住、游、购等一条龙服务。

去年来, 德化黑鸡、黑兔、黑羊出栏分别达90.1万羽、16.65万只、2.25万只;德化梨产量1.2万吨, 黄花菜650吨;淮山8000吨、白萝卜1.55万吨、优质米0.83万吨、红米500吨。目前, 德化县农特产品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有2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名牌农产品4个、省级著名商标3枚, 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特色农产品有30个。戴云黑鸡、吉盛黑兔、祥光油茶、英山淮山等15家农业企业被评为第七轮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 形成公司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推动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有序流转, 去年来新增流转耕地1870亩、流转森林资源2万多亩, 新成立涉林专业合作社54家。推进林地立体综合经营, 大力培育和发展林下经济, 目前已建成一批毛竹、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基地, 全县建立以林下金线莲、铁皮石斛、黄花远志“新三宝”为主的珍稀中药材示范基地3000多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乡镇,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 大力培育观光采摘、旅游休闲、农事体验、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乡村旅游, 目前已培育5处乡村旅游示范点, 云龙谷还获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国宝乡获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

四、点线面结合, 综合整治,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村场村是德化县确定的9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2013年全村已投入400多万元, 完成房屋立面改造30座, 道路硬化1.7公里, 建设了滨溪休闲公园, 屋后的田地已种上了30亩的油菜花和30亩马铃薯。全村水泥路宽畅整洁, 家家户户庭院装饰一新、绿意盎然, 经过立面改造的民居以“戴云山筑”风格的面貌呈现, 让整个角落充满了古朴的韵味。溪边栈道绿树成荫、翠竹婆娑, 幽静美好, 昔日原始杂乱的小村庄如今成了人们钟爱的婚纱摄影取景点。

2013年德化县围绕203、206沿线、旅游景区、镇区所在地以及中心村来选择培育, 以村场村、南埕村为板样确定8个示范点, 包括英山、石鼓、蔡径、半岭、猛虎、湖岭、小湖、大铭等, 累计投入1800多万元, 落实项目建设76个。同时围绕“百里杜鹃花带”和统一的“戴云山筑”建筑风貌, 以省道203、206线为建设重点,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线, 统筹推进城乡立面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公路两侧绿化美化、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 目前“雷峰—南埕—水口”示范线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浔中—国宝—赤水—上涌”示范线正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 在德化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点线面”结合环境综合整治, 全县广大农村展开了如火如荼建设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2013年德化县10个点线面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5935万元。上涌镇和雷峰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项目已列入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 总投资2864.55万元, 涉及18个行政村, 受益人口38735人。投入5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3.41万亩。下大力气推进检查考评工作, 累计巡查170个村、督促整改薄弱环节1500个。累计投入3300多万元, 改造乡镇立面17多万平方米, 创建省市级生态村82个。

篇4:生态城市 美丽乡村 绿色产业

一、生态城市:从“建筑节能”到“三个绿色化”

宜昌地处湖北省西部,是三峡大坝核心区,宜昌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目前城区园林绿化总面积达547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为41.25%和35.88%,公园绿地总面积1175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5平方米。

宜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牢牢把握“绿色决定生死”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城市、乡村、产业”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特优特美、大强优美”新宜昌的战略目标,把城市建设、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展现宜昌的绿色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宜昌以“建筑节能”为抓手奠定城市建设基础,并制定“三个绿色化”努力目标。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是宜昌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建筑节能工作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城市建设初见端倪。一是强化新建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专项审查、专项施工、专项监理、专项监督和专项验收”管理制度,保障全市公共建筑执行50%节能标准,居住建筑执行65%低能耗标准。2014年前9个月,就完成新建节能建筑面积398.2万平方米。二是加快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在市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大型公建项目中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截至2014年10月,宜昌市共有5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12.43万平方米,正在设计和申报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的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三是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全市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力度,在学校、医院、酒店等公共公益性建筑中率先推广。截至目前,经16次专家评审会评审,全市审批公示的示范项目149个,总建筑应用面积357.26万平方米。四是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14年全市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75.6万平方米,其中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面积11.3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面积64.3万平方米。五是加强建筑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开展“禁实”“禁现”工作。

“十三五”期间,宜昌市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典型示范、整体推进;政策激励、规范约束;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构建“建筑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配套产业绿色化”“三个绿色化”的生态城市发展新格局。仅以建筑绿色化为例,宜昌市计划自2015年1月1日起,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房地产项目、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中心城区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实现宜昌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水平居中部地区前列,并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生态城区。

为实现“三个绿色化”,宜昌市拟定了部门联动、试点示范、技术支撑、政策激励等七个方面的推进措施,以期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有效推动发展模式。今后,宜昌市将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步入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城市文化,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和时尚。

二、美丽乡村:从“一村一景”到“全域景区”

驱车行进在湖北省宜昌市城区至“三峡人家”景区的路上,群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山间云蒸霞蔚、溪水蜿蜒,碧山秀水间依稀点缀着一处处具有鲜明峡江风格的白墙黛瓦民居村落,一幅幅生动秀美的画卷展现眼前。

宜昌市通过“生态人居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生态文化工程”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每年“每个县市区建成2个以上宜居村庄、每个镇建成1个以上特色村庄、每个县完成15个以上村庄环境整治”目标,制定工作进度。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宜昌市非常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发放到全市6000多个自然村,引导基层组织规范建设。目前,在全市1336个行政村中,已有750个村完成了规划编制,18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重点村、11个“四化”同步示范镇所辖的194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在村域规划的统领下,村庄整治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并形成体系。

为科学指导并促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宜昌市还制订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培训了逾1.5万名管理人员和建筑工匠。同时,该市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部门和县市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职责和任务,并将其纳入市对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每月向该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市住建委定期对各县市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宜昌市还整合建设、环保、农业、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的相关资金,重点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近3年来,全市共建成乡镇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6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43座,购置密闭式垃圾中转车56辆,配备乡村保洁员3690人,63%的农村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该市因地制宜选择垃圾处理方式,平原和丘陵地区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方式,山区则实行“户收集、村转运、乡镇填埋”模式。当阳、远安等市县基本实现了全域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2013年8月,宜昌市远安县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区化”战略。远安找到著名的非营利环保组织北京绿十字,借助该组织,远安网罗了国内外规划、城建、设计等领域的300多位顶尖专家,实施全域规划、全域生态、全域美化、全域养生,创建美丽乡村、打造精品景区,大到一个景区,小到一间茅草房,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审核。长阳县也提出“全域旅游、全景规划”理念,按照“政策围绕旅游转、资金围绕旅游算、项目围绕旅游办”的思路,突出建设“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十大旅游重点村、十大重点农家乐”,加快方山石林、清江春天、盐池温泉、云榭山庄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和清江画廊转型升级步伐。

“全域景区”战略目前已收到成效,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2014年前5个月,远安县旅游综合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38.5%。远安县委书记周正英说:“我们先慢慢打造景区,把乡村、人文资源找出来,保护下来……20年、50年后,当树更大了,远安更美了,旅游超过工业,那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三、绿色产业:从“调和色”到“生命线”

在2014年举办的“首届中国(武汉)绿色产品交易会”上,宜昌市44家参展企业交易总额突破5.8亿元;2014年底,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涉足生态旅游、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9大“绿色”项目成为绝对主角,当场达成43.6亿元的合作协议。两次签约数据,彰显了宜昌绿色产业的实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宜昌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奏响绿色发展的激越乐章。

为山河添彩,让GDP变“绿”,为民生造福,宜昌人民在经济领域对绿色的向往超越了过去任何阶段。为实现绿色发展,宜昌市主动舍弃了许多曾经流金淌银的产业,将产业是否绿色看成事关“千秋万代”的“生命线”。

网箱养殖曾是许多县区的农业支柱产业。据统计,2013年之前全市三峡库区支流、河汊内共架设网箱7153口,主要养殖中华鲟鱼、长江肥鱼等高端品种。为确保三峡水库水质安全,宜昌市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全部取缔了网箱养殖。

放眼如今的宜昌全域,以绿色为标签的产业千帆竞发,创业激情与创新热望四处迸发。以沿江万亿经济走廊为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游做旅游;中游做服务;下游做工业。为此,宜昌潜心勾勒了一个新的轮廓。以宜昌高新区、宜昌新区、三峡国家旅游度假区、三峡枢纽港区为平台,突出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千亿产业”,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富有宜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闻名的秭归县,筑牢树立“绿水青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并抓”的生态文明之路。素有“小林海”之称的远安县,森林覆盖率达74%。县委、县政府提出“把绿色发展作为生命线”,下力做活“绿文章”。全县GDP由2011年的101亿元跃至2014年的178亿元,其中绿色GDP为142亿元,占到了79.8%。

目前,宜昌市初步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7%以上。近年来,宜昌已成功斩获国家第一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示范城市等金字招牌。预计2016年,宜昌的精细化工和食品饮料总产值都将突破18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总产值将突破1600亿元,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将突破1000亿元。

四、借鉴“宜昌模式” 破解“生态困境”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预见的是,各地将出现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热潮。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困境,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制度缺失困境、成本过大困境、模式雷同困境。上述这些困境,宜昌市过去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得到了破解,有的仍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总结“宜昌模式”的基本经验,对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极具实践和借鉴意义。

“尊重自然、制度引领、城乡联动、四化同步”是宜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探索出的基本经验。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原则在宜昌市城市园林建设中得到较好体现和落实,对如何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模式雷同困境具有借鉴意义。按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基本准则,以打造“青山绿水、山水相连,城外群山环抱,城中绿地成串、条块结合、纵横贯通”的峡江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不断塑造自身园林特色。2006年宜昌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并授牌,2009年顺利通过复查,2014年宜昌市委市政府确定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经过多年创建和不断巩固,宜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理念明显增强,城市魅力显著提升,宜昌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园林绿化为促进宜昌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制度引领”是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目前成功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发挥法律和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宜昌市这些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尝试,具有借鉴意义。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赋予设区的市地方人大立法权”改革措施之前,宜昌市已经通过人大决议等“准立法”方式,设立了永久性保护绿地、永久性保护山体、永久性保护水域等生态红线区域。这些探索和改革,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守法、执法”提供了有益借鉴。

“城乡联动、四化同步”是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最为突出的特色,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破解成本过于高昂困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以治理农村“白色污染”为例,各地过去都以为要想根治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保障,而这些巨额资金投入是县级财政无法承担的。但远安县的经验表明,第一年因为基础设施等投入过大,花费接近2000万元。等基础设施配套后,机制制度建立后,每年只需约600万元的资金。

“宜昌模式”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坚持“城乡一体、城乡联动”,坚持“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道路。

“生态文明”已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让我们期盼更多“宜昌模式”出现,培育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永续发展。

篇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2013-03-08 09:54:00 来源: 浙江日报(杭州)有0人参与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养育着九亿农民的广袤农村,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准确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多种树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工作,单纯地保护也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唯一手段。根据我们创建“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经验,我认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村庄、生态文化三方面的建设内容。生态农业以及由此延伸的生态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村庄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家园,农村生态文化则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

农业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农民是农业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因此,要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载体是抓好生态农业。除了对生态农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要抓好对农民的相关培训。在滕头村的实践中,对生态滕头的建设者实施了以“全程生态、全域生态、全民生态”为核心的全方位培训,以求达到生产生活全过程时时生态,全境全域范围内处处生态,以及全村范围内人人生态。

生态村庄要解决的是农民生活的物质家园。很难想象,如果生活区里鸡狗乱跳,休闲区里垃圾遍地,这样的村庄何以谈得上生态村庄。因此,在生态村庄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把生活功能区、公共休闲区、畜牧饲养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我们的实践中,以国家5A旅游景区的标准来建设生态村庄,参观区、农业观光区、生活区、居民休闲区等规划有致,并且形成了“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独特风格。

生态文化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文化概念,它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对生态生活方式的观念,生态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强化、持续优化的漫长过程。拿植树爱树观念的例子来说,滕头村现在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67%,期间经历过全民发动、教育惩戒、观念形成等较长过程。

努力探索适合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子 在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等生态文明的诸多要素中,要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目标,发展生态产业是重中之重。

生态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按照循环、可持续的要求,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体系。发展生态产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滕头村经济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生态立村”的原则,成立全国最早的村级环保委,设立项目进村的门槛,把效益虽看好但可能影响环境的50多个项目拒之门外,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旅游、园林绿化等生态产业。如今,滕头村已经建立起高效农业、清洁工业和特色三产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

滕头村空间狭小,自身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经济如何向纵深推进?我们的主要举措是大力发展“连锁滕头”。这方面,滕头园林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在全国各地的荒山荒地上建立了3万多亩苗圃基地,既优化了当地生态环境,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生态环境、生态美食为卖点的滕头生态酒店已经在宁波北仑取得较大的成功,我们将以此为模式不断复制、扩大连锁滕头的版图。凭借滕头村的生态美名,滕头白茶、滕头红酒等生态产品也将走上连锁扩张之路。这种生态产业的扩张,在输出生态产品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输出了我们的生态发展理念,为全国各地的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各地农村的基本情况有所不同,滕头村的经验也难以简单复制,但生态经济的总体特征是相同的,就是要因地因村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立足可持续发展。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生态经济内容的选择上,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或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或以专业村形式组团发展,或以集团引领模式多点开花。

着力寻找农村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契合点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建设美丽乡村,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为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以生态立村为导向引导发展方式转变。滕头村在早期起步的时候,为了尽快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准引进了一些项目,在付出了环境受损的代价后,村里开始思考产业转型,开始转变发展方式,逐渐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淘汰污染企业,建立工业区,把工业搬出村庄,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实现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赢得了全球生态500佳、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有向农村转移的迹象,由此带来农村土地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综合效益的选择上,一定要把住关口。二是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培育发展生态产业。发达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先污染后治理,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滕头村的工业项目一直坚持“精挑细选”,现在基本形成了清洁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发展生态旅游业则创造了全国村庄最早卖门票的先例,也带动了生态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各地的农村如果立足本村实际,围绕一个“农”字,坚持一个“生态”,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产业,相信“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是可以实现的。

三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有五:一抓环境保护,提高保障力;二抓环境整治,提高承载力;三抓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抓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理念;五抓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提高群众参与率。群众从生态建设中得到了实惠,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建设美丽乡村。

篇6:美丽生态乡村

一、“我与五朵金花有个约会”——大学生村官微剧本征集

活动说明:依托五朵金花乡村旅游平台,充分调动在平台服务的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撰写主题微剧本。要求深入群众、深入乡村旅游建设,挖掘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的创业故事、生活点滴。剧本将由团区委聘请的专业艺术老师加工,编排成一台舞台剧,由大学生村官担任主角,择机公演。

活动时间:3月-5月

面向人群:五朵金花乡村旅游平台大学生村官

二、“一街道一首歌”——青年原创歌曲征集

活动说明:以街道为单位,每一街道团工委推选一首歌至团区委。鼓励青年原创或改编,要求歌曲主题鲜明,风格多样,时代感强,易于传唱,大力弘扬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秀美家乡、歌颂幸福生活的主题,生动展示各街道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为美丽乡村建设营造文艺氛围。优秀歌曲将进行评奖并刻录成CD,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在全区传播。

活动时间:3月-5月 面向人群:全区青年

三、“青年心意,村村靓丽”——乡村美化方案征集

活动说明:依托全区各社区团支部,开展“青年心意,村村靓丽”——乡村美化方案征集活动。鼓励基层青年群策群力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方案可以是成立一支居民志愿者服务队专门定期维护社区环境,也可以是为社区添置一处花圃或者小景观。方案不拘一格,鼓励创意创新。团区委将筛选方案在网站公示并开展网络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

活动时间:5月-6月 面向人群:全区青年

四、“生态文明,美丽乡村”汇报演出

活动说明:将“我与五朵金花有个约会”——大学生村官微剧本征集活动形成的舞台剧、“一街道一首歌”——青年原创歌曲征集活动的获奖歌曲进行集中展示。

上一篇: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演讲词下一篇:未来的六种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