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的诗歌

2024-04-10

五四的诗歌(精选6篇)

篇1:五四的诗歌

红色的鲜花告诉我,

你曾燃烧的颜色;

凄寒的风雨告诉我,

那是一个飘摇的季节;

一年一度的春风告诉我,

你永不褪色的风采;

惊涛与绝壁告诉我,

那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

于是这一天,

成为青年的节日。

回首往昔,

九十载风霜雨雪,

九十载绚丽的收获。

放眼今朝,

盛世中华。

青春奔放的歌喉,

为你引吭、慷慨长歌。

崭新的未来,

乘上你垂天的羽翼,

穿云破雾,凌霄直上,

只有希冀,没有蹉跎。

篇2:五四的诗歌

播撒着炙热的光芒。

五月的花海,

奔涌着浓郁的芳香。

擎一樽琼浆,

共鉴青春的理想。

那甘香的美酒,

浸透了时代的希望。

春日的雨露,

灌溉了奋斗的理想。

冬日的`风霜,

锻造了钢铁的脊梁。

谱一曲乐章,

共唱奉献的力量。

那珠峰的积雪,

被这歌声熔化成

博爱的溪流,

涓涓流淌。

啊!青春的琼浆,

醉人的琼浆。

满斟了民族的理想!

啊!青春的乐章,

豪迈的乐章,

篇3:五四的诗歌

一、外国诗歌翻译与文学的延续性特征

胡适作为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开始翻译外国诗歌的时候, 使用的是文言翻译形式完成的。胡适的这种文言旧诗体的翻译方法, 同前人对外国诗歌翻译来比较, 有了一定的改进, 但是这种改进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当胡适后来使用白话文进行外国诗歌翻译的时候, 效果却明显地得到了提升, 翻译起来也更为顺手, 其白话翻译代表作为《关不住了》。胡适对新诗要求要予以解放诗体, 提倡使用白话文进行翻译, 打破传统的整齐句法。这个作为他的追求, 虽然经历了一段探索的距离, 但是通过翻译《关不住了》这首英文诗歌之后, 帮助其很好地实现了目的。人类传统文化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延续性, 文化的延续性在各个历史的发展阶段都是如此, 即使爆发了某一形式的革命, 文化的这种延续性依然会延续下去。因此, 我们可以说文化的最传统、最本质的规定性。假如我们将社会看作是传统内容的大汇集, 那么这个大的汇集, 就是由各个小的传统内容构成的。诗歌就是这一传统内容的小集合之一, 诗歌的美学传统具备特定的历史延续特征, 但是在诗歌文化的内部, 不同种类的诗歌其延续性的耐力是存在差异的。在翻译的过程中, 从国外诗歌翻译过来的白话诗歌, 从严格意义上讲, 称不上是国外诗歌的一个小支系, 但我们从文化传统延续的角度分析, 这种翻译的诗歌是一种最薄弱的集合体。

五四诗歌革命作为一种文化上的方法论选择, 胡适通过翻译《老洛伯》主张通过白话来领略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诗歌来改变古典主义的一些传统观念。陈衡哲在翻译的文章中, 指出诗歌里面的写实和人道主义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出发, 这一翻译方法作为具备实用性的工具主义,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翻译的精神本质表现出的是获得实用性的公理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 因为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 这一实用的翻译方法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在充满着明显的功利主义气息下的时代, 新诗革命的开展呈现出的是浓厚的人为特点;但是诗歌这种最为古老的文学类型, 其在本质意义上与小说等区别, 表现在诗歌丰富的美学特征上面。随着新诗革命的开始, 上面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这造成了我们在对国外的诗歌进行翻译的时候, 会处于特别复杂的环境中。

二、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诗歌翻译对象的抉择

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的翻译者作为外来诗歌的引入和倡导者, 翻译作者的选取, 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对当时出版的十多种杂志的分析, 我们得出:五四运动背景下中国翻译者对国外诗歌翻译最多的是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Meg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得知, 当时的郭沫若、宗白华两位文学家, 在通信的过程中, 可以发现他们受到了歌德这位诗作家的诗学观念影响。1920年, 郭沫若同志写给宗白华的信件里面, 就对歌德的人生观作了详细的介绍, 对歌德诗歌观念中的情感表达的自然性作了分析。1922年在中国的时事新报杂志上面发表了对歌德诗歌的白话翻译文章, 对歌德诗歌的翻译, 有的翻译者采用的是白话自由体裁进行的, 有的是中国传统的骚体翻译的。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当时中国的翻译者, 在诗歌翻译方式的选取上, 并没有走向自觉, 探寻一条同现代语言、现代生活相符合的诗体, 但是在翻译的过程中, 对歌德诗歌表达的情感流露、诗歌情感的自然性都有了一定的体现。很明显这种体现顺应了当时中国诗歌革命的发展需要。

罗志希在1919年的新潮评论栏中, 对少年中国第二期里面惠特曼的一篇诗歌进行评论时指出, 惠特曼在诗歌创作的时候, 指出了以下几点:首先, 要具备足够的魄力来对旧诗的形式等予以打破;其次, 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语言文字, 通过使用新的语言文字, 来避免所谓的俗套;再次, 要具备从普通生活中捕捉新的诗歌题材的能力;最后, 所创作的诗歌要感情方面豪迈。1922年, 刘延陵在一篇文章中对惠特曼介绍时指出:惠特曼不仅仅是一名美国新诗派的创始者, 更是作为一名世界新诗歌创始者永留文学史册。之所以这样讲, 从以下几个原因进行了阐述:首先, 惠特曼打破了诗歌形式、诗歌音韵上的格律要求, 通过纯粹的白话形式进行诗歌的创作。这有效的解放了诗体, 将新诗的形式进行了全新的开创;其次, 惠特曼在诗歌的取材上, 从原有的事物, 转移到了平凡的人物、事物、语言、实践。指出伟大的东西蕴藏在平凡里面, 平凡表现出伟大。这就使得以往的神典故事、各种领域的英雄人物不再是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而是面向了活着的人生。

通过前面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知, 当时中国诗歌翻译者, 重点对准了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Meg 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之所以如此, 是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翻译语言的白话特点、音节的自由特点;其次是感情表达的真实性和直接性;再次是诗歌选材的生活化与生命化。这三个特征构成了五四新诗革命的重要表征。不管是胡适先生的文学改良八事, 抑或是陈独秀先生提出的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都是与五四新诗革命的精神本质相互统一的。由此, 我们可以得知五四新诗革命这一阶段, 翻译者选取Rabindranath Tagore、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Meg Whitman等三位国外诗人的作品进行翻译, 都给当时的新诗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三、五四背景下新诗革命诗体类型的特征

五四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翻译者, 通过不同诗体类型的互译, 探寻对国外诗歌的深入理解的途径。著名的翻译家刘半农先生, 曾对瓦雷里的《咏花诗》进行过翻译, 原作为白话散文体裁, 刘半农将其翻译成五言古诗, 这种翻译使得诗歌的韵味产生了明显的变换。翻译之后, 刘半农对原诗评价时指出:措辞平易, 句法正确, 并指出这是对17世纪古拙艰深之习的一次革命。刘半农的这段评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一首诗的评论, 更是一种诗歌理想的表达和追寻。但是, 在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对国外诗歌的赞赏并没有得到直观的表现。

导致问题的成因在哪呢?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刘半农翻译的这首《咏花诗》原本是白话自由体, 但是刘半农却将其翻译为五言格律形式。从《咏花诗》白话体到五言格律体的翻译, 是高水平的翻译家, 依靠高深的翻译技巧将诗歌的外在意义表达的过程。在表达的过程中, 诗歌的原味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诗歌韵味是多种因素构成的, 诗体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 国外诗歌翻译的特殊性, 是诗歌意味产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刘半农使用五言诗体对白话自由诗体进行翻译, 的确能够传达出诗歌外在意义层。而其他的层面因为诗体翻译而造成丢失。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 翻译语言对原有诗歌意味的重要意义。这两种不同的诗歌题材其表现出的内在节奏是有差异的, 导致诗歌的原有意味在进行翻译传达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我们从翻译实践的深层分析可以看出, 国外诗歌的自身意味是表现在语言的特有节奏里面。通过五言或者七言的诗体对白话文进行翻译, 其难度非常大, 原因就是如此。因此可以这样讲, 诗歌体裁不仅仅是一种内在表现形式, 更是影响翻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知在中国和外国不同的诗歌体裁之间, 进行翻译时所取得的成果, 所遇到的失败, 为中国诗歌翻译者认识新诗革命的本质,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正像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刘半农通过翻译经验的总结, 指出五言七言诗体在诗歌内涵生成方面, 存在着先天性的盲区, 这种盲区导致同白话自由体的翻译, 诗歌意味方面会表现出对等的关系。中国新诗革命的倡导者认识的改变, 是对外国诗歌翻译经验总结的过程, 也是中外诗歌互译、中外文学交汇的过程, 在这一交汇过程中, 中国翻译者逐步探索出了诗歌翻译的逻辑和技巧, 为中国五四新诗革命的发展、中国后来诗歌翻译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我国翻译国外诗歌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提升, 翻译者对国外诗歌翻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 中国的新诗革命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新诗革命道路上的争议事件也不断地产生。通过征求读者的不同翻译, 来探寻外国诗歌翻译的真谛。著名的诗人徐志摩曾说想进行一次认真的诗歌翻译尝试, 徐志摩的这种尝试代表了当时中国诗歌翻译者的探寻与追求。

以上我们对五四时期开始阶段外国诗歌翻译的内容研究可以得出, 五四时期中国的新诗革命阶段, 我国学者对诗歌翻译的认知和发展过程, 其深入的程度同新诗革命发展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诗歌翻译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 同那一时期新诗发展过程当中, 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相互关联的。当时对外国诗歌翻译的过程, 真实地反映了新诗革命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 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下外国诗歌翻译时代特征的研究, 我们了解到国外的诗歌翻译, 同中国的诗歌革命相互间, 表现出了特别巨大的正面互动关系。也是因为新诗革命者所表现出的这一功利性, 使得新诗革命者将自己变成了诗歌翻译者。在通过哪种诗体来对国外诗歌完成翻译的时候, 这些翻译者通过逐渐的探索过程实现了翻译的自觉程度, 表现出了由个体翻译到有意征译的特征。在这一探索的过程当中, 翻译工作者逐渐地发现, 中国的白话自由体, 对国外诗歌翻译有着很大的可能性, 有了更为充足的理论支撑, 便于更好地进行外国诗歌的翻译, 这一长期互动的过程, 推动了我国诗歌翻译的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兰.意识形态和个人审美标准对穆旦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J].时代文学, 2010 (9) .

[2]陈凤梅, 魏昭颖, 李洁.试论梁实秋翻译美学思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S2) .

[3]张政.简论辜正坤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J].世界文学评论, 2009 (2) .

篇4:五四的力量

5月4日,经周密筹划,北京3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五四运动全面爆发。随后,五四运动旗手陈独秀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對强大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篇5:五四的长篇诗歌

如果给我翅膀,我愿意振翅在天空中飞翔

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做一个热血青年铸就辉煌

即使死亡,也要有华夏之土将我埋葬

这是对英雄的崇敬与信仰

从此,救国存亡的光芒在华夏上空永远辉煌

从此,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在神舟大地上永远飘扬

曾今,一位英雄在二十世纪发声高歌

那声音听着想从远古而来,却又在今日回响

没有丝毫的无力与懦弱,我从那声音里听出了黄河长江

那波涛的激荡

那振聋发聩的声响

那满布崇山峻岭的大地苍茫

犹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奇响

为新世界而生,即使要自己灭亡

他怒放于五千年沉淀的黄土之上

燃烧了百年的腐朽与失望

她涅槃于耻辱,发出了胜利的光芒

这是李大钊的高声歌唱

这是庶民的胜利之光

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之光

鲁迅先生点燃了野草

毁灭这旧世界的所有不公

为新世界点燃希望

永远辉煌,五四之光

像一代代英雄儿女的前赴后继

永远的英雄

永恒的光芒

生亦何惜,死亦何惧

让我死时,依旧看见那道光芒万丈

在渐渐清晰的视线里遥望

即使是死而后生的脚步

从不慌张,举目四望

我们都不曾失去方向

我们曾经四顾沉思

不负我们毅然守望

生就于死去的脚步里绽放

她的光芒永远铭刻与中华民族的宏伟丰碑之上

闪着不朽的光芒

华夏青年精神的是什么

信仰,气节,担当

不论时空变幻,时间流转

却无法改变

这是炎黄的血脉

民族的信仰

思绪奔涌,激情飞扬

沿着九十六年的历史长廊

光辉的历程波澜跌宕

跨越那道岁月的时光

青春的双翼乘风飞扬

飞过九十六年的风雨沧桑

九十六年的时光

斗转星移不改志向

永远将理想扛在背上

永远将责任装进行囊

那辉煌的光穿云破雾

照尽苍茫

五四的旗帜迎风飘扬

青年们在每一年的今天

都是那么的风流倜傥

背负着无限荣光

高歌壮丽

豪情万丈

光荣与梦想

承载于春日的阳光

洒在我们的身上

五四时燃烧着的光辉岁月

洒满血泪与反抗

呐喊着抖掉污泥朽土

还一个大好河山

用热血融化那凝冻的坚冰

给一个崭新的河湖山川

面对新时代的波涛汹涌

用坚强与自信驾驭惊涛骇浪

在中华复兴的征途上

不甘平庸以寂静

即便曾经在历史中迷失孤傲方向

我们不变的赤子之心

依旧在青山绿水间不断荡漾

在痛苦中照亮希望

在希望中振翅飞翔

让自豪的声音响彻天际

九十六年后

他们就这样展示令世人惊讶的目光

出征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中华崛起的征途上

昂首阔步

书写新的篇章

学子心上闪烁着的光芒

一烟烽火打破了那埋头苦读的好时光

诺大的校园里不再只有书声琅琅

还闪烁着那束五四的霞光

那光芒似雷似电,惊破天际

九十六年,依然记得

那一九一九年的群情激昂

他们的演讲余音绕梁

他们说,青年当自强

深情的目光

与科学民主的理想和信念碰撞

如音悦耳,如鸣佩环

音响叮当

多少年历经风雨沧桑

地老天荒

五四之光

照耀着心灵的土壤

来日方长

激起千层波浪

在风雨中成长

美轮美奂,郁郁苍苍

青年在这个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郁结智慧的灵光

怀揣着民族未来的希望与理想

昂扬向上

永世不忘

篇6:有关五四的诗歌

允许我为你高歌吧

以后夜夜我不能入睡

允许我为你哭泣吧

在眼泪里我能自由地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

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梦里的日子很多

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在那片青色的山坡

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

等待着终于有一天

它们在世间传说

青春的花开花谢

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四季的雨飞雪飞

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纠缠的云纠缠的泪

纠缠的晨晨昏昏

流逝的风流逝的梦

流逝的年年岁岁

纠缠的云纠缠的泪

纠缠的晨晨昏昏

流逝的风流逝的梦

流逝的年年岁岁

汪国真《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我心飞翔 》

走在今生的路上,预感到有一种高度,

等我进入。那高度当在欲望之上,

杂念之外,那儿飘来的云,

视我为一粒灰尘。

它在何处?若世界小如我的心脏,

它就在我的心中;若我的心如世界般辽阔,

它肯定就在世上。

听说寻找它的人,不能用脚,

要用翅膀飞翔。而我的翅膀

还存放在我的梦中。

长长的跋涉后,我获得了梦的翅膀,

高高飞扬。我在天空遇见风,

遇见了云和太阳。

我明白了人为什么羡慕鸟,

鸟不是动物,鸟是空中的境界。

飞翔原来如此快乐。

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

我在飞行中听到了心脏的跳动。

我俯视,发现我的内心竟如此丰富,

它真如大地一样广阔。

我感谢地上的生活,

从前的行走原来是为了飞翔。

祝福所有收藏了翅膀的梦,

祝福所有寻梦的人。

当我的愿望实现之时,

我在空中任意舒展,随风飘舞,

像神采飞扬的思绪,

像壮丽洁白的颂歌。

这液态平静的蓝调啊,

清澈见底又深不可测。

它就是智慧,它就是永恒,

我正与永恒对视。

世界的道路也就是心境的道路,

心境的天空也就是世界的天空。

我降下。落在寂静的山峦上,

连成一片,仍然是今生的我,

却获得了一种重诞的感觉。

我仰视。仍然有无数的我在空中

飞舞,那么轻盈,那么自如,

在飞翔中领略到一种彻骨的畅快。

我已体验过行走的艰辛,

飞翔的超越,

当我需要智慧的时候,

当我面对永恒的太阳。

青春万岁》序诗

王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青春之美

青春之美在你脸上洋溢,欢快的笑容从心里发出,你的心如花一样鲜艳,迷人芬芳,惹人心醉,那种自然美,那种情之美,那种爱之美,令你喜不自胜,神情飞扬。

青春之美是一首壮丽的歌,青春之美是个不朽的字眼,青春之美令人留恋。每个人都经历了青春时代,而有的人无可奈何地让青春之美从身边离去。如今青春之美停留在你的身上,能不叫你觉得青春之美来之不易,倍加珍惜。

青春之美不是容颜的表露,而是获得了比容颜更美的青春心态。这种青春之美不是用年龄来划分,不是用岁月来度量,不是用时间来换取,而是情感缔造出来的心灵舒畅之美。那是种有人爱的感觉荡漾出来的喜悦,比青春之美更灿烂,比青春之美更具光彩,比青春之美更有魅力,这是一种成熟之美,一种永不褪色情感之美,她超越了青春之美本身,是我的爱浇灌出来的青春之花。我愿用火热的激情染红你那颗疲惫的心,我愿用优美、真挚的情诗陶冶你的心灵,我愿用执着、坚定的爱让你感到无上的慰藉,把你的情感由星星之火燎原成一片,燃烧在你的心里每个角落;把你的情感从平谈中调整到一个高昂的状态,烦忧从你眼前消逝,皱纹从你额角抹去,情感的困惑有了爱的去处。每天想的是我的爱恋,每天盼的是我如诗如歌的话语,梦里念的是我温柔的抚慰。有了这种寄托、牵挂青春之美才能天长地久。

上一篇:设计的神奇作文下一篇:月结会会议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