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读后感

2024-04-22

倾城之恋读后感(共14篇)

篇1:倾城之恋读后感

说到怨妇,不由想起曾经翻阅过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小说里写白流苏的家庭亲情冷淡,使得离了婚的她不得不离开这个娘家,想寻找另一片天地。

开头白流苏就在这封建大家庭的枷锁里,几个哥嫂就七嘴八舌地要逼着她回去为前夫奔丧,白家的守旧人物不止是一个,而是一群,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逼迫下,白流苏表现出一种悲愤的怨妇形象,一声““这屋子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

而后,她搅散了她七妹的相亲对象――范柳原,成了她七妹与范柳原的中间人。

于是,她开始了一场赌局,以她的前途为注。

她开始把握她与他之间的距离,所谓有把尺子的距离在她与范柳原之间,才有神秘的美感。

白流苏对于范柳原的性格剖析:你最高的理想是一个冰清玉洁而又富于挑逗性的女人。冰清玉洁,是对于他人。挑逗,是对于你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彻底的好女人,你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我。

白流苏对他道:你要我在旁人面前做一个好女人,在你面前做一个坏女人。

或许,这才是男人心目中喜欢的女人形象,在外面你是一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而在私底下你却是个柔情似水、风情万种的小女人。

白流苏对范柳原道:是那样的好,初次瞧见,再坏些,再脏些,是你外面的人,你外面的东西。你若是混在那里头长大了,你怎么分得清,哪一部份是他们,哪一部份是你自己?”

可见白流苏是个很明智的女人,若是从小在污泥里长大,又怎知道什么是坏,可能认为那坏的便是好的,你又如何分清?

“因为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之爱往往就停顿在某一阶段,很少结婚的希望。”这句一出,便知道白流苏对于爱分析得相当通透,肉体恋爱只是一种生理的需要,随便哪个丰满的女人都可以满足象范柳原这样的男人,而精神恋爱,一种飘渺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一种思想上的互动,并不是每个女人能够供给的。

香港的沦陷帮了白流苏,他们在患难中彼此搀扶。他们开始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如果这个世界濒临塌陷的边缘时,天地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相互搀扶,相互依偎将会成为必然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寂寞和孤独的时候,尤其在意想不到的绝境里,人们更害怕寂寞和孤独。

胡琴依旧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小说的开端与结尾都出现胡琴这个道具,有它的存在性的价值,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

篇2:倾城之恋读后感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之外都是悲剧的结尾,但我看了它之后觉得《倾城之恋》也是一个悲情的结局。虽然小说成全了白、范的一段姻缘,但两个自私的人都各有所图,乱世之中无奈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映射出那个时代的悲剧。

张爱玲的命运是悲惨的,所以她的作品都透露着凄凉。小说中,女主人公白流苏生在一个家道败落的贵族家庭,白公馆的老钟、四爷手中的胡琴,一切透露着腐朽的固执,物是腐朽的,人也是腐朽的,一切都注定了白流苏要经受这腐朽的社会的摧残。命运正是这样,她被迫嫁到了唐家,成了利益的牺牲品。丈夫对她冷漠,家人对她漠视,她的生活好无助,这是腐朽的社会制度和人们得自私的结果。她要对命运进行反抗,毅然选择了离婚。然而,悲惨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她又面临着选择,那个落魄的社会就是这样没完没了的摧残着这个柔弱的女子。

与此同时,范柳原也经历着命运的折磨,财产被人侵夺,爱人被迫分离,一切都透露着那个社会的黑暗。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那是一个极度自私的社会、那是一个腐朽落魄的社会。虽然最终柳原夺回了家产,但却永远的失去了最爱的人,于是他变得堕落,不是他想堕落,是那个落魄的社会在摧残着每一个人,逼迫着他走向堕落,因为那个社会没有给他留下一点希望。

但命运的巧合让这两个悲情的人遇到了一起,于是爱情就发生在了这两个自私的人之间,是的,爱情就是自私的,一个在苦苦的寻早一个依靠,一个归宿,另一个在失去了爱人之后只想找一个精神的安慰。他们各有目的,于是为了捍卫各自的那一点自由或是物质上的算计而互不妥协。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两个人的目的显而易见,白流苏只是想要一个承诺,仅此而已,却无比艰难。时间从指尖划过,岁月不会为任何人驻留。作为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她没有资本再激将下去,于是她孤注一掷的顺从了命运。

这时,香港沦陷了,战争成全了她,文章中强调了“她”,范柳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哲学,这一场轰炸只不过是炸毁了他心中的浮躁。生死契阔,在死亡边缘让他们放弃了名誉、利益等尘世的一切浮华,这时候就只剩下了爱情,一个大都市倾覆了,却成就了一对姻缘,着实让人无奈。

他们谁都没有错,错就错在那个混乱不堪的社会。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为了各自的目的勾心斗角,传说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这个世界里只能是一种单纯的幻想而已。乱世中谁是谁非?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没人知晓。一个女人,把命运当作赌注,想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篇3:倾城之恋读后感

2009年3月某天, 那个上午我都是在南大图书馆的机房里昏沉沉地度过, 过了12点半才觉得应该出去吃点东西。室外的空气闷热而混沌, 吃的过饱的我强打精神到处闲逛。正愁无法打发时间, 忽然想起还有一家看起来比较雅致的书店——万象书店。这家书店我早就知道, 但怵于它的外观:宽大的玻璃门、有点欧式的装潢, 一切看起来幽静而雅致, 与门外喧嚣的马路似乎是两个世界。而我喜欢书堆得满满的到处都是且无从入脚的书店, 因为这样显得很亲切。但鉴于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于是还是步入这家书店。

走入万象书店, 发现所有的书架都不是很高, 书按类别整齐地摆放着, 店里的人也不很多, 我就这样随便浏览着书的封面或书脊, 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图书馆之恋》, 原名:L’Amour des bibliotheques, 法国人古勒莫 (Jean Marie Goulemot) 写的。

我在图书馆工作有些年头了, 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对图书馆的感情有多深, 也没有认真去探究读者对图书馆的感觉是怎样的, 于是乎这么一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立即买了下来。

1、阅读是一种自由

在古勒莫先生看来阅读是一种自由, 它让人在没有优劣之分的精神世界里享受心灵的自由与舒适。他对于书的这种爱跨越了凡尘俗世, 这种深厚的情感对身处丰饶阅读时代的我们, 显得是那么的纯粹与高尚[1]。

阅读通常是那么的让人愉悦, 五柳先生曾说: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在《图书馆之恋》书中古勒莫先生也产生了类似的感受:他认为在图书馆阅读时, 人们会不在于甚至忘记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不管是愉快还是不以为然的目光, 人们也会逐渐忘却了身体的束缚[2]。可见在图书馆, 在那里阅读是一件让人放松、忘记烦恼而惬意的事情。

2、阅读与图书馆

2.1 阅读与图书馆环境

阅读离不开图书馆, 古勒莫先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 发现了“阅读”对于图书馆的意义, 即图书馆特有的环境对阅读的意义。

古勒莫先生注意到虽然自己家里有很多书, 但他仍喜欢到图书馆去阅读这些书籍。在图书馆他感受到与在家中读书完全不同的、奇妙而独特的体验:在书房里, 没有其他人的存在, 没有了“图书馆里的成千上万种细小的声音, 像胳膊在桌子上的摩擦声、翻书声、用笔写字的声音, 加上现在的电脑开机的声音”[3], 他已经无法进行阅读。对他来说图书馆所有这些声音包括无数其他的声音是在阅读时不可缺少的。这一切构成了古勒莫先生所希望的书和阅读的那种生活。古勒莫先生说:“我从书上抬起头, 是为了欣赏对面那个沉浸在书中或是梦想中的一张脸, 它就像是另一个我一样让我感动”[4]。图书馆具有的群书环绕的独特环境, 及人与物所凝成的那种的静谧美好的氛围深深吸引着古勒莫先生, 也就促使他能够安心地、微笑地投入到美妙的阅读中去[5]。而这就是在图书馆阅读的巨大魅力的原因所在, 是现代网络快餐式的阅读无法给予的。孔子曾云:学而不思则罔。一个阅读的空间加上一个思考的空间这一切使得在图书馆阅读显得非同寻常。但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再次体验到图书馆阅读的那种自由、舒适的心境呢?

2.2 读者与图书馆

图书馆之于读者是怎样的呢?对于古勒莫先生而言:“它们 (指图书馆) 奠定了我的阅读生涯, 甚至还可能奠定了我的生活本身”[6]。对于作者来说“在整体上赋予图书馆特性的, 是阅读在书籍和公众之间建立的身体和智力的联系”[7], 读者身体与图书的密切接触使读者沉醉于图书馆, 图书馆的这种特性促成了读者对阅读的喜爱, 也融入了人的生活中。

古勒莫先生认为图书馆也是读者们的梦想滋生的地方。“在读者们的沉静中孕育着欲望, 酝酿着梦想, 进行着暧昧的摩擦和转瞬即逝的碰撞”[8]。梦想就在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活动中孕育、繁衍, 并迸发出闪烁而亮丽的光芒。

古勒莫先生认为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港湾。对于他经常光顾的黎塞留路的图书馆, 他说:“ (图书馆) 是一个理想之地, 不会受到世间沧桑和偶然事件的影响, 是一个安宁的避风港。能够被它接纳, 我感到骄傲和幸福”, “对我来说, 这个图书馆就是天堂存在的证据[9]”。

图书馆有这样的魅力?它具有怎样的宽厚的心胸接纳它的读者?图书馆具有怎样的气质, 让它的读者流连?图书馆就是天堂?这是怎样的褒奖啊!

3、图书馆阅读的困境

古勒莫先生在那个时代也已发现图书馆的阅读慢慢离我们渐行渐远。网络阅读促使更年轻的人们也坐在了家里面对着电脑或手机进行阅读, 曾经有过的图书馆阅读的感受人们在逐渐忘却。

在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无比丰富, 各种网络阅读手段层出不穷, 无论是电脑阅读还是手机阅读使用的人越来越多。据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10]。有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2年, 读过一本电子书的成年人比例有所上升, 从16%增加到23%[11]。网络阅读带来的更多是快餐式文化, 带给读者的不仅是信息密集式的轰炸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实际阅读的贫瘠。读者从阅读中获得的有多少或许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据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10万种图书中, 有3万种图书读者没怎么使用过。10万新书只有60%是在两次以上的借率, 40%是在两次以下和零借次的现状[12]。人大图书馆副刘春鸿先生在反省图书馆借阅问题的同时提到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即读者的阅读习惯已发生了改变。

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自由阅读史。当代图书馆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没有人来阅读的图书馆还能称为图书馆吗?图书馆与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是否会从此断裂了呢?

4、未来的图书馆阅读

未来的图书馆阅读会怎样呢?

据2012年第九次全民国民阅读调查统计结果:让人欣喜的是图书阅读率由2010年的52.3%增加到53.9%[13]。同时75.3%的18—70周岁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报告发现在2012年经常读书的人当中整整89%的人都表示之前12个月至少读过一本纸质书[14]。可见人们还是需要纸本图书的阅读并且愿意去阅读的。

现在手机、电脑及平板的运用, 虽然当读者不再被图书馆及其开放时间的所限制。但由于这些阅读器在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方面的原因, 极大地影响到数字阅读的愉悦感;同时网上信息海量丰富, 其特有的链接、交互方式很容易诱惑读者迷失其中, 难以专注阅读。从这里可以看出图书馆在阅读环境中的优势也依然存在。

因此我坚信热爱图书馆、热爱阅读的人们依然很多, 就像古勒莫先生认为的那样, 图书馆是热爱阅读的人的天堂。我想念起我的图书馆来, 虽然它很普通, 但它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想念图书馆中书的味道, 想念刚清洁过地板后空气中弥漫的气息, 想念走廊上同事熟悉的脚步声以及她们爽朗的笑声。

让我们坚守我们的天堂,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摘要:法国人古勒莫的作品《图书馆之恋》是一部有着隽永而清丽文字的书稿, 当我们阅读了这本书不由得热爱阅读, 热爱图书馆, 更让我们这些图书馆人更加珍视我们的工作。

关键词:图书馆之恋,古勒莫,阅读,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杨祖逵.阅读—图书馆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兼评让.马里.古勒莫的《图书馆之恋》[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7) :138-140

[2-4]让.马里.古勒莫, 孙圣英译.图书馆之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5]范梅兰.深深的眷恋漫漫的忧虑— (法) 古勒莫《图书馆之恋》试评[J].图书馆杂志, 2010 (3) :21-22, 66

[6-9]让.马里.古勒莫, 孙圣英译.图书馆之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2年7月) [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2013-4-9]

[11]纸质书会彻底消亡吗?[EB/OL].http://www.cn.wsj.com/gb/20130115/opn071912.asp[2013-04-09]

[12]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4/24/content_11246685.htm[2012-04-11]

[13]纸质书会彻底消亡吗?[EB/OL].http://www.cn.wsj.com/gb/20130115/opn071912.asp[2013-04-09]

篇4:《山楂树之恋》读后随笔

之前稀里糊涂的看了刚出炉的电视剧版《山楂树之恋》,总觉得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今天读了小说才叫过瘾,真的感觉至纯至真的爱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听说作者艾米和“静秋”是好朋友,是位美籍华人,并不是什么作家只是喜欢码字而已。她在“老三”逝世三十周年的时候写出了这篇小说以此纪念那个为爱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小说首先发表在海外的一个华人文学论坛里引起轰动,继而才在国内发行的。就小说本身而言,能感动整个华人世界实属不易,大概是人们对纯美爱情的期盼和羡慕吧!

诗人汪国真说“情到深处人孤独”,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如何进步,但凡能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都离不开爱情,越是凄美越赚眼球,人们总是为两个彼此深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感到惋惜。可我觉得何必如此?如果两个人在他们最美的年龄相遇那是幸运的,如果在他们最纯的思想里相识那是美好的,如果在他们最爱的时候分开那是永恒的。那时没有婚后的柴米油盐、没有生活里的磕磕絆绊,情窦初开的两人相遇相爱岂不是神仙般的生活?这样想想“老三”走的早未必不是好事?他留给“静秋”的是永恒的眷恋,留给读者的是无限的回味和感动。

女读者眼里永远有自己的“老三”,他或高大俊朗或才华横溢或意重情深,但最让人敬佩和感动的是他爱的真诚和无私。但问,有几人能像他那样只求付出不图回报?有几人能像他那样跋山涉水挨冷受冻只求看“静秋”一眼?有几人能像他那样把自己最原始的欲望压抑下来替所爱之人着想?然而,“老三”做到了,他是现实中的人,他是梦幻中的天使,他有真实的音容笑貌,他有天使般的真善柔情......

男读者眼里的“静秋”应该是天生丽质、楚楚动人,让人一见钟情的吧?她有小龙女的气质、维纳斯的身材、林黛玉的才华,时而冰雪聪明、时而羞涩矜持、时而蛮不讲理、时而坚强冷漠,无论怎样在“老三”眼里都是美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留给读者的不仅是旷世绝恋更是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时运的不公……

我觉得,我们爱《山楂树之恋》不仅是故事本身凄美温婉,更是因为我们都曾有过同样的水木年华,我们也都曾有过同样的情感共鸣,哪怕是懵懵懂懂、哪怕是阴差阳错、哪怕是弹指瞬间、哪怕是单相思念,也是那样的忘情、甜蜜亦或不甘,她扣动的是所有人的心弦,虽不是轰轰烈烈但也如潺潺溪水绵绵不绝。毕竟绝大多数人与你我一样过的如此平常,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在别人的凄美里感悟自己的过往!

“爱到极致如净土”,《山楂树之恋》的全部意义在于其一尘不染的爱情故事对现世物欲横流、情感泛滥、爱情贬值的无限抨击,她唤起人们对单纯的、洁净的爱情的怀念和向往。胸抱《山楂树之恋》,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三”与“静秋”在树下忘情起舞的身影......今天也没管它三七二十一,看到伤心处便不时啧嘴慨叹,谁说喜形于色就是缺点?我表里如一不应该吗?

指导老师: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 谢冬

篇5:倾城之恋 读后感

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她笔下女性是新时代下的旧女性,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不可能在外抛头露面的工作。曾看过有人评论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我觉得白流苏是自私,当时社会环境下,像白流苏这样的女性,这样的环境下,想当然 想抓住范柳原这根稻草。同样,范柳原也是自私的,他对白流苏费尽心思,却没想过要娶她,就是等她投怀送抱。在这场爱情的角逐里,最后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结局也是完满的白流苏得到了婚姻却对自己未来有一种说不出的虚无感。对于我个人的爱情观里,我却觉得是不够完美的。

最后一段话“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苍凉的故事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悲凉感。我觉得《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给自己一个童话,张爱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都市作为背景,展现了人性的堕落,精神的扭曲等等,给人一种苦闷压抑的感觉。看了张爱玲的作品,我觉得她有着一个自己的独特情感世界,她扎根于低处,细细的观察着人性。我听有人说过一句话“她作品写到芸芸众生,嘲讽,刻薄,最后心还是软了,这都是基于她的这种深藏着的爱。

篇6:倾城之恋读后感

永远的倾城之恋那似乎是她笔下最浪漫的传奇。大片爬满爬山虎的矮墙,一树火红的花在湛蓝夜幕下极尽繁盛地开。这是张爱玲的天荒地老,她自己说了,最容易让人想起天荒地老的场景。两个红尘里流浪的人,像是受了这份意境的感染,对话里忽然带了沧海桑田。然而终究是一刹那的沧海桑田,香港霓虹之外海湾之滨的墨色里,低哑絮语之后是距离和转身。谁也不去触碰那段时空中不能承受的认真,电话铃响了,“我爱你”出了口,窗外紫藤花垂下来。没有结局。故事在胡琴依依呀呀的低吟里开的头,然而每每想到倾城之恋,却总是那堵浓绿的爬山虎矮墙。这场景里像是放进了张爱玲的灵魂,苍凉绝美得让人心惊。千万年的光阴,时间的无涯的荒野,千万人之中的一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虔诚,全在里面了。至于黄包车过客的铃响或外滩十里洋场的斑斓,似水墨画浮在背景里,反而看不真切。这是张爱玲自己对爱情的挽歌吗?心中有天涯却永远错过了彼岸。她写了圆满的结局,却是苦涩的圆满。她终于成了他的妻,而他的玩世不恭的风流话留着对旁的女人说。总算是可以与子偕老了,的确再没有比这更圆满的结局。跨过那座为成就这段爱情陷落了的城池,跨过那些炸断故事尾巴的轰鸣,跨过那一段段回程里土黄的断壁残垣,跨过于战乱中相互扶持的岁月,他们终

究要回到尘世里。那个年代的尘世,太多夜色里幻丽的裙裾落寞的背影,太多无边的喧嚣和假面,炫丽的灯光放大旋转的舞步,谁是谁的命运,谁又是谁的归宿?流苏的月白蝉翼旗袍飘零在风里,然而暖春曾经经过窗扉,容颜等在季节里

篇7:《倾城之恋》读后感

早早地就看过《倾城之恋》这个电视剧,开始对它感兴趣,找了书来细细地读,留下淡淡的悲伤,《倾城之恋》读后感。

不得不说文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故事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有相似之处,虽然张爱玲那段婚姻失败了,但张爱玲对爱情的渴望并没有被湮灭,白流苏最后收获了爱情。

文章展转在上海与香港两个地方,以香港战争为背景,腐朽的中国所谓的“传统”为切入点,增加了很大的悲剧色彩。白流苏与范柳原这两个人本应该是没有交集的,流苏来自传统的白公馆,里面的一切都过的很慢,与外界的花花世界实在是相差甚远。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家庭,一个离了婚,近30的女人怎么会有人看得起?怎么会不被人唾弃?流苏就像是一个没有自尊的乞丐一样,在哥嫂的猛逼下苟延残喘地生不如死地活着,读后感《《倾城之恋》读后感》。而范柳原则完全不一样,他是海外归来,他有钱有势有貌,身边又不乏女人,适合他的也就是纸醉金迷,他与中国传统的“矜持”“拘谨”格格不入,又怎么会与白流苏这样的女人有所交集?可是,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很近人情,通过妹妹的相亲,让流苏与柳原有了初始的交集,或许正是因为柳原海外归来,或许正是因为柳原太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所以,当他第一次接触白流苏的时候,那种新奇,那种兴趣,那种吸引才愈发的强烈与难以忘怀,一切安排看似不乎情理却又全在情理之中。

一次次地矜持与释放的矛盾,一次次地传统与发展的矛盾,让这两人在那矛盾的时代里不得不矛盾地或着,“纠结”已然不能成为刻骨铭心的感情了,因为它已经成为每一分、每一秒的必备品,甩都甩不掉,逃也逃不掉。

没有人会喜欢战争那种让人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形式,可是站在两位主人公的角度,真的应该去感谢战争,随着一座城池的倾倒,当一枚强大的炮弹在你的耳畔轰然炸开,两人再也没有顾忌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刻,两人是透明的,所有的外界束缚都已经荡然无存,有的只是 :他只有她,她只有他。爱情,一直向往的自由爱情瞬间变成现实,没有顾忌,没有歧视,没有阶级差距,相比于背后倾倒的城池,他们始终坚定地站立着……

篇8:倾城之恋读后感

在《倾城之恋》中, 白流苏, 一个离婚居家的女子。她遭受哥哥们的欺骗散尽钱财, 遭受嫂嫂们的冷嘲热讽忍气吞声, 遭受母亲的忽视寂寞生活。但是, 她却遇见了范柳原, 一个年轻英俊, 机灵狡猾, 肆意挥霍的花花公子。如此两个世界的人会演绎一场怎样的倾城之恋?更确切地说,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纠结的情感必须要由“倾城”来成全?

不得不说, 在故事的最初, 女主人公白流苏并不是为了爱而走向范柳原的。这从流苏的几处心理活动中可以得到论证。第一次见到范柳原, 她想, 范柳原真心喜欢她吗?也不见得。他对她说的话, 她一句也不相信, 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谎的。在流苏心中, 她不相信范柳原对她有爱。既然如此, 她为什么又要走向他呢?张爱玲这样说:“一个女人, 再好些, 得不到异性的爱, 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在娘家的流苏处处受气。流苏开始对这个世界失望, 她开始意识到钱的重要。同时, 范柳原的出场正合时宜一个经济上有所依靠的男人。作为风韵犹存的离异女人, 她不甘心一辈子就如此浑浑噩噩地度过。她要去寻觅一些切实的东西。现实教会她虚荣, 这样的虚荣无法选择, 她要凭借最后一点反常的娇嫩来孤注一掷, 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 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恶气。可以说, 流苏已经看清了自己的地位, 她并没有痴痴幻想得到一份真爱, 而是抱着以爱谋生的态度靠近范柳原, 以致嫁给范柳原。或者此时在白流苏心里弥漫的尽是些欲望, 她不奢求他人, 也不奢求自己拿出那怕一点点真心。她对爱情置之甚远。她知道在那样的大上海, 一个弱女子只要得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便足以颠覆整个世界。

流苏源于女性自身的卑弱和虚荣走向了庸俗, 她那勇于反抗的激进外壳包裹着的是充满了典型封建式的对金钱的依附。而范柳原要的是普通的对“花瓶”的欣赏和把玩。男女主人公就这样在极其反差和矛盾的恋爱观念下开始调情。

在香港, 两个人斗智斗勇。“他大约是下了决心把流苏冷一冷……两人当下言归于好, 一同吃了晚饭。流苏表面上虽然和他热了些, 心里却揣度着:他使她吃醋, 无非是用的激将法, 逼着她自动的投到他的怀里去。她早不同他好, 晚不同他好, 偏拣这个当口和他好了, 白牺牲了她自己……他处处地方希图脱卸责任。以后她若是被抛弃了, 她绝对没有谁可抱怨的。”无需争议, 白流苏他们都是自私的。在极其平常的相处中, 他们竟也只可处于戒备状态, 充满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不想被对方完全掌握住, 而一心想要成为这段爱情的掌控者, 他们有相同的对爱的自私。

“两个都是精刮的人, 算盘打得太仔细了, 始终不肯冒失。”这两个可怜的人儿, 他们都不敢剖开心胸去爱, 即使爱, 却又步步为营, 玩心理战术, 文字游戏。张爱玲笔下的爱情似乎拥有着太多的坎坷。男女主人公的存在不只代表着他们自己, 推来攘去的, 还有他们背后的时代。

然而,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故事的僵局。香港的沦陷帮了白流苏, 也可以说是让两颗自私的心走到了一起。自私者原是有所依靠, 故可以矫情地做些姿态。可是这成都倾陷了, 个人主义无处容身, 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在这动荡的世界里, 钱财, 地产, 长久的一切, 全都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 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他们开始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 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 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当人看透了世事幻象就能明白谁是谁的唯一依靠, 这样的依靠可以让灵魂沉淀下来。

倾城之际范柳原的意外出现, 两个人“炸死了你, 我的故事就改完了。炸死了我, 你的故事还长着呢”的打趣, 柳原一改往昔作风把大衣交由流苏拿着, 为了生存过起了像平凡夫妻一样的平凡生活……每一个情节都在催生着这圆满但透着凄凉的倾城之恋。说它凄凉是因为范柳原此后不同流苏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可那也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 表示他完全把流苏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这怎能不让流苏怅惘, 怎又不凄凉?

张爱玲是看破了世间人情冷暖的起伏变化的, 写感情生活, 在现代中国作家里, 达到她那种深度的, 没几个。她的故事像是道尽了世间的沧桑, 是对人性的探索, 每每读罢, 一阵心痛蒙在心头, 却道不明了是为了那般。那么, 就像她自己说的:“说不尽的沧桑的故事——不问也罢!”

摘要: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 谁知道什么是因, 什么是果?谁知道呢, 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 一个大都市倾覆了。张爱玲的故事像是道尽了世间的沧桑, 是对人性的探索, 每每读罢, 一阵心痛蒙在心头, 却道不明了是为了那般。那么, 就像她自己说的:“说不尽的沧桑的故事——不问也罢!”

关键词:倾城之恋,白流苏,人性,张爱玲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2]李平.“倾城之恋”与“倾情之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1) .

[3]宋虹.张爱玲式的爱情[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 (10) .

[4]阳娇丽.苍凉的生命之歌-论张爱玲笔下女性的安稳人生路[J].名作欣赏, 2008 (02) .

[5]黄曼青.论悲剧美学之妙用-兼谈张爱玲小说作品中的悲剧人物[J].作家, 2008 (02) .

篇9:倾城之恋

貌美如花

谈及韩系车,自然绕不过华丽的外形设计,而说起名图,也离不开源自第八代索纳塔的“流体雕塑”概念。当年,这种异常丝滑、曲线优美的设计思路为第八代索纳塔的热销奠定不错的基础。与此同时,借助于设计的力量,北京现代的品牌溢价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而后几年,北京现代和同门的东风悦达·起亚不断为中国消费者加深对旗下产品“貌美如花”的印象。

理性加持

作为一个与“消费主义”密不可分的产业,汽车的华丽设计与丰富配置必然能够刺激终端市场。然而,当北京现代站在新十年的起跑线上,却忽然发现超越设计之上隐藏的理想和力量,将成为未来品牌取得更大突破的关键。

事实上,经过汽车行业的多年发展,我国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接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倾向遵循适用、简约、理性的消费准则。

在强调品质与价值的中高级车市场上,第八代索纳塔凭借流体雕塑的前卫时尚外观设计和个人高端市场的准确定位持续热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推崇内敛、简约的价值导向,更加注重车辆价值的平衡,正在成为那些理性主义者的消费观。如何因时而变,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和空间,是促成名图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

与第八代索纳塔相比,北京现代名图在“风暴前沿”设计理念的贯穿下,整车的轮廓更加沉稳,而且车身线条相对简洁鲜明,非常符合消费者追求品质、风格简约内敛的主基调。与此同时,2770mm的超长轴距打造的宽大舒适的驾乘空间,高达526L的后备箱容积,则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

名图不但有内敛精致大气的外观,更有颗充满力量的心。该车所搭载的Nu发动机具有动力技术成熟、稳定高效,低油耗、轻量化、高性能、超静音的优势。与原有中高级车多采用2.0L和2.4L动力系统相比,名图的动力配备更适合消费者理性的需求,其主打的1.8L和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偏重舒适平顺,配合领先同级的多连杆独立后悬挂系统和6速自动变速器,保证了行驶中更高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带来简约、理性、低调之风的名图,依然延续北京现代一贯的高配置特点,除ESP、ESS、侧气帘和侧气囊以及分轮显示胎压监测系统等必不可少的安全配置外,更装备了宽大的全景天窗、电动助力柔性转向系统、前后排加厚座椅加热,驾驶席加厚座椅通风加热记忆等领先同级的高档配置,以及BlueLink车载信息处理系统、氙气大灯、LED日间行车灯等越级配置。配合上内饰吸音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车身结构上的加强梁设计,让名图拥有极为出众的静音效果。

错位竞争

除了外形设计上的持续精进以及品质感方面的提升,帮助名图迅速脱颖而出同样离不开极为精准的定位。

相比由德系品牌所牢牢把持的20万元以上区间,北京现代从未采用“硬碰硬”的与对手直接对话。从第八代索纳塔开始,现代就将目光锁定在15-20万元的价格区间,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然而,当15-20万元市场由蓝海逐渐转为红海后,第八代索纳塔的价格优势不断被蚕食。因此,它们亟需一款能直接提振销量的产品诞生。

从定位来看,名图再次体现出现代错位竞争的一贯做法——用B级车的平台,打造出一款A+级产品,参与到速腾把持的细分市场。用A+级的价格、B级车的驾乘品质来赢得消费者,这就是名图的小算盘。当然,除了直接刺激终端销量外,名图的定价策略无不体现着战略性眼光。

上市之初,外界普遍认为名图的进入会在一定程度上与第八代索纳塔发生内耗。然而事实证明,名图的出现,相当于扩展了第八代索纳塔的隐性市场,大有脚踩A+级,拳打B级的目的。因而,将名图视为北京现代在中高级车市场另一个支撑并不为过。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第八代索纳塔的老迈,名图将逐渐填补因前者降价所形成的市场阴霾,从而为第九代索纳塔预留出更加高端的产品形象。

综上,对北京现代来说,名图的意义不仅是其在新十年之初的一款重量级全新车型。在完善中高端产品线的战略布局之后,凭借更加精准的产品投放,可以更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无论是去芜存菁后的简约设计风格,还是更加符合理性消费时代的驾乘体验,名图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力同样意义重大。

众人眼中的北京现代名图

凭借不俗的产品力和介于A+和B-之间的定位,北京现代名图在上市半年多时间已经进入到销量稳步提升阶段。那么,在消费者眼中,他们对名图的看法又是怎样?为一探其背后,我们以街头随机和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样本人数:21387人

Q:你认为名图的核心价值点是什么?

A:大气的外观设计 B:齐全的配置 C:合理的售价区间 D:出色的品牌号召力

星CAR分析:

在该问题中,选择A选项和B选项的被采访者人数大致相同,分别为33.2%和36.5%。

事实上,北京现代多款车型取得良好销量离不开设计团队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握。当年第八代索纳塔能迅速改变自身“低价车”形象,并在竞争激烈的B级车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华丽的外观是一重要因素。待“流体雕塑”概念升级到2.0版本后,又因稳重且不失流畅的设计赢得了更广泛市场的认可。此外,韩系车一贯的逆天配置在名图身上得到延续。花A级车的钱,享受B级车的品质,是名图深得消费者青睐的又一项重要原因。

Q:在你看来,名图的出现,会对哪些产品产生威胁?

A:合资品牌A级车 B:合资品牌B级车 C:自主品牌A级、B级别车 D:均有威胁

星CAR分析:

在该问题中,大部分被采访者选择了A选项,达到37.8%;次多的为D选项,为31.1%。而选择C选项的也有24.7%。

对于立志冲击销量前四的北京现代而言,性价比优势明显的名图是助力它们更上一层楼的重要砝码。因此,当去年广州车展名图的最终售价出炉时,舆论普遍认为这又是一款在多个细分市场均有竞争力的新品。在很多消费者眼中,名图价格上明显的优势,配置上的品质感以及逐年提升的品牌溢价能力,让“花小钱办大事”逐渐变成现实。

Q:在你看来,名图目前在产品力上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A:外形浮夸 B:格调有待提升 C:动力系统不够丰富 D:内饰设计老气

星CAR分析:

在该问题中,大部分被采访者选择了C选项,达到45.8%。

篇10:倾城之恋读后感

张爱玲十八岁时被父亲关起来,她患了痢疾父亲见死不救。她的第一个丈夫伤了她的心。第二个丈夫在婚前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和乐趣,坚决逼她堕胎。可以说,张爱玲生命里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都是对不住她的。每次读她的文字都会心痛着,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亏欠和辜负。这使得我得以贴近她思想的轨迹和文字的脉络,明白她的小说何以如此悲情,更明白为什么她最喜欢的词是荒凉。

在张爱玲看来,所谓言情,不过在讲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无情的言情。每个人都在追求什么,但真正的感情不存在,即使有,那也是虚幻的,在世情和言情间,多半让世情的虚无吞没言情。爱恨离愁仅仅是一出演着演着忘记了对白的悲喜剧,静默中说与别人听,赚了别人的叹息,忘记了自己的眼泪,回头看看“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脱不了镜花水月罢了。

篇11:《倾城之恋》读后感

书籍:《倾城之恋》——张爱玲

这两天花了点时间看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以前没留意中国的文学,一直比较多的关注外国的文学,《倾城之恋》读后感。

《倾城之恋》里面描述了流苏和范柳原的一段爱情故事,一直影响最深刻的爱情故事是《傲慢与偏见》。

中国式的爱情是否和外国不同呢?毕竟中国的一些观念和以前,特别是外国的以前不同。

我受到很大的冲击,虽然故事不长,但话里往往有话。

1.爱情观

古典爱情,重视结果;现代爱情,重视过程

两者有正反面。古代爱情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追求平淡;现代爱情没有父母过多的干涉。古典爱情,需要门当户对为前提;现代爱情来匆匆去匆匆,留不住人们长久凝视的眼光。

即使爱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但不要认为我们就必须按照规则办。为了区别,两种观念放大了其中的的区别。(中西方也有区别)

《倾城之恋》放大了其中的一些影响。面包与爱情?面包往往在现代生活中不需要过分重视,反而现代生活中的人却过分重视面包。

《倾城之恋》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强调的是爱情,后半部分强调面包。辩证的分析两者的关系。

我们在过程中的时候全心体验过程,以最终结果为目的,那大概是古典爱情和现代爱情的圆融结合。

精神爱恋,注重的是结果;现实爱恋,偏重的是过程,读后感《《倾城之恋》读后感》。

如果现代爱情是感情快餐,吃完就走,这样的感情是不负责任的。虽然人生是个试错排错的过程,但是一旦认定了一种关系,就拥有这个关系带来的愉悦。生活不仅是由正面组成,认识它的反面是应该的。

2.感情与现实

不难发现,在范柳原在三次打电话给流苏后,流苏已经爱上了范柳原。流苏也知道范柳原的爱是精神爱恋,需要的是肯定的是范柳原是一个有承担的人。(似乎范柳原有风流史)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些手段递进的。比如说话技巧,心理琢磨。感情是否需要这些额外的因素来组建?虽然我认为不需要,并且觉得这是虚华。而似乎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手段成了必须品。

最后,他们认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战火之后。他们在战火之后把对方看做是唯一。我很疑惑,如果没有战火的发生,那么这段感情是否有变淡的可能性。如果变淡的,他们的轨迹就发会有很大的不同。

用事情来证明一段感情,是一个说服自己的借口么?流苏是的——我这么认为。要知道一个人的有没有肩负,是否一定需要一些手段,或者说一些事情?也许在我的意识里,太多童话或者片面。我认为最直白的沟通,是最好的方法。

感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感情的存在不需要证明,因为感情不是一门充满理性的学科。

3感受

我读完了《倾城之恋》。“传奇里的爱情大抵如此”是否总结了整文?人们之间的感情加入了非常多的其它成分,最终也不过回归到最简单的感情。

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倾国倾城的情况,感情依然存在。

篇12:倾城之恋 读后感

青石板路上,小桥流水间,只见一位传奇般的女子着一身旗袍,一手握着樟木香扇,一手撑着油纸伞柄,漫步着,欣赏着烟雨濛濛的美景。孰不知,桥下看风景的人也在看着她。然而,她浑然不觉的谱写了一曲《倾城之恋》,恋地坚强却又卑微。

是白流苏与范柳原,亦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爱玲曾说过,真正爱上一个人,会为他卑微到骨子里。于是,骄傲如她,便真的到骨子里去了。正如白流苏,一个虽说家族败落却仍是贵族的女子,情愿无名无分的跟着她的范先生,直到一座城池在他们面前倾然而下,才明了原来彼此间的爱情不知何时竟深切到这个地步。我想,这是爱玲心中的《倾城之恋》,也是我理想中的《倾城之恋》。

然而,真的进入到书本,恍然大悟后才明白是自己太庸俗读不懂这样伟大的爱恋,还是这《倾城之恋》并没有如此的倾城?是失望,亦是无奈,这才想起曾经告诉妈妈要读这本书时,妈妈冷不丁的说了一句:“你会失望的。”现在,我只好承认,我是个俗人!

也许白流苏并没有那么爱范柳媛,只是面对破败的家境,又离过一次婚的经历,手无缚鸡之力的她最无奈的选择;也许范柳媛亦没有那么爱白流苏,不然为何一直不曾给予流苏名分?当一座城池就这样倒下,仅仅相拥的他们,或者没有外人看到的那么相爱,只是那时那刻,他们发现,身边仅剩他们彼此。。。

篇13:论《倾城之恋》中“诗经”内涵

在《倾城之恋》中, 极为引人注意的是《诗经·邶风》中的《击鼓》在文中借用范柳原之口的化用。范柳原先后两次提到, 第一次是在电话里:

柳原不语, 良久方道:“诗经上有一首诗———”流苏忙道:“我不懂这些。”柳原不耐烦道:“知道你不懂, 你若懂, 也不用我讲了!我念给你听:‘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我的中文根本不行, 可不知道解释得对不对。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 生与死与离别, 都是大事, 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 我们人是多么小, 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第二次是两人去登结婚启事, 路上看见战火后的香港那“平淡中的恐怖”, 范柳原旧话重提, 又将这诗念了一半。

可以肯定的是, 张爱玲一定是有意为之的。不仅因为之后多次再版都没有改过, 并且在《倾城之恋》作品发表后, 她在《自己的文章》中, 不再假借小说人物之口, 而是自己开口再次谈到《击鼓》中的这几句诗:“‘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 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显然, 张爱玲认为《击鼓》原文是具有积极因素的, 那么她的化用是否是要消解掉这种积极呢?《击鼓》是首反战诗, 通过一个远征异国、久戍不归战士的口, 控诉了无休止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契阔”二字, 《毛诗》训成“勤勉”, 黄生《义府》以为“契, 合也;阔, 离也;与死生对言”, 我认为后者黄生的理解更为贴切。诗歌借战士之口表达了有家不能回、与妻子分离的痛苦。“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此句至理真言体现了中国人最为典型的诠释“爱”的方式———含蓄而坚决, 生死而不渝。无论发生什么, 我与你是有誓言的, 是有媒妁之言约定好了的。“成说”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无疑很重要, 因为婚姻要讲究媒妁之言。而张爱玲借范柳原之口将其改为“与子相悦”, 这“相悦”里便大有文章。范柳原从小在英国长大, 接受的是西方的礼仪教育, 他对白流苏寄居的那个旧式大家庭是非常反感的, 自然也就反感中国传统的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他认为爱情最重要的两情相悦, 是两人在一起相处时彼此的心心相惜, 而不是以婚姻作为捆绑。但是一心只想要结婚的白流苏并不能理解和接收这一信息, 她体会不到范柳原所认为的两情相悦是比“与子成说”更深挚更纯粹的爱。两人由于思想文化所导致价值观念的分歧在这里便冲撞起来。我想, 范柳原心里是万般无奈的, 因为自己爱的人理解不了自己。“盟誓”不见了, 剩下的是范柳原的哀叹。当他们去登记结婚时, 范柳原旧话重提中可见, “与子相悦”在范柳原这里代表着一种极深的人生情感与价值观念。而白流苏最终依然没能理解, 她只要结婚。如果说范柳原爱白流苏体现了被洋场生活腐蚀了的他对古中国情调的认可, 但他毕竟受到现代观念的洗礼, 终究无法接受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刘川鄂认为范柳原这个人物表现的是“情”与“欲”的冲突, 我认为这两者的冲突与分离在白流苏身上更为明显。某种程度上说, 他们俩都没有拥有真正的爱情, 一个将“欲”掩盖, 只想要所谓“情”能带来的经济支撑;一个在“欲”的糜烂中早已丧失了给予“情”的能力。相对于消解掉《诗经》原意中的积极性因素, 更重要的是透过这种分歧来突显中西方的文化冲突, 而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冲撞中的爱情便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而所谓消解, 或许只是张爱玲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了自己的爱情观。

张爱玲说过《倾城之恋》的背景取材于《柏舟》这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诗经》时代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 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 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 (《齐风·南山》) , 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 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 可以猜想《倾城之恋》与之在某些程度上有一脉相承之处。

其实, 《倾城之恋》最易被人记住又最易被忽略的便是“倾城之恋”这个题目。大多数人都认为“倾城”二字来自汉代诗歌:“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其实早在《大雅·瞻仰》中便有“哲夫成城, 哲妇倾城”的诗句, 相比汉代诗歌中侧重用“倾城倾国”形容女子貌若天仙, 《诗经》中“倾城”的“倾覆邦国”的意义更符合张爱玲的选题来源。很多人认为发生在范柳原与白流苏之间的这场“倾城之恋”本身也具有明显的“战争”性质, 只不过它是一场不见血迹的爱情心理战而已。这首先就否定的了两人间的真爱, 我一直不认同。我还是相信他们彼此之间有爱情存在, 只不过两人对爱情及婚姻的理解不一致而已。并且事实上, 互相之间微妙的心理猜测是男女恋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爱并不一定就能在一起, 而恰逢其时的“倾城”便给了这段感情一个偶然的机会, 这又恰好证明了爱情的偶然性。偶然的相遇相知, 又是偶然的分离, 如同胡张之恋相离的结局。而白流苏与范柳原, 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个偶然, 或许是城市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 或许是为了成全白流苏, 整个城市为之倾覆。爱是一刹那永恒, 只不过白流苏与范柳原间一刹那的爱在婚后变成了柴米油盐的庸俗。然而这是千古或悲或喜的爱恋故事无法改写的结局。我并不认为张爱玲彻底消解掉了男女主人公间的真爱, 只是在战乱的年代, 爱恋似乎成了慰藉品, 而其实并不是, 爱一直都是爱本身。不管怎样, 张爱玲给了范柳原和白流苏两人看似相对圆满的结局。

“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许多人扣给张爱玲的帽子, 陈思和也明确提到这一观点。但是, 早在1932年圣玛利亚校刊《海藻》上, 就发表了张爱玲的处女作《不幸的她》, 那个时候, 十二岁的张爱玲就在文中写下如此苍凉的句子:“人生聚散, 本是常事, 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人寰的一天!”我愿意认为, 这种沧桑苍凉并不是装出来的, 因为我想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并不会心计地以为写一篇好的文章要靠苍凉之感来点缀。张爱玲不是一个全才, 而是一个天才, 是一个品味极高, 文学创造力极强的才女。对于她这种个性体验极强的人来说, 文字成为她生命的出口。生命给了她一世沧桑, 她便用文字创造出一个更为苍凉的人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自身独特的一面, 张爱玲尤其如此。有谁经历过她那样的家族与家庭?但凡有一点类似经历的人都会容易理解她一些。人们常说, 没有经历的人是无权评论的。但对于张爱玲, 在这一点上未免苛刻了一点。家庭是一个人一生的烙印, 无可否认, 它就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 塑造了一个本就有着传奇性格的传奇女子。

张爱玲是一个读不透的传奇, 《诗经》更是一本读不完的经典。张爱玲骨子里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女子, 如同《诗经》传递出的万种风情都不离其宗。

参考文献

[1]刘川鄂/著《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刘锋杰薛雯黄玉蓉/著夏中义/编《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3]许子东梁秉钧/著刘绍铭/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4]陈思和/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5]袁良骏/著《张爱玲论》华龄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6]清秋子/著《爱恨倾城小团圆:张爱玲的私人生活史》京华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篇14:礼服的倾城之恋

礼服对于小户人家的女儿,是段倾城之恋。也因此,许多电影中都有这么个情节:平民女主角与富家公子相恋,某天接受邀请出席其家族晚宴,平素布衣换为闪亮礼服(向女友借的或富家公子提前送的),顿时光华夺目,世界为之黯淡。虽然镜头相似,但这样的出场看一百遍也不厌,因着其中有种颠覆命运的大快感。

礼服需要环境的衬托,像鱼要水才得活。一件真正的礼服,它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要么在醉人的夜晚,在周遭白金或碎钻的光芒和浓郁的美酒中呼吸;要么,在类似舒曼的音乐和令人心碎的空气里,独自摇曳。

对礼服最早的认识来自《大众电影》等杂志上的图片。国外女明星们穿着礼服出席典礼,露背的,吊带的,唇边盛着葡萄酒般的笑意,礼服在她们颀长的身体上焕发着光彩。后来杂志上中国女人穿礼服的也多了起来,不过多是港台地区,佩着胸花名字前头冠着丈夫姓氏的名流女人,在慈善酒会上,以发福之躯穿着颜色鲜艳价格不菲的礼服。我充满了遗憾,觉得她们今晚最大的慈善其实是把衣服让给美丽的平民姑娘。

不过让了又怎样呢﹖平民姑娘不见得真像电影那样,有身家良好的富家公子追求,可以穿了去赴约。也不能穿了去参加同学会或同样是平民的三姑六婆的红白喜事,总之,礼服是宁愿寂寥也不肯苟且的。一件礼服的背后是一种人生。不少平民姑娘就是怀着美丽衣裳的幻想向上飞的。平民区长大的她们闯荡江湖,惟一值钱的行囊是绮年玉貌,还有一股子誓不罢休的倔强。一番奋斗,她们个个都有20根烟也讲不完的故事。运气好的熬出了头,而后就有了礼服加身的机会,她的命与家族的命从此迥异,她所受的委屈苦痛全从一件华美的礼服中得到补偿。

现在女人穿礼服的机会也比从前多多了。别说沪穗那些层出不穷的各式派对,即便是普通女人也有了与礼服亲密的机会。

和广州一位做国外某品牌化妆品销售的朋友喝茶,她带了一摞照片,全是女人们穿礼服参加活动的合影。该化妆品牌因倡导团队与人文氛围,时常会举行些活动,比如把一座露天酒吧包下来,举行PARTY。参加活动的多为业绩优良的经销商,多为女性,她们都以礼服式的晚装出席,场面一派衣香鬓影,只是,她们并非都是天生优雅的女人。朋友说,她们中有些之前是下岗女工,还有的女人曾是全不懂修饰的家庭妇女,其中不少女人有破碎的情感经历。因为做这行,或者说有一份可憧憬的事业改变了她们。她们学会了化妆,学会了穿着礼服走动交谈。当然,我无意鼓吹这个化妆品牌及相关事业,只是觉得方向带给女人的重要。照片上,有几位女人还看得出些昨日的痕迹,客观说,她们算不上好看,即便是穿着长裙佩着首饰,但她们脸上有种光芒,是发现自己的惊喜,是有生以来到达的最美。朋友说,有个女人第一次穿礼服时激动得哭了。可以想像,那些黑色缀珠长裙和白色披肩把女人们从灰色的日子里一下子拽了出来,使她们聚会的这些夜晚毕生难忘。礼服,真的可以点亮一个女人的灵魂。尽管它们不一定出自名设计师,质料也不一定贵重,但它们是礼服,是一个女人也能撑起的隆重。

上一篇:邓紫棋应援口号是什么下一篇:区综治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