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导游词范文

2024-04-24

呼和浩特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

篇1:呼和浩特导游词范文

呼和浩特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塞外古城呼和浩特,下面让我们一同认识一下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青色的城市”,即青城,也称“呼市”。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八月被评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2009年,全市有常住人口2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58.4万人,汉族人口约240万人,蒙古族人口20.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6.7万人。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仑春等36个民族。

呼和浩特分为四个区,4个县、1个旗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四个区分别为: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这四县一旗为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武川县和土默特左旗一个旗。这几个县环绕着呼和浩特,但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和林格尔县位于呼和浩特市正南35公里处,是蒙牛乳业的所在地,是伟大的民营企业家牛耕升创业的一片乐土。蒙牛创立于1999年7月,短暂的时间里他以奇迹般的企业创造了奇迹般的业绩,人们有惊诧的目光关注着蒙牛的累累硕果,在以后的行程中我为大家详细介绍内蒙古乳业。土默特左旗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南,是已故蒙古族革命家,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的故乡,也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的故乡。可见这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武川县位于呼和浩特市正北,是呼和浩特的后花园,是一个主要的粮食产地,我们去草原是路过,也有人用“南四川,北武川,山前山后不一般,武川县的姑娘不用看”,来形容这里的姑娘是如何的漂亮。清水河县也是呼和浩特周边的一个农业大县。托克托县电力举世瞩目,尤其托县电厂(由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发出的电全部供给北京,是满足北京地区安全用电的主力电厂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一个开发区为金川开发区,全国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集团的所在地,伊利集团是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一家乳制品赞助商,也是我们自治区最大的造饭碗的企业。由于呼和浩特乳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呼和浩特也当之无愧的评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北依巍峨的大青山,南岭滔滔黄河水,坐落在由黄河,什拉乌素河,大黑河冲积得平原上,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是典型的农业带,因此历史上称为土默川平原,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古至今,人类繁衍生息,无论是

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等,都真实地记录了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显示了塞外名城的古老神韵。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西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在隋唐时期,这里就是中原地区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唐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大家都听过“刺勒川,阴山下。天丝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吧,他描写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美丽如画的景观了。

在16世纪是,蒙古族首领达延汗统一蒙古部落,他的孙子俺答汗在明朝嘉庆年间率土默特不迁徙到这里,兴建了许多“板升”(蒙古语称房屋为板升,意为居民点),并且兴建了许多府地宫室。随后,这些板升就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城镇,游牧的蒙古族开始定居下来。1572年俺答汗开始新建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建成。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朝赐名为“归化城”,也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市区西南部的玉泉区。建成活不久俺答汗去世,归化城由妻子三娘子管理,三娘子是一位聪明、美丽,颇具才华,为人豪爽不羁的蒙古族妇女,擅长歌舞骑射,帮助俺答汗处理内政外交,推动蒙汉和平,促进双方交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监于三娘子的功绩,明朝封他为“忠顺夫人”。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清初,三娘子城焚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御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清廷命名为归绥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大家可能都听过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歌“走西口”吧,这和呼和浩特市是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呼和浩特以前也是人烟稀少,民风纯真,是养穷人的地方。所以每逢河北、山西等省市遭受饥荒的时候,纷纷走西口来这里落脚谋生。所谓的西口,指的就是山西省的杀虎口,那里曾是原明清时期的贸易关口,是通商互市的必经之处。到清朝时,西口迁到呼和浩特一带了,于是走西口就泛指呼和浩特及

山西左云右玉一带。那么,有西口大家就会想到东口,“东口”指的是河北省张家口一带,走东口也过来一部分居民,所以大家现在可以调查一下我们呼和浩特周边居民祖籍有好多是山西河北人。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极端气温最高38.5℃,最低-41.5℃。相对来讲,呼和浩特比较干燥,所以请各位适当补充水分,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子已经行走在呼和浩特的市区中心。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将举行一系列的庆典活动。为迎接自治区60大庆,呼和浩特将累计投资约460亿元,力争把呼和浩特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城市品位,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和草原特色的大都市。伊斯兰风情街

现在我们走在伊斯兰风情大街,投资6500万打造完工,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南起旧城北门、东至中山路西端、北接新华大街,全长1150米,街道两侧以叠涩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以沙漠黄为主而绿白相间的色调,让人领略到浓郁的伊斯兰风情。伊斯兰特色风情街是纵贯呼和浩特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这里回族群众聚居、伊斯兰风格建筑集中、穆斯林商业繁荣。这条街的改扩建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由美国龙安集团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借鉴中亚诸国特别是土耳其、伊朗的建筑风格,同时结合中华建筑文化特色。

前方我们看到的是蒙元一条街,北起旧城北门,南至昭君路,全长1.8公里,是典型的蒙古族风格,街面色调以白色为主色调,蓝、黄、红为副色调,白色的蒙古包蓝色的顶子,体现出蒙古人传统住所和民族特色。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始于1998年。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已成为树立和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成为城市的形象名片,促进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定名为昭君文化节,主要理由有:

一、呼和浩特市的昭君墓闻名海内外,史书与名人名家多有记载及评论,胡汉和亲的历史事件带来的不仅是民族团结,更有边疆与中原的交流与合作,这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

二、在呼和浩特市以昭君名字命名的企业及品牌甚多,说明昭君形象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

三、弘扬民族团结,促进西部的稳定和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呼和浩特美食

呼和浩特的饮食基本以北方饮食为主,饮食文化中吸收了蒙古族和回族的做法、吃法,极具代表性的是蒙餐。回民小吃在市内也很流行,伊斯兰风情街路东有一条回民小吃街,里面有烤羊肉串、稍麦、羊杂碎等等,绝对让你一饱口福,流连忘返。呼和浩特地区的特色饮食主要有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炸羊尾、血肠、肉肠、羊杂碎、稍麦(烧麦)(当地小餐馆俗称“稍美{读mai}”很难看到叫烧麦的地方)、焙子、莜面、马奶酒、奶茶。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建筑毗邻,构成同一个建筑群整体,位于首府呼和浩特东二环与新华大街交汇处,两工程共占地面积112277平方木。

内蒙古博物院原始内蒙古博物馆新馆,原馆成立于1957年5月1日,是内蒙古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200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在即将完工的内蒙古博物馆新官的基础上成立内蒙古博物院,并正式更名。

新馆力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统一结合起来,突出反映草原民族特色文明的历史进程。它既是向国内外集中展示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明发祥地和承载地的历史窗口,也是绵延千里的北方边疆一万年沧海桑田、生生不息的忠实记录着,还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

博物院展厅共分为8个基本陈列和6个专题陈列,8个基本陈列的展厅分别在博物院的2层和3层,6个专题陈列的展厅在博物院的4层。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2层的4个基本陈列展厅分别为远古世界——气势恢宏的内蒙古远古生态环境变迁,高原壮阔——多姿多彩的内蒙古当代生态环境画卷,地下宝藏——富饶绮丽的内蒙古地质矿产资源,飞天神舟——中国宇航事业的广阔舞台;3层的4个基本陈列展厅介绍的是震撼世界的中国古代游牧民族,马背文化,近代民风民俗和惊心动魄的现代革命斗争史。

4层的6个专题陈列展厅分别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原始文明胜景,草原鞍马文化精髓,北方草原服饰文化荟萃,古今歌舞艺术介绍,石刻艺术集镜,古代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精品。

博物院展厅陈列文物近万件,齐气势不言而喻,也是国内外游客到内蒙古旅游、领略内蒙古的历史与草原文化的重要“驿站”。以其独特的文化品位、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为内蒙古的文博事业、旅游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乌兰恰特剧场

内蒙古乌兰恰特(意为“红色剧场”)大剧院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之一,与内蒙古博物院毗邻,是自治区面向21世纪文化体育三项重点工程之一。

乌兰恰特地上4层,有一个现代化的演出大厅、一个多功能厅和3个电影放映厅,配备国际一流的音响、灯光、录音棚等。主剧场可容纳1370多个座位,能够满足大型歌舞、交响乐、戏剧等国内外大型演出的需要。

乌兰恰特的楼顶为苍狼、白鹿的头部造型,拱形慢坡为神足,铁板为流云,昂首向前,并肩屹立,充分体现了 “苍狼为父,白鹿为母”的蒙古族起源传说,蒙古人的图腾和信仰。

蒙古族语言文字(仅供参考)

蒙古语是古老的民族语言之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3个国家。蒙古语的主要特征有:在语言方面有严格的原因和旋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元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同一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要么都是央元音。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包括5个元音,24个辅音。

13世纪初,蒙古汗国建立的时候,蒙古语言基本上是统一的。后来,由于蒙古人散在横跨欧亚两洲的广大疆土上,随着蒙古汗国的瓦解,各地蒙古人来往日益减少,统一的蒙古语便开始分化,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蒙古民族,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回纥蒙古文,八思巴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新蒙古文等四种文字。

蒙古文字是中国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中国蒙古文字是在回纥文字母的的基础上,于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创制。现在所发现最早的回纥蒙古文献是1225年的《成吉思汗石》碑铭上发现,蒙古文竖写,从上到下,行款从左到右。回纥蒙古文是由古代维吾尔人使用的回纥文字母基础上改制而成。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于1204年灭掉乃蛮部,并俘获其掌印管维吾尔人塔塔统阿,可汗命塔塔统阿“教太子诸王以维吾尔文书国言”。这可能就是蒙古人使用文字的开端,后来人们就把塔塔统阿效仿维吾尔文所创造的蒙古文塔塔统阿蒙文。

后来形成了众多的方言和土语,制约了蒙古民众内部的交流,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建立蒙古共同语,实现语言规范化,于1980年3月31日批准,以察哈尔语音为现代蒙古文的标准音为标准规划。现在察哈尔话已经成为自治区推广的蒙古语普通话,也就是人们说的现代蒙古文。

蒙古国现在使用新体蒙古文,新蒙古文是蒙古国现在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是在俄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故又称斯拉夫蒙古文,现仍在使用。备注:2011年初呼和浩特房子均价4900元。

篇2:呼和浩特导游词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是座具有久长汗青的塞外古城。“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都市,故有“青城”之称。因其汗青上召庙较多,故又称“召城”。公元前3,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的古城公社地址地。

西汉时期 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域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土城为表里两重,外城周边3公里,是座长方形土筑小城,为其时的民居及兵营地址地;内城为官厅驻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鼓起,它的早期国都“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公里的林格尔县境。

隋唐时期 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勾当范畴。唐太宗贞观年间,上将李责率兵至云中,大北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20),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域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

10世纪初 契丹人成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四面。

明朝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同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域。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夫人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眺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据《归绥县志》记实:归化“周二里,砌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归天,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都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气相处,甚至蒙汉两族不消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眷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篇3:呼和浩特景点导游词

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位于呼和浩特市北80公里处,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是内蒙古著名的草原旅游点。从呼和浩特乘车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俗称“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边有清代喇嘛庙“普会寺”而得名。“普会寺”原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 世**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公元1769年),寺内三重殿阁,雕梁画栋,非常壮观。普会寺背后环绕着希拉穆仁河,跨过河上大桥可达阿勒宾敖包山上观赏美丽的草原风光。

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场,每当夏秋时节绿草如茵,鲜花遍地,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如痴如醉。希拉穆仁接待设施完善,有现代化星级标准的蒙古包供游客下榻,更有别具风味的民族食品供您去品尝。既能欣赏古朴的寺庙建筑,又能感受美丽的草原风光,真是一举两得,您何不去感受一下呢?

篇4:呼和浩特风味美食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来到塞外青城呼和浩特,风味美食游也应是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中不可无食,“民以食为天”嘛。论起呼和浩特的风味美食,不能不先说稍美和莜面。稍美、莜面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有特色的两种主食,新城、旧城许多餐馆都经营。稍美:亦作捎卖、稍麦、烧麦。把面擀成薄皮,垫粉面碾边成荷叶状,然后包以鲜羊肉馅,捏成石榴状,上笼蒸熟后,晶莹透明,味极鲜美。早年都在茶馆出售,故称“捎卖”,也因其边稍如花,故称“稍美”。归化城稍美早在明清之际便成享誉塞外乃至京师(北京)的驰名美食品牌了;现以旧城大北街“麦香村”(百年老店)及其在新城总局街南口的同名分店特制营销的最为著名。莜面:即燕麦面,有“三熟”之说,即麦粒要炒熟,和面时要用滚开水烫熟,成形后蒸熟。莜面食品耐饿,是劳动人民最喜爱的食品。俗谚云:“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莜面高蛋白、低脂肪,含多种微量元素,为天下粮食营养之王,常食有益于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保健。莜面食法与季节有关。春、夏季多用凉菜调拌,如山药丝丝、水罗卜、黄瓜等新鲜蔬菜;秋、冬季则用羊肉汤、腌菜汤等调拌。食用时均以油炝辣椒末调拌,香辣可口。莜面食品的做法也很多,主要有搓鱼鱼、窝窝(猫耳朵)等。武川莜面是最为有名的。“武川焖三宝”(莜面、山药、羊肉合焖一锅)是饭菜合一的精品美食。莜面系列主食与相应菜肴,以“莜面大王”、“半亩地”等饭店为营销名店。主要食品还有糕。特别是在婚礼寿诞时,非吃糕不可。糕,即用黍米面蒸熟后,反复揉轧,揉好后有以下做法: 油炸糕:捏成皮包上豆馅或菜馅炸熟,也可直接炸成片状蘸糖吃。市内各饭店在喜宴上都将此装盘上席。素糕:蒸熟揉好后的糕直接佐以烩菜或炖肉带汤食用,一般小饭馆才经营此项。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常用主食: 荞面饸饹:将荞面和好压成饸饹,浇肉汤食用。和面时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则别有风味。因荞面可“食疗”糖尿病,市内许多专营店生意兴隆。不过据《本草纲目》介绍,荞面类食品不宜与羊肉同吃。呼和浩特市(简称“呼市”)的副食品主要有牛、羊、猪肉,其次也有鸡、鱼、骆驼肉、驴肉。蔬菜则主要有土豆(俗称“山药”、学名马铃薯)、长白菜、圆白菜以及夏令乃至四季各种新鲜蔬菜。呼市的酒类主要有: 白酒:亦称“烧酒”,以高粱酒为最佳,主要地产的有金元呼白、成吉思汗酒等;当然,区内其他盟市进货的河套系列、奥淳系列的白酒亦颇受欢迎。呼市人喜饮砖茶(吃稍美时必喝),也有人饮花茶。市内饮奶茶的也不少。奶茶系蒙古族的常备饮料,用牛奶加砖茶熬成,饮时可加盐。赴蒙餐馆就餐,吃蒙古包子(蒸羊肉饺)、蒙古馅饼,奶茶是少不了的。呼市地区许多饭店、餐馆经营的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有: 涮羊肉:将鲜羊肉切成薄片,放火锅内烫熟后,蘸芝麻酱、香菜、腐乳等佐料食用。很多蒙、汉、回族餐馆均有特色经营,其中“小肥羊”为精品名店。手扒肉(亦作“手把肉”):系蒙古族佳肴,即将大块鲜羊肉煮制,锅开后就可食用。新城西街的玛拉沁饭店特制的手扒肉鲜美无比,颇具特色。烤羊腿、烤羊排:市内多数饭店都有营销,蒙古大营、敖包相会酒店和世纪兴隆美食广场推出的此类名菜颇受食客欢迎。烤全羊:内蒙古饭店、新城宾馆等高星级饭店和草原旅游点向贵宾团游客推出,每只在1500元左右。过油肉:瘦猪肉(以里脊肉为最好)加蛋清粉面,抓匀后过油,然后再炒一下,鲜嫩味美,极受欢迎。这道大众菜,除清真餐馆外,市内绝大多数餐馆都“拿手”推出。和林炖羊肉、托县黄河鲤鱼和哈素海鲜鱼佳肴更名闻遐迩,有专营店推销。呼市的风味小吃品目甚多,颇具特色。如: 豆腐脑(即老豆腐)、粉汤(一种淀粉汤,内有粉条、黄花、肉丝等)、回民所做的羊杂碎、酱牛肉(以万胜永、铁兆义为名牌)、油茶面(白面炒熟后,加熟牛油,以髓油为最好,然后加白糖、葡萄干、桃仁、芝麻、青红丝等,食时用开水冲熟,成糊状)、爆肚儿(洗净的羊肚切成菱形小块,在开水锅中烫熟即捞出,则洁白如小海螺,食时蘸芝麻酱等佐料,是佐酒之佳品)、凉粉儿(亦称“粉皮”)、大力丸(亦称“大留丸”,泡开的蚕豆加五香面煮熟)、莲花豆(油炸蚕豆瓣),还有白焙子、三角、油焙子、香油馃子、蜜麻叶儿、油旋儿、“牛舌头”(形似牛舌)、小米面甜窝窝、小米面混合玉米面煎烙的“摊黄”等面食类食品。以上种种,市内各小吃店多有经营,而旧城回民区清真寺一带店铺林立,花样最为齐全。以上主要内容,呼市民俗学家王忠民先生早年在《呼和浩特史料》中多所论及,马志洋先生在《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内蒙古》一书中曾援引阐发。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以增进了解。朋友们,欲尽情品尝呼市价廉物美、地道正宗的风味美食,劝大家还是去旧城北门外或新城西凤美食街、东影南北路走一趟,定能让您大快朵颐。虽说“民以食为天”,但“国以民为本”,可不要贪吃、吃坏肚子哟。

篇5:呼和浩特旅游景点导游词

12月,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将打造以“冰雪哈素海 温情敕勒川”为主题的盛大冰雪世界。

本次活动以冰雪温泉为核心,填补了内蒙中西部地区冬季冰雪项目不足的缺陷,面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冬季来到敕勒川景区赏雪,戏雪,戏冰。

上一篇:棱台体积下一篇:党城湾镇中心卫生院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