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呼政发〔2005〕77号)

2024-04-08

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呼政发〔2005〕77号)(共5篇)

篇1: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呼政发〔2005〕77号)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发布文号】呼政发〔2005〕77号 【发布日期】2005-09-19 【生效日期】2005-09-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呼政发〔2005〕77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九月十九日

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促进我市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以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各行业、各类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更新、拓展和提高,促使其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第四条第四条 继续教育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第五条第五条 我市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统一规划和管理本行政辖区的继续教育工作。

各行业主管部门在人事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做好本行业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期间,享受与在岗时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其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第七条第七条 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接受继续教育后,应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

第八条第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据本办法及有关行业的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并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

(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经费和其他必要条件;

(三)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在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期间享有与在岗时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

(四)按规定登记、考核、检查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并为专业技术人员办理继续教育审验手续;

(五)接受人事行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第九条 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做好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十条第十条 继续教育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具体内容可根据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所在单位的工作需要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等确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我市继续教育实行分级培训、统一管理的办法。培训内容分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市属企事业单位的公共课培训由市人事培训考试中心负责实施,专业课由市人事行政部门推荐的行业培训基地负责实施;旗县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由旗县区人事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市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继续教育可采取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函授、刊授、电化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在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基地建设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前提和保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由市人事行政部门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培训组织机构;

(二)有完善的培训管理规章制度;

(三)具备3人以上的专职管理人员;

(四)具有大学本科或中级职称以上富有较强授课能力的专兼职教师;

(五)具有容纳100人以上的固定培训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六)具备一定的现代教学条件。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市人事行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内人培字〔1999〕12号)向社会推荐、公布。

各旗县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设立,由旗县区人事行政部门推荐、公布,报市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对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实行考核制度。各级人事行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人员配备、管理措施、教学质量等。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要广泛征求接受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确保考核工作公正、严肃、合理、准确。

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培训基地要提出告诫,并责成其限期整改。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脱产学习的时间,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32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本专业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取得毕业证书,可以折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

继续教育的实施周期为3年,一个周期内的学习时间可以集中完成,也可以分散完成。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倡导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在规定任务之外,参加脱产半脱产继续教育,应当与所在单位就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及接受继续教育后的服务等事项签订协议。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继续教育经费由国家、单位、个人等多种渠道解决:

(一)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将人事行政部门的继续教育工作经费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对继续教育经费做出专项安排,可在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在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和进行课题研究中需进行继续教育发生的费用,可在管理费用或项目资金中安排;

(三)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所进行的各类有偿教学服务,所得收入应按一定比例纳入继续教育工作经费;

(四)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可建立继续教育专项资金;

(五)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资助继续教育事业。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继续教育实行证书登记制度。主要包括:《继续教育证书》的发放、日常登记填写、签证和周期验证四个管理环节:

(一)《继续教育证书》由市人事行政部门统一编号、登记、发放;

(二)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后,由培训机构或其所在单位将培训内容与课时如实填写在《继续教育证书》上;

(三)签证是由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对其《继续教育证书》和《继续教育情况登记表》及其他有关学习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年检,并在《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签证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加盖单位公章,存入本人业务考核档案;

市人事行政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审核签证情况进行抽查;

(四)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进行周期验证。验证时要严格检查专业技术人员一个周期内完成的学时总量和所学内容,对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出具《继续教育完成情况审验卡》,作为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考核评优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继续教育实行考核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责任目标,实施考核和监督。

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人事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专业技术人员违反本办法,由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缓聘、解聘等处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未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或违反本办法,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通报批评。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呼政发〔2005〕77号)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聊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聊政发〔2005〕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聊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聊城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二月一日

聊城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利用市本级及上级财政预算内资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全额或部分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

第三条第三条 政府投资主要用于以下领域的项目:

(一)市级政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政法机关、人民团体的基础设施项目;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三)市级交通、农业、水利、林业、环保重点项目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

(四)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的产业项目;

(五)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第四条 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

(一)市本级财政预算内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二)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三)上级部门专项补助的基本建设投资;

(四)土地出让金和出租收入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

(五)现有国有资产存量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

(六)市财政承诺还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借款资金;

(七)用于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其他财政性资金。

第五条第五条 对政府投资领域中的建设项目,根据不同的项目性质,将采取以下方式投资:

(一)对市级政府直接投资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投入;

(二)对市级政府直接举办的有一定直接经济收益,但预期收益不足以弥补投资成本的准经营性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的方式投入;

(三)对企业举办但根据产业政策需要政府扶持发展的产业项目,采取资本金注入或贴息的方式投入。

第六条第六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安排应当坚持量入为出、综合平衡、保障重点的原则。

第七条第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禁止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坚持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监理制、竣工验收制。

第二章 项目立项

第八条第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二)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

(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规定;

(四)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投资来源基本确定。

第九条第九条 政府投资项目由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或法人筹备组(以下称建设单位)向市发展计划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立项申请应当提供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其中,项目建议书应当按规定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预期效益进行分析论证。

第十条第十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申请由市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提出是否纳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建议,报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批准后,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备选库。

对城市景观、市民生活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当以听证会或其他方式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备选库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批或转报。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和项目总概算。初步设计报国家、省规定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应当由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的,其初步设计文件申报工作,由市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办理。项目总概算由市发展计划部门会同财政、审计、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核定,并报市政府批准。

初步设计概算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项目匡算的差额不得大于10%。大于10%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程序重新编制并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项目投资计划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市政府批准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要向市发展计划部门提报投资建议计划。市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市财政主管部门提出财政性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资金安排意见,报市政府常务会或市长办公会批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资总额、资金来源、投资计划;

(二)新开工项目的名称、建设单位、建设规模、投资总额、资金来源、建设周期、投资额和建设内容;

(三)续建项目名称、投资额、资金来源和建设内容;

(四)前期费用,包括用于项目的选址规划、勘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所发生的费用;

(五)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经批准、总概算经核定后方可列入新开工项目投资计划,安排建设资金。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一经批准,应当严格执行。未经规定程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调整政府投资额或者增减新开工项目的,由市发展计划部门会同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审查后制定调整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第四章 项目建设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批准后,市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各建设单位下达投资计划,并通知其行业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暂不具备实行法人责任制的,实行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制。建设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招投标、工程实施及项目验收等。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要逐步推行代建制。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和经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图,编制项目预算,分别报市建设和财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在施工中,因技术、水文、地质等特殊原因确需变更设计的,应当先经设计单位同意并修改,再由建设单位按法定程序报批后方可实施。不立即实施会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设计变更,经监理单位同意后,可先行实施,同时建设单位应当将情况立即报告发展计划、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因设计变更引起项目总概算调整的,由市发展计划会同财政、建设部门核定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政府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材料和设备采购必须依法实行招投标。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内的工程、货物、服务等,必须实行政府采购。未依法实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五章 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编制财政性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财政性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的编制程序:

(一)建设单位向市财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提供市发展计划主管部门批准的投资计划和市建设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后的初步设计;

(二)市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或单位提报申请资金,汇总编制预算;

(三)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由市财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下达项目支出预算指标。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单位提报的施工(服务、物资购置等)合同、资金拨付申请等相关资料,经核实后,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拨付资金。

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投资支出,由财政部门采取集中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给供应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各项资金,统一存入市财政基本建设专户,实行专户核算,专款专用。

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开设基本建设资金专户,单独核算和使用建设资金。

开户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办理建设资金的收纳和支付。未经市财政主管部门同意,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方式动用或转存基本建设资金。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政府投资项目有其他资金来源的,建设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项目建设筹资方案予以落实,并与政府投资同比例拨付。配套资金不落实的,市财政主管部门应停止拨付财政资金,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由建设单位负责。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工作,做好各项财产物资和材料、设备采购的原始登记,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并按规定向财政主管部门报送基建财务报表。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审计、财政主管部门报送工程竣工结算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市审计、财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对工程价款的审查工作,审定工程造价。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已建成的政府投资项目,要探索依法转让产权或经营权。回收的资金上缴财政,滚动用于新的项目建设。

第六章 项目竣工验收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负责组织项目的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并备案。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在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市财政部门审批。未经审计部门审计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决算。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工程决算,及时办理有关帐目、资产及物资的核转、清理和移交,资产接收单位依据竣工财务决算批准文件办理国有资产登记,纳入国有资产管理。

第七章 监督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市发展计划主管部门负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市政府报告。

市财政部门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财务监督。财务监督可根据项目情况委派会计或财务总监进行。

市建设部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市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

市监察部门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涉及的所有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前的公示制度和实施后的评价制度。特别重大的项目实行专家评议制度。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工程竣工验收后,如决算超过概算,建设单位应及时向市政府写出责任报告。对违反规定超概算的项目,依法追究建设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整改:

(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降低建设标准,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的;

(四)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五)未依法组织招标或政府采购的;

(六)未经竣工验收备案或者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

(七)违反工程管理的其他情况。

对违反前款规定的建设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并依法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文件的;

(二)违反规定批准施工许可的;

(三)违反规定拨付建设资金的;

(四)违反其他有关规定的。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各县(市、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3: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呼政发〔2005〕77号)

第二条 我市继续教育基地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突出特色,保证质量”的原则,由市人事局予以认定。被认定的各类基地不改变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与继续教育相关的业务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

第三条 大连市乡土人才培训基地、长线专业毕业生技能转换培训基地等纳入市继续教育基地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 继续教育基地的主要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按照对外发布的培训科目,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授权举办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远程在线教育培训、地域及国际间智力交流培训等,

2、认真做好在本基地接受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考试、考核、结业证明发放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

3、按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基地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及时报送市人事行政部门。

第五条 继续教育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1、高等院校及具备《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

2、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相应的教学、实验设施;

3、有一支与所承担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培训层次相适应的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较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较高素质的培训管理人员队伍,

4、有健全的基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培训登记管理、培训经费管理、后勤保障管现以及培训效果评估、跟踪反馈等制度。

第六条 市继续教育基地认定的基本程序:

1、具备继续教育基地条件的办学机构本着自愿的原则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大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信息采集表》,经主管部门同意后,递交市人事局;

2、市人事局对申报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对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并确认共培训的专业范围和方向。

3、经认定的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局对社会发布,并同时定期发布各基地继续教育培训科目名录。

第七条 市人事局对继续教育基地实行定期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地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相关的管理情况、建设发展情况、培训效果评估等。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年底前应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自查总结,并应向市人事行政部门报送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计划。

第八条 各基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须按照物价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培训费用,不得巧立名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九条 对不按规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劣,社会反响不佳,借继续教育名义乱办班、乱收费的,将取消其继续教育基地资格。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篇4: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呼政发〔2005〕77号)

【发布文号】津政发〔2005〕101号 【发布日期】2005-11-15 【生效日期】2005-1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

(津政发〔2005〕10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拟定的《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推进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进一步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依据《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一切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分厂、车间)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单位的认定。

第四条第四条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是指对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和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或再生资源及消费过程中的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进行回收与利用的产品(项目)。

第五条第五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实行独立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能独立计算盈亏。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

(三)不破坏资源,不造成二次污染。

(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并持有营业执照。

第六条第六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项目)必须有主管部门和专人负责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有完备的财务、物资、质量、能源、统计、安全、环保等经营管理体系,并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计量检测手段。

第七条第七条 认定内容

(一)审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之内。

(二)审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所规定的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

(三)认定适用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种类和范围。

第八条第八条 现行的优惠政策文件主要有: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001号)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6〕20号)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78号)

(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16号)

(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72号)

(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04〕25号)

企业从有关优惠政策中获得的减免税(费)款,要专项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组织、监督与管理。

第九条第九条 市经委是本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主管部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由市经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组成。认定委员会负责本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第十条 认定及申诉程序

(一)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单位应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一式五份及相关材料,由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统一上报市经委(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经委窗口),同时抄报市税务主管部门。

(二)市经委委托相关技术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的,提出具体意见。

(三)根据审核意见,市经委签发认定证书,对不合格单位说明理由。

(四)获得认定证书的单位向主管税务部门提出减免税申请报告,主管税务部门根据认定证书及有关材料受理有关减免税事项。办理减免税的依据、权限等由主管税务部门按现行税收法规、规定和程序办理。

企业对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市经委提出重新审议,市经委经调查后认为确有必要的,组织认定委员会重新审议。企业对重新审议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在六个月内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申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有权改变市经委和市税务主管部门的认定结论。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有效期为两年,(每年进行一次核定)有效期满需继续认定的单位,应在有效期终止前三个月重新提出申请;未获重新认定的单位,不得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税收优惠的行为。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为加强督促检查和管理,市经委和税务主管部门每年要组织重点抽查,对已通过认定的单位抽查面不少于30%,对抽查中不符合认定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期限已到仍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按本办法第十六条处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严格执行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情况报告制度。企业应于每年2月底以前经主管部门向市经委和主管税务部门报送上一年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情况和享受优惠政策情况,同时报送下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申请。每年5月底前,市经委和市税务主管部门将本市上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情况,经认定而享受减免税的情况和抽查的情况总结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税务总局。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单位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对未获认定证书的单位不予办理有关减免税手续。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一经发现,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市经委撤消认定证书,3年内不得再申报认定,主管税务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天津市经济委员会

天津市财政局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

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篇5:呼和浩特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呼政发〔2005〕77号)

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长政发〔2005〕57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

现将《长沙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二00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长沙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财务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05〕4号)、《湖南省土地市场管理办法》(湖南省政府第195号令)及《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财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字〔1996〕1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是指:

(一)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以挂牌、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成交总额);

(二)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所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

(三)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租赁、转让、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有偿使用,或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行为,按规定标准交纳的土地出让价款;

(四)其他收入(如利息收入)。

第三条 土地管理部门以挂牌、招标、拍卖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的全部价款实行资金双控(市属国有改制企业由市财政局和相关单位实行;其他的由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实行),其认定的成本在资金双控账户内返给土地使用权委托方或资金垫付方,其他资金全部缴入市财政。

只涉及土地有偿纯收益的,全额缴入市财政。

二、财务管理

第四条 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实行土地总价交易的行为,即实行挂牌、招标、拍卖的土地交易行为,其财务管理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政府储备土地,包括统征开发土地、有偿收购土地、置换土地等,其概预算按《长沙市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规定》的现行规定执行,即统征开发土地概算为土地成本(勘察设计及前期工作费、补偿性成本、土地取得过程中发生的价内税费、利息)、土地纯收益和合理利润。其他类型概算为取得土地成本(购价、勘察设计及前期工作费,利息),土地纯收益和合理利润。财务管理按《长沙市国土资源局长沙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长沙市土地储备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长国土资政发〔2003〕35号)处理。

(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包括地面、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挂牌、招标、拍卖交易及其他应实行土地总价交易的,须编制预算,纳入土地出让方案内,并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制供地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上述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价格不包括交易价外税,如契税、营业税等。

第五条 招标、拍卖、挂牌预算的编制内容包括:

(一)划拨或出让土地的原土地使用条件标定地价、农用地转用征用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统征储备地的征地补偿费加土地取得费;

(二)规划设计、土地评估测绘等前期工作费;

(三)农用地转用征用或统征地:已交纳的转用征用税费,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等;

(四)招标拍卖挂牌编制工作费(按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五)政府投入的部分基础设施配套费(或原缴基础设施配套费):此项暂不作为编制内容,待政策明确后按规定办理。

(六)土地收益(含土地纯出让金)。

(七)依法律、法规须列入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 实际成交价与预算金额之差界定为土地增值费。

(一)出让地招拍挂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不提高容积率的,其增值费属委托人所得;改变土地用途的,其增值费由市财政收取60%,40%属委托人所得;对于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后经批准仅提高容积率的,其增值费由市财政全额收取。

(二)除第六条第一款的第一项外,由市财政在剔出土地出让金后余额按30%返回委托人或资金垫付人。

若改变土地用途和容积率等没有产生土地增值、土地纯收益或出现负额度的,市财政不予补偿。

第七条 为实施城市规划需要,对需纳入招标、拍卖、挂牌的相邻土地,必须服从政府规划用途,且按原用途实行补偿(相邻土地为划拨地的按原划拨条件标定地价补偿;出让地的按原出让条件标定地价补偿),土地纯收益、土地增值费全额上交市财政,其中土地增值费由市财政按50%给予被调整土地使用权人。若被调整土地的使用权人拒收有关补偿的,进行专户储存。

第八条 对于原已批准实行道路回报票据运行方式的,计算的出让金部分需按有关规定交纳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征地拆迁补偿调节专项资金。

第九条 对于确定资金实行双控的出让业务(含原用途为划拨地,按原用途出让后再改变用途转让的),原则上不再批准成本由出让、受让双方自行清算,其资金额度必须全额到位后(改制企业须提供财政部门的产权交割证明书;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须提供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申报审批表),才能发放建设用地批准书及相关权证。在全部缴清财政规定的土地纯收益和土地增值费后,可分批实行成本资金返回。若在成交确认后逾期六个月资金达不到国家规定应收取额度的,其成交确认书和政府签报单同时失效,土地处置按所办用地手续要求重新办理国土进窗事宜。

第十条 对于自行申请并经认可或按规定废止的土地交易行为,若出现赔偿,则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资金分解和剥离。

(一)进入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双控账户的资金,由市财政局与市国土资源局共同开出土地有偿使用收据给交款单位;进入市财政局和相关单位双控账户的资金,由市财政局开出土地有偿使用收据给交款单位。

(二)资金到位后按认定的预算和成交确认价等资料先行分解上交市财政的部分,再按规定返回成本部分。

资金分解需提供的资料:

1、经确认的银行进账单复印件;

2、经确认的宗地预算编制表复印件;

3、成交价格确认书复印件;

4、土地供应(方案)签报审批单复印件;

5、单位行政事业收据或税务收据。

上一篇:2022年重点税源任务修订说明下一篇:半杯水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