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上七年级半期考历史试卷

2024-05-09

2017-2018上七年级半期考历史试卷(精选2篇)

篇1:2017-2018上七年级半期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60分钟;开卷)

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人’的现象体现的是()A.分封制 B.禅让制 D.中央集权制D.王位世袭制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致有()

1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2家畜饲养的出现 3聚落的发展 4磨制工具的出现 A.123 B.124 C.234 D.1234 5.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算术和音乐 C.妻子螺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D.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6.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铁质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代

D.春秋时期

7.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第一王朝是()A.秦朝 B.西夏 C.商朝 D.夏朝

8.“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应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9.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应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西周初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是()A.分封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夏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A.周武王 B.齐公 C.晋文公 D.楚庄公

12.根据下列几个信息,我们可以猜出他们反映的战役最可能是()A.长平之战 B.桂之战 C.城之战 D.马之战

1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说出某一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对建成这项水利工程突出贡献的是()A.大 B.皇帝 C.商鞅 D.李冰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转化。提出该 观点的思想学派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5.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16.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A.炎黄传说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百家争鸣

17.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这种文字是()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8.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1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地点是()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楚

20.公元前207年,灭亡秦朝的军队是()

A.蚩尤.少昊军队 B.犬戎族军队 C.陈胜.广起义军 D.刘邦.羽起义军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划线处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21.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水稻的种植

错误: 订正: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名族国家秦朝,结束了三国两晋以来长期争战混论的局面。

错误: 订正:

23.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禹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错误: 订正: 24.七年级3班的同学模拟一次“百家争鸣”的系列论坛,邀请一些“嘉宾”,请你当一回导演,安排最适合他们的栏目。

1.《人与自然》—老子 2.《法制空间》—韩非

3.《相亲相爱一家人》—孙武 4.《教育论坛》—孔子

错误: 订正:

25.历史课上,写一写朝代顺序,明明不假思索的写下:夏—商—东周---春秋战国----秦

错误: 订正:

三、辨析题(5分)

26.学完《百家争鸣局面> 一课后,小东在笔记本中记载了如下内容:春秋战国是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道家学派胡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被后人整理成《论语》一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小东笔记中记载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4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

材料二 分封亲戚,以潘屏周----《左传》

材料一中分布诸侯国是根据什么制度进行划分的?(2分)

综合材料二,说说这种制度在当时能够起到怎样作用(3分)28.(14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1)从资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知识?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6分)(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分)29.(16分)文化是引领时代的旗帜。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1)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4分)

(2)思想的变革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战国时期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哪位思想家?第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为了建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采取了那些措施(5分)(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分)

30.(10分)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其“扫六合”完成的时间是哪一年?“扫六合”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两幅图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4分)

篇2:2017-2018上七年级半期考历史试卷

初2020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出题人: 代绍军 审题人 : 刘艳雪

说明:历史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

A.170万年 B.70万—20万年 C.3万年 D.6千年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居民遗址 3.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A.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B.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4.假如穿越时空后,你生活在半坡聚落里,你能体验到的是()

A.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B.彩陶技术成就高 C.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D.气候潮湿、闷热

5.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6、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7.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许多美丽古老的传说。下面不属于这一类的是:()A.盘古开天地 B.女娲补天 C.华夏族的形成 D.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汤 B、黄帝 C、禹 D、舜

10、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京,史称东周 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13、《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4.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A.尧的传说 B.舜的故事 C.大禹治水 D.武王伐纣 15.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耕作技术改进 D.金属货币的流通

二、判断题:(共5分)阅读下表后判断: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涂“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上涂“B”;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涂“C”。16.中国最早出现甲骨文是在夏朝时期。()17.甲骨可以用来刻写文字。()

18.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方法。()19.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发达。()

20.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识图题:(共5分)

观察下图,将春秋时期诸侯国名称的字母代号填在方框中,并涂在答题卡上。(4分)A.越 B.齐 C.燕 D.楚 从上到下依次填:

21.()22.()23.()24.()

25、春秋时期为争夺霸主地位,以什么为口号进行征战?(1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7分,27题6分,共13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分封国家,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都叫国君(或称诸侯)。

材料二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三 西周等级示意图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分)

(2)图中第二层是什么人?(1分)他们要向天子尽什么义务?(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这个制度的实行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德之人,讲信修睦,传位依次,此禅让也”。

——《礼记》

材料三

请回答:(1)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物是谁?(2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2分)

(3)材料三纪念的是谁?(1分)传说他有哪些重要贡献?(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5分,第29题7分,共12分。)28.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2分)

(2)图二又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2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读经学史】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这种“家天下”的局面是从谁开始?(1分)“传子”说明夏朝实现权力更替的制度是什么?(2分)

【考古研史】

纣王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施用酷刑”,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积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2)商朝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1分)为什么武王要讨伐商纣王?(1分)

【今人议史】

(3)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夏、商这两个王朝的灭亡能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彭水一中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5

ABDBC

6-10

DCDCB 11-15 BCBDD

二、判断题(5分)16-20

BACCA

三、填图题(5分)

从上到下 :

21-24 CBDA(4分)25.

“尊王攘夷”(1分)

四、材料分析题(26题7分,27题6分,共13分)

26、(1)分封制(2分)

(2)诸侯(1分);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2分)

(3)保证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

27、(1)黄帝;炎帝(2分)

(2)禅让制(2分)

(3)大禹(1分);大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1分)

五、简答题(第28题5分,第29题7分,共12分)

28、(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2分)

(2)半坡原始居民;主食会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2分)

(3)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居民过上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人类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1分,言之有理即可)

29、(1)启;(1分)

王位世袭制。(2分)

(2)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残暴统治,奢侈享乐。(2分)

上一篇:江苏省宿迁市总体规划下一篇:库房管理管理制度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