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案

2024-04-09

数一数教案(通用10篇)

篇1:数一数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教师列出的算式,迁移看图编应用题的经验,仿编歌词。

2、探索曲与词的匹配,学习问答式的对唱方式。

活动准备:

1、大范例,展示歌词所需字条“一二三四五六七,草地来了七只鸡”、

“说说看”两条、“数过了”、“草地还剩一只鸡”、“没问题”。

2、草地、小河的背景图,小鸡图片7只,其他小动物(小鸭、小猫等图片7只)

3、以上头饰每人一个。

4、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放歌曲,让孩子安静的听一遍。

二、朗读儿歌,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唱的与大范例的不同,并出示字条

“说说看”字条。“数过了、菜地还剩一只鸡、没问题”附在大范例相应的位置。

2、读歌词:教师引导幼儿读歌词(可请能力强的幼儿独立朗诵背诵)

三、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复习歌词内容,列出算式帮助幼儿理解,完整的理解歌曲内容。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有节奏的念歌词,幼儿安静倾听。

2、幼儿完整有节奏的念歌词,教师演示教具,按顺序依次摆在图上。

3、将幼儿分成两组对念歌词,一问一答。

4、幼儿听伴奏,集体尝试演唱歌曲。

注意:“说说看”和“没问题”应表现近似于信心百倍的大声讲话一样。

5、幼儿分组学习对唱

6、幼儿看算式编应用题,仿编歌词,教师出示其他小动物,引导幼儿创编

7、幼儿看算式编应用题,仿编歌词唱歌曲

教师出示算式,并指着算式与歌曲内容进行匹配的提问,引导幼儿仿编。

四、请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边演唱边做。

篇2:数一数教案

1、学习数字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量词。

2、初步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味。

活动准备:

与儿歌内容相关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PPT图片,学习正确的使用量词

1、观察讲述图片。

(1)师:农场里动物多,快来快来数一数。出示两头猪PPT图片后提问:它是谁?

幼:小猪。

师:谁来数一数?

幼:两只猪。

师:周老师这里有一个更合适的量词来说:两头猪。我们一起说一说:两头猪,两头猪。两头猪用数字几来表示?(2)

(2)师:出示三匹马PPT图片后提问:谁来了?

幼:马。

师:几匹马?

幼:三匹马。

师:我们一起念一遍:“三匹马,三匹马。”“三匹马用数字几来表示?”(3)

(3)师:出示一头猪PPT图片后提问:这是什么?

幼:一头猪。

师:一头猪用数字几表示?(1)

(4)师:出示六只母鸡PPT图片后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了?

幼:母鸡。

师:有多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多少?

幼:六只鸡。

幼:六头鸡。

师:有的说六只鸡,有的说六头鸡,周老师说大的动物用“头”,小的动物用“只”,母鸡比较小,所以用“只”。“六只鸡”我们一起念一遍。六只鸡用数字几表示?(6)

(5)师:出示四匹马PPT图片后提问:谁又来了?

幼:四匹马。

师:小朋友学会了这个“匹”,真棒!四匹马用数字(4)来表示。

(6)师:出示五只鸡PPT图片后提问:又是(鸡),几只?

幼:六只。

师:一起告诉我,六只鸡用数字几表示?(6)

(评析:通过交错出示小动物PPT图片,让幼儿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并让幼儿巩固数字与实物的配对,在语言活动中融入数学知识。)

2、(出示小动物排队的课件)按照数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图片

师:农场里的动物可真多啊,今天小动物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按照数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给这些小动物排队。谁排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念一念。(念两遍)

(评析:让小朋友给小动物排队,既让幼儿巩固按照数量由小到大的排序,又让幼儿按照儿歌的顺序来组合,为学儿歌作好准备。)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与儿歌内容相关的课件)第一遍欣赏儿歌

师:周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数一数》,想听吗?请你们仔细的听。

提问:儿歌的名称叫什么?

(评析:第一次让幼儿欣赏儿歌,初步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并能记住儿歌的名称。)

2、(出示儿歌的图谱)第二遍欣赏儿歌

师:儿歌中的小动物都在干什么?会发出什么声音?请你们再听一遍。

师:小猪(小马、母鸡)在干什么?小猪睡觉(小马走路、母鸡生蛋)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念出来。“小猪睡觉呼噜噜”(小马走路嗒嗒嗒、母鸡生蛋咕咕嗒)用什么动作表示?

(评析:第二次让幼儿欣赏儿歌,欣赏儿歌前便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为后面的提问作好准备。幼儿模仿小动物做动作,能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念儿歌,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1、看图谱带幼儿完整念儿歌。

师:我发现小朋友学得很高兴,现在让我们看着图谱把儿歌《数一数》完整地念一遍。

2、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幼儿边念边打节奏。

师:那你们想把儿歌念得更好听吗?我们一边打节奏一边念儿歌。(念两遍)

3、要求边做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除了打节奏念儿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念儿歌?

幼:可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好,现在让我们边做动作,边有节奏地念儿歌。

4、要求不看图片,边做动作边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这回老师要把图谱收起来,你们有信心念出来吗?注意要用好听的声音念出来。(幼儿站起来边念边做动作。)

(评析:让幼儿以不同的形式来念儿歌,既增强念儿歌的趣味性,又让幼儿与老师互动起来。)

活动延伸:

篇3:《数一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本节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以快乐的儿童乐园为背景,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0以内的数, 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 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知道要按照顺序观察物体。

2.懂得用“点”表示物体的数量, 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师: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学校, 从今天开始, 你们就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 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 你们可以称呼我陈老师, 我希望和你们成为好朋友, 每天一起上有趣的数学课。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数学书。我们上数学课都离不开这本书, 希望你们爱护它, 现在我们打开书看看里面有什么有趣的内容。

(设计意图:作为第一节数学课, 教师通过自我介绍、认识数学书, 使学生对“数学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 看看他是谁? (课件出示:卡通人物头像小叮当)

课件播放“嗨, 小朋友们好,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今天我要带你们去逛我们学校附近的沿江公园”。

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2、3页“热闹的儿童乐园”主题图, 先出示儿童飞机、秋千、木马、滑梯、蝴蝶、花、气球等景物设施和正在玩耍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小叮当”引入, 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 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其次将课本上的静态乐园图用现代技术手段制成动态的多媒体课件, 并依次呈现, 为学生接下来数数做好铺垫。)

三、自主数数, 交流体验

1.寻找主题图里的数

(1) 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跟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留给学生随意观察, 自由交流的活动空间。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

师:告诉大家, 儿童乐园里都有什么?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学生每说完一种, 老师都要反复追问:还有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年龄小, 观察能力有限, 图中的物体数量很多, 又零散。“还有什么”, 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

(2) 看图数数。

师:多么好玩的儿童乐园啊!有绿色的大树, 美丽的小花和蝴蝶, 快乐的小鸟, 也有小朋友在愉快地玩耍。你能数出每一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吗?现在咱们就来数一数。 (板书课题:数一数)

先小组交流, 后集体交流。

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参与到学生的发言中, 这样学生能很快得出画面中分别有1个滑梯, 2个千秋, 3只木马, 4架飞机, 5只蝴蝶, 6只小鸟, 7朵小花, 8棵树, 9个气球, 10个小朋友。

教师及时肯定学生数出的数量是正确的。

师:小朋友数出了4架飞机, 6只小鸟, 10个小朋友, 请问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小结:一般我们在数物体时要抓住从左到右顺序认真地数, 这样不容易数错。

(设计意图:通过“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 学生在初步感知了1-10各数的同时, 交流了自己数数的方法, 有效地渗透了一一对应和按顺序数数的数学思想。)

(3) 看图用点子表示物体的个数。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十幅小图, 每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 请同学们想一想:“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千秋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木马下为什么画三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 , 这样在飞机, 蝴蝶, 小鸟的下面我们应该画几个圆点来表示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师:那么请小朋友再动脑筋, 7个圆点表示图中的是什么物体呢?8个呢?10个呢?请小朋友找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 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引导, 入情入境,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寻找教室中的数

师:同学们和小叮当一起在儿童乐园找到了这么多数, 真了不起!在我们教室里也藏着许多数宝宝, 我们一块找找看。

学生独立观察, 寻找各数, 教师参与到学生寻找数宝宝的活动中。

师:和你同桌说一说, 你找到了哪些数?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一组有几个同学?……

引导学生叙述:我有3支铅笔, 用3来表示;教室一排有5张桌子, 用5来表示。

师:同学们找了这么多数, 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数一数你的前面有几个小朋友?你的后面有几个小朋友?你的左边有几个小朋友?你的右边有几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不断感受数数就在身边, 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总结评价, 课外延伸

师:今天是我们第一天上数学课, 课堂上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 积极踊跃的发言, 同学之间的互动, 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放学后数一数校园里看到的或家里的一些事物, 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 告诉爸爸妈妈。

总评:本设计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明确把握目标, 每个环节都充分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平台。

1.注重数学思想渗透。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是数学知识体系内在的思想方法。虽然是开学的第一节课, 但是陈老师很注重“一一对应”数学思想的渗透, 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味”, 感受数学的魅力。体现了教师能把握教材意图, 尊重学生发展的教学观。

2.注重学习方式的指导。良好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进行继续学习的有效保证, 对于一年级的教师而言, 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方式的指导, 陈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 第一,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多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第二, 引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有序观察物体。第三,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室里寻“数宝宝”。通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可以借鉴,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4:数一数二 不三不四

“数一数二,不三不四。”越是激烈的竞争,越是大浪淘沙。人们在一个细分市场的比较中能迅速排出前几名,但能精准说出来的却只有第一和第二,第三名以后的土地上,几乎寸草不生,商业营养严重缺乏。当然,营销学中似乎存在“七品牌定律”,若问某类产品有哪些品牌,一般人很少说出七种以上。这意味着,产品的品牌阶梯最多是3~7级。进入阶梯,才可能被消费者选择并得到市场回报。

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谷来丰在《中国在“互联网+”,美国却已进入“新硬件时代”!》一文中表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有那么多制造业的企业家们,是否在“互联网+”的狂热中冷静一下?放眼2~3年后的未来,那里有一个“新硬件时代”在悄悄来临。这个时代将更适合制造业实业家的口味和习惯,更渴望传统制造业的供应链和经验。制造业企业家何必现在转弯,进入纯互联网的岔道?把目光放远一点,继续向前开,可能坦途无限。中国的新制造业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但是在天际间,已经有一丝曙光,谁先播种,谁先收割。

在很多产业中,一个企业有优势是因为它的横向或纵向关联企业(供应商、服务商、互补产品制造商、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有优势。而这种优势在纺织服装行业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集群和专业市场,因为在那里品牌、企业之间就是休戚与共的互助关系。

近些年,不少集群和专业市场已经不仅限于区域品牌的推广展示,更是与兄弟单位建立联盟,拉开战线。其实质就是重划竞争范围,改变游戏规则,主动出击,使形势复杂化,重新设计相关产业的命运以控制自己的命运。竞争优势的种类与数量越多越好,即使对手集中火力攻其一点,打成平手甚至后来居上,但多样化的竞争优势仍然让对手追赶不及。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在细分领域做到第一并不容易。但抱团寻发展,则能更好地让市场接受,在行业中分到自己的蛋糕。

近年来石狮企业屡次以组团形式亮相于国内外各大展贸平台中,石狮的纺织专业市场、服装专业市场在地方政府和协会的组织下形成一股全产业链总动员的强大气场,带来的影响力和商贸机会不容小觑。这些专业市场带领场内知名度不高但实力突出、前景广阔的中小型企业集体出击,不仅给企业寻求了更多的贸易机会,更把专业市场融入到区域品牌的庞大影响力中,给市场增添了地域性的色彩,将闽派“休闲、时尚”的概念宣传达到了一个高潮。

同样拥有极高的“江湖地位”的海城西柳服装市场则是“北派”服饰的代言人,从覆盖辽宁省到覆盖东北三省,西柳市场与“北派”紧紧相连,今年以来,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西柳市场更计划将“北派”服饰的影响力拓展到东北亚地区。

其他垂直细分行业也是一样,在自己的领域只有第一或第二名能活得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们要做的只有第一和第二。

篇5:数一数 教案

1. 帮助学生初步接触数的概念,初步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初步认识数数的方法。2. 3. 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平时我们经常要用到数,如:你家有几口人?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数学课上学习很多的数,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2.领悟(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 儿童乐园里有些什么? 你能数出他们各有多少个吗?

(2)按数的排列顺序从小到大让学生数数。

图上有几个滑梯?几个秋千?几个小木马?几架小飞机?几只蝴蝶?几只小鸟?几朵花?几棵树?几个气球?几个小朋友?(3)分小组看十副小图,依次数数,说一说各有多少。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点子”

表示数的结果。

(4)集体看十幅小图,指名让学生从1~10说一说每幅图意。

(5)看图上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儿童乐园多美呀!我们去儿童乐园玩要注意些什么?小朋友从小就要爱护环境,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我们的地球才会越来越美丽.

3.练习

找找小朋友身上藏着的数. 4.总结

篇6:《数一数》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你们一定知道很多好玩的地方,谁愿意第一个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介绍? 小朋友们自由的说一说。

师: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到儿童乐园去玩吧。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的这个儿童乐园都有些什么好玩的。

二、探索实践,体验领悟。

1、初步感知。

师: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小组交流后,请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要有顺序地观察。)教师描述情境,渲染气氛: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音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

2、看主题图数数。/ 4 师:图上画了这么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的个数吗?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数出它有多少个。

学生先自已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集体交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数的方法。(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数,推广好的方法。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的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师表演一种不按顺序数的方法。

师:这样数好不好?为什么?那么怎么数又对又快? 集体交流。

师: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4、教学小图。

师:第一幅小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几个?你能在大图上找到它在哪里吗? 师:表示一个滑滑梯的个数也可以用一个圆点来表示。师: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几个?

师:应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在图上的什么位置? 师:第三幅图呢?

师:你能不能象这样说一说下面的几幅图分别画了什么,有几个,用几个圆点表示?

自己看着下面几幅图说一说。

师: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飞球的个数?

师: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已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巩固深化,生活实践

1、数身边的数

师:小朋友,在我们美丽的教室里,你希望了解哪些东西的个数? 学生说一说。/ 4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下位去数一数这些东西的个数吧。学生活动。

2、找数游戏

师:找一找我们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学生活动。

师:现在,我们去找一找我们学校里藏着多少个数,好吗? 师: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

四、总结全课,联系生活。

师: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课后反思:

虽然教学多年,但今天是第一次给一年级小朋友上课,上课的内容有是幼儿园已经接触过的。但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我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实物投影的“美丽的游乐园”画面的展开,以“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把学生请进画中。让学生说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促使学生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数量,由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到提出任务去观察,看的是同一幅图,活动要求不同,学生有新鲜感、有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逐步产生观察的兴趣。

篇7:《数一数》教案

1、 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

2、 对数数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小猫、小狗、小鸡、小兔子。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 学习从左往右按序和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

(1)在磁性板上出示小鸡教具(1只)学习点数的方法。

老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看哪个小动物也来了呢?(小鸡)小鸡怎样叫?那来了几只小鸡呢?让我们伸出右手的食指来数一数。

(2)出示2只小猫。

“喵喵喵”谁来了?来了几只?(老师做镜面示范,)

一只2只,(从左往右一个一个点数)一共有2只小猫。

(3)出示2只小狗。

我们看看还有谁来了呢?(小狗)小狗怎样叫的啊?我们一起来数数来了几只小狗?

(4)出示小兔子教具(3只)

有一种小动物可生气了,它一跳一跳来到我们班级,你们猜是谁啊?(小兔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跳跳。我们来数数来了几只兔子?(1、2、3)

二、 游戏“数一数”。

请幼儿每人从筐里拿出3片塑料片,在桌上摆成一排,

然后按序从左右点数并说出总数。

老师:现在看老师拿出一片雪花片,放好,再拿出第2片,放整齐,还要拿第3片,现在桌子上了几片?(3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数数。

(2)现在请你数给你旁边的好朋友听听。

篇8:数一数教案

建築從未離開過數字。作爲一項需要將材料以某種方式合理組織以求建構空間的行爲,建築的生成過程一直流淌着飽含數字的血液。“合理組織”背後的邏1,必須由數字來建構與規定,才能得以記録、驗證、推廣。而與數學早已從初等進入高等的發展軌迹不同,建築領域中的數字問題事實上長期停留在初級階段(實際上是以初等數學爲定義原則的工具集),建築可探索的問題範疇被手段的局限性長期抑制。

然而,計算機的發展正在使建築世界發生“微妙却很重要的變化”。[1]不僅是各種非綫性科學理論,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吉爾·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Deleuze,1925~1995)對中心化與總體化的抗拒觀念也强有力地推動了建築界在20世紀下半葉對規則、統一、標準的反叛。苦于没有恰當有力的工具,設計具體到實踐時依然變革緩慢。計算機的出現,真正衝破了工具的瓶頸,實質性地爲實現變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從二維輔助繪圖,到幾近真實的三維表現,直至全面介入設計全過程,計算機正深刻改變着設計的創意理念、方法進程、評價標準與建造程序……一些曾被初等數學規則抹去或不得不放弃的現象,能够在更爲高級和復雜的數字定義規則下呈現,從而創造出設計領域的新鮮世界。

這場“微妙却很重要的變化”至少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借助新的數字工具,對于那些在傳統意義上—即與建築緊密相關—的客觀條件進行了更大、更深程度的回應(甚至是放大),如建築所處的各項環境條件(光、聲、風、熱……);二是新工具極大地拓展了建築師可以關注的問題範疇與相應解答能力,即使這樣的問題在傳統上基本與建築無關。因此,對這些問題的解剖,成爲建築發展路徑上有效的新觸媒,刺激着建築在類型學層面獲得了新視野與新標準,爲“建築”這門本來古老學科的滯緩發展注入了新鮮氧氣—正因爲這些氧氣,建築與建築師日益活躍。

關于這兩層意義,前者作爲“技術層面”的革命,在建築的物理性能、形態生成上已經卓有建樹,并誕生出衆多與先前建築類型截然不同的作品;而後者作爲建築學外延的拓展,可被視爲“哲學層面”的進化。中外很多優秀的建築師敏鋭地捕捉到這一點,從技術到思想,不斷地拓展着建築前行的道路。荷蘭著名建築師、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教授Kas Oosterhuis(爲表述方便,本文以下均稱Kas)正是基于縝密的觀察與思考,以數字技術爲基礎,將自然與設計巧妙地結合了起來。

二、Kas Oosterhuis的數字設計思想之路

1979年,Kas畢業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1987年~1988年,他在倫敦AA學院授課,之後一年居于巴黎,并與視覺藝術家Ilona Lénárd女士一同創立了建築設計事務所(2004年,事務所更名爲ONL[Oosterhuis_Lénárd],遷至荷蘭鹿特丹)。2000年,Kas任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并作爲學術帶頭人領導着“Hyperbody研究組”的教學與研究。Kas與其ONL事務所長期致力于數字化建築的研究與實踐,并以“人工直覺、批量定制、從文件到工廠”等觀念聞名,設計成果獲荷蘭及歐洲多個奬項。2003年在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非標準建築”開展時,Kas與格雷戈�林恩、R&Sie(n)、FOA、DECOI等著名建築師/事務所一道,展示了數字化建築設計的最新成就。這是數字化建築設計在21世紀初的整體亮相(圖1,圖2)。

在荷蘭語中,“ooster huis”意爲“東邊的房子”。在荷蘭這樣一個西歐國度,“東邊的房子”似乎注定就是要與衆不同。Kas介入數字化設計的時間并不算早,但其歷程頗值得研究。在2000年以前,他主要提出了“人造建築”(synthetic architecture,1990)、“雕塑城市”(sculpture city,1994)兩個思想,從人類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層面提出對設計方法的思考。直到2000年提出“程式化建築”觀念,Kas才真正開始數字化設計研究的道路。[2]僅僅十餘年,Kas成功地開辟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數字化設計新領域。這并非僅僅源于Kas對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熟練運用,更是其將計算機工具放置在建築與城市的背景下進行思考,并不斷地從其他(非建築)學科獲取了不易察覺的營養。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被譽爲“Super Dutch”的荷蘭建築師异軍突起。越來越多的年輕建築師開始熱衷于大量的統計學數據和量化研究來表現(或證明)自己的成果。計算機作爲處理海量數據的利器,成爲這一時代下建築師争相追捧的“金剛鑽”。但在利用計算機生成新形式的同時,設計思想却被悄無聲息地吞噬,計算機逐漸開始影响甚至統帥設計者的頭腦。正是在這個時期,Kas着手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與思考。他不僅關注計算機技術本身所能够完成的新領域,更注重對設計本源的思考,并頻繁提出很多有影响力與前瞻性的學術觀念,走在數字化建築設計理論與實踐的前列,如“程式化建築”(Programmable Architecture,2000)、“感性建築”(E-motive Architecture,2001)、“超體”(Hyperbodies,2003)、“非標準建築”(Non Standard Architecture,2004)、“群集建築”(Swarm Architecture,2006)、“量子建築信息模型”(Quantum BIM,2010)等[2],[3](圖3)。

視覺上的顛覆性往往是“數字化設計”的首要特徵。從表面上看,Kas的設計正符合公衆腦海中的“數字化場景”—流動、有機、非規則……的確,作爲數字化核心環節的參數化設計方法已極大地突破了設計者的想象局限,開辟出無限廣闊的新形體領域。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隨着軟件的日益普及與易用,技術已不再神秘莫測。若僅從視覺角度,熱衷于玩弄“前所未有”的形象,那必然是另一場人腦的悲劇,也遠遠偏離了這場浪潮背後深刻的思想背景。Kas没有停留在形式表面,他觸及到了數字化的真正價值:對設計原點、數字可編程模型與生産過程的邏1之間的前沿探索,正改變着建築的狀態。

三、從“群集”現象到建築交互

Kas關于交互思想下的傳感建築研究,則主要是基于生物學中的“群集行爲”(swarm behaviour)現象。在Kas撰寫的《群集建築》(swarm architecture,2006)中,提出了“空間就是一種計算”、“建築成爲裝置”、“適時行爲”(real time behaviour)等論點,將生物群集行爲現象與建築設計結合起來。

大自然中的生物以不同的方式生存。其中,鳥、蜂、蟻、魚等小型動物類型有一種特别的行爲方式—它們常會表現出某種看似機械却不可思議的一致行爲。這類動物個體在同一場所聚集,或朝着某個方嚮同步遷移,甚至幾乎在瞬間做出同樣的反應,猶如聽從着一位隱形的指揮者。這種行爲顯然表明每一個體都接受到了某種行動的信號。當環境出現變化時,首先由受到環境直接影响的個體依據某種規則做出調整,進而波及到鄰近個體直至整個生物群體。已有研究表明,這實質上是一個高級的適時調整過程。這種以生物個體行爲爲基礎、受到外界環境因素刺激後自主演化,并在演化過程中不斷呈現出群體性質的行爲模式即爲“群集行爲”(swarm behavior)。[4]

1986年,科學家把群集行爲在計算機中用Boids[5]對這一段話,此處倒是可以産生一個有趣的解讀:Kas心目中的數字化生成,從表象上看誕生了更有機、更自然的形態,但是這樣的形態并非是外觀的模擬,而是基于自然的内在進化邏1而生成的結果。如果用中國古人“師法自然”的觀念來比喻,那麽Kas所“師法”的,不是自然本身的外在顯像,而是自然的邏1。

有趣的是,與設計成果表現出的强烈“未來感”相對,當Kas回顧自己的專業歷程時,特别强調了理念的歷史根源—荷蘭20世紀初的現代建築運動,尤其是20年代的風格派運動。他説:“他們(風格派運動的先驅們)創造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捷徑,刷新了普適的數學理論,以全新的理念面對整個宇宙。……他們將空間理解爲一個‘空間—時間’的連續體(continuum),無論是構築物、椅子或是建築物都是這種連續體的密度增量。直到現在,我依然對此確信無疑,……我今天的工作途徑可以理解爲一種激進藝術與激進建築的跨界行動。歷史上那些激進的思潮依然啓示着我們(3)。”

Kas明確地將參數化方式置于更爲高級的位置。他在訪談中説到,與傳統建築設計方法相比,“兩者并不在一個層面之上,比如説傳統設計觀念中没有群集的觀念,衹有獨立問題存在,也無法解决這樣的問題。建築不僅應關注來自室内的各項數據,更應關注外界各項行爲對建築外形的影响。我關注着室内的各項要素組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它從頭至尾影响着設計的全進程(3)”。

訪談結束後,我希望Kas寫下他對建築的看法。他認真地想了想,寫道,“邁嚮一種新建築:嚮(建築)體前行—標注你的建築體;建造建築體;運動建築體;進化建築體”(圖6)。這正是10天後,他在維也納演講的主要内容(2)。

五、一數一世界

在數字化建築設計的快速發展進程之中,諸多理論與流派也已逐漸呈現,多元化細分的趨勢也已明晰。Kas在設計與自然之間,搭接起了以數字爲媒介的橋梁,并以這座橋梁探索着建築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可能性。一數一世界(4):在數字化設計中,“數字”作爲人類創造與自然邏1之間一種能被定義與衍生的關聯,忠實映射着這個世界。從數字的技術海洋中抽身,其實我們依然需傳遞出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参考文献

[1]彼得·绍拉帕耶.当代建筑与数字化设计.吴晓,虞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Oosterhuis K.Building New Transaction Spaces,Hyperbodies.Delft: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3-08-01)[2012-06-01].http://www.oosterhuis.nl/quickstart/index.php?id=538

[3]Oosterhuis K.Swarm Architecture II,Hyperbodies:First Decade of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Santa Monica:Jap Sam Books,2012

[4]余夫.自然界的奇观—动物的群集.百科知识,2011(5):36~39

篇9:“数一数二”的韦尔奇战略

当然,韦尔奇并没有把战略大师一棍子打死,他表达的战略理念,仔细推敲起来,同波特、明茨伯格这些人差不多。不过,韦尔奇没有学究气,表述更简洁更明快更口语化。他认为,战略的实质就是确定企业在哪个领域竞争,如何开展竞争。比如,一个街头比萨店,它的全部战略,都凝缩在与众不同招人喜爱的调料上,其他都是小事。

好的战略要有生命力,即使环境有所变化,也不必从零开始。韦尔奇提出战略的生命力有三个条件:(1)战略选择的方向对头,且有一定的宽度,这样的战略并不需要经常改变,同时也可以容纳新的项目补充进来。(2)战略的制定是反大众化的。(3)企业里充满着落实战略的人才。

韦尔奇指出,在制定战略时,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考虑得太多,陷入数据和细节越深,就越有可能束缚住自己行动的手脚。他认为,战略要敏于行动而少些沉思。这些,都是出自经营实践的肺腑之言。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的“反大众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韦尔奇指出,任何企业都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因此,“当你思考战略的时候,要考虑反大众化的方向。要尽量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离不开你。把精力放在创新、技术、内部流程、附加服务等任何能使你与众不同的因素上面。如果走这条路,你即使犯一些错误,也依然可能成功”。也就是说,韦尔奇的思路,是一种引领潮流的强势战略,从而充分体现了GE的地位和特色。正是这种“反大众化”,引出了他的“数一数二”战略。

GE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跨国大型企业集团,韦尔奇上台后,不满足于公司的现有状况,他提出,GE的所有业务,必须在全球范围内相关领域中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否则,这些业务将被“整顿、出售,或者关闭”。也就是说,他给GE的定位是只能当冠军,顶不济也要成为亚军,绝不当季军。

顺便指出,数一数二战略同德鲁克有关。在韦尔奇接任GE时,雷金纳德为他引见了德鲁克。德鲁克反问韦尔奇:“如果你当初不在这家企业,那么今天你是否还愿意选择加入进来?”如果答案为否的话,“你打算对这家企业采取些什么措施?”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正是对这两个问题的答复。

为了实现“数一数二”战略,韦尔奇采取了两个步骤:一是按照“三圈”区别对待,二是大规模并购。

区别对待是韦尔奇大力倡导的理念。每家公司,不论大小,都应该有自己的优势业务和拳头产品,对优势和非优势必须通过考评加以区分。“区别考评的目标是让经理们对此有透彻的了解,并决定相应的投资规模。”韦尔奇认为:“要做到这样,当然,你得对‘优势业务’有一个鲜明的定义。在GE,‘优势业务’意味着某项产业在市场上占据第一或者第二的位置。否则,经理们就要改进它、卖掉它,或者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关闭它。其他公司也有各自不同的体制来做投资决策。”

那么,GE的优势领域到底是什么?韦尔奇用一种近乎随意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意图。1983年1月,韦尔奇为了向妻子卡罗琳说清楚,即兴在杯子垫上画了三个圆圈,分别代表GE的三大类业务,即核心制造业、高新技术业以及服务、世。别小看韦尔奇这种随手涂抹,他的创意,往往就涂抹在餐巾纸上。在韦尔奇眼里,不在这三大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将要“一脚踢开”。那些“三圈”之外的业务,要么是处于行业边缘而经营业绩不好,要么是市场前景黯淡,要么对公司不具备战略价值。

在韦尔奇的主持下,大规模的并购和抛售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并购或抛售的思路,考虑四个因素:一是业务的发展前景,二是业务的饱和程度,三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四是企业战略。韦尔奇认为,在企业中,所有的业务都应该置于自己的“前厅”,即把人、财、物各种资源用在真正能实现企业战略、促进企业发展的业务上。“没有规划中的后院永远都不会是最吸引你的地方,我们应该将它转变为别人的前厅,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吸引他们的。”

根据发展前景,1982年,韦尔奇首先将比不上别人的中央空调部门以1.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在空调市场上占领先地位的特灵公司(Trane)。1984年,又将盈利不稳的犹他国际部分资产以24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澳大利亚BHP公司(Broken Hill Proprietary)。同时,1983年12月,韦尔奇以6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无线广播公司(RCA)。按韦尔奇的说法,并购RCA,可以获得很多好处。“我们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半导体业务,RCA也有,我们有航天业务,RCA也有;我们两家都生产电视机。如果两家能够合并,那么我们在这些业务领域的力量将变得强大的多。”根据市场饱和度,韦尔奇把家用电器业务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在这方面有优势的布拉克一戴科公司(Black&Decker)。根据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1987年6月,GE与法国汤姆逊电子公司(Thomson)进行了业务交换。GE用它的电视机制造业务换取了汤姆逊电子公司的医疗设备业务。当时汤姆逊经营医疗CT的CGR的公司在行业中居第4—5位,而GE在这个行业中名列第一。但GE在法国没有优势。通过这次交易,扩大了GE在欧洲市场上的份额,而汤姆逊公司则拥有了GE的电视机制造业务。1988年9月,GE又以2.06亿美元卖掉了自己的半导体业务。根据市场演变,GE把航天业务以30亿美元卖给了马丁·玛丽埃塔公司。

当然,并购也有失败的。1986年,韦尔奇为了扩展金融业务而收购的基德公司,就上了一个大当。他根据自身的教训,向人们提出了并购需要防范的七个陷阱:(1)相信有真的“平等并购”。在工业领域,除了银行和咨询产业外,平等并购是不可能的。必须有人掌舵,有人做副手。(2)过分关注经营战略上的匹配,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融合。如果并购的企业之间文化差异很大,那么就不要冒这个险,基德公司丑闻就反映了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3)被别人当作“人质”。收购方做出过多的让步,让被收购方操纵了全局。(4)整合行为过于保守。企业合并后,应该尽快在文化、战略以及运营上达成共识,尽快融合。韦尔奇给出的整合大限是90天。(5)“征服者综合症”,即收购方接手后,在各个位置上安插自己的经理,浪费了并购得来的人才资源。(6)代价太高,并购的成本无望收回。(7)被收购方从上到下产生普遍的抵触和反抗心理。

篇10:《数一数》教案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 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 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 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学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

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实体数数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质的点子图数数之间的思维转换。

教具准备:

课件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第一天来到咱们学校的时候,一定看到了学校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交流),而数学乐园的.小朋友也是今天开学,他们想和小朋友们比一比谁的学校更漂亮、更好玩!你们想去那里看看吗?(课件出示数学乐园画面)

二、 自主体验

1、 初步感知⑴师:哎呀,这里就是我们美丽的数学乐园,小朋友美不美呀?是呀,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图上都有些什么?

⑵几位小朋友汇报后小组交流再汇报。

⑶师小结:数学乐园真是一座美丽的学校,天是那么的蓝、树是那么的高,花儿正露出笑脸,鸟儿在唱歌,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在玩耍。

2、 数数

⑴(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了好些鸟,那么究竟有多少只鸟呢?)小朋友们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选择你喜欢的数一数。

⑵先自己轻声数数再数给同桌听。

⑶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数的,用教鞭指着图一个一个的数。

3、 针对生的错误进行方法上的总结

⑴讨论怎样数又快又对?

⑵结合生给出的方法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也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一个作记号,最后数到几就说明有几个物体,这样就又对又快了。(我们刚刚都是一个一个的数的,有没有不同的数法的,更快的,两个两个,五个五个的数可以吗,你们会吗?)

4、 开火车游戏过度到点子图

⑴师:我的火车谁来开?生:我来开。师:你来开。生一个接一个在图上找出用1、2、3、4、5……10表示的物体。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生这里还不能完全正确的使用量词,师给予纠正)。

⑵课件依次出示小画图。当出示出第一幅滑滑梯图时,师: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个数,你想用什么符号表示?(有男生说用点子表示,显然他看过书,我当时就说哦可以用点子表示,当然可以你是看过书了是吗?除了点子我们还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图案表示在这里为了方便简单)我们这里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

⑵那么两个秋千,三匹木马、四架飞机应该怎样表示,为什么?)蝴蝶、鸟呢?依次出示点子图。

⑶探索:这里先出示点子图,问图上什么东西可以用7个点子表示呢?(七朵花)再出示8个点子图,问这里表示什么?生答表示什么东西可以用8个点子表示。那么用什么表示气球的个数?在图中10个点子又可以表示什么呢?(其实实际课堂中还没有提问到这里部分学生已经回答出来了)

5、 再完整的看着图说说点子图意。

6、 拍手游戏。师任意说出图中的某个物体,生立刻拍出对应物体的个数,以小组竞赛形式、男女生竞赛形式展开,再请学生任意说一个,其他学生拍手)

7、 小结:针对数数的方法及用点子等符号表示数的过程进行小结。哦,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有规律的数,这样就不会少数或多数了,是吗?原来小圆点可以用来表示图中物体的个数,图中物体有几个,圆点就画几个对吗?

三、 巩固深化(师自己补充的,祥见PPT)

1、 连一连

2、 小鱼儿吐了8个泡泡,请小朋友帮他画完整。

3、 找数活动找找我们身上及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打开自己的书包数一数你今天带了几本书,跟同桌说说。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看看我们周围藏了多少个数?数数教室有几盏日光灯?有几组小朋友?有几扇门?

四、 总结提升

其实其它地方也到处充满数学,数学与我们紧密相连,请同学们下课后留心观察,做个有心的小主人。

五、 作业布置

上一篇:咏牡丹初二下册一单元作文下一篇:小官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