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供应科库工岗位责任制

2024-05-24

煤矿机电供应科库工岗位责任制(通用3篇)

篇1:煤矿机电供应科库工岗位责任制

煤矿机电供应科库工岗位责任制

1、严格执行仓库保管管理员制度,做到账、卡、物、资四对口,严格物资的验收、保管、保养和发放工作。

2、严格对待仓库物资的防火、防盗工作。

3、保持和各业务部门的联系。

4、经常检查库房、货架有无异常现象,必须及时处理,防止意外。

5、库内物品要码放整齐。

6、时时保持库内的清洁卫生。

篇2:煤矿机电供应科库工岗位责任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1、遵照《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上级有关规定,按照本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

2、民用爆破物品,必须存放在专用的库内,不准超量储存,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要分类存放,不得与其它物品混存一起。

3、严守工作岗位,严格规章制度,严密出入库手续,坚持日清、月清和账目清,账物相符。

4、发放爆炸物品时,要查对各种证件、手续,按批准的品种编号数量发放,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对清退回来的爆炸物品,要认真检查清点入库,严格登记手续。

5、必须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过期、受潮和变质的爆炸物品要及时清理,需要销毁时,要及时报告单位领导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销毁。

6、经常保持库内、库区消防和安全设施的齐备,效能良好。拒绝发给非爆破人员发爆器材,做好防盗、防潮、防爆、防洪和防破坏等安全防范工作,保证储存安全。

篇3:煤矿机电供应科库工岗位责任制

1 强调煤矿企业精细化“人”的重要性

根据煤矿企业机电岗位现场实际, 要提高整体机电岗位管理水平, 实现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实现精细化管理, 必须要把这一核心积极、深入、持久地推行。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因素, 以人为本的管理, 要求确立职工在管理中的地位, 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管理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 全方位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全员职工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企业, 做好本职工作, 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 事事有人管, 事事能做好”的局面。因此, 实行精细化管理, 就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达到管理精细的目标。

2 严格把关编码管理的规范化、量化、细化

在机电设备以及配件、材料等的编码管理方面, 要进一步规范化、量化、细化。要做到机电岗位精细管理, 机电设备的编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设备编码是现场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 也是实现数字标准化管理的起点, 切实要做到现场的每一个环节, 每一件设备、每一部作业都明确责任。根据以往的现场管理经历, 认为以往的材料编码管理方面, 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设备数字统计上, 这样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

编码管理不但要做到对煤矿所有机电设备统一实行编码管理, 还要对现场的全部物品、环境、人员、管理事项按照分类序列逐一顺序用数码、字母、文字予以统一编码。要包括各类管线、电缆、五小电器等及其他如管路、闸门、小型电器、道岔、轨道等配件及设施, 要进行全方位的编码, 同时还应详细标明其安装日期、安装人员、有效期限、来源等全部资料。并实行编码台账固定管理, 编码标志动式管理, 也就是对照台账找设备, 对照设备找编码。

把设备编码管理纳入微机管理, 对现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设施、设备、每一步作业都明确责任, 切实做到现场管理无盲区、无漏洞、无缺陷, 将其价格体系输入网络, 形成设备材料信息平台, 以便为生产单位选购各种材料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

3 有计划检修煤炭机电设备

根据煤炭机电设备的现状及运行状况, 必须做到有计划检修, 避免无计划、盲目仓促检修是有效地杜绝各类煤矿机电事故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强制机电管理人员及机电岗位工种人员, 对设备进行点检, 并把点检分一般性检查、日历化检查和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查。

一般性检查时通过问、看、嗅、听、摸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日历化检查是按每天检查计划, 对设备确定的部位进行拆检维护和修理,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查是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诊断, 来判断设备性能的优劣, 以提早发现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进行点检时, 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按照以岗位工和维修工点检为基础, 突出班组和区队的自我管理和考核。班点检是由小班维护工负责实施, 并将点检情况填入检查记录内存档, 其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由机电班长负责考核;日点检是由大班维护工负责实施, 按点检制的方法和内容进行, 并将点检情况填入检查记录内存档, 其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由机电班长或机电副科长负责考核;周点检是由机电班长负责实施, 根据所辖设备的特点和状况, 每周对所辖设备和系统点检一遍及以上, 并留有记录, 由机电科长负责考核;月检是由机电科长负责组织实施, 每月检修时间不少于一班, 由机电矿长负责考核, 考核留有记录, 并有改进意见。

4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

结合煤矿机电岗位价值实际, 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着重从基础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激励管理制度和约束管理制度等方面来制定, 解决内部市场日常运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问题。

1) 机电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要从基础制度抓起, 因为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根本在制度, 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 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基础管理进行长期的细化, 使其根植于管理创新之中, 渗透到机电日常管理之中, 融汇于生产经营之中, 才能营造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比如对矿井主提升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压风系统、主排水系统和供热系统各基础环节的运行和维护, 都必须责任到人, 制定运行维护责任制、包机制度和实施办法。并严格组织实施, 包机制度要严密细致, 不留死角, 发现问题要严格按照包机制追究责任。

2) 把握5个管理环节, 即严谨确定岗位主体、严密制定岗位价格、严细进行岗位核算、严肃执行岗位交接、严格实施岗位考核。机电岗位的主提升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压风系统、主排水系统和供热系统等的运行、维护、检修和检验, 都是关键环节, 都是关键岗位, 对这些关键岗位及特殊工种, 比如变配电、主提升、通风机司机、维修电工等, 要加大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力度, 提高其操作技能以及经济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 做到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在系统内强力推行“三描述”、“一口诀”、“一确认”工作法, 并将其延伸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种。通过抓住关键环节, 提高消耗的真实性, 强化测算的科学性, 增强考核的严肃性, 全面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模式。

3) 制度不是一劳永逸的, 是一个动态的工程, 必须在实践中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 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使职称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 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 进而实现管理的人本内涵, 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中求, 吴宏彪, 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新华出版社, 2005, 5.

上一篇:写人记叙文:我们班的新流行下一篇:主管护师外科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