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几何证明

2024-05-24

七年级下数学几何证明(共8篇)

篇1:七年级下数学几何证明

1.已知:如图2-81,DE∥GF,BC∥DE,EF∥DC,DC∥AB,求证:∠B=∠F. 证明:∵DE∥GF(已知)

∴∠F+∠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EF∥DC(已知)

∴∠E+∠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F=∠D(同角的补角相等)

又 ∵BC∥DE,(已知)

∴∠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DC∥AB(已知)

∴∠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B=∠D(同角的补角相等)

∴∠F=∠B(等量代换)

2、如图,已知AD∥BC,BCDBAD,试说明AB∥CD。

证明:AD∥BC

D1

2BCDBAD,12

3

4AB∥CD

CABBCD1BAD22题图

3.已知:CB⊥AB,CE平分∠BCD,DE平分∠CDA,∠1+∠2=90°,求证:DA⊥AB.证明: CB⊥AB

B90 3题图

 CE平分∠BCD,DE平分∠CDA

1ADE,2BCE

∠1+∠2=90°

ADEBCE90 

A360BADCDCB90

 DA⊥AB.4、已知;如图 2-87,DF//AC,∠C=∠D,求证:∠AMB=∠ENF

证明: DF//AC

ABDD

又∠C=∠D

ABDC

 BD//CE

ENFDMN

又AMBDMN

∠AMB=∠ENF

5.如图,已知∠EFB+∠ADC=180°,且∠1=∠2,试说明DG∥AB.C

证明:∠EFB+∠ADC=180°

又FDAADC180

FDABFE

EF∥AD

1EAD

又∠1=∠2

2EAD

DG∥AB

篇2:七年级下数学几何证明

[1] 如图,∵AB∥EF(已知)

∴∠A +=180()∵DE∥BC(已知)

∴∠DEF=()∠ADE=()2.(6分)已知:如图,∠ADE=∠B,∠DEC=115°. 求∠C的度数.

A

D B

F

D

E

第3题

3.已知:如图,AD∥BC,∠D=100°,AC平分∠BCD,B

C

求∠DAC的度数.

4.已知:如图4,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EF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P的度数

5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EOA:∠AOD=1:4,求∠EOB的度数.

D

6(6分)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求∠1的度数.7/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º,求∠D的度数.

8、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

AE

B

A

G

DC2D F C

00

9/(本题10分)已知:如图,AB∥CD,∠B=40,∠E=30,求∠D的度数

C

F

D

b

B

A

E10、AB//CD,EF⊥AB于点E,EF交CD于点F,已知∠1=60.求∠2的度数.11、如图所示,∠1=72°,∠2=72°,∠3=60°,求∠4的度数.索发现:

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与∠A,∠C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AP

B

A

PC

D

B

AC

PBD

AC

P

BD

(1)(2)(3)(4)

如图,AB∥CD,BF∥CE,则∠B与∠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18.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第17

∠B=70°,∠ACB=50°,求∠EDC和∠BDC的度数.

F

EA

EC

DN

D

A

M

E

M

B

N

A

B

B

C

第18题图

19.如图AB∥CD,∠NCM=90°,∠NCB=30°,CM平分∠BCE,求∠B的大小. 如图5-24,AB⊥BD,CD⊥MN,垂足分别是B、D点,∠FDC=∠EBA.(1)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

(2)BE与DE平行吗?为什么

?

20、如图5-25,∠1+∠2=180°,∠DAE=∠BCF,DA平分∠BDF.(1)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BC平分∠DBE吗?为什么.

B

A

B

图5-25 如图5-27,已知: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DE、AF分别交BC于G、H,A=D,1=2,求证:B=C.

如图5-29,已知:AB//CD,求证:B+D+BED=360(至少用三种方法)

23.(6分)如图,EF∥AD,∠1 =∠2,∠BAC = 70°.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

因为EF∥AD,所以 ∠2 =. 又因为 ∠1 = ∠2,所以 ∠1 = ∠3.所以AB∥.

所以∠BAC += 180°. 又因为∠BAC = 70°,所以∠AGD =.

24.(6分)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求∠1的度数.26.(6分)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0°,∠ACB=50°,求∠EDC和∠BDC的度数.

2B

C

A

D

C A

D

E

BC27、∥BC,AB∥DC,∠1=100º,求∠2,∠3的度数

如图,已知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求∠COE、∠AOE、∠AOG的度数.

1.如图,AOC与BOC是邻补角,OD、OE分别是AOC与

BOC的平分线,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1=∠2 求证:a∥b.⑵直线a//b,求证:12.

4、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AB∥CD,∠1=∠2,试说明EP∥FQ.证明:∵AB∥CD,∴∠MEB=∠MFD()又∵∠1=∠2,∴∠MEB-∠1=∠MFD-∠2,即 ∠MEP=∠______

∴EP∥_____.()

5、已知DB∥FG∥EC,A是FG上一点,∠ABD=60°,∠ACE=36°,AP平分∠BAC,求:⑴∠BAC的大小;⑵∠PAG的大小

篇3:七年级下数学几何证明

(1) 求证:AB∥FG; (2) 若∠B=62°, 求∠2的度数; (3) 若∠2=∠CEF, 求证AD平分∠BAC。

这是重庆市渝中区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的第25题, 它的 (2) 、 (3) 两问其实比较简单。而且, 考试时, 即使考生没能证出第 (1) 问, 但如果敢于继续思考, 利用第 (1) 问继续解决第 (2) 、 (3) 问, 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我在考场上监考时看到很多学生在解决第一问时无从下手, 直接导致整个题无法完成, 或者由AD⊥BC, EF⊥BC推出AD∥EF就不知怎么办, 或者直接又因为∠1=∠2, 所以AB∥FG, 当然也有少数学生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或其推论, 结合∠1=∠2以及等角的余角相等推出∠B=∠GFC, 或者推出∠BAC=∠FGC, 或者推出∠B+∠GFB=180°, 从而推出AB∥FG. 但是, 按知识的发生发展顺序来讲, 最后一种证明方法应该算是循环论证 (因为七下人教版教材没有学习三角形, 其内角和为180°在小学只是用操作的办法验证过而已) ?

其实, 这是一道好题, 特别是把它放在试卷的第25题这样的位置上尤其显示它的价值。

事实上, 如下图2, 延长BA与FE, 交于点H, 那么, 在由AD⊥BC, EF⊥BC推出AD∥EF后, 在推出∠1=∠H, 问题显而易见。

当然, 也可以如上图3延长AD与GF, 使它们相交于点H后, 用同样的思路使问题得证。

现在的问题是:1.此时可不可以使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解决此题?2.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地添加辅助线?

现就第二个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就此题来讲, 辅助线的作法应该是比较自然的。因为在七下这一个几何证明的起始阶段,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如此地思考:由AD⊥BC, EF⊥BC推证出AD∥EF后, 当我们觉得不知何去何从时, 我们应当再次去阅读题目, 看看接下来的条件与推出的结论有什么联系, 以及要证明的结论需要些什么条件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综合分析法) 。那接下来的条件是∠1=∠2, 有什么作用呢?或者说该如何使用呢?如果我们想同时把AD∥EF与∠1=∠2结合起来使用, 这个比较不好办, 要么就像开始提到的个别同学那样“蒙混过关”, 直接来一个又因为∠1=∠2, 所以AB∥FG。

这里我觉得,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这样思考:在得到明显正确的结论AD∥EF后, 接下来的条件∠1=∠2, 我们先将∠1与AD∥EF结合起来思考, 看看它们有什么联系. 事实上∠1的两边AB、AD, 以及结论AD∥EF中的EF正好就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不完整图形, 所以, 如果我们把BA与FE“补全”, 自然地, ∠H这一重要角色就通过∠1这一“介绍人”与∠2认识了 (延长AD与GF, 使它们相交后是同样的道理) .问题解决显得“自然而然”, 顺理成章, 一气呵成. 这其中有一重要的地方就是, 引导学生不始终非得把∠1=∠2“完整的”与AD∥EF结合起来使用, 这类似于“傻子扛竹竿进城, 横着进不去, 竖着也进不去, 于是就放弃”一样的道理, 办法就是“让竹竿的一头先进去”。

当然, 如果学生对“等量加等量, 其和相等”这一等式性质比较熟悉, 那么, 把∠1=∠2“完整的”与AD∥EF

结合起来使用也是可行的, 这就是学生联想到本试卷23题的推理填空时可得到的思路, 如上图, 连接AF, 在证得AD∥EF后, 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篇4: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教学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提高质效

提及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不少学生就头皮发麻,找不到思路,面对各种各样的图形和线条就犯晕,几乎束手无策,更不用说作出精确的辅助线了;有的学生则是风风火火地写了满满一张纸,仔细一看,逻辑混乱,不知所云;还有的学生步骤简单,跳跃幅度大,因果关系没有整理清晰,关键步骤没有写清楚便匆匆得到要证明的结论,多多少少有些滥竽充数的嫌疑,自然也就拿不到证明题的完整分数了。 对于数学教师来讲,初中几何证明题也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似乎在教学中花了不少的力气,但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对几何证明题的掌握程度无法令人满意,达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如何針对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的特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几何证明题的教学效果,我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尊重教材

苏教版初中数学几何教材中,有几个重点环节,如平行线、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相似图形等,这些章节的知识几乎无一例外都有证明题可供考查。 与这些知识点相关的证明题,一般来说难度不小,对于刚刚接触几何知识的初中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要抓好这部分证明题的教学,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尊重教材。

教材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根源。 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例题,这些例题几乎可以涵盖初中几何所有的知识点,可以说,把教材上的例题讲通讲透,学生能完全消化教材的例题,应该说学生就可以解决百分之八十的基本证明题。 现实状况下,有些几何教师对证明题的讲解存在认识的误区,认为没有什么值得仔细讲、反复讲的,尽快讲完直接进入课后练习。 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我认为教材上的例题,至少要到边到角地讲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任务,第一遍是让学生大致了解题目要求证明的结论和题目提供的条件;第二遍是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给定的条件和现有的定理逐步得到要证明的结论,第三遍则是让学生做好细节上的处理工作。

二、做好细节的规范书写

初中几何证明题有着严谨的格式要求,证明题的书写还需要思路明确、步骤清晰、过程精练,这样的证明过程才能得到更高的评价。 教学实际中,通常遇到学生证明步骤烦琐,证明格式不规范,箭头指来指去,看得头晕眼花,不少数学老师对此大为光火。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做得到位,做得细心。

有的数学教师对于证明题示例的细节上把握不够,他们认为只要我能把证明思路、关键的步骤给学生演示一下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地方,没有必要过于苛求。 比如在板书的过程中,有的为了赶进度,图简单省事,一些看似不重要的证明步骤一笔带过,有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字迹过于潦草,黑板上箭头指来指去,如同一幅军事作战指挥图,学生看起来很累,也很容易产生歧义。

如果教师是这种教学心态,那么也无法搞好几何证明题教学工作的,首先几何证明题本身就是一个严谨、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没有做好细节自然就漏洞百出,所以,要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为学生做好细节示范。 其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如果教学时间不是很充足,宁愿放弃示范也不能匆匆了事,一定要把握细节,注意火候,只有我们自己做得足够好,才能理直气壮对学生提要求。

三、抓好强化训练

初中几何证明题的教学,离不开强化训练。 这种强化训练既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要训练学生的答题规范性。 比如,在三角形、多边形和圆这些章节的几何证明题中,有不少的题目要求学生作辅助线,不然难以解答。

要能准确作出辅助线,并熟练地运用各种定理来证明几何题,就需要平时进行一定量的强化训练。 这种强化训练一定不能走入了题海的误区,训练的题目最好是由老师提前把关,量不能太大、太复杂让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也不能过于简单,我认为以书本上的例题为参考,适当提高点难度为宜。 比如,我们可以在一堂课专门训练如何作辅助线,只要作出了辅助线,我们不要求学生完完整整地书写出整个证明过程,但要注意作出辅助线后续的工作,防止学生误打误撞,只要求他们说出证明的思路就可以进入下一题了。

通过一定量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学生面对各种看似复杂的图形问题,能凭着直觉作出精确的辅助线,作出了辅助线之后解题的思路也就渐渐呈现出来,能较大幅度提高证明题的解题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作为数学教师要抓好教材例题的讲解,教学上遇到困难及时带领学生回归教材,多多少少能获得启发和提示。 同时也要端正教学心态,在板书和示范上尽量做细做实,切忌一笔带过,草草了事。最后要以一定量的题目及时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和定理的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几何证明题的教学质效。

篇5:七年级下几何证明题(精华版)

1、直接根据图示填空:

(1)∠α=_________(2)∠α=_________(3)∠α=_________(4)∠α=_________(5)∠α=_________(6)∠α=_________

(1)(2)(3)

(4)(5)(6)

2、填空完成推理过程:如图,∵AB∥EF(已知)

∴∠A +=1800()∵DE∥BC(已知)

∴∠DEF=()2.∠ADE=()

3. 已知:如图,∠ADE=∠B,∠DEC=115°. 求∠C的度数.

D

A

D B

F

4.已知:如图,AD∥BC,∠D=100°,AC平分∠BCD,求∠DAC的度数.

B3.E

C

5.已知AB∥CD,∠1=70°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

AC

5.43BD

4.6.已知:如图4,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EF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P的度数

6.7.8.7.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EOA:∠AOD=1:4,求∠EOB的度数. 8. 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求∠1的度数.9.如图,AB∥CD,交

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º,求∠D的度数.9.D B

AE

12.G

B

C210.D

11.b

10.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

11.已知:如图,AB∥CD,∠B=40,∠E=30,求∠D的度数 12.如图所示,∠1=72°,∠2=72°,∠3=60°,求∠4的度数.13,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0,求∠D的度数.14.AC

E

F

D

C

D

13.B

A

B

E

14.AB//CD,EF⊥AB于点E,EF交CD于点F,已知∠1=600.求∠2的度数.15.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若∠EFG=50°,求∠DEG的度数.15.A

GB

M

E

D

FN

C

16.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与∠A,∠C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AP

C

D

B

A

PC

D

B

AC

P

BD

AC

P

BD

(1)(2)(3)(4)

17.如图,AB∥CD,BF∥CE,则∠B与∠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A

E

E

C

DN

D

M

B

C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A

第19题图

B

18.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0°,∠ACB=50°,求∠EDC和∠BDC的度数.

19.如图AB∥CD,∠NCM=90°,∠NCB=30°,CM平分∠BCE,求∠B的大小. 20.如图5-24,AB⊥BD,CD⊥MN,垂足分别是B、D点,∠FDC=∠EBA.(1)判断CD与AB的位置关系;

(2)BE与DE平行吗?为什么?

21.如图5-25,∠1+∠2=180°,∠DAE=∠BCF,DA平分∠BDF.(1)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3)BC平分∠DBE吗?为什么.

F

EA

M

20.B

N

图5-2

522.如图5-28,已知: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DE、AF分别交BC于G、H,A=D,1=2,求证:B=C.

F

B

图4

E

D

23.22.24..23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EDC=25,∠DCE=25,∠B=70

篇6:七年级上几何证明

1、如图,①画∠BAC的角平分线AD;②过点A画线段BC的垂线段AE;③取线段BC的中点F,连结AF;④过点A、C分别画BC、AB的平行线,两平行线交于点G.

2、如图AB//CD,∠1与∠A互补,试证明:EF//CD.(用两种证法)

3、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EDC=250,∠DCE=250,∠B=700

①求证:DE//BC②求∠BDC的度数。

5、如图5,AO⊥CO,BO⊥DO,且∠AOB=160,求∠COD的度数。

D C

O 图5 B6、如图6所示,已知CD是∠ACB的平分线,∠ACB=50,∠B=70,DE∥BC,求∠EDC和∠BDC的度数。

B

图6E7、如图7所示,BE平分∠ABD,DE平分∠BDC,如果∠1与∠2互为余角,那么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

C

图7

D8、如图,已知OB平分∠AOC,且∠2:∠3:∠4=2:5:3,求∠1,∠2,∠3,∠4的度数.C

4B

A

D9、如图所示,已知AB∥CD,∠A=∠C试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说明.(8分)

DC

B

10.如图所示,已知∠ABC=50°,∠ACB=60°,BF、CF为∠ABC、∠ACB的平分线且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AC于点D、E,求∠BFC的度数.(9分)

A

DB

F

E11、已知:如图所示,AB∥CD试说明:∠B+∠BED+∠D=360°.(9分)

A

B

E

C

D12、.如图,CDAB于D,GFAB于F,140,250,求B度数.D

4A

E

F

B

G

C

13.如图所示,已知∠A=∠1,∠E=∠2,且AC⊥EC,试证明:AB∥DE.A

E

BCD14、如图,已知∠ A=∠ F,∠ C=∠ D.试问BD是否与CE平行?为什么?

15、如图,已知∠1=∠2,∠3=∠D,求证:DB//EC.D

13E

F

A

B

C18、如图,已知DF//AC,∠C=∠D,求证:∠AMB=∠ENF.D

M

E

N

F

A

B

C19、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E、F分别为AB、AC、BC上的点且DE//BC、EF//AB,求证:∠ADE=∠EFC.20、如图,已知EC、FD与直线AB交于C、D两点且∠1=∠2,求证:CE//DF.A

C

EF

A

D

E

C

D

2B

F21、如图,已知∠ABC=∠ADC,BF和DE分别是∠ABC和∠ADC的平分线,AB//CD,求证:DE//BF.22、如图,已知AC//DE,DC//EF,CD平分∠BCA,求证:EF平分∠BED.C

E

B

FD

A

E

B

D

F

C

A23、如图,AB⊥BF,CD⊥BF, ∠A=∠C,求证: ∠AEB=∠F.C

B

1D

F

E24、如图,AD⊥BC,EF⊥BC,∠1=∠2,求证:DG//AB.B

E1F

2D

C

A

G25、在三角形ABC中,AD⊥BC于D,G是AC上任一点,GE⊥BC于E,GE的延长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F,∠BAD=∠CAD,求证:∠AGF=∠F.B

A

F

G27、如图,AB//CD,求证:∠

B

A

E

4D

C

E26、如图,∠1=∠2,∠3=∠4,∠B=∠5,求证:CE//DF.F

G

5D

BCD=∠B+∠D.A

C

B

E

D28、如上图,已知∠BCD=∠B+∠D,求证:AB//CD.29、如图,AB//CD,求证:∠BCD=∠B-∠D.AB

E

C

D30、如上图,已知∠BCD=∠B-∠D,求证:AB//CD.31、已知:如图,12,3B,AC//DE,且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E//BD

A

2E

B

C

D32、已知:如图,DE平分CDA,BF平分CBA,且ADEAED。CDACBA,求证:DE//FB

D

F

C

AEB

33、已知:如图,BAPAPD180,12。

求证:EF

A

E

B

F

C

P

篇7:七年级下数学几何证明

1.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AE⊥BC,垂足为E.点D是射线AE上一动点(点D不与顶点A重合),连结DB、DC.已知BC=m,AD=n.

(1)若动点D在BC的下方时(如图①),求S四边ABDC的值(结果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2)若动点D在BC的上方时(如图②),(1)中结论是否仍成立?说明理由;

(3)请你按以下要求在8×6的方格中(如图③,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设计要求如下:对角线互相垂直且面积为6的格点四边形(4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中,AD=6cm,AB=4cm,点E为AD的中点.若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

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C上由点B向点C运动.

(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运动时间为t秒,设△PEQ的面积为Scm2,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S;

(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AEP与△BPQ全等?

3.已知:如图,ΔABC中,∠B=60°,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F。试说明

AC=AE+CD。

E

B CD

4.如图,在△ABC中,AC=BC,AC⊥BC,D为BC的中点,CF⊥AD于E,BF∥AC,试说明DG=FG

B A

F

5.如图①,两个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和OCD叠放在一起,并且有公共的直角顶点O.

(1)在图①中,你发现线段AC、BD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直线AC、B相交成角的度数是多少度.(2)将图①的△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角,在图②中画出旋转后的△OAB.

(3)将图①中的△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个锐第3题图 角,连接.AC、BD得到图③,这时(1)中的两

个结论是否成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若△OAB绕点O继续旋转更大的角时,结论仍然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6.已知:如图,BD、CE都是△ABC的高.F是BD上一点,G是CE延长线上一点,∠FAB=∠G.(1)若∠FAD=∠FBC,试说明AG∥BC.(2)若BF=AC,试探索线段AF和AG的关系,并说明理由.A G

7.如图甲,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AB=AC,∠BAC=90º.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F、BD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数量关系为.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

F

B图甲

D

F

B

第4题图

C

E

A

E

C

B

图乙

FEC

图丙

篇8:七年级下数学几何证明

2015 年4 月15 日, 笔者有幸被邀请参加 “2015 年上半年泰州市特级 (骨干) 教师 “牵手农村教育” 送教活动”, 观摩了苏科版 “§12.2 证明 (1) ” 课题的教学, 其中有一个片段:“议一议: 图1 中长方形草坪中间有1m宽的直道, 为了达到 “曲径通幽” 的效果, 现计划修改为处处1m宽的弯曲的小路 (如图2) , 请问这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吗?” 教者让学生思考片刻, 请学生回答, 结果学生纸上谈兵, 老师在黑板上画图说明, 课堂显得死气沉沉、 毫无活力, 本该让学生经历 “画一画、 剪一剪、 拼一拼” 的一个很好的素材就在老师的轻描淡写中滑过了, 用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 让学生错过了探索活动、 积累经验和获得结论的机会。 而在另一节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段:“ 在下列表格中计算代数式x2-2x+2 的值, 你有什么发现, 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 请你再取一些x的值代入代数式算一算, 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你是否有新的发现? 新的结论?” 教师充分让学生体验取特殊值计算、 观察、 猜想、 验证的过程, 而忽视引导学生对用配方法判别代数式值的本质的提炼, 缺乏对活动过程的概括和对活动的结论的拓展, 使得显性知识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蜻蜓点水”, 数学思想的显化提炼肤浅, 使得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本文就以这节课为例, 谈谈对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与同行交流。

二、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分析

由于 “直观判断不可靠”“直观无法做出确定判断”,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可以确定一个结论的正确性的过程, 初步感知证明的必要性、 了解计算推理证明的格式和理解反例的作用, 利用反例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严谨、 结论的确定、 言之有理、 落笔有据的推理意识。

2.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中有大量的适宜学生活动的素材, 课本中采用了 “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 的流程, 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环节一 “试一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 (数学中的问题) , 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得到的结论并不可靠, 让学生明白可以借助于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验证, 如测量, 这是一种实验或操作活动。

环节二 “议一议”——长方形草坪中间1m宽的道路的面积的大小 (生活中的问题) , 让学生直观感知、 猜想哪条弯曲的道路面积大些,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引导点拨, 发现图形的平移和计算的手段或者方法, 可以证实: 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议一议”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直觉并不可靠, 从而让学生感知 “证明” 是确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的有力工具。

环节三 “做一做”——计算代数式的值, 进而猜想, 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想的过程, 一方面, 感知利用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另一方面,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去论证结论的真假性, 从而感受 “证明” 的必要性, 体会“证明”是确认一个数学结论正确的有力工具。

环节四 “数学实验室” (1) ——边长为8 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长为13、 宽为5 的长方形, 这是一个直觉与逻辑不符的例子, 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 数学的结论, 完全凭直觉、 操作、 实践判断是不行的, 还需要通过演绎推理来验证, 虽然此问题学生现在暂时还不能解决, 但这类悬念有利于学生感知“证明” 的必要性; (2) 操作测量发现结论, 这是个正确的结论, 但暂时不能证实, 此悬念促使学生向往、 追求着 “证明”, 换言之, 这些活动的开设, 为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要证明、 什么是证明、 如何证明打下基础。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经历直观并不可靠

师: 向放有一根筷子的杯中加水, 观察筷子的变化情况?

生1:筷子变粗了。

生2:筷子变弯了。

师: 筷子真的变粗了、 变弯了吗? (教师拿出水中的筷子让大家看)

生众: 没有。

师:说明我们的眼见一定为实吗?

生众:不一定。

【设计意图 】 选取学生的 “生活现实”, 开展活动, 激情引趣, 让学生经历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过程, 初步形成直观并不可靠的感知,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

(以下活动素材以导学稿的形式在上课前印发给学生)

2. 动手操作, 掌握度量验证的方法

师: 先观察图3 中的两条线段AB与CD哪一条长一些? 请再想一想如何证实你的猜想。

生众:AB。

师:如何验证?

生1:度量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

生2: 可以把圆规的两脚张开先让两脚与线段AB两个端点重合, 再比较此时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与线段CD的长度。

师: 第一种方法是度量法, 第二种方法是叠合法,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来验证线段AB和CD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 】 选取一个简单的 “数学现实” 问题作为学程的起点, 让学生了解观察获得的结论并不一定正确, 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掌握度量和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长度的方法,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3. 实验操作, 了解计算说理的方法

师: (1) 在提供的模板中取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形, 按图4 拼成8×8 的正方形, 用胶带粘好。 (苏科版数学实验手册提供的附录材料)

(2) 用同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形, 能按图5 恰好拼成13×5 的矩形吗? 动手试一试!

(学生经历动手操作, 很快就依葫芦画瓢完成了图4 到图5 的剪拼)

生众: 能!

师: 真的能吗? 拼图的过程中什么保持不变? 你能发现什么呢?

生1: 不能。 因为图4 拼成8×8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64, 而图5 拼成13×5 的矩形的面积是65, 64≠65, 所以不能拼成。

师: 很好! 我们通过计算推理, 发现了由图4 到图5, 面积变大了, 这说明什么?

生2:图5中一定有空隙。

生众: (学生面带困惑)

师: 为了验证生2 的想法, 下面, 老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图6 和图7 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把两幅图同时放大, 图7 中的空隙越来越明显)

生众: (点头)

师: 如何来说明图7 中有空隙, 随着今后我们的学习, 就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 放手让学生经历操作探索活动, 学生由此获得的结论, 往往深信不疑, 而通过计算的方法来进行推理说明这个操作活动获得的结论并不正确, 再运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观察, 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思辨推理, 体会实验、 操作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 进一步感知证明的必要性, 为后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4. 计算猜想, 感受说理的两种策略

师: 在下列表格中计算代数式x2-2x+2 的值, 你有什么发现, 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

请你再取一些x的值代入代数式算一算, 你的结论是否正确? 你是否有新的发现? 新的结论?

生1: (结论1) 当x=-2 和x=4 的时, 代数式x2-2x+2 的值相等;

生2: (结论2) 代数式x2-2x+2的值都是偶数。

生3: (结论3) 代数式x2-2x+2的值都是正数。

师:如何来说明这些结论是否正确呢?

生4: 结论1 一定正确, 因为当x=-2 和x=4 的时, 代数式x2-2x+2 的值都等于10。

师: 对, 我们通过计算能说明结论1 是正确的, 那结论2 呢?

生5: 不正确, 当x=1 的时, 代数式x2-2x+2 的值为1, 1 是奇数, 而不是偶数。

师: 很好, 像生5 这样, 通过举出一个符合命题的条件, 但命题结论不成立的例子来说明命题是假命题, 这样的例子称为反例, 通过举反例可以说明一个结论不正确, 那结论3 呢?

生6: 正确, 因为x2-2x+2= (x2-2x+1) +1= (x-1) 2+1, 因为 (x-1) 2为非负数, 所以 (x-1) 2+1 为正数, 所以代数式x2-2x+2 的值都是正数。

师: 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对代数式进行变形、配方, 从而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这是说理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 】 基于学生计算获得的猜想, 有的正确, 有的不正确, 从而让学生了解说明一个结论错误的方法, 即举反例, 而要说明一个结论正确必须经过严密的推理, 步步有理。 这样, 在互相交流中提升对归纳思想本质的认识, 克服思维定式, 完善认知结构。

5. 学以致用, 内化说理的方法

师: 某公园有一长方形草坪中间有1m宽的直道 (如图1) , 为了达到 “曲径通幽” 的效果, 现计划修改为处处1m宽的弯曲的小路 (如图2) , 这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吗?大家直观感觉呢? (教师提供模板张贴在黑板上)

生众: 图2 面积大些。

师: 今天下结论要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怎样来说明呢?

生1: 图1 的小道的面积是b平方米, 而图2 小道的面积不怎么好求!

师: 怎样求出图2 中小道的面积? 请大家动手操作、思考一下。

生2: (到黑板前, 一边操作一边解释) 可以把图2左右两边的草坪拼到一起, 构成一个长为 (a-1) m、 宽为bm的长方形, 所以图2 中小道的面积为ab- (a-1) b=ab-ab+b=b (平方米) , 因此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

师: 通过平移左右两个不规则图形, 把它们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 通过计算推理就可以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 这里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设计意图 】 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 (平移) 和计算的过程, 运用数学说理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现数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6. 画图操作, 升华证明的必要性

师: 如图8: (1) 画∠AOB=90°, 并画∠AOB的角平分线OC;

(2)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 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的两边分别交于点E、 F, 并比较PE、 PF的长度;

(3) 把三角尺绕点P旋转, 比较PE与PF的长度。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你的结论一定成立吗? 与同学交流。

师:大家动手操作一下, 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1:PE=PF。

生2:PE=PF。

师:大家都是这样吗?

生众:是。

师: 那能说明PE=PF吗?

生3: 不能, 仅通过几种特殊的位置得到的猜想, 不具有一般性。

师: 对, 特殊不能代表一般, 但特殊可以反映一般的某些特性, 这个结论是不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成立? 我们借助于电脑探究一下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 制作如图9所示的图形, 将三角尺绕直角顶点P旋转, 从中度量PE、PF的长度, PE与PF的长度在任意位置都相等) 我们直观感觉PE=PF, 但如何说理呢? 这就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 】 前面几个观察、 操作、 实验活动, 获得的结论错误的较多, 而这个活动获得的结论是正确的, 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直观感知的结论有时正确有时并不正确, 使证明呼之欲出, 凸显数学证明的认识价值, 为下一节课对证明的深入探究做铺垫。

7. 归纳小结, 画龙点睛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1: 观察、 操作、 实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 但仅凭观察、 操作、 实验探索发现的结论, 不一定都正确。

生2: 判断一个结论正确与否, 必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推理。

师: 我们今天学到了怎样的推理方法呢?

生3: 运用计算进行推理确定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师: 像这样确定某个命题真实性的过程就叫作证明 (教师板书课题) , 下一节课开始我们来探究如何进行证明。今天我们还学到了说明一个结论不正确的方法?

生众: 举反例。

【设计意图 】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概括、 归纳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建构知识体系, 同时揭示课题, 使学生对证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使学生对知识、 技能、 思想方法的总结融为一体, 使思想方法有了载体, 知识技能有了灵魂。

8. 当堂练习, 活化说理的方法

(1) 今年五一节期间, 王老板在其经营的服装店里卖出两件衣服, 售价均为168 元, 其中一件盈利20%, 另一件亏损20%, 问王老板在这次的交易过程中是赚了还是亏了, 还是不亏不赚?

(2) 如图10, 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5m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均匀的围起来, 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 能放进一颗红枣吗? (把地球看成球体, 赤道的周长C约为4 万千米)

【 设计意图 】 两个练习题, 一个是代数问题, 一个是几何问题, 一方面, 及时反馈发现学生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提出: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 一方面, “数学活动课” 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另一方面, “ 数学活动课”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基础, 利用活动资源,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实验、 操作、 归纳、 抽象、 概括、猜想、 验证、 交流、 反思等多样性的活动, 使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 数学活动课, 是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 创造性、 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实践、 主动思考、 主动探索、 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 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数学活动课的 “活动” 是一种启发、 一种诱导、 一种方式, 目的是通过 “活动” 激发学生的数学体验, 最终要转化为思维活动, 思维价值是数学活动课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设计数学活动课, 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 活动素材、 学情基础、活动环境和角色转换。

1. 活动素材——合理性

合理的数学活动素材, 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更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在数学活动素材的过程中, 要考虑素材的可操作性和探究性。

(1) 可操作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活动素材要贴近生活, 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有亲切感, 愿意参与并进行活动, 如本案例中第一个素材:“向放有一根筷子的杯中加水, 观察筷子的变化情况?”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经验, 这些知识经验经过再造方能成就新知的积极迁移; 二是操作活动所用到的知识与经验应该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或亲身经历的,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使用既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未知领域问题的成就感,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如本案例中的第二个素材:“先观察图中的两条线段AB与CD哪一条长一些? 请再想一想如何证实你的猜想.”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 注意归纳活动结果, 把外显的活动转化教育形态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从数学活动中不仅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而且能有效地掌握内隐的数学思想方法。

(2) 探究性指: 活动素材具有探究价值, 活动素材有充分的探究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按照自己的想象或者思路进行活动, 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体, 进而达到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目的, 如本案例中的第三、 四、 五、 六个素材。 设计开发数学活动素材时, 要避免产生 “伪数学活动素材”, 即将 “抽象” 转化为 “形象” 的演示活动。 课堂上的演示活动既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也没有学生的经历、 探索和思考, 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课。

2. 学情基础——可行性

学生认知基础是数学活动的起点。 在设计数学活动课时, 活动素材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 思考与探索; 活动的组织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 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不同的人在数学活动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本案例中的第四个活动环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代数式x2-2x+2 的值, 你有什么发现, 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 此活动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个体性。 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的充满个性色彩的感受、 体验、 感悟与收获并不相同, 学生发现的结论呈现个体性和多样性; 二是情境性。 本题通过设计x取一些特殊的偶数值计算代数式的值这样的情境, 让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适当的自我反思、 自我内化、讨论与交流, 不断引导学生拓展与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从而真正达到理性的领悟。 三是内隐性。 学生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清晰的, 可用语言来表达, 是外显的, 但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具有缄默知识的特点, 具有内隐性, 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如有一位学生在判断 “代数式x2-2x+2 的值都是偶数” 是错误时, 知道举例子说明, 这时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尽可能地清晰化、 明朗化、 外显化, 从而加深与拓展学生活动经验, 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3. 活动环境——保障性

从数学活动课的定义看, 数学活动课的环境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是实物操作活动环境; 二是多媒体模拟活动环境; 三是数学思维活动环境。 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中提供了一些活动内容, 但是没有明确指出进行数学活动的环境。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其一, 适合在实物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数学活动, 如本案例中的第一个活动素材,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 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 实验, 不仅获得对问题的认识、 理解和解决, 也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感悟; 其二, 适合在多媒体模拟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数学活动, 如本案例中的第三个活动素材, 虽然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中提供了活动模板, 但由于操作、观察误差等因素, 仅通过动手拼图操作, 不易发现中间的空隙, 而通过多媒体的模拟实验便可一目了然, 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了加工重组, 使知识的发生有理、 有序、 有据, 自然流畅,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三, 适合在头脑中模拟实验活动的全过程, 并通过思维活动检验实验的可行性, 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 如本案例中的第四个活动素材, 是数学知识内部的问题, 需要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进行计算、 变式推理来解决。 因此, 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的目的、 特点和可操作性恰当地选择活动环境, 为活动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

4. 角色转换——灵活性

数学活动课是一个新课题。 教师在活动课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 在起始阶段,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需要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鼓励学生参加活动, 活动的内容来源于教学内容, 活动素材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并且适合不同的环境; 在实施阶段, 教师则是合作者和点评者, 教师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 发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背后蕴含的数学知识; 在活动评价阶段, 教师则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思维的引领者, 在正面评价学生的同时,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引领学生思维, 从活化学生的思维。 因此, 教学活动本身是设计数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从活动中经历、 感受、 探究数学过程是设计数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数学活动过程中, 杜绝任何脱离学生认知规律的技术展示, 应将数学活动理解为数学教育的一部分, 是数学学习方式的一种进化, 数学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掌握方法、 发展思维。不能将数学活动只停留活动层面, 要将活动结果 “数学化”, 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 把握数学的规律。

最后, 需要提及的是, 数学活动课中常见问题, 例如, 方向不明, 忽视活动路径的设计; 力所不及, 忽视学生的数学基础; 买椟还珠, 忽视活动内容的选择; 无源之水, 忽视活动方法的衔接等。 因此, 设置 “数学活动课” 要注意五 “有”: 联系实际, 要有趣味性; 关注环境, 要有保障性; 把准学情, 要有可行性; 评价效果, 要有激励性; 凸显方法, 要有过程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生成、 拓展、 提升与内化, 有价值的、高效的数学活动课应当是一个 “生动活泼、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是一个思维层层递进、 论证步步为营、 收获粒粒归仓的学习 “场”, 并在这独具魅力的场景中生长出一个个明晰的 “生长节”, 形成一个个充满个性的 “知识烙印”。

参考文献

[1]马文杰, 鲍建生.论“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特征[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4, (2) :23-26.

[2]马敏.基于“数学经验再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4, (12) :37-39.

上一篇: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下一篇:个人六十华诞抒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