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现状

2024-05-16

采购管理现状(共8篇)

篇1:采购管理现状

员 工 关 系 管 理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姓名: 刘

苗 学

号:0 9 0 50 1 1 1 4

我国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及其原因以及如何和谐员工关系

摘要: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提出,我国的员工关系管理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将从自己的理解来分析我国员工关系管理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如何和谐员工关系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员工关系管理、问题、原因、和谐员工关系

一.引言

员工关系管理是指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各项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调解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和确保为员工、社会增值。

随着社会改革深入及企业竞争加剧,新时期下对员工关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这许多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要求。

二.我国员工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现状而言,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问题,包括,职能范围有限,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不切合等。具体现状如下:

1.目前中国企业对员工关系管理认知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独立设置员工关系管理岗位。

就有关调查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和变化,越来越的企业需要通过员工关系管理或员工关系管理的部分职能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使命。虽然员工关系部门做了大量琐碎的工作,然而其受重视程度和价值认同度却不高。平均来看,中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岗位的设置比例为1000:1,即每一1000名员工设置一名独立编制的员工关系管理岗位。员工关系管理岗位设置最多的职位是“员工关系管理经理”,其次是“员工关系管理主管”、“员工关系管理主管”和“员工关系管理总监”。

2.多数企业在营造“赞赏/激励”的文化氛围方面较弱,激励方式单一。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设有专门的员工激励计划,但从很多企业并没有将奖励行为及时实施,而是放在年底,同时,企业在营造赞赏/激励的企业文化氛围方面还比较弱,起原因也是由于我国员工关系管理起步晚,企业管理层只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企业效益方面,从而忽视了创造企业价值主体的需要,缘木求鱼。3.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中国的普及率较低,且多用于“绩效沟通”,而极少

用于裁员解决方案等领域。

EAP计划在提高员工满意度、优化福利制度和改善组织绩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EAP项目的成功关键因素包括: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完善的培训 与培养计划、明确的政策与程序说明、来自工会/HR等部门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稍见成效,员工关系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系列现状导致EAP计划在我国企业管理方面举步维艰,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4.企业缺乏共同的愿景,或者共同愿景偏离公司现实,忽视长期性,导致员工关系管理的基础不实。

企业的共同愿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追求,一个好的愿景,能让员工很容易的感受到在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能从企业得到什么?成长了什么?未来有什么希望?从而使员工有归属感。并给与员工持续的激励力。而现实是,我国多数企业利益相关人之间存在分歧和意见,并且不能很好地去化解,从而给企业目标制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使得员工缺乏“安全感”,员工关系管理基础不实。

5.企业缺乏一整套系统管理制度和理念,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管理的是非标准模糊不清。

企业的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企业的伦理基准,是员工对事物共同的的判断标准和行为标准,企业的核心理念并必须通过制度去体现,价值观只有通过反复强化才会得到员工认同。当前很多企业没有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理念,或者有制度和理念但在操作过程中走形式,制度形同虚设,员工缺乏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导致员工关系管理缺乏标准和依据。6.企业缺乏完善的员工发展机制,导致员工关系管理根本性的缺失。

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是内部公平性、外部的竞争性。有关调查显示,员工离职原因为内部缺乏公平感,外部缺乏竞争力,内部不公平体现在激励、内部晋升 通道、授权等方面,而外部竞争性则体现在同行业的薪酬水平、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三.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事物存在的理想状态,在和谐的状态中,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不偏不倚,相辅相成;二是指新事物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由对立、冲突、斗争,走向统一,趋于融合、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过程。

和谐员工关系建立通常需要达成三个目标:建设和传达企业文化;创造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员工关系氛围;上传下达,下情上传,加强沟通和理解。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员工关系,总的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确立全新的合作意识,建立合作型组织。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将员工仅仅视为被管理者,而是应该把员工看做新型的合作伙伴,是企业本身的组成部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和谐共生。2.员工关系管理的和谐应该体现出任的本性和创造性。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关注员工的需求,设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激励体系,使员工不仅仅把劳动看做是谋生的需要。3.申诉系统的建立

该系统建立总的一个出发点是:把问题发现、解决在公司内部,而不是在仲裁处、法院。建立一个申诉系统—一个对于员工情绪的进行反馈和处理的系统。具体讲,包括员工的抱怨、不满、所受的委屈;以及员工认为快乐的、积极的、应该在企业推行的措施制度等。也就是说,除了对我们常规的HR几个模块的反馈之外,我们建立申诉系统的意义在于,可以让管理者倾听到员工情绪方面的声音,从而使企业的反馈机制更加完善和健全。

建立申诉系统时,应该在部门上、形式上形成与部门经理、HR部门的对立关系,可以采用电子邮件,论坛匿名发言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总之,申诉系统的核心在于将员工如果有受到委屈或不公正待遇的情绪,反馈给上层管理者,并且将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员工的抱怨或不满情绪,并最终将问题 发现、解决在公司内部。4.现代化的培训

如何通过培训来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将培训内容从单一的职业培训或绩效培训转向全方位的培训。在未来的培训中,我们不仅要求员工掌握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员工掌握沟通技巧,团队沟通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巧,以及如何调解心境,减少工作中的抱怨。5.沟通管理

员工的有效沟通管理是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的奖惩管理、员工的冲突管理等的基础。对于沟通,我们分为试用期、正式期、离职时三种情况来讨论。

在试用期的沟通中,将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企业目标、企业经营理念灌输给员工,以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提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使之能产生认同感,帮助新员工更加快速的融入企业团队,尽快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转正期,应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今后的改进建议和希望,定期绩效考核沟通。如果员工离职,那应当把握适当时机,于立志者进行沟通,本着真诚,友善的原则,进行离职面谈。

对于主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以便公司改进管理。对于被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不让其带着不满或抱怨走,并可根据企业的实力和情况,给与一定的员工辅助。6.建立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是组织为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服务项目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一种。如:工作适应、感情问题、法律诉讼等,帮助员工排除障碍,提高适应力,最终提搞企业生产力。

篇2:采购管理现状

在我国,会计还十分年轻,缺乏一些具体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证券市场的监管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和发达市场国家在动机上有一些区别。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取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包装上市以及后来的配股等等。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监管能力不到位,有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到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程度。

对比国外的盈余管理方法,可以发现只要我国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都是有益的。

透视我国盈余管理现象,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最基本的动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利益诱导效应,企业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经确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于是一些缺乏会计职业道德的从业者,就有意破坏诚信原则和会计规则,实施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经营者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政策的灵活选择为其开展盈余管理实现“避税”提供了弹性空间。

3.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因此,为了树立良好形象,许多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社会形象非常重要,它们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提升企业业绩,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达到改善企业形象的目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判断建设不完善带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不高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恰当的职业道德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经济活动内容单一,这些都限制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2.会计职业道德判断意识不强

我国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的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经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在职业道德判断的建设中完善盈余管理制度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全面改进教学方法。

2.注重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加强业务培训,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真实、公允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及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判断所产生的会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3.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的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管理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的基石。社会监督是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

篇3:高等院校采购管理现状研究

目前高校负责采购的机构名称尚未统一,不同高校对采购部门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如南京师范大学的资产管理处、苏州大学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武汉大学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南京大学挂靠在财务处的招标办公室、中山大学挂靠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的招投标管理中心等。

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中模式、分散模式、兼管模式三大类。集中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通常称为“招投标管理中心”或“招投标办公室”,是一个独立建立的部门,有运营开支,并且还兼有管理和服务职能,所有学校的采购工作统一由该部门负责,统一操作,如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已采取此模式。这种模式更有利于管理,具备专职人员和专门场所,对采购工作的管理也更规范。但是,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加强监管。分散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既没有专门的招投标机构,也不是某一职能部门集中负责,而是根据业务要求,不同的采购项目,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基建处负责重大建设和维修工程,后勤处负责后勤物资如药品、食堂用具的采购及零星修缮工程,实验室负责专业仪器设备采购,图书馆负责图书采购,教务处负责教材和教科研设备采购。南京林业大学采取该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但采购机构过于零散,不利于监管,给监督招投标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兼管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高校没有专门从事采购工作的机构,且没有配备招投标管理的专业人才,采购管理由某个职能部门集中负责,采购管理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如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均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宏观控制,又能微观操作,一事一议,职责分明,监管到位,缺点是人员配备必须加强,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二、采购管理制度建设

高等院校在招投标过程中,以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为基本法律依据,在具体工作中,突出政府采购法的行政管理性质,并注重招投标法的招投标具体流程。一些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校的各项采购和招投标规章制度,这对我国高校的基建和采购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笔者调阅了上述几家高校的校内采购和招投标规章制度并进行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所有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为依据;其次,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并在制度中明确表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采购的限额标准,如江苏某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校内招标采购工作程序》;第三,部分高校将招投标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形成了关于服务类项目、工程类项目、仪器设备类项目、教材图书、进口设备等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小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物业(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苏州大学的《教材与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购置进口免税科教用品若干规定》;第四,少数高校制定了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招标和验收专家组产生办法(试行)》、苏州大学的《采购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未见高校有关于信息化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高校的采购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并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如果高校不改良或变革原有的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与社会脱节,采购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尤其是在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在招标投标中整合信息化系统,尽量减少经济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三、采购管理的特征

(1)经费来源复杂,归口管理部门多。总的来说,高校的经费来源多样,并呈现出交织复杂的态势。按经费来源分类,高校资金可以分为政府拨款、市场筹措和学术项目。按经费性质分类,高校资金可分为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按经费类型分类,高校资金可分为专项经费、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

(2)经费使用时效性强,计划性差。按照国家规定,财政拨款按年划拨,专项经费也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到期没有用完的经费,需要收回,并影响到下一周期的拨款额。除此之外,某些经费的数额和到位时间也很难事前了解,因此,一旦经费到位,使用部门为了不至于第二年经费清零,就要求采购部门尽快安排实施,以便早日投入使用,导致无法按时进行采购计划的编报,采购计划性较差。

(3)设备专业性高,所需数量少。高等院校的专业和学科门类众多,导致所需教科研仪器设备的品种多样,差异性较大。由于用于教科研的仪器设备仅用于有限的专业和学科领域,属于专用设备,性能指标专业性高,不同于一般通用设备的采购工作。然而,高校对于单一种类的设备需求量不大,有时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学院,甚至整所学校仅购置某一种一台设备。

(4)涉及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高等院校的采购项目往往涉及校内的多个部门,如使用部门、职能部门、财务处、采购处、校领导等,甚至有的项目还需要到教育厅或财政厅备案,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好各单位、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但是时间往往紧迫,给采购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例如江苏某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14年8月份需要采购一批钢琴,因数额较大委托江苏省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作为招标代理承接本项目的招标工作,学前学院为使用部门、教务处为职能部门、艺术学院为技术控制部门,作为资产办的工作人员,需要同时与招标代理及校内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四、采购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1)采购手续繁琐,周期长,效率低。从项目申报至验收付款,需要经历项目申请单、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验收单、发票的填写,校领导需要对项目申请单、合同、验收单、发票进行审批,采购部门需要对项目申请单、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验收单进行存档。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发现时间主要浪费在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对文件的审批、反复的检查等非增值活动中;而在增值活动中,大部分活动都是串联进行的,耽误了大量时间。引入BPR核心思想和信息化系统可有效简化流程、缩短采购时间。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完成整个采购周期,不仅能规范采购步骤,而且更有效率、更便捷。

(2)专业设备技术指标具有倾向性。在前期的调研中,一些仪器设备供应商会借机和项目申请部门进行串谋,致使学校在招标采购文件中公布的技术参数倾向于某种品牌,甚至出现仅有一家能满足要求的情况。这种倾向性或排他性的技术要求显然有违公平公正原则,容易滋生腐败行为。招标办作为采购部门,不可能去了解每一种专业设备的技术参数,此时可运用两阶段招标法来确定具体参数。第一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在这一阶段,招标人与投标人可以就技术方案进行充分沟通、反复商讨以及随时要求增加补充有关资料。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

(3)后续服务工作不到位。高等院校的采购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仅包括设备的采购,还包括合同的签订、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培训、付款等环节。长久以来,高校对设备、工程和服务都是重采购、轻管理。

(4)付款流程不完善。所有项目款项,均由使用部门提出付款申请,财务处按合同办理。对于一般的设备采购,这样的机制不会出现问题。然而,高等院校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需要送审后才能确定最终金额,且该金额与合同约定出入较大。但是审计部门与财务处并没有共享信息,导致出现多付款的现象。在高等院校引入信息化系统,将审计系统、采购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可以有效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高等院校采购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不清,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二是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衔接没有充分考虑;三是没有引入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传递不通畅,信息共享不及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高等院校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重组,界定各部门职责及完成工作的时间与质量,简化审批手续,引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

参考文献

[1].盛志佳.对高校设备采购管理的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

[2].尹勇.高校招投标机构的设置原理及法律依据.高等建筑教育,2009(1).

篇4:分析燃料采购的现状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发电 燃料采购 问题 措施

0 前言

燃煤是火力发电厂的生命之源,因此对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中的燃料采购环节很重要,为了实现电厂燃料采购工作的最佳效果,应该发现目前燃料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同时发电厂是国家的能源方面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效益中占有主导地位,所谓的燃料采购的概念就是可以保障整个企业中的燃料供应,在进行供应过程中对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等任务,也就是说其目标是确保企业的燃料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保障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求。因此,证明了燃料采购直接控制着企业生产和经营,怎样能够使燃料供应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能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帮助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要去做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确保企业经营能够正常运行。

1 燃料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1.1、一方面现在大多数的企业还是存在着燃料采购管理体制的欠缺。有很多企业在燃料采购供应中频繁调整管理模式,一段时间区域集中采购,一段时间由各基层单位自行采购,因管理模式的调整造成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矛盾升级现行。煤炭市场瞬息万变,这种低效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工作的进行。同时由于机制变化,导致制度频繁修改或制度缺失,造成制度不适用或无章可循。

1.2、部分采购人员自身的素质偏低,例如自身在业务能力、工作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不足的现象,并没有专业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才能,导致与矿方进行合同洽谈、商务纠纷处理等环节中力不从心,工作被动,难以适应现代的企业生产需要。

1.3、现在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采购的计划性差,导致超预算采购。主要表现在年度、季度、月度的燃料采购计划和计划完成情况出入很大,失去了计划应有的作用,虽然编制了月度预算和采购计划,但实际执行中应急性、临时性的采购居多,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这样的话就直接的造成在采购计划和实际采购结果的脱节,从而总成超预算现行。

1.4、对供应商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小组,仅由少数人确定初评范围,供应商资格审查条件不够全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管理流程,其过程较为随意;其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指标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准时性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其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够系统科学合理;供应商综合评价时评价依据量化不足,公司在评价供应商的时候,主观成分过多,采购员和公司负责人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腐败现象,不利于公司做出最优的供应商选择;招标流程不够清晰,评标办法不够合理,应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1.5、对采购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一是缺乏对燃料采购监督的相关制度。二是一些电厂虽然制定了燃煤采购在合同洽谈、签订等环节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制度和规定,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燃料采购部门之外,其他部门人员对燃料的外部市场形势、价格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对燃料合同的条款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参与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最终形成损公私肥的想象发生,给企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采购过程中,要安排驻矿监装人员,及时了解矿点安全、生产、销售、质量等情况,并及时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 针对燃料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2.1首先要根据企业实际构建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责、权、利想对等的燃料采购管控模式,明确燃料采购的责任主体,避免推诿扯皮。管理模式确定后,结合该管理模式简化流程、优化节点,制定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并已制度的形式规定工作内容和检查、考核办法,实现燃料采购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2.2、提高采购供应人员的综合素质。采购供应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要求采购人员做到忠诚企业、敬业爱岗、积极负责、坚持原则、知法用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严把燃料采购质量关。业务能力素质主要通过加强技术讲课、技术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2.3、加强燃料采购预算管理,使采购计划管理具有前瞻性、准确性。严格执行年度、季度、月底燃料采购预算,在编制采购预算时,应结合电量计划,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矿别、热值、价格等因素,每月初对上月的月度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高月度预算的指导性和执行的准确率,杜绝因超预算采购而造成的资金积压或缺口大。发电企业从主管领导到有关人员,都要提高对燃料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严把计划审批关口,建立完善燃料计划管理办法,使燃料采购活动始终在科学规范的制度作用下进行。

2.4、建立供应商准入、淘汰的管理机制。由于供应商评价时要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交货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故需要相关部门参与到供应商的评价中来,成立一个由各主要部门参与的供应商评价小组,建立评价体系,结合供应商的资格、产品质量、交货水平、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判,建立诚信供应商档案,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将严重掺杂使假、性质恶劣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保持供应商队伍的相对稳定与可靠。

2.5加强采购监督,实行阳光采购。一是燃料监督制度必须健全,完善,二是燃料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炭市场变化,做到参与合同洽谈、合同会签时心中有数。目前煤炭市场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煤炭价格下降、供应量充足,对实行招标采购极为有利,可以参照招标管理办法制定燃料招标管理文件和程序文件,公开招标信息,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燃料成本。

3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的阐述足以证明,在整个火力发电行业中,燃料的采购是关系企业经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燃料采购量直接影响着火电厂能否持续、稳定运行,燃料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燃料的采购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要规范燃料采购合同条款,降低采购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燃料成本,切实为企业谋得经济效益。经过不断的发展,火电企业燃料采购工作必将取得明显的进步,为机组的稳发、满发,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重要贡献。

4 参考文献

[1]温海滢.供应商的选择决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欧佩玉等.基于ABC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7.2

篇5:宿舍管理现状报告

宿舍现存在问题如下:

1、宿舍自离、辞退及辞职人员的物品清理,无专人负责,离开

时无人详细检查、收回该收回的物品及证实是否有偷盗别人的物品。

2、外人进入宿舍无人进行登记、及询问,以致造成宿舍被盗现

象严重。

3、来访登记没有落实到位,无人过问,经检查安排后还是落实

不到位。

4、宿舍管理处设置、设备因申请后无落实,导致宿舍管理工作

无法正常操作,以至宿舍安全工作出现很多隐患。

5、宿舍楼道清洁卫生因没专人打扫,导致卫生垃圾不能及时清

理。

6、宿舍保安因不是直属宿舍管理,导致在工作管理配合上不到

位。

7、因宿舍先前入住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入住人员以及物品领

取都没有进行登记,退舍人员物品移交也没有专人管理接收,导致宿舍钥匙流失。

宿舍管理员:袁智琴

监管员:张延海

篇6: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2管理现状调研问卷

公司的同仁:

您好!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公司目前的管理现状,以及您对公司的评价和建议,您的见解和意见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您提供的信息决定着项目组对公司基本情况的判断,请您认真对待。

本问卷匿名填写,我们将以职业态度对您的问卷严格保密,只在咨询顾问范围内做统计和建议依据使用。请您认真填写问卷,感谢您的积极参与支持。谢谢!

管理咨询调研项目组

(一)战略方面

1.1您了解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目标吗?

1.3您认为目前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1.5您认为公司的未来前景如何?

1.6您认为公司在现阶段最需要解决问题(限选三项)?()

(1)价值回报(2)使命追求(3)组织效率(4)管理职业化(5)人才培养(6)产品研发(7)市场营销(8)降低成本(9)统一思想(10)其他: 1.7你认为公司最主要的竞争策略是什么(限选一项)?()

(1)做大做强(2)做强做大(3)多元化(4)低成本扩张(5)兼并、重组、收购(6)产品差异化(7)其他:

1.8公司取得今天的成就,您认为主要依靠(限选三项):()(1)领导作用(2)产品开发(3)企业文化(4)员工(5)市场开拓(6)管理(7)资本运作(8)国家政策(9)其他:

11.9您认为公司未来的风险可能来自哪些方面(限选三项):()(1)关键人员流失(2)政策变数(3)市场开发不力(4)战略摇摆不定(5)分配制度不合理(6)专业协作不够(7)管理不善(8)缺少人才(9)其他:

(二)组织方面

2.1公司的部门职责划分是否清晰合理?

2.3我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很清楚,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对部门目标的贡献。

2.5公司组织的运行效率较低,运行成本高。

2.7有关市场和客户的问题能快速地自下而上地得到反映。

2.9您认为影响公司组织效率的因素是哪几项(多选)?()

(1)职责不明,分工不清(2)标准不明晰,彼此之间对完成的定义有出入(3)流程缺失(4)相关责任人没有履行职责(5)监督机制缺失 6)员工积极性不高(7)其他:

(三)集团管控层面

23.3关于您所在单位/部门的目标及执行情况,您的看法是?

3.5您认为集团总部亟需加强的职能是什么?(限选1-3项)

(1)战略规划与决策(2)资本运作(3)人力资源(4)财务预算与决算(5)审计监察(6)新产品研发(7)品牌及市场推广(8)后勤服务支持(9)运营协调(10)政府事务(11)信息化管理(12)质量管理(13)采购、物流管理(14)企业文化建设(15)其他: 3.6如果集团单位/部门发生矛盾,通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限选1-3项)

(1)基本的价值原则不同(2)本位主义,立场不同(3)职责不清,没有明确规定(4)推卸责任,互相踢皮球(5)人际环境复杂,个人恩怨较大(6)相互独立,互不来往(7)说不清楚 3.7您认为本单位/部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限选1-3项)

(1)职责划分不合理,需重新调整(2)员工专业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培训(3)工作缺乏计划性、稳定性(4)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5)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6)上级不能对工作进行有效指导(7)工作流程不合理(8)人浮于事,工作态度有问题(9)工作任务太繁重(10)团队氛围不佳,缺乏合作

3.8您认为各分、子公司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提高和改善?

(1)业务拓展(2)经营计划管理(3)预算管理(4)资金管理(5)成本控制(6)人才培养(7)风险管理(8)市场营销(9)其他:

(四)人力资源方面

4.1您认为自己的才能在目前岗位的发挥程度?

34.3与其他部门同类职位的人员相比,您的薪酬水平的公平性如何?

4.4您对公司现行的考核方式是否满意?

4.6在内部,您目前所获的薪酬与您业绩、能力相匹配吗?

4.9您认为公司的用人标准是什么(限选三项)?()

(1)业绩(2)文凭(3)能干(4)忠诚度(5)综合素质(6)专业技术(7)其他: 4.10您认为公司靠什么来留人(限选一项)?()

(1)高薪酬(2)高福利(3)舒适融洽的企业文化(4)企业高成长性(5)员工的成长空间 4.11您迫切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可多选)()

(1)历史/规章制度等(2)专业能力(3)管理技能(4)销售技能(5)组织协调与沟通方面(6)生产管理(7)资本运作知识(8)其他:

(五)企业文化方面

5.1公司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

5.3您对公司管理层的信心?

5.2我所在的部门里有一种互相支持和信任的气氛。

5.6在您看来,以下哪一点最符合公司对待创新的态度。()(1)鼓励创新,能接受失败也有一定的奖励手段。(2)鼓励创新,但如果失败了会受到指责。

4(3)不鼓励也不反对创新,也没有什么奖励。(4)反对创新,更不愿接受失败。

(5)谁要是成天搞新花样、惹事,就给他小鞋穿。

(六)基本信息

(仅用于统计分析,请在最后一栏填写代号)

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协助我们完成此次调查

篇7: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论文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经常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而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发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是由多个环节共同作用导致的,因此,应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3]。首先,应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例如,对工程施工的图纸、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进行质量控制,其中施工图纸必须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才能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而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则需要在施工材料进场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入场的施工材料质量达标,禁止一些不达标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避免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其次,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要求对其进行管控,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弥补措施,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再次,应做好建筑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是建筑施工最后一个环节,必须要做好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果在验收阶段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对其进行返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2.2积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安全影响因素,如何对这些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管理是管理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4]。首先,应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很多施工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不得当而引发的,因此,应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规范施工机械的操作,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一旦操作人员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纠正,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应不断地强化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项安全影响因素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一旦发现必须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避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另外,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及时的告知施工人员,以便于在施工中注意到这些安全问题,从而避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另外,应对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进行培养,一旦出现施工安全事故,通过有效的处理,能够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2.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控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存在不足,不仅会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的总成本,甚至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对此,应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管控[5]。首先,应控制材料的成本,施工材料大概占建筑施工总成本70%左右,在对材料的成本控制中,必须注重采购环节的.控制,不仅要保证材料采购的质量,同时还要保证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将其控制到最低,要做到“货比三家”。其次,应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如,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使用,要尽量避免出现施工材料浪费的问题;施工机械设备在不作业的过程中,应及时停机休息,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械设备运行的能耗,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机械设备的故障,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费用,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总成本,更有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数量在不断增加,建筑施工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如,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通过本文对建筑施工管理现状以及管理对策的分析,作者主要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几方面管理问题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管理对策,以此来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子敏,蔡景书.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杭州科技.(02).

[2]李树奇.北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园艺.(22).

[3]周强.浅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5(28).

[4]陈黎文,邱金丽,宋媛,褚兰玲,刘萍,黄晶晶,赵仁山,康学军,葛芹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6).

篇8: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现状和策略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但中小企业采购管理问题却对社会进步造成很大阻碍, 具体表现在注重传统, 出现与时代脱节现象, 企业竞争力低下等方面。当前不少传统企业的采购工作又局限于手工账目, 浪费人力资源, 财务数据不能得到及时反馈, 导致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因此, 对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现状和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概述

国内中小企业一般都源于家庭式作坊, 缺少足够的运营资金, 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处在单一模式中, 规模较小注定采购数量的有限性, 采购品种也具有单一性, 整体采购环节尚未形成一体供应链, 采购规模受到很大局限。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带有明显的私营色彩, 企业采购控制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简单采购流程使得企业采购缺少科学性与统筹性, 决策武断很难使原材料采购具备合理规划。中小企业整个采购环节缺少严格的审批制度, 采购资金未经合理预算, 程序过于简单。当下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以制造型企业为主, 尚未形成自己完成的品牌, 大多数都是在为某些大型企业制造附属产品, 主要依据大企业生产经营来安排自身活动。由此可知:中下企业采购主要是依据大企业需求产生变化, 具有很强灵活性, 也因为其自身规模有限, 生产所需资金常会出现短缺现象, 企业生存环境受到严峻挑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在采购环节中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 控制性要远大于大型企业, 物价上升对其造成的冲击也是导致其风险意识十分敏感的原因。

三、中小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企业规模、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和经营范围的局限, 其采购部门设置与大企业有着很大不同。许多中小企业采购从业人员并非科班出身, 有的还是亲戚朋友关系, 在企业中采购人员一定程度上完全隶属企业所有人, 导致财务部门欠缺独立性, 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影响账目可信度, 无法真实反映出企业的采购支出等财务状况。当今社会,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及时提高企业采购工作效率势在必行。另外,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百分之九十的中小企业都尚未形成自身明确的战略采购规划。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着眼点主要围绕业务方面, 战略采购问题无暇顾及, 常常出现由于采购管理缺失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中小企业管理者日常忙于日常事务中, 在开会和签字报销之间来回奔忙, 再加上协调上下矛盾, 致使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方向认识不清, 企业辅佐人员上下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战略采购管理环节中对组织的战略定位不明确, 很难结合自身资源和外在环境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 对战略执行缺乏必要监控, 造成战略采购管理缺乏现象。不少中小企业也带有浓厚的家族企业色彩, 企业主自身经验知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决策地位, 非理性的直觉很难使得计划部门可行性的发展决策得以贯彻执行。就一般情况来看, 非必要时企业主对于长远发展问题的考虑比较欠缺, 对战略采购意图的设想比较普遍。再加上缺乏明确有效的执行力, 使得不错的战略策划也很难实现预期目标, 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不明确, 人才匮乏, 技能不足, 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为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现状的高度概括。

2. 中小企业具有的生产规模有目共睹, 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有限, 批量生产活动较少, 对原材料及库存的要求也都相对较高。近些年来, 因为通货膨胀等原因存在,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原材料价位不断提升, 库存管理问题也逐步凸显。中小企业经营本就是建立在大企业下的活动, 资金及人才有限, 生产活动必然缺乏科学严格的计划性, 组织生产活动能力及原材料能力受到限制, 采购环节过于敏感, 采购方式极具传统性, 通过采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不太可能。大多数中小企业也没有形成固定的供应商, 对企业采购进行长期规划或分析力度不足, 采购成本高居不下, 部分大型企业通过对市场材料的熟悉, 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采购规模效益得以实现。但也有很多原材料供应商过于注重市场变化, 通过对其仔细分析, 故意提升原材料价位, 中小企业能力有限会通过贷款赊账等方式购买原材料, 企业利息负重更高, 资金周转能力限制程度加大。中小企业采购成本的上涨必然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 同行业市场竞争受限, 库存压力加大, 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发生。

3. 财务信息安全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 由于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种类繁杂, 操作人员技能不熟练, 相关人员对采购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足等原因, 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有些企业采购从业人员的电脑不设保护, 其它人可随意使用, 这种保密意识不强的做法, 很容易致使公司财务机密被窃取, 类似案例比比皆是。采购电算化依赖的是计算机硬件和财务软件共同支撑的, 而计算机故障、突然断电等外部原因都有可能出现财务软件系统崩溃, 数据丢失现象;软件方面, 在我国很多财务软件开发尚未成熟,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软件自身防护系统不完善, 也有可能因为网络开放性、动态性和虚拟性导致系统可控性降低, 增加了病毒或者黑客入侵的可能性, 加大了企业采购的安全隐患。

四、对中小企业采购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1.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企业采购管理统计工作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因此, 中小企业在进行采购数据的统计工作中, 必须要重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统计方式, 提高统计工作实际效率。以当前最先进的“云端”网络信息技术为例, 中小企业完全可凭借云端网络数据强大在线数据搜集、分析与整合的优势, 把相关数据统计工作依托这一新型网络技术进行。如通过云端网络平台, 可在企业上下各个子公司之间、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建立全新在线互动, 实现各种生产经营管理等信心数据第一时间的上传、共享、备案与分析, 这会为企业采购管理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帮助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经营决策。总之,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采购统计数据质量和效率是未来中小企业基于信息统计工作实现采购成本控制的必然趋势。

2. 更新采购观念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需依据市场动态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战略, 企业材料采购从根本上区别于人们日常购物, 采购本质上充满了商业化行为色彩。中小企业管理工作者观念需与时俱进, 充分认识到采购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当下诸多中小企业采购人员带有鲜明的“亲戚色彩”, 多方面原因导致采购行为固化, 对市场采购缺乏必要的嗅觉和敏锐度, 采购观念初步落后于时代。采购环节监督松散, 科学合理预期的采购机制难以贯彻执行, 诸多不利因素使得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劣迹斑斑。因此, 及时更新采购观念, 重视企业采购环节, 健全相应采购制度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提。依据自身市场定位与行情变化制定决策, 采购环节引入职业经理人角色, 完善的采购方案最高效全面的争取到项目负责人的认可。

3. 加强对采购工作的保密措施

中小企业施行采购电算化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采购信息资源共享, 但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风险。本身财务软件的自身保密程序较弱, 这就需要企业或财会人员使用各种方法来保护本公司的财务数据, 防止被黑客攻击, 或者被有心人士泄密或破坏。企业应明确采购人员职责, 对采购人员权限严格控制。同时提高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保障财务信息安全。利用计算机犯罪在当今社会已经屡见不鲜, 所以, 企业一定要对软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为采购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从硬件、软件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建立安全防范措施, 保证企业采购工作的有序进行。

4. 提高企业主的采购管理能力

中小企业产品类别比较单一, 运作市场范围有限, 规模问题使其难以设立专业的计划职能部门。企业采购战略拟定一般都是由高层或企业所有者直接决定, 企业主自采购管理能力占据主导地位。企业主非理性的战略意识需要结合投资者敏锐的市场眼光, 最终制定出高效准确的企业采购战略发展目标。企业主的发展思维不能局限在繁琐的日常事务处理中, 采购战略思维的运用需要考虑企业长远发展, 企业主需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获取前沿发展动态而服务与自身企业, 结合大数据转变传统发展理念。为防止企业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对某些发展决策的专断, 可采取工作团队进行人事整合等举措避免。

5.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 规范日常采购行为

中小企业采购缺乏规律性是其明显的缺陷, 不定期的市场动态和经营活动使其游走在市场边缘, 稳定性不高。应对市场冲击能力有限。因此, 中小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 就必须准确衡量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具体数值和类型, 节约成本, 提高效率, 具体目标可细化为:依据市场和自身实际发展情况, 准确预测采购周期, 降低管理费用, 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照常运行;并依据该企业主营业务购置生产运营必需品, 发挥最大功效配合企业生产, 保持其市场竞争专一的品牌路线, 由此可见, 中小企业制定科学有序的采购计划意义重大, 与生产财务部门的有效沟通也十分关键, 采购计划要征得上级同意, 各部门协调制定的采购计划可最大限度的实现效率最大化。除此之外, 中小企业应细化采购管理部门的职能, 对参与采购的人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 规范行为, 奖罚分明, 在保证市场监管的同时鼓励采购人员在日常的采购中对市场变化进行调查。

6. 注重电子采购人才的培养

当下, 中小企业因为人才资金限制, 信息化建设不足, 对电子商务的意识或建设能力不足, 电子信息能力的缺失导致采购优化不足, 充分普及信息技术知识, 运用大数据等多重手段加强电子商务宣传, 培养员工素养与安全教育工作, 普及法律诚信与自律原则, 加强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电子商务建设的认知, 通过多重渠道培养和聘请素质高, 层次合理, 具备网络建设, 计算机管理, 电子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如此企业采购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善。时代发展, 信息互换模式不同往日, 只有真正把握时代脉搏, 走在企业软件应用前沿, 做好风险防控举措, 走企业信息化建设道路是大趋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中小企业采购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诸多, 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管理者必须统筹整体发展, 与时俱进, 从根本上做到工作与科技接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对采购市场的调研, 制定应变计划, 不断优化采购流程, 提高业务效率, 明确采购目标, 加强对相关信息的管理, 从而防止腐败现象悄然滋生。

参考文献

[1]魏凤莲.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选择——政府搭建第三方平台[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5 (04) :23-27.

[2]陈鸿雁.采购管理实务[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3]周超, 马勇.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缺陷与应对策略研究[J].大众商务, 2010 (09) :11-15.

[4]申海燕.试述中国采购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2) :34-36.

上一篇:高三政治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工程造价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