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砂坝工程施工方案

2024-04-30

拦砂坝工程施工方案(精选3篇)

篇1:拦砂坝工程施工方案

弃土场拦砂坝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K88+688桥弃土场拦砂坝位于K88+880左60米处,采用10号浆砌片石砌筑,墙身高6.0m,其余两段墙身高7.0m,顶宽为1.0m。

二、施工工艺及方法

(1)基坑开挖

土质基坑的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基底。石质基坑开挖采用小型松动爆破法,人工配合机械出碴。基坑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基础平面位置和地面标高复测,在监理工程师未批准前不得进行开挖。基坑开挖成型后,基坑几何尺寸要大于设计尺寸0.5~1m,便于拆立模型。为便于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基坑开挖始终都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在水中进行挖基时,必须采取围堰及抽水泵等有效措施进行排水,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在施工期间必须保证地面排水系统的畅通。

开挖完成的基坑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砌筑基础浆砌片石

砌筑基础浆砌片石之前,应对基底进行清理,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砂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mm,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超过填放石块处最小尺寸的1/4,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得小15cm;应选用无污渍、无裂隙、无夹层、未风化和经灼烧的石块,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0Mpa。

在砌筑前每一石块均应用干净水冲刷干净,并使其彻底饱和,垫层亦应干净并湿润。所有石块均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垂直缝的满浆系先将已砌好的石块的侧面抹浆,然后用侧压砌置下一相邻石块;或石块就位后灌入砂浆。当用小石子混凝土填满垂直缝时,应用扁钢捣实。垂直缝应与邻层的垂直缝错开。一般水平缝与垂直缝宽度,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不大于40mm,当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为30~70mm。可以用厚度不比缝宽大的石片填塞宽的垂直缝。

片石应分层砌筑,一般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一大致找平。当砌体相当长时,应分几段。砌筑时相邻段高差不大于1.2m,段与段间设伸缩缝或沉降缝,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先铺砌角隅石及镶面石,然后铺砌帮衬石最后铺砌腹石。应选用具有比较整齐表面的大尺寸石块作为角隅石及镶面石。相对长和短的石块应交错铺在同一层并和帮衬石或腹石交错锁结。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应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在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如果条件不允许时,应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括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作准备。

勾好缝或灌好浆的砌体在完工后,视水泥种类及气候情况,在7~14d内应加强养生。所有灰缝应填满砂浆。在软弱地基上修筑的砌石工程,应在软基处理达到达到图纸规定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沉降期终了之后进行。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撑牢固,混凝土做到外型美观,质量达到规范要求。(3)石砌墙身

基础完成后,在其基顶进行台身施工放样,在其强度达到设计75%后,开始砌筑墙身。在砌筑前,按设计放出实样挂线砌筑,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块、片石的砌筑施工。

砌筑第一层时,应将基顶表面清洗,湿润后,开始砌筑,所有的石块均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砌筑斜面时,应逐层收坡,以保证设计坡度;采用料石砌筑台身外表面时,料石布置形式应采用一丁一顺,分层放样加工,石料分层、分块编号,砌筑时对号入座,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如条件不允许时,在砂浆凝固前,浆砌缝砂浆刮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做准备,缝宽不得大于30mm。

砌筑应分段分层进行,两相邻工作段砌筑高差不超过1.2m,分段位置应尽量设置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分层砌筑时,将较大石块用于下层,以宽面为底铺筑,砌筑上层时,尽量避免振动下层。

砌体中的石块均应以砂浆粘结,砌块间必须有一定厚度的砌缝,在任何情况下,石块不得互相接触。上层应在下层石块上铺满砂浆后砌筑,严禁先堆积石块,再以砂浆灌缝。

砌筑工作中断重新开始时,先将原砌层表面清扫干净,适当湿润后,再铺筑砂浆砌筑。

在砌筑中经常检查平面外型尺寸及侧面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勾缝完成后7~14天内加强养生工作,保证砂浆强度增长。

三、质量控制(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推行ISO9000族系列国际标准,按编制的质量管理手册做好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2)加强质量经常性的检查,建立质量检查程序。坚持四大检查制度:开工前检查,施工中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定期质量检查。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质量“三工序”制:检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创造或提供下道工序的质量条件。

(3)质量检查的程序采用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针对工程中不同工序的性质,质量检查按一般工序,重点工序,关键工序进行检查。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指令程序进行操作,并记录,申请待检。专职检查人员应主动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将最终检查结果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中,并请到场人员签字。

(4)实行工程质量挂牌管理,增强施工人员责任感。将工程规模,开工日期,质量目标,岗位负责人一一明示,以利于增强透明度和责任感。

(5)制定创优规划,明确创优目标。

(6)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级负责人参加的创优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创优工作。

(7)严把材料采购,进场,使用,检验关。

四、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一份配合比设计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方可使用,并不得随意更改。(2)混凝土拌和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均匀,各种配料必须准确,以确保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相符。

(3)混凝土振捣在钢筋密集的地方要振捣充分,保证混凝土密实。

(4)施工过程中的系统检查,签证工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自检填写后,请业主人员会同检查签证。

五、安全保证体系(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根据国家、部、局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单位第一管理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职权明确,责任到人。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必须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加强劳动保护。根据国家,部,局有关文件,开展好“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月”等活动。坚持周一安全讲话,周末安全检查,设立安全监督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各种施工机械必须有安全操作牌,使所有操作人员都能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检查出的问题要书面通知作业班组,并及时消除隐患。

(5)按照“三不放过” 原则处理所发生的事故,使职工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对新工人进行“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合格后发证,严禁无证上岗。

(6)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设专人做好工地用电管理,电器开关必须设闸刀箱,配触电保护器,并上锁,非用电管理人员不得私自开锁。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7)工地生产生活用油,油库等易燃品存放处必须配备消防器材,爆炸器材的存放使用必须取得公安部门的许可。工地现场周围设置安全标志牌,标志上应有图示的警告符号、文字采用中文,并征的监理工程师认可。

(8)大风、大雨期间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防风、防汛工作。(9)对于爆炸品的保管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公安系统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实行专人专管。炸药和雷管应分开运输,不允许一人领取。炸药库的设置应与当地公安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应远离村庄和驻地及高压线经过的地方,并24小时有人值班看守,保证安全。

六、环保措施

(1)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相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2)生活及工程污水不得污染水源和耕地,可用渗进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后排放。工地垃圾及时运往指定地点集中深埋。

(3)对施工粉尘的防护,采取增加道路洒水措施进行处理。

(4)定期组织环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主动联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

(5)保护既有绿色植被,尽量减少施工对既有植被的破坏。

(6)施工中的弃土处理,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污染。

篇2:拦砂坝工程施工方案

在泥石流形成至流通区峡谷修建拦砂坝是防治泥石流最快速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控制泥石流形成,减小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频率。 具体来讲,拦砂坝1可拦蓄泥沙,拦截危害较大的石块,使泥石流大为减弱,展宽沟道,减缓回淤段纵坡, 护床固坡; 2抬高上游沟段的侵蚀基准面,减轻侵蚀,抑制泥石流的发育; 3控制大坝下游的水流流势,调节沟道演变,使谷岸免遭侧面侵蚀[3]。

对于泥石流冲击坝体可以看做是流固耦合问题。泥石流对坝体产生一定作用力,使得坝体产生一定的变形,促使流体流场发生改变,改变后的流场又给坝体带来新的冲击。这种相互作用就是流固耦合过程。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流固耦合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许多学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单向流固耦合过程进行求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偶国富,等人在分析弯管的冲蚀失效时,建立流固耦合数理模型,运用ANSYS软件,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分析了管道保护膜的变形程度和受力状态[4]。马宗源, 等运用CFX有限体积分析软件,将泥石流视为宾汉体,用CAD建立沟谷模型对拦挡坝冲击进行数值模拟[5]; 李健采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与流体分析软件CFX对泥石流冲击砌体结构进行单向流固耦合的模拟[6]。刘志远,等将CFX流场分析 软件与Ansys结构分析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流体场数据与固体场数据的传递[7]。

对于切口拦砂坝而言,开口对于降低泥石流洪峰流量,减小泥石流流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切口拦砂坝研究的文献较少。现在在Ansysworkbench15. 0平台采用CFX来计算泥石流三维流场, 利用CFX和ANSYS软件来进行泥石流冲击坝体单向弱耦合的计算。对流体域进行计算然后将流体的泥石流压力加载到坝体的壁面上,从而实现对坝体分析。

1泥石流与坝体作用的单向耦合模型

在泥石流的运动中,密度可能会因运动状态和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因为和其他变量的变化相比很小,在一般条件下可以被忽略。因此将泥石流密度视为常数,为不可压缩流体[8]。泥石流单相流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可以表示为

将两个方程在X、Y、Z方向的展开可以得到:

式中 σij为流场中微元体应力张量,记为ρ 为泥石流密度,v泥石流速度,u、v、w分别为坐标轴三个方向分量,t是时间,g是重力加速度,X、Y、Z分别为相应坐标,θ 为沟道的坡角。

将泥石流的压力荷载加入坝体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中,可得到坝体-流体耦合时拦砂坝坝体的动力微分平衡方程[9]

式( 7) 中Ms、Cs、Ks分别为坝体的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 fp为坝体与泥石流交界面上的荷载向量,fp为fp以外的其他外界激励。同时流固耦合面需要满足的位移、应力连续方程

式中us、uf分别表示流体边界和固体边界单位外法线向量,τij表示流体应力张量的分量。

2模型建立与计算

2.1坝体模型

通过野外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国山区,小流域泥石流灾害较为典型,流域面积5 ~ 10 km2的泥石流沟域最具有代表性。相应地,在长300 ~ 500 m的泥石流沟道中拦砂坝的高度一般为10 ~ 20 m,宽为30 ~ 50 m[10]。坝体尺寸见图1 ~ 图3。

2.2泥石流流体流变特性

费祥俊教授等通过对黄河泥沙悬浮液的流变试验得出悬浮液的宾汉体极限应力可以表示为[11]:

式中系数B = 8. 45,

式中Sv为颗粒固体体积比浓度; Svm为颗粒极限浓度; Svo为由牛顿体转变为非牛顿流体的临界浓度, 取Svm= 0. 55。

悬浮液的相对黏度公式

式( 12) 中

计算参数结果如表1。

采用Ansysworkbench自带的design modeler( 简称DM) 模块建立泥石流冲击坝体的三维模型,DM提供丰富的三维建模工具来建立全参数化的几何模型,模型可以在任意ANSYS中进行分析计算,也可以转到Design Xplorer优化模块中进行优化分析。 在Ansysworkbench Meshing中进行网格划分。划分结果见图4和图5。

3计算结果分析

由速度场可知,随着水位的增高,泥石流流速有不断增大趋势,整个泥石流流域内部呈现底部小顶部大的趋势,泥石流通过溢流堰后具有最大流速,为23m / s,因此泥石流穿过坝后形成迭坎,落在离坝踵一定距离的下游形成较大的冲刷坑,造成坝体基础基准面侵蚀,严重影响拦砂坝的稳定性。而在坝体背水坡的底部会形成反向的流速形成涡流,同样侵蚀坝体基准面。

从图中可以看出,拦砂坝坝体的左右肩的变形和应力均为最大,比较坝体Mises应力云图可知,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坝体与沟岸接合处以上部分的最大,而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此部位愈远,其影响越小,而坝体底部的所承受的动压力并非最大。

4结论

建立三维流体-固体模型,计算了坝体在泥石流作用下的响应结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通过数值计算可以看出: 通过将流体计算结果传递到结构分析的方法可以表述拦砂坝的响应过程。本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泥石流运动过程的复杂性,泥石流的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C.M弗莱施曼.泥石流.姚德基,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 —5C.M Fleishman.Debris flow.Yao Deiji,Trans.Beijing:Science Press,1986:1—5

[2] 李德基.泥石流减灾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3Li Deiji.Practice and theory of debris flow disaster reduction.Beijing:Science Press,1997:1—3

[3] 周必凡,高考.拦砂坝在泥石流防治中的作用.泥石流论文集.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1:118—121Zhou Bifan,Gao Kao.Functions of check dam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bris flows.Debris flow symposium.Chongq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Chongqing Branch,1981:118—121

[4] 偶国富,许根富,朱祖超,等.弯管冲蚀失效流固耦合机理及数值模拟.机械工程学报,2009;45(11):119—124Ou Guofu,Xu Genfu,Zhu Zuchao,et al.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lbow erosion failure.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9;45(11):119—124

[5] 马宗源,张骏,廖红建.黏性泥石流拦挡工程数值模拟.岩土力学,2007;28(s1):389—392Ma Zongyuan,Zhang Jun,Liao Hongjian.Numerical simulation of viscous debris flow block engineering.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07;28(s1):389—392

[6] 李健.泥石流冲击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2Li Jian.Numercal Simulation Study of Frame Strucure Impacted by Debris Flow.Lanzhou: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2

[7] 刘志远,郑源,张文佳,等.ANSYS-CFX单向流固耦合分析的方法.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9;28(2):29—31Liu Zhiyuan,Zheng Yuan,Zhang Wenjia,et al.ANSYS-CFX way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analysis method.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09;28(2):29—31

[8] Denlinger R P,Iverson R P.Granular avalanches across irregular three-dimensional terrain:theory and computation.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4;109(F1):14—16

[9] 张阿漫,戴绍仕.流固耦合动力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Zhang Aman,Dai Shaoshi.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Dynamics.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2010

[10] 贾世涛,崔鹏,陈晓清,等.拦沙坝调节泥石流拦挡与输移性能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11):2338—2345Jia Shitao,Cui Peng,Chen Xiaoqing,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f regulating barrage and transportation properties of debris flow by silttrap dam.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1;30(11):2338—2345

篇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箱涵;管线

一、工程概况

某市政工程,全长270米。为城市Ⅰ级路,双向六车道,路幅总宽60米,路幅为四板块型式,其中机动车道宽12.25×2米,两侧绿化带宽度各自均为4.75米,非机动车道4.52米,人行道为2×7.5米。工程内容由道路及各种管线工程组成。

1、道路部分: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路基挖方10941m3,52549m3,20cm厚4%水泥石粉渣层7432.55m2,20cm厚6%水泥石粉渣基层7432.55m2,15cm厚4%水泥石粉渣基层2525m2,15cm厚6%水泥石粉渣基层7413m2,C35砼面层共7132.8m2,C30砼面层共2273m2。

2、雨水箱涵:2.0×2.0箱涵238.9米;2.0×2.5箱涵97.45米;2.0×1.6箱涵84.24米。

3、各种管线部分:雨水管道采用钢筋砼排水管,主干管总长313米,管径有DN1000、600两种,雨水口连接管总长320米,管径DN300,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污水管道采用钢筋砼排水管,总长568.95米,管径有DN300、400、500、600、700五种,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给水工程中铸铁管安装270米,镀锌钢管安装119米,预应力砼管安装151米;电力工程中共设电缆沟288米。电讯工程中管线总长368.5米。

二、施工总体部署

1.场地布置

本标段全长为280米,施工区较为狭窄,项目多且工期短。经过全盘考虑后,施工场地原则上分为生活区域及施工生产区域两大部分布置。由于本标段红线范围较窄,项目部办公室位于××路1+200南侧,在该驻地搭设工人宿舍,占地1200m2。生活区均采用高1.8米七合板进行维护分隔,保证文明施工。在驻地东侧设砼拌和站占地1000 m2,钢筋、模板加工放置在绿化带和人行道上。

2.现场组织安排

本公司为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现场的人员组织、劳动力配备情况如下:

(1)组建精干高效的现场项目经理部(见承包人工地组织机构图)。从公司抽调经验丰富、技术业务精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技术人员充实各部门,使整个经理部的职责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全面负责。

(2)调配专业水平高的作业队伍投入项目。根据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组建管道施工队、道路施工队,分别承担各项目施工,并配备套相配的机械设备。要求各作业队与项目部高度一致,从全局出发,相互配合,搞好各工程的施工。

(3)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各施工队的工作范围作如下划分:道路队负责全段道路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管道队负责全段雨水箱涵、雨、污水、给水、电力电讯管道的施工。

3.水电供应

施工用水、电均从附近乡村或单位接至本工程范围内50∽100米,施工用水采用Ф100管从联接点接至施工区,生活区用水采用Ф75管接入,用电则在全线布设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布设。

三、道路工程施工

本标段道路工程全长280米。主要工程量有路基挖方10941m3,填方52549m3,强夺加固地基8058.5m2,抛填片石挤淤6000m2,水泥砼面层9405m2。道路附属构造物中,有路缘石2138m,侧石1064m,人行道板2362m2。道路工程施工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软基处理

本路段路基范围内的软基分布在1+010-1+220,面积14059m2,分两种方法处理,1+010-1+110段采用抛片石挤淤,1+110—1+220段采用强夯碎石处理。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强夯

本工程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处理深度4.5m∽9.5m,强夯面积8058.5m2,桩号1+110—1+220范围。

A.强夯施工参数。本工程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设计以下强夯参数:锤重15T,落高20M,能级3000KN-M,锤底面积3.1m2,夯实加固深度可大于10M,夯实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N/m2,夯击点间距为4米,正方形布置。碎石墩长1.0∽7.0米。每点夯击6次,夯击遍数4遍。最后对地表土作轻锤低落距满夯处理,能级1000KN-M。要求根据试夯结果,进行正式重锤强夯施工。

B.试夯。试夯内容:本工程的试夯区选在1+110—1+140,试夯面积为2000m2。试夯完成后要取得如下参考数据,用于指导施工;夯点夯击阵数、夯击数及收锤标准;采用静载实验测定不同地基承载力。

C.强夯施工

①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以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在不受强夯施工影响位置设置施工用临时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数据,采用全站仪测放强夯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作为作业的控制线;组织施工机具、试验检测设备及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设备调试,等待开工作业;布设夯点,并核对夯点的准确性;圈围强夯作业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区,保证作业安全;

②施工方法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工作面的大小,配备2台套50T强夯机。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线→测量场坪标高→布点→点夯四遍→平整作业面→测量场坪标高→满夯→ 进入下一作业区作业。

强夯每个夯点的夯击分二遍进行,每遍的夯沉量不小于45cm,击数不小于试夯时的确定值,总夯沉量不小于90cm。

(2)抛填片石挤淤

本合同段抛填片石挤淤范围:桩号1+010—1+110,面积6000m2,施工时采用自卸车运输石料,推土机推填,厚度在1.0米左右,并碾压,挖掘机清挖挤出的淤泥。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并不断补填石料,以加强地基承载力。

2.路基土方施工

土方的调配,原则上是在每段路基施工时,尽可能地利用该段挖余土方(包括路基挖方和管网剩余土方),不足部分借土填方,以减少运输费用,节省投资。

3.路面施工

(1)基层施工。认真检查成型土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加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按设计要求备料、洒水闷料;作好试验选样工作,水泥选用425#或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石粉渣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基层设计有三种形式:1)机动车道:4%水泥稳定石粉层20cm,6%水泥稳定石粉层20cm;2)非机动车道:4%水泥稳定石粉层15cm,6%水泥稳定石粉层15cm;3)人行道:1:4水泥砂浆卧底2cm,6%水泥稳定石粉层15cm。施工时采用分四段流水作业,流水段为北侧机动车道、南侧机动车道、北侧非机动车道、南侧非机动车道。

(2)水泥砼面层施工。本标段水泥砼路面分为机动车道部分和非机动车道部分,其砼等级为C35、C30,厚度为25cm、20cm,因条件不容许,施工时采用自拌砼,拌和场设在兰竹东路1+820北侧。路面分块机动车道为4.5×5、4.75×5米,非機动车道为3.0×5.0米,一般每隔100米左右设胀缝一道。

4.排水沟、护坡施工

路基防护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及边坡修整→将砌块石→场地清理→种植草皮。

路基排水边沟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浆砌块石→场地清理。路基边坡完成后立即进行刷坡并砌筑相应的防护工程。

四、管线工程

本标段管道工程有给排水管道工程及电力电讯管道工程,施工顺序按由下到上的原则,施工顺序为:雨水箱涵→污水→雨水→给水→电力、电讯管道。

1.雨水箱涵工程

本工程雨水箱涵总长达420.6米,是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以30米为一段,按照基槽开挖→扎底板和侧墙下部钢筋→安装底板模板→灌注底板砼→安装侧墙内侧及顶板模板→扎结顶板和侧墙钢筋→安装侧墙外侧模板→灌注侧墙和顶板砼的流程组织流水作业。

(1)地基处理。按照设计图的要求,箱涵底板必须落在中粗砂层或砾质粘土层上,当地基遇土质差进,要将其全部清除干净,直至中粗砂层或砾质粘土层,对超挖部分换填中粗砂(内掺30%碎石),分层洒水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密实度要大于95%。

(2)主体结构施工。箱体施工:箱涵箱体施工的程序是:测量放线→扎底板和侧墙下部钢筋→安装底板模板→灌注底板砼→安装侧墙内侧及顶板模板→扎结顶板和侧墙钢筋→安装侧墙外侧模板→灌注侧墙和顶板砼。

2.雨、污水管道工程

本标段有污水管道共长568.95m,本工程污水、雨水管施工的关键是密切配合道路工程的施工,因此施工工期的安排也将根据道路工程的工期而定。施工前,准确确定污水、雨水管线的位置、标高,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管沟开挖。按照沟槽开挖,地基处理,管基施工,管道安装及包封,管沟回填等施工顺序进行管道施工。在垂直方向上采用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

3.给水管道工程

本标段共有两条新建给水管,管材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接口,管径DN400;预应力砼管,橡胶圈接口管径DN600;钢管,管径DN600、DN300、DN200、DN100。给水管道施工方法如下:

管道采用铸铁管、预应力砼管和钢管,管内壁涂衬无毒聚合物水泥砂浆,管道外壁采用噴砂除锈,环氧煤沥青架强防腐(即一底三布四油)。在管基土质情况较好的地层采用天然素土夯实;如遇不良土质,通知设计院、监理等各方研究处理;如遇回填土,则分层夯实达95%以上密实度,再敷15cm粗砂垫层至设计标高。钢管安装时,除设计要求的蝶阀和闸阀位置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6m或12m分段吊运到沟槽底部进行对位焊接。安装时使内壁平齐,对口准确,错口误差小于0.2倍壁厚;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缝、气孔、夹渣等情况发生,焊缝表面光顺、饱满、均匀,其宽度、表面余高、咬边、错边等均符合规范要求。焊接管道质量经油渗试验和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控制。给水管道水压及渗水试验原则上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根据具体情况及上部结构的施工要求而定,以使开挖管沟能尽早回填,确保上部结构的施工进度。管道试压分段长度最长不得超过1Km,试压堵板采用钢板加肋与管壁进行焊接,支撑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钢结构,千斤顶或砼支墩等形式。管道试压、渗水量试验符合要求后即进行填土作业。

五、 结语

总之,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运用TQC方法,切实抓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实行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质量、“三检制”,施工全过程严把图纸、测量和试验“三关”,加强工作质量,提高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上一篇:光通信技术论文下一篇:方滨兴院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