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感散文

2024-05-02

迷情感散文(通用8篇)

篇1:迷情感散文

迷情感散文

风儿轻抚着脸颊,云儿淡淡的飘荡,如果真的一切都那么云淡风轻就好了。可以哼着歌曲,迎着风儿,自由自在的奔跑,追逐着那些如棉花糖一样甜蜜着漫天飞舞的柳絮。此时,迎着风儿奔跑着,任凭脸颊大颗泪水悄悄滑落。炙热的阳光下泪水汗水浸湿着衣衫,淋湿了血液,也灼烧着心房。不知曾几何时,自己也会这么焦炉不安,烦闷不已。

(一)距离

有些事情,越是遥不可及,就越觉得心底像被蛊惑了一般,总觉得太过美丽,太过迷人,自己又太过痴迷。是因这仿佛触手可及实际上却遥不可及的距离,还是因为自己太过执迷。如果,明知道会像飞蛾扑火一般香消玉殒,却仍旧执迷于火光的绚烂,是不是太过痴狂。明知那火红的光亮,美丽迷人却炙热无比,稍微靠近就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甚至失去生命,却依旧执着想要往前一步大胆的尝试。不怕自己会向飞蛾一样投向火海,反而傻傻的期待着会有凤凰涅槃般的奇迹出现。

辗转反侧,思前想后,只因那触碰不到那看似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距离。

清晰的`记得有人说过,距离产生美。距离可以产生美丽,而这种美丽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美到,可以产生幻觉,而这种幻觉极有可能是自己的错觉。或许真的,彼岸,灯火阑珊。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永远那么美丽,蒙娜丽莎嘴角微微泛起的微笑永远那么的神秘,楼兰古国永远蒙着一层神奇的面纱。如果不再那么神奇,没有距离,登上彼岸近看眼前的所有风景,会不会一切都不再那么美丽,只是因为距离而已。

(二)迷途

迷途在前进的路途上,找不到避风的港湾。笑声很大,大到全世界都会知道此刻的你欢乐无比。爱笑的人,不一定就真的快乐,有一种快乐叫做疑似快乐。热闹人多的时候,就像傻瓜一样傻傻的放声大笑。当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就会暗自落泪。其实,可以笑的再大声一点,大到听不见破碎的哭泣声。

累了,倦了,发现此刻停在空旷的原野中。头顶上电闪雷鸣,身边狂风肆虐,凄厉的风声雨声还有心底破碎的声音。环顾四周,发觉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幻想着身边有一棵足够高大的树,我可以抱着它挺拔的躯干,躲在它繁茂的枝叶下面哼着歌曲,安心的躲避风雨。可是,睁开眼睛,发觉周围什么都没有,唯有自己那惊恐的神情和脸颊滑落的水滴,是雨水还是泪水已经分辨不清。蹲下来,抱抱自己,自己取暖。不远处一株小草在向我招手,仿佛在说,你可以到我这里来避一避啊。我微笑着,笑的好勉强。不是你不好,只是你给不了我大树般的厚实。

风停了,雨停了,阳光又从云朵中洒落下来。阳光明媚,一切安好。只是,狂风骤雨后,通向远方的路途,被雨水冲散了,泥泞不已。抬头望向远方,我笑了。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笑了出来。因为阳关的照射之下,不远处出现了一座高山,远远的望去郁郁葱葱的,那里会有一片森林吧。那里,肯定有很多高大的树,而我寻找的只是其中的一棵而已。

(三)迷

此刻就像是一只掉了对的孤雁,盘旋高空中,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头。迷途中寻寻觅觅,迷路了就放慢脚步,哼着歌曲,豁达的走下去。执迷于远方迷人的光芒,痴痴迷迷。迷途的青春,迷路的人生,寻寻觅觅,盼着找到光和影的交际,让未来不是一个迷。

阳光里的迷茫乡野迷情,淡雅灵韵右眼迷离迷幻的色彩文字的迷茫迷恋印度香的女人身在迷途心 · 迷失冬之彼岸

篇2:迷情感散文

刚踏入青春期的我,变得十分敏感,有时候短短的数日之中会有多种情绪的产生并且变化莫测,就同一个迷。

在昨天,我的内心还异常的沉重,即便温暖的阳光洒在树上,和煦的春风拂面而过,小朋友在树下快活的玩耍,我却觉得这美好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踏着沉重的步子,用尽可能慢的速度朝家走去,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妈妈不在家!我想着来一场倾盆大雨来映衬我此刻悲伤的心情,可是天空却明媚得有点刺眼,对我好像是一种无声的嘲讽。

我推开沉重的门,发现家里没有人,心中不由得窃喜,就连脚步都变得轻盈了。“纾 笔敲疟挥昧ν瓶的声音,这也是怒火即将爆发的声响。我想逃离厨房,可是妈妈堵在了门口。她盯着我,如同审讯犯人的法官,“你这次数学考试多少分?”我弱弱的说:“64分。”她瞪着我好一会儿,隐忍着内心的怒火与失望转身离开,边走边说:“哼!我看你就愚不可及。”我咬着唇,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快速把饭塞进嘴里,还没咽下就冲进卧室。把自己摔到床上,用被子盖住头才敢哭出来。在房间里听到妈妈在与他人打电话,言语中满是对我平日里的不满和此次考试成绩的失望。我痛苦的抓着头发,捂住耳朵,却无法改变此次因为粗心考试失利的事实。此时我讨厌这个妈妈,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能在我失败的时候给我鼓励,激励我前行,而不是将我的缺点暴露于他人,对我满是嘲讽与数落。我含泪睡去,心中对明天充满未知与恐惧。

第二天清晨,如往常一般吃过妈妈做的营养早餐,我以为妈妈会如昨天一般表达对我的失望,结果妈妈却如同换了一个人,或许她也总算冷静下来,接受了平素表现优秀的我偶尔犯下一些小错误。她平静的让我拿出试卷,快速的浏览错题,然后与我一起分析,还时不时夹着一些玩笑言语。妈妈跟我都释怀大笑。这样的妈妈让我轻松与愉悦,此时的她是可亲、可爱、可敬的妈妈。

情感真是个迷。我想应该没有人对某种事物只拥有单一的`、纯粹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复合情感。而无论多么复杂的情感,都有着相同之处――都是个迷。我们对亲人有着迷一样的情感,但这迷一般的情感里始终都包含着爱、希望与信任!

迷一样的情感会给我们带来阴晴不定的情绪,但在在这情感中也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篇3:网络环境下学生情感迷陷问题探讨

网络学习是新时代教育的主流, 高速宽带提供了全新便捷的学习模式。然而, 自打网络学习出现, 学生就不免受到情感的制约, 遭受人机阻隔、情感落空的境遇。与传统方式相比, 网络学习缺少了师生间的情感互通, 面对生硬的屏幕, 学生无法感受面对面课堂上教师神采盎然的表情, 更无法获得颇具真情交融的体验。网络在表面上拉近人的距离的同时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疏远、感情越来越淡漠。与此同时, 网络环境浸没了学生的意志, 更容易导致情感迷陷, 即学生越发依赖网络而又无法获得切实的情感支持, 学习矛盾不断激化, 学习质量下降, 道德情操逐渐沦落。

1 网络环境下的情感

1.1 情感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态度体验, 它总是由某种刺激引起, 伴有一定的生理变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高兴或是气愤等都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情感是一种态度, 是人际交流的密匙, 唯有情感参与, 交流才更有意义。情感交互是情感参与的体现, 是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交往中, 师生之间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交流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使教学交往活动呈现出知情交融的状态, 使情感成为满足学生社会性需要的重要教学因素。情感交互能减小师生之间的阻隔, 更能调动学生与人协作的主动性。学生需要情感来感染和激发, 学生需要教师的情感支持, 教师需要学生的情感反馈。

1.2 网络环境下的情感

在数字化社会里, 网络环境已悄然成为人们赖以生活的第二世界, 不断扩充着人们的生活经验。在教育中, 学生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丰富的资源开拓了学生视野、多元认知开发了学生思维、自主操作满足了学生个性、快速的信息处理提高了效率。网络以其独有的优势为教育领域掀起了新的应用热潮, 成为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一直经受着情感因素的考验。在机器服务人的时代, 情感缺失是人与机器难以跨越的鸿沟, 零情感响应使人丧失交互兴趣, 变得被动。网络环境下的情感是复杂的, 在人们喜于网络效用的同时, 又要遭受到来自情感的威胁, 出现孤寂、失落的心理, 甚至导致漠然的处事态度。在困顿中, 情感迷陷就成了网络环境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真实写照。

2 网络环境下学生情感迷陷的表现

情感迷陷, 是指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依赖网络技术优势又无法获得切实的情感支持的矛盾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1) 学生倾向于多媒体教材, 丰富的表现形式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但现实中的网络课程多是“课本搬家”, 电子网页被满篇文字堆积而成, 枯燥的文本无法唤起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情感沉寂。

(2) 学生热衷于自主动手操作, 在主动参与中能建立自我胜任的信心。但网络学习缺少传统师生交流的紧密程度, 教师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学生的自由度不断增大, 容易失航, 学生情感落空。

(3) 学生的向师性强, 在教师的关注中期待被重视。但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无法聆听教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也看不到亲切的眼神和多姿的体态, 学生失去知识点播的欲望, 学生情感孤立。

(4) 学生新奇于逼真的虚拟情境, 在人工创设的环境中能获得真实体验。但纯粹的虚拟操作容易割裂现实感受, 使学生缺乏对现实的判断力, 同时, 也容易产生对轻视的心理隐患, 学生情感麻木。

(5) 学生乐于聊天, 在群体互动中能得到归属感。但网络交流的隐匿性使学生容易忽略现实的道德规范, 说话办事违背生活准则, 不利于道德情操的培养, 人与人之间信任感下降, 学生情感孤立。

(6) 学生努力作业, 在饱满的热情下积极完成作品。但网络的延时反馈, 使教师不能及时面对面给予学生评价, 学生情感移迟。另外, 纯文字评语不利于学生领悟教师意见, 学生感受显浅, 达不到反馈效果。

基于上述表现, 学生就不自然地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满心欢喜地接受技术却又要失去情感的抚慰。这种矛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更是导致不良人格的祸源。因此, 我们要竭力寻找原因, 并就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案。

3 网络环境下学生情感迷陷的原因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来自教师、学生、内容以及媒体技术, 它们是构成教学系统的4要素, 也同样适用于网络环境。情感迷陷是网络环境带来的问题, 为改善这一困境, 可先从4要素进行原因分析。

3.1 学生方面

(1) 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处理过程是他们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而计算机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严重影响生理健康。低落的情绪容易抹杀学习兴趣, 暴躁的脾气让学生无法安心学习。由于身心的不稳定性, 势必会造成学习障碍, 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情感受损, 无法正常学习。

(2) 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网络环境是自由和宽松的,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不再是传统教师牵着走的情形, 学生需要主动和自觉。而在实际中, 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性作用, 他们依旧等待被引导被指示, 希望依靠教师的情感来影响自己, 却没有一个自我的情绪准备, 处处表现被动, 极其不利于学习。

3.2 教师方面

(1) 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

网络环境颠覆了传统教师的权威性, 在新观念下, 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指导者和辅助者, 甚至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他们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造。但在实际中, 很多教师不愿改变原本居高临下的身份, 不愿接受网路, 排斥改革, 还是一味地强调尊师重教, 始终遵循传统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而有些教师虽然在改变, 但他们的行为出现了偏颇。他们过分依赖网络媒体, 一下子退到了显示器的后面, 由传统课堂的关注变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视, 忽略了人性化行为和对学生情感的关怀。

(2) 教学设计中情感设计的困难。

情感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及社会的认同, 缺少情感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但是, 情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 难以捉摸, 无法精确控制和测量。在网络环境下, 潜在的干扰因素还有很多, 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就更难, 所以, 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避开情感的设计。

(3) 教师的情感调动不足。

网络环境的教育需要教师拥有充沛的热情和更坚实的协调能力, 他们应该起到调剂作用, 在学生与课程之间巧妙地搭建联系, 以学生情感为线索, 善于寻找切入点, 借用技术手段和自身影响力去感染学生。但由于课堂时间和精力的限制, 教师往往更倾向于直接进入内容的学习, 很少在情感激励方面下功夫。

3.3 内容方面

(1) 教材缺少人文性。在网络教材设计与开发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如传播学、心理学, 特别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为指导。多媒体教材本应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 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简化为具体生动的表征, 借助图、文、声共同促进心灵体验, 帮助学生开发思维、知情融合。但在实际中, 网络教材成了文字的堆砌, 完全不能发挥多媒体的功效, 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再加上内容结构与导航不明晰, 呆板甚至混乱的页面根本无法触及学生内心。

3.4 技术方面

(1) 网络的虚拟性。

网络环境一方面能补充现实人际关系的种种不足, 另一方面也会使人更远离现实环境而自闭, 加大人际关系裂痕。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在享受技术的同时, 也逐渐遭受着孤僻和冷漠的侵蚀, 他们利用虚拟对话, 发泄不满, 甚至捉弄玩笑, 破坏人际间的信任感, 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 技术不完善, 交互不到位。

网络技术虽然已经出现表情识别机制用以及时反映和追踪学生情感现状, 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更多的还是通过教师的交流反馈和文字作品的量化分析综合评估, 不利于反映真实的情感。另外, 媒体开发片面重视交互技术, 忽略教学实际需求, 片面追求媒体操作的交互性, 不重视媒体内容的交互性, 这些也是交互缺陷的问题。

4 网络环境下学生情感迷陷的解决对策

以人为本, 实行人文教育、人文关怀是当今教育的中心。网络学习也必须树立全面的人文理念, 在弥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人格, 加强情感互通, 推进人文关怀,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支持。针对网络环境下情感迷陷的原因分析, 作者尝试提出以下7点解决对策。

4.1 网络课程的情感化设计

网络课程的情感化设计主要在于学习资源的建设, 要克服文字搬家的现象, 注重内容和结构关系, 充分利用多媒体补充情感元素, 发挥图片、影像的声形效应, 通过色彩、音乐、动画来感染学生, 激发热情。

4.2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但缺乏传统上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 可以将网络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 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便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混合学习, 即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 又可弥补感情交流的不足,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和情感双丰收。

4.3 实施探究、协作性学习

网络教育中的协作学习、小组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了情感互动的机会。其中, 探究、协作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组建合作性的学习团体, 深入探究课题, 有利于促进科学探究精神和消除社交孤独感, 也有利于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该学习方式中, 学生可以打破自我学习的封闭状态, 通过媒介进行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 实现知情交融, 提高学习质量。

4.4 改进反馈方式, 缩短反馈延时

反馈方式是影响学生情感的重要因素, BBS、E-mail、Blog、wiki、QQ等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交流渠道, 使情感交流多样化、便捷化。而积极的反馈能使学生的知识一体化, 若反馈太慢, 容易使知识断层, 衰减学习兴趣。教师在网络作业的批改上一定要及时, 给学生准确的答复。同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短语、表情符号等给学生以具有一定情感的回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

4.5 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在网络环境下, 提供全面全程的学习支持服务, 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情感。所谓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就是能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辅导、答疑、讨论、作业等动态教学资源和信息, 还能实施网上教务、考务管理等一个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可靠的支持服务, 保证学生免受课程搁置, 使其在充分的条件下投入学习, 而无需担忧。

4.6 数字模拟人类情感

由于人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自然而富有感情的, 因此, 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 人们也很自然地期望计算机具有情感能力一样的观察、理解和生成各种感情特征的能力, 最终使计算机像人一样能进行自然、亲切和生动的交互。这个阶段是计算机情感支持的高级阶段, 机器人性化更能还原传统课堂师生的情感交流, 在技术发展的进程中, 不断为学生创造情感条件, 模拟真实互动。

4.7 加强情感教育以及文化氛围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 网络引导是帮助学生提高网络意识的方法, 应该加强网络的心理教育, 让学生从自身做好准备, 学会应对网络迷陷, 正确摆脱情感困扰。同时, 也需要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在大环境的熏陶下, 培养学生辩证的网络态度, 共同建设美好和谐的网络世界。

5 结束语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 影响着人际交互的质量。在学习过程中, 情感是学生与教师、学习内容相联系的黏合剂, 是学习成果的催化剂, 积极的情感是有效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情感迷陷是网络环境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 在学习实践当中表现为技术优势与情感缺失的矛盾, 严重困扰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和人格发展, 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情感迷陷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主客观两大方面着手, 试图挖掘更全面的影响因素, 并尝试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有助于改善网络学习的不足。然而, 网络时代始终伴随着快速多样的变革和发展, 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探索的情感困境,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更要及时追踪、深入研究, 以便发挥网络优势, 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让网络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

摘要:网络为新时代学习提供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技术环境, 在自主开放的超时空系统中, 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化和个性化。然而, 网络环境自带的情感威胁, 始终是阻碍学习成效和学生人格发展的对手。以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情感为线索, 寻求摆脱情感迷陷的解决对策, 为提升网络学习注入新的人文思考。

关键词:情感,情感迷陷,网络学习

参考文献

[1]章国英, 胡继乐.网络教学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及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1) .

[2]吴爱锐, 左明章.浅谈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2) .

[3]林秀曼.情感交互在网络教育教学交往中的实现[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 (6) .

[4]刘景福, 钟志贤.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6) .

[5]网络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交流的不足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9) .

[6]崔惠萍.网络教育中的情感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1) .

篇4:写人散文的情感态度

再如《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作者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个学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更是一个为国牺牲的爱国青年。至于写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则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另一面,本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却惨遭杀害,更能揭露反动当局的凶残。文中写到的人物不止刘和珍一个,但显然是群体中的一个代表。与此相似的篇章还有《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五个青年作家中,着墨较多的是白莽与柔石。比如写柔石,特地说到他的硬与迂,其硬体现于做事的努力,也创作也翻译,迂则是不通世故。后来,“他的迂也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两相比照,可见他的厚道,这是硬与迂的结合。这两篇纪念文章,交织着悲愤之情,即缅怀死难者的悲伤以及对反动当局的愤怒,而对学生及后辈,却多有尊敬,还不无自谦。

又如《忆刘半农君》,作者笔下的刘半农,先是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但也有近于草率、失之无谋的地方。此种性格分析,点明了人物的长处及不足。至于与作者的关系,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可以在一起谈闲天。从谈天中,刘半农给人的印象是“浅”。“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用清澈的小溪来比这种浅,可见仍有其好处。至于后来的变化是没能与时俱进,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不再是同道中人了。但即使如此,还点明其为人的忠厚。行文至此,作者便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憎。“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不用说,作者的爱憎是很分明的。还有《范爱农》,写的是同乡及学友。“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就这肖像来看,颇见其愤世嫉俗。留学回国后,又碰面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和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这里讲了别后经历,觉得气闷,仍是那种愤激使然,但与作者的了解却增进了,便一起喝酒聊天。辛亥革命时,有了一些起色,一起在故乡做教员,但也只是一时之事,过后就因失望而颓唐了。此后再难振作,后来便醉酒落水淹死。作者的态度是同情的,但这不只是个人的境遇问题,还对世道多有针砭。

且看《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她生得黄胖而矮,长相不好,更不好的还在于背地里说人长短。“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些小动作,将其性格活灵活现地形容出来。再就是睡相不好,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大约是偏蛮横一类的。此外其还懂得许多作者所不耐烦的规矩。按理,这样一个保姆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有一件事改变了作者的看法,那就是她为作者买来了《山海经》,而这正是作者想看的图画。“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一词,使长妈妈在作者的眼里大为改观,变得高大起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因为书,或者说一种精神上的关爱,使作者消除了内心的反感。结尾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原本是不无揶揄的,却变成一种赞美。

篇5:八月迷情散文

八月,在我未知之间悄然落座,还未摆脱七月的空殇夜幕却又落入了八月的悸动沉迷。日子总是如此的`漫长拉长了思绪,以至于忘记了自己。

总以为,只要我不想,就会忘记。却不知,当重叠的往事如云般袭来,你的影子又跳跃在我的脑海。

睹物思人, 那页页诗笺,我读了又读。笔墨渐渐的淡去,轻盈的心事却依然束在岁月的流苏之上,摇曳着,斑驳着。或许是忧伤的,蜿蜒的情,漫漫而来,恍惚着我的视线。

一杯往事,就此咽下,是否就会明了,那份期盼却是守不到你的回眸。红尘陌上,多少聚散离合?沉默的心事归向何处?是谁错种了相思,又是谁错谱了离别曲?

或许很疲惫,或许很劳累,在这汹涌的波涛中,我再也经受不起半点浪潮,不知何时,我将随着一朵浪花湮灭。不过,我依旧愿站在八月的枝头为你焚唱,为你祈祷。

八月,我依旧会在此等你,等你的那一转身,等你的那一回眸。

篇6:三月迷情醉花香散文

心,终是困了一冬的慵懒。当鸟鸣在春天绽放的枝头上流转,便诋毁了所有的抑郁与愁绪。阳春三月,带着春暖花开时节,曾留在心里的那些美丽痕迹,又一次走进了沂源麻城内外那草长莺飞,背依碧蓝,姹紫嫣红,城内城外被芳香弥漫的路上。有着千般娇媚,万般姿态的艳丽芬芳,在淋漓尽致的释放。这一路上的图景便也像极了一帧最美的邀请函。

一路上花团锦簇,春风拂面,花的姿态亮在阳光下,心里沉睡的那只蝶已翩翩。竟然不安份的悄悄在这春风里从心里飞进了这粉红的画框里,在这弥漫的芳香里寻觅着她的知音。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心事也都打开了,我想看看被阳光幸福抱起时,你含苞欲放害羞的样子,在这漫山遍野的粉红里让情欲再次胀满迷情的双眼。心,早已经嗅着花香醉在了你的怀里。

是我们相约在这三月的花影中,合影在这三月的清流边,站在那儿,在粉红色的网里,梦你。梦你的那种感觉在醉了的空气中粉红的蔓延。心竟然如此贪恋,贪恋开在这片土地上那层层叠叠,盈盈站立,鲜艳夺目,粉红妖冶的桃花。这又是谁的情人在翘首期待,期待着赴约,她守着一个承诺年年等待,别错过了花期,别错过了她为你绽放的瞬间,那片片的花瓣上写满的心事,是她在这个季节留下的情诗。不经意时,那花瓣上一滴晶莹滴落,是水墨的香,还是泪的晶莹?偏偏被那绕山的清流接住,便化作了他怀里收藏的珍珠。清流潺潺,定是他与她的缠绵,那清流里也映出了我与花的影子。

我低下头再听,如听得是情人絮语,只觉那脸儿发热,心狂跳,想必那脸儿也变得如这粉嘟嘟的花瓣儿红了,真想回到年少时,把心里装一只无彩斑斓飞舞的蝶,可以由着性情在粉红的浪漫里畅游。可以无拘无束读着春天里的情诗。然后,在春天里留一个深深的吻。如果这样,就算错过了花期,注定了遍体鳞伤,也是春暖花开的痕迹。温暖,清丽。也有着浅浅的,明亮美丽的忧伤。

忽听那花的深处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从花影里窥看,却是一小姑娘在花间嬉戏,小小的人儿,那一头自然卷的棕发上竟是别着满满一头蝴蝶形的小小发卡儿,她在树下只管独自追逐那花影儿跑,全然不顾她头上那小小的蝴蝶卡儿,闪动着翅膀欲待飞落这花瓣儿上。小姑娘头上别的发卡儿和这桃花瓣儿的粉,被这丝丝的春风拢来绾在一起,像五月桃儿般饱满,白里透红。全然没有了粉红色网里的欲望,却换成了漫山遍野的饱满。

忽然间,被那风里吹来的一丝缕缕的香惊醒,那味道诱惑着我的味蕾,低头嗅近旁那一枝的繁花,那香却不似这桃花儿淡淡的味道,是农家小院里飘出了久违品尝的山野菜肴香。与这满满坡田里清清淡淡的香相融,又经了这清流的滋润,又有着一群为这画框浇注色彩撒播清香的人,这春风便也挟着这粉红的美,挟着这遍野的清香及乡土的气息撒播开来,真是未尝心已醉。我便裹蘸着花香品味春天里的野菜肴,是满满的惬意。

【巴掌菜园里的椒苗】

春天里,我把那些椒苗儿裁在了闲置的花盆里,施了些肥,浇点儿水,就这么简单的侍弄着,它便也简单的长着。

几月过去,那椒苗儿长得也是像模像样,只是肥料不足稍显单薄。就前几天,有几个盆里的椒苗叶子萎缩着,像是生病的样子,细查它的叶,竟生了一层小小蜜虫,我便给它喷洒了些农药,不几日便也好了。许是这些椒苗裁在盆里的原故,总是喝不够的水。我的任务也就隔一天给它们浇一次水罢了,别的倒也没做什么。看着这些椒苗儿一天一个样的长着,我心里倒也欢喜着。

那日早上,跟往日一样习惯了在它跟前,看它那绿绿的叶。忽然间在那绿叶的缝隙间,有朵白色的花儿向我微笑着,昨日还是没有的呀!怎一夜间就给我这样一份惊喜,也许是昨日里它就开了,只是我的疏忽没有看到它罢了。那花儿倒也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只是娇羞的躲藏在叶下,细碎的花像极了一盏盏倒挂的灯笼,那样子极精致又可爱。虽说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辣椒,从裁它入盆,到它开出花朵,倒也吸引着我每天早早起床,在这小院里,独赏那一缕的葱茏。

既然已经开了花,必然会长出果实,无论收获多少,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从裁它入盆那刻起,我只是想把那些纤弱细小的椒苗裁入闲置的盆里,任它自由的长.我只收获起一盆盆的绿色,收获起它这短短的成长经历,让那一抹的翠绿映满一盆盆的荒芜和闲置,给这小院增添一份绿意盎然,让这绿色盈润自己的.性情,给自己一份简单而自足的欢喜。其实,我是个不大敢吃辣椒的人,也可以说是少了一份吃辣椒的勇气.从裁上那些椒苗开始,虽是简单,却也尽心的侍弄,椒苗儿已长成了一棵开花的小树,便不能再叫它椒苗.那最早开的花已经变成了小小的辣椒,青青细小的头露在外面,像一些精灵的探子对视着我的眼睛,那些渐次开放的花,也都渐次的长出了小小的辣椒,有一个已经长的跟少年的手指般大小,小的像婴儿的手指,竟是如此讨人喜欢。

早上,我又蹲在那些辣椒旁边观望,发现那些花儿凋落了不少。正纳闷,忽听盆的缝隙中一声清细的麻雀儿叫,一只小小的麻雀,不知为何落在了这里,定是这一盆盆的绿引了它来,那凋落的花也是它所为了。它像是一个顽皮的孩童,偷跑到我这巴掌菜园里赏风景来了。我将它从缝隙中拿了出来,它的羽毛是湿的,想必是这场雨淋湿了它,让它不能飞翔。我把它放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它在适当的时候起飞,回家。

这几日的雨,把辣椒淋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那绿好似更加的艳了,让人甚是喜欢上了这雨后事物的清新。雨后留在辣椒上的水珠是那么晶莹剔透,让人看了便忍不住想入非非。点点滴滴的晶莹挂在精致的花尖上,像花的心事,又像是花的泪,那么招人欢喜怜悯,却又不敢轻意的触动。如此精致的心事谁又能读得懂?稍稍的不安便伤了它,瞬间消失,这便也是它的脆弱了。那倒挂在椒尖上的水珠也是如此剔透,一眼便让人联想到它那火辣妥贴的情怀。那叶片上的水珠极不安分的滚动着,或大或小,像是一双双或远或近的眼睛,也是清澈的透着光泽。无论是怎样的喜欢,瞬间即使的晶莹剔透终还是留不住的。其实,遇上了,看到了,懂了它,爱了它也就够了。

篇7:红楼梦作者之迷散文

时光轻飘二百年,红楼假语满天飞。若问真事哪里寻,懒云摇指月边星。

懒云斋自评:诗中月为《红楼梦》第四十会史湘云所说一句“双悬日月照乾坤”里之月也。诗中星为《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里之星也。此诗乃探明《红楼梦》二百年迷雾之巨眼,望红门弟子静心悟明。

自己育花自己赏,自己作文自己评。奈何?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二百多年来红学界对《红楼梦》书中“真事隐,假语存”里的“假语”大加高谈阔论,对“真事”却一字不讲!为何?

前日因此发《红楼梦惊天大秘密》一文,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红门弟子磨灭了多少晨与昏,踩过了多少冬与春,抹平了多少沟与坎,品尝了多少苦与甜,直到今天仍然未能参悟作者老先生所著《红楼梦》之真谛,真真羞愧难当!

一说到“假语”红学界就冒出一大批红学大家?只要一问到这些红学大家“真事”就会出现戏剧性的一幕,这些红学大家立刻来了个窝头翻个现大眼,丢人丢到他们姥姥家了。“假语”要多少有多少!“真事”是一个也没有。

到目前为止红学界只是折腾“真事隐,假语存”里的假语了!那“真事”跑哪里去了呢?跑到月球上了吗?不!一定还在地球上。说点真事就好,要不《红楼梦》的作者该哭了!

这此发文主要是想谈谈《红楼梦》这部书的作者之迷。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时,出版作者一栏是:曹雪芹著,高鹗续。到了后出版的《红楼梦》是曹雪芹著,无名者续。这说明我们在进步,因为高鹗自己都说过他没续写过《红楼梦》,他只是编辑整理者。哪以前是谁说的呢?说:曹雪芹著,高鹗续是一个叫“胡周”的先生。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胡周”先生他是个孤陋寡闻的人,因为《红楼梦》在清朝的`时候书是有作者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让作者连笔名都不敢标注了。“胡周”先生觉得书没有作者不太好看,他就硬按在一个叫曹雪芹的人身上,因为《红楼梦》写的太好了,是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这样一个曹雪芹连一篇拿得出手的传世诗词也好,短文也吧,都没有,说曹雪芹是作者很难有人会信啊?这个“胡周”先生就开始造假了:他请出了个历史上有记载的人物,这个人叫“曹寅”。“胡周”就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可是这个造假的技术含量太低了!“胡周”先生不认识曹寅,不认识曹寅的媳妇,不认识曹寅的儿子,不认识曹寅的女儿,他更不知道曹雪芹结过几次婚,曹雪芹是有儿子还是有女儿?他也没有查过户口本和身份证就敢在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人的情况下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如果曹寅还活着一定会让“胡周”先生给搞蒙圈了。

曹雪芹这个人很神秘,他父母是谁,生卒年月都没有定论,他结过几次婚,夫人又是谁,是有儿子还是有女儿好象二百年来也没人知道?他在家是老几啊,是有哥姐还是有弟弟妹妹啊,也没人知道,老师是谁就更没人知道了。哪就奇了怪了,这些身边的人都无法定论,谁给定论说《红楼梦》是他写的呢?很蹊跷啊!”而且《石头记》文本和脂砚斋老先生的批语中提到几百个人物和人名,每个人名都是假名字,但奇迹发生了中国有个智慧超过爱因斯坦的人,神奇的从全是假名字的几百人中找出了一个唯一的真名字,这个唯一的真名实姓叫曹雪芹,这是不是天方夜谭呢?这就是“胡周”先生干的好事!“胡周”先生这样的低级造假竟然让数以千万记的红门弟子深信好几十年,这让我们还有些智慧的人想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就是因为“胡周”先生的存在,鲁迅先生不得已才弃医从文的。

《红楼梦》作者也是有笔名的。就象周树人先生笔名为鲁迅,舒庆春先生的笔名为老舍,谢婉莹先生的笔名为冰心一样。

懒云斋自评:所提到鲁迅,老舍,冰心三位中国著名现代作家非泛笔,实为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篇8:现代散文写作中渗透的情感美

一、现代散文的抒情具有一种人性美

在散文中, 作者一般是作为抒情的主体而出现的, 不像小说戏剧, 作者的爱憎要通过塑造正反人物曲折地表达。因此, 作者的个性与价质观在散文中总是突出与鲜明的。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作者个人是分不开的, 情感中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人性美。

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名作《背影》的叙述是简单的, 描写是平实的, 却能打动千万个读者的心。父亲几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却让人印象深刻:祖母去世时, 本该受安慰的父亲竟安慰“我”说“事已至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待业在家的父亲这一句普通的话, 扣紧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也正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才使这篇散文像一首优美的乐曲, 沁人心脾, 动人心扉, 这就是人类最简单最原始的亲情。这种情感就是人性美的一种具体体现!正如曾写过不少美文的谢冰心所说:“当一个人物, 一桩事迹, 一幅画面具体体现出的人性美向你袭来时, 它就像一根扎到心尖上的长针, 一阵卷到你面前的怒潮, 你只能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 才能描绘出你心尖上的那一阵剧痛或那一抹幸福。”

沈从文的散文, 对于人性美的挖掘就体现得更为直接。他的著名散文《鸭窠围的夜》通过深刻而又鲜明地描写, 表现了湘西人民的原始生命强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与契合, 以及天然纯真、乐知天命的性格。正如他自己所说, 这“是人生的形式”, 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2) 是人性的本真, 观念的单纯。心地卑劣的人, 固然不会写出千古传诵的美文, 而平庸或矫饰的情感也会使散文受到致命的伤害。相反, 只有心中有爱、有善的作家才会写出具有人性美的散文。

当代著名散文家刘白羽的散文,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气息, 意境阔大、粗犷、豪迈, 具有浪漫主义抒情风格。他的作品也时时流露着一种人性美。如《白蝴蝶之恋》中, 作者为了求助一只受伤的小蝴蝶时说:“忽然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正是作者心存爱、善与同情等美好的情愫才得以求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生命, 也正是作品中这种情感的人性美才得以打动读者。

现代散文作家中的一朵奇葩———琦君, 以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柔婉向读者倾诉着她对人性的领悟与理解。她的散文中往往透着淡淡的忧伤, 在惆怅、迷惘、低沉之中蕴涵着深情。《金盒子》一文中作者以“金盒子”为线索叙述了自己与两位兄弟的情感经历, 岁月沧桑, 时日不再, 但作者倾吐在字里行间的手足情历历在目。“金盒子是我寂寞中唯一的良伴”, “我纵有一万个金盒子, 也抵不过一个亲爱的哥哥”!情感的炽热, 人性的纯美如同冰心的散文。她用爱去征服憎, 用人性去和谐世界, 使一切趋于平和。这种人性美是散文中的情感主线。

二、现代散文的情感还具有一种真情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小说所写的是身外事, 而散文写的却大都是作家心中的事。从本质上说, 散文真正是心灵的袒露, 因此, 真实是散文的根基。” (3) 真情美在散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的途径: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表现在现代散文的抒情散文中, 作家们往往直接抒情, 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倾向, 但真挚感人。现代作家郭沫若先生, 他在抒情散文中体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倾向。例如《银杏》一文中, 作者写道:“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呀, 我是喜欢你, 我特别喜欢你”, 表达出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 银杏, 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文中也直接抒发出了作者对银杏的思念。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 在散文中很常见。

“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的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句子。通过这几句, 作者直接抒发出了一种沉郁之美和震撼人心的壮美, 对北国的秋的眷念抒发得淋漓尽致!

“美的事物唤起人的美感都是直接有完美的形式引起的, 而完美的形式的产生离不开艺术的技巧。” (4) 现代散文的真情美, 除了直接抒情来体现外, 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手法的运用来抒情, 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情等。

借景抒情。所谓“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具体的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当时的心情的一种写作手法。“情随景迁”“景随情移”的说法自古有之。心情不同, 看景物的感受就不一样, 相反, 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境况下, 也可代表不同的心情。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中,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苦难生活, 当馋丫头的故事。有一次偷地主家的玉米, 被地主家的管家发现了追着跑而不敢回家时, 写道:“远处, 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 羊儿咩咩地叫着, 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 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 夜色越来越浓, 村落啦, 林子啦, 坑洼啦, 沟渠啦, 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作者当时孤独、恐惧、无奈的心理就借此情此景抒发出来了。

现代文学史上写抒情散文的作家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好手。他善于描写, 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在诗与画的交融上, 达到高度的成就, 给读者不仅仅是情的共鸣, 还给人一种图画美的享受。如名篇《荷塘月色》、《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融情于景之中。这里来分析一下《荷塘月色》。文章先写心境的不宁, “我”于是在夜间散步, 领略荷塘月色下的美景, 经过这美景的洗礼, 使主观情绪得以超越、升华、竟使心境达到了宁静。这是作者心情的变化, 写景的力量。作者使用精妙的比喻, 写出了月下荷塘特有的风韵。写荷花的美, 用明珠碧天的星星, 出浴的美人, 确切而又优雅;写荷花的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此外, 还用蝉声、蛙声来烘托, 以动衬静, 产生了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效果, 给读者美的享受。

托物言情。托物言情是散文中的间接抒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美感作为一种具体的感性活动, 离不开感觉器官对对象的感受” (5)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以借白杨树形象的刻画来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茅盾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对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的情感, 以此为旋律, 反复强调自己的那份情感。但作家不是在空洞的喊口号, 而是以黄土高原为铺垫, 烘托白杨树的不平凡。更重要的是, 作家从白杨树那笔直的干、枝和向上伸展的叶等方面来进行形象性的描绘, 来表现它伟岸、正直、严肃、温和等特点。作者的感情有所依托, 抒发出来才显得真切、自然。许地山的《落花生》, 以花生这种食物来抒发情怀, 教诲儿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借勤劳的蜜蜂来抒发自己对辛勤劳动的人们的赞美之情。言在此, 而意在彼, 意味深长而又透露着美感。

三、现代散文的情感还具有一种自然美

情感的自然是很多散文家追求的方向, 而在现代社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 返朴归真, 保存自然反而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而在许多作家的笔下抒发出的情感都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享受, 一种清纯自然的美感。

现代散文的清纯自然得力于情感和语言的自然表现。现代作家群中的周作人先生的作品情感表达非常自然, 尤其是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多半以他特有的舒适自由而得到读者的垂青。信笔的漫谈之中别有趣味, 给人安详与闲适静雅之美。作品淡泊但并不乏味, 它源于作家广博的知识, 浓厚的对于各类事物的情趣, 所以描绘得有声有色, 有情致。如《故乡的野菜》一文, 有对野菜的介绍, 民俗的描写, 如何采集, 唱什么歌, 怎样做供品, 又夹以儿歌谚语, 也有食法的说明, 还引经据典, 说俗事中带有书卷气。文章的内容紧扣题目, 就事写事, 给人的感受大大超出采野菜本身, 从那乡间的气息和野趣, 或勾引一缕乡思, 或触发一份对于生活的激情。《乌篷船》也是如此, 固然也写船的种类、特征, 更重要的是写坐船时的心情。观两岸景色, 看地方戏曲, 听水声橹声鸡犬声, 造出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让读者产生共鸣, 有身临其境之感, 似乎在领略一种缠绕山水之间恬适的自然美和情感美。

吴伯箫的散文往往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果树是围屏, 花草是篱笆, 中间是菜畦”, “水满的时候, 一清到底, 不溢不流, 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这一幅幅沁人心脾的田园风光图, 质朴无华, 像素淡明丽的水彩画, 于清新中包含着真挚、深厚的情意。

朱自清先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散文, 《温州的踪迹》颇有代表性。文中对梅雨潭的“绿”尽其笔力淋漓尽致的描摹, 令人如醉如痴, 心向神往。其中, 运用类比衬托手法的一段文字更有触到惊俗之处:“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脱不了鹅黄的底子, 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从迭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 那似乎太浓了。其余呢, 西湖的波太明了, 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在这样精致的文字里, 作者的情感, 似乎也一如那梅雨潭的绿, 清新、隽永、将情感恰到好处地自然抒发。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 对散文的审美感受就会不同。散文的情感美还有很多体现, 如风情美、哲理美、恬适美等。以上关于散文情感美三个方面的阐述, 只是散文园地中绝妙景致之一, 要想全面领略此处的清风雅韵, 还有待自己更深入的研讨。

参考文献

[1]、曹国瑞:《情有所钟——散文奥秘的探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出版。

[2]、编委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1991年版。

[3]、杨辛等编:《美学原理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4]、蔡庚生:《文学评论与鉴赏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迷情感散文】相关文章:

情感散文范文05-17

散文情感范文05-17

赌徒情感散文04-08

个人情感散文04-13

情感朗诵散文04-15

预言情感散文04-17

鸣笛情感散文04-25

梦情感散文04-26

发觉情感散文05-03

感动情感散文05-04

上一篇:申请招标代理的报告下一篇:中学入团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