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安情感散文

2024-04-17

莲安情感散文(精选7篇)

篇1:莲安情感散文

莲花,又名荷花,菡萏,水芙蓉。是夏季最美丽清贵的花。莲花,自古至今,被人誉为“花之君子”是多少文人墨客不倦描写和咏颂的对象。

每个女子心中,都有一朵莲花,芙蓉出水的娇媚,菡萏半开的美好模样,是最圣洁的一份挚爱。莲,不染纤尘,不着凡色,寂寞里端庄,纵是心有千千结,也从不露愁容。月静天长,岁月沉香,风尘里安生无扰,是她迂世最简单而美好的心念。

故城烟雨中,莲,低调的从容,低温的白。雅若一位隐修的女子,默默而清艳。风清月白的时光,一亭素色妖娆的绽放,浮萍缘聚间自若承转。素心简净,清寒如水,生命在每一分钟里高贵,演绎一世绝尘风华。莲,静静开在幽寂的水池,不与陌上千红争艳,一种孤独,美的力透光阴的凉薄。纯洁的灵魂,散着柔美的佛光。禅意,禅境,不发一语,已是众生倾慕的姿容。

数年前,曾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个性签名:酌摹一朵花开的姿态,清浅自诩,素净安然。这么多年,那份初心未改,签名延用至今。一直以来,时常会有人留言问我:你酌摹的那朵花,是什么花?!其实答案就在下一句:恋恋风尘中,修一朵莲的品。我并非莲花女子,却一直在努力修行莲的品格。我也深知,那份高洁圣美的品性,足够我一世清修。在我生命里,也有许多关于莲的美好缘遇,一路清美绽放。

年前申请了一个微博小号,用来关注自己喜欢的一些作家。填写昵称的时候,未加思量,便取了“莲白”的名字。一方安宁的世界,一颗莲白之心,一处独我的领域,无一人相识自己。而自己,只需用单纯的心和目光,随性,从容,来看取那些爱与喜欢的东西。

记得紫姑娘写过一篇《莲安》只读名字,便喜欢上。莲,安,静安若莲,简短的两个字,带着美好而贞静的期许。近几年来,每一年的六月,莲花开放之际,我都会写一篇关于莲花的文字,以表达自己心头的一份爱恋。又是六月莲荷盛世的季节,花事三两,我依然如约执笔,倾心以对。

前日里,一场夏雨过后,与女朋友相约,一起去了大明湖畔。循着内心那一份不失落的美好,探望了隔年未见的莲花。

大明湖畔,不远不近的距离,便看见一湖荷叶莲壁的浩荡。莲叶浮萍翠,盈盈碧水间,如铺如盖的延展,映透一片六月天。微风轻推波澜,荡漾着一湖夏日时光的欢喜。清澈的湖水上,近处翠裳片片,远处湖光粼粼。偶来一袭夏风,拂起每一片莲叶的生趣。如锦如簇的荷叶中,散布着几支粉红色的菡萏花苞。一亭宁静,莲心洁净,原来世间寂寞亦可以如此美丽安然。

六月赏荷莲,感觉是来的早了些,本就三三两两,为数不多的莲荷,都是花苞紧致,尚待开放。便以为此行,必定是心怀遗憾而归了!围着三面湖水,转了大半圈,蓦然,眼前一亮,一朵绽放的莲花闯入眼眸。而且是白莲!那惊鸿一瞥的相遇,着实让人欢欣不已。稳下心细细端详。只见那湖水绿萍的中央,亭亭玉立地宛着一朵白莲花。在她右边有一支荷叶,张开小伞一样的身子,保驾护航似地将她亲昵相拥。那朵莲,也微微低眉,娇羞地躲在荷叶的庇护下。阳光洒满湖面,洁白的莲容被青绿的荷叶影映,透出薄薄淡淡的绿绒。清水芙蓉,世之大美,果然名不虚传。那娇俏出尘的模样,美若仙子!

这一次出游,因了与一朵莲的相遇,再无憾意。

雪小禅的《突然的莲花》中说:“你心里要有一朵莲花,微微一阵,转而嫣然。那朵莲花,要经了风雨,要经了伤害。然后,依然傲然。然后,依然带着跋扈的清凉。”是多少爱莲的女子挚爱的一句。而我,也不例外。也有那么一朵莲花,开在心里。

记得学生时代,曾画过一幅莲花,三株出水芙蓉,当时感觉是最满意的一幅。书画比赛时,再按照那心意去画,却再画不出那几株莲花的意蕴与风情。然而偏偏是这幅最爱的莲花图,自己没能保存下来。那时,这幅图在几个要好的同学间传赏,最后传到同桌的一个男生手里,却被他硬生生地占为了己有。不管我怎么好说歹说地讨要,他也坚持不肯相还。自那年,我心上便结下一个莲花结。

我曾与同班的先生和闺蜜提及此事,他们调笑地分析,同桌是因为暗恋于我,所以才极力将画抢去了珍藏。我却一直感觉,他们的猜度没有多大说服力。看似有故事的故事,后来,却没有后来了。就在下一学期,我中途转学,此后十几年,再与他没有了联系。人生之中,总有一些遗憾,或忧伤低郁,或温柔缠绕,注定跟随自己的一颗风尘心,飘摇,浮沉。一笔带过的岁月,恍然,许多东西就那么轻易地淡了,远了。而我对于那一年的人事,至今心存懵懂和牵记。

年初时偶然听说,那个同桌一年前也来了我居住的这座城市。不免心生感叹。偌大人世,有数不尽的城市,而他也偏偏与我生活在了同一座城市。人生如戏,冥冥中自有编排,终是避不开一些兜兜转转的重逢。

先生不知从何处得了他的联系电话(如今想来,许是他为我那个多年未了的心结,才用心去打听来的。)。六月初的一天,一整日,天空都飘着濛濛细雨。不觉悠悠地想:这样的天气,适合与老友聚会,喝茶叙旧。午休后,先生电话打过来,说一会接我去见一位故人。他未说是谁,我便知,定然是那个多年未见的同窗。

等我与他谋面的一瞬,更多的感念涌上心头。那个每天头发都梳理的油顺,样貌帅气阳光的男生,已然是岁月老成的模样。看得出,他的生活很殷实,但也很辛劳。同窗一席相聚,多年前的性情都未改变多少。风尘旧人相见,连世故的寒暄都省略。说话随意,气氛欢悦而融洽。回忆从前,倾诉经历,谈笑间无尽感叹与怀念。其间,聊起同窗时候许多印象深刻的人和趣事,我有几次话到嘴边,真想问问他:那幅我最爱的莲花图,他是否还惜存无恙,是否还带在身边!是否可以将其物归原主!但最终,那些疑问还是没能出口。我也的确不知用怎样的语气提起,才算合适。当年事,那副画,就让它以最清纯的模样,留在岁月深处吧!

筠儿小老师曾对我说:我看姐姐文字里除了雨露就是花儿,总是那么美好。姐姐最喜欢的花,是什么花?!听她此话,不觉脸上浮起笑意。不禁思量:这么多年,我写过梨花,樱花,莲花,玉兰花……仿佛喜欢的花儿太多了!而她,是第一个问我最喜欢什么花的女孩。我回她:我最喜欢的花,是白莲花!白莲,是我心上最干净而美好的一朵花。无可取代。

有一天,那个经常以路过为借口,来她工作的地方看她的人,发来一条信息。不带标点的十个字: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莲花。她心生感动,微微一颤,抖落几瓣光阴的香气。人世沧桑许多年,她已不再年轻,日子安稳幸福,也不再为谁心动。她深知,这一句莲花的形容,不一定关乎她的容貌,而更多的,是一份对于性情和品格的定义。而更胜于外貌的赞誉与认知。她,虽是不会作任何回应,但必然心存感激。

心有一座莲城,那里有一份最纯美的安放。洗净浮尘,素白的时光,盛开旧年的欢情。一枚白月光,途径她的绽放。一池莲语,恍若夏梦轻旖,清远,幽香。总有人懂她暗香的情怀,懂她隐匿的心。岁月情长,愿化作一滴花叶上的清露,倾听她皎洁月色下的心事和秘密,静守她纯美无暇的生命之期,陪着她最好的年华。

她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许一枝安世的莲,烟花随影,薄暮辰光,临水照花的美丽,只为一人停靠。光阴慈悲,半塘风雨,宿命,安生。明净的心怀,浅颦嫣然,伴着红尘无声的烟雨,等待一湖潋滟的秋水长天。掠过那些岁月的风烟,云水禅心的梦景中,我依然能看见尘间的一片清宁,能看见悠悠绽放的一朵莲花。

六月光阴,安怡稳静,若一亭清灿的莲。执笔流年,与风尘故事的一份相约,年年不忘……

篇2:现代散文写作中渗透的情感美

一、现代散文的抒情具有一种人性美

在散文中, 作者一般是作为抒情的主体而出现的, 不像小说戏剧, 作者的爱憎要通过塑造正反人物曲折地表达。因此, 作者的个性与价质观在散文中总是突出与鲜明的。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作者个人是分不开的, 情感中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人性美。

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名作《背影》的叙述是简单的, 描写是平实的, 却能打动千万个读者的心。父亲几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却让人印象深刻:祖母去世时, 本该受安慰的父亲竟安慰“我”说“事已至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待业在家的父亲这一句普通的话, 扣紧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也正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才使这篇散文像一首优美的乐曲, 沁人心脾, 动人心扉, 这就是人类最简单最原始的亲情。这种情感就是人性美的一种具体体现!正如曾写过不少美文的谢冰心所说:“当一个人物, 一桩事迹, 一幅画面具体体现出的人性美向你袭来时, 它就像一根扎到心尖上的长针, 一阵卷到你面前的怒潮, 你只能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 才能描绘出你心尖上的那一阵剧痛或那一抹幸福。”

沈从文的散文, 对于人性美的挖掘就体现得更为直接。他的著名散文《鸭窠围的夜》通过深刻而又鲜明地描写, 表现了湘西人民的原始生命强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与契合, 以及天然纯真、乐知天命的性格。正如他自己所说, 这“是人生的形式”, 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2) 是人性的本真, 观念的单纯。心地卑劣的人, 固然不会写出千古传诵的美文, 而平庸或矫饰的情感也会使散文受到致命的伤害。相反, 只有心中有爱、有善的作家才会写出具有人性美的散文。

当代著名散文家刘白羽的散文,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气息, 意境阔大、粗犷、豪迈, 具有浪漫主义抒情风格。他的作品也时时流露着一种人性美。如《白蝴蝶之恋》中, 作者为了求助一只受伤的小蝴蝶时说:“忽然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正是作者心存爱、善与同情等美好的情愫才得以求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生命, 也正是作品中这种情感的人性美才得以打动读者。

现代散文作家中的一朵奇葩———琦君, 以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柔婉向读者倾诉着她对人性的领悟与理解。她的散文中往往透着淡淡的忧伤, 在惆怅、迷惘、低沉之中蕴涵着深情。《金盒子》一文中作者以“金盒子”为线索叙述了自己与两位兄弟的情感经历, 岁月沧桑, 时日不再, 但作者倾吐在字里行间的手足情历历在目。“金盒子是我寂寞中唯一的良伴”, “我纵有一万个金盒子, 也抵不过一个亲爱的哥哥”!情感的炽热, 人性的纯美如同冰心的散文。她用爱去征服憎, 用人性去和谐世界, 使一切趋于平和。这种人性美是散文中的情感主线。

二、现代散文的情感还具有一种真情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小说所写的是身外事, 而散文写的却大都是作家心中的事。从本质上说, 散文真正是心灵的袒露, 因此, 真实是散文的根基。” (3) 真情美在散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的途径: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表现在现代散文的抒情散文中, 作家们往往直接抒情, 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倾向, 但真挚感人。现代作家郭沫若先生, 他在抒情散文中体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倾向。例如《银杏》一文中, 作者写道:“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呀, 我是喜欢你, 我特别喜欢你”, 表达出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 银杏, 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文中也直接抒发出了作者对银杏的思念。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 在散文中很常见。

“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的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句子。通过这几句, 作者直接抒发出了一种沉郁之美和震撼人心的壮美, 对北国的秋的眷念抒发得淋漓尽致!

“美的事物唤起人的美感都是直接有完美的形式引起的, 而完美的形式的产生离不开艺术的技巧。” (4) 现代散文的真情美, 除了直接抒情来体现外, 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手法的运用来抒情, 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情等。

借景抒情。所谓“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具体的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当时的心情的一种写作手法。“情随景迁”“景随情移”的说法自古有之。心情不同, 看景物的感受就不一样, 相反, 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境况下, 也可代表不同的心情。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中,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苦难生活, 当馋丫头的故事。有一次偷地主家的玉米, 被地主家的管家发现了追着跑而不敢回家时, 写道:“远处, 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 羊儿咩咩地叫着, 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 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 夜色越来越浓, 村落啦, 林子啦, 坑洼啦, 沟渠啦, 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作者当时孤独、恐惧、无奈的心理就借此情此景抒发出来了。

现代文学史上写抒情散文的作家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好手。他善于描写, 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在诗与画的交融上, 达到高度的成就, 给读者不仅仅是情的共鸣, 还给人一种图画美的享受。如名篇《荷塘月色》、《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融情于景之中。这里来分析一下《荷塘月色》。文章先写心境的不宁, “我”于是在夜间散步, 领略荷塘月色下的美景, 经过这美景的洗礼, 使主观情绪得以超越、升华、竟使心境达到了宁静。这是作者心情的变化, 写景的力量。作者使用精妙的比喻, 写出了月下荷塘特有的风韵。写荷花的美, 用明珠碧天的星星, 出浴的美人, 确切而又优雅;写荷花的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此外, 还用蝉声、蛙声来烘托, 以动衬静, 产生了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效果, 给读者美的享受。

托物言情。托物言情是散文中的间接抒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美感作为一种具体的感性活动, 离不开感觉器官对对象的感受” (5)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以借白杨树形象的刻画来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茅盾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对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的情感, 以此为旋律, 反复强调自己的那份情感。但作家不是在空洞的喊口号, 而是以黄土高原为铺垫, 烘托白杨树的不平凡。更重要的是, 作家从白杨树那笔直的干、枝和向上伸展的叶等方面来进行形象性的描绘, 来表现它伟岸、正直、严肃、温和等特点。作者的感情有所依托, 抒发出来才显得真切、自然。许地山的《落花生》, 以花生这种食物来抒发情怀, 教诲儿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借勤劳的蜜蜂来抒发自己对辛勤劳动的人们的赞美之情。言在此, 而意在彼, 意味深长而又透露着美感。

三、现代散文的情感还具有一种自然美

情感的自然是很多散文家追求的方向, 而在现代社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 返朴归真, 保存自然反而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而在许多作家的笔下抒发出的情感都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享受, 一种清纯自然的美感。

现代散文的清纯自然得力于情感和语言的自然表现。现代作家群中的周作人先生的作品情感表达非常自然, 尤其是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多半以他特有的舒适自由而得到读者的垂青。信笔的漫谈之中别有趣味, 给人安详与闲适静雅之美。作品淡泊但并不乏味, 它源于作家广博的知识, 浓厚的对于各类事物的情趣, 所以描绘得有声有色, 有情致。如《故乡的野菜》一文, 有对野菜的介绍, 民俗的描写, 如何采集, 唱什么歌, 怎样做供品, 又夹以儿歌谚语, 也有食法的说明, 还引经据典, 说俗事中带有书卷气。文章的内容紧扣题目, 就事写事, 给人的感受大大超出采野菜本身, 从那乡间的气息和野趣, 或勾引一缕乡思, 或触发一份对于生活的激情。《乌篷船》也是如此, 固然也写船的种类、特征, 更重要的是写坐船时的心情。观两岸景色, 看地方戏曲, 听水声橹声鸡犬声, 造出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让读者产生共鸣, 有身临其境之感, 似乎在领略一种缠绕山水之间恬适的自然美和情感美。

吴伯箫的散文往往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果树是围屏, 花草是篱笆, 中间是菜畦”, “水满的时候, 一清到底, 不溢不流, 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这一幅幅沁人心脾的田园风光图, 质朴无华, 像素淡明丽的水彩画, 于清新中包含着真挚、深厚的情意。

朱自清先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散文, 《温州的踪迹》颇有代表性。文中对梅雨潭的“绿”尽其笔力淋漓尽致的描摹, 令人如醉如痴, 心向神往。其中, 运用类比衬托手法的一段文字更有触到惊俗之处:“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脱不了鹅黄的底子, 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从迭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 那似乎太浓了。其余呢, 西湖的波太明了, 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在这样精致的文字里, 作者的情感, 似乎也一如那梅雨潭的绿, 清新、隽永、将情感恰到好处地自然抒发。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 对散文的审美感受就会不同。散文的情感美还有很多体现, 如风情美、哲理美、恬适美等。以上关于散文情感美三个方面的阐述, 只是散文园地中绝妙景致之一, 要想全面领略此处的清风雅韵, 还有待自己更深入的研讨。

参考文献

[1]、曹国瑞:《情有所钟——散文奥秘的探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出版。

[2]、编委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1991年版。

[3]、杨辛等编:《美学原理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4]、蔡庚生:《文学评论与鉴赏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篇3:写人散文的情感态度

再如《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作者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个学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更是一个为国牺牲的爱国青年。至于写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则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另一面,本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却惨遭杀害,更能揭露反动当局的凶残。文中写到的人物不止刘和珍一个,但显然是群体中的一个代表。与此相似的篇章还有《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五个青年作家中,着墨较多的是白莽与柔石。比如写柔石,特地说到他的硬与迂,其硬体现于做事的努力,也创作也翻译,迂则是不通世故。后来,“他的迂也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两相比照,可见他的厚道,这是硬与迂的结合。这两篇纪念文章,交织着悲愤之情,即缅怀死难者的悲伤以及对反动当局的愤怒,而对学生及后辈,却多有尊敬,还不无自谦。

又如《忆刘半农君》,作者笔下的刘半农,先是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但也有近于草率、失之无谋的地方。此种性格分析,点明了人物的长处及不足。至于与作者的关系,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可以在一起谈闲天。从谈天中,刘半农给人的印象是“浅”。“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用清澈的小溪来比这种浅,可见仍有其好处。至于后来的变化是没能与时俱进,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不再是同道中人了。但即使如此,还点明其为人的忠厚。行文至此,作者便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憎。“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不用说,作者的爱憎是很分明的。还有《范爱农》,写的是同乡及学友。“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就这肖像来看,颇见其愤世嫉俗。留学回国后,又碰面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和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这里讲了别后经历,觉得气闷,仍是那种愤激使然,但与作者的了解却增进了,便一起喝酒聊天。辛亥革命时,有了一些起色,一起在故乡做教员,但也只是一时之事,过后就因失望而颓唐了。此后再难振作,后来便醉酒落水淹死。作者的态度是同情的,但这不只是个人的境遇问题,还对世道多有针砭。

且看《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她生得黄胖而矮,长相不好,更不好的还在于背地里说人长短。“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些小动作,将其性格活灵活现地形容出来。再就是睡相不好,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大约是偏蛮横一类的。此外其还懂得许多作者所不耐烦的规矩。按理,这样一个保姆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有一件事改变了作者的看法,那就是她为作者买来了《山海经》,而这正是作者想看的图画。“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一词,使长妈妈在作者的眼里大为改观,变得高大起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因为书,或者说一种精神上的关爱,使作者消除了内心的反感。结尾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原本是不无揶揄的,却变成一种赞美。

篇4:简谈欣赏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

四、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

爱国主义是个千百年来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切、最浓厚的感情。我国的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们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 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新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贯穿着素质教育的思想。它更加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 创造发展新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统继承价值等一系列新的教育价值观, 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重视艺术实践, 鼓励音乐创作, 提倡学科综合, 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多元文化, 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教育理念。

五、根据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既是激烈竞争的社会又是需要密切合作的社会。那

种孤单奋战、排斥他人的做法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合唱、主唱、齐奏、合奏等多种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参加艺术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 学会与人交往, 并逐步调整那种“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

六、要把音乐教育作为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把目标投向对“人”的塑造方面, “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最显著的特征。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 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 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 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 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 形成审美情操, 从而完善人格的发展。对于音乐教师来说, 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极富人文情怀, 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 它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关注人类灵魂的呼声。应当说,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教材。

音乐是一门艺术, 它不但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陶冶人的情操, 还可以开发智力,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以学生为主体, 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创造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教育, 为培养创造性地实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沂第四中学)

与韵文相比, 散文如日常谈话般率性真诚, 随意自由, 外国散文中有所谓絮语散文, 随笔散文, 我国现代有谈话散文, 有所谓“闲话”、“杂谈”类散文类别, 在强调散文情感的自然流露上二者恰好不谋而合。

的确, 散文抒情的功能并不比诗歌差, 在深入人心探幽, 在方式途径的灵活多样上, 散文可说还胜诗歌一筹, 因此, 散文往往成为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最熨帖的寄托。散文直接面对的是宇宙间最美丽的生命体———人, 直接面对的是最为丰富多样的生命的情感体验。实现散文的审美功能, 还需要循其语言表征, 追寻它直抒或隐含的人物情感, 在对这些情感的理解认同和反复体味中提升审美品位。

那么, 散文的这种审美功能在阅读中是如何实现的呢?

稍有鉴赏力的读者都有从阅读兴奋中享受艺术美感的经验和体验:阅读之后, 在一定的艺术直感的支配下, 艺术意象重现, 与作者之间沉默的情感交流出现了高潮, 在兴奋中获得共鸣的快感……这是在值得鉴赏处自然形成的“兴奋点”,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常有“快绝!妙绝!”的赞叹;脂评本《红楼梦》常用“宁不相杀”的点评。追根溯源, 这种兴奋点的形成正是在读者进入阅读鉴赏的境界, 无意识地换位思考后得到的一种情感的愉悦与共鸣, 而唤起读者审美体验的正是作品中或浓郁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

由此, 我们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深入文本, 发挥想象, 换位思考, 是实现欣赏散文情感美的有效途径。

举朱自清的《背景》为例, 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 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 尤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 此时似电影镜头叠现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流泪。“事非经历不知难, 情非感受不知味”, 若只是冷眼旁观, 漠然置之, 那与我们司空见惯于街偶中的乞丐的感受有何相异?又何以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愉悦?此时, 唯有发挥想象, 换位思考, 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才能深切体会到一个父亲在家国两茫茫之际, 送子远行时的那种深情的牵挂, 那种不忍不舍, 满怀希望而前景黯淡、相互交织的复杂感受。

但仅仅是调动想象, 换位思考, 还只是促使“兴奋点”的形成, 停留在“理解感情, 引发共鸣”的层次上, 不足以说明进入审美鉴赏的较高层面。要进入情感美的鉴赏, 还必须要求对在形成的为自我所感知到的情感进行追本溯源, 摸索出一番理性思考的“所以然”, 而这一番“所以然”的得出过程则可见出读者的鉴赏门道, 其结果也正可见出读者的鉴赏功夫来。

再举《背影》, 文中引发我们共鸣的天伦之情———父爱, 为什么在当时的作者却未能明了, “真是太聪明了呢”?为什么直至“近几年来,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之际, 收到父亲的悲观而故作达观的信后, 作者对父亲的挚爱才得以像火山一样喷发呢?对这些问题深入剖析, 不但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而且可能需要借用心理学、历史学、美学的知识共同参与解读。山东的李洪昌先生在其“教学感悟”中认为父子在时间、空间感情的适当距离产生了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6期) 这种对情感美的缘由的理性追溯就使鉴赏过程有了实实在在的着落。

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 达到部分地接受作品的地步, 关键是看你在什么理性背景下, 沿什么途径入手、探幽, 也就是说, 鉴赏散文的情感美, 不但要“通其情”, 并且要“晓其理”。张炳隅先生在其《文学鉴赏学》中用“通情达理”概括, 正是其意。

篇5:散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情感 散文教学 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

散文奥妙无穷的世界里,造物神秘,人工瑰丽,心灵深邃与微妙;散文笔法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变化无穷,无拘无束。阅读散文令我们愉悦,令我们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令我们愁肠百转,……因此,散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审美情感需要。审美情感,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类的高级情感,它贯穿于审美过程始终,是审美活动的条件和动力。在审美中产生的情感不同于生理愉悦和欲求的满足,它是升华了的精神上的愉悦,是能够打动人心灵的情感活动。因此,散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审美情感的培养的过程。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品语言,开拓审美情感的能力

我们读名家的散文,常读了开端就感受到某种气韵,进入到作家渲染的氛围中。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朴实沉郁的语言风格,开端便已奠基。以下文字均随情境相生,朴素、深沉、忧郁。此外要真正体会作家遣词造句之妙,还必须透过语言的外衣,挖掘语言的内涵。通过对语言运用的分析,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的技巧。要使学生明确,语言本身并无黄金与砂石之分,能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传神传情地写景状物,就点石成金了。如《荷塘月色》开头用“心里颇不宁静”微微露出主题内涵,“不宁静”一词,平常而又平常,在别的文章中谁也不曾留意它,但用在这里就具有任何别的词语都难以产生的效果,它不仅正好与彼时彼地的气氛、人物特有的心情以及文章的整个情调丝丝入扣,而且惟妙惟肖地表露了作者在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代不满现实、寻找超脱,以及暂时获得超脱、终究不能超脱的复杂矛盾感情。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仅此一语,愤懑烦躁的心绪全出,不安于现状、批判现状、改造现状的锋芒贯通全篇。

二、捕情感,唤起学生审美情感的需求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废,写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讲授重点就不应放在对项脊轩的记述上,而应从作者“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情感入手。作者为什么对一间“可容一人居”的“百年老屋”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间小屋牵系着一些人和事,是作者时时追怀,不能忘却的。小屋几经变迁,反映了一个大家庭的衰败和离析。小小的“项脊轩”,可以说是作者家庭变异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背影》中“父亲”的“背影”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主要在于作者巧妙地把“父亲”的“背影”放到特定的情景中去表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为了安葬“祖母”,必须变卖典质。丧事一完,老境颓唐的“父亲”还要到远方去谋求差事。而分别时,年迈而行动已经不便的“父亲”出于对“我”的关心和安慰,硬要爬上爬下地穿过铁道给“我”买橘子!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令人伤心和感动得落泪?

三、入意境,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感的途径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境”由“情”生,“情”浓“境”现,无“情”则不能入“境”。在散文中意境的创设,通常有两种:以形传神和以神御形。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人生的不同场景,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以形传神的意境需要循形察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循其形,入其里,察其情,达到鉴赏的目的,获得审美的愉悦。以神写形的的意境需要追问真意,就是通过对象的底蕴来塑造形神兼备的意象。这种意境,通常呈现出夸张变形的特点,充满象征意味。阅读这类散文,我们尤其应该探求散文形象变异的原因,象征的背景,这种鉴赏较之前者那种自然的进入,更着意在有意识的探求。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等就都能够带动起来。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带情”、“引导”是很重要的两环。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带领学生一同在美妙的艺术殿堂遨游,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由形到神,顺着文中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美丽飘渺的画面,深情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种朦胧的意境之中,带着学生在欣赏婀娜多姿的荷花、微微吹拂的晚风、缕缕淡淡的荷香、曲曲折折的小路、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中,细细品味作品迷离恍惚的情调,从而进入这种夹杂着淡淡的哀痛、淡淡的恬静的独特的意境,慢慢地领悟作者苦闷彷徨的心情,作品的主题也就把握住了。

审美情感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品语言,捕情感,入意境,是我对散文教学方法的一点粗浅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把握教材重点,处处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入手,让学生真正在散文的学习中获得美的感染。

篇6:莲安情感散文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脸不晓得红了?’我慢慢地回忆, 却没能找到那个时间。是的, 我已经好久不会脸红, 即使面对一礼堂的陌生人也敢夸夸其谈;即使刚见到一异性, 也敢说‘喜欢’。那种直红到脖子根的脸热心跳, 就像一件旧衣服, 先是压在箱子底, 然后再捐给灾区……”这是东西在散文里的感叹。他认为现代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 竞争力和各种压力的加大, 致使情感粗糙、麻木, 甚至于像害羞、同情这样的情感都有从身体里消失的危险。因此, 他在写小说、剧本之余, 还用散文记录日常情感和思考, 以软化自己心灵。近日, 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小说家东西的首部散文集《挽留即将消失的情感》, 该书分“故乡回望”、“文学感应”、“边走边想”和“友情链接”四部分, 收入东西近二十年来的散文作品, 包括《故乡, 你终于代替了母亲》、《走出南方》、《相信身体的写作》、《关于凡一平的流言飞语》等等曾被《读者》和散文年选收入的名篇佳作。东西的小说以冷幽默和荒诞见长, 但散文却柔情似水、温暖动人, 在剥开他心灵的同时, 也唤起我们的某些感情记忆。 (舒坦摘编)

篇7:把握写景状物散文情感脉搏八法

一、知人论世

文学作品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写景状物散文也不例外,它们也往往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和作家主观的印记。所以,我们在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情感时,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性格、气质以及文学主张等有所了解。这一方面可以消除时代隔阂: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这三篇文章,都创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知识分子也深受其苦,他们中很多人或是陷入了迷茫彷徨,或是疲于奔命,或是奋起反抗。朱自清就因此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塔里;郁达夫则是千里辗转、颠沛流离;陆蠡则以笔作“投枪”泄愤。尤其是郁达夫,正是那样的时代使他饱尝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之苦,饱受人生之烦愁与哀痛,才会在清、静的故都之秋中读出了悲凉。而且这种“悲凉”已不单单是赏景时的心态,更是他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当然,在品味这一类文本时,应该更多地从文本自身出发去体味感情,不宜作过多政治化倾向的解读。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文如其人”主张的运用:如朱自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他在《荷塘月色》中所表现的情感特点就是淡淡的忧愁伴随着淡淡的喜悦的:因处忧愁而向往喜悦,但喜悦又受忧愁的牵掣。这既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也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体现。所以他的忧愁和喜悦都是“淡淡的”。至于郁达夫,他在三十年代提倡静的文学,所以他在这一时期写的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作品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他所选取的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清”、“静”、“悲凉”的景物,既是这些景物本身固有的特点,也和他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以及他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密不可分。郁达夫有着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委婉深沉。由此看来,对于作者的情感尤其是那些“负面”情感的理解,只有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

二、分析写景

有人说,高明的散文家都是丹青高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对写景状物散文尤其适用。在优秀的写景状物散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总能实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作者笔下之景,既是客观之物,又是主观之品,“我”的份量是很重的。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因“心里颇不宁静”而“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说明作者是想摆脱忧郁而欣然前往荷塘的,为全文定下了忧愁与喜悦交错相伴的抒情基调。所以尽管朱自清笔下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但他又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景是为情而设的。故都之秋,也一方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另一方面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文中飘零的槐叶和哀鸣的秋虫都是郁达夫孤独、落寞心境的反映。而《囚绿记》中那位被幽囚的“绿友”之“固执”反抗,正是作者隐藏心底的呐喊。作者从一株青藤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慨叹,又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展开想象

阅读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善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联想与想象,力求身临其境,并以此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一个人走在小煤屑路上,感觉那一片天地好像是他的,并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种独处的喜悦之情只有通过角色换位的想象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得到;而从只属于蝉与蛙的热闹中,通过想象,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作者的失落之情。而对于《故都的秋》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和“潭柘寺的钟声”这一组蕴含了郁达夫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的景物,因为作者并没有作具体描写,我们只能借助想象去感受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限向往之情了。

四、理顺思路

写景状物散文多是以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为描绘对象的。景物描写或集中,或分散,而作者的情感也会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理顺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来分析文章的结构,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作者既有一条以游踪为明线的写作思路,也有一条以情感为暗线的写作思路,同时全文又是围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来展开的。正是因为“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也正是因为“不宁静”,才要去寻找宁静,并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又从宁静走出来。再如《囚绿记》,作者寻绿、继而观绿、继而囚绿、继而释绿、最后怀绿,这都和他对绿的喜爱之情是分不开的。总之,只有理顺作品的行文思路,我们才能以此为纲,梳理文章繁多的材料,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

五、品味语言

语言既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我们阅读散文,要善于通过品味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来领悟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就成了作者传情达意的使者:“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不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么?另外,大量叠词的使用也透露出作者对眼前“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喜悦之情。在《故都的秋》中,“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六、厘清手法

散文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这类散文时,要通过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如《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手法,将嗅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沟通起来,作者沉浸在美景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都的秋》通过排比和对比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囚绿记》则运用了拟人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反抗之情。这几篇文章尽管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含蓄,有的直接,但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七、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前提是要弄清文本的字面意思,再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是如此,这类文章往往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特别适合诵读。诵读时,既可以全篇诵读,也可以择段诵读,最好能把自己的情感调整到最饱满的状态,同时专注于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和感情变化等要素,把这些文章当作“情文”来读,诵读时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诵读者自己在抒发情感一样,以求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促情”的效果。

八、亲身体验

写景状物散文情感的载体是语言,而情感的外壳应是景物。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在时间、地域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实地考察、感受的方式去体验,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要是能在秋天到北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地理风物,肯定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故都的秋》的理解。一句话,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才能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灵。

当然,由于每篇写景状物散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对其情感的把握也要因文而异,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莲安情感散文】相关文章:

情感散文范文05-17

散文情感范文05-17

赌徒情感散文04-08

个人情感散文04-13

情感朗诵散文04-15

预言情感散文04-17

鸣笛情感散文04-25

梦情感散文04-26

迷情感散文05-02

发觉情感散文05-03

上一篇:在两个结合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下一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