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的情感散文

2024-04-28

上坟的情感散文(精选8篇)

篇1:上坟的情感散文

岁月轮回,时光易逝。

我们这里的风俗,在二十四节气的春分过后,清明之前,是一年一次的去坟山扫墓,祭奠逝去亲人的时节,俗称“上坟”。

从小到大,我对上坟的记忆深刻。特别小时候,上坟可能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之一。村子里同一宗族的所有人都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祖先们上坟。我们宗族的坟山在一个水库边的山坡上,那些年,山上的树木苍翠茂盛,一座座坟墓都掩映在树荫下,据说风水很好。

每年上坟日,都有德高望重的长者来主持大局,然后每家每户轮流操办伙食,其他家则出钱出粮出力,大人们忙忙碌碌办正事,小孩子却欢天喜地闹翻天。到了坟山上,学着大人模样跪在祖先们坟前磕了头,老人们就会把用来在坟前祭祀过的水果、糖或者沙糕粑粑分给小孩们吃。

后来,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在宗族聚在一起上坟的晚宴上,在杯盘狼藉的酒桌前,大人们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吵了起来,原本都是同一宗族的叔伯兄弟,本该和睦相处的,却恶语相向,吵着吵着,甚至大打出手。过了很久,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有些小家庭不愿意全部宗族聚在一起上坟,想搞“独立”各家上各家的,意见发生分歧所以吵架、打架。

从那以后,偌大的一个宗族,就如一盘散沙,再也聚不起来上坟,只是直系亲属的几个小家庭聚在一起。

连续多年,我家都是和爷爷奶奶家、叔叔家三家人聚在一起上坟,这种小范围的聚集,虽然没有以往百十来号人那么热闹,但上坟的繁琐仪式丝毫不减当年。

让我记忆尤新的是,每年上坟之前,家里都会买来很多黄纸和银纸,裁成长方形的纸片,然后折成元宝状的“金银”纸钱。上坟那天,奶奶会特意做一些用糯米面包裹蚕豆泥和红糖做馅烤成的粑粑,特别好吃。爷爷总是一早就去砍许多柳树枝,用来栓挂在坟头的“挂坟钱”。

到了坟山上,都要先把坟墓和周边长的杂草清理干净,但有一种“坟头草”是不能清理的,老人们说,坟头草长得越旺盛,就预示着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然后,在坟前烧香、烧纸钱,摆供品、泼水饭,走的时候还要放鞭炮。那时,村民的护林防火的意识还不高,坟山上的林木逐渐被砍伐,因为烧纸钱、放鞭炮引发的山火的灾情时有发生。

再后来,我家祖坟所在的那片坟山埋葬的人越来越多,每年都会有不少新坟出现,并且有其他外姓的人也埋葬到那座坟山上。十二年前,我的父亲去世那年,也安葬在那座坟山上,只是坟山已经显得十分拥挤。五年前,奶奶去世,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已经不能私自安葬在祖祖辈辈安息的坟山上,只能葬到政府规划的水库另一边的另一处公墓。四年前,爷爷去世,同样也只能安葬在公墓。并且,上坟禁止焚烧纸钱,燃放鞭炮,连上山都禁止携带打火机和火柴。

事实上,在父亲去世之后,爷爷奶奶去世前后,我的家庭相继发生很多很大的变故。原本在村子里最直系的亲人是我的叔叔家,叔叔是我父亲唯一的亲兄弟。可是,母亲和叔叔却因为赡养老人、土地纠纷等许许多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闹得水火不容。

亲人间的分崩离析,以至于到了每年上坟的时候,只剩下最小单元的一个家庭去,就算选好了日子是同一天去上坟,也各家烧各家的纸,各家挂各家的“挂坟钱”,各家摆各家的供品,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即使狭路相逢,也彼此侧目而视。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和叔叔家聚在一起上坟了,而近十年来,我每年上坟都没缺席过。

今年上坟,我家终于和叔叔家聚在一起。走到开满白刺花的熟悉的坟山,看着一座座杂草丛生、郁郁葱葱的坟墓,心中感慨万千,既很欣慰,又很痛苦。

最欣慰的,是难得母亲的思想总算转过一些弯来,终于肯和叔叔一家冰释前嫌。从去年十月份堂弟结婚前后到现在,两家人来往日趋正常,联系也日益亲密,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记忆中的那种融洽。只可惜,这些年物非人非,父亲都已经走了近十二年,我不知道付出多少心血和努力,终于扭转了母亲和叔叔一家持续好几年仿佛不共戴天的局面,真心不容易。

最痛苦的,也是因为母亲。我以为在所有的亲人中,我和母亲推心置腹般的沟通交流是最多的,无论我做什么样的决定,他都应该坚定不移的站在我这一边,支持我,鼓励我。然而,想不到因为某些一言难尽的事,她对我积怨颇深。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说服她,理解和体谅,真的就那么难。

还有,前些年父亲走后,母亲和爷爷奶奶之间的种种浓的化不开的恩怨情仇。就算是到了去年,母亲都还一直怨恨着爷爷奶奶,居然连上坟都不愿去安葬着二老的公墓。我不知道今年在水库背后的公墓上,在已经去世五年和四年的爷爷奶奶墓前,母亲是否会有一丝愧疚,或者她的内心是否如她表面上那般若无其事?

有些事,作为晚辈,我本来不应该去想更不应该说出口,但我偏偏无法克制自己不去想。或许,只能留给与此无关的旁人或者后人去评说。

人在做,天在看,只愿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篇2:上坟的情感散文

那一天,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七了。

我和朋友郭亚楠结束了在青龙山农场的采访,匆匆赶往勤得利。当时,空中正飘舞着雪花,纷纷扬扬的雪片儿从车窗前急速地掠过,前面一片风雪迷茫,而公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木和枯黄的蒿草也在风雪中猛地摇曳着。天气不好,路也看不清,司机不得不放慢了车速。

那次,我们本没准备去勤得利。可是,我们已经到了青龙山,距离勤得利不过百十里地,怎能不回故乡去看看呢?

准确地说,勤得利并不是我的故乡。十三岁的那年,才随父母来到勤得利,并且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后又离开了。只是父亲的坟在勤得利,永远留在了那块他喜欢的黑土地,而且快要过年了,我能不去看望他老人家吗?或者可否这么说,一个人的父辈永久留在了哪里,那里就是一个人的故乡呢?

天色渐渐暗下来,公路北面连绵起伏的山已经看不清楚了。这是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雪片儿漫天飞舞,整个天空变得灰蒙蒙的,路边村庄的灯光也次第亮起来了。

转眼间,我离开勤得利已经六七年了。在此期间,我曾经回来过几次,可每次都是匆匆忙忙,一直没到父亲的坟前去看过,这次我是特意回来给父亲上坟的。

汽车在勤得利山南坡停下了,司机想找到一条通往山里的`路,把车开进去。无奈积雪太深,没开进去多远,就陷在一条沟里,再不能前进一步了。我和郭亚楠只好下车,拎着一捆烧纸,踏着厚厚的积雪朝勤得利西山南麓的墓地走去。

我俩深一脚浅一脚摸黑朝前走,山路两边到处可见白雪覆盖的坟包。而父亲的坟则在山南坡下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遥遥可见西山脚下的“三八河”,不但朝阳,而且特别敞亮――父亲去世时,只有五十五岁,可恶的脑血栓先夺去了父亲半边身子的自由,几年以后又夺去了他的生命。

落雪的夜晚,天特别黑,几步以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我站在山路上,努力地回忆父亲的坟到底在哪儿?我在那里回想了一会儿,再朝远处看去,隐约看到左前方有一座高高的坟堆,走过去一看,真是父亲的墓。

我跪在父亲的坟前,揿动打火机把手里的纸点着,而心里则在默默地念道:“爸爸,就要过年了,您儿子来看看您。”

篇3:现代散文写作中渗透的情感美

一、现代散文的抒情具有一种人性美

在散文中, 作者一般是作为抒情的主体而出现的, 不像小说戏剧, 作者的爱憎要通过塑造正反人物曲折地表达。因此, 作者的个性与价质观在散文中总是突出与鲜明的。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作者个人是分不开的, 情感中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人性美。

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名作《背影》的叙述是简单的, 描写是平实的, 却能打动千万个读者的心。父亲几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却让人印象深刻:祖母去世时, 本该受安慰的父亲竟安慰“我”说“事已至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待业在家的父亲这一句普通的话, 扣紧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也正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才使这篇散文像一首优美的乐曲, 沁人心脾, 动人心扉, 这就是人类最简单最原始的亲情。这种情感就是人性美的一种具体体现!正如曾写过不少美文的谢冰心所说:“当一个人物, 一桩事迹, 一幅画面具体体现出的人性美向你袭来时, 它就像一根扎到心尖上的长针, 一阵卷到你面前的怒潮, 你只能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 才能描绘出你心尖上的那一阵剧痛或那一抹幸福。”

沈从文的散文, 对于人性美的挖掘就体现得更为直接。他的著名散文《鸭窠围的夜》通过深刻而又鲜明地描写, 表现了湘西人民的原始生命强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与契合, 以及天然纯真、乐知天命的性格。正如他自己所说, 这“是人生的形式”, 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2) 是人性的本真, 观念的单纯。心地卑劣的人, 固然不会写出千古传诵的美文, 而平庸或矫饰的情感也会使散文受到致命的伤害。相反, 只有心中有爱、有善的作家才会写出具有人性美的散文。

当代著名散文家刘白羽的散文,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气息, 意境阔大、粗犷、豪迈, 具有浪漫主义抒情风格。他的作品也时时流露着一种人性美。如《白蝴蝶之恋》中, 作者为了求助一只受伤的小蝴蝶时说:“忽然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正是作者心存爱、善与同情等美好的情愫才得以求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生命, 也正是作品中这种情感的人性美才得以打动读者。

现代散文作家中的一朵奇葩———琦君, 以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柔婉向读者倾诉着她对人性的领悟与理解。她的散文中往往透着淡淡的忧伤, 在惆怅、迷惘、低沉之中蕴涵着深情。《金盒子》一文中作者以“金盒子”为线索叙述了自己与两位兄弟的情感经历, 岁月沧桑, 时日不再, 但作者倾吐在字里行间的手足情历历在目。“金盒子是我寂寞中唯一的良伴”, “我纵有一万个金盒子, 也抵不过一个亲爱的哥哥”!情感的炽热, 人性的纯美如同冰心的散文。她用爱去征服憎, 用人性去和谐世界, 使一切趋于平和。这种人性美是散文中的情感主线。

二、现代散文的情感还具有一种真情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小说所写的是身外事, 而散文写的却大都是作家心中的事。从本质上说, 散文真正是心灵的袒露, 因此, 真实是散文的根基。” (3) 真情美在散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的途径: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表现在现代散文的抒情散文中, 作家们往往直接抒情, 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倾向, 但真挚感人。现代作家郭沫若先生, 他在抒情散文中体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倾向。例如《银杏》一文中, 作者写道:“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呀, 我是喜欢你, 我特别喜欢你”, 表达出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 银杏, 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文中也直接抒发出了作者对银杏的思念。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 在散文中很常见。

“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的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句子。通过这几句, 作者直接抒发出了一种沉郁之美和震撼人心的壮美, 对北国的秋的眷念抒发得淋漓尽致!

“美的事物唤起人的美感都是直接有完美的形式引起的, 而完美的形式的产生离不开艺术的技巧。” (4) 现代散文的真情美, 除了直接抒情来体现外, 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手法的运用来抒情, 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情等。

借景抒情。所谓“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具体的自然景物来抒发作者当时的心情的一种写作手法。“情随景迁”“景随情移”的说法自古有之。心情不同, 看景物的感受就不一样, 相反, 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境况下, 也可代表不同的心情。

现代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中, 作者回忆了童年的苦难生活, 当馋丫头的故事。有一次偷地主家的玉米, 被地主家的管家发现了追着跑而不敢回家时, 写道:“远处, 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 羊儿咩咩地叫着, 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 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 夜色越来越浓, 村落啦, 林子啦, 坑洼啦, 沟渠啦, 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作者当时孤独、恐惧、无奈的心理就借此情此景抒发出来了。

现代文学史上写抒情散文的作家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好手。他善于描写, 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在诗与画的交融上, 达到高度的成就, 给读者不仅仅是情的共鸣, 还给人一种图画美的享受。如名篇《荷塘月色》、《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融情于景之中。这里来分析一下《荷塘月色》。文章先写心境的不宁, “我”于是在夜间散步, 领略荷塘月色下的美景, 经过这美景的洗礼, 使主观情绪得以超越、升华、竟使心境达到了宁静。这是作者心情的变化, 写景的力量。作者使用精妙的比喻, 写出了月下荷塘特有的风韵。写荷花的美, 用明珠碧天的星星, 出浴的美人, 确切而又优雅;写荷花的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此外, 还用蝉声、蛙声来烘托, 以动衬静, 产生了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效果, 给读者美的享受。

托物言情。托物言情是散文中的间接抒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美感作为一种具体的感性活动, 离不开感觉器官对对象的感受” (5)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以借白杨树形象的刻画来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茅盾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对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的情感, 以此为旋律, 反复强调自己的那份情感。但作家不是在空洞的喊口号, 而是以黄土高原为铺垫, 烘托白杨树的不平凡。更重要的是, 作家从白杨树那笔直的干、枝和向上伸展的叶等方面来进行形象性的描绘, 来表现它伟岸、正直、严肃、温和等特点。作者的感情有所依托, 抒发出来才显得真切、自然。许地山的《落花生》, 以花生这种食物来抒发情怀, 教诲儿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借勤劳的蜜蜂来抒发自己对辛勤劳动的人们的赞美之情。言在此, 而意在彼, 意味深长而又透露着美感。

三、现代散文的情感还具有一种自然美

情感的自然是很多散文家追求的方向, 而在现代社会,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 返朴归真, 保存自然反而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而在许多作家的笔下抒发出的情感都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享受, 一种清纯自然的美感。

现代散文的清纯自然得力于情感和语言的自然表现。现代作家群中的周作人先生的作品情感表达非常自然, 尤其是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多半以他特有的舒适自由而得到读者的垂青。信笔的漫谈之中别有趣味, 给人安详与闲适静雅之美。作品淡泊但并不乏味, 它源于作家广博的知识, 浓厚的对于各类事物的情趣, 所以描绘得有声有色, 有情致。如《故乡的野菜》一文, 有对野菜的介绍, 民俗的描写, 如何采集, 唱什么歌, 怎样做供品, 又夹以儿歌谚语, 也有食法的说明, 还引经据典, 说俗事中带有书卷气。文章的内容紧扣题目, 就事写事, 给人的感受大大超出采野菜本身, 从那乡间的气息和野趣, 或勾引一缕乡思, 或触发一份对于生活的激情。《乌篷船》也是如此, 固然也写船的种类、特征, 更重要的是写坐船时的心情。观两岸景色, 看地方戏曲, 听水声橹声鸡犬声, 造出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 让读者产生共鸣, 有身临其境之感, 似乎在领略一种缠绕山水之间恬适的自然美和情感美。

吴伯箫的散文往往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果树是围屏, 花草是篱笆, 中间是菜畦”, “水满的时候, 一清到底, 不溢不流, 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这一幅幅沁人心脾的田园风光图, 质朴无华, 像素淡明丽的水彩画, 于清新中包含着真挚、深厚的情意。

朱自清先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散文, 《温州的踪迹》颇有代表性。文中对梅雨潭的“绿”尽其笔力淋漓尽致的描摹, 令人如醉如痴, 心向神往。其中, 运用类比衬托手法的一段文字更有触到惊俗之处:“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 脱不了鹅黄的底子, 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从迭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 那似乎太浓了。其余呢, 西湖的波太明了, 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在这样精致的文字里, 作者的情感, 似乎也一如那梅雨潭的绿, 清新、隽永、将情感恰到好处地自然抒发。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 对散文的审美感受就会不同。散文的情感美还有很多体现, 如风情美、哲理美、恬适美等。以上关于散文情感美三个方面的阐述, 只是散文园地中绝妙景致之一, 要想全面领略此处的清风雅韵, 还有待自己更深入的研讨。

参考文献

[1]、曹国瑞:《情有所钟——散文奥秘的探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出版。

[2]、编委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1991年版。

[3]、杨辛等编:《美学原理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4]、蔡庚生:《文学评论与鉴赏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篇4:不懈的坚守,孤独的“上坟”

关键词:《床畔》 人物形象 英雄主义 信仰

《床畔》[1]讲述了一个军队女护士和她护理的已经被判定为植物人的铁道兵英雄连长以及一名军医之间传奇的爱情故事。作者数易其稿,当她再次拿起笔时,张艺谋导演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关键不在于他是不是真的正常地活着,关键在于万红以信念去证实他活着。”[2]这种信念在万红身上甚至体现为一种宗教般的信仰,当所有人都放弃了的时候,只有她还在坚守,并且坚守了一生。就像严歌苓所说:“宗教之所以有力量,因为信者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有或无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但信仰这项活动使人超越和升华。”[3]笔者由此想到张承志常说的一句话——“有人跳舞,有人上坟”,万红就是如此,当周围识时务者都在“跳舞”的时候,她始终在张连长的床畔“上坟”。

一、护士万红:永不言弃的坚守

19岁的万红毕业后来到陆军第56野战医院,医院接收了一位英雄连长张谷雨。张连长在炮响之时救了两个兵娃儿,却牺牲了自己,成了植物人,但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着所有人,也吸引着所有人,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把看护张连长看成自己政治上进的捷径”。年轻漂亮的护士万红专业技术过硬,再加上吴医生看似公允的“私情”,护理英雄连长的任务就光荣地落在了万红的肩上。

万红第一次进病房就注意到了张连长眼睛的眨动,因此她对张连长是植物人的结论持怀疑态度。从这个小小的动作开始,万红一直努力寻找证据,并记下了厚厚的几本护理日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万红对张连长不是植物人的肯定越来越深,但同时其他人对张连长的崇敬之情却越来越浅,万红拼命的呐喊也显得越来越无力。

大家心中始终有着这样的因果关系:因为张连长是植物人,所以他没有感觉。而万红起先就不认为张连长是植物人,她把他当成有感情有知觉的普通人对待,所以她对大家看不出张连长还活着感到奇怪、无奈甚至有一种无力辩驳的苍凉。在张连长被硬生生锯下一根坏死的指头后,万红从心里感到疼,她潜意识地叫了声“谷米哥”,这一声叫喊是两人关系发展的一个高潮。“谷米哥”是张连长的妻子在信中对他的称呼,万红却把自己带入了妻子这样的身份。她知道谷米哥很疼但却叫不出声,他的痛苦不能依靠声音发泄出来,而自己的处境与谷米哥是这样的相似,她想对所有人大声说“张连长不是植物人”,但没有人听更没有人理解,两人共同分享着这种“欲喊不能的绝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万红不想再费劲解释了,没有人真正放下偏见来观察张连长的那些小动作,所以她决定在拿到更有力的证据之前都不再呐喊,不再解释。

万红曾拼命喊出张连长的委屈,也喊出所有人的冷漠,但直到最后还是她一个人坚守着张连长,而其他人通过张连长得到相应的好处之后就“全身而返”,他们不再来病房看望张连长,不再给他挂锦旗、送鲜花,也不再关注他的病情。从声嘶力竭地呐喊,到不愿对牛弹琴的无助,再到默默无闻的护理,万红的真心和周围人的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他们眼中,只有政治的上进、荣誉的累积,没有出自真心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在他们看来,万红始终选择坚守的行为无异于“自毁前程”。也只有万红明白自己选择的价值,不只是因为张连长只能依靠她,还因为自己心中的英雄主义信仰从未褪色。

二、女性形象:温情执拗的守护

“我只觉得女人比男人有写头,因为她们更无定数,更直觉,更性情化。”[4]严歌苓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是丰富多彩的,从20世纪赴美的中国妓女,到20世纪末的大陆女留学生,从守护公爹二十余年的敢爱敢恨的小寡妇,到一男两女的畸形家庭中的妻子和小姨,这些女性以其独有的母性色彩和女性价值在当代文学的人物长廊中涂下浓重的一笔。

在两性关系中展现女性形象无疑是深入且必要的,而爱情又是构建两性关系最重要的途径。这样的例子在严歌苓的创作中不胜枚举:《少女小渔》中的主人公小渔承受着最多的委屈,却仍为男朋友江伟着想,包容着他的自私和苛刻;《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田苏菲对欧阳萸爱得执着,爱得不顾一切,甚至爱得有些吃力、有些笨,她放弃了首长夫人的地位,只因欧阳萸一张美好的侧脸、一手漂亮的字;《小姨多鹤》中的朱小环因为对张(良)俭的爱而接受了事实上的一夫两妻,并在丈夫和日本女人多鹤幽会被发现后主动挺身而出承担恶名。

在《床畔》中,万红对张连长的感情也显露了朦胧的爱情之美。万红确认特别护士的任职之前已经在胡护士的带领下看过张连长,她在看到张连长的裸体时红了脸,重新插好导尿管起身的瞬间她与张连长有了目光上的相遇。也许这相遇的目光可以为她的“脸红”做一注解,万红多年后才敢肯定,这一次和张连长的目光相遇是两人交流的开始,更为后面所有故事的发生埋下了浪漫而又有些凄凉的伏笔。与严歌苓其他小说中的爱情的不同之处在于,万红面对的是一个不能给她回应的植物人,她所能得到的仅仅是眼睛偶尔的眨动或从手上偶然感受到的力量。即便如此,万红仍执着如初地守护着自己心目中舍己救人的英雄连长,这就是万红感动读者的力量所在,更是万红坚守的英雄主义信仰的力量所在。

这是一个美人救英雄的故事,与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救美相反,行为主客体性别角色的调换使得万红的坚守更显现出形而上的力量。在时间面前,女性比男性更软弱,而万红作为一个女人,放弃了吴医生的爱情,选择了谷米哥的床畔,任凭时间流逝带走青春;作为一名军队医院的护士,万红彰显了军人精神,坚守了英雄主义和舍己救人的价值观。万红坚信“一个人活着,不在于他能不能说话,会不会动”,在她心中不能说话、不会动的张连长就是活着的,他活着他的英雄主义就活着、他的舍己救人的价值观就活着。“张连长是不是植物人,是不是像正常人一样活着,象征你信仰什么,信则灵。”[5]万红信仰的就是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其他人信仰的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价值观,所以万红能坚守一生,而其他人只能守护一时。

从这个角度来说,严歌苓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如小渔(《少女小渔》)、王葡萄(《第九个寡妇》)、朱小环和多鹤(《小姨多鹤》)、田苏菲(《一个女人的史诗》)……她们在两性关系中都上演着美人救英雄的情节,男人们都在这些女性的坚守下才得以躲过生活中的劫难。这类女性被评论家们称作是“地母”,不论身份、地位的差别,她们都经受了人生的磨难,但她们也都有着“阴柔隐忍,宽厚包容,至情至性的本质”,除此之外,她们还拥有另一类特质:“纯真、倔强、祛除一切利害算计的执拗与坚守,无论这种坚守的对象是爱情、家庭、人性本真还是一份精神与文化的操守”[6]。万红就是严歌苓小说中“地母”形象谱系的新的延展。被判定为植物人的张连长就是弱者,他无法为自己言说,曾经的英雄行为只给他带来了一时的荣光。而万红心中的信仰引导着她站在弱者一方,为弱者代言。万红两度放弃和吴医生一起奔向大好前程的机会,在种种艰难的条件下始终不曾放弃张连长,因为她知道张连长只有她能依靠。在人人都为前途着想的社会环境中,万红守在张连长床畔,与身边的识时务者坚强抗衡。在以万红为代表的女性身上,“母性爱的本能与自我牺牲的本能,使她们如此慈悲与宽厚,拥有伟大的力量,成为了天地间的真正强者”[7]。万红没有什么复杂的思想,她只是简单地、执拗地用自己母性的温情悉心守护心目中的英雄,可以说这部小说也是“一个女人的史诗”。

曾有研究者在谈论《第九个寡妇》和《小姨多鹤》时提出“逃离——隐藏”的结构模式[8],实际上,《床畔》也隐含了这样的模式。张连长的英雄光环失去色彩之后,人们就逼迫他一步步地退出视野,从特护病房,被搬到医院走廊,再被扔到到一间阴暗破旧的小仓房里,洪水来临时没有人记得他,是万红把他拖到连楼梯都破败了的阁楼上,最后在医院要改建的现状下甚至让他回到家乡去任其“自生自灭”。从表面上来看,张连长的命运是现实环境所迫,但事实上这也是万红为了保护张连长而做出的妥协,她守护着张连长一步步地“逃离”周围识时务者的“迫害”。而与这“逃离”相关联的是万红崇拜的英雄主义和舍己救人的价值观的“隐藏”,是万红坚信的生命存在的权利和价值的“隐藏”,是万红向往的人性尊严和人格独立的“隐藏”。

三、人性主题:英雄主义的信仰

人性主题是严歌苓在小说创作中一直执着探寻的,也是当代许多作家乐此不疲的母题书写。不同于“私人化”写作的女性作家们以身体狂欢来展现女性独有的生命体验,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都带有母性、妻性、女儿性的纯净之美,即便是写身体、写“性”,也没有肉欲的情色成分。严歌苓在以张爱玲和王安忆为代表的人性探寻之路上走得更远,同时却没有她们故事中的悲感乃至绝望,而是在悲天悯人中透露出丝丝人性的温情。与同类海外作家相比,她不着力于谱写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新篇章,也不热衷于借助海外文化视角来探寻被遮蔽的历史,而是以女性特有的生命体验,“在小角度、在小角落写历史长河中人性、人类大命题”[9],让女人撑起整片天。

严歌苓在《扶桑》序文中提出,人只有在非常环境中才能表现出层出不穷的意外行为,这些行为能够折射出任性深处的秘密,也就是说只有在极致的环境下才能深刻透视出人性。严歌苓创造极致环境的手段就是“讲好听的故事”“好听的故事应该有精彩的情节,有出其不意的发展,最主要的是通过所有的冲突,一个个人物活起来了”,严歌苓坦言她“追求一种莎士比亚似的情节结构,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小说就不好看”[10]。

《床畔》就讲了一个传奇而精彩的故事,万红从目光的相遇开始与张连长交流,在一声“谷米哥”中改变了医患关系的实质,赋予了其爱情内涵,并一直坚持守护在张连长床畔,但她的坚守不仅出于男女之情,也有内心英雄主义信仰的支撑,或者说是万红心中的英雄主义信仰、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外化成了爱情的形式。“宗教是以信仰为特征的,而信仰其实就是极度的敬爱与尊信”[11]。万红对张连长的感情正体现了类似于宗教信仰般的极度的崇敬、极度的爱。正如张承志在《心灵史》中所写,当信仰“被迫地还原成本质的信仰——即精神时,它是坚强的。”万红之所以能抵住周围所有人的压力而坚持自己的选择,靠的就是信仰带来的精神的坚强。

故事讲到最后,张连长还是死了,但在万红心中张连长所代表的舍己救人的英雄主义始终存在,因此万红听说有一位武警士兵在救灾过程中被砸成植物人,便主动请缨参加医疗队。这位武警士兵可以被看做是另一个张连长,万红护理他也就是护理张连长的继续,如果他能醒过来,也就代表了张连长能活下来的话也能醒过来。但这位武警士兵的命运究竟如何小说中并没有交代,他作为另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植物人的出现仅通过他人之口一句话带过。也许这体现了作者对当今时代英雄主义缺失、舍己救人观念淡化的无奈,而读者需要知道的是万红依然没有放弃,这就足够了。与身边“识时务”的大众相比,万红是个孤独者,周围没有人理解她的坚守,但她内心里虔诚地遵守着英雄主义价值观,黄继光、董存瑞、欧阳海这些名字在今天看来已经失去了曾有的英雄光环,但他们都在万红的心中熠熠生辉。当她用这些英雄的名字向花生表达他的父亲存在的意义时,她是不孤独的,她的背后有那么多英雄的支持。舍己救人的英雄主义在万红心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她把对英雄的崇拜内化为心中的信仰,张连长恰好成了她这种情感的载体,因此她又将英雄信仰外化为对张连长倾其所有的护理,这正是万红的情感逻辑所在。

严歌苓透过万红一生的坚守要传达的是对英雄主义价值观、舍己救人精神的赞颂,是为了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英雄。严歌苓说“尊重是最好的信仰”,万红的行为就体现了对普通人生命价值、人生权利的尊重。万红的信仰是从内心对英雄的崇拜、对舍己救人价值观的敬仰而来。尽管在旁人看来,她的坚守是孤独的,是凄凉的,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但在她自己却是充满意义的,这是尊重生命、呼唤理想、重视人性的最好诠释。在当下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横行,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相交融造成的价值观混乱的文化背景下,精神信仰的重建显得更加迫切。万红对英雄主义价值观的恪守、对英雄信仰的崇拜正是当代文坛缺少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这个价值和信仰出现真空状态、人文精神呈现危机情形的社会所缺乏的。从形而上的层面来讲,万红这个人物在现实层面和心灵里内蕴的对于英雄主义信仰的崇拜实现了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也实现了对人性价值的诠释。

注释:

[1]严歌苓:《床畔》,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2][3]严歌苓:《床畔·后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269页。

[4]庄园,严歌苓:《严歌苓访谈》,华文文学,2006年,第1期,101页。

[5]严歌苓:《床畔·后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269页。

[6][9]雷达主编:《新世纪小说概观》,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版,第248页,第193页。

[7]赵秀元,顾玮,田焱:《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作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第172页。

[8]邢海霞:《严歌苓叙事模式中的深层意蕴——以<第九个寡妇>和<小姨多鹤>为例》,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第9期,第22页。

[10]江少川:《走进大洋彼岸的缪斯——严歌苓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3期,第50页。

[11]周群:《宗教与文学》,译林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10页。

篇5:初中散文:上坟的那个兄弟

清明,沙沙细雨。。。冲洗掉了往年的尘埃。面对雨中这些墨绿色的植物时,不往有些水墨画的风味儿。但这样冷清的颜色,又不禁让人联想起许多心酸往事。每向前走一步,都会迈向新一个沉思中,然后再沉思中细细咀嚼伤感。直到最后落下泪花,溅到地上,再放声痛哭。哭的花落枝折时,清明的伤感才体现出来吧?冷冷的,冰冰的。就连落下的泪是格外的。。寒心呐。

“兄弟,上坟啊?”我看到他跪在墓前烧着黄纸,不禁说道。那人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又继续烧纸。只是他虽然面无表情,但又却流露出一种对亲人思念的情感。我想,他是来亲人烧纸的吧。

“你也是来上坟的?”他说道。

“嗯。”我应了他一声,他依旧是回头不搭理我。土黄色的纸钱漫舞在天空飞的是那样的忧愁、散漫,仿佛是专门为他准备的花瓣一样。

我没再跟他说什么,只是顿了会儿,又走了。

我来到祖母的坟前,给她放了一束嫩黄的菊花。然后也像那个人一样撒起纸钱来。这时,仿佛有一丝祖母的记忆从我脑中闪过。立刻,我鼻子酸酸的,泪流不止。我尽量压低抽搐的声音,生怕打扰到那个烧纸的人。然后满脑子里都是祖母的画面,有酸的、甜的、哭的、辣的、悲的、伤的。。。此时此刻,祖母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一样。她对我笑,对我说着什么,我想去抱住她的身体,可又如青烟般消失在我的眼前时,才醒过神来。都是幻觉!全是幻觉!心中不禁燃起了一团火焰,这火焰也在不断地焚烧着我的心,为什么!为什么?我的祖母呢?回来啊。呜呜,我的祖母哟,我想你啊,你在哪啊,我想你啊啊啊啊!!

然后,我又陷入了一度度的幻想中。直到雨珠让的我打寒颤时,才醒过神来。然后,和祖母告了个别,撑起雨伞,走了。然后看到那个人跪在那,不禁说道:“兄弟,下雨了,回去吧。看你也没带雨伞。。。不然我把你送回去吧”

那人顿了一会,向我说:“好啊,麻烦你了。谢谢啊。”

“呵,别客气。。。”我说。然后,他摸了摸坟前的樱花树,和我走了。

路上,我问他,坟前的樱花树为什么开的那么艳?他带着点儿伤感说:“树下,其实埋着一个人,埋得是我的父亲。我。。。”他仿佛哭了出来,但又继续说道:“我。。。的父亲在二十年前。。。死于一场车祸。”我看见他眼中终于挤出了一朵泪花,心中不免感到有些惋惜。我又想到了祖母,她也死于车祸。在我还是小孩时,她为了保护乱闯马路的我,而。。。被压在了汽车下。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得很清,祖母浑身是血,然后就是警车、围观的人还有泪流不止的母亲。我受了很大的刺激,最最心爱的祖母,竟然死于我的。。。。手下。。。。

我们都哭了,只是,他接着对我说:“然后,我将他葬在了这树下。后来。。。后来樱花吸收了我父亲的尸体的营养,所以才每年都开的很艳啊。。。”他大声的哭了出来,这哭声仿佛是天地的镇魂曲一样。瞬间。花落枝折,溪流止步,就连我的心也如刀割般痛。

路上,路过我家,我将它请到家里来。我们一起喝了点酒,交下了朋友。我们说了很多心里话,也了解彼此。待雨停时,他回了家。此时此刻,小屋中成了我一个人,独自观看余下的“水墨画”。。。。。。

篇6:上坟的作文

田野里油菜黄,小麦绿,黄绿相间,中间还夹杂有褐露的红土地。阴天,大风,路边却停了五花八门的车,今天是杨家上祖坟的日子,老天好像在考验人的孝性,故意阴沉着脸。但祖坟上却热闹异常,早到的人已经开始挂纸,我挎着篮子穿过麦地往坟上走时,四五个早到的小男孩向我跑来:“篮子里有大炮没有。”我护着篮子说:“待会分给你们。”男孩子们笑着簇拥着我,冷风吹起我的丝巾,飘飘忽忽的心里平生几分惬意。

坟上是少有的热闹,呼啦啦的白纸挂满坟头,人们在呼呼的大风中说笑着。我把篮子挨着一长溜篮子放好,刚把白纸拿出来,那几个小男孩就伸手去抢篮子里的大炮了,引来一阵笑声。我快速挂纸,几个年长的妇女跪在坟头把银子冥币烧的漫天飞,孝子贤孙都在百忙之中从各个地方赶回来了,大家相互寒暄着,分外亲热。这是杨家的祖坟,几十个坟头矗立在村子北边避风向阳的麦地里,绿绿的麦地里零星点缀着金黄的油菜花,几个小孩在麦地里摔跤打滚,呼呼的大风把上坟的人吹的这一群那一群,但大风抵挡不了人们的兴奋。好像只有这一刻,大家才是真正的一家人。经商的、做官的、种地的,这时可以共抽一盒烟。富贵的、贫穷的、发达的,潦倒的,可以简单握一次手。女人凑在一起嘻嘻哈哈,笑怪天公真不作美,其实是无法把各自的孩子带来攀比一下。人到齐了,族里年长的人开始讲话,接着是做官的发言,有钱的插嘴,其他人哈哈,也难怪,同出一族,有能耐的人在这时借机炫耀一下,无可厚非。只是人的素质不同,有人炫耀的不动声色,有人炫耀的风声火起,好一副芸芸众生像。族里要兑钱了,每人两元,我把我们家十六口人的三十二元交到族里人的手里时,竟诧异于一个穿戴时尚的妇人为公婆的四元钱和人家说三道四。我笑着退到一边,几个我看着长大的、衣着光鲜的.叔辈和我开着善意的玩笑,这几个小子,一眨眼都长大成人,羽毛丰满,扑棱棱飞到外面寻找更好的生活了。他们每次回来都会给人带来外面的新鲜气息,让人心头那么一亮。

人到齐了,按辈分排队,我站在最后一排,带着一群顽童,一个本家叔叔说:“你是这一辈里的老大。”我笑着指着和我站一排的同辈说:“那是,将来你们这群小子都必须听我的。”大家笑起来。族人喝:“跪”“叩首”“起”“作揖”三跪九叩,晕头转向,接着礼炮齐鸣,烟雾缭绕中完成上坟的各种仪式。

篇7:男人的情感情感散文

记得有一句关于感情的名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未必大丈夫。说的是名人墨客、有志之士们的感情。但也因为这样一句话致使多少男人为此而抱恨终生,无情末必真豪杰,有情未必大丈夫,反而有情的男人一定不是什么英雄豪杰,而无情的男人也不一定是大丈夫。多少年来,中国的历史让男人成为英雄豪杰成为刚毅不倒的大丈夫。男人是勇敢、坚强的铁血硬汉,有泪不轻弹是他们的形象写真。可又有多少人,清楚男人的苦与脆弱!

一个男人的情感、一个成熟男人的情感、一种厚积薄发的情感,那么的让人沉重,让人感到窒息,在平常的生活中谁会把这种情感表现了出来呢?

尝试酒的“苦涩”是男人之间的情感的渲泄,他不需要安慰,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男人去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男人经常被称为理性动物,而当男人的理性无法压抑男人的感性时,男人的沉默都可以让人窒息,那种炙烈让人惊讶。男人的平时的情感好比是火山,表面的平静下永远蕴藏着炙烈,男人情感的爆发更是无可阻挡,肆意的流淌、渲泄,如同岩浆吞噬着一切,直到时间让他慢慢的冷却。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女人的苦难,在任何时候都比男人多”。可能,苦难来自于情感的失败、事业的挫折、梦想的破灭。难道这些苦难男人就没有吗?不,这些苦难同样适用于男人。单从情感上来说,男人,尤其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男人来说,可谓荆棘丛生。

女人痴情,可不善于表达的男人有时痴情的更深沉、这种深沉有如大海,看似平静。它含蓄,有时含蓄的深藏不露。就情感受挫折的承受力而言,男人远不及女人,一个这样的男人,一次的创伤可能会是一个烙印,不善于表达感情的男人的烙印会更深更痛。如果说,人是“情感动物”,那么这类男人的情感更加细腻,更加持久,有时还更加地多姿多彩。只是女人有时不理解这样的男人,一个从不向别人倾诉的男人,没有朋友是因为他知道;男人的事情需要男人自己去解决,一个从不向别人表露感情的男人,没有爱,因为,他知道只有在理智下的生存才是他真正的人生,一个从来不去爱的男人没有生活,因为他知道生活只是造物主套在每个男人身上的`枷锁,一个没有朋友,没有生活,没有爱的男人,只有一生的孤独,而[孤独〕他知道这是他一生的必然。

不管社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男人的心永远比女人苦,社会在变,世界在变,可男人的责任不变,也就是因为这些不变,使男人们的心便有了苦,便难以表达,便不敢于表达,男女平等之说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可社会给予男人的却是不平等的条约,这一点相信有很多人认同,拿最基本上的情感的来说,一个女人想哭是理所当然,而一个男人呢,他要想哭就得寻找一个合适哭的场合。男人是英雄豪杰,大丈夫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5000多年来的封号!

于是,男人们为了做个响当当的大丈夫,而格外的表现出自我的刚毅和豪情,而心底的那一丝柔软的情思却被紧紧包裹在冷漠而残酷的外表下,直到一个特别的女人,她看透了他的伪装,她读懂了他的内心世界里无发抒发的那些情绪,她用她女性的特有的温柔和理解,让他的心再也无法如此下去,他的心也开始了为她而春情荡漾。终于有个可以读懂他的人看到了真实的自我,终于可以卸下那沉重的伪装,卸下那所有的疲倦、脆弱、伤感、无奈,让他在她给的世界里真实的做个激情的男人。所有的压力、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忧愤、所有的疲惫,在她无声的眼光中荡然无存,他陶醉在这样的感觉里,轻松在这样的温情里,享受着属于他的心灵的默契。于是,他把她视为此生难得的红颜,却只敢在无人看到的角落偷偷的品味她给予他的绵绵情长,虽然他的心里也会有对她的爱慕,却要为了作个人前磊落的丈夫而躲闪她的脉脉深情。

男人很累,因为他的心底装着他的整个的世界,而他的世界却不会轻易让女人去触碰,而为他在爱里挣扎、牵挂和等待的女人呢,却依然在幻想着能够得到他整个的世界!会给吗?不,他的世界决不会完整的交给一个女人,那不过是女人的痴梦罢了!

所以,女人们,了解男人的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出自己的精彩,用全部的自我交给他也不会真正留住男人离去的脚步,而真正的去体会、懂得他、宽容他,却不依赖他,用你独特的感情和美丽而细腻的心灵才能锁住他的心,让自己成为他永远也无法读完的书,扑朔迷离却引人入胜,看到流连往返,看到无法离去!

篇8:多角度领略散文的情感美

一、体会意境, 感知情感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 又有诗一般的意境。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 此所谓境界即意境, 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 必须有所寄托, 或借景以抒情, 或托物以言志, 或因事以明理, 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

当代散文家刘亮程先生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提到“一个人内心的生存”, 作家把这种抽象的生存外化为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来表现。因此, 《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 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强烈的个人感觉。比如第四节关于“我”的过去生活场景的描写:

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 更猛, 朝着相反的方向, 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 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 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 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 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作家把自己的感情外化于自己所创造的意境中, 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贫穷、空旷荒凉的意境, 而这个意境又和作家内心的沉重与沧桑形成完美的呼应。文中作家真切的情感和恰当的选景达到了完美统一, 使读者从物我交融的境界中运用再创造思维重新认识到了主体意识的存在。

可见, 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 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 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 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 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二、品味语言, 理解情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散文亦如此。作者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直接通过语言的表情达意构成文章独特的抒情色彩。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这样评价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诗藻开着花, 发着光, 它们时而像草叶一样簌簌滴雨, 时而像泉水一样叮咚有声, 时而像鸟一样啼啭, 时而像最初的冰一样发出细碎的声音, 也像星移一般排列缓缓的行列, 落在我们的记忆里。”

散文大家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充满汉语魅力、文字几近奢华的散文。“直接用文字的雨珠, 声色光影, 密密麻麻, 纵横交织而成” (柯灵语) , 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这样准确传神、生动优美的语言写出了优美之景, 也抒发了作者的无比热爱之情, 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了情景交融的魅力。其中, “温柔的灰美人来了, 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 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句话, 我们可以观察到作家在表达上的特点。灰美人和钢琴这两个意象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 还有上一句中的“敲击音滑音”, 学生由此可以猜出作家有在西方国家求学生活的经历, 他的语言表达表现出西化的特征。

朱熹先生说过:“读书之能, 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好, 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好。”通过对语言这一外面皮壳的品味, 就领略了文章里骨髓的妙处——文字背后所蕴藏作家独特的情感。

三、研究构思, 把握情感

散文, 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 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 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要想达到这种境界, 构思是关键。一篇散文能不能写好, 最为关键的一点, 是能不能构思好。作品的构思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它包括选材和提炼题材、酝酿和确定主题思想、考虑情节安排和结构处理、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等, 这些方面都是在构思过程中解决的。所谓“散文易写难工”说的就是这一点, 不把构思处理好, 想把散文写好是不可能的。

曹文轩先生的《前方》由离家, 谈到离家的原因, 再谈到路上的表现, 由起初的激动到“早已认识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而产生的惶惑、茫然、不安, 而从“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 谈及“人生的悲剧性实质”, 层层深入, 一步一步上升到哲理思索的层面。如果能从作家的写作思路挖掘, 就更容易探究文章背后蕴藏的感情。

阅读散文, 并不是从上述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切入来领略散文蕴藏的美, 而是应该多角度解读, 这样才会读懂散文中的景色、人、事、物, 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与作品产生共鸣, 才会欣赏和领略到作者真正的情感和隐藏在散文背后的大美, 汲取对人生有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途径.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2]郑桂华.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语文学习, 2008 (5) .

上一篇:最新解析2011年世界大学排名下一篇:浅谈小时工的定义和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