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2024-05-18

《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精选6篇)

篇1:《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这就好像珍珠原本就是一粒沙子,是蚌用自己的身体消融它,哺育它。经过千百次痛苦的磨砺后,才诞生了那温润的珍珠。孙奇奇老师,她有着扎实的基本功,谦虚的态度和好学的冲劲儿,她上的这篇《太阳是大家的》一课,经过试教、修改、反思、再修改。经历了一次磨课的过程后,注定她要磨砺成那颗闪亮的珍珠,并在太阳的照耀下绽放光芒。下面结合听课的感受和对这篇教材的理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以语文的方式促进语言的积累

心存语文意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是吸收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基础。雷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题的导入中,不仅仅停留在激趣的欣赏图片,而是看图片积累描写太阳的词语,如旭日东升,金光四射,夕阳西下等。这样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内存。又如,在教学“红彤彤的晚霞”时,不忘这经典的词语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这样描写颜色的词语,并搭配词语。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积累中运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又如,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火烧云图片是的解说词:“每一朵云似乎都在燃烧,金光染红了云朵”引用火烧云的`金典文字;还是后面的引导品读“洒”在的过度话,“这一洒,洒向了河面,河面闪着金光,小河就像你长长的锦缎了”。多么精美的语言。老师这样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给了学生语言美的熏陶,让孩子喜欢上这样的语言,从而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以语文的方式品味语言。

教师要心存语文意识,品味文本语言时,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而且要关注语言形式,关注语言表达的丰富多样和准确生动。《太阳是大家的》一课,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的内容很简单,所以我们教学重点就要引导学生是理解诗歌的含义和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美。雷老师在组织引导第二节诗歌的学习是,理解太阳在一天中做了许多好事,重点抓住两个动词“洒”“拔”。通过换词比较,动作演示等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这一洒,洒出了金灿灿的油菜花绽开笑脸,洒出了锦缎般的河面。这一拔,拔离了一株株玉米,拔高了一串串高粱……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感受到了太阳的伟大与无私,并以此为契机,这一拟人化了解,学生发现了诗歌中的“她”,感受到了太阳如母亲般无私奉献,如朋友般的亲切,学生品味到这些,就品味到了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着的东西了。更知道怎样用精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三、以语文的方式提升语言表达。

心存语文意识。我认为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理解语言,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过程。所以随着年级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要逐步从“写什么”转到“怎么写”,并要把写挤进我们的课堂。《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中指出;“课内书面作业一般不少于8分钟”语言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孙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了诗歌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激发语言内存,仿写第二节诗歌:太阳在一天中还做了哪些好事时,学生的语言较之课前已经有了提升,知道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而不是课前已有的零碎的语言。知道用精致生动的词,感受拟人化描写的精妙之处,知道这种诗歌的结构带给人的美感。这就是语言表达的丰富,这就是语言的增量,是孩子们通过这节课学习后语文素养的提高。

篇2:《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本班学生听力补偿效果较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听到声音的孩子是幸福的,学会说话的孩子是快乐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欣赏音乐,共唱歌曲,孩子们在体会视觉美、音乐美时对课文感情的理解和感悟较容易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分几个层次,在学习时则分类教学: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在口语训练和知识拓展要求口语表达、文字表达都能做到,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能口语表达即可;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则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以突出口语班的教学特点和展示孩子们在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诗人从“太阳东边升,西边落”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作所有国家的朋友,她从西山落下,走向别的国家,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太阳是大家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

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全世界的人只有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

2、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

4、本课分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方法: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口语班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方法为:

1、创设情境:用歌曲《七色光之歌》导入新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新课文。

2、朗读体会法:整节课上,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通过自由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诗句的美,在读中感悟太阳落山的美景,在读中感悟太阳为我们做的好事,在读中感悟太阳是是我们大家的,世界是我们大家的。

3、直观教学法:课件起着直观演示的作用,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

四、说教具准备: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1、导课。播放歌曲《七色光之歌》,师生唱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过渡语:歌中太阳公公露出了红彤彤的笑脸,小朋友在阳光下快乐成长,长大了创造七彩世界,太阳不是她一个人的,太阳是我们大家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

用音乐导入新课,体会音乐的画面美、节奏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用歌曲中的歌词自然引入课文。

2、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让学生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意思。

3、朗读第一节,品读诗意,体验太阳落山时的景色美。

(1)展示图片:由天上的朵朵白云到变成红彤彤的晚霞体会太阳落山的时候的情景。观察图意,指名读第一小节,老师范读,整体读。

(2)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把它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吧?全体试背。

让学生在欣赏图画时感受视觉美,变成优美的诗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成为自己的语言。老师的范读将学生的朗读推进了一个层次,有指导,有感悟,教学出现了层次性。

4、自由读第二节,思考问题,口语训练。

(1)提问:仔细观察第二小节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的自主汇报中,了解诗句的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第二节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知道是围绕“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写的,从太阳做的许多好事进行仿句口语训练,抽学生上前板书,发散思维。

(3)老师导读,学生看图进行背诵。

口语表达是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由形象思维转换为抽象思维再变为自己的语言,让学生运用眼、口、手多种感官体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学习第三四节,观察太阳到的不同国家和外国小朋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含义,揭示主题,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体验美好的情感。

(1)老师导读,学生读完第三四节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教师提问:太阳从西山落了是去睡觉吗?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开拓思维能力。

(3)师提示: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太阳去了不同的国家。

展示不同国家的图片,开阔学生眼界。

(4)提问:别的国家有什么呢?那里的小朋友在等着、盼着谁?(指名说、读)

展示外国小朋友和小树、鲜花图片,体会期盼的心情。

(5)升华主题,体会只有在世界和平和社会安宁时,全世界的小朋友才能共同分享太阳的温暖。

指名读、齐读,细细品味课文感情,体会课文含义,升华主题。

(6)提问:你想对别的国家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

在朗读中体会太阳带给我们的温暖、快乐和幸福。太阳传递了世界各国小朋友间的友谊,点明主题“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5、全体师生配乐朗读体会情感,教师总结全文。

我们学习完了这首诗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一首多美的诗啊: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但是,小朋友们应该记住,太阳只有一个,她是我们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只有一个,她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只有社会和平宁静,没有战争,小朋友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回归全文,将主题再次明确,提升。

六、作业超市,自选一题

1、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和我们在一起,(出示书中的插图)你想和他们说什么,说一说,写一写吧!(自由说、写作,交流)

2、我们也当一回小作家,试着说一说,写一写太阳还能做什么好事。

作业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自愿学习;分层布置作业,体现分类教学。

七、说板书

篇3:三教《太阳是大家的》

一、尊重学生天性, 有阳光就有温暖

在深入把握文本内容之后, 首次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 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 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

2.师生交流感悟, 品字词读诗句。

3.朗读积累这一小节。

这个设计直截了当, 条理清晰。咀嚼再三, 思考:有没有唤起童心童真?有没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由浅入深, 由朦胧走向清晰, 亲历学习过程?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吗?最后觉得首先要做到:从学生的立场上设计教学环节。斟酌, 再推敲, 然后从引入语和小组合作方式入手, 于是有了第一次试教片段:

1. (教师充满感情地说) 太阳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还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呢!现在让我们在小组内学习第二小节, 想想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生小组学习、讨论)

(学生依次回答, 教师板书:洒、泼、陪、看)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能读好第二小节?

生:要读出快乐和赞美太阳的语气。

师:谁能试着读一读呢?咱们来比一比!

生: (读这一小节诗歌)

很明显, 在合作中让学生快乐地走进文本。在课堂上, 我注意到了:学生的眼眸是清澈的。

但在欣喜之余, 当我再一次体味刚才教学片段中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环节, 猛然间警觉, 对学生学习的提升效果不大。在尊重学生天性的基础上, 该怎样按照诗歌的特点, 把简约的诗句变得生动, 变得意境丰满?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细细地读, 静静地思考中进行有效地品味呢?冷静下来, 我进入了第二次教学尝试:“顺学而导, 有效实践!”

二、引导学生有效品味, 有阳光就能生长

这一次, 我捧起诗歌, 大声朗读。面对美妙的诗句、高度凝练的词语, 我决定尝试着在一遍又一遍读中寻求学生与诗歌之间的沟通、理解、共鸣。于是我把上面的一些小环节作了更改, 特别在细节处进行了加工, 顺应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交流中, 慢慢读, 智慧点拨, 细细品味。这样在第二次的试教中出现了亮丽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描写鲜花、小树的句子。

师:就在太阳的“一洒”“一拔”中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见花开得更鲜艳了, 我还仿佛感到小树开心地往上长!

师:闭上眼睛, 让我们走近每一棵树, 每一朵花, 倾听她们的声音。 (教师范读) 能告诉我, 你好像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花朵在笑。

师:带上你的笑, 读一读。

生:我似乎听见小树在对太阳说“太阳公公, 谢谢您!”

……

师:哦, 这一洒一拔中就藏着太阳细心地呵护、温馨地祝愿啊!

因为顺应学生的学, 引导有效地去咀嚼文本语言, 学生通过想象朗读、说话, 深刻地感悟到“洒、拔”背后隐藏的内涵, 品味出了字眼的传神, 品味出太阳的无私。我明白了, 有了尊重的阳光, 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 学生在吸收更多的营养下, 在认识与情感上有所发展, 就能健康地成长了。

在课堂热烈的氛围之后, 我再一次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让我的学生在这堂课上有更大地提升呢?在咀嚼诗歌语言之后, 学生还会有什么发展?我再次陷入了思索与探寻。

三、鼓励学生多维运用, 有阳光就有成就

捧起书, 再次大声地读, 啊!这一小节还有特殊的文本价值———语言习得方面可以发掘。面对诗句中这么有规律的语言现象, 我何不让学生迁移运用, 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合上书, 闭上眼, 思路慢慢地在脑中清晰:抓住课文的省略号这个空白点, 着眼于写法迁移, 让学生的语言进一步得到内化提高。

师:太阳还会做许许多多的好事, 让我们拿起笔, 将你的想象写下来, 仿照这种句式写写, 一句两句都可以。如果能像诗人那样写得优美, 那就更了不起!

句式: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

生: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柳叶染绿了, 她让桃花绽开笑脸。

生: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让动物在草地上玩耍, 她让小朋友快乐地生活。

……

篇4:《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88-01

教学目标:

1、认识“彤、陪”。会写“彤、霞、陪、趁”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背诵诗歌。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太阳是大家的”,感受世界人民是一家。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读懂诗歌,理解“太阳是大家的”。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诗歌的含义,能模仿第二小节学写诗歌。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迷语,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迷语,让学生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迷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迷语,看看谁先猜出迷底。老师用课件出示迷语: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她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给人间。(太阳)

2、你们喜欢太阳吗?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和谐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太阳有关的一首诗歌。板书——太阳是大家的。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歌。

自读要求:

(1)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和同桌交流。(2)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彤、霞、陪、趁”

(1)以四人为一组互读生字,并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小组派代表汇报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3)指导书写生字。a、教师范写。b、学生书写。c、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业,在班上展示。d、师生评议。(4)分组赛读生字词。

红彤彤、晚霞、陪伴、趁机。

三、再读诗歌,领会诗歌。

1、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2)和同桌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举手向班上汇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教师总结: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让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多美的景色呀!大家想看吗?

(5)课件展示白云、晚霞,让学生欣赏美景。

(6)让学生说说观后感。

(7)师:是啊,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诗歌,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8)指导朗读。a、男同学读,请女同学闭上眼睛,感受这美丽的景色。b、女同学读,男同学闭上眼睛,感受这美丽的景色。

(9)师: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美丽的诗句都记在你的脑海中吗?那就开始记一记吧。

(10)指导背诵。

①、同桌互背。②、指名背。③、齐背。

2、学习第二小节。

(1)师:太阳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景,还给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太阳给我们做了哪些好事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吧。(2)、学生自由读,用笔勾画出太阳做的好事和描写太阳动作的词。(3)学生汇报: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你认为这节中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好?

板书:洒金光给鲜花

拔小树

陪小朋友

(4)太阳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就让我们用感激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吧!(5)全班齐读。(6)师:太阳为我们创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世界,大家想不想记住他?让我们试着背一背吧。(7)指导背诵。①师生合作背。②分组背。③齐背。(8)仿写诗歌。

①太阳只为我们做了这些好事吗?从哪儿看出?(省略号)

②说说太阳还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③让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试着写写太阳做的好事吧!

一天中太阳做出了多少好事:

她使( )披上金装,她使( )有了绿色,她陪着小鸟( ),听他们唱着( )。

一天中太阳做出了多少好事:

她 ,她 ,她 , 。

④把自己写的诗在小组展示展示。

⑤小组派代表读一读自己的诗。

3、学习3、4小节。

(1)太阳仅仅帮助我们吗?一天之后她又要到哪儿去呢?她要去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那就读读3、4小节吧!(2)学生自由读完后汇报。

板书——西落去别的国家

篇5:太阳是大家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太阳是大家的》是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着“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来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传递着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内容虽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

二、说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能通过自读、自悟、自疑、讨论交流、相互评价的过程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语文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课文是一首想象丰富,寓意含蓄的儿童诗,加上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外知识还比较贫乏,这就给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第一课时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新词,会认2个生字,读通课文。

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读通”是首位。

2、品读第一、二小节。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想象体会画面美,理解作者运用了拟人化写法,感受到太阳无私、伟大的爱,以及万物在阳光照耀下的幸福快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

3、抓住诗歌预留的生成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背诵第一、二小节,积累内化,升华感情。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通过读达到“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的目的。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原则。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让学生与图片——太阳进行打招呼,让人倍感亲切,同时,出示21课最后一自然段,学生朗读,再次感受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从而导入新课,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新课文。

朗读体会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诗句的美,在读中感悟太阳为我们做的好事,在读中感悟太阳是全世界的,是我们大家的。(在这节课中,要让孩子们感悟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自主发现法:在朗读中,通过观察自主发现诗句中所用的人称、修辞手法及标点的特点。

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直观的作用,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难点,此外,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整节课上,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在书声朗朗中,感受诗句的美。

五、说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六、说教学程序

我在预设《太阳是大家的》的教学设计时,始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力求教学设计总体上体现一个“实”字,在具体教学环节上体现一个“精”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一个“真”字。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利用图片——太阳进行打招呼,让人倍感亲切,同时,出示《太阳》一课最后一自然段,学生朗读,再次感受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从而导入新课,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自然地引入新课文。

(二)读中自悟,整体感知

课文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全诗,老师抽查学生的字词学习情况,再找学生依次朗读全诗,一边正音,一边评价,一边让学生说说每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披文入情,不但让学生在读中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而且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自主探究,感悟内涵

1、探究学习第一节诗歌

教师范读第一节诗歌,读完让学生也来评价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明白朗读就是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只有这样才能读的抑扬顿挫,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再让学生自己练读,想象在读中你仿佛看见一幅怎样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然后老师课件呈现“朵朵白云、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景色的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有关太阳的四字词语,通过说词比赛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最后指导学生看图朗读并试着背诵。

2、探究学习第二小节

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找一找,圈一圈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学生汇报交流,师根据回答板书。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洒”、“拔”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洒”“拔”的妙处,使学生明白诗歌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接着让学生想象一下,当太阳照在你的身上,你光着脚丫在沙滩上玩耍时,心情怎么样?喜欢太阳吗?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能读出自己对太阳的喜爱之情。学生读完后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第二小节中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让学生想一想,太阳还会做哪些好事?试着像书上那样说出优美的诗句。(进行仿写练习)最后,通过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配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成诵。最后,我用朗读儿童诗一、二小节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3、探究学习三、四小节。

第三、四小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后把自己的感想同小组里的同学分享。学生交流后会知道太阳去了另外的国家。这时我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另外的国家有哪些?学生畅所欲言。我紧接着提问:别的国家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太阳不只是属于我们的,她是属于大家的,属于全世界的,所以说——(师指着课题)学生齐说:太阳是大家的。虽然,我们是那么的喜欢太阳,但我们不应该独享,因为别的国家的小朋友和鲜花,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读这一句的时候指导读出对太阳的期盼。

学生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积极地读书、思考和实践。我这一环节的教学“以人为本”,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其知识和能力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主探究的结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

到了根本的落实。另外,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小组读、评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以读代讲,以读为本,以读悟情,让学生当堂背诵课文,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观看资料、激发情感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大胆地说,有理有据地说,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得到升华。

这一环节,老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寓意。展示书中插图,老师提问:今天外国的小朋友追随着太阳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为什么要带来和平鸽?让学生说出目前还存在着战争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出示老师收集的资料,边看边解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与外国小朋友想说的话。

(五)拓展活动,实践创新

新课程提倡作业设计要体现多元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这一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超市:

1、我喜欢这首诗,我想把它抄在积累本上。

2、这首诗真美,我想把它背下来。

3、我要把诗中美丽的景色画下来。

4、我想和小朋友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作业超市”名称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让学生不觉得作业是枯燥无味的任务,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个性。交流、欣赏这一环节使学生在理解他人、欣赏他人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说板书

本课板书简单形象,抓住了诗中描写的鲜花、小树、小朋友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阳光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并从中提炼出诗意——太阳是大家的。

八、说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都把学生放在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了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阅读的全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特别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注,至始至终的真情投入,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整个课堂充满情意和诗意。不过,我觉得我在 环节做得不过好,应该

篇6:《太阳是大家的》评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设计理念:

儿童诗是儿童生活的诗意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创作诗歌的欲望。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社会的安宁和世界的和平。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诗歌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初步掌握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方法。但对于创作诗歌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本节课,通过引导让他们参与进来,体会到写诗的乐趣。教学目标

1.会读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感悟诗歌的含义。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1.启发式教学。2.分享阅读法。

3、课件演示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互评。并在练习设计中,引导学生运用、迁移。

基于以上的一些思考,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播放歌曲《种太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课。

二、指导精读

通过课件展示诗歌的内容,并范读诗歌,指导学生想象诗歌的意境: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在学习第一小节时,通过用课件展示“朵朵白云”“红彤彤的晚霞”,帮助学生理解“红彤彤”的意思。

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说一说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通过引导让他们理解“洒”、“拔”的意思并使用多样化的朗读,读出自己对太阳的喜爱之情。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本节末尾的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让学生想一想,太阳还会做哪些好事?模仿第二小节说一说、写一写。

第三、四小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知道太阳去了另外的国家。这时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另外的国家有哪些?太阳到别的国家去干什么呢?让学生感受到:太阳不只是属于我们的,她是属于大 家的,属于全世界的。虽然,我们是那么的喜欢太阳,但我们不应该独享,因为别的国家的小朋友和鲜花,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太阳的期盼。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孩子生活在战争和饥饿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幸福,引导学生体会到“全世界应该和平共处”,因为“太阳是大家的,地球也是大家的”。齐声朗读诗歌,最后老师感情朗诵薛卫民的另一首诗《地球万岁》。

四、作业设计

1.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上一篇:拒绝零食 健康成长下一篇:庆典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