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2024-04-09

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共10篇)

篇1: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在区信息中心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要求,不断拓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制度,强化公开监督,全年共完成政务公开信息439条,较好完成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务公开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局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做好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同时,我局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局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规范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更加”: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对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提高自身行政管理水平相结合,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通过推行政务公开,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运行,防止暗箱操作,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并且在不断总结反腐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促进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局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编制具体公开项目目录,不但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及责任人更加明确,而且使公开工作更易接受评议、检查和监督。

三、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

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重点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监督员的作用,通过聘请政务公开监督员,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听取监督员反映有关情况等形式,为政务公开建言献策。同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五大兴市战略” XX县第十三次x代会四次会议精神,按照“改革创新和项目会战年”的工作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县委政府、社会公众提供了良好服务,充分发挥了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现就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并提出2015年工作思路。

篇2: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一、推进重点领域政务公开

一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及整改情况的公开,督促被审计单位主动公开审计整改落实情况,以公开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促进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二是认真推进财政资金政务公开。及时在市政府的网站和市审计局门户网站公开财政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等相关信息,推进财政资金政务公开透明。

二、优化公开内容和渠道

一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落实省审计厅即将出台的《全省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信息公开要求,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及时更新我局门户网站“政策法规”等栏目,指定相关科室专门负责对审计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及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健全舆情收集工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倾听百姓呼声,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关注。

三是加强门户网站运维。认真组织信息源报送和采编工作,对门户网站栏目内容和责任落实进行分解,责任落实到科室,要求责任科室和个人提供有实效和阅览价值的信息,及时完善内容,发挥门户网站对外展示形象的作用。

三、强化依申请公开服务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答复各环节制度规范,规范答复流程和标准文本,确保依申请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并获得准确答复。将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四、完善制度机制

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按照要求及时编报政府信息年度工作报告,并予以公开。加强政务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考评制度和公开举报办理工作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内部考核挂钩。

五、加强组织领导

篇3: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就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部门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对担任特定管理职务的领导干部任期内所负责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以及领导干部个人履行经济责任, 遵守财纪法律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和鉴证活动。在实际工作中, 其主要表现为:对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等方面起到保护作用;核清家底、客观公正地鉴定前后任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 规范干部行为, 促进廉政建设;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 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 经济责任审计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研究发现, 审计结果的不完全公开是造成经济责任审计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之一。审计结果公开是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实现的推动力, 只有通过审计结果完全公开才能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责, 积极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经济责任履行现状

《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 在经济责任审计层面上, 中国审计机关将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 紧密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以更好地促进领导干部履行其经济责任, 做到廉政、廉洁。但是纵观近期各地区公开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部分领导干部并没有切实履行其经济责任, 仍然存在部门预算“专项不专”、重点管理项目不规范、部分高校挤占挪用教育资金等问题。

(1) 部门预算存在“专项不专”及私自改变财政专项资金用途等问题。在浙江省全文公布的2008年度全省审计机关对4 437个单位进行审查的审计结果中, 共查处违规金额129亿元, 其中经费预算66.44亿元, 其中正常经费18.02亿元, 占27.1%;专项经费48.42亿元, 占72.9%。而且在审计10家重点调查单位时还发现, 不少单位将一次会议以几个名称重复申报, 虚报参会人数, 或在多个专项经费预算中申报同一会议等方式, 以提高会议实际标准。

(2)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 导致多付工程款和损失、重大变更不履行审批程序。如从陕西省所披露的2008年全省6 765个单位和项目的审计情况的审计报告来看, 包括建设项目在内的管理不规范金额达到375亿元;浙江省所公开的审计结果中也显示, 连接舟山与宁波的舟山大陆连岛工程, 因变更审批不够严格, 计量支付不够规范及招标文件缺陷等原因, 导致多付工程款3 600万元。

(3)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咨询中心取得大量收入。2009年下半年, 浙江省审计厅对省科技咨询中心2001-2008年6月的经营业务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 发现在咨询中心280多家成员单位中, 有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企业共65家, 分属环保、质监、药监、测绘、规划、建设、出版、电力等系统, 根据测算, 至2008年6月底, 各单位共提现8.87亿元, 显然咨询中心成了一些单位的“小金库”。

(4) 部分高校存在帮学基金使用不规范及领导捞取基建工程“油水”等问题。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8年3年共使用助学基金1 049.75万元, 其中只发放给学生477.97万元, 仅占45.53%;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额受贿, 部分高校还存在教材按高于成本价向学生出售, 代办费结余未返还学生等问题。

(5) 省属企业职务消费普遍不够透明公开。2009年, 浙江省审计厅对13家省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2008年度经营绩效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发现有6家违反规定, 多预发给35名企业经营班子成员基本年薪184万元, 有12家以各种补贴名义自行发给87名经营班子成员福利80万元, 有4家自行发给25名经营班子成员奖金54万元, 职务消费普遍不够透明公开。

三、审计结果完全公开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

从以上各种渠道公开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来看, 领导干部并没有切实履行其经济责任,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且有一些问题屡次发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呢?审计结果完全公开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推动力, 只有“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2009年, 浙江省首次向外界提供了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审计报告原版, 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以往向社会公布的审计报告都是经过删减的或公布的只是审计结果的一部分, 审计结果的充分无保密公开让我们地清晰地看到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一) 审计结果公开的机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审计结果公开就是指审计机关将受托干部管理部门进行审计的审计结果通过新闻媒体、会议、专门刊物、政府网等方式向社会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为什么要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完全公开, 原因在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公共受托资金的管理使用状况, 管理者要对社会公众负责, 社会公众有权知道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它不同于对一般公司的审计, 因为它的受益对象可能只是企业的股东或债权人, 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监督领导干部基于其所担任的特定职务管理运用公共财政资金、国家资源以及国有资本、相关社会资金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经济责任的审计对象决定了审计结果必须公开, 审计结果公开的目的是对社会公众负责, 让社会公众了解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完成情况。

(二) 审计结果公开的意义

审计结果公开是社会监督的前提, 它包括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是推进依法行政, 建立法治政府,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 也是依法履行审计职责, 提高审计成效, 放大审计作用, 推动审计事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将审计结果只作为一种小圈子里了解的“内部信息”, 那就会产生黑箱效应, 例如:向社会公布的只是审计结果的一部分或经过加工处理的审计报告, 编写的审计报告反映的事实不清楚, 证据不确凿, 评价意见提出的改进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也不恰当, 或者没有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 就可能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监督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就会导致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难以执行, 这样也容易误导社会公众。实践中, 做到公开透明是防范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提高审计机关自身审计质量的积极措施。所以我们应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 全面有效地公开审计结果, 因为这样才有利于目前经济责任状况的改善, 更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

1. 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摸清家底、反映问题

通过审计结果公开, 可以真实反映领导干部所辖地区财政经济发展水平、国有资产状况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并予以揭示和反映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职责中的重大决策失误、重大损失浪费、重大违纪违规等问题。前已提及, 2009年浙江省通过审计结果公开, 查出违规金额近130亿元, 查出部门预算存在“专项不专”、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不善导致巨额损失等违规问题, 查出问题后, 有利于各有关责任单位和地方政府根据审计意见和决定, 进行积极的整改, 根据实际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中涉嫌违法犯罪事项, 要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可见, 通过审计结果公开, 可以真实地弄清家底, 反映出存在的问题, 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策, 更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

2. 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

审计结果公开可以监督领导干部, 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如果2009年浙江省审计结果公开不充分, 查出违规金额近130亿元和发现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使一些领导干部继续违规违纪, 任意行使职权,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 通过审计结果公开, 有利于震慑犯罪和违纪违规行为, 教育广大干部群众, 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 依法正确行使职权, 全面履行职责。审计结果公开也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 形成各方面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维护财经法纪的良好局面。

3. 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社会共享审计信息资源, 是扩大效应的需要

现实中, 在审计中暴露的一些问题, 有很多是共性的, 如果审计结果公开不充分或只公开有成绩的部门, 那么其他未被审计的单位就会看不到真实的审计报告, 从而对本单位可能存在的同样问题认识不够, 所以, 通过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社会共享审计信息资源, 扩大审计宣传, 树立审计形象,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如何做到审计结果的公开

既然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 那么应如何做到审计结果公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目前体制下, 要积极、稳妥地做到审计结果的公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修改相关法律, 不断完善审计结果公开的相关制度和措施。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 审计结果的公开也不断深入发展, 不可避免地存在审计结果公开工作与已颁布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准则不衔接的现象, 此时很有必要修改相关法律, 进一步推动审计结果公开工作的发展。

(2) 严格公开程序。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要注意多向领导请示汇报, 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公布前须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涉及重大事项的, 须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举办新闻发布会,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批和登记手续。

(3) 从实际出发, 求真务实, 尽量公开。能向全社会公开的, 全部向社会公开, 不仅要公开审计报告, 必要时还可公开审计证据。如果审计结果中确实有不宜公开的、涉及保密的内容, 应予剔除, 然后公开。

(4)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 要求审计机关适时地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通过派出学习, 举办培训班, 组织论坛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 使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熟悉相关政策法规, 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做出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

(5) 正确处理好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审计结果的公开必须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前提, 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责任审计关系, 才能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包括应正确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的相互配合关系, 与被审计单位的合作关系, 与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调关系。

审计署提出的新时期国家审计的战略发展方向是建设审计免疫系统。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的, 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 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 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 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危害”的建议, 有责任在永不停息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一“危害”的同时, 促使其健全功能, 改善机制。如果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 那么外界就缺乏对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了解, 审计就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审计结果充分公开既是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之一, 同时又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 是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实现的推动力。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从我国经济责任履行现状出发, 阐述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原因之一是审计结果的不完全公开, 进而从审计结果公开的视角研究了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 最后论述了审计结果公开的途径, 以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责, 积极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审计结果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英来.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 2006 (6) .

[2]孟庆海.经济责任审计创新策略[J].审计月刊, 2009 (6) .

[3]王谦华.关于公开审计结果的几点思考[N].中国审计报, 2004-11-29 (1) .

[4]陈代茂.不同类型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N].中国审计报, 2009-04-01 (2) .

[5]康春燕.浅议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与制度完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6]贾瑞丽.浅析深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途径[J].探索前沿, 2009 (6) .

[7]黄新华.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 2006 (1) .

[8]王平, 陆永明.简述审计结果公开的必要性[J].中国审计, 2004 (11) .

篇4: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关键词:C#.NET;审计局信息化;电子政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2

C#.NET-based Auditing Office E-government System Design

Xie Qizhi

(Mianyang Auditing Information Center,Mianyang621000,China)

Abstract:Social functions of e-government systems and the increasing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according to Audit Bureau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using the most popular C#.NET technology,based on the RBAC model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C#.NET General Audi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including department management,module management,rights management,role management,user management module.Great saving Aud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 and improve basic information re-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Audit.

Keywords:C#.NET;Audit information;E-government system

近年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在电子政务专网平台上,各单位建设的应用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日益增多,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成效。随着电子政务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系统也如其它信息系统一样对软件技术和系统建设思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NET审计局电子政务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系统需求和建设目标

整个系统需求包括以下方面。

(一)统一标准,建立市、县二级基础数据库,在审计局信息交换体系上开发应用各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类政务管理业务网络化管理和办公,逐步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全面促进政务公正、公开。

(二)通过优化综合事务处理流程和规范管理工作模式,促进机关电子政务和综合事务管理的系统建设,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政务管理水平,加强各处室、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协作、协调、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有效的减少办公开支。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辅助决策能力提供科学、安全、有效而先进的手段。

(三)全面完成市、县审计资源信息系统,建成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高速、大容量、安全的信息交换体系。

(四)审计分析信息系统以审计指标为中心,以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利用局域网和审计局信息网为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能自动从已建基础数据库中获取各种数据和从各市县上报数据等多种形式来源的数据,并能完成数据审计、传输、汇总处理等综合审计功能的综合审计分析系统,为政务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分析服务。

(五)按照省审计局对政务公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面向社会提供优质审计信息服务,并努力将审计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二、主要实现技术

(一)选用C#.NET技术。C#.NET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提供了许多以往Web开发模式强大的优势:

1.C#.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全部平台上运行。

2.C#.NET使运行一些很平常的任务如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变得非常简单。

3.C#.NET页面提供多种验证方式,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二)采用B/S架构。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而改进的结构.B/S结构主要是通过不断成熟的。浏览器技术,采用TCP/IP协议,结合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

三、总体结构设计

(一)系统设计模式。建立在RBAC基础上的电子政务系统采用了C#.NET开发模型进行系统设计,可缩短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能有效降低电子政务系统的复杂性,使电子政务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集成性、并能减少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成本。这种体系结构能有效地在存储和展示数据的对象中区分功能模块以降低它们之间的连接度,能将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模型转化为图形显示的用户交互模型,是多层次的Web商业应用。

该体系结构具有三个部分:模型、视图和控制,每个部分有其各自的功能。模型部分代表了商业数据的访问及修改数据的操作。当数据发生改变时,它要负责通知视图部分,并且提供视图查询状态的能力。另外,它还向控制提供应用功能。视图部分以自己的方式显示模型的内容。它访问模型的数据,并且当模型的数据发生变化时更新模型的显示。视图还把从用户那里得到的信息传给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定义了应用的行为。它分发用户请求和选择表现视图,还负责解释用户输入,进而调用模型的功能。在Web应用中,用户输入包括对Web级资源的HTTP、GET和POST请求。控制部分根据用户交互和模型的状态选择要显示的视图。一个应用程序一般为相关的功能选择一个控制,这样做有利于团队合作开发,有利于代码的重用,也有利于后期的管理维护,如图1所示:

图1:审计局电子政务门户系统示意图

(二)框架设计

图2:总体技术框架

如图2所示,采用B/S三层架构进行设计,其中,数据层主要存放各种数据库,包括办公用的办公数据库,也有决策系统的决策数据库以及各种职能数据库等。应用层(也叫控制层)是核心层,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大部分工作都在这个层次体现,其中应用平台层是中间件产品,应用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业务子功能层是系统对政务的现实办公的抽象,将这些抽象封装为实现工作的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图中列出了系统的几个功能模块,这一层次上开发人员开发可复用的构件或者复用已有构件来避免当前乃至日后的重复开发。服务渠道子层是现存产品提供的各种辅助功能。客户层是用户使用的界面层次,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应用政务系统。这种架构使得系统具有易维护、易扩展及易兼容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给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

(三)系统运行及调试。经运行和调试,该系统能顺利的实现各项功能。该系统的建设完成将对市、县(区)二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加快各级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步伐将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同时也会对审计局信息化建设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务已成为各政府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种新型运作模式。这需要我们相关工作者,进行积极探索,从而最大限度地使系统简单快速,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葛春林,周杰.基于ASP.NET街道电子政务系统设计[J].软件设计与开发,2008,7

篇5: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xxxx年来,x县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照《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若干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贺政办发〔xxxx〕xxx号)、《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xx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贺政办发〔xxxx〕xxx号)和《x县xxxx政务公开绩效考核细则》(贺政办发〔xxxx〕xxx号)文件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形式,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转变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现将x县审计局xxxx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xxxx年,x县审计局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对照《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xx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贺政办发〔xxxx〕xxx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措施,积极推动审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努力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审计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为使信息得到有效公开,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x县审计局主要通过x县政府门户网站对信息进行日常公开,主动公开信息xx条,其中部门动态信息xx条,公开信息主要反映审计工作进展情况、作风建设、审计经验、工作亮点、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等内容;规范性文件x条、财政资金x条、机构职能x条、审计公告x条及其他信息x条。

二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xxxx年,未收到个人、公司、企业或社会团体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三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未接到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举报、投诉,也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而被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我局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不断完善和加强审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把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审计的重要内容,积极促进审计机关效能建设,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权力,提高政府效能方面的作用。

一是完善组织机制。根据《x县xxxx政务公开绩效考核细则》(贺政办发〔xxxx〕xxx号)文件要求,我局成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推动、检查考核信息公开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各项日常工作。同时,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计划,明确各股室信息公开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为提高政务信息公开质量和效率,我局制定了《审计局政务公开制度》、《审计信息工作考核制度》、《审计局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对我局政务信息报送、考核、安全等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保证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深入推进审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为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理解和支持审计工作,我局狠抓工作落实,积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各项要求。

一是加大审计信息公开工作力度

1.xxxx年,我局在x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审计公告专栏,首次公开《关于xxxx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审计的信息公开。我局先后在x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审计局三项措施强化政府投资审核项目档案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决算审计所需基本资料》、《x县审计局成立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核专家库》等相关信息,切实保障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有序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的公开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切实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xxxx年我局在x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对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进行公开。公开内容包括我局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机构设置情况、xxxx年部门预算以及xxxx年部门决算等。做到公开透明有效,既接受了公众的监督,又依法合理保证了我局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建设

一是规范公开程序。为确保信息公开程序透明化、合理化,我局明确信息公开属性,以“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删减公开”为标识,在公开程序上,严格按照具体责任股室编辑、分管局长审核、办公室审查及公开四个步骤进行政务信息公开。

二是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为杜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发生失密、泄密,我局大力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严把信息宣传保密关,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必须进行保密审核,并制定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登记本,对于重要审计信息,必须先由股室负责人审核,再报主管领导审核,最后经局长审签,填写保密审查登记表后才能对外发布。

三、存在的问题

xxxx年我局在认真贯彻实施政务公开工作的同时,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1.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的方面存在不足。在政策解读和推进政策落实执行方面尚有欠缺。

2.宣传力度方面有所欠缺。群众对信息公开工作关注度不高,公开渠道较单一。

四、xxxx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计划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能力水平。继续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学习和了解,促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信息公开的知晓度。明确工作职责,多渠道进行信息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审计信息的知晓度。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体、政务微博、公众号为辅助,充分利用好这些公开平台,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化,切实提高公开透明度。

(三)继续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加大“三公经费”、财政预决算公开力度,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信息的公开,及时发布相关审计结果公告,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篇6: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一、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为深化政务公开提供组织保证,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公室为政务公开办公室,并指定专门工作人员进行门户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

2、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我局编制了《鸡西市审计局政务公开目录》,制定了《鸡西市审计局办公室政务公开工作保密制度》、《鸡西市审计局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方案》、《鸡西市审计局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了相关各项工作机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办理流程。通过以上工作,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群众、有效监督、注重实效”的原则,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3、强化教育培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列入市审计局干部理论学习年度计划。参加了信息公开联络员的工作培训,以求掌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操作细则和相关制度。

4、信息公开情况。20,鸡西市审计局主动公开审计信息23条。其中,工作动态20条;领导分工类信息1条;政策解读类2条。我局未收到政务公开申请,无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发生。

二、工作计划

篇7: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XX政务公开考评工作的通知》电话传真精神,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安排专人对XX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自查。通过自查进一步规范了我局政务公开工作,促进了廉政建设,增强了服务意识,现将自查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政务公开

落实政务公开,是加强审计机关建设的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局党组把政务公开作为提高办事效率、转变机关作风,塑造审计机关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放在机关建设的突出位置,把效能建设列入党组的议事日程。为了加强对政务公开的领导,局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局长武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马坚为主任。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配合抓,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局党组统一领导,办公室组织协调、监察室加强监督,局全体干部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保证政务公开

我局党组充分认识到做好政务公开,关键要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政务公开才能持久有效,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改进 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为了增强行政管理活动透明度,按照中央提出的“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群众、有效监督、注重实效”的原则,从依法行政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认真制定了政务公开方案,对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式、政务公开的监督措施与责任追究,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了积极推进民主化建设,增加办理事务的公开性,我局制定了七项政务公开、公告制度,实行了审前公告、干部任用公示、评先公示、发展新党员公示、考勤情况公示、以及处室职能、审计工作程序、审计工作纪律公开等政务公开、公示制度。为了拓宽审计监督的渠道,同时也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我局制定了《xx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公告制度》,即在审计小组进入被审计单位时,在被审计单位醒目位置张贴“公告”,告示审计内容、审计小组名单、审计时间、审计举报电话,要求被审计单位的干部职工一方面对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积极向审计小组提供审计线索,以便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审计监督,另一方面,对审计人员遵守审计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审计机关廉政从审,自开始实施以来,审计项目公告率达10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多措并举,全面公开。

1、在政务公开的范围上,从局机关到局属各单位,逐步做到了全方位、多层次公开。包括在单位宣传栏上及单位 网站、政务公开网上主动公开。

2、完善网络平台建设,为信息化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夯实基础。今年以来,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我局按照市里要求完善了审计局网站,将政务公开的内容全部发布在网上,并根据要求设置了部门动态、图片新闻、领导分工、办事程序、政务公开、政策法规等多个栏目,方便群众及时了解我局工作动态信息及了解相关的办事程序。

3、坚持“全面、真实、具体、合法”的原则,按照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的要求,只要不涉及保密内容,都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政务公开以公正、便民和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切实做好党务政务公开,对日常行政管理、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财务收支情况、招待费、差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干部交流、考核、奖惩情况及其它重要事项等及时公开。

4、加强检查督促,确保政务公开落实。我局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工作做到经常性,程序达到规范化。对各项政务公开内容的落实情况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至今没有接到反映我局机关政务公开方面存在问题的举报和投诉。

四、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局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 探索,各阶段工作抓得紧,要求严,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只注重常规性工作的公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及时公开;

2、在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规范化、科学化、经常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等等;

3、在局网站上相关栏目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五、下一步的打算

1、构建政务公开长效机制。要不断总结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健全完善政务公开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期性、规范性、针对性。

2、将党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在公开范围上不断扩大延伸,在公开内容上注重公开内容的全面性、针对性、真实性,在公开形式和内容上要更能方便群众。

篇8:审计局政务公开的工作总结

一、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历程简介

1983年随着审计署的成立, 产生了许多审计信息。但由于受当时国家意识形态、民众民主意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大多数审计信息都不公开, 一般只公布审计相关的法规, 对于审计结果很少主动公开。2003年随着审计风暴的来临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审计署审计公告指南》等法规的颁布, 国家审计信息的公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从2003年以来,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审计公告的数量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例如, 2003年只有1份审计公告, 2006年有6份审计公告, 2009年则有12份审计公告 (截至2009年10月份) 。二是审计公告的内容进一步丰富。2003年公布的《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 内容相对简单。公告中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和部门拨付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收到的社会捐赠款物的数额、审计专项资金和捐赠款物的使用金额。但对于违规资金的数额并没有公开, 也没有审计建议部分。以后几年的审计公告, 在内容上更加丰富, 基本上包括四个部分, 即基本情况、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建议、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等。三是审计公告的部门有所扩大。2004年审计公告涉及的部门共有10个, 2006年公布了42个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 2009年则公开了54个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四是审计类型有所扩大。2003年公开的审计公告属于救灾资金审计, 随后几年的审计公告中涉及的审计类型有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环境保护审计、国外贷款项目审计、专项支农资金审计、重要工程审计、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审计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向三个维度拓展, 即提高审计信息公开及时性、扩大审计信息公开范围和增强审计信息公开透明度。

1. 提高审计信息公开及时性。

衡量审计信息公开及时性的标准是审计工作完成时间和审计结果公开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该时间差越短, 则审计信息公开越及时, 否则, 则越不及时。

审计署自2003年公布第1号审计公告起, 至2009年10月共发布了50份审计公告。目前审计署审计信息公开的及时性较差, 审计公开时间和审计完成时间的时间差最长的有20个月, 平均来说都在4个月以上。现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信息社会, 而信息的及时性对信息的价值至关重要, 及时性越高, 信息的价值越高;反之, 则信息的价值越低。为了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地获取政府审计信息, 以便他们及时地对政府各部门进行监督, 政府审计机关应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努力缩短审计完成时间和审计公开时间的时间差。可行的做法是:对于临时审计报告, 尽量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第15个工作日内公开;对于年度审计报告, 应在审计工作完成后第30个工作日内公开。

2. 扩大审计信息公开范围。

扩大审计信息公开的范围具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扩大公开被审计单位的类型;二是扩大公开审计类型;三是扩大公开审计机关自身的信息。

(1) 扩大公开被审计单位的类型。从我国已发布的审计公告中可知, 公开被审计单位的类型主要有:一是国务院的并列机构, 如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二是国务院下属的部、会、局、署, 如人事部、铁道部、教育部、财政部、外交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三是执政党的工作机构, 如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等。四是国有控股公司, 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按照审计署提出的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 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部门都是审计的范围, 因此, 这些部门的审计结果也要进行公开。为此, 要进一步公开的有:一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费审计情况;二是国务院的组成及下属机构的经费审计情况, 如国务院办公厅、国防部等 (国防部的公开要在遵守现行《保密法》的前提下扩大公开, 当然《保密法》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修改) ;三是各民主党派的经费审计情况;四是进一步公开中共中央下属机构经费审计结果。2009年第12号审计公告, 第一次对中共中央三个下属机构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审计结果进行公开, 未来应进一步公开中共中央其他下属机构的经费审计结果。

(2) 扩大公开审计类型。扩大公开审计类型主要是应公开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直到目前为止, 审计署的审计公告中都没有公开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人民与政府部门和人员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因此, 人民有权了解政府部门和人员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目前, 审计署侧重于政府部门审计公开, 而忽略了对政府人员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公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对政府人员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开——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开, 比政府部门审计公开更加重要, 因为部门审计的关键是落实到个人, 分清领导人承担的经济责任, 才能给领导人以压力和动力, 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公开的监督作用。

(3) 扩大公开审计机关自身的信息。2009年第12号审计公告首次对审计署自身的审计情况进行公开。从该公告可知, 主要公开了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对审计署办公厅承担的审计署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附属4个单位的审计结果。审计机关接受人民的委托对政府各部门进行审计, 但人民也需要知道审计机关自身的审计结果。以往只公开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 而忽略了审计单位自身的审计情况。因此, 这次对审计署审计情况的公开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 审计机关自身信息的公开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未来应进一步公开审计机关的以下信息:一是要公开审计机关的经费使用情况。二是应进一步公开审计机关内部的管理信息。

3. 增强审计信息公开透明度。

(1) 审计结果公开要进一步具体化。我国目前的审计结果公开不够具体化, 如2004年第1号审计公告《50个县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结果》, 披露了“43个县地方政府及财政、税务、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挤占、挪用、滞留各类教育资金4.45亿元”。但对43个县的名称及每个县的具体违规金额没有公开。又如2009年第9号审计公告《16省区市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及18省区市财政预算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 披露了“13个省的62个县级国税局为完成税收任务, 违规向169户企业提前征税和多征税款共23.4亿元”。同样, 没有指明62个县级国税局的具体名称及其违规征收金额。审计公告应当指明具体违规的单位和违规金额, 只有这样, 才能加大这些违规单位的舆论压力, 增强审计公告的威慑力。

(2) 在审计结果公开的基础上, 重视审计过程公开。我国现行的审计公告只注重审计结果的公开, 而忽视审计过程的公开。1972年美国会计协会发布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认为, “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断言的证据, 确定其认定与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 最后将审计结果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按照这个定义, 审计的系统过程包括调查的过程和报告的过程。因此, 审计公开的透明度既包括审计结果的公开, 也包括审计过程的公开。政府审计透明是构建现代透明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审计过程的公开可以让人民更好地监督审计工作, 做到阳光审计, 减少审计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同时, 反过来, 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审计机关加强管理, 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过程的公开可着重公开审计人员的名单、具体审计证据等方面。

(3) 进一步公开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从已发布的审计公告中可知, 对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的公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公开的内容比较笼统, 甚至“一笔带过”。如2004年第1号审计公告中对50个县基础教育经费违规整改情况公开的主要表述为“对这次审计调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 有关省、市、县认真整改, 有关责任人受到了党政纪处分, 触犯刑律的已移交司法机关查处”。显然, 这句话并没有指明哪些部门已认真整改, 哪些人员及多少人员受到了处分, 触犯刑律的名单及人数。同时, 也没有明确追回多少违规资金等。

二是只公开一次, 没有做到连续公开。到目前为止, 比较全面公开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的审计公告主要有:2006年第1号《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2008年第1号《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和2009年第1号《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整改结果》。这三份公告把“整改情况”作为一份独立的公告, 相比于以前审计公告中只把“整改情况”作为一份审计公告中的一部分来说, 是个明显的进步。这三份审计公告公开了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结果, 既包括已纠正和整改的有多少部门, 也包括未纠正和整改的有多少部门。但是, 以后的审计公告对没有纠正和整改的部门的纠正和整改情况没有做到连续公开。如2006年第1号审计公告披露“关于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已有10个部门将虚报多领的预算资金3.9亿元纳入下年度部门预算统筹安排, 并将1 585.87万元上缴中央财政, 纠正率为83%。另外2个部门正与主管部门协商, 争取尽快纠正到位”, “关于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42亿元的问题。已有23个部门作了纠正, 合计金额14.97亿元, 纠正率为70%。其余8个部门正在抓紧整改落实”。但是以后的审计公告中没有再披露另外2个部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的整改情况和其余8个部门占用专项资金的整改情况。只有连续地公开没有整改的部门, 才能加大对这些部门的舆论压力, 促使这些部门尽早落实审计决定。

参考文献

[1].宋依佳.推行审计公开的战略思考.审计研究, 2008;3

[2].古甘霖.刍议审计公告的信息质量特征.财会研究, 2006;2

篇9:国家审计结果公开的探讨

【关键词】审计结果公开;问题;对策

一、国家审计结果公开的定义及其意义

国家审计结果公开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程序、内容、结果等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它体现了对政务公开、政府财政透明度的要求。政府透明有利于增加市场信息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减少腐败,增加公民参与决策的机会,给公民以知情权,从而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合法性。1913年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曾说:“透明度是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最佳药品,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阳光是最佳的防腐剂。”

审计结果公开实现了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的结合,能强有力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促进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国家审计结果公开使得政府审计机关由消极地应立法机关——人大的要求提供审计报告,变成积极地向全社会公开。国家审计结果公开提高了政府审计结果的可获得性,保障了公众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使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共同发挥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开面临的问题

由于国家审计结果公开还处在逐步探索、推广阶段,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规定较模糊,难于操作

1994年《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所用的词汇是“可以”,不是“必须”或“应该”等义务性定义,而是一种选择性定义,而且接着用“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的限制性条款加以约束,加之国家审计对象大多是拥有各种资源的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等,导致了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公开可以采取一种模糊、可选择的态度,而被审计对象恰恰利用了法律规定的模糊而利用其各种有形、无形的影响力要求审计机关不对审计结果实施公开,这样的法律规定极大的打击了审计机关公开审计结果的积极性,而法律对审计结果公开的规定仅限于此,至于如何公开、公开权限、程序、如何判定保密事项等问题均没有规定,而这些均由审计机关制定的《审计准则》等部门规章进行规定,由于审计结果公开在体现政府“财政透明度”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作为构建“阳光政府”基石的审计结果公开具体事宜仅由部门规章进行明确是不够的,对审计结果公开的实施有较大的阻碍。

(二)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不强

我国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机关,审计机关在行政机关首长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按照这种审计体制安排,就是让审计机关监督自己的领导者,这不符合宪政的人性假设,显然不是完善的制度安排。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甚至连监督司法机关的法理性基础都不充分,审计机关角色定位的混乱。而现阶段,每年向立法机关报告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均是经同级政府审核以后再向立法机关汇报的。也就是说对被审计人的审计结论需要经过被审计人同意后才能对人大代表公布,可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的缺失程度。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不强,使审计结果公开难于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审计结果公开对国家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是合格审计人员的基本条件,对法律、法规的精准掌握与判断是审计结果公告顺利进行的关键。我国目前具备这样素质的人员还很少,国家审计准则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审计结果质量的准确性令人担心。当然审计人员心理承受素质也很重要,直面突如其来的舆论、被审计单位或有关权力部门的质询是不可避免的,审计人员如何在心理上为审计结果公开做好准备,必须由审计机关进行良好的培训。

三、完善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强化审计结果公开的立法工作

修订《审计法》,构建科学的法律体系势在必行,这是实现审计结果全面公告的基础和法律保障。首先,审计法中对审计结果公告应明确其义务性,不是“可以”公布,而是“必须”公布,明确地规定各类审计结果事项的公告权限、主要内容和范围以及总体要求,减少政府以及审计机关对审计结果公告的自由裁量权,强化其必要性、可行性;其次,在审计法的原则指导下,制定行政法规级别的法规,进一步细化具体规定,制定指导思想、具体内容、方式和程序等审计结果公告的具体实施细则,防止具体公告过程中的随意性;再次,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应该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具体明确实际操作方法和指南,配合指导和监督整个实施过程,确保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严格性和稳定性。

(二)强化审计机关独立性的措施——审计报告的双轨报送制

现阶段,审计机关独立性是否得到加强,关系到审计结果公开制度能否真正实行,而如果改革审计体制,如实行立法制、司法制、独立制等,需要大量的体制改革成本,而且我国的行政型审计体制有着适合我国现阶段政体国情、审计结果反馈快、审计整改迅速等优点,所以为了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和审计结果公开的透明度,可以实行审计报告的双轨报送制,即审计机关对审计报告实行同时向立法机关——同级人大和行政机关——同级政府报送的制度,然后按照“公开是正常,保密是例外”的原则,进行审计结果社会公开工作。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如下优点:(1)立法机关能全面监督财政预算执行和财经法纪的遵守、执行情况,防止审计结果公开所应反映的问题被行政机关过滤,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2) 人大能从另一个方面为审计结果公开把好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目的是一致的,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和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会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饰和文字处理后,再进行社会公开;(3)充分利用现有政体资源。县以上各级人大均设立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市级以上人大常务委员会大多设立了预算监督审核委员会,在不改变现有审计机关领导体制的情况下,由现有的立法机关的专业委员会来审核审计报告,将是很好的审计体制低成本解决方法。

(三)强化审计人员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主要是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后续教育机制,对审计机关新进入人员严格把关,以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必须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较高职业道德水准、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精确掌握法律、法规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国家审计结果公开是大势所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宏观、微观等多方面努力将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于纹.关于我国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的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10):44-47.

[2]张庆龙.政府透明与国家审计结果公开[J].当代财经,2005,(4):126-128.

[3]吴碧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的防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

篇10:市统计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市统计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年,在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本局政务公开工作,按照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加强政务公开工作设施建设,开展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和意义的教育宣传,加强对局政务公开工作重点部门的管理,坚持常规项目、职责、执法标准和依据等长期

公开,坚持重点工作动态公开,增强统计工作透明度。通过实行政务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收到了良好效果,取得了一定成绩。

根据市府《转发**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执行到位。

1.抓机构建设,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局按照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要求成立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后,根据我局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6人,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对局内各部门传

达贯彻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等6位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党组成员、副调研员分管政务公开工作。成立由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为组长的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全面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局政务公开具体工作,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局长对局的政务公开工作负总责,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负责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具体监督,李旺同志负责具体的政务公开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局的政务事项,梁松林同志负责制定或完善政务公开的规章制度,**负责党务、政务公开栏的制作,**负责电子文档网上公开事项,**负责财务公开内容。

2.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形成良好的信息公开机制。为使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审批备案制度》、《反馈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茂名市统计局公文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结合起来,使全局干部职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从制度上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我局通过多种政务公开培训,已经形成人人都习惯了的公开资料审批流程:文件形成——科室填表审批——分管领导审批——监督小组领导审批——公开上网(上公开栏)。各科的审批文件要与政务公开审批表、电子文档一起送局数据处理科,数据处理科将电子文档上网,将纸质审批文件与政务公开审批表收集交办公室装钉存档,形成政务公开工作档案。严格考核制度,把各有关科室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进行严格考核。明确办事纪律,建立监督机制,设立投诉电话,并予公开,对违规行为进行追究。

3.加强工作责任监督,事事有落实。因为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涉及局内各个科室,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相关科室的工作目标中,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局政务公开工作的日常组织与协调、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督促检查政务公开职责的落实,分管领导监督分管科室的政务公开工作,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本科政务公开工作责任人,对涉及到本科室或需要本科室协同配合的政务公开工作要按要求及时完成或做好协同配合,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专人,强化了“一把手挂帅、任务有分工、责任到处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加上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的进一步明确,有效规范了政务公开工作不走过场,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收到实效。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统计政务公开工作。

我局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紧密结合统计部门工作实际,从统计职能范围、行业特点出发,对政务公开的内容进行认真梳理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统计政务公开内容向社会公布。1.把本局内务管理的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为把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已把局的一些重大事项进行了公开,一是把我局公开办事的内容、程序、工作日制度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上一篇:描写青春的心情美文:路过青春,路过你下一篇:2022年举升机产品质量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