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匠心得体会

2024-04-07

德国工匠心得体会(共8篇)

篇1:德国工匠心得体会

工匠精神、德国制造

(2016年4月22日

《企业文化》)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工匠精神”。

何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对细节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执着的坚持和追求。

1.精益求精。不息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4.专业、敬业。许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必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如瑞士的手表制造行业、夏奈尔鞋业。案例1:丰田帝国

丰田佐吉是丰田的创始人,他本人就是一个工匠、一个研究狂人。他研究发明的织布机对现在的纺织行业影响犹在。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是一个“发动机”迷。丰田佐吉的孙子丰田英二是个工作方式的研究狂,他研究如何才能降低库存、降低成本。三代研究狂造就了丰田帝国。

案例2:中联重科

全球领先的集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金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装备制造企业。

从创建伊始,便严格追求产品质量、精益求精。2007年,中联重科引入美国质量大师克劳士比的“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并通过举办“创建零缺陷”质量文化培训来传播和推广“零缺陷”理念,改变和提升员工的质量理念和质量责任感。

为激发全体员工质量改进的积极性,还颁布《质量管理奖励方案》,设立了质量改进项目奖、质量卓越奖等,以表彰质量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的集体和在质量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

中联中科先后发出101米世界最长炭纤维臂架泵车、113米全球最高登高平台消防车、5200吨世界最大水平臂塔车——2014年,全球最大平台搭车再次诞生于此。

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和制造强国日本市场站稳脚跟。案例3:德国工匠、日本匠心

截止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哟222家,法国有196家。西门子、博世、奔驰都是百年的家族企业。

中国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只要5家:

案例4:小小寿司店,小野先生把它做成世界名店 地址:日本银座大街地下一楼 店名:小野二郎

生于1925年,现在是90高龄,一辈子捏寿司,已经有70多年。店里只有10个作为,但是是米其林三星店,2个月之前不预约,绝对跨不进这家店。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日本,与安倍慕名前往品尝,让世界认识了这位顽固的老头。

但中国崇尚的价值观:要芝麻开花节节高,节节高才能体现家族的兴旺与荣耀。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如果一家子,爷爷是开拉面的,儿子是必须考上大学当干部,孙子如果不去海外留学,就是“没出息”。

案例5:关于德国制造的三则小故事: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帐篷的故事: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区陆续收到各国援助的帐篷灯救援物资。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民相互打听住的是哪个国家的帐篷,而住德国帐篷的灾民往往引来周遭的羡慕,因为德国的质量是最好的。

钟表的故事:德国殖民时期在青岛江苏路修建的基督教堂的钟表迄今运转正常。2010年,在华投资生产大型齿轮的一名德国商人陪父亲在青岛旅游时看见了这座钟表,老人顿时认出钟表所用的齿轮便是他的家族企业供应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德国商人表示: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要到我的曾孙一代了”。

桥梁的故事:1906年,德国泰来洋行承建甘肃兰州中山桥,1909年建成。合同规定,该桥自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80年。在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中,桥面木板被烧,纵梁留下弹痕,但桥身安稳如常。1989年,距桥梁建成80年之际,德国专家专程对该桥进行检查,并提出加固建议,同时申明合同到期。如今,中山桥仍然正常使用,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篇2:德国工匠心得体会

德国工匠精神读后感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德国工匠精神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工作是一种修行

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而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

工匠精神在欧洲,是象征着瑞士钟表的品质,以及德国工匠的严谨与精确,工匠精神之于汇嘉,则是服务第一,其他都是第二。曾经有这么些的故事,讲述着我们的这种坚持:

想必在座的各位都有听过(东方店…的案例),此案例表明:成功不在大小。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很多员工都在追求只想做“大事”而不想做“小事”。试问: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小的事业做到极致并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极致,这事业就是“大”,就是“强”;我们全方位的去考量这个案例的时候,不难发现正是我们在每个小细节上的到位,才使得顾客得到了到家式贴心服务的感受,我们“立体的爱”才能与顾客产生“感情链接、心灵互动、价值分享”。,我们的心灵财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成长。这不正是我们的所求吗?

而工匠精神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也不正是: 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敏锐,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执著。他们喜欢手中所做的事胜

匠人精神读后感_第2篇:

年前翻看了下匠人精神,和中国文化和传统管理方式颇为相似,从文化的传承上看,日本的企业管理也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很多传统智慧。

学徒制度在科技公司更多的体现为领导或者导师,这种传帮带的模式可以从身体力行的各个方面给以师范作用,需要培养哪种员工需要配套哪种领导或者导师,示范和传承的作用相当重要,而且养成之后也不易改变。

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中闪耀着儒学的教义,从尊重老师,善待同窗、好友,孝顺父母等教条中也和中华传统社会及家庭观念极为契合,人需要发展就需要基础,除了物质的基础,精神上的基础也很重要,心里上对传统的传承和实践是心里安全和强大的根本。

善用工具、熟用工具,在我们的创痛智慧中多有体现,在《劝学》中荀子提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的能力并非有很大差别,只是善于使用事物的程度不同罢了,对应当今社会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

多和同事、导师做讨论和总结,多交流经验教训;曾子有道是“吾日三省吾身”,对做事、做人、做工作上有没有过错和改进的地方。

精益求精的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里上认识和追求,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我说只有偏执狂才能做到极致。

持之以恒的信念,有道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人,活着,目的只有两个:工作与生活。这两者,必须有一个要先行在成长的路上。

阅读了《匠人精神》一书,结合书中的“匠人须知30条”以及自己对工匠的一些理解,得出感悟:“匠人精神”,每位员工应有的追求!

五月,一波生产小高峰已经来临。目前,整个制造部也都沉浸在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里,走进生产车间,你会看到到处贴有制造部“寻找我心目中的工匠”活动的横幅。如:“工匠,从尊重一事无成,毫无成就的自己开始!”、“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等等。是的,这就无疑给“工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每一位员工工作上作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规范。

“工匠”活动从4月初启动,到目前的有感征文,这一路走来,让员工对“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树立了员工的严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和信念;让员工知道要立足于本岗位,刻苦钻研,敢于挑战,不断追求进步,以及增强自身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

人,为什么要追求“匠人精神”? 为什么要有“工匠”一样的精神?

有“工匠”一样的精神才会去为此而拼搏,去奋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的,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当将军的前提是你得当好士兵了之后才有可能当上将军啊!每一位员工其实就是自己的“工匠”,是自己的“将军”!主管里面也有优秀的工匠,经理层面也可以评选优秀的工匠,乃至公司的老板,也要有“工匠”的精神,同他PK的就是整个通信行业之间的竞争与较量。

有“工匠”一样的精神才不会落后,不会挨打,不会被社会遗弃和淘汰。公司发展到目前这么壮大,不是当时的老板有“工匠“一样的精神,能走到今天么?一个老板都有工匠的精神,作为基层的一员,天天与产品打交道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向”工匠“发起进军呢?

有“工匠”一样的精神才会让我们的产品打一场持久战,企业与员工才能生生不息,共同长存。现在的社会是“大数据”时代,对于企业来讲,就是“大质量”时代,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都愿意去买德国的手表?去买日本的马桶盖?就是因为他们所作出的产品质量过硬!其实这里面所折射出的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

岗位没有高低,职位不分贫贱,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工也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装配、焊接、物料、测试、维修、检验等等,各岗位都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一批“工匠”。他(她)们的“工匠精神”值得学习与传承。

人,活着,工作与生活,必须有一个要先行在成长的路上。只要我们发扬工匠的精神,努力工作,我们就能将生活过上我们所想要的样子。

篇3: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据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克劳斯·比尔申克透露,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在于德国各行各业里的技师收入可观,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学士相等,同样受人尊重。比尔申克本人也是从学徒起步,然后通过重返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工程学士学位以及职业教育硕士学位,如今是汉诺威地区第六职业教育学校的一名高级教师。

比尔申克说,德国职业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从一开始就和企业建立关系、学习如何与顾客打交道、如何与同事打交道、如何融入团队,也逐渐开始学习技术。

比尔申克参与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已有9年之久,他表示,与中国不同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企业和学校同时进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但主要内容在企业进行,学校只起到辅助作用。学生需要先向意向的企业提交申请,然后与企业签订合同并成为“学徒工”,之后凭借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再开始申请学校,最终进入职业学校。

一切都从工厂开始。工厂是学习的起点,然后才是学校的学习。学校里学到的任何知识都是基于实际操作的,学校的教学任务都是针对工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再次在实践中找到解决方案。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一丝不苟地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容不得一点“灵活性”。而正是早早接触企业和客户的经历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培养了严谨、负责的态度,为“德国制造”的质量作好了铺垫。

德国企业的负责人通常非常重视生产质量,因为企业和客户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质量方面不能保证,那么客户就会停止和这家企业的合作,转而寻找其他更好的合作伙伴。所以,质量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这一点是所有学生必须了解学习的。如果学生在企业表现欠佳,那么就会收到来自企业的警告,并承担相应后果。如果一次没做好,就可能会降薪;第二次再表现不好,就会失去这个工作机会。

篇4:德国“工匠精神”

海里派克直升机上使用的螺丝钉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螺丝钉,而是德国有关部门认证和许可生产的螺丝钉,价格是普通螺丝钉的10倍,甚至更高。

柳青解释说,在飞机制造行业,工程人员需要非常严谨。如果一个螺丝钉不小心丢了,特别是关键部位的螺丝钉,很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枚小小的螺丝钉,折射出德国制造业传承的“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名工匠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贝希斯坦是德国享誉世界的钢琴制造商。成立162年来,贝希斯坦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制造钢琴,每一台钢琴都当做艺术品来打磨。

为了保证制琴技师的专业水准,贝希斯坦建立了一套学徒培养制度,2012年在全球仅招收2名学徒,2013年才开始增至每年6名。公司服务部主管、钢琴制作大师维尔纳·阿尔布雷希特说,学徒们需要进行3年半的轮岗学习,每个学徒会在每个部门待上1周至1个月,每个部门都派最优秀的老技师亲自教授钢琴制造技能。

贝希斯坦不仅培养钢琴制作师,还为在全世界出售的钢琴培养服务技工。阿尔布雷希特说:“德国的职业培训体系非常独特,许多人都认为贝希斯坦的钢琴制作师培训是最好的。”

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经济学家博飞说,德国制造业的研发人员不需要考虑“性价比”,他们所追求的是生产出质量最好的产品。简单地说,就是“但求最好,不怕最贵”。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德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据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博飞长期跟踪、研究德国中小企业。他说,眼光长远是德国中小企业的鲜明特点,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行业环境变化,不会影响他们对自身产品的专注。因为专注,德国企业主往往穷其一生打造一件精品,甚至子承父业,世代相传。

德国除了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奥迪、博世和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普通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

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奥斯纳布吕克市,有家企业叫汉宏国际物流公司,公司总裁克劳泽·黑尔曼说,德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对自身所处的行业有一种情结,即使行业暂时不景气,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

对于大多数德国人来说,“完美”是不存在的,无论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事物有多美好,总有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德国的制造业企业目光就投射到这些可能性上。

篇5:德国工匠心得体会

在世界500强中,虽然大的德国企业不多,但至少有1000个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是德国企业。除此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制造”拥有无数个百年老店,秉承着一以贯之的传统,从优秀到卓越,成为基业长青的典范。例如1731年成立的双立人公司,最初推出了“双立人品牌”厨具和刀具以及各式西餐餐具,后又逐步延伸至不锈钢桌面产品、军刀和美甲产品等,成为制造优质不锈钢制品的行业领导与先锋。

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德国制造背后的“工匠精神”。揭秘一:面对热火朝天的中国互联网思维,德国企业为什么不热炒? 以保时捷为例。三条立本哲学:

一是品质精神。这里组装一部车只需9小时,后序检测调适需要5天,出厂则需要数月。保时捷的订单最快也需3个月,有些配置高的甚至需要提前一年预订。尽管需求旺盛,但该企业并不急于扩张。保时捷共有7500组装工人,6500研发和服务人员,可见研发和服务在该企业的重要性。

为保障品质,保时捷除玻璃和发动机外,均为手工组装。挡风玻璃过于沉重,机器人操作更精准严实,而发动机拧螺丝较单调费力,也由机器手代劳。而其它工序均为手工组装。所谓工业4.0的优势,表现在订单处理和生产自动化上。在保时捷工厂,工人负责组装,机器人负责搬运,全场通过WIFI遥控和联络,井然有序。好的工人永远比机器人更精准,更有灵活性。这就是制品与艺术品的区别。

二是不盲目扩张。保时捷保持着细水长流的生产节奏:从来未有所谓淡季,即便金融危机时也不淡。介绍人员的解释是,保时捷的需求是不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因为这个群体不差钱。

由于受厂房限制,又处于市区,保时捷每天只能生产200辆车,年产不过6万辆,仅二三百亿元的产值,和其他汽车巨头动辄上千亿产值无法类比。不轻易急速扩张、不愿加班,与其说是德国家族企业的特点,不如说是德国企业的普遍特点。

三是精益精神。虽然保时捷在德国其他城市也有一些生产工厂,但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发动机,以及整车的组装,都是在斯图加特的工厂完成的。其中老技工的技艺(know-how)是核心竞争力。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成为品质标志,除德国人动手能力强、讲究精益精神外,技工教育是关键。德国实行双向教育,学生们在初中开始分流,大部分去了职业技术学校。在德国,熟练工人很抢手,由于这方面短缺不得不到南欧进口技工,高级蓝领也比普通白领收入高,企业领导人也经常从蓝领中提拔。

保时捷这类德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老带少、传帮带式的师徒制,这样技艺(know-how)被传承下去;而家族企业的长期稳定又让企业哲学、企业文化得以传承。是工匠精神、家族传承和现代科技形成的铁三角让德国制造立于不败之地,仍凭互联网的风口不曾动摇。

所谓互联网思维不过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能让产品行销全球、企业基业长青。揭秘二:德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上市?

德国咨询公司Berlin Partner 国际事务负责人Thomas Einsfelder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德国的股市不发达。”

Einsfelder解释说,德国98%都是中小企业,因为德国的股市不发达(全德国不过800家上市公司),他们很难在把公司做好之后立刻拿去上市,圈钱退出,因而不得不做更为长远的发展规划。而这些中型企业中,有很多都是家族企业,他们比较“一根筋”,信奉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经营哲学——“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们不会纯粹追求利润,也不擅长资本运作,更是从来没想过上市。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德国股市的不发达。“不过,也正因为资本市场不发达,许多德国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都会老老实实地把产品做到最好,把管理做到最好,反而让德国的实体经济变得特别强大。”

目前,对中国企业影响最大的可分为美国模式和日德模式。美国模式以连锁模式和互联网模式为主,做快做大,上市扩张,以尽快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为目的,手段是价格战、营销战和资本运作。与此相对的是日德模式,与其家族企业和民族性高度相关,本份、执着、技术控、完美主义,区别于美国的高速扩展模式、上市模式,因此日德鲜有超级互联网公司诞生。

美国模式对中国企业影响甚巨。集中的表现就是“唯上市论”,导致的隐忧正在成为问题。好像一上市,企业的问题就一了百了。对照当前上市的浮躁之风,日德家族企业步步为营的作法更有借鉴意义。

德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上市?因为德国企业中92%都是家族企业,有些是业界翘楚,有些是“隐形冠军”,比如化工医药界人们耳熟能详的拜耳、汉高、默克……家族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念旧”。

上市重要,还是将企业打造成命运共同体重要?金钱能长久维持一个命运共同体吗?钱聚人(心)散的现象在中国企业中并不鲜见。揭秘三:德国制造为什么能行销全球?

德国版工业4.0的基础是其精益制造。换句话讲,是德国制造“+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工业4.0首先要求你的2.0、3.0要扎实,扎实的工业基础,扎实的企业制度,扎实的技工队伍。

“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其过程最值得被当作廉价代名词的“中国制造”借鉴。直到上世纪初,“德国制造”仍是以山寨别国为名,而今天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这一逆袭过程中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功不可没,家族企业的传承不可或缺。

疯狂的股市,最终需要坚实的产业来支撑。“妖股”股价再攀升,也要回到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面上来。中国经济的转结构、上档次需要基本面上的改观,这个基本面就是中国制造的智能化和精益化——其中,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是需要把持不变的精髓。揭秘四:德国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启示?

德国以家族企业为主,但只有10%的家族企业能传至第四代。看来,在德国“富不过三代”这个定律也成立。但10%成功传承的企业一直积累下来也是相当可观的。

德国家族企业也讲求家道家风的传承的重要性。各知名家族企业都建有自身博物馆。精诚的员工是企业“做久”的另一重要元素。企业竞争力来自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谁创造的价值?是员工。你不妨将员工当内部客户善加对待,小心呵护。

对于尚年轻的中国家族企业而言,面临的问题是接班人太少或二代不愿接班的问题。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制度,中国家族企业只有传下一代。但前提是企业要先经营好自己的家族,这是所有事业的根基。只要这棵“家族树”还在,事业不在二代,或许可以在三代、四代有“真命天子”出。当然,首先要保障财富安全,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工匠精神”是低调的,耐得住寂寞的,是不哗众取宠的,是冷眼旁观的,是忠于内心的。所谓“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篇6: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关键词:工匠精神;行会;宗教改革;双元制;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69-3

0  引言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德国人的严谨与精确。比如,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认为准时到达是显示自己能力的第一步,甚至德国的城市公交系统都可以按分钟准时到达。德国人一丝不苟,那根丝只有千分之一米,这是制造精密仪器的根本,德国产品,从LAMY凌美笔、双立人刀具,到格拉苏蒂手表、西门子、奔驰和博世,代表着结实、耐用和精美,是高品质的象征。德国制造的成功,与德国人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对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在德国,百年企业到处都是,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产品,从“小公司”渐渐成为拥有百年以上历史、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被世人称为“隐形冠军”。

德国“工匠精神”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技术技能方面,即专业精神。工匠,是长期受到职业训练而培养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职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为工匠。

第二个层面是职业态度方面。工匠精神,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三是耐心和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

第三个层面是职业观念方面,即职业神圣和职业平等。德国民众对职业普遍怀着敬畏感,德国人一旦决定好职业,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穷尽一生磨炼技能,并且通过职业成就获得社会尊重,这是德国人爱岗敬业的民族心理特征。另外,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家基本没有差别,这种民族心理使德国民众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不会轻易更换工作。

德国“工匠精神”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很难做到,这是为什么呢?要深刻理解德国的“工匠精神”,我们必须了解这种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必须从文化基因的高度去认识,只有读懂了它背后的文化基因,才能加深对德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学习。

1  工匠社会是德国人尊崇技术和工作道德的社会因素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这种结构形态使国民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形成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经济和文化两种因素长期对国民产生影响,经历历史的积淀,就形成了国民性格。

为了生存,德意志民族早在中世纪就认识到手工业的重要性,为了保护城市手工业者的利益并调整成员的经济关系,手工业者组成行会来控制生产质量和数量以减少竞争。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等级制度中,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身份分为学徒、工匠、师傅三个等级,工匠已成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师傅招收学徒并教授技能和公民道德,还要为学徒提供衣食住行。一个人成为学徒则意味着就业有保障,很容易做到做工自养。当学徒完成学徒制时由师傅向行会提出申请,行会审核通过才能够从学徒转为工匠。如果要从工匠升级为师傅,还必须以较低的薪水为师傅工作若干年,直到完成了一件“杰作”得到师傅和行会委员的认可,才能够授予师傅称谓,所以“师傅”(Master)是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从工匠升级为师傅意味着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提升,因为师傅是独立的手工业者和行会成员,能够单独从事经营活动,能招收自己的学徒和工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从中世纪开始,德国社会逐渐呈现出工匠社会的特点, 由师傅和助手组成的工匠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手工业者和小资产阶级承担了社会的领导和教育责任,将工匠精神在所有其他阶级身上打上了它的烙印[1]。 由此可见,工匠阶层对于德国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理解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德国人重视技术和重视技艺的感情。

中世纪城市行会对德意志民族的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社会轻视体力劳动,体力劳动由社会最底层的奴隶承担,手工业劳动由社会中间阶层承担,而社会的特权阶层则享受自由悠闲的生活。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人们认为上帝把工作托付给了每个人,因此工作是人的本分,中世纪人们已不再把工作,特别是体力劳动看作是低等的价值了。历史学家埃里希·卡勒尔提出,行会文化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对社会精神的首次体现,特别是城市行会对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强调,繁衍出了新的社会公共道德,即工作、勤勉、细致、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并将行会成员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作为评价人的价值标准。在行会中,任何人无论他的背景、社会地位、信仰或族群都必须遵守共同的社会道德,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城市行会公共道德成为社会中间阶层的道德,并成为市民道德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宗教改革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宗教渊源

德国是著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公元1517~公元1546年,马丁·路德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改革的胜利不仅使欧洲发生了巨变, 尤其重要的是改变了德国人的命运和思想精神[2]。路德的宗教改革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和“两个世界”的理论。“因信称义”源自《圣经》的《罗马书》,是基督信仰中一条重要的教义,主要思想是:神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路德从 《罗马书》中的因信称义引申出人的灵魂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和依据,人们不需要依靠教皇和圣礼,只需要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流。这一观点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通过繁文缛节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入天堂是根本冲突的,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精神枷锁。路德的“两个世界”理论认为上帝建立了精神世界和世俗世界。精神世界只存在于真正的基督徒中,它的领袖是基督,基督徒享受着基督徒的自由 , 世界上的法律和权威都不能高于基督徒的天良之上。在世俗世界里,君权神授,基督徒也和其他人一样,需要服从上帝的旨意,服从世俗权威 ,也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可以当兵,可以嫁娶。

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是德国人工匠精神的写照,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路德的宗教改革则进一步将世俗的东西提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 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即上帝安排的任务,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样工作,生产一件产品,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了神的荣耀”,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这种对工作所赋予的神圣意义具有重大的作用,因为宗教律令所产生的约束力,是其他任何一种道德准则无法比拟的,从宗教约束力中繁衍出来的道德精神, 与一般的工作道德有着本质的差别,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关自己灵魂得救的大事, 不是为了满足上司、权力、金钱,它不是外来的命令, 而是在信徒心中产生的强大自律[3]。

路德及其后来的路德派的职业思想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人:一是将世俗工作视为神圣,并以虔诚的心去从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与合作,不过分注重职业的形式;三是极其安心于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一旦选定了一个职业就要一直干下去而且精益求精,代代相传。

3  德国职业教育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摇篮

回顾人类职业教育的历史,不管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最早的职业教育形式就是学徒制,尤其在中世纪的欧洲,行会学徒制非常盛行并形成行会制度。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大工业生产时代由于流水线和劳动分工,劳动者需要学习的不是整个工艺流程,而是单一工种的单一技能,这种技术变革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大量而且快速培养具有简单技能的职业教育形式,传统的学徒制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中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而逐渐瓦解,职业教育的形态由以工作场所本位的学徒制转向以学校本位的学校职业教育,一些专门针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德国的实科学校、法国的工艺学校、美国的文实学校,英国的技工讲习所,都是通过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著名实践。

在工业革命后的100多年中,学校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生产需要的初级技能劳动者,也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然而,二战以后生产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以及管理方式又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科技升级,消费市场对大宗标准化商品的厌倦,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的出现,企业生产及管理模式从泰勒式向精益型转变,现代企业需要的是熟练的、多面的、灵活的技术工人,然而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环境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学问化”问题,使学校职业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正当人们以为学徒制已经被抛弃到历史的故纸堆的时候,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对学徒制的重新审视。双元制是将工作本位培训和学校本位教育紧密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形态。 双元制要求将学校本位的知识/理论学习和企业本位的技能学习相结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责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学徒有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徒制一般为3年,学徒完成学徒制后通过行业协会的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包括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双元制大学。前者属于德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毕业后颁发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就业者必须接受正规教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德国人认为,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转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正因为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高度认同,成为技术工人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尊重,所以在德国约超过50%的青少年都选择不上大学,而是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在接受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后进入社会。德国双元制被誉为鼓励和回报参与(非学术)职业教育的典范,也是德国向国际化推广的教育模式。为了吸引参加毕业会考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双元制学习,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许多联邦州开始着手制度变革,所有DAX股票上市公司都参与了双元制培训项目,2009年巴登符腾堡州的双元制培训成功并入高等教育,使双元制大学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这一教育模式向全国推广。

德国双元制大学跟双元制学校一样,学校使用“教学计划”,企业使用“培训规则”,每个学期三个月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种交替学习模式贯穿整个三年学习时间。学生在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和职业经验,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多了几年工作经验;双元制大学虽然和双元制学校一样采取的是双元制,但是比双元制学校更注重理论上的系统的深入学习,所以毕业生既具备企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更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属于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能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同时因为有学士学位,为学生以后向上爬升提供基础。

“师傅”角色在德国双元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德国手工业协会和工商协会规定,企业提供的培训师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首先必须通过学徒最终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年龄至少24周岁以上;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技术和教学能力考试;最后必须获得师傅证。在德国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要通过更高级的职业、教育和管理三方面的能力测试才能成为“师傅”。师傅证的颁发也特别重视,它是在行业协会一年一度举办的晚宴仪式上正式授予,获得师傅证意味着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更有声望的层次,能得到更高的职业和社会尊重。在手工行业师傅可以作为法人独立经营企业,开店办厂,在工商行业师傅的收入明显增加,平均比技工增长4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并繁衍出了新的世俗公共道德。另一方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将工作提高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所产生的约束力, 从而在大众心中产生强大的自律,在工作时,人们以虔诚的敬畏的心去完成上帝给予的任务,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显示出其履行神圣的职责。最后, 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参 考 文 献

[1] 胡劲松.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3):4.

[2] 石义师.文明的幻象——20世纪西方历史文化的反思与诘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篇7: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

但是如今,在这个只有 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 2300 多个世界名牌。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曾经是带有侮辱性的符号

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

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里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

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

一位德国教授,他家里现在还有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产的木头箱子一样大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质量好,照样在用。我问他,“你还用这么老的东西?”他说,“是啊,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时发生在这收音机旁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可是比什么都要珍贵的啊!”

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式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战火摧毁,德国人非常心疼,因为德国人就是喜欢自己的文化。怎么办?德国人死活也要把当年的照片找出来,把当年的设计图找出来,一定要按原样一座座地重修起来。今天你跑到德国去看,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几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时代的风格。

德国有座王家歌剧院在二战中被美国飞机全部炸毁,德国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剧院是过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结果毁于一旦。怎么办?

二战后德国人就把这片废墟圈起来,搞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有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回去了,你现在再看这座王家歌剧院,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炸弹炸烂了以后又重新装回来的,这座建筑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

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

因此人们说,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

这位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是这样回答他的:“这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

当时那位记者反问他:“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管它什么义务呢?”

西门子总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我们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说到“天职”上去了,“天职”是什么意思?就是“上帝要你干的事”。

德国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

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

“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都是世界第一。

德国人生产的非工业用途的化学产品,例如清洁剂、洗手液、洗洁精,除了有清洁杀菌的功效以外,绝大多数采用了生物降解技术,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学成分,来将化学对人体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德国人生产的滤水壶,既能过滤无机有害物,也能过滤有机有害物,并富含镁元素。

德国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性质,既节能环保,导热效果又极佳,以至人们说,“使用这种德国锅具,一根蜡烛就能弄一顿美味佳肴。”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国人用的都是奶奶传下来的锅。

对德国人来说,任何一样厨具,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次,不需要买第二次,因为你一辈子也用不坏它。我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呢?

他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李工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

篇8:德国工匠心得体会

工业立国,品牌强国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德国每年都有28家公司入围,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五,与第四名法国非常接近。

世界500强公司数量还不足以代表德国经济的真正实力。中小企业数量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大多数属于个人或家族企业,对德国经济贡献巨大,出口额相当大一部分由中小企业创造,还提供了2/3以上的就业人口和55%的经济附加值。

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和社会历史学院院长哈特穆尔·贝格霍夫教授认为,德国中小企业具有六大特点:家族企业,专注及长期战略,情感纽带,代代相传,家长制及非正式性,独立性。此言不虚,实际上,德国许多中小企业即使成为世界500强之后仍然保留这些基因,而且逐渐升华为德国企业文化的共同特质,最终通过“德国制造”的品牌价值传递到全世界每个商业角落。

全球著名品牌咨询机构英特布兰德每年推出“全球最佳品牌i00强”排行榜,2015年有10个德国品牌跻身其中,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宝马、梅赛德斯-奔驰、思爱普、大众、奥迪、西门子、安联保险、保时捷、阿迪达斯、雨果博斯。在10个品牌中,汽车行业占半壁江山,有5个;其他5个品牌分属5个行业,分别为计算机软件、家电、金融服务、体育、时尚服饰。在过去几年中,以上十大品牌中的大多数一直位居百强榜单之列。

品牌影响力无疑是德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名义GDP排名欧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国家,德国还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2014年德国外贸出口总额达11336亿欧元,同比增长3.7%,而且贸易顺差位居全球首位。长期以来,德国出口量超过全国产出量的i/3,汽车、机械、化工产品、电子和光学产品等一直是核心出口产品,而且在钢铁、水泥、食品、饮料等行业也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国之一。早在1990年,哈佛商学院教授、“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包括日本)能够在如此牢固的国际地位中展示其工业的广度和深度。”

德国地处欧洲中心,地缘优势决定了它在欧洲中部的战略地位。另外,德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示范性高速公路、铁路系统举世闻名,港口城市汉堡以及直飞世界各地的航班为欧洲人提供快速便捷的旅行,这些都为德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5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以3.868万亿美元位居2014年全球GDP排名第四,紧随日本之后。其实法国国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比云南省还要小;人口8110万人,将近云南的两倍。但是云南省2014年GDP为1.28万亿元,只有法国的1/18左右。德国的经济实力,无疑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天的“德国制造”早已成为高附加值、精益求精的象征,德国产品无论价格高低都具备五大基本特征:精密、务实、安全、可靠、耐用。曾几何时,德国产品就像如今的“中国制造”一样,是廉价、劣质、低附加值的代名词。与英国、法国等近邻相比,德国是欧洲大陆的后发国家,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启工业革命的序幕,比英、法晚了几十年,在工业制造方面只能亦步亦趋,模仿、剽窃甚至伪造商标等违背商业道德的潮流席卷全国,经常打上“英国制造”的标签以次充好,甚至连政府都鼓励从英国进口机床回国拆解、仿造,来自德国的粗制滥造的低价产品对美、英、法等发达市场造成猛烈冲击。

1876年5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博览会上,德国机械工程学家、“机构动力学之父”弗朗茨·勒洛批评德国产品质量粗劣、价格低廉、假冒伪劣,在德国内外引发震动。11年后,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修改《商标法》条款,要求所有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明“德国制造”,试图以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规定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货区分开来。“德国制造”当时在全球商业领域的声誉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当时的德国企业界已经觉醒,“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质量,而不是廉价。”知耻而后勇,德国企业家抓住国家统一与工业革命的时代机遇,不到10年时间,“德国制造”已经超越“英国制造”的产品竞争力。1896年,英国罗斯伯里伯爵痛心疾首呼吁道:“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张伯伦曾经在一份经济报告中梳理出十几种物美价廉的德国商品,其中包括服装、金属制品、玻璃器皿、化工产品等。实际上,当时德国在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领域已经涌现出西门子、克虏伯、蒂森、拜耳等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

即便如此,“德国制造”的华丽蜕变以及德国品牌的全球声誉并非在这短暂的二三十年中迅速实现。这是一段以工业立国、品牌强国为核心的漫长而艰难的修炼之路,工匠精神是永不磨灭的德意志民族文化,在至少长达200年的德国商业史中,我们能清晰看到这两条主线交相辉映,贯穿始终。

德国商业史五大阶段:以工业制造为核心

德国商业史浩荡200年,从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来判断,大致可以分为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1815-1870年,破土萌芽。1815年,拥有39个主权邦国的松散组织德意志同盟成立,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创建,除奥地利之外的成员国企业家可以在共同市场从事经营活动。作为盟主,普鲁士将铁路建设作为德意志工业化的重要拉动力,机械制造、煤矿开采、钢铁工业、电气、金融等领域蓬勃发展,而且运输成本下降到半个世纪前的1/4。1826年,14岁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子承父业,镇定自若的管理家族铸钢厂的生意;1847年,维尔纳·西门子与机械师哈尔斯克创办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厂,1866年维尔纳·西门子发明直流发电机;1849年,德国第一家全能银行科隆亚伯拉罕·沙夫豪森银行诞生。这些企业开创德国现代商业史的先河,在此后几十乃至百余年中影响德国商业发展潮流。

第二阶段,从1871-1913年,飞速跨越。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直到1871年才建立,此前欧洲中部讲德语的大片地区长期一盘散沙,以致沦为列强的玩物。德国诗人席勒曾悲悯的仰天叩问:“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个地方。”西门子发明人类第一台直流发电机之后,德国逐步以“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率先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这种发明被迅速用于汽车、飞机的研发,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成为德国工业超越欧洲列强的第二大引擎。在工业飞速发展的1870年代,日后震惊世界的化工巨头拜耳、巴斯夫和爱克发异军突起,奔驰、戴姆勒、迈巴赫、奥迪、欧宝等汽车新秀上演速度与激情,西门子称雄欧美,德国商业繁荣程度和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称奇。经过短短42年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913年,德国人口增长到6500万,煤炭和钢铁产量均为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第三阶段,从1914-1945年,战火创伤。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之上更真实些。”德国曾先后两次挑起世界大战,企业家都伴随战争结局经受荣损盛衰的悲喜,京特、克虏伯戴姆勒一奔驰、容克斯、卡尔·瓦尔特、保时捷等都在战时遭遇冰火两重天的考验,霍希、奥迪、DKW和漫游者四大汽车公司则因为战争赔款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而选择合并,奥迪四环由此诞生。尽管德国每次在战后都能快速复兴,但希特勒纳粹政府对德国教育体系的彻底摧毁无法修复,此前德国人几乎包揽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20名诺贝尔奖得主在迫害的阴影笼罩中远走国外,1939年德国学生数量降到1900年的水平,创新体系几乎崩溃。

第四阶段,从1946-1990年,重建复苏。二战后,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后者延续德国商业衣钵。有学者评价,传媒帝国贝塔斯曼集团的重建过程相当于一部战后德国历史。其实,具有同样隐喻意义的还有保时捷、宝马、奥迪、大众、蒂森、京特等公司的复兴之路。从1950年代开始,西德的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25%,10年后有所放缓,然后又快速增长。到1960年代之后,以麦德龙、阿尔迪为代表的零售巨头悄然崛起,阿迪达斯、彪马两大兄弟品牌龙争虎斗,戴希曼鞋店风靡全球。随着1955年之后许多全球尖端技术逐渐减少对德国的限制政策,德国以“购买”的方式实现创新,在化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从美国、日本等企业手中购买技术,完成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到1990年柏林墙倒塌、东德与西德统一之时,德国已成为欧洲最大出口国,并且超越日本,几乎与美国相同,重回全球经济大国之列。

第五阶段,从1991-2015年,全球化与工业4.0。如今,奔驰、宝马、奥迪等任何一台德系车的价格都是全球同类产品的5-10倍,汽车已成为德国制造高附加值的代名词,博世也受益于此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服务商。拜耳、巴斯夫和赫希斯特以及汉高等化工企业在全球开疆拓土。由联邦邮局分拆而成的德国邮政、德国电信和德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大企业中,德国邮政是全国第二大上市公司,德国电信已跻身世界500强。途易集团与汉莎航空作为德国旅游航空业的代表,在全球享有盛誉。安联保险、慕尼黑再保险、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已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保险业巨头,2005年德国首次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服务业出口国,其中金融和保险行业发展最快。SAP、西门子、菲尼克斯电气等企业既是德国工业4.0时代的领导者,也是全球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制造时代的开拓者,德国“工匠精神”仅再次迎来繁华盛世。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洲经济萎靡不振,唯独德国一枝独秀,2010年GDP增长3.6%,位居七大工业强国之首,这种经济转型的奇迹与德国的工业基础和制造能力密不可分。

回望1815年到2015年200年间的德国商业史,五大阶段基本上都与工业制造密切相关,无论战争、经济危机、商业潮流、科技革命等外部因素如何影响,甚至是毁灭,德国工业制造的基石始终大而不倒,历久弥新。显然,这背后正是德国工业文化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力量。

企业家精神的力量

在过去200多年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德国都在战争、政权更迭、国体转变、版图变动的动荡中度过,既给邻国和世界带来灾难,也给自身沉重创伤。德国共有6次政治体制变化,两次对外侵略战争,两次有争议的统一,企业家群体作为精英阶层深受影响,他们在磨练中变得从容成熟,严谨务实,既有全球格局,也有历史使命。

德国的世界级公司都有危机和竞争意识,甚至已演变为企业文化。比如奥迪是“竞争是从来不睡觉的”,西门子为“过去总是开头,挑战在后头”,宝马为“只有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目标一致”。这样的企业文化加上根深蒂固的工程师文化让德国人视品质如生命,德国几大汽车公司各类质量管理人员有1.6万人,奔驰每天要从生产线上抽检两辆汽车,对1300个点进行全面检测,对所有协作厂商的零部件也要质检。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在2007年畅销全球,这本书主要讲述“迟钝的力量”,告诉人们“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并将“钝感力”定义为“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德国企业家身上充满“钝感力”,行事风格与中国的“慢工出细活”相似。“慢”是一种精益方式,是一种品质追求,速度、效率、规模等并非企业的价值导向,品质才是生命,是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率的保证。

总体而言,“德国制造”和德国企业家身上有七大共同文化特征:标准主义、精准主义、完美主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用主义和信用主义。博大精深的德国文化使德国企业尊重规律,精益求精,能以长远眼光专注于最初的经营目标,即便最艰难的关头仍不放弃。

对于大多数德国企业家来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比投机行为创造的财富更有价值,充满幸福感,他们相信长期成功带来的益处而非短期收益。德国企业大多从创业者的家乡、社区周边起家,利用一切和创造价值的资源,靠自筹资金缓慢发展,即使成为世界级品牌之后,也依然保持谦虚低调,严谨务实。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当追求财富与道德自律同步发展时,才能达到现代企业家的最高境界。”

正如菲立普·克劳契维茨在著作《巨人再起:德国企业的兴盛之道》中所写:“德国人性格中好的一面正是其彻底性,且通常会尽善其用。享有良好信誉的德国产品无处不在。作为消费者,德国人对需求提出了最高标准;作为制造商,他们自己组织生产,开设公司来满足这种高标准的需求。”他还总结说,德国企业快速崛起应归功于企业家的优良传统,如务实、乐观、努力、审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因此衍生出的相关制度与管理风格。

德国人的优秀品格源于职业教育和文化传承。早在14世纪德国就出现学徒制,各种各样的行业协会涌现出来,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技能培养。大约有70%的青少年中学毕业后会接受两年到三年半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每周有三四天在企业接受实践教育,一两天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如今在德国可以培训的职业有350多种。而且,德国技术工人的平均薪资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与白领阶层相当。学徒制度和职业培训体系不仅为德国工业强国战略提供大量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将遵守秩序、追求效率、重视品质、艰苦奋斗等文化传承后世。在德国的所有全球著名品牌中,都可以轻易感受到创新、高效、品质、勤奋等价值观。

遵循纪律并不意味着缺乏创新精神。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技术和信息流,而企业和制度是创新过程的关键,其中“企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另外,德国还有几百个新奇、专门的商品交易会和贸易展览会,为优质产品提供交易平台。这些元素和德国的文化、体育、艺术、音乐、建筑以及饮食、节日、时尚等碰撞交融,共同形成整个国家对外展示的创新形象,它蕴含在产品、品牌、企业、企业家精神的价值观之中。

相比之下,最近几年,互联网思维在中国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互联网行业的浮躁氛围正在向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迅速蔓延。然而,在德国却很少听说互联网思维,德国甚至没有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可是,当德国人抛出“工业4.0”之后,迅速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热潮。

德国继续引领时代变革浪潮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制造实力,内在基因则是工匠精神——工匠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努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他们穷尽一生潜修技艺,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即便粉丝经济、互联网思维等新话题席卷,他们依然提倡埋头苦干、专注踏实的工匠精神,这才是互联网时代最珍贵的品质。

回归即出发,在德国商业史中汲取商业文明和工匠精神的力量,我们将走得更远。

上一篇:贵阳市南明实验小学“十二五”(2011—2015年)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规划下一篇:公共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