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05-19

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共9篇)

篇1: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县委常委(扩大)会 会

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县农业委员会

2018年4月20日

今年以来,全县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以农业招商为抓手,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通过“三三三”工程建设,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总体发展势头强劲。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1、强化农业招商,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市目标任务为新增生态高效农业面积2.5万亩,建成2000亩成方连片的高效农业基地2个,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6个)。

一季度农委招引农业项目2个,总投资1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正在洽谈,农业招商团举办农业招商推介会3场,引进项目41个(其中:规模基地类10个、设施农业类28个、农产品加工类3个),总投资5.9亿元。

一季度全县新增生态高效农业面积1.23万亩,完成任务的49.2%;启动了9个2000亩成方连片的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其中瓜蒌基地、稻虾共作基地、荷藕基地规模达到2000亩以上(均未投产),预计可完成目标任务的150%,在此基础上正在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7个,预计可完成目标任

务的116.7%。

2、提升“一村一品一店”质量,聚力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市目标任务为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电商服务点全覆盖,创建区域公用品牌,新建电商标准化加工基地4个、销售1000万元以上“一村一品”网店2个,“一村一品”标准村达标率 50%,“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达标率70%,线上销售额增长一季度,启动5个京东宿迁馆乡镇分馆建设,与京东合作打造的东哥家乡礼品牌,正在把9个2000亩成方连片的高效农业基地按标准(即有基地、有加工、有标准、有品牌、有包装,质量可追溯,开展网上营销)打造电商标准化加工基地,千万元网店培育中。对照市级新标准,参照2017年统计数据,目前全县“一村一品”标准村(指村里有网销产品,有品牌、有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就业人口20人以上,年销售50万元以上)达标率31.9%,完成目标任务的63.8%,“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达标率65.9%,完成目标任务的94.1%,“一村一品一店”线上销售额5.1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8.4%。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一社一群一中心”建设(市目标任务为新增家庭农场120个、家庭农场集群和集群综合服务中心2个)。

一季度全县新培育家庭农场63个,完成目标任务的52.5%;全县新规划建设家庭农场集群3个,正在编制建设方案,待报市里审核。

4、全面开展春季绿化造林,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植(市目标任务为植树60万株,成片造林2400亩,创建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7个)。20%)。

一季度全县共植树近100万株,完成目标任务的166.6%;成片造林3000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5%;创建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9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28.6%。

二、存在问题

虽然一季度全县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农业结构总体规模不大。仅有瓜蒌、稻虾共作基地、荷藕超过2000亩,菜篮子基地、金针菜、农牧结合基地不足千亩。

二是“一村一品一店”质量不高。据2017年统计数据分析,全县销售额50万元以上有品牌、有生产加工基地的“一村一品一店”仅44家,距市级新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一号工程”,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品种,加快推进农产品分类分等、初级加工、专业包装、农残速检等设施建设,争取上半年全县新增生态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以上,建成2000亩成方连片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基地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同时,积极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

二是提升“一村一品一店”发展水平。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成并运营淘宝乡镇分馆,进一步提升培训服务能力,实施一企一策帮办服务,带动“一村一品一店”发展。同时,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把2000亩连片基地和有基础的规模基地打造成电商标准化加工基地,争取依托每个规模基地新培育1

个千万元网店。同时,继续实施东哥家乡礼品牌宣传推广,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1个,上半年培育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个、省级示范家庭渔场1个,启动2个家庭农场集群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强化集群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服务功能,为各类主体务农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新平台。

四是强化品牌创建。推进农业生态治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深化追溯体系建设,上半年申报认证“三品”30个、可追溯试点企业10个以上,完成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主要建设内容。

五是强化农业招商。精准定位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强化农业关键节点招商,加快引进培育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原料核心生产基地,致力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一批全产业链式产业集群。

篇2: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年初以来,以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深入推进区域经济稳步发展,指标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首季实现良好开局。

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呈现出诸多亮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工业增加值等指标高速发展,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去库存效果进一步显现。

亮点一:GDP同比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

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同期和上年末加快6.1和4.4个百分点,增速是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00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2亿元,增长9.6%。从贡献率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0.6%,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6.6%,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2.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5.1和5.7个百分点。

亮点二:工业增速创近6年来新高 一季度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31.6%,增加值2.1亿元,增长21.1%,是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占全口径工业比重为42.9%。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实现产值5012万元,重工业实现产值75550万元,分别比同期增长66.7%和31%,轻工业发展形势好于重工业。从行业来看,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三个行业,产值分别比同期增长21.3倍、1.9倍和37.5%。从产品产量上看,冷冻饮品4308吨,同比增长183.8%;塑料制品148吨,增长27.6%;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467吨,增长233.4%。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实现产值1529万元,集体企业实现产值3536万元,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值75497万元,分别比同期增长69.9%、33.3%和29.3%,国有企业增长最快。从骨干企业来看,润滑油分公司和三聚能源分别实现产值1.9亿元和2.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1.7%,拉动规模工业快速发展。

亮点三: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季度实现建筑业产值6574万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在外省完成的产值1868万元。增加值1775万元,增长47.4%,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从产值构成来看,建筑工程产值374万元,同比增长146.1%;安装工程产值6200万元,增长17.9%。从开工企业数量来看,19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中开工的有5户,比上年增加2户,分别为派博建筑和一正建筑公司。从签订的合同额来看,共签订合同额19121万元,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0178万元,本年新签合同额8943万元,促进了建筑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从企业经济类型看,2户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693万元,3户国有企业完成产值4881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25.8%和74.2%,国有企业仍是我区建筑业市场的主体。

亮点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981万元,同比增长92.3%,比上年末加快51.3个百分点,是12个月以来最好水平。从投资构成来看,建筑工程投资 万元,安装工程投资 万元,其他费用 万元,分别占总投资的 %、%和 %。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54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905万元,同比增长2.5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922万元,增长3.2%。三次产业分别占全部投资的8.9%、53.2%和37.9%,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从投资个数来看,全区共开复工项目1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个,实现投资4117万元,续建项目4个,实现投资8864万元。

亮点五:农业经济保持稳定

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12万元,同比增长5.4%;实现增加值3484万元,增长6.1%。从内部结构来看,实现农业增加值839万元、牧业增加值2507万元、渔业增加值5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5万元,分别占总量的24.1%、72%、1.5%和2.4%,畜牧业占比最高。从设施农业来看,全区依托棚室种植蔬菜、食用菌类

公顷、产量 吨,分别比同期增长 %和 %;瓜果类种植面积 公顷、产量 吨,与同期基本持平。从牲畜存栏看,牛存栏 头,生猪存栏 头,家禽存栏 万只,牲畜存栏量比同期略有增加,为我区农林牧渔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后续动力。

亮点六:去库存效果初步显现

房地产销售形势回暖,商品房销售174套,销售面积18166平方米,同比增长163.8%,其中现房销售面积3294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14872平方米。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8642万元,同比增长68%,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年的-0.2%调整为9.5%,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是我区一季度发展最快的行业。

亮点七: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有提高:2017年实现GDP111.6亿元,同比增长6.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亿元,总量在五区四县中列首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最高水平。所占比重在各县区和高新区中最高。二是产业投资占投资比重有提高:2017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产业投资14.9亿元,占总投资的49.5%,比5年前提高7.2个百分点,“三个一”项目顺利完成考核目标。三是工业投资占投资比重有提高:2017年实现工业投资14.2亿元,是2016年的1218倍,占总投资的47.1%,比2016年提高41.6个百分点,比5年前提高26.3个百分点。四是民营投资占比有提高。四是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开工率及生产能力从一季度的80%,到12月开工率达到92%,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全年综合能源消耗量70467吨标准煤,上年72514吨,同比下降2.8%,其中,企业用电量427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3%;原煤消费量10.5万吨,下降4.5%;燃油(汽油、柴油、煤油)消费量共计770吨,比上年增加76吨。

亮点八:消费品市场发展稳健

一季度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同比增长5.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增速在五区中处于领先位置。从行业看,零售业主导消费品市场。实现商品零售额19.1亿元,占总额的75.7%,同比增长6.8%,拉动总量增长5个百分点。从地域看,城镇市场快于乡村市场。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亿元,增长6.4%,占全区总额的71.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增长2.9%,增幅比城镇低3.5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企业中服装、鞋帽、针织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9.4%,化妆品类增长59.1%,通讯器材类增长85.5%,这三类商品增幅较高,体现了居民基本生活类消费较为活跃,对我区消费品市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整体走势,增速逐季递增,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81.6亿元,同比增长6.6%,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2个、1个和0.8个百分点,各季度增速在五区中均居第1位。零售业市场发展最快。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2.5亿元,同比增长2.1%;零售业47.7亿元,增长9.9%,占总量的比重达到58.6%,增速比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1.4亿元,增长4.5%。龙头企业支撑作用突出。中石油黑龙江大庆销售分公司实现零售额24.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占限上零售额的68.1%。昌升国际实现零售额4.1亿元,增长37.3%,占11.3%。2户企业对限上零售额增长正向拉动3.2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明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0元,同比增长6.1%,消费者注重提升生活品质和品位,消费内容由购买商品为主向购买更多服务转变。全区限上企业销售商品中,化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3.8%,通讯器材增长42.6%,金银珠宝销售额33.6%,而粮油食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7.6%,消费性支出由食品等刚性支出向穿戴等享受型支出转变,尊荣公司年销售轿车430台,销售收入144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73台和9184万元,2017年上半年人均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等服务性支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5%、20.3%和13.7%。

按限上限下看: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2%;限额以下零售额完成23.3亿元,同比增长0.4%,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1亿元,乡村消费口零售额11.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6%和7.2%,城镇市场好于乡村市场。按消费类型看:住宿餐饮收入3.8亿元,批发零售收入37.2亿元,分别占全部零售额的9.3%和90.7%,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主要靠批发零售业的拉动。在统计的限上企业27类消费品中基础型消费的吃穿类商品零售额占比略有下降,享受型消费的汽车、金银珠宝类商品占比有所提升。

经济发展亮点较多,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总的来看,上半年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实体经济困难、市场预期不稳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下半年是全区经济目标任务完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要紧紧围绕经济中心工作,及时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问题一:规上服务业发展慢

GDP核算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直接挂钩,我区上服务业企业数量不多,年末现存12户(高新区20户、萨尔图18户、让胡路14户)。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仅石化工程公司和神舟物流2户,营业收入高达5.3亿元,占总收入的79.2%,其余10户亿元以下企业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0.8%,总体呈现企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不多的发展态势。

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发展不均衡

规模以上服务业8大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行业共16户企业,营业收入为15.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数和营业收入的24.6%和75.6%。其他6个行业49户企业对营业收入影响较小,行业间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问题二:财税形势发展严峻

受“营改增”减税效应、减免税力度不断加大等影响,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2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亿元,下降18.3%。从收入构成看,税收收入6亿元,下降19.1%;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2.2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2亿元,分别占税收收入的36%和19.9%,是支撑财政收入的主要税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4%,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反映出全区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9亿元,同比下降10.2%,节支1.3亿元。从支出项目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亿元,同比下降2%。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户保障支出等5项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支出为6.8亿元,占总支出的56.9%,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在财政形势趋紧的形势下民生保障力度不减。

问题三:部分规模工业开工不足

部分企业订单较少,导致开工不足,影响经济效益下滑。华西尔木业、达华灌溉全年没生产,鸿固建材年营业收入不足2000万元,将退出规模管理平台,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下降100%、95.5%和42.7%。全年营业收入刚过2000万元的宇通润滑油、中泰科技等7户企业随时可能转为规下,并将成为2018年国家执法检查工作监测的重点对象。

社会销售品零售额有待增长

1-2月,全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4亿元,同比降低19.1%,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21.6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亿元,同比降低2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30亿元,同比增长20.4%。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0.30亿元,同比降低25.4%;商品零售1.13亿元,同比降低17.2%。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1.13亿元,同比降低15.6%;零售业零售额为1.13亿元,同比降低15.6%。

(四)财政收支有待平衡,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调整

1-2月全县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98亿元,同比降低1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降低29.6%。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0.70亿元,降低45.8%;非税收入0.43亿元,降低39.0%。

全县一般预算支出6.26亿元,同比降低33.8%。其中,财政预算八项支出合计为5.09亿元,同比降低3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0.35亿元,同比降低20.4%;公共安全支出为0.15亿元,同比增长34.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为2.97亿元,同比降低14.7%。

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转型发展抓好“四重奏”,突出石化关联产业抓提升,商贸物流产业抓拓展,城市型农业抓整合,全力以赴推进龙凤经济济稳中向好、好中求快。

(一)大力推进工业发展

一是依托地源优势,在“油头化尾”上下功夫,探索地企联合机制,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做强做大石化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龙凤工业品牌,引领带动全区经济振兴发展。二是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关联性强、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切实增强龙凤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监测与分析。敏锐研判工业发展中的新趋势、新动向、新苗头,开展对辖区工业企业尤其是规上与临规企业的专题调研与跟踪调查,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态势,破解企业运行难题,引导企业转优转精,确保规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临规企业快速成长,力争更多的企业在2018年上规模。

(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因地制宜,精准招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支撑,谋划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走出去,认真落实好领导包保、项目秘书等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与服务,力争签约、落地、开工一批对区域经济拉动力强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做好项目入库。加大对未入库重大项目的摸排力度,查找未入库原因。对于未开工项目,主动了解原因,解决症结,已开工项目积极完善相关手续,尽力做到应统尽统。三是积极去库存。继续推进各种购房优惠政策,刺激住房刚性需求,引导房地产企业优化房型结构,不断提高房屋开发质量和水平,推进房地产开发良性循环。

(三)大力推进农业发展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增加服务内容,加强地域品牌宣传力度,抓好城市型农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创意文化产业园、铁东坑烤一条街街项目。二是鼓励农民组建农村合作社,加强科技下乡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村经济聚集发展能力。三是以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为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棚室建设提档升级,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大力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

一是引导传统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思维,量身打造新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仅要努力把龙凤的购买力留在市内,更要争取把域外的购买力吸引进来,不断打开促进消费增长的新通道。二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大旅游投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推进生态观光、温泉养生、特色坑烤等旅游项目,打造旅游品牌,扩展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带动龙凤消费品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三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新的商品消费,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以提高服务消费水平为契机,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消费。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抚松县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结合本县工业发展特色优势,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加快绿色行业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快转型创新,增强工业发展后劲。2017年,抚松县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3%,是经济发展的支柱。通过目前发展情况看,抚松县传统产业增长乏力,工业支撑带动作用减弱,从而影响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因此,企业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造的步伐,以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一方面要鼓励帮助木材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等两大行业企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发展,不断改善产品结构,倾力新品开发,研发更适合市场的新产品,坚持以销定产、效益优先的原则,增产适销品种。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要加大力度扶持培育矿泉水制造和山珍绿色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工业增长的生力军,从而带动工业整体快速发展。

(二)抓好项目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实力。目前,抚松县要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把项目建设作为核心之举,谋划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争取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抚松。另外,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力促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建设,确保5000万元及以上等大项目及时竣工投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三)发展外贸经济,增强进出口贡献力。抚松县要加大对外贸企业出口的扶持力度,对重点外向型企业,加强跟踪服务,培育一批上规模出口企业和一批本地出口品牌龙头企业。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帮扶企业找准市场切入点,全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创新上下功夫,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增强综合竞争力,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提高加工贸易的档次,增强自营出口能力,引导更多的企业使用加工贸易方式开展进出口,不断增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

加强“准四上”企业摸排力度,培育经济增长点

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力度,积极推进“准四上”企业清查摸底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四上”企业名录库,扩大经济总量,培育经济增长点。

(二)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是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及时将“僵尸”企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剔除出“四上”企业名录库;“立”是要大力培育新动能,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降”是要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工业、建筑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积极努力“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轻装上阵”“精装上阵”。政府部门着力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稳步推进服务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经济“助推器”作用

服务业作为船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发掘和培育服务业企业,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强化政策扶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机制,不断提升服务业市场化、均衡化、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优化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推进农业向产业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注重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互联网+农业” 现代化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吸引农产品深加工型龙头企业进驻,发展生态型、科技创新型的现代农业;开展有机蔬菜种植加工、品质农家乐、特色农业采摘、花卉观光和特色农家客栈等业务。

(二)推进工业高端化发展。一要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二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等薄弱环节的扶持,引进更多高技术人才进入企业。

(三)因地制宜,补足服务业短板。一是根据四平市的民族、地域和气候特色,打造东北特色旅游业,如萨满文化风情小镇,冰雪旅游节等。二是开发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东北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山产品和地方食品。三是大力推动东北菜和朝鲜民族特色菜等特色餐饮业发展,带动旅游业下游产业发展;四是依托四平市地理优势,积极引导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

篇3: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1年第一季度末, 全县生猪存栏64.68万头, 同比增长10.85%, 其中:能繁母猪11.29万头, 同比增长26.57%;牛存栏11.53万头, 同比增长5.68%;羊存栏20.44万只, 同比增长6.57%。出栏肉猪49.15万头, 同比增长9.8%;育成优质仔猪66万头, 同比增长21.28%;外销仔猪36万头, 同比增长15.24%;出栏肉牛16734头, 同比增长27.27%;出栏肉羊57562只, 同比增长22.01%;出栏家禽58.62万只, 同比增长11.32%。1-3月, 全县肉类总产量53063吨, 禽蛋产量724吨, 分别比上年增长9.21%和30.92%, 其中:猪肉产量48816吨, 同比增长8.74%;牛肉产量2497吨, 同比增长26.17%;羊肉产量921吨, 同比增长4.42%;禽肉产量929吨, 同比增长11.39%。完成牧业产值 (现价) 49708万元, 同比增10.48%, 其中:猪的饲养产值41774万元, 同比增长9.79%, 占牧业产值的84.04%。

二、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全面展开

一是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已于3月4日全面启动。二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项目已落实草原禁牧承包面积3.0456万亩、承包户5户, 草畜平衡承包面积1.45万亩, 承包牧户4户, 落实牧草种植良种补贴0.268万亩, 承包牧户2户, 完成落实农田种草养畜户152户, 计划开展农田种草100亩。三是在中安镇大厦格和墨红清水溪流水启动新建2个万头猪场。四是计划新建千头养殖户10户, 现已落实1户。五是计划新建养殖示范村 (小区) 30个, 现已落实9个正组织实施建设中。六是新增生态养殖户2户, 现已落实3户。七是春防工作全面开展, 4月初全面完成春防工作。八是全县11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全面启动。九是对全县大、中规模养殖场、兽药饲料经营企业和定点屠宰场开展“瘦肉精”等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 确保人们吃上放心肉。

三、猪肉和玉米价格同比上涨, 牛、羊价格持平

1-3月, 全县活肉猪平均价格为13.72元/公斤, 同比上涨了40.86%, 猪粮比价达6.21∶1, 同比上涨了31.29%, 高于于6∶1临界值, 养猪进入赢利区域;仔猪价格15.82元/公斤, 同比上涨了67.23%。去骨牛肉价格45元/公斤, 带骨羊肉价格达35元/公斤, 与上年同期持平。每吨玉米价格为2210元, 同比增长10.17%;每吨浓缩料销售价为6000元同比增长9.09%;从猪粮比价上分析, 如果把5.5∶1 (国家标准是6∶1) 的猪粮比价作为富源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 当前每出栏1头100公斤的肥猪赢利156元。

四、生产形势分析和预测

从第一季度畜牧业生产情况分析, 生猪和仔猪价格同比、环比都持续上涨, 养殖户全面赢利。这次全国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生产的周期性作用。此轮周期自2006年6月 (猪粮比为4.371) 从低谷起动, 同年10月开始进入盈利期, 最高峰在2008年4月份出现, 猪粮比高达9.64∶1, 之后进入周期性下降轨道, 2009年5月步入产业低迷亏损期, 6月到达同年最低谷, 猪粮比为5.65∶1, 后受国家启动冻猪肉收储计划影响, 生猪价格趋稳回升, 12月猪粮比最高达6.47∶1。由于2009年年初国家出台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规定, 上半年进行了储备肉收储, 生猪生产能力尚未得到有效压缩, 产能整体仍处于供大与求状态, 因而从2010年2月上旬开始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进入本轮周期“W”型底的第2次探底, 6月触底, 猪粮比为4.61∶1。之后开始快速回升, 进入了此轮周期的上升期, 本轮周期 (2006-2010年) 和1995-1999年周期走势如同一辙, 都经过了2次探底。这次价格上涨, 可以说是这一轮周期内的规律性上涨。二是饲料价格上涨, 生猪养殖成本提高。目前猪肉价格仍在正常的市场波动范围内, 生猪生产也进入了此轮周期的上升期, 是生猪市场周期性变化的正常表现。预计今后两年在国家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 同时国家对生猪行业的调控手段将更趋完善, 生猪价格将基本维持在盈亏平衡线 (猪粮比6∶1) 附近小幅震荡, 生产将呈稳步发展的态势, 不会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富源县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主要是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 无专业化的生猪营销组织。二是畜牧龙头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还不强, 畜产品处于初加工阶段, 量小、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引发的畜产品安全问题可能会使消费者对畜产品消费陷入安全恐慌中, 对生猪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四是富源县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技术装备落后, 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不健全、设备不完善。

六、下步工作措施

第一, 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和政策扶持力度, 在扩大生猪生产能力的同时提升生猪生产效益。一是要在稳定发展我县能繁母猪存栏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现代良种繁育技术, 提高生产力。二是重点发展规模养殖, 继续提升规模养殖的比重, 实行标准化饲养。三是全面实行公猪定向化、母猪规范化、商品仔猪规格化、育肥猪生产标准化生产模式。

第二, 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防疫监管, 指导规模养殖场 (户)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做好消毒灭源和病死牲畜的无害化处理。加大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执法力度, 严防病害猪肉上市, 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工作责任制, 为畜牧业生产保驾护航。

第三, 培育发展畜牧龙头企业。要将发展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来抓。积极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 提高其加工生产能力, 引导龙头企业与市场搞好对接。

篇4: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

2015年一季度,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场持续低迷,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大幅下降,造船完工量企稳回升,重点监测企业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明显,生产经营形势较为严峻。

一、全国造船三大指标

1~3月份,全国造船完工9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7.5%。承接新船订单59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6.8%。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44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比2014年底下降3%。 1~3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8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1%;承接出口船订单5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9.6%;3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386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0.2%、84.6%和95.7%。

二、船舶行业经济效益

2015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48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4.6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船舶制造业524亿元,同比增长5.8%。船舶配套业129亿元,同比增长13.4%。船舶修理业24亿元,同比下降17.3%。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7亿元,同比下降14.2%。其中船舶制造业13亿元,同比下降31.4%。船舶配套业4.3亿元,同比增长52.2%。船舶修理业0.1亿元,同比下降53.3%。

三、重点监测企业情况

造船企业三大指标有升有降

1~3月份,54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造船完工87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6.1%。承接新船订单48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0%。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428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4%。

1~3月份,54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7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3%;承接出口船订单41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2.2%;3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35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2%。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0%、85%和94.5%。

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1~3月份,船舶行业88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3.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船舶制造产值464.1亿元,同比增长10.2%;船舶配套产值78.9亿元,同比增长16.1%;船舶修理产值25.9亿元,同比下降11.9%。

船舶出口同比增长

1~3月份,船舶行业88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出口产值397.2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船舶制造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10.3%;船舶配套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7.3%;船舶修理产值13.3亿元,同比下降8.9%。

企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

篇5: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经省统计局审定,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全年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6.82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45.96亿元,增8.0%。

1、农业生产平稳。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种植结构优化。小春粮食播面158.49万亩,与上年持平;油菜播面96.09万亩,增长1.0%。一季度新建特色产业基地6.18万亩,其中茶叶3.5万亩,巴药2.2万亩,蔬菜0.18万亩,食用菌0.3万亩。新增家庭农场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6个、专业大户260户。畜牧业 1 稳步发展。一季度,生猪出栏106.43万头,同比增长0.9%;牛出栏6.62万头,增长1.4%;羊出栏 25.13万只,增长1.5%;家禽出栏297.23万只,增长1.9%。肉类产量9.16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猪肉产量7.52万吨,增长0.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亿元,同比增长3.2%。

2、工业保持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比全省高1.9个百分点,增速居市州第7位、川东北片区第2位。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9%;重工业增长8.3%。

分行业看,全市31个行业中类中有24个行业实现增长。从前五大行业看,其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67.2%,对规上工业贡献率高达70.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 2 长27.7%,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6.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22.4%。

1-2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8%,比上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4.7%,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

3、服务业稳步发展。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与去年全年增速持平。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3%,金融业增长6.8%,房地产业增长9.1%,其他服务业增长9.6%。

4、投资稳中趋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8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8.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04亿元,同比下降10.1%;第二产业投资25.26亿元,下降28.8%。其中工业投资24.91亿元,下降28.5%;第三产业投资151.58亿元,增长20.4%。

分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76.36亿元,增长37.5%;产业投资24.38亿元,下降32.9%;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49.27亿元,增长3.5%;房地产开发投资30.45亿元,增长16.9%。其中,住宅投资20.44亿元,增长6.9%。

5、消费市场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8亿元,同比增长13.0%,比全省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高0.2个百分点,居市州第4位、川东北片区第2位。其中,限上单位零售额34.23亿元,增长17.1%。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吃、穿、用、居住、行类商品分别增长16.0%、14.3%、4 14.9%、16.7%、18.5%。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63.81亿元,增长13.0%;乡村零售额15.17亿元,增长12.5%。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26亿元,增长13.1%;商品零售70.72亿元,增长12.9%。

一季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1.02亿元,同比增长17.0%。

6、税收金融稳定。国税税收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1.0%;地税税收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14.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1亿元,同比下降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53亿元,同比增长20.1%。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90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居市州第12位。贷款余额664.31亿元,5 同比增长17.8%,增速比全省高4.8个百分点,居市州第6位。

7、就业形势稳定。一季度,工商登记新增市场主体4262户,新增注册资本111.66亿元。其中,新增企业957户,同比增长18.7%;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113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2户。城镇新增就业8307人,同比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1.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02亿元。

8、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1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3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提高0.3个和0.2个百分点,6 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居市州第1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元,同比增长9.5%,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回落0.2个和0.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居市州第6位。

9、物价温和上涨。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3%。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2%,比上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下降1.5%,猪肉价格下降12.0%,鲜菜价格上涨7.8%。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环比下降1.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比上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3月份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上涨3.7%,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3月份同比上涨3.8%,环比下降0.2%。

篇6: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平衡健康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7140万元,同比增长7.8%,完成年计划33.07亿元的41.47%。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617万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030万元,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4493万元,同比增长8.4%,完成年计划19.8亿元的52.77%。

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6294万元, 同比增长10.6%, 完成年计划1.57亿元的40.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490.9万元,同比增长87.8%,完成年计划1.36亿元的40.3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172万元,同比下降63.88%,完成年计划42.19亿元的17.8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432.5万元, 同比增长7.9%,完成年计划16.81亿元的44.56%。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 %,控制在目标103%的范围之内。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50元, 同比增长11.5%,完成年计划6556元的45.6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367.3元, 同比增长7.3,完成年计划22735元的50.0%。

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874万元,同比增长6.3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678万元,同比增长11.2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9034万元,同比下降8.35%。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总体形势企稳向好

全县经济在经历了去年的低迷后今年企稳向好,发展速度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7140万元,同比增长7.8%,完成年计划33.07亿元的41.47%,位列全市前列。

(二)规上工业发展速度较高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90.9万元,增速87.8%。2017年以来停产企业今年复产情况较好,目前除陇南长城果汁有限公司处于季节性生产外,其余5户企业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生产形势。

(三)第三产业稳定发展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4493万元,增长8.4%,相比上年同期增速4.6增加了3.8个百分点,总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一半以上。

(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放缓

上半年物价指数上涨2.3%,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仅上涨

0.1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企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严重偏低。一是虽然上半年虽然我县规上工业增速达到了87.8%的增速,但主要原因是上年大部分企业停产致使去年同期基数严重偏低造成,从总量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90.9万元,仅是2016年上半年增加值23790万元的23%,若想恢复到正常水平,还需几年努力。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结构不合理,个别企业的生产决定了全县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对全县工业起决定作用主要是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正是该公司去年的停产导致了去年全县经济总量的下降和今年上半年较高速度的增长。三是规下工业增速放缓,据调查反馈,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上半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137万元,工业增加值800万元,可比价增速为-0.29%,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今年沙厂及砖厂受政策影响,环保指标不符合要求等因素,85%的厂子关闭或停产,导致规下工业产值下降。

(二)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172万元,同比下降63.88%,完成年计划42.19亿元的17.82%。分月度看,3月份下降71.55%,4月份下降59.77%,5月份下降76.33%,6月份下降63.88%,降幅比1-5月收窄12.45个百分点。下滑原因:一是开工项

目少:去年1-6月共有在建项目156个,完成投资20.8亿,今年在建项目仅89个,完成投资7.5亿。二是投资统计改革(500-5000万元项目采用财务支出法计算投资完成额),使统计口径有很大改变,去年采用形象进度法,今年项目财务上支出多少就报多少的投资完成额。因此投资统计改革也是造成我县投资大幅回落的原因(由于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今年和去年的数据可比性差)。三是部分项目手续不全,无法入库或上报进度。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

1-6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32.5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同期(9.47%)回落了1.57个百分点,占年计划16.81亿元的44.56%。影响因素分析:限额以上零售额下降明显:1-6月份零售额增长率为-0.9%,同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通过报表分析来看,1-6月份果品类销售额下降较大,其中“湖南良源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1-6月份增速-17.7%;住宿业“XX县秦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6月份增长-1.6%。综合以上因素,导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出现下降态势。

(四)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

一是批发零售餐饮业增速放缓,影响三产增长。二是个别部门数据增减幅度巨大,高时很高,低时很低,影响第三产业核算,比如房地产业增速45.9,相比上年同期增速1.7增加了44.2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增速高达85.67,相比上年

篇7: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一季度,本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服务业”)整体运行情况好于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保持在11%以上,为第三次经济普查开展规上服务业全面调查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营利性服务业 的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1.5%,超过规上服务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速0.3个百分点。营业利润指标受到部分互联网公司销售费用激增影响,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但随着营销效果的逐渐显现,1-3月份累计降幅比1-2月份环比收窄。

一、营业收入增速实现阶梯式增长

十三五以来,本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实现阶梯式增长。2017年国际国内航运市场复苏,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指标主要受到交通运输行业恢复性增长拉动。今年交通运输业拉动因素减弱,但以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业为代表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强势接棒,拉动本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再上新台阶(见图1)。

图1 2016年以来本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变动情况

二、营业利润因营销费用支出较高同比出现下降

一季度,本市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9.2%,降幅比1-2月份收窄24.0个百分点。综合看,短期盈利指标下滑主要受部分新兴互联网企业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导致。利润降幅排名前列的企业都是具有较强竞争潜力的新经济企业。其中,大部分为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较高的营销费用和成本支出是在为未来的发展积蓄能量。

注: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指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国民经济行业,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数在50人及以上,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法人单位。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数在50人及以上,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法人单位。

篇8: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 企业效益提高。

一季度,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5.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一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95.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实现利税704.2亿元, 增长24.1%。

2.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大项目支撑作用较强。

一季度,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0.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0.3%, 增幅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其中, 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9.2亿元, 增长30.3%。

3.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商品销售较快增长。

一季度,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6.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7%,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其中, 城镇为1799.5亿元, 增长17.2%;乡村为136.6亿元, 增长14.9%。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5.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56.9%;家具类零售额增长50.5%;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45.3%。

4. 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 引进外资势头良好。

一季度, 全省进出口总额217.2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其中, 出口总额117.5亿美元, 增长19.6%;进口总额99.7亿美元, 增长11.3%。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4.82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2.5%。

5. 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价格继续上涨。

一季度,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4.6%,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 城市上涨4.6%, 农村上涨4.8%。一季度, 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6%。

6.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篇9:某县2018年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6年1季度企业经营运行质量特点

1.主要指标同比和环比都在下降(如表1)

同比主要指标:利润总额下降95.98%、出口交货值下降27.63%、产品销售收入下降15.24%、工业增加值下降12.10%,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利润总额。

环比主要指标:利润总额下降98.81%、出口交货值下降30.55%、产品销售收入下降24.70%、工业增加值下降22.73%,利润总额下降最多。

2.印机行业经营状况落后于全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步伐

印机行业主要指标节节下滑和全国制造行业的整体经济形势不同,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以下数据。

①中国制造业PMI走势

如图1所示,2016年3月PMI各项指数为:生产指数52.3%(环比上升2.1%),新订单指数51.4%(环比上升2.8%),库存指数48.2%(环比回升0.2%),从业人员指数48.1%(环比回升0.5%),供应商配送指数51.3%(高于临界点)。

根据专家分析图1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供需双侧启运,行业普遍回升,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显示经济运行基本态势企稳向好。简政、减税这些政府的利好效应正在初见成果。PMI重新回到荣枯线之上,也说明经济已经先行见底,经济在进行一段时间L形运行后,可能在2季度拐头上。经历8个月经济放缓后,中国整体经济于3月恢复增长,周三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财新综合产出指数从2月份的49.4回升至51.3,超过50.0临界值站上了荣枯线,创下11个月来最高值。整体来看,经济复苏在预热。

②全国累计工业利润总额发展趋势

从工业企业的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71.3亿元,同比下降14.5%,而同期民营企业实现利润3103.7亿元,增长7.5%。前2个月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8%,自2015年1~2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如图2)。但与2014年同期相比,今年1~2月利润仅增长0.4%,带有恢复性增长特征。

③全国1季度GDP完成情况

2016年1季度国民生产总值158526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2.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7.6%,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已占GDP比重56.9%,同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充分彰显产业升级。1季度经济特点为: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

3.2016年1季度企业经营状况

①工业增加值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指标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的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本期与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超过15%以上的企业分别是:北人集团62.0%、天泽太行45.7%、烟台金宝26.2%、精密达23.6%、天津长荣17.6%、菏泽生建15.5%。反映出以上企业依据市场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并产生效益。

②出口交货值指标是印机行业经营中的优势

出口交货值是企业通过外贸公司或自营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来料、来件加工装配等方式销售的产品价值。据统计印机行业有出口企业29家,占56.9%,其中出口交货值占产品销售收入20%以上企业是:江苏方邦97.29%、杭州科雷66.3%、瑞安华威45.7%、汕头欧格44.4%、温州科强43.9%、上海新星37.9%、上海德拉根30.8%、温州正博29.1%、浙江蓝宝28.3%、玉田兴业28.1%、烟台金宝25.0%、天津长荣23.7%、

③在多变的市场中,企业艰难前行

自从中央提出既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更要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这种大势下,印机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只有不断依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才可收到好的效果。下面将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公布如下:天津长荣12124万元、北人集团11393万元、航天华阳8100万元、陕西北人7250万元、高斯图文6373万元。

④每况愈下的平张纸胶印机企业(如表3)

现状:

A.胶印机生产企业逐步减少。“十二五”期间生产平张纸胶印机企业共10家,自“十二五”末减少至8家,上海光华改制,情势待观;潍坊华光破产,依法处置。进入今年第一季度江苏昌昇集团和威海印机经营极度困难,暂停报表,变为6家,企业数量减少40%。

B.胶印机生产企业销售指标大幅下滑。6家企业销售指标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全部为负增长,大族冠华跌幅为48%。6家企业2016年第一季度与2015年第四季度环比指标下滑,大族冠华环比下降57%,青岛瑞普环比下降40%。唯有中景集团和潍坊东航环比指标分别增长69%和12.3%。

C.胶印机生产企业销售平张纸多色机台数少得可怜。据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有6家企业,共销售平张纸多色机33台,与“十二五”期间单季平均销售209台的数字相比仅占15.8%。

趋势:

nlc202309081759

自2011年起进口机和国产机销售双降(见下图3和图4)。

A.以胶印机为主要印刷方式的书报刊市场萎缩和凹、柔、网、数等印刷方式的多样化而替代部分胶印印刷方式。加之电子产品和多媒体兴旺发展,冲击和吞噬印刷市场,造成胶印机利用率下降,设备能力过剩。

B.从技术角度分析,国产高档胶印机的综合实力仍抵不过进口机,无论在核心技术掌控上,还是关键技术环节的质量水平上,尚存在一定差距。据“十二五”期间统计,进口高档平张纸多色机累计为5137台/39.28亿美元(约合242亿元人民币),国产高档机仅销售305台/10.2亿元人民币,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5.8%和4.2%。

C.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平张纸胶印机产销高峰期已过,单一胶印机印刷时代已过,怎样再迎新高峰,创造新市场,仍须谋划。应当依照印刷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一体化,共同升级。大族冠华印后激光设备的延伸是一种发展提升的思路。中景集团坚守胶印机,下苦功,打造品牌,稳定产品质量,精细管理,力争在波动中前进获益。

D.另外,鉴于胶印机生产制造企业多年积淀的综合实力不可小嘘,应挖掘潜力,以壮士断腕之志介入新兴产业,走上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是十分好的机遇。大企业北人集团已作出典范,开始规划并积极行动;小企业潍坊东航的产品多元化发展,取得成效,稳住阵脚,持续健康发展。

⑤积极开展现代制造业服务,调整企业销售收入结构

企业转型升级中突出服务型业务的拓展,从本期统计报表中增加了“服务性收入”一栏。当前各行各业正在凭借服务的特色、服务的质量逐步占领市场,得以攻城掠地,实现快速成长。印机企业在此转型升级中,一定根据自身的特点,从零做起,做好规划,开展各种服务业务。从本季报表中显示开展各种服务业务的企业不多,仅有高斯图文一家,希望各企业根据“现代制造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的10项内容,研究和制定本企业的服务发展计划,以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

4.工业运行质量综合指数

从表3的运行质量综合指数看出,本季指标仅达到国家标准值的45.89%,相差54.11%,影响这项指标主要是总资产贡献率仅为1.61%,与国家标准值相差10.39%,流动资产周转率仅为0.43次,与国家标准值相差1.27次,还有成本费用利润率等项指标都与国家标准值存在差距。

2016年1季度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序

2016年1季度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如表4~12所示。

上一篇:让阳光照进幸福下一篇:青铜葵花(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