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2024-04-16

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共11篇)

篇1: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想把课上的精彩、上的高效率,就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准备中重中之重便是对学情分析。我认为要做好学情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了解学生的层次水平。有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智力、学习基础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设计课时,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上有所收获。

2、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后才能更好的设计教案。

3、了解学生的预知能力。老师要在课上做到游刃有余,就必须了解学生在课上会提出什么问题、你讲的知识哪些是他们一看就会,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讲解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会的不讲、难的重点讲”,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做到事半功倍。

4、了解学生对这节内容能预知那些,学生的基础怎样?相关的知识学生掌握得如何?学生对于这个内容的学习兴趣如何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认识水准,能理解哪些基本的基础知识,能具备判断 哪些是非观念等,作为老师在备课中要考虑,要分析。学情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了解学生的潜意识,教师要思考:相关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得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错误? 如果出现问题时教师如何设置台阶来解决难点?教师要在做认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思考:讲什么? 怎样讲?

5、.学生学习状况分析。所任教班级整体学习情况,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与老师配合比较好,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不同,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对学生个体差异也应分析,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个人的性格、气质和生理特征等与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关系。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研究。

6、课堂教学的分析。教学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因此,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一个大局意识,统筹观念,并要具备坚强的毅力,做到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总结。

篇2: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如何密切地配合好,与老师对学生情况是否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

我们大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的专家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这点事,不外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个老师为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创造一个很有趣味的情境。

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

下面我们向老师们汇报第二个题目——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在这里我想多少做一点解释,就是什么叫学生的知识需求,一般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自己主动举起手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想学习什么,您教我们得了,那个同学,老师我想学习那个知识,您教给我们得了,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对吧,小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这节课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大家就学习什么,是吧,这是很正常的。那么我在这时候谈的知识需求,就是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我觉得也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

第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我在上课时候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课属于思维反响过低的话,那么这节课您最好先别上,您好好再备备课。

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

五、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篇3:浅谈学情分析与优化教学

针对学情分析与优化教学, 本人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分析学生的知识点, 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1. 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 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来灵活变通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 明确这点很重要, 它决定着学习内容的选择。

2. 根据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 确定教学目标

要掌握的知识点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 所教班级的学生能达到的目标, 它决定了学习重点的定位。

二、找准学生的“三点”, 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我们应多考虑学生的注意点、兴趣点、兴奋点及优点, 采用对比、观察、讨论、演示、实践、拓展、评价等各种灵活多样的策略展开教学。

1. 找准学生的“注意点”, 抓住学生的“心”

老师上一节课下来, 经常抱怨某个学生今天太不听话了, 整节课注意力都不集中。可能是这个学生实在是不听话, 老师都没有办法, 可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 老师这节课有没有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的动力呢?特别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堂, 不管学生是上机实际操作还是理论知识时能认真听, 老师在设计时就要认真分析学生, 让学生有“心”听, 用“心”听, 全“心”听。

2. 找准学生的“兴奋点”, 让学生产生动力

学生“兴奋”了, 才有学习的动力, 我们的课堂才有活力。

3. 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 形成了内在的需要, 他才有达到目标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如在本课的评价手段上, 我回忆了一下平时我教学时使用的评价反馈情况, 了解这个班其他学科老师评价的方式, 要想让本节课一个个知识点都掌握好, 只有不断地吸引学生注意, 刺激学生的参与热情, 并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热烈课堂氛围, 我采用竞赛的方法。

三、分析学生“特色”, 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使“预设”在课堂上精彩“生成”

这里所说的特色包括“班级特色”和“个体特色”。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这两大特色, 不同的班级, 不同的学生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呢?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1. 多巡视观察

教学中, 教师面对的不是流水线上没有生命力的产品, 而是一群群有思维、有个性的孩子。有时候个别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 教师要多巡视、多观察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 从而及时给予挖掘。

2. 多倾听了解

倾听, 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 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让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 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 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 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 适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 完成第二次备课。

3. 多实战演练

信息技术教师常犯的毛病就是生怕学生这个知识点掌握不了, 那个知识点掌握不好, 就锁定学生机一直在“传道授业解惑”。殊不知, 学生听了什么时候用呢?相信学生, 多让他们动手“实战”, 一定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4. 多思考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重点做好反思的有效性, 从三方面去反思:生成与预设的差异以及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活动中的精彩片断, 理性思考……从反思入手, 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 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种反思, 可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行为, 可以使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 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因而是非常可贵的。

篇4:学情分析与中职基础课教学

关键词: 中职基础课教学 学情分析 有效互动

目前,中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样难逃厄运,教师之间谈得最多的是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考试成绩不好;而学生则抱怨语文教师授课平淡,文言文难学,教学太呆板,认为日后就业语文无用处等,造成教师课堂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则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大睡特睡的现象。

为什么在中职学校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中职教师忽视学生的专业要求及没有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因此,基础课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生理、心理的实际情况,在备课、上课与课后作业的设计上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从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标准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语、数、外处于学科教学的主导地位,相反,在中职学校,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数、外处于次要地位,学生往往将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放在学习的首位,认为在中职学校,学好专业主干课程才是重中之重,才对自己日后的工作有用。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标准分析学生的学情,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有可能乐学、好学。比如“导游专业”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导游专业的专业标准去设计教案和授课过程,导游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行社管理及导游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接待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导游的职责是为游客介绍沿途游览的名胜古迹和山水风景,让游客有更好的感受,同时解决旅途中的突发事件和常规生活问题的专业。因此,从事导游专业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就应当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要侧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经常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听、说”的环节。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紧密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从学生生理、心理、个性出发分析学情并融入备课与授课过程中。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90后”,甚至有些是“00后”,这些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她)们普遍受到父母及其他长辈的溺爱,从情感上看,他(她)们行事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沟通较少;在性格上,许多家长担心子女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幼儿园开始,甚至有的从出生开始就让他(她)们学习英语、读经,学各种乐器,不一而足,家长忽视他(她)们爱玩的天性,造成他(她)们普遍具有反叛意识,厌学、恶学情绪大。此外,过于富裕的生活、长辈的过多疼爱,也让他(她)们缺少接触社会的机会,他(她)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忍耐力差,没有吃苦精神,遇到困难和受到挫折时,往往产生逃避心理,容易自暴自弃;从行为上看,他(她)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对互联网的依赖更重,有些学生上课看电影、玩微信,有些学生会利用互联网查资料,但他(她)们往往脾气较暴躁,难与群体融为一体。

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不可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是正确分析学生学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

教师的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理论(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等)素养、操作素养(及时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工学结合等)。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热爱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所教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各种选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分析所教学生的学情,备课、授课才可能有针对性。

四、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所学各专业的操作技能。针对中职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差、个性躁动、自暴自弃、逃避社会、社会交往能力差等特征,语文教师不仅要在备课、课堂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文化基础现实和提高学生心智水平的各种生动有趣、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案与教学实施过程,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设计出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教案与教学实施方法。如针对导游专业的学生,应在提高学生的诵读与口语能力上下工夫,在提高学生“听、说”水平上下工夫,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选择地重点学习那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文章设计教案。合理整合学科资源,如学校可将景点导游词的学习融入语文课的教学之中,因为每一篇景点导游词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景点导游词的讲解教学于语文常规教学之中,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景点导游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水平。

学情分析是根本,只有做好学情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与授课,才有可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邵燕楠.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中国教育学刊,2013.(2).

篇5: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在此次的远程继续教育培训中,我有幸学习了刘德武老师做的《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讲座,令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正如开篇所引用的那句话,刘老师从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等三方面详细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

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达成默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列举了很多详实生动的事例加以详细说明,从而为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上展开相应的教学设立了有效的学习榜样和可行的教学模板。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的专家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这点事,不外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

一般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自己主动举起手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想学习什么,您教我们得了,那个同学,老师我想学习那个知识,您教给我们得了,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对吧,小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这节课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大家就学习什么,是吧,这是很正常的。那么我在这时候谈的

知识需求,就是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我觉得也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第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我在上课时候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课属于思维反响过低的话,那么这节课您最好先别上,您好好再备备课。

第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

第五,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六,关注隐性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关注隐性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关注隐性需求,什么是隐性需求呢,就是他明明应该有这个需求,但是他就是说不出来这种需求,这个靠老师,靠老师去发现,靠老师去预见是很重要的。

篇6: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复习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等信息不安全

2.复习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3.复习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4.增强增强抵制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集成合法、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介绍

2、黑客的相关知识介绍

3、信息时代的道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一、新课导入

师先出示 PPT 课件,公安部打击网络犯罪的视频,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关于信息安全与道德的课程。

二、学习与探究

(一)

我的复习我做主

学生根据学案的复习提示与要求,来复习什么是病毒、木马、黑客,毒的主要特征。并完成学案的知识概括。学生自主复习完成后,老师联系案例及题目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的梳理。

(二)合作探究 由于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就要保护信息安全,师出示课件,与生一起探究如何来保护信息安全:

①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

②安装正版杀毒软件,经常查杀病毒,并及时升级病毒特征库。

③安装查杀木马软件,及时升级木马特征库。

④安装防火墙,并及时升级。

⑤发现新的危害性强的病毒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尽量挽回经济损失。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生做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请做下面练习,看你了解了吗? 1、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用计算机玩游戏,计算机就可能被病毒传染,而使用 wps 或 word 等字处理软

件时,计算机是不会被病毒传染的B、计算机病毒是人为设计的有破坏性的程序

C、计算机一旦被病毒传染,计算机中存储的所有数据就将全部被破坏

D、计算机只要安装了防毒卡或带病毒防火墙的杀毒软件,就绝对不会感染病毒了

2.下列软件中不属于计算机杀毒软件的是:__________

A、瑞星杀毒 B、金山毒霸 C、360 杀毒 D、Windows XP 3.下列__________不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A、传染性 B、隐蔽性 C、破坏性 D、通用性

4.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A、磁盘和网络 B、微生物病毒体 C、病毒繁殖 D、程序运行

教师根据题目梳理知识点,指导评价

(三)

遵守信息道德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四)

我的收获

通过倡议书或者手抄报的形式,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同时选出小组中的优秀的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贴在黑板上,课下做成板报展示、学习。

教师小结。

(五)当堂自测题 学生完成当堂自测题 教师订正答案,讲解。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课程标准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

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本节课是信息知识的复习课,上课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对基本的杀毒等操作掌握,这节课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的第 5 课。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认识了计算机,并能利用计算机规范化地管理文件。在了解了以上知识后,教材选择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进入了“知识产权法”的世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2、从“对目前社会面临的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切入,通过对病毒、木马、黑客等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增强了保护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养成了合法、安全、健康地

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

《信息安全信息道德》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很高的兴趣,本节课是复习课,课堂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学新课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练习了杀毒软件的使用,上网查询了相关知识,所以本节课以理论学习为主。

学习方法上,采用学生自主复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班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当堂检测

一、判断题:

1、用杀毒软件可以清除一切病毒。

()2.若一台微机感染了病毒,只要删除所有带毒文件,就能消除所有病毒。()3.计算机只要安装了防毒、杀毒软件,上网浏览就不会感染病毒。()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二、选择题

1、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

A.生物病菌

B.生物病毒

C.计算机程序

D.有害言论的文档 2.下列行为可能使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是

()

A、不断的双击我的电脑

B、在操作系统中运行很多个正常程序把系统拖垮

C、使用外来软件或光盘

D、强行关闭计算机 3.下列对计算机病毒产生原因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A、操作方法不当造成的 B、人为制造的C、频繁关机造成的 D、操作人员不讲卫生造成的 三、合作交流:

1、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不遵守信息道德的行为,请举例说明。

2、在遵守信息道德方面,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信息安全信息道德》 学习效果分析 本课达标练习共设计了三个习题,侧重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检测,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

本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三种类型,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这节课中的重点知识。

其中判断题中 1.3.4 题全班有 45 名以上同学做对,正确率比较高,第 2 小题,很多同学的计算机知识不够,认为只要把感染的文件删除就没有病毒了,其实对病毒的潜伏性这一特征认识不充分。

选择题的三道题目学生们的正确率也比较高,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

问答题学生们只要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就可以,重点是让学生养成遵守信息道德的意识,能够处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

总之,试题设计总体上比较简单,学生能够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计算机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要让学生拥有先进的信息安全意识、良好的上网习惯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两个课时就能达到目标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事例入手,让学生明白信息安全问题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关切到我们每一个人,进而引导学生能大胆地畅所欲言,并可以通过交流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相关的结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意识。

总体上来说这堂课对于课标上的要求是已经完成了,但是对于我自己的一个设想还有一些差距,而对于这样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还需要我在以后的中去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加强。

篇7:体育与健康学情分析

现时的中学生,他们在心理特征方面大多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在学习中表现出好奇、好新、好问,同时独特性突出,逆反心理也较强,喜欢在集体中标新立异,在争辩中显示自己的能力,不喜欢机械的统一要求与墨守成规。他们随着生活常识与文化知识的积累,已具有一定的独特的分析、思考能力。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是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时刻,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平衡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

我校八年级有4个班,各有四十多人,是男女混合进行课堂教学,比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多种运动基本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专长,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依赖性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我校长期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学生有极大的体育学习热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具有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与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生性活泼好动,猎奇心理强,个性突出,体育活动热情高,爱表现自己,但他们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活动能力有限,而且自控能力差、集体意识淡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也大,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受外界影响等。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中就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更多地展示空间,还有、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后进生在各班级中都有存在,还有些是由于体质较弱、胆子较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这些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在体育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2)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3)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4)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篇8: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学情分析

(一) 环境因素

1.应试教育:大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基础英语教育普遍轻口语重语法, 而忽略了对于口语能力的培养。语法功底再为深厚, 还是纸上谈兵。三本学生对于自己英语要求更是不高, 只要过了英语四级皆可, 根本不会考虑还有口语能力的锻炼。

2.方言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是很标准, 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 因此从他们嘴里讲出来的英语同样也具有地方特色, 还不能和外国人交流。小到单词、音标, 大到句子、段落, 都受到他们方言的影响, 而说不标准。比如我教授的一个学生来自于安徽巢湖地区, 典型的/n/、/l/不分。

(二) 发音不标准:无可否认, 学生们还是受到中学英语教师口语的深刻影响。三本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和县城, 他们除了英语课说英语, 很少也不会有时间接触标准的英语发音, 教师是他们唯一的标准。

三、母语思维方式影响

学生们说英语习惯用中文进行思考, 然后翻译成英语来进行表达。比如:今天天气很好。就会造成如下英语:Today the weather is very fine.这样说出来的永远都是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表达非常不地道。

四、兴趣因素

三本高校的学生主要都是因为中学偏科或者没有突出学科导致从一本二本的学校录取中败下阵来, 但是却又是非常有潜力的学生。他们没有自控能力, 对于英语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差, 没有兴趣, 觉得英语很枯燥没有意思, 对英语口语更是只停留在自我介绍之类的高一水平, 或者觉得学英语没用。

五、性格和心理因素

部分学生由于很不自信, 缺乏锻炼, 不敢说英语, 害怕说英语, 我遇见过很多次学生回答:教师说中文行不行, 英语好难, 不会说。畏难心理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

大学生身心相比于中学生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维方式也向成年人进一步过渡, 在课堂上, 更是担心身边的同班同学会嘲笑自己的发音等等, 干脆闭口不说。这样英语口语能力永远难以提高。

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相应策略

(一) 在大学校园内多多举办英语角, 英语口语竞赛, 演讲比赛, 甚至是英文歌曲比赛, 英语电影对白朗诵等等活动, 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增加更多的机会使大学生锻炼英语口语水平。梳理学生们对于英语口语的自觉意识, 使其从被迫的锻炼变成自觉的意愿, 使拥有优秀英语口语成为当代优秀大学生必备的交际素质之一。

(二) 改变期末考试的判分方式。在期初和期末各举办一次英语口语测试。第一次考试旨在为每个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口语改进方案, 比如具体音标发音或者听英语原声带。期末口语测试旨在判定学生每个学期是否在英语口语上做了努力并有所改进, 总分计入期末成绩。

(三) 组成兴趣小组, 提高学习自觉性。同学之间互助锻炼英语口语小组, 以四人一组为最佳, 确保每周不少于4个学时的互助口语学习, 内容包括发音纠正, 口语对话, 话题论述等等。反复操练同一对话和话题, 这样才能确保效果。每周教师会有选择查看同学们的小组记录以及在课堂上随机抽查学习内容。

可以要求学生们在一起看美国大片, 背诵其中的经典台词和发音方式。趣味性更为浓厚, 学生们也愿意一起探讨这些话题, 小组的作用正在于此, 英语口语的能力则在于交际, 能够娴熟的进行交际, 基本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 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总结一些极其容易出错的发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出, 让学生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原声材料模仿练习并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例如, 电影对白, 演说词, 诗歌朗诵, 英文歌曲等。学生通过模仿不仅可以纠正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 也可以有意识地去学习纯正英文中的语调及地道的表达方法, 从而增加对英语的语感。

(五)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将英文短语的中文说法写在黑板上进行对比, 加深学生们的地道英语, 慢慢锻炼英语思维方式。例如说到苹果, 美国人会想起apple pie, 由此想到了mother的形象, 还可以说很多美国人喜欢在家里后院种上一棵apple tree, 而中国人说的“掌上明珠”则是表达为“the apple in one’s eyes”, 运用大量的对比手法教会学生。又如上例“今天天气很好”, 地道的表达应该为:It is a good day today.如此反复提醒和操练。

(六) 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介绍最新词汇, 一些文化背景, 加深同学们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将“要学”变成“爱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只有让学生热爱上英语, 才能让他们真正提高英语的口语能力。例如学习词组时候, 可选择一些游戏, 要求学生按顺序将自己所掌握的词组写到黑板上, 造句连成一个故事, 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词组的积极性。

(七) 绝不能放松对于基础英语的学习, 积极跟进学生们的语法知识的操练, 减少口语中的语法错误更是当务之急。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上的纠错, 规范化学生们的口语, 切忌过于随意表达, 手舞足蹈, 连猜带蒙弄清对方的意思。

(八) 因材施教, 营造轻松氛围, 激发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氛围, 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在练习难度从易到难, 尽量把问题按照学生的水平有意识地区别开来。当同学们不再害羞, 敢于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时, 教师应格外注意给学生纠错的方法。对每个人不同的错误,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 学生必然能够改正;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教师都应该注意到, 并及时地予以鼓励, 教师的认可最能激发学生的信心。

总之, 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正确策略, 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目的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程序要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等。只有这样,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桢福, 英语高级口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杨文香, 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口语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9

篇9:分析学情与修炼语言

关键词:分析学情 修炼语言 两架马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044-01

所谓学情,就是对学生在达到新的教学要求前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趣状态、意志趋向、思维特点、实践探索能力等知情意行信息的总称。学情的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学情分析与修炼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们如同两架马车,共同拉动着教育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脱离了学情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脱离了语言的学情也只是空中的楼阁。因而,课堂教学必须要分析学情,修炼好语言,那么应该如何去做呢?

1 分析学情

(1)分析学生的年龄情况。一般来讲,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相应的概念和规律;高中生则主要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并且要能利用概念进行复杂的判断、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预设不同的教法,因地而异,因时而变!

(2)分析学生知识储备情况。进入高中的学生,一定要分析本学科初中时的内容,例如,上初中时,很少化学老师提到酸碱盐的概念,所以进入高中一定要细讲。还有,初中时,一般对离子的书写要求不够,进入高中时一定要强化等等。而对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生活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这些知识经验。通过几年的的教学,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对于学生而言是易错点,这些就要加强训练。例如,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不存在,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这些易错点我们要多积累总结,碰到时要反复提到,这样学生就会少犯错了。

(3)分析班级的总体“性格”情况。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所以我们要时常提醒他们要冷静,多思考;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这时我们要多鼓励,给他们信心。班级性格是这样,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长補短。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了学情,授业解惑还要依赖教师精彩的语言,那么如何修炼语言呢?

2 修炼语言

(1)修炼语言的准确性。只有准确运用语言,才能明白无误地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如:“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而应该说:“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还有一些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而一直沿用至今,但其涵义不能从字面上加以理解。如碳水化合物,不是指“碳”和“水”的化合物;“电离”不是先通电后离解等等,教师只要通过比较分析,准确地表述每一个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地剖析概念中重要的字、词含义,学生就能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

(2)修炼语言的激励性和启发。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与启发。学生对某个问题提出的看法,要认真对待,多进行启发与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注意真诚地赞赏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我们记住教学中应该常用的一些话:“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你们真会问,一下就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很好”;“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灿烂”等。

(3)修炼语言的幽默性。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如在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我用了拟人化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遇事圆滑,形象暗淡无光。总之,教学幽默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教学艺术,也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富有幽默的教学,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纠正了学生的缺点,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4)修炼好语言的谐音化。利用中国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点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这是常用的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材里,如,在讲解金属密度知识点时,金属中锂最小,锇最大,我总结“我大你小”,同学们欣然接受了。再如,电解池这一节中,规定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氧”与“阳”正好是谐音。又如,原电池的正负极得失电子情况,正极就是“+”电子,负极就是“-”电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意不断总结,诙谐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5)修炼语言的口诀化。化学教学中许多的知识点的总结讲解,可以编写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总结“关系式,关系量,这根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根据比例列方程,求得未知写答案。”这样的例子还有:“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等等。口诀琅琅上口,生动形象,便于记忆。当然口诀的运用不能太多、太繁,要做到少而精,否则这种趣味教学语言也会失去它的应有作用。

分析学情与修炼语言,并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这些都需要千锤百炼、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进入较高艺术境界。分析学情,修炼语言是无止境的,要想攀登化学教学艺术的高峰,必须付出长期的、巨大的、艰辛的劳动,才能有所造诣,有所成就。愿更多的老师能够关注这些领域,愿更多的老师能够驾驭这两架马车,带领着学生走向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魏国栋.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徐世贵.素质教育与优化课堂设计[M].北京:大连出版社,1998,4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篇10:立定跳远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授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10岁左右,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并且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针对这个情况,在本节课中运用主题式情景教学,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学生在一年级时已学过立定跳远,有了一定的基础,养成,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和奖励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教学内容:立定跳远4—(2)综合活动

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材分析:

篇11: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与学情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学情分析: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学生易错点:

学生难找准观测点。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学生易错点:

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只是模仿着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而不理解只有凑成整十整百甚至整千数时,才达到简便的作用。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教材分析: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其中,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而这单元的内容是在这些基础上教学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易错点:

按要求求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 三角形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上期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知识秘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还重视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教学内容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并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易错点:

学生画高存在问题。

第六单元 小数加、减法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计算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集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根据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能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学生易错点:

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当位数不够减时,计算出现的问题如:50-4.12

第七单元 统计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展现数量的增减变化,除了观察折线统计图体会它的特点外,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折线统计图,通过折线的起伏来感受、体会它的增减变化。学情分析:

在前几册的统计教学的积累下,能较轻松地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而且,只用画点、连线就可以了,制图比较简单方便。学生易错点:

学生描点的时候存在问题,而且有些同学忘了标上数字。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关于数学广角的安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过程,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它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植树问题的典型问题: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例3借助围棋盘来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学情分析:

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易错点:

上一篇:小李特困生范文概括下一篇:领导外出学习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