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的教学反思

2024-05-01

超重与失重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超重与失重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推荐度:教学反思 推荐度:数学教学反思 推荐度:小班教学反思 推荐度: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超重与失重》教学反思

上课前播放神舟七号的影像资料和日常生活经验,创设物理情景,并希望使物理课堂更贴近生活,使物理知识真正走近学生。同时准备了一定量的小实验,据此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课堂上来看学生喜欢观察物理情景,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整个课堂教学中,利用物理情景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自我感觉本节课应该是一堂成功的物理课。课后一位平时上课不认真、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主动对我讲这节课自己不仅认真听讲,而且基本听懂。这让我感觉很欣慰。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本节课用弹簧秤来做实验,学生能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但若能进一步利用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塑料矿泉水瓶自由下落或上抛,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如果能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甚至是模拟实验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观察,从而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3.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这节课的实验都是事先自己准备好的,学生没有参与实验设计、探索的过程,也没有动手机会,没能很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这节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及运用的特例,牛顿定律及运用方法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有些实验可以尝试课前让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课上让学生自己做。比如课后就有同学马上提出日常生活中提重物时,突然提动重物,袋子容易破是不是与超重失重有关。课前如果由学生亲自参与设计讨论操作实验,这样可能更有效地让他们对物理现象及过程有亲身的体验,同时,在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更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科学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2:超重与失重的教学反思

超重和失重既是一个物理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物理概念。通过教学,学生一方面要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能认识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另一方面,学生要能解释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成因,并能准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这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演示实验与例题示范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能接受,但时间一长,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现象很严重,知识没有得到迁移和升华。今年,我校采用的是新教材,这也促使我在教学上要有所改革。本文,我就结合《超重和失重》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在物理教学上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讲课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给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我改变了原来以我讲授为主的做法,变讲授为启发与引导,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超重时,我重在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启发学生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总结实验结论,鼓励学生自己将实验结论抽象为概念,我只在最后做些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学习失重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组织他们相互探讨、研究,让他们自己学习并归纳知识。

二、重视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课的教学。

面对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学生们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觉得一个个物理现象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解开。物理学家正是从这些物理现象入手,去研究、探究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逐步建立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从而去解释这些物理现象。因此,物理现象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物理现象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们的一些感性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应该使学生认清概念所依据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的含义。概念的教学要思路要清楚,使学生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超重与实重》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有亲身感受的一些生活现象导入,诱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

紧接着,我按照三个“w”的顺序,同学生一道学习超重和失重知识。

1、what?(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此部分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自己逐步得出超重和失重的定义。

2、why?(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在知道了“what”的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思考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由结果反推原因,由结论导出条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演绎推理,从而获取新知识。

3、how?(超重和失重的应用)

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学了超重和失重的相关知识后,我再引导学生去解释课前所列举的一些物理现象。学生在解释这些现象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超重和失重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我又组织学生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适时地设置一些障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通过辩论,更深刻地领会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三、加强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强学生实验,特别是增强探索性的实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我尽管事先有所顾虑,但还是一改以往以我演示实验为主的做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而且是每两人一组,进行小组实验。做超重实验时,学生在我向他们介绍完实验器材、说明实验目的、提出操作方案、做出示范后,动手实验,然后,他们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物理知识。做失重实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实验,获取知识。实验过程中,我只是巡回答疑,维持教学秩序。

四、加强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要破除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

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我在教学中既准备了一些生活现象,又设计了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我总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并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最后自己归纳物理知识。同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在学完超重和失重的一些知识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篇3:超重与失重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一年级《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内容。传统授课过程中学生只能由教师的讲授得出超重与失重的含义, 缺乏对超重与失重的进一步理解, 更无法对超重与失重的现象进行体验。基于以上原因, 笔者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课件, 让学生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学习环境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 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 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超重和失重。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超重与失重现象及两者产生的条件;理解超重与失重现象的本质;能运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研究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提问、比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多种情境中找出问题实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设置情境和引导, 鼓励学生提问, 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借助课堂小实验、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网上资源, 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学会交流与合作、参与小组活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在超重和失重中对支持物的压力和悬挂物拉力的计算。

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提出课题

师:同学们是否看过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天的电视直播?让我们再一次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请注意观看宇航员步入外太空后所发生的现象。

(课件展示:神七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视频。) 学生们为宇航员迈出豁然、稳健脚步的一刻而感到深深震撼, 同时也引发了思考。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失重。

师:对, 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 人们经常谈到超重和失重, 那么究竟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呢?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神舟七号视频的播放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巧妙地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任务。教师适时地通过投影提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和本质是什么?

(二) 观察思考, 自主探究

师:请各小组打开素材库, 对其仔细观察并剖析原因。

学生访问网络资源库上的“多媒体素材”模块, 通过教师提供的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资源, 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情境, 认真思考, 小组内讨论交流。

观察学习完成后, 各组派代表对本组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描述, 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全体学生对代表的发言进行补充和评价。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霍金亲自感受零重力状态这张图片。他作为一位毕生研究重力和黑洞的物理学家, 尽管已经全身瘫痪几十年, 但依然怀有自由奔放的梦想,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生2:我看到运动电梯的动画。在加速上升时, 由于超重现象, 电梯内悬挂小球的弹簧拉长;加速下降时, 由于失重现象, 弹簧会收缩。

生3:我在视频素材库中看到了蹦极运动。我也曾尝试过蹦极, 身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 会急速下落, 感觉挺刺激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 教师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合理的引导, 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 在学习结果汇报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 网络协作, 学习新知

师:通过观看视频素材, 我们对超重与失重有了感性的认识。请大家打开“理论分析”模块, 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 分析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学生独立 (必要时可通过网络协作) 画出物体受力图, 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在脑子里形成清晰的脉络结构。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 运动加速度为a, 所受的拉力为F。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

师:请同学们打开“思维点拨”模块, 对超重、失重、完全失重三种现象的本质进行区分, 并思考物体怎样运动会出现此现象, 把学习结果发布在网络的学生讨论区, 并对其他同学的观点发表自已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究的同时, 可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 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教师的协作等。

学习讨论区情况汇总如下。

生1: (1) 超重是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 (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F=G+m a>G。 (2) 失重是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 (或对支持物的压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F=G-m a

生2:向上加速运动时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向上, 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说明物体加速度方向向上的现象为超重。

生3:补充一下, 向下减速时也会出现超重, 虽然运动方向向下, 但加速度方向却是向上的。

生4: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包括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时都会出现失重。

教师关注学生的讨论, 并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发现深层问题, 并学会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修改和完善。

(四) 课题小结, 点评提高

师:请完成本课小结。

教师适当补充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物体在超重或失重状态时, “视重”发生变化, 而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还是不变的。

2. 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 只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有关。

(五) 联系生活, 增加兴趣

学生阅读教师准备的“学海拾贝”中的课外知识, 了解关于宇航员如何在失重环境下生活,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六) 在线测试, 巩固加深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自我检测”页面,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 并通过网络汇总到教师处, 便于教师了解本节课的效果。

我将测试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 按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综合级, 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考试试题;第三层次为奥赛级, 注意配有题目的分析及提示。

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 并收集成绩汇总结果, 以便对本节课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优势及时评价与反馈, 突出个性评价, 以形成重差异性、重特色性、重自我性的个性化学习的评价体系, 让各层次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七) 课外探究, 拓展延伸

教师设计两个小实验, 作为学生课外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在实验中溶入本节课的知识点。

1. 记录人在体重秤上下蹲至静止的过程中体重秤示数的变化。人下蹲后突然站起, 情况又会怎样?

2. 侧面有一个洞的水瓶里面装满水, 让水瓶做自由落体运动, 水会不会从洞中射出来?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实验, 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培养学生“知识源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力求凸显出以下教学理念。

1.自主学习, 培养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 包括使用F l a s h工具制作出升降的电梯中悬挂小球的弹簧的变化, 努力通过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借助网络环境和资源, 让学生分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力求实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感悟。

2.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往往需要在课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提交给教师批改后才能得到反馈, 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在本课的设计中, 我们通过“自我检测”模块的在线反馈功能, 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 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篇4:超重与失重的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超重和失重”这一生活化物理情境的探究,进一步深化和活化有关牛顿运动定律的有关认知。相关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来界定:(1)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求学生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从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能运用力学规律处理超重和失重的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求让学生结合有关实验的体验,总结归纳超失重现象的有关规律,并从中对有关物理方法和科学思维进行体会;(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要求学生获取科学探究以及团队协作的情感体验,并从中品味到物理探究的乐趣

2教学过程设计

2.1生动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视频播放】视频1.游乐场中“过山车”项目进行中,乘客各种嗨翻天的尖叫和表情;视频2.电影《火星救援》中最后的高潮片断:马特达蒙乘坐“敞篷”火箭升空,火星轨道上其他宇航员以太空行走的方式进行营救。

师:过山车又叫“云霄飞车”,惊险刺激,我们在座的同学是否有关体验呢?火箭升空时,宇航员为什么会因为加速度太大而发生晕厥呢?在轨道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自由漂浮呢?相信你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会对上述问题有新的认识。首先,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这两段视频资料涉及怎样一些共同的物理现象?

生:超重和失重。

【课题呈现】超重和失重的本质是什么?相关规律又如何?

2.2层层铺垫,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问题分解】教师引导式提问: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一课题,你认为应该要对哪些问题进行研究呢?学生展开讨论并对问题进行了分解。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积极预设学生对探究目标的分解情况:(1)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如何界定?(2)超重和失重发生时,重力真的发生了变化吗?(3)超重和失重的产生条件?

【探究铺垫】引导学生对重力有关认识进行回顾并介绍辅助概念:视重。

师:无论是否是发生超重或者失重,我们都需要先处理三个问题,重力因何而发生?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测定某物体的重力?

生: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重力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重力可以用弹簧秤或台秤测量。

师:如图1所示的弹簧秤和台秤测量的是什么力?是直接对重力进行测量吗?

生:弹簧秤测量的是它与重物之间的拉力,而台秤测量的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因此,它们对重力的测量都是间接测量。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的重力与弹簧所提供的拉力(或台秤的支持力)等大反向。

教师总结并引发思考:上述情境中,我们将“弹簧秤的拉力大小或台秤的支持力大小”定义为“视重”,即看上去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的时候,视重与实际重力相等。那么,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视重与实际重力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态,视重和重力不相等。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同学之间相互配合,一学生将弹簧提着钩码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另一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中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实验细节:初始状态系统静止时,弹簧秤指针位置稳定,与以前所学相符,即示数为钩码的重力;弹簧秤上升过程中,指针先向下后向上,说明拉力的大小先变大后减小;弹簧秤下降过程中,指针先向上后向下,说明拉力的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师:实验过程中,钩码的重力有没有变?弹簧秤的示数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生:钩码的实际重力没有发生改变,弹簧秤的示数表示视重的大小。

师:也就是说刚才的实验过程中,视重有所波动,而实际重力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对上述视重大小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视重大于实际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视重小于实际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对超重和失重这两个词中的“超”和“失”二字,你有何认识?请彼此讨论,交流你们的看法。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适时介入各组讨论,以了解学生基于超重、失重以及视重等概念的理解情况,并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

师:请回忆一下之前的实验场景,你能说说哪些情况下发生了超重现象?3L有哪些情况下发生了失重呢?

生:弹簧秤提着钩码上升的过程中发生超重现象;向下运动时发生失重现象。

师:再好好想想,刚才的实验中,上升阶段只有超重吗?下降过程中也只有失重吗?

这是学生最容易发生误解的地方,教师务必让学生自我总结,及时将相关错误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引起他们认知上的顿悟。

生:上升过程中,弹簧秤示数先变大后变小,即先超重后失重;下降阶段,弹簧秤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即先失重后超重。

师:正确。超失重现象与上升或下降没有关系,那么具体说来和什么有关呢?动力学中联系运动和受力的桥梁是哪一个物理量?是加速度。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格来整理加速度与超失重的相互关系,看看它们之间有何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1,并要求学生完善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归纳,并总结现象发生的条件。生:结合表格可知,当加速度向上时,物体发生超重;当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发生失重。

2.3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认知提升

【理论验证】

师:您能结合运动状态进一步分析钩码受力特点吗?

师:失重情形中有一种特例,即a=g时,F=0,这一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深化认识】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电梯向上启动时,物体处于超重情形;电梯向上减速时,物体处于失重;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对应超重过程;火箭进入轨道后,宇航员飘来飘去的场景其实是一种完全失重,当然这一现象的解释还需后续阶段的学习。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超失重的概念以及规律,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交流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收获,最后布置作业。

3几点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基础和认知习惯,在充分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领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概念的总结和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有效体现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探究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设计在积极全面预设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同时,也留有灵活生成的空间,实际教学过程学生反响很好,效果显著。从这节课的设计,笔者总结出要想较好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设汁和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分析学情和教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高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也是实现“深度学习”不可缺失的前提,如何制定目标呢?笔者认为与教材与考试的要求相比,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显得更为重要,在制订目标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理解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主观兴趣上想完成的,客观学习能力上是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上应该完成的,这样才能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展开。在考虑学生具体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不同知识的学习要求必须具体。

(2)注重物理实验情境的创设

篇5: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王冬梅

12.30

教学课题:《超重与失重》

【教材分析】 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超重和失重现象发生。因此本节课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且运用超重和失重现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分析超重和失重问题时,加速度是关键。物体的速度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情况,只有加速度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情况.应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解题,必要时要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

“失重和宇宙开发”这个阅读材料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应组织学生阅读,还可倡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观看科技影视片,并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太空试验想象”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两者的产生条件;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提炼出模型的能力;增强学生能在多种情景中找出问题的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并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

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景和热情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提问,勇于创新;借助课堂小实验、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网上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2学会同学间交流与合作、学会参与小组活动; 【教学重点】完全失重现象。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的本质。掌握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或拉力发生了变化。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 杨立伟体验失重现象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那我们来看一下太空中失重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 超重失重只会出现在航天业?生活中会不会出现超重与失重现象呢?它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一体验什么是超重失重: 1 [提问]弹簧称是怎样称出物体的所受重力的?

让学生通过分析,加深对平衡条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弹簧称:平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称给物体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弹簧称读出来的数值跟其受到拉力对应,根据作用力与反作力原理,弹簧称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称给物体的拉力相等,所以弹簧称能读出物体所受到重力对应的数值。[提问]称同一个物体时,弹簧称的读数会不会发生变化?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做演示:在下面三情况下用弹簧称物体,同学观察读数有没有变化。

a加速向上;

b加速向下。

同学可以观察到弹簧称的读会比物体实际的重量或大或小,这样就可以引出课题,同时对超重与失重有初步的了解: 超重:视重大于重力 失重:视重小于重力

这两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变了吗? 物体在同一地理位置,所受重力是相同的,与运动状态是无关的,那么是什么使:视重与重力之间产生差异了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运动学描述

规律1:当物体加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规律2:当物体减速上升时,拉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规律3:当物体加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规律4:当物体减速下降时,拉力大于 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力学本质:

超重: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向上,F > mg 失重: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向下,F < mg

选定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表达式: F = mg ± ma与V无关。在失重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完全失重 演示实验:开孔的瓶子为什么不漏水?

完全失重状态: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零(即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物体 “好像没有重力” 的状态

思考(1):完全失重时为什么作用力为零 思考(2):完全失重的力学特征是什么 思考(3):还有哪些情况会产生完全 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的利于弊:(1)在人造卫星中所有靠重力效应工作的仪器都失效!

篇6:《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课题】超重与失重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选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学完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旨在让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牛顿运动定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2.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实验活动认识超重与失重的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产生的条件与实质。

3.教材内容安排

本节教材利用称体重和乘电梯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课课题,通过对超重与失重概念的理解,学会分析和解释超重与失重现象,然后再进一步了解完全失重的状态。

4.教材特点

(1)教材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由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再引导学生带着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航天技术。

(2)教材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借助已学的牛顿运动规律的知识,分析和解释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

(3)教材重视实践活动,有力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超重与失重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兴趣特点

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意识与接受能力较强,对于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及有动手操作的物理课堂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认知困难

学习了重力的概念之后,有的学生可能会望文生义,简单认为超重是重力增加,失重是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是重力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不能正确地观察,缜密地推理,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教材处理】

超重与失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电梯的升降、过山车等等,教材选取在电梯里称体重的模型来对超重与失重现象进行解释,这种方法难于在课堂上演示,不利于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超重和失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我通过改装弹簧测力计,制作了简易的超重与失重演示仪,让学生切身地、直观地感受超重与失重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超重和失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生活中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分析解释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学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实验和逐步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1)实验法

本节课注重以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分析归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和本质,突出学习重点。

(2)讲授法

通过教师形象生动、富有引导式的讲解,辅以实验演示、图片等,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对超重与失重概念的理解;同时综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并自己尝试分析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物理思维。

3.教学媒体设计

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像等,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同时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自制超重与失重演示仪、钩码、纸带、弹簧测力计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壁开一小孔,用不干胶将其封住,内装有色水。

【新课引入,提出问题】

1.游戏表演:神奇的水瓶。

教师与一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矿泉水瓶

2.趣味实验引入,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与学生用纸带拉着钩码向上运动。

教师撕开不干胶,有色水成抛物线流出,让水瓶自由下落。

提出问题:水瓶下落过程中水会不会流下来?会不会流到志愿者的脸上?

提出问题:能不能用一个手把纸带拉断?为什么纸带一开始能承受钩码的重力,而当我们用力向上拉的时候它却断了?而有的同学的纸带却没有断?

学生穿前后贴白纸的塑料雨衣站于水瓶下前方,让水流从其上方流过,流到其背上。

水瓶从学生面前自由下落。

学生动手用纸带拉钩码向上运动,体会趣味物理。

用已有认知和该实验现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生活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为课堂教学埋下伏笔:为什么水瓶下落过程中水没有流下来?为什么有同学的纸带没有断?

【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

借助课前的实验,逐步分析,让学生层层递进地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

提出问题:刚才实验中纸带断了说明什么问题?表示的是什么力增大呢?

力。

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学生回答:力变大了。是钩码对纸带的拉

学生思考,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

正确的认识: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是钩码对它的拉力。

超重与失重。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

【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感受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钩码,使其上下运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提倡组内交流讨论。

请一组同学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超重与失重?它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共同合作,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能力。

下运动时,读数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弹簧测力计上

【实验演示,分析解释】

1.利用自制超重与失重演示仪,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分析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情况。

提出问题:在上一个实验过程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

察与思考。

得出结论:发生超重与失重取决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改进方法。

介绍超重与失重演示仪,引导学生注意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总结 无关。

学生回答:指针变化太快,很难及时观察。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为了弥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太快以至于学生不能清晰地观察到超重与失重的受力情况,通过改装弹簧测力计,自制超重与失重的演示仪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超重与失重现象,并学会分析物理现象的本质,得出物理结论。

【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1.生活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状呈绝对球形,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

2、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失重条件下,熔化了的金属的液滴,形

物理走向社会。

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学生回想与讨论:生活中超重与失重的应

给学生讲解现代技术中超重与失重的应用。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所包含的物理本质,同时了解我国的航天技术。

篇7:“超重和失重”教学案例与评析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和完全失重现象。(2)理解产生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原因。(3)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进行分析。(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看录像、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2)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原因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体会到牛顿运动定律在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探究的成就感。(2)通过运用超重和失重知识解释身边物理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掌握物理规律是有价值的。(3)通过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3.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 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 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 焦点预测 】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 „.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

(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篇8:超重与失重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时, 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 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 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重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发生超重现象时, 物重并没有变化。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 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小于物重的现象, 叫做失重。当a=g时, F=0, 叫做完全失重。发生失重时, 物重并没有变化。从以上可看出, 超重的实质是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表现为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比重力大。失重的实质是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表现为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比重力小。因此, 物体是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 只取决与于物体加速度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处于超、失重状态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发生失重和超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只决定于加速度。

1 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

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完全失重: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g

利用超、失重的规律, 去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关的物理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要简单得多。

2 定性分析

1) 举例分析。如图所示, 斜面体M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物体m沿斜面下滑时, 有以下3种正确判断。

A.当物体m沿斜面匀速下滑时, M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M+m) g

B.当物体m沿斜面加速下滑时, M对地面的压力小于 (M+m) g

C.当物体m沿斜面减速下滑时, M对地面的压力大于 (M+m) g

D.M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 (M+m) g

2) 解析:当m沿斜面匀速下滑时, 物体没有加速度, 不失重也不超重,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系统的重力。当物体m沿斜面加速下滑时, 把加速度分解后, 整个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加速度, 则系统处于失重状态, 对地面压力小于系统重力。当物体m沿斜面减速下滑时, 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处于超重状态, 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系统的重力, 所以正确答案为A、B、C。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在定性判断物体系是超重还是失重时, 只需看物体系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量是向上还是向下的。

3 定量计算分析

1) 例2, 如图2所示, 斜面C的质量为M=40 kg, 倾角θ=30°, 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20 kg、mB=4 kg, 当A以加速度a=3 m/s2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时, 斜面保持静止, 求斜面对支持面的压力多大? (g=10m/s2)

2) 解析:A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下=asinθ失重mAa下=mAasinθ=30N, B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上=a, 超重mBa上=mBa=12 N, 所以整体失重△G=mAa下-mBa上=30N-12N=18 N

则斜面对支持面的压力为 (mA+mB+M) g-△G=640N-18N=622 N。

4 结语

上一篇: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下一篇:光是怎样传播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