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2024-05-01

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精选7篇)

篇1: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五营乡卫生院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工作目的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食品(保健品)事故(以下简称食品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有序、高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促进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想食品(保健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3 适用范围

在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1.4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协调、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

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规定,落实各自的职责。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成立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临到小组,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由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副组长,各科室主要人员为成员。

2.2职责

主要负责研究确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预案,统一协调应急处理工作,组织指挥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乡党委、乡政府,听取上级部门和乡党委、乡政府的安排。

3预测、预警与报告

3.1预测系统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加强对预测

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预测质量。

3.2 预警系统

3.2.1 加强日常监管

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报告系统,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3.2.2 建立上报制度

(1)通报范围:

a.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b.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上报方式: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报告,请求相关部门做批示。

3.2.3 建立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领导小组举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领导小组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或者上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3.2.4 应急准备和预防

及时对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接到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做好可能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

3.3 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乡政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也可以直接向食品药品监管局或者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定值班电话,并向各村公布。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Ⅰ级(特大)食品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5人以上或出现500人以上健康损害症状的食品安全事故。

Ⅱ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5人以下或出现300人以上500人以下健康损害症状,或在学校、幼儿园等公共餐饮场所和省、市重要活动期间发生的影响重大、危害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Ⅲ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指一次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出现100人以上300人以下健康损害症状的食品安全事故。

Ⅳ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指无人员死亡,一次出现50人以上100人以下健康损害症状的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 领导小组要组织医疗救护队尽快赶赴现场,在现场珠回不的统一指挥下,医护人员根据“分级救治”的原则,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医护的不同环节和需要对健康损害人群实施救护。接受健康损害者救护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应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疗救护情况。

本预案自公布日起实施。

附件:

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人员

组长:郝旭斌

副组长:马映兰

成员:赵仲业

邵峪峰邵初年卫生院院长 卫生院副院长 卫生院防疫专 卫生院防疫专干 卫生院妇幼专干 卫生院妇幼专干 卫生院医师 张雪峰宋珍珍

篇2: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预防为主,预消结合”是消防工作实行的基本方针,做好消防应急预案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确保消防工作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本单位防御和抗御火灾的能力、保护病人及员工人身及公私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为贯彻《消防法》、《贵州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实现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广东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实现火灾指数全面下降。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清剿火患”及冬春季防火攻坚战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我院决定成立医院“清剿火患”暨冬春季防火攻坚战指挥部。

指 挥 长:黄君洲

副指挥长:宋凯军

成 员:李肇荣 王治菊 杨汉桃 马 玲 张 琦 吴永梅

三、院部消防工作分工职责

黄君洲(院 长):具体负责指挥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物资、救护等协调全院消防工作。

宋凯军(副院长):具体负责伤员救治、组织抢救、转移伤员等工作。

李肇荣(办公室):负责指挥疏散人员,看管好抢救出来的物件,协调各科室抽调人员组织灭火、抢救。

王治菊(后勤保障部):负责报告火警,切断电源,通知科室参加灭火,转移设备、安排救火所需水源、救火设备。到一线参加灭火,指引群众疏散等工作。

四、应急措施

1、指令一名职工负责建立防火安全情况登记表,内容应包括消防栓、灭火器、仓库通道、电线、电路、门窗等情况。

2、日常巡查中应重点检查消防栓、灭火器、仓库通道情况,如发现问题,应仔细观察分析,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并汇报院领导。同时应在登记表中做好记录。

3、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同时报告院总值班及院领导。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同时报告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做好灭火前的必要预备工作,及时记录火灾情况。

4、接报告后,本院在场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及时赶赴现场,参加救火行动。在领导小组指挥下,疏散救护工作要有条不紊,责任到人。首先进行引导护送,向安全区(安全通道、消防楼梯)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疏散次序按现场通知办。其次是接应救护车,指引救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于未有火灾发生处进行救治。

5、现场成立灭火救灾指挥部,由院领导及事发科室负责人组成,院长任总指挥。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查看火情,把握火势发展情况,随时向119指挥中心通报火情,根据火情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性气体源,指挥工作人员灭火,指挥抢救伤员,疏散物资,及时控制火势蔓延。在向119报警后,及时派出人员接应消防队和清除交通通道障碍,疏散围观群众,做好警戒工作。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灾情,按统一步骤,组织职工贯彻执行,做好安全工作。

6、现场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如下事项:使用各种水源,限制用火用电直至停止使用,划定警戒区,封锁道路等。

7、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划分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分为建筑物外围警戒和火灾现场警戒。外围警戒要及时消除路障,劝阻无关人员、车辆离开现场,维持好建筑物外围秩序,为公安消防队到场展开灭火创造有利条件。火灾现场警戒要及时指挥疏散人员,看管好抢救出来的物件。

五、责任分析

1、当班人员(含临时工)人为引起火灾,当班人员负全责。当班人员(含临时工)未能及时发现火情或者发现火灾但未及时报告、未立即扑救,当班人员(含临时工)负主要责任。

2、日常巡查中未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和未及时采取救急措施,属当事人责任。

3、因平时未认真维修保养,导致消防用水、用电、灭火器材不完好,影响灭火行动,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组长负领导责任。

4、紧急状态时,组长未及时调集人力、物力及时救急,属组长责任。

5、各科室负责人的手机无故关机,致使火灾事件不能顺利上传下达,均要追究各自的责任。

六、事后总结

1、轻伤事故的报告不超过20小时,重伤以上重大事故的报告不超过1小时(从发现起计算)。

2、发生事故的次日,应将事故基本事实情况、结果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书面报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3、发生事故科室负责人在事故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所属科室大力宣传,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4、事后组织重建、卫生院工作秩序等,由院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安排。

篇3: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7-2009年间参加“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评估的10所高校、8所中专、11所职业教育中学、48所中学、35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贵族)学校、1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现场查阅各项预案、制度、记录材料,对所检查学校情况逐个进行评分及意见反馈,统一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参评的115所学校均设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卫生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总务主任和校医或保健教师为主要成员,建立各项卫生规章制度;有89所学校设有卫生室并配有专职校医。 见表1。

2.2 制度落实情况

校医室内均设有传染病登记本和报告卡,3所学校设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小学均设有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调查记录,其他类型学校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2.3 应急预案报告体系

有110所学校制定了本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2所学校在预案中有疫情报告流程图,33所学校在预案中有报告人或单位电话号码。

2.4 应急措施

有38所学校制定的本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具体应急措施内容,如发生食物中毒时应如何阻断中毒的具体措施等。

2.5 防范措施

有30所学校在制定本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有防范措施内容,如开展传染病日常监测的晨检、午检登记、学生因病缺勤登记。

2.6 应急演练方案

分别有1所高校和1所职业教育中学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主要是以食物中毒为例的演习,其中职业教育中学还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和演习点评。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各校均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校卫生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应急预案内容的设置仍存在一定问题:(1)首先是应急预案的设计和制定。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各级学校的应急预案千篇一律[1,2],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检查,直接从网上下载应急预案后就放入资料卷宗内,针对性很差。(2)各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所制定的内容不全面或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3)有60.87%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报告体系,如报告流程图或报告程序、报告机构的电话号码等。(4)有66.96%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应急处理措施,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什么控制事态发展的具体办法。(5)有73.91%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制定常规的防范措施。(6)98.26%的学校没有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和演习活动。参加“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评估的学校办学条件和硬件配套设施在当地是比较好的,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卫生设施的投入,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也较全,但由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应急预案在临战时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应对框架。

综上所述,当前各级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仍较高。为了减少卫生安全隐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各级学校制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且要有针对性,每项措施都要具体详细;制定常规的防范措施和演练方案;应急预案的报告体系一定不能缺项,否则就不算完善,也无法操作;提高各级学校对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把制定预案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资料,放在档案盒里;在醒目的位置张贴,让从业人员、师生员工都能了解其内容,掌握相关的操作要领,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28.

篇4: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群体性食物中毒[1]以病人短时间内先后发病,病人多,集中在一个科室治疗护理为特点,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分院于2009年10月2日收治了一小区的23名集体食物中毒的物业管理人员,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后陆续就诊,我分院经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自到场指导,药房、设备、总务等部门作好物质准备,开启绿色通道,安排检验、药房、后勤等科室协助救治工作,人力、物力上的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病人按食物中毒处理原则进行处理,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及对症等治疗。危重患者在两侧手腕系红布条。做好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该起食物中毒系本市一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共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1±1.23岁。经抗感染、降温、补液治疗,23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5天

1、2临床表现:该23例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均有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等表现,其中12例伴发烧,7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荨麻疹。

2、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提高应付各种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院医务科、护理部特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当发生群体食物中毒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该起突发食物中毒,最早就诊时间为凌晨4时,当收治到第4名患者时,四时二十分,值班护士立即电话报告总院总值班,分院院长、总护士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当日恰逢国庆长假期间,分院部分医务人员已外出度假。总院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调配应急人员到分院配合工作[2],物品准备,补充各类急救用品、药品及抢救设施。第一批医护人员四时四十分到位,五时二十分全部急救人员到位,一切物品齐全并处于应急状态。

3 护理急救工作管理

3、1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从凌晨4时起有患者陆续就诊,将护士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分别安置在不同岗位[3]:不集中在护士站,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预检分诊组设2名护士,在病区入口处进行登名、发大小便标本杯及血标本试管、安排床位;治疗组6名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如建立静脉通道、抽血、皮试、肌注等;护理组3名护士,负责采集大小便标本,并送检各类标本,更换患者因急性腹泻弄脏的被服;观察组4名护士,负责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呕吐、腹痛、腹泻情况,记录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及心电监护,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及时向医生反馈观察情况,以确保治疗措施。由于该起食物中毒除一名女患者,其余22名为青年男患者,衣着单调,短时间就诊,护士不易区分,且患者先后就诊,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不符,如一男患者入院3小时出现荨麻疹,9名患者入院1-2小时才出现发热或原有发热症状加重,7名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出现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混住一间病房,部分重症患者不靠近护士站。我们根据医嘱给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便于加强观察病情。

3、2 心理护理: 23名患者均为年青未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突发性事件,多无心理准备且无家属陪伴,往往表现为恐惧、紧张,对预后甚为担忧,由于心理作用和相互影响而使自觉症状加重。而发生事件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则表现为紧张、不知所措、怕负责任。这时医务人员给予充分理解,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病人的恐慌、烦躁不安、紧张等思想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3、3 健康教育: 23名患者在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以腹痛、腹瀉、全身乏力为主要表现,没必要进行催吐及洗胃。轻症病人可以多饮盐水、姜糖水,吃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白稀饭。重症病人应禁食6-8小时,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白稀饭等易消化食物,2-3天内不吃油腻食物。平时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厨房的卫生消毒,妥善保管好食品,防止蝇虫叮爬,要将生、熟食品分开,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4 加强疫情报告: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对食物样品的取样、封存、中毒原因调查或传染源、传播情况等调查。

4、 讨论

争取抢救时间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对策[4],当收治到第4名相同病史的患者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管理小组统一指挥、调配,相关部门及时到位,参与抢救,如检验科、药房、后勤等,开启绿色通道,发挥通讯工具的作用,电话通知药房、库房、食堂所需药品、物品、治疗餐等,送至病房,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效率高。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抢救指挥系统,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分组进行,采取流水作业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责任,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严格"三查七对",使组织内部井然有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团结协作,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确保了群体性食物中患者的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2-483.

[2] 陈秀荣,张利岩,王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01.

[3] 董淑华,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21.

[4] 聂翀,王荣,对农村群体性聚宴引发食物中毒与传染病流行的思考及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02.

篇5: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五营乡卫生院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有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我乡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以下简称乡村一体化)体制,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一)目的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理顺乡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关系,明确两者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有序的新机制。

(二)意义

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是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利于农村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乡村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规范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行为,维护农村医药市场秩序,保证农 民看病和用药安全。

二、组织领导

五营乡卫生院成立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防疫、妇幼、合管办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五营乡卫生院,具体负责全乡乡村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

三、工作步骤和目标

(一)第一阶段

1、按照“五统一、两独立”(行政、业务、财务、药品、工资统一管理和法律责任、财务核算独立)的要求,完成本辖区内乡村一体化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乡村一体化办公室反馈。

2、村卫生室统一布局,确保村卫生室内外卫生清洁,室内办公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统一摆放,村医生着装整洁,配戴上岗证,按标准化村卫生室设置标准完成医疗器械配置。

3、建立乡村医生对考核和奖惩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乡村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第二阶段

1、组织实施乡村一体化“五统一”和“两独立”的管理,对各种资料整理归档,资料整齐、统一有序。

2、卫生院根据工作情况,查漏补缺,分析统计各类报表,进一步完善乡村一体化各项工作。

(三)第三阶段

乡村一体化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并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签订责任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村卫生室的设置和建设

严格按照我县村卫生室设置规划,以方便群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为原则设置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一所村卫生室;人口少的邻近行政村也可以联合设置卫生室;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可酌情在较大的偏远自然村设置卫生室。

五、加强对农村医疗市场的监管,取缔非法行医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国家鼓励多种形式办医的政策,凡符合法规规定准入条件者,均应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到农村基层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对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和取缔,以净化农村医疗服务市场。

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工作目标管理

卫生院要根据医疗卫生工作的规范要求,加强对所辖村卫生室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工作目标管理,抓住乡村一体化中的财务、药品和工资统一管理这三个核心和关键内容,使乡村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

(一)行政统一管理

乡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县乡村一体化工作。乡镇乡村一体化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乡村一体化方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村卫生室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标准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药品及材料集中采购供应、统一考核;协助县卫生局进行监督管理,制止和取缔非法行医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医疗机构。

(二)统一业务管理

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安排,实行目标管理,统一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业务技术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由卫生院统一制定,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统一门诊登记、医疗文书,做到“八有一上墙”即:①看病有登记;②用药有处方;③收费有凭据;④收支有账证;⑤工作有制度;⑥岗位有职责;⑦疫情有报告;⑧业务有考核;⑨主要工作制度、岗位职责、防保数据、图表、服务价格公示等上墙。

(三)统一药品管理

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品,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由乡一体化管理配送中心配送到各村卫生室,实行村级医疗机构药品按统一价格销售。乡卫生院一体化管理配送中心根据各村卫生室用药计划负责药品的调拨,做好药品的进出库管理,保证医疗用药需要。对于不认真执行规定药品销售私自 加价的,一经发现,进行处罚;乡村医生不得私自进购药品,一经发现,将给予严肃处理,并报县卫生局药监等部门按相关法规严肃查处外,同时取消其乡村医生聘用资格。

(四)统一工资发放

乡村医生收入主要由公共卫生服务收入(含村医补助)组成,其中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部分由村医上报合作医疗门诊结算方式上报合管办,待上级审核转入资金后由卫生院造册直接进入村医账户。

对于当月未完成公共卫生任务的,当月的村医补助一律按50%惩扣,当年未完成公共卫生任务的,下不再聘用。以上统筹经费由乡镇卫生院核算后,卫生院及时考核乡村医生的并发放工资及劳务补助

(六)责任独立:

法律责任独立:村卫生室的人员在开展诊疗及其他活动时,产生的风险和责任由村卫生室及相关人员承担。

七、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聘乡乡村医生

按照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按所辖常住人口的1‰—1.5‰配备,服务人口多的村卫生室可适当增加乡村医生配置。乡村医生的选聘由卫生院从辖区范围内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人员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择优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限为一年。卫生院建立乡村医生人事档案,对其聘用、考核、奖惩等情况建档管理。聘用人员报县卫生局审核备案后,统一办理注册或变更注册手续。聘期届满经考核合格者可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村卫生室新进从业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

八、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制度

(一)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卫生服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2、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质量;

3、村卫生室的内部管理;

4、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情况;

5、群众的满意度。考核评分办法按县卫生局制定的《乡村医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三)考核分值达90分以上者,兑现全额的公共卫生服务费。考核分值80分以上90分以下者按分值比例兑现公共卫生服务费。年终考核分值80分以下者(不含80分),兑现80%的公共卫生服务费等。

九、大力开展对村医业务适用技术培训

篇6:五营乡卫生院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一、前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麻疹呈典型周期性流行,发病率在传染病谱中常居首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八十年代以来麻疹疫苗广泛应用,本病发病率显著下降。WHO已将麻疹列为无脊灰地区下一个要消除的病毒性疾病。但是在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流行间隔延长而不明显、发病年龄后移、流行中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不典型者增多等等。由于我乡流动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麻疹暴发流行的可能依然存在,特别是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或易感者突然集中的人群。为了有效控制麻疹暴发流行,加强对麻疹重大和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麻疹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预案启动条件

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麻疹病例。以村、村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四、诊断标准和暴发疫情判定标准

麻疹病人的诊断标准参照GB15983-1995执行。

(一)临床症状

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2发热(38℃或更高);

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二)流行病学史

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三)实验室诊断

1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2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3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四)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

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发热(38℃或更高);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2临床诊断病例

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3确诊病例

确诊以实验室确诊为准。

5、暴发疫情判定标准

1)在较长时期内无麻疹疫情的地区,发现疑似麻疹病例; 2)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麻疹病例。以村、村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五、麻疹暴发疫情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在发生麻疹大范围流行或局部暴发流行时,疫情发生地可根据疫情的发展趋势和控制暴发流行的需要,在疫区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卫生、宣传、教育以及爱卫会等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及时安排落实疫情处理所必需的人员、防治经费和物资,确保各项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到实处。

疫情发生时,市卫生局组织成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的应急处理技术指导组,研究确定控制暴发流行的技术方案。

2、加强疫情报告

当发生有可能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或突发疫情时,执行职责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人员,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乡卫生院防保组报告疫情,疑似病例及时采样送检并报县疾控中心,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接到疫情报告后,防保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应立即报告乡人民政府,不得瞒报、漏报、缓报。

3、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防保组在接到可能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的疫情报告时,应在1小时内派出应急队伍赶赴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监测消毒、整理、分析“三间分布”资料,确定暴发流行的性质、范围、强度及主要原因,为及时制定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调查方法主要有个案调查与暴发调查两种。

1)对散发性急性感染病例开展个案调查,了解急性感染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疫源地现况,以便控制疫情蔓延。

2)暴发疫情调查主要用于群体急性感染,目的是确定暴发的原因,防止再感染。综合分析急性感染暴发的影响因素,制定系统的控制方案。

4、疫情监测

1)对疫苗接种率(基免和复种),疫苗免疫成功率和人群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确定易感人群,预测和控制麻疹暴发;

2)监测麻疹病例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析麻疹病例的年龄构成、免疫史及流行病学特点;

3)血清学监测,麻疹暴发时至少要做部分病人血中麻疹IgM抗体确证;

4)病毒学监测,必要时分离病毒,监测病毒的基因型及传播来源。

5、控制措施

1)管理传染源

流行期间,儿童集体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可疑患者,并送当地医院诊治;暂不接收易感儿入学、入托,做好疫情报告,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儿应医学观察3周,若曾作被动免疫者应延长至4周。

2)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医护人员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疫点内保持空气流通,做好必要的消毒处理。

3)保护易感人群

①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可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覆盖面宜广,实施时间要尽早,应在接触病人的3天内接种。

②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中年幼、体弱或具有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易感人群,可注射含有高价麻疹抗体的人(血浆或胎盘)丙种球蛋白制剂作被动免疫。

③与病人密切接触而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易感儿童应检疫21天。

六、疫情控制效果评价

在麻疹暴发流行控制期间,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的结果,对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分析。

疫区在实施控制暴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后,新发病例显著减少,麻疹病例数降至与往年同期相近或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时,可视为暴发流行已得到初步控制,可转入常规防治和监测。

广南县者兔乡卫生院

篇7:乡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灭火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乡当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消防救援灭火工作应急预案:

一、成立乡专职消防队

队  长:XX(兼任专职消防队联络员)

副队长:XX

成  员:XX

专职消防队职责:第一时间接警、第一时间向乡主要领导报告、第一时间调配乡消防设备、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第一时间研判火情、第一时间开展施救。

二、成立乡义务消防队

队  长:XX

成  员:各办公室、站所工作人员。

义务消防队职责:根据乡主要领导安排,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携带消防器材赶赴现场,根据火灾情况,听从现场指挥开展灭火。

三、成立村级消防灭火队

(一)各村(居)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居)委会主任为消防灭火联系员,其他“两委”成员为成员。

(二)配齐应急灭火相关器材。

四、施救灭火工作保障

(一)村级第一时间将火情上报乡消防专职队联络员。

(二)建立乡村消防灭火微信群,成员为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消防专职队员、各村消防联络员,确保火警及时传达、施救任务及时下达。

(三)救援灭火现场总指挥由乡主要领导或分管担任,负责调动人员物资。

(四)加强管理乡专职消防队,落实请销假制度,明确消防车辆持B照驾驶员专职1名,备用持B照街道住户驾驶员2名,保障有驾驶员在岗在位,随时调动。

上一篇:谈全面从严治党下一篇:2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