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2024-04-29

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精选13篇)

篇1: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1、工程概况

小关乡大寨村、太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一直未曾实施过农村饮水工程,长期以来村民大多靠自行分散取用田间地头浅层地下水解决其饮水困难,由于水源保证率不高,且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加之近年来干旱较严重,取用水源大多已枯竭,导致项目区村民存在严重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为解决小关乡大寨村、太平村683户2666人饮水安全性差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人员应按照村寨分布情况,将大寨村划分为七个独立供水区进行分片供水,并将工程设计供水规模目标确定为214.61m3/d。在此之前,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现状的情况下,找出水源位置设计的优化策略。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现状

要想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现状,应从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即在明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以及水环境情况下,提高工程作用实践供水现状分析的准确性。在地形地貌方面,小关乡大寨村以侵蚀低中山沟谷地貌为主,第四系地层为坡积层砂壤土,厚0~2.5m。供水区村民居住在海拔1100~900m之间。气象、水文是指,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春夏半湿润型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C,极端最高气温36.9°C,极端最低气温-7.1°C,多年平均降雨量1189.1mm[1]。地质方面,项目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和第四系地层,岩性以灰岩、白云岩和砂岩、页岩、泥灰岩、粘土为主。此外,本工程输配水管线主要穿越山谷、缓坡和坡土地带,因此,管道安装采取埋设于地下铺设方式。这种较为简单的施工方式,是因为取水构筑物和蓄水构筑物所处位置为灰岩和白云岩,地基承载力与设计使用要求一致。在水环境方面,饮水安全工程的取水源为泉水,采取修建密闭式集水池的方式将原水进行保护使用。泉眼出露点以上集水区无污染源,能够较好保证水源的水质安全,综合评价本工程取水水源水环境良好。为了确保水源地保护措施落到实处,保证水源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务必加强对取水构筑物的巡检[2]。从以上工程建设条件来看。工程供水区域共涉及:大寨村的麻田、蒋家山、干子树、千梁上、茅石台、新房子、花院墙、金竹、大寨、田坝、大坪、利民、和平、瓦房共计14个村民组。然而,经调差项目区一直未曾集中实施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得村民生活饮用水主要取用靠田间地头的浅层地下水解决。由于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村民所取用的小水源大多已枯竭,导致饮水矛盾日益突出,项目区村民存在严重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解决这一供水现状,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水源位置设计方案的控制力度,以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起到真正的效果价值[3]。

3、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位置设计方案

3.1水源选择

由于项目区附近无稳定的能满足供水需要的水源可用,根据实地勘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要解决项目区2666人饮水困难,本工程供水区域采用七个水源分为七个供水区,采取分片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项目区饮水问题。以作用供水区人口最多的老洼台水源为例,老洼台水源供水区设计满足需求人口为1356人,将水源选定在该村境内的老洼台水源,经技术人员7月、11月现场用三角堰测得,水源常流量为2.5L/s,最枯流量为1.5L/s,日产水129m3,水源水质为山溪水。距项目区2.2km,设计引水流量为1.3L/s,工程规模为101.4m3/d。只需对已建的四个200m3蓄水池进行简易维修利用,该工程建成后完全能够满足该供水区用水之需[4]。

3.2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区水源位置、地形特点、人口分布和建筑物情况,工程布置方案为:取水池→输水管→高位蓄水池→分片供水水池→配水管网→用水户[5]。工程设计建设内容为:建取水集水池6口(1m3五口,5m3一口);安装输水管总长13200m(其中:DN63PE管2200m、DN50PE管4000m、DN40PE管4000m、DN32PE管3000m);新建及维修11座总容积1150m3高位蓄水池:其中1座容积20m3水池,3座容积10m3水池、维修原烟水水池7座容积1100m3水池;安装配水管网58100m(其中:DN50PE管1400m、DN40PE管1500m、Dn32PE管6000m、Dn25PE管15000m、Dn20PE管34200m及进户闸阀、水表、龙头683套)。此外,由于本工程规模较小,水源较好,因此不设计专门水处理厂,故本工程建设占地只有蓄水池永久占地,占地面积200m2。

3.3施工方案

为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集中控制,还要从水源位置的施工项目入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即在明确工程项目主要工程量的情况下,进行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为该安全饮水工程的主要工程量。

3.3.1土石方开挖

本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共10201.75m3(土方开挖9590.59m3、石方开挖611.16m3),土石方开挖主要发生在输水管、加压泵站、高位水池、配水管网等工程建设项目中。此外,工程输水管及配水管网管沟土石方开挖均由人工开挖,石方采用手风钻钻孔,人工装药爆破,开挖弃碴由人工出碴堆放于管线开挖沟槽两侧,管道铺设完毕后作为管道沟槽回填土石方。高位水池土石方开挖按施工图进行放样,因工程量较小,开挖均采用人工开挖,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人工装药爆破,人工配合盘式拖拉机出碴,运输至附近低洼地带集中堆放,必要时设挡土墙挡碴,工程完工后用于恢复耕地处理。基础开挖成型后,由人工硬打修边至设计高程再开始浆砌石砌筑施工[6]。

3.3.2浆砌石施工

本工程浆砌石工程量共247.55m3,主要发生在高位水池、加压泵站基础及护坎施工工程中,砌筑块石除可利用基础开挖石料外,其余块石从石料场开采后运至施工场地,手推胶轮车配合人工挑抬至砌筑作业面,人工铺浆、安砌施工。浆砌石采用坐浆法施工,块石大面向下,分层安砌,上下错缝,丁顺有致,内外搭砌,每砌3~4层后找平一次。砌石灰缝,竖缝厚度不大于4cm,块石竖缝错距不小于10cm。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制,严格按照设计标号进行配料,浆砌石养护由人工洒水喷雾养护。砖墙砌筑主要发生在闸阀工程和加压泵站式程中,砌筑灰浆采用机械拌制,手推胶轮车配合人工挑抬至砌筑脚手架上,人工铺浆、拉线安砌施工。其施工质量必须满足相关砌体规程规范要求[7]。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使用效果,与水源位置确定的合理性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此,水源位置优化设计人员应从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设计使用需求,来提高水源位置确定的科学合理性。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具效用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用于农村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篇2: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1.1建设方案

受天祝县水务局委托,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根据国家水利部对甘肃藏区规划外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复核结果,天祝藏区共有规划外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5万人(含易地搬迁1.0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尚未解决。为解决天祝县规划外藏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威市天祝县打柴沟镇大湾、火石沟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该工程列入了《武威市天祝县藏区规划外新出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计划解决打柴沟镇大湾、火石沟、多隆、上河东、石板沟5个行政村6个村民小组381户1654人(其中易地搬迁165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对沿途405处水源做出替换。工程设计供水规模487.53m3/d,工程选用打柴沟沟上游截取浅层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在打柴沟上游修建截水墙引水,埋设PE管道引水至水厂。

1.2工程批复情况

按照甘肃省水利厅的安排,天祝县水务局委托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天祝县藏区规划外新出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在哈溪镇、安远镇、朵什乡等15个乡(镇)51个行政村148个自然村实施,解决农村8209户3.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由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甘肃省水利厅批复,项目批复建设内容为: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4处,其中自流引水工程4处,截引工程5处,管网延伸工程3处,机井供水工程2处,新建分散式大口井工程1处(422眼),建设291.64~1138m3/d的水厂5座,输配水管道543.239km,清水池16座,减压池30座,各类阀门井744座。其中打柴沟镇大湾、火石沟村饮水安全工程批复建设内容为:修建水源工程1处,埋设0.6MPaDn125PE100管引水管道2.3km;修建供水厂1处,厂内建71m2净水厂房1座,安装一体化净水设备1套、自动化控制和监控系统各1套、消毒设备1套。建200m3清水池1座。埋设Dn200-25mmPE配水管道23.575km,其中0.6MPaDn200管2.0km、1.0MPaDn200管0.705km、0.6MPaDn180管2.65km、0.8MPaDn90管1.70km、1.0MPaDn75管0.46km、1.6MPaDn25管15.24km。建减压池1座,修建各类阀门井67座。工程总投资360.31万元。

1.3工程变更原因

该工程原设计解决1654人饮安全和水源替换问题,考虑到项目区部分山区村民搬迁至集镇和新农村的实际情况,同时由于打柴沟镇的安门、深沟、大庄、下河东等10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时间早,建设标准低;为避免重复建设,对现有工程进行巩固提升改造,计划扩大打柴沟镇大湾、火石沟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厂规模,但水源水量不能满足供水需求,因此,经现场踏勘将水厂位置调整至金强河主河道原安门引水枢纽处,水源利用金强河的浅层地表水。为保障水厂下游2130户11362人、10122头(只)大小畜的饮水问题,建设单位提出增大水厂供水规模,经建设、设计单位对水源地和管线踏勘现场,为满足项目区供需水要求,对水源地和扩大水厂供水规模等进行设计变更。

2项目区域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势西部高峻,向东逐渐变低,为一系列的北西方向展布的高山与中高山,山体海拔高程在2900m以上,主要山峰均在3600m以上,项目区位于乌鞘岭南麓,黄河一级支流金强河流域马雅雪山山前低山丘陵区,河底一般宽约80~100m,下游沟口扩展至450m。流域中上游大部分属土石山灌木林区,上游地处马雅山地,山巅岩石裸露,山麓有灌木林和草类覆盖,为高山气候,阴湿寒冷、多雨,下游地处山前冲洪积扇,地形微向东北倾斜,属高寒半阴湿地区。

2.2气象条件

该项目区属高寒半干旱湿润气候。本工程所在地没有气象观测台站,考虑到工程所在地气象资料的代表性,以距本工程相对较近,且属同一分区的乌鞘岭气象站长系列资料分析成果。根据乌鞘岭气象站(海拔3045m)多年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0℃,多年平均风速5.1m/s,历年最大风速26.0m/s(发生在1993年5月6日)。

2.3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基岩裂隙水分布在山体表层的风化裂隙中,向河谷排泄。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河谷两岸漫滩的砂卵砾石层中,沿河谷由西向东径流,工程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良好。

2.4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区植被良好,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阳坡植被相对稀疏、阴坡植被茂密。

2.5地质构造及地震

(经历了等强烈隆升阶段)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陇西黄土高原西缘交接带附近,大地构造属于祁连山断褶带的中祁连隆起及北祁连褶带的中东段。上新世末期和早更新世末期的构造运动,近场区地壳主要是在继承早期北西西向隆起坳陷带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北北西向次级隆起和坳陷带;伴随区域Ⅰ~Ⅱ级夷平面的抬升,发育了规模不等的断裂活动和短轴褶曲运动。早~中更新世,近场区地壳表现了整体掀斜式隆升背景中的差异运动特征,伴随区域Ⅲ级夷平面的形成与抬升和黄河支流大通河、庄浪河的形成,塑造了近场区现代隆坳交织,峡谷与川地相间及由夷平面和河流阶地构成的多级层状地貌景观。

3供水区饮用水现状

居住区海拔均在2600m以上,地形复杂,群众居住在金强河两岸,部分群众居住分散。由于气候干旱、雨量稀少,自然条件较差,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匮乏,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限制,项目区群众生活饮用水水源主要是在村庄上游沟道泉水出露处截取浅层地下水,经集水井通过管道输水到户。特别是干旱年,上游沟道来水量减少,群众只有在金强河河道内拉运储存于水窖饮用,生产生活用水时常遭受水量不足和水质不达标的影响。部分山区村民搬迁至集镇和新农村,对供需水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考虑打柴沟镇的安门、深沟、大庄、下河东等10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时间早,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管道破裂漏水等现象,工程逐步进入更新改造期,年维修次数多,维修费用高,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4供水工程方案选择

工程设计利用已建的截引截取金强河地表浅层水为水源,故本工程设计内容主要为净水厂及配水管道的设计。方案比选主要为净水工艺的选择。

方案一:钢筋砼反应池、D型滤池。修建净水厂,设净水车间1处,内设钢筋砼反应沉淀池、滤池各1座,配套反冲洗及加药、消毒设备,原水经沉淀、过滤、消毒后进入清水池,通过配水管网供水到户。该方案供水工艺形式在武威市凉州区及古浪县饮水安全工程中已多次应用,净水技术成熟,运行稳定。但其单方水处理建设成本与水厂供水规模成反比,供水规模越小,则单方水处理建设成本越高,适合供水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

方案二:钢制一体化净水装置。修建净水厂,设净水车间1处,内设钢制一体化净水装置1套,配套加药及消毒设备,原水经净化处理、消毒后进入清水池,通过配水管网供水到户。该方案一体化净水装置采用了微絮凝直接接触过滤及无级变速涡旋混合反应等较为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同时净水车间占地较小,施工安装较为方便等特点。

篇3: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7-2009年间参加“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评估的10所高校、8所中专、11所职业教育中学、48所中学、35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贵族)学校、1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现场查阅各项预案、制度、记录材料,对所检查学校情况逐个进行评分及意见反馈,统一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参评的115所学校均设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卫生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总务主任和校医或保健教师为主要成员,建立各项卫生规章制度;有89所学校设有卫生室并配有专职校医。 见表1。

2.2 制度落实情况

校医室内均设有传染病登记本和报告卡,3所学校设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小学均设有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调查记录,其他类型学校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2.3 应急预案报告体系

有110所学校制定了本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2所学校在预案中有疫情报告流程图,33所学校在预案中有报告人或单位电话号码。

2.4 应急措施

有38所学校制定的本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有具体应急措施内容,如发生食物中毒时应如何阻断中毒的具体措施等。

2.5 防范措施

有30所学校在制定本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有防范措施内容,如开展传染病日常监测的晨检、午检登记、学生因病缺勤登记。

2.6 应急演练方案

分别有1所高校和1所职业教育中学制定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主要是以食物中毒为例的演习,其中职业教育中学还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和演习点评。

3 讨论

分析结果显示,各校均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校卫生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应急预案内容的设置仍存在一定问题:(1)首先是应急预案的设计和制定。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各级学校的应急预案千篇一律[1,2],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检查,直接从网上下载应急预案后就放入资料卷宗内,针对性很差。(2)各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所制定的内容不全面或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3)有60.87%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报告体系,如报告流程图或报告程序、报告机构的电话号码等。(4)有66.96%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应急处理措施,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什么控制事态发展的具体办法。(5)有73.91%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没有制定常规的防范措施。(6)98.26%的学校没有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和演习活动。参加“广西卫生优秀学校”评估的学校办学条件和硬件配套设施在当地是比较好的,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卫生设施的投入,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也较全,但由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应急预案在临战时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应对框架。

综上所述,当前各级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仍较高。为了减少卫生安全隐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各级学校制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且要有针对性,每项措施都要具体详细;制定常规的防范措施和演练方案;应急预案的报告体系一定不能缺项,否则就不算完善,也无法操作;提高各级学校对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把制定预案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资料,放在档案盒里;在醒目的位置张贴,让从业人员、师生员工都能了解其内容,掌握相关的操作要领,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勇.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与研究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28.

篇4:饮水卫生安全 首推分质供水

摘要:在水资源环境日趋恶化,尤其是有机污染日趋严重,而传统的制水工艺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又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的情势下,采用管道分质供水在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方面无疑是首推方案。

关键词:饮水安全卫生分质供水

0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在人们日常生活用水中,用于洗涤、沐浴、冲洗便器的水量占到绝大部分,用于饮用的水,只占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2~5%。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将人们所用的生活用水全部做深度处理,这将耗费大量资金,显然是不明之举。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在建筑与居住小区对饮用水集中分质供水,是由一个专用饮用水管道供应通过深度处理的可供直接饮用的直饮水;另一套管道供应通过传统的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在水资源环境日趋恶化,尤其是有机污染日趋严重,而传统的制水工艺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又没有明显的去除效果的情势下,采用管道分质供水在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方面无疑是首推方案。

1水污染日趋严重,传统水处理工艺已不能做到饮用水卫生安全

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工业化的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化学工业的突飞猛进,使得人工合成的化学物总数已超过数十万种,而且每年有上千种新的物质被合成,以现有的检测技术已发现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多达2221种,并且在饮水中也发现有756种,其中有近百种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急性或慢性,直接或间接地三致作用(致突变、致畸、致癌)。我国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列出:“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而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从公报列举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水源水质污染有加剧和恶化趋势,尤其是有机污染日趋严重。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厂的供水水质基本上符合原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35项指标全年综合平均合格率高达99.39%,但是通过输配水管网,二次加压贮水设备的贮存到居民用水点的水龙头,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二次污染,水质发生了明显的下降,造成供水水质的恶化。目前,我国地区水源的主要污染也已由原来的以泥沙为点的无机浊度物质变为各种有机物的污染,并且其中许多是有毒物质。城市水厂的水处理浊度物质为对象的传统的常规处理也不能适应当前处理有机污染物的要求,水中存在对健康潜在危害的有机污染物,也已不是象煮沸成“开水”就能去除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对环保意识的增强,这就使得用管道分质供水方法来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得到了青睐。

2分质供水的供水控制标准

2.1卫生标准:国际上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常是以每人每日饮水3升,饮用70年无害的原则来制定的。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水的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与人的心血管病死亡率的相关性是存在的,硬度过高可形成水垢,溶解性总固体过高可使水产生不良味道,并能损坏输配水管道和设备。英国学者综合各国研究成果提出饮用水的硬度指标170mg/L左右,溶解性总固体300mg/L左右为最佳值。

作为建筑与居住小区饮用水,统常我们亦称生饮水、直饮水,其水质标准以2000年3月1日起强制执行的行业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为宜。《饮用净水水质标准》是适用于以自来水或者符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为原水,经深度净化后可供直接饮用的分质管道供水和罐装水的水质标准。该标准供39项指标值,标准中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分别采用300mg/L和500mg/L,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砷、铅等重金属污染;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氯仿、四氯化碳、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污染;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细菌学指标都做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日本、欧共体的现行水质标准相接近的限值。

2.2水量标准建筑与居住小区直饮水在设计中,普遍采用用水标准取5L/人·天,(对于南方地区及北方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还可放宽至8L人·天),每户人数为5人。对于办公室直饮水,在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用水量标准取2L/人·天。

3分质供水处理技术

建筑与居住小区饮用净水分质供水工程一般是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进行深度净化,所以处理对象主要是自来水做为原水中所含微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有机污染物以及自来水在输水系统中的二次污染物。应当综合建筑和居住小区的特点和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综合考虑,常用的分质供水处理技术有:机械处理、活性炭处理、膜处理和消毒处理等技术。

3.1机械处理机械处理也成介质过滤,它是采用精选并且按一定粒度进行级配的石英砂,或石英砂与无烟煤共同做为滤料来进行过滤。通过过滤可以达到去除水中较大颗粒物质,改善水质并能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当市政自来水通过长距离输送、铁质输水管道对自来水造成铁污染时,可采用预曝气,通过精选并且按照一定粒度进行级配的锰砂做滤料来进行过滤以滤除水质的铁离子,以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

3.2活性炭处理技术活性炭处理技术是深度净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活性炭结构具有发达的孔隙,比表面积大,从而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达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氯消毒后的氯化副产物。

3.3膜处理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发展迅速,它也适应了当前生活饮水深度处理的要求。膜处理技术的净化机理是籍膜的微孔筛分作用,但是在筛分的同时也会发生膜表面和微孔壁上的吸附以及粒径与微孔口径相仿的微粒和溶质在孔中阻塞微孔。所以膜的选择应根据被分离介质的粒径选择膜的孔径,还必须选用与被膜分离介质与膜之间相互作用弱的膜。用于生活饮用水深度净化的过滤膜常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膜(RO)。它们的特性如下:

3.3.1微滤(MF)微滤膜的孔径在0.1um~2um之间,操作压力为0.05Mpa~0.3Mpa,一般微滤是全部进水挤压滤过,小于膜孔的粒子通过膜,大于膜孔的粒子被截流在膜表面,因此又称膜过滤或精密过滤。

3,3.2超滤(NF)超滤膜的孔径在0.002um~0.1um之间,操作压力为0.04Mpa~0.4Mpa。一般给水处理采用中空纤维膜,其结构是由表面致密层,中间过滤层和大孔支撑层组成。真正起过滤作用的是表面致密层。

3.3.3纳滤(NF)纳滤膜的孔径为0.001~0.5um,操作压力为0.5Mpa~10Mpa。纳滤膜介于反渗透和超滤膜之间,其膜表现分离皮层可能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纳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致突变物质,使Ames试验阳性水变为阴性,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可高达90%,可有效地去除硬度,完全去除色度,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副产物,处理单元体积小,易于自动化控制,广泛的PH适用范围,有效去除细菌、病毒、寄生虫、降低配水管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提高了供水水质的安全。所以纳滤适用于硬度和有机物高的原水进一步净化。即当原水的总硬度超过300mg/L,溶解性总固体超过500mg儿,有机物含量高的情况下,采用纳滤技术来处理时特别适用的。

4分质供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城市自来水的原水如果受到有机污染的情况严重,自来水的水质很差,则应根据自来水水质检测资料,通过试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可以相信,以精密过滤+纳滤+消毒的工艺流程将随着纳滤膜的技术改进和膜的生产成本的降低,成为分质供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篇5: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梁庄五小

2010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学校在开展全校食品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下安全预案: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严格实施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学校教职工的考核,以增强学校教职工抓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加强学校和小卖部管理,着力纠正和防止小卖部忽视食品质量的现象。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环境条件,使教师、学生、家长放心。

三是加强教育,提高自护能力。加强对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使师生能够识别过期、变质、伪劣或“三无”食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学校开展对从事食品工作的职工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职工的知识水平与岗位责任意识。

四、是定期督查,消除安全隐患。学校领导定期对学校、小卖部进行督查,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不断规范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五、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学校成立应急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老师等组成。具体情况是:

组长:杨付伟

副组长:李翠莲

徐普清

成员:韩丁存 杨尚勇 徐路芳 李俊歌 靳为宾

六、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七、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1、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并于半小时内向教育局和卫生防疫站报告。

2、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4、配合卫生和教育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6、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汲取教训。

7、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消毒处理,根据中毒原因,做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八、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篇6:学校食品饮食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食品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影响甚广,同时为了做好我校食品卫生工作,保证全校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成立学校卫生及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周详

组员:李凯洛夫梁红军于洪波张明鑫 教导处全体人员一——六年学年组长

2、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是:全面领导学校卫生以及食品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统一指挥卫生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定期组织学校卫生以及食品安全工作检查、总结,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各校卫生以及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与评价。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教育局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对本校卫生以及食品安全制度要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

2、强化督查。学校要以各项卫生以及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各教师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工作考核实行学校卫生以及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食堂、学校商店从业人员的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卫生安全知识,增强卫生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各校要对照卫生、食堂设备设施配备标准,逐步落实卫生以及食品安全设施的配备。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学校发生了卫生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必须迅速查清初步情况,立即向上级报告。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的学校卫生及食品安全事故,在未接到上级指令前,由学校校长负责救援指挥,组织好救援行动。

学校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要立即做好两件事:一是立即将中毒者或疑似中毒者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抢救(必要时拨打120请求急救。二是立即停止有关人群食用相关食物,停止相关食品的生产或经营活动,切实保护好现场(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等,等候上级文教、卫生、公安等部门的调查处理。

3、联系家长。学校发生了较严重的卫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4、人员调度。在接到学校的事故报告后,要迅速赶赴现场,统一调度安排应急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5、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学校食品饮食卫生安全 应急预案 民生小学 2011年3月

饮用水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保证学校用水安全,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饮用水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我校对饮水安全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学校“饮水安全”工作小组和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刘周详

副组长:梁红军李凯洛夫

组员:李凯洛夫梁红军于洪波张明鑫

乔颖新教导处全体人员全体班主任

二、针对“饮水安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1、做好宣传工作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介绍有关“饮水卫生”的知识。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对“饮水卫生”知识的了解。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全校师生的卫生饮水习惯和个人卫生素养,以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并基本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本领,降低受灾的程度和范围。

3、落实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度

班主任要每天统计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如果班内有学生因饮水问题发生身体不适,应立即告知应急处理小组,若发生5例以上由饮水引起的身体不适,学校与疾控中心联系,根据有关要求做好相应措施。

三、日常工作措施:

1、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教师带头,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对学校饮水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学校。

2、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饮用水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后勤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各教师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考核实行学校饮用水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

3、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从业人员的饮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4、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落实饮用水安全设施的配备。

四、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饮用水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腹泻及时向学校校长报告,由学校校长报学区备案;发现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者或出现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5人以上的情况,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饮用水安全事故,在接到领导小组指令前,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底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卫生院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饮用水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所有的饮水和饮水设备等,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和执行人,按情节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饮用水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民生小学 2011年3月 饮用水知识讲座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依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以下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要求。

我校饮用水目前主要有2种形式:(1锅炉贮水;(2桶装饮用水;具体要求如下:

一、锅炉贮水

学生饮用学校锅炉的开水,是最常见的饮用水的方式,应做到:

1、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2、有定期清洗保暖桶或锅炉的制度并予以落实:

3、有定期清洗消毒的记录;

4、清洗人员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

5、清洗时宜采取流动蒸汽等物理消毒方式。

二、桶装饮用水

学生饮用桶装饮用水目前在学校中也占相当比例,一般都是将桶装水和饮水机共同使用,对此类用水方式,应做到:

1、生产桶装饮用水的企业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

2、使用的饮水机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3、水质应符合桶装饮用水标识的标准;

4、有定期对饮水机清洗消毒的制度并予以落实;

5、有定期清洗消毒饮水机的记录;

6、饮水机清洗消毒宜请专业机构进行,如学校自行清洗消毒的,从事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

7、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8、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为确保学生的饮水安全,学校应做到:

1、学校应做好相关的索证工作;

2、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生饮水安全;

3、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对学校使用的制水、供水设备的维护 和保养;

4、制定饮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

5、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 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 现象的应急处理办法等。

篇7:处理饮食卫生应急预案

2:立即对食品调查,并对每项食物留样检查,以免造成多人发生中毒事故。

3:组织人员查明中毒原因,并对每项食物留样检查。

[b]处理人身意外伤害及疾病应急预案

1:在活动中有出现摔伤、扭伤、撞伤或疾病,视情况能处理的处理,不能处理的报120。

2:有出现危险旧病复发或出现心脏病突发,边做紧急处理同时护送前往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篇8:学校突发饮食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办事,餐厅工作人员按时进行健康查体,无健康合格证的严禁上岗。

2.与工作人员签订饮食卫生责任书,并与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食堂员工学习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

4.建立每日对食堂卫生的检查与记录。

5.建立学校食物中毒报告与通报制度。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集体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时,应迅速送学校卫生室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医治。

2.迅速向教体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建立食物试尝制度,做好所有食物食品留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篇9: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加强领导,确保防治幼儿园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吴玉军

副组长:赵玉海

组员:各班主任

二、具体措施

1、为了控制饮用水污染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加强领导,确保责任,统一指挥,分工合作,保证发生紧急情况时,要全力履行职责。

2、加强突发事件的报告管理,做到发现问题早报告、不隐瞒、不漏报、不缓报。

3、建立饮用水突发事件网络,班主任收集信息,及时掌握幼儿状况,一旦发行情况,要及时送医院治疗毛病对工作、生活环境惊喜消毒,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4、做好饮用水宣传工作。

篇10: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学生食堂及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工作

在镇中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校饮用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制度的健全、管理的到位,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为确保幼儿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抓基础设施,改善厨房条件。

在2011年,我校投资改建了厨房,面积达100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二、抓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为了把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抓落实,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食品管理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的第14号令《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来操作。同时校长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签订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状》.从而使幼儿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得有保障。

2、完善制度。要做好幼儿校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关键是制度建设和制度的落实。我们先后修改、完善了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晨检制度》、《食品采购制度》、《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卫生“五四”制》、《切、配卫生管理制度》、《烧煮烹调加工卫生管理制度》、《餐(用)具清洗消毒保管制度》、《厨房工作人员职责》、《饮食卫生制度》、《精加工卫生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印制成册,制成框子悬挂于相应的位置。我们还成立了以分管后勤为组长的膳食督查小组,主要负责监督食堂执行、落实有关管理制度和食堂工作要求情况;督查原料供应采购、验收存储的管理情况;检查炊事人员工作规范、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遵守校纪等情况;抽查检测所购食品、原料、调料等质量达标情况和生产厂家的证件资料是否齐全;指导食堂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整顿、改进和部署安排。

三、抓岗前和在岗培训。

学校注重对炊事员的培训和管理,每学期开学前,对炊事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教育,一是使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为广大师生搞好生活服务上来;二是提高卫生意识、提高业务素质保证饭菜质量。开学后,坚持每周星期五下午召开一次全体食堂职工例会,讲问题、摆道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职工平时的教育、督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了师生生活和职工服务的水平,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称赞。

四、抓好食品卫生管理,保证食品的安全。

1、在采购上,我们制定了《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制度》,采购定型包装食品原料时,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采购非定型包装食品及原料时,进行感官检查验收,配备专职采购员,专门负责原料采购。

2、食品在储存时离地隔放,有通风设施。在存放时坚持“三不”,即:食品不与非食品混放,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存放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食品。

3、在加工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规范,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食物要煮熟烧透。

4、作好食品的保鲜留样。

5、制定带量食谱,有效地防止了食物中毒事件。

6、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查体,从业人员均有体检合格证。

五、抓好学校的消毒和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1、组织专人对幼儿校的教室、寝室、厕所进行清扫、空气消毒和杀虫剂灭蚊。

2、教师作好本班的卫生消毒工作。

3、厨房人员作好厨房和包干区的卫生消毒工作。后勤分管人员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检查,进行督促和指导。

4、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提醒保教人员注意安全,利用一切有利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教,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防护的意识,有效防止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1、充分利用校内专设的安全宣传栏、班内的家校之窗、黑板报等定期向家长、师生做好安全宣传工作。每逢节假日我们会准时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等。

2、多渠道多形式地通过多媒体、故事、图片等向幼儿进行正面的安全知识宣传。

3、有效加强了学校人员的安全理论知识和法规的学习,针对本校面临的实际问题等,由保健员分期培训保育员和食堂人员,或发动主要负责人主动组织学习餐用具的消毒知识等,使食品卫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4、在传染病流行高峰期间(如九月份的肠道传染病),加强了各项消毒工作和相应的监督检查力度,避免了各类传染疾病的发生。

七、抓好饮用水的安全工作。

为了确保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有效预防群体性水传染病流行,在学生使用桶装水时,我们要求供应厂家提供各类证件、水质检测合格报告单、每一个月清洗一次饮水机。使师生吃上放心水。

新舟镇洪平小学

篇11: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避免食物中毒、传染病突发事故发生,保障全体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突发食物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应急处置措施

1、认真落实关于《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做好全体人员关于食物中毒、传染病突发常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工作人员了解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和识别,以及发病原因等业务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2、加强食品采购、储存、烹饪、保管,做好日常预防,如防止细菌污染、低温贮藏、彻底加热等防治措施。

3、一旦有食物中毒、传染病突发时,第一发现人应第一时间报告领导。

4、相关人员应立即赶到出事地点,调查确认其是否为食物中毒及中毒程度,查出中毒来源,或是否患传染病及其来源。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

5、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如令患者将胃里的东西呕吐

出来。当发现其中毒较深昏迷时,立即将其抬到大门口,等救护车的到来,或直接送往就近医院。保护食物中毒现场,封存中毒或可疑食物,迅速送医院同时带上剩下的可疑食物协助医院尽快确诊。及时了解共食者有无异常,及时上报。

6、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时,迅速将传染病患者直接送往医院。

饮食服务制度

提供老人合理的膳食和用膳服务,满足老人食欲和营养素需求,是维持老人健康的最基本的服务内容。饮食服务要求有:

1.根据老人牙齿功能、吞咽功能和饮食习惯,选择食物性状(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

2.根据老人疾病治疗要求,按医嘱选择食物种类。

3.老人饮食基本要求:①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营养素齐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量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钙、铁的食物,控制胆固醇、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②食物易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食物加工细,尽量使用蒸、煮、炖的烹饪方法,少用煎、炸、炒的方法;③食物宜清淡,少盐少糖:老人因味觉功能下降,可用醋、姜、蒜等来调味,避免过度使用盐、糖、酱油等调味品;④食物宜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食物色、香、味齐全,增进食欲;⑥注意食物安全:老人食物宜去骨、剔刺、切细、煮软。

4.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进食前半小时停止室内清洁卫生工作,卧床老人完成排尿排便,并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

5.餐具清洁,餐桌、碗筷干净,无水溃、污溃。老人餐具专人专用。

6.尽量创造条件,让老人自行进食。卧床老人可提供床上进餐小桌,进食不便者可提供长柄、粗柄餐具,餐桌上有固定碗、盆装置;必要时老人胸前围围布,桌上铺餐布;尽量让老人自行进食,享受进餐过程,预防功能废用性退化。

7.细嚼慢咽,进食时不看电视、不与老人谈笑、不催促老人加快进食速度,防误吸、噎食。

8.尽量坐位进食、进水,卧床老人抬高床头、侧卧进食,避免误咽人气管。

9.食物温度适宜,喂食、喂水和鼻饲进食时,须先测温后喂食,避免烫伤。

10.按操作规范进行喂食、喂水和鼻饲喂食,避免喂食意外。

11.少食多餐,有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12.食物新鲜食用、低温保存、注意防蝇防蟑螂,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

篇12: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餐饮经营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运行机制,有效预防餐饮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积极应对、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控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餐饮食品安全突发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杨凌示范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结合示范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及启动条件

1.3.1本预案所指食品安全事故系餐饮服务环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是指食用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3.2本预案适用于在杨凌示范区行政区范围内餐饮服务环节(含学校和单位食堂、农家乐、农村自办酒席等,但不含食品摊贩)发生的群体性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损害的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3.3凡在本行政区域内餐饮服务环节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即启动本预案。

1.4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级

1.4.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省份或国(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造成特别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或经评估认为事故危害特别严重的;

(2)国务院认定的其他Ⅰ级食品安全事故。

1.4.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设区市,造成或经评估认为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

(2)发现在我国首次出现的新的污染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并有扩散趋势的;

(3)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

(4)省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其他Ⅱ级食品安全事故。

1.4.3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个以上县,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其他Ⅲ级食品安全事故。

1.4.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存在健康损害的污染食品,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99人以下,且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其他Ⅳ级食品安全事故。

1.5工作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评估,依法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示范区统一领导下,全局统一组织,科室既分工负责又联合行动;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对食品安全事故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并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成立局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局长

副组长:副局长

成员:各科(室)、所、队负责人。

2.2应急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组织全区餐饮业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局内资源进行总体协调和保障;负责向示范区管委会和省局报告有关食品安全事故及采取相关措施的处理情况的重要信息;控制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检查,应急监督检验,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落实示范区管委会和省局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决定事项和领导批示要求;掌握全区餐饮业食品安全形势,针对隐患制定有效对策。

根据事故处置需要,下设信息发布、组织指挥、现场处置、物资供应、检测协作等5个工作组:

2.3工作组职责

2.3.1信息发布组:

由局办公室牵头负责。

其职责是:汇总信息,向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省局报告有关情况,准确下达领导小组决定;发布应急预案启动信息;把握食品安全事故宣传工作的正确导向,协调、沟通新闻媒体,综合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2.3.2组织指挥组:

由食品安全科牵头负责。

其职责是: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组织应急演练;贯彻落实局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指挥、协调全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承办、督办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检查、督促局各科、所、队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采取有关控制措施。向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2.3.3现场处置组:

由食品药品稽查支队牵头负责。

其职责是:深入事故发生现场组织开展调查和现场取证工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提出事故防范意见。责令发生或疑似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或个人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督促发生或疑似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或个人及时安排好病人救治;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及时移送相关案件,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查处。

2.3.4物资供应组:

由局办公室牵头负责。

其职责是:做好必要的技术、装备、车辆准备和相关设施设备的储备,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正常使用;组织应急处置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的食宿,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3.5检测协作组:

由食品药品检验所牵头负责。

其职责是:负责被监管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现场快速检测调查和取证工作,对造成或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原辅料及其成品依法采取控制措施;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完成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工作。

3、监测、预警和报告

3.1监测

在餐饮行业建立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设立举报电话(12331)。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3.2预警

3.2.1加强日常监督。加强对餐饮经营服务制度是否健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餐具饮具清洗消毒以及食品储藏、设施设备、集体食堂等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场所的食品报告系统建设,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3.2.2建立通报制度。通报范围: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通报方式: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示范区食安办电话:87__)和卫生部门(杨陵区卫生局电话:870__61)通报,并报告示范区管委会(电话:8__00)、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电话:6__)。

3.2.3建立举报制度。对任何单位和个人举报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应当及时组织进行调查处理。

3.2.4应急准备和预防。及时对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按照本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

3.3报告

3.3.1报告程序

食品安全科为局内责任报告科室,局办公室为对外信息报告(通报)科室。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单位或现场有关人员应当30分钟内报告我局,我局按规定向示范区管委会和省局报告。

食品安全科要主动监测,按规定报告。其他科室及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食品安全突发事故,一经发现,立即报告,不得瞒报、迟报。

3.3.2报告时限要求

在获悉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时内作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当发生30人以上食物中毒或在必要时,必须2小时内向省食品安全办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按规定作出总结报告。

(1)初次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伤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防范和处置建议。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分级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由国家响应;Ⅱ级由省级响应;Ⅲ级由示范区本级响应;Ⅳ级由县区级政府响应。当发生30人以上食物中毒或在必要时,启动Ⅳ级响应进行处理。

食源性疾病中涉及传染病疫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陕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等的相关规定,通报卫生部门开展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

4.2应急响应

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在示范区管委会、示范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省级相关部门对我区应急救援工作给予指导、监督和有关方面的支持。

4.2.1前期处置

获取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后,在报告信息的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到达餐饮单位事故现场。

(1)分析事故性质,初步判断是否属于餐饮经营行为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

(2)分析事故危害性,初步分析已经发生的危害或可能发生的危害;

(3)分析事故原因;

(4)采取初步措施,例如:控制事故食品及区域、标记污染范围等。

4.2.2应急处置

(1)控制现场,对已经营的涉嫌食品实施封存、扣押等措施,严防流入市场;

(2)确定危害程度,根据专家和技术机构对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的分析,与相关部门及专业技术队伍密切配合,确定危害程度;

(3)及时抽样检验,对相关食品协助进行抽样检验,掌握第一手资料;

(4)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如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治等;

(5)及时移送相关案件。

4.2.3信息通报

在处置食品安全事件时,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其他地区、执法部门的,应立即按规定程序通报相关地区和执法部门。

4.2.4对外信息发布

全区因餐饮经营环节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由示范区应急机构负责对外发布信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发布相关信息。

4.2.5响应终结

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解除后,应急处置终结。由局组织召开情况分析会,对事故处置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经评价确认无危害和风险后,报管委会批准,终止应急响应。

4.2.6奖惩

对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室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事故重要信息的,有玩忽职守、临阵脱逃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及防范处置不力造成事态扩大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应急保障

5.1人员保障

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相关科室人员、专家参加餐饮经营环节食品安全事件处置工作。

5.2信息保障

局所有涉及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的人员要确保联络方式畅通,保障食品安全事故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对媒体发布的信息,要严格实行“信息归口、统一发布”的原则,由示范区应急机构统一向社会发布。

5.3装备和技术保障

要发挥监督技术、装备优势,联系组织、维护好相关设备,以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之需。

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受委托检验机构应当立即采集样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要求实施检验,为食品安全事故性质界定提供科学依据。

5.4教育培训

要不断加强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餐饮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风险和安全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6、预案实施时间

篇13:企业食堂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为认真落实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及时排查不利于安全稳定工作的问题、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经研究,特制订食堂卫生安全的应急预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职责:

行政部是食堂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食堂的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是食堂膳食卫生安全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食堂膳食卫生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纳入考核,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行政助理要经常督促、检查食堂卫生情况,责任落实到人,明确责任。

二、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从业人员按规定时间体检,持健康证上岗,食堂有《卫生许可证》并健全卫生安全管理规章及岗位责任,公示上墙,接受用餐者监督,加强食品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后厨,强化食堂卫生工作的过程性管理、监督、规范运作,科学管理。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1.发现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第一发现者须立即通知中毒人员所在部门领导,同时报告行

政部。

2.行政部负责人、公司级安全员以最快速度奔赴现场,查明原因,及时用药,控制病情;

如必要须及时将疑似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情况紧急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3.由行政部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及售饭处,必要时报告食品安全行

政管理单位查验。

4.立即组织人员组成陪护小分队,由领导安排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院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四、注意事项:

1.稳定职工人员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3.发现职工有类似食物疑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4.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上一篇:幼儿园整改工作报告下一篇: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