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申请中个

2024-05-06

美国留学申请中个(共5篇)

篇1:怎样申请美国高校

申请美国杰出院校需要哪些要素

美国大学需要申请者提供的信息包括:

学校成绩单。成绩单是学生在高中阶段 (西方为九至十二年级) 的成绩记录, 上面记录着学生每年各学科的成绩。学生申请大学阶段, 其所在学校会把成绩单直接发给其申请的每一所大学。成绩单能反映课程的难度以及在校期间学生的成绩波动。

考试成绩。在中国, 高考是唯一一项大型考试。而在西方国家, 各大院校会考量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成绩。托福和雅思成绩能衡量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学术能力评估测试Ⅰ (SATⅠ) 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部分名校还会要求申请者提供学术能力评估测试Ⅱ (SATⅡ) 成绩, 即一系列学科的相应考试成绩。有条件的话, 学生还可以参加大学预修课程考试 (AP) 或国际课程考试 (IB) 。

个人陈述。在十二年级开学初, 申请美国院校的学生就要花大量时间撰写个人陈述。个人陈述除了能体现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外, 还能展现其思想、兴趣、活动、观点的情况。美国大学希望从中了解每名学生将为学校作出怎样的贡献。个人陈述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和招生委员会对话的机会, 一篇有趣的个人陈述可增加学生的录取几率。

推荐信。在西方高中, 作为申请流程中的一部分, 教师和升学指导老师需要评估学生。美国大学通常会要求一份或两份教师给出的评价和一份学校管理者提供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都会帮助学生取得录取资格, 但他们也明白, 真实的评价会更具可信度, 并可维护其声誉。

面试。招生专员或在招生办工作的毕业生会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让学生有机会和学院代表进行单独对话。在中国, 面试有助于招生专员进一步了解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以及他们为学校作出贡献的潜力。

课外活动及工作经验如何填写

美国有多于400所大学参与通用申请 (Common Application) , 通用申请允许学生用一个表格申请多所院校。下列从通用申请表格中节选的信息阐述了学生在申请优秀西方院校时会被要求回答的问题。

通用申请要求学生列出除课上学习以外最重要的活动。相关信息翻译如下:

课外活动及工作经验。课外活动:请将你参与过的课外活动、志愿者经历、工作活动按照其对你的重要程度列出。可根据个人喜好将课外活动和有收入的工作经历分组列出。在下方可填写的空白处写出具体的活动和成就 (具体的事件、乐器、雇主等) 。为方便我们有侧重地了解你参与的重要活动, 请填写以下信息……

什么样的个人陈述最吸引人

通常来说, 所有西方大学申请均要求申请者写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对于美国大学尤为重要。通用申请中个人陈述部分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谈论一项他们参与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包括他们在学生组织的经历、志愿者经历、体育项目、乐器及其他。第二组6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 写一篇更长的文章 (没有正确或错误的选择, 学生可以对任何问题做出非常好的回应) 。相关信息翻译如下:

个人陈述。

请在下方空白处简要阐述一项课外活动或工作经历。

请自选主题或以下列主题之一写一篇250字至500字的个人陈述, 并将其与申请表格一同提交。请在下方勾选你选择的主题。此篇个人陈述帮助我们除了通过课程、成绩、考试分数和其他的客观数据来了解你以外, 对你作为独立个人和学生有更好的了解。此外, 此篇文章也能够体现你的思想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注:你在通用申请部分的文章要应用于所有的大学申请, 不能够对任何学校以任何方式做文章上的调整。如有大学需要专门为其而写的文章, 该大学会在补充表格中说明。

1.评估一次重要的经历、成就、承担的风险或面对的道德困惑及其对你的影响。

2.讨论某个个人、当地、国家或国际关注的问题及其对你的重要性。

3.提出一个对你有重大影响的人, 并描述此影响。

4.描述对你有影响的某个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人物或某个有创造性的作品 (艺术、音乐、科学等) , 并描述此影响。

5.一系列的学术兴趣、个人观点及生活经历对教育的多元化起到很大作用。鉴于你的个人背景, 描述一次能够说明你将为大学集体的多元化起到何种作用或能够表明多元化对你的重要性的经历。

6.自选主题。

以下内容由一位往年的毕业生所写。

我知道这可能听起来很奇怪, 但是当我拿到我的成绩单报告的那天, 我真的很激动。我能感觉到当我打开信封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成绩单时加速的心跳。对于其他人来说, 成绩单可能只是一张没有什么意义的白纸。而对我来说, 那却是我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和文化的成功标志。

当我十年级刚从中国的一所当地学校转入国际学校的时候, 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适应这里以讨论为核心的授课方式时所遭遇的挫折让我十分沮丧,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怎么会这么快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一个无法适应学习的学生。我听取了当时年级升学指导老师的意见, 参加了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的夏令营, 以此来帮助我适应新的环境。

我是在一天下午到达那里的, 那无疑是我一生当中最紧张、最充满焦虑、最了不起的一天下午。我静静地走在校园里, 就像是人群里的一个哑巴, 周围充满了新的面孔,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

就在我以为这种感觉可能持续一整个月的时候, 有些事发生了变化。当天晚上, 我们组织了一场名叫“快速交友”的活动:我们沿两个同心的半圆就坐, 根据发给我们的纸上的问题问坐在我们对面的人。因为背景放着声音很大的重金属音乐, 大家都需要吼着说话。平常我很讨厌这种音乐, 所以我特别惊讶, 至少在那天, 我真的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玩儿得特别开心。我当时马上就意识到, 我必须放开我那些虚弱的自我意识。对我来说, 要在伯克利找到快乐, 我必须“把自己放在一边”, 享受这种不熟悉。我让自己更多地参与到社交活动中, 享受坐在一屋子陌生人中间, 无话不聊的简单乐趣。

这些新的发现这两年一直指引着我。它激励我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鼓励我参与班级的公开讨论, 帮助我适应国际部新的学习模式。像现在这样, 在几百人面前演讲, 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游说大家, 都是我之前从来没有遇见过的, 而我也确实乐在其中。

那个夏天, 我克服了许多困难 (我学会了相信自己) 。最疯狂的事情是, 我现在非常享受在学校的时光, 我乐于和朋友辩论, 参与到各种问题的激烈讨论中。就像我打开成绩单时的感觉一样, 是一种终于适应了新环境的满足感。

中学如何评价学生

作为申请的一部分, 学校教师和领导要以多种方式评估学生。这部分内容需要由一名非常了解学生的教师或升学指导教师填写。此外, 学校相关人员要书写学生评价。此学生评价也在其中列出。相关信息翻译如下:

您认识这名学生多久了?在何种环境下?

在描述这名学生时, 您脑海中第一个词语是什么?

评估:与其他同班学生相比, 您怎样在如下范畴内评估这名学生?

范畴:学术成就、课外活动成就、个人品质和性格、整体情况。

评估结果:没有根据、平均以下、平均、良好 (高于平均) 、非常好 (高于平均很多) 、优秀 (前10%) 、突出 (前5%) 、我所遇到的少数最好的学生之一 (前1%)

评估:请提供帮助我们区分此同学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请随意附上您为此学生准备的附加表格或其他参考。或者, 您也可以附上由另一位了解此同学的学校领导所写的评价参考。我们尤其欢迎多面的评估并鼓励您考虑如下方面:

1.申请者的学术、课外活动和个人性格特点。

2.申请者平时表现的相关背景, 例如特殊的家庭情况和责任, 学校以外的工作职责或其他情况 (正面或负面的) 。

3.招生办需要后期深入了解的, 您所观察到的区分于学术表现的问题行为。

此评估是中学情况报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意识到有些学校升学指导教师面临着一些极大的挑战。如果您的专业环境使得您无法为此名学生提供大量的评价, 如果您的评价不能以其他学校领导的评价来代替, 请通过选择下方陈述来帮助我们的大学成员更好地了解情况。

以下是一份学生的中学情况报告, 由升学指导主任填写。

凯尔·王是班里38个孩子中最有艺术天分的学生。他也是其中极少数英语为第三门外语的孩子。在他一如既往的努力下, 在十一年级春季学期, 他的课业表现平均都已经到达优秀了。他积极的态度、幽默感和大胆发言的表现使得他一直都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最近, 他在英文写作方面表现也非常突出。

凯尔在十一年级第二学期获得的评语中最典型的是下面这条来自他的英文老师的评语:“凯尔这学期做了很多来提高他的成绩, 他的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也都进步很多。虽然他能做的和他努力做出的成绩之间还是有一些不衔接, 不过他一直在进步。”

十二年级的秋季学期, 凯尔持续着他不断上升的轨迹。“凯尔的学习态度今年有着巨大的进步, ”他的英文老师在评语中这样写道, “他的文章内容丰富, 思想深入, 语句运用娴熟。”就像他的大学先修课程经济学任课教师最近给他的评语所说的那样:“凯尔表现出在经济学上的强大天赋、批评性的思考能力和复杂的分析水平。虽然一些社交活动偶尔会阻碍他专心准备演讲和考试, 不过总体来说, 有他在班级里是一件很让人欣慰的事。”

拥有一个日本父亲和中国母亲, 凯尔的生命中在两个国家待的时间几乎差不多。他的童年在日本度过, 一年级至三年级在中国, 四年级至六年级在日本, 之后一直到现在都在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这两种独特文化之间的孩子, 尤其是受二战影响, 两种文化仍然有矛盾存在, 凯尔不得不一直努力, 小心驾驭两者之间的误解。他从经历中所获得的敏感和同情远比局外人要多得多。

凯尔积极参与到各种课外活动中, 他参与过很多乐队的演奏, 其中还包含一些专业的演奏会。他能演奏6种乐器:钢琴 (11年) 、萨克斯风 (8年) 、长笛 (4年) 、鼓 (4年) 、吉他 (3年) 和贝斯 (1年) 。他的音乐兴趣涉及爵士乐、蓝调、重金属音乐等。他还是这个区域少有的冰球爱好者之一, 他在二年级学习滑冰时对这种运动产生了兴趣并持续至今。他同时还热衷于其他运动, 例如棒球、篮球、足球、网球和游泳。

篇2:美国留学奖学金申请介绍

1助研奖学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简称RA)

所谓RA,就是出任研究生导师的科研助理,协助导师完成其科研项目。这类奖学金的数额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科研经费的多少。因此,通常情况下,理工科的RA会比较多,文科的会相对较少。要申请到RA,申请者通常需要较高的GRE成绩,并在文书等软性材料中反映出自身的科研能力或潜力,如申请者曾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其申请RA的成功率就会提高。此外,在申请过程中,加强与教授的联系(尤其是PhD申请者),也会增加获得RA的几率。

2助教奖学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简称TA)

所谓TA,就是出任研究生导师的教学助理,协助导师或独立完成本科生教学任务。这类奖学金的发放,主要是看申请者的背景与空缺的授课岗位是否吻合。TA所授课程通常为该研究生所在系的本科课程,中国学生也经常被选中教授中文(作为外语)课程。要申请到TA,申请者通常需要较强的口语交流能力,托福口语部分分数一般不能低于24。

3研究生助学金(Graduate Assistantship简称GA)

所谓GA,就是在学校的某个行政或服务型岗位兼职,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勤工俭学。常见的GA职位报考:国际学生办公室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宿舍管理员、招生办助理等。这类校园岗位不时便会有空缺,因此申请者应经常关注学校相关网站。由于这类岗位往往对申请者没有特殊的技能要求,因此通常采取先来先得的招聘原则,但也有个别岗位会安排面试选拔申请者。

4其它奖学金(Scholarship)

除以上提及的一些奖学金外,美国还有许多名目繁多的奖学金。这些奖学金的发放往往具有特定目的,有的还要求申请者提交规定的申请材料,以证明申请者为什么有资格获取该奖学金。如有的大学开设有创业奖学金,为那些希望创业的学生提供部分启动资金,申请者需要撰写各自的创业计划,以竞争这笔不菲的奖学金。由于这些奖学金名目繁多,因此我们建议申请者在仔细研究好各奖学金的范围后再提出申请。

篇3:美国留学申请中个

关于选校, 笔者不赞同US News的详细排名。对全美排名前14的一流法学院而言, 详细的排名并不能区分学校的优劣。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声名卓著, 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城大学有其地缘优势, 而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校有其师资优势。例如密歇根大学法学院以国际法比较法闻名, 其独有的国际税法项目每年定量培养一批专业人才;而其他专业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师资优势, 如商法领域赫赫有名的Jame J.White, 曾是美国合同法界最具权威的泰斗级人物, 而公司法和证券法领域的Adam C.Prichard, Nicholas C.Howson (其太祖父曾任剑桥三一学院院长, 并在英国接待过李鸿章的访问团) 这些教授, 早年都曾在美国法院或政府部门发挥过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 密大法学院是全美输送法律学者和法官最多的学校, 在十多年前, 曾仅次于哈佛耶鲁排在全美法学院的第三名。后来才被斯坦福和伯克利这些新秀超过。 (3) 密大法学院对民国时期的法学影响更大, 东吴大学 (现苏州大学) 法学院的前院长吴经雄, 1946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 当年就是密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密歇根大学法学院也是与中国交往最久, 联系最密切的美国法学院,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 几位中国著名的法学家、法官、律师和立宪主义者就来到安娜堡访问, 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对“英美法”法律传统的了解。从1859年密大法学院成立到1959年的一百年间, 中国留学生始终是这里外国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 (4) 1949年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 中国大陆和美国官方的交流戛然而止, 但密歇根对中国和中国问题的研究依然在继续, 先后成立了远东语言和文学系, 远东研究专业, 并获得了支持东方艺术研究的Freer基金的资助, 最终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这个特征和耶鲁的中国法研究中心有异曲同工之妙。1972年, 应密歇根大学乒乓球队的邀请, 中国乒乓球团抵达底特律, 与先前曾赴中国的美国乒乓球队进行互访, 标志着两国正式交往的开始, 即闻名于世的”乒乓外交“。在这一时期, 两国学术互访的传统也得以断弦重续, 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 密歇根大学校长Mary Sue Coleman女士到中国各地访问, 并与中国的大学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等高校的法学院为代表, 建立了合作交流的框架和平台。这些法学院的名师也曾先后来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从这个角度而言, 密大的中国法研究与哈佛耶鲁不分伯仲。芝加大学的JD项目格外出众, 而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以学术见长。伯克利侧重理工科, 虽然有良好的民主传统, 但伯克利法律的优势借助硅谷, 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领域。纽约大学法学院的LLM项目规模大, 有助于校友人脉网络的建立, 找工作也有其他学校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如何选择, 要根据个人需求、爱好品味、申请的条件和要求, 客观衡量自己与学校的匹配程度, 对症下药, 择校而论, 见仁见智。

从项目规模角度而言, 密大法学院的LLM项目一直保持每年只收40人的小规模, 密歇根大学LLM硕士项目的国际化程度之高, 也超过了笔者的预期。就密歇根LLM项目40人的班级而言, 就读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其来源包括英国爱尔兰, 芬兰, 德国, 意大利, 克罗地亚, 新西兰, 南非, 日本, 菲律宾, 墨西哥, 巴西, 巴基斯坦, 伊朗, 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丰富的国籍和法律背景对同学们开拓国际视野, 建立广泛而持久的人脉关系, 都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追根溯源, 密歇根大学也是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美国大学之一,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来到密大就读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美国其它任何一所大学, 包括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酋博士, 中国工程院第一任院长朱光亚博士,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博士, 以及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吴贻芳博士等。除了学术传统和与中国的联系, 密歇根的校园环境也是不可比拟的。安娜堡是小城市, 但排名全美最适宜居住的小城市第二名。笔者坚信, 历史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专业如此, 大学如此, 选择也如此。看到未来的二十到五十年, 想想自己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国深造, 选择哪所学校, 将更加理智。

摘要:出国留学热的背景下, 美国法学院成为诸多法学学子和法律工作者留学的选择。关于如何选校, 如何在申请中展现自己的优势等, 困扰着许多申请者。笔者自身的申请和留学经历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借鉴。美国法学院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提供给法学留学者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而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自身优势项目和学术氛围、教学特色、与中国法的渊源等都为法学留学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留学,美国法学院,申请,密歇根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梅仲协.民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1:1.

2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5.

3全美排名第十:密歇根大学法学院[EB/OL].http://www.fornow.cn/news/81315.html, 2014-2-11.

篇4:美国本科留学申请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对考试时间的误解

申请者常常对最后一次能用于申请的TOEFL和SAT考试时间存在误解。美国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并不是最后的TOEFL和SAT考试时间。举例来说,申请2009年9月入学的正常录取(Regular Decision)的申请截止日期大部分学校是2009年1月1日,最后一次参加TOEFL考试的时间是2009年1月。很多人认为考2009年1月的TOEFL会赶不上申请,原因是考试成绩一般要在3周以后出来,也就是2月初出来,早就超过了申请的截止日期。其实,申请人要做的是在学校申请的截止日期前把除TOEFL成绩之外的其他材料全部寄出;TOEFL分数可以稍后寄到学校,但必须在学校评审申请人的申请材料之前寄到。我们知道,正常发录取通知的时间通常是4月初,所以1月的TOEFL成绩在2月出来是可以赶上申请的。

至于SAT,由于它一般只需要2周就能出成绩,所以最后的考试时间也可以晚一点。2009年1月参加考试是可以的;虽然2月初参加SAT考试也勉强可以,但2月一般没有SAT考试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申请人尽可能早点完成TOEFL和SAT考试,不要等到最后一刻。

误区二:对考试分数的误解

申请者容易对GPA(在校平均分数)、TOEFL和SAT考试分数产生误解。第一类误解是受国内教育体制的误导,认为如果要上美国名校,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要是最好的。事实上,美国大学的录取,尤其是本科生的录取,是一个综合实力的竞争。即使在高中排名100多名或中等的学生也可以被顶尖名校录取。

第二类误解是对TOEFL分数的误解。一些申请者认为TOEFL必须达620分以上才可能被名校录取,而拿奖学金必须达到640分以上。这其实并不准确。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录取的中国学生中有些TOEFL分数刚刚过了600分,甚至还有低于600分的。的确有些学校对申请者的TOFEL分数有要求,但这些美国顶尖名校的录取政策其实非常灵活,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不受某些录取要求的限制,甚至在没有TOEFL分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录取。

第三类是对SAT的误解,很多人把它等同于国内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如有一位女孩SAT得了2 090分,她仍然想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重考SAT,争取达到2 100分以上。这就是一个非常没有必要的行为,10分的差距不会对她的申请有任何负面影响,倒不如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对Essay的斟酌上。

误区三:申请定位不合理

有一类申请者对排名有一种盲目依赖和崇拜,非要申请前10或者前30~50的学校,而完全不顾自己综合实力的强弱。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是一种通识性的素质教育,因此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存在像排名显示的那种差距。在美国3 000多所大学中,我认为前100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前500的学校都是不错的学校,不同申请者要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合理选校,争取能够到自己能去的最好学校。

还有一类申请者,一开始就钻进了牛角尖,有严重的名校情节,比如“哈佛情节”或“常青藤情节”,非哈佛不去、非常青藤学校不去,否则就留在国内读大学。申请成功了固然值得祝贺,但万一去不成常春藤学校就留在国内读大学恐怕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鼓励大家去美国读本科,是因为我认为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相对于国内目前的本科教育而言,更能开发一个人的才华和潜能,对学生本人的人生有着更积极的影响。

误区四:对University和College的误解

除了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之外,美国还有大量的文理学院(College)。一些申请者认为学院肯定不如大学好,对这些文理学院看不上眼。殊不知,文理学院的教育并不逊色于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往往以小班特色教学为主,平均一个班的人数在10人左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远胜于综合性大学。一些好的文理学院,如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和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本科教育在很多美国人的心目中比哈佛、耶鲁还要好。

误区五:对选择推荐人的误解

很多申请者花费大量精力去找名人来给自己写推荐信,但对申请者不了解的名人是不适合作为推荐人的。通常学校要求一份学校成绩报告单(School Report),这相当于校方给你的一个评价,可以找校长、升学顾问(国内中学一般没有这个职位)、年级组长甚至是班主任来担任;此外还要求两份教师评价表(Teacher Evaluation),通常是两位任课老师对你的评价。很多成功的申请者并没有名人的推荐。名人的推荐可以作为补充,但决不是必

需的。

误区六:错误地选择参照对象

这类申请者通常了解到一些成功获得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的各种分数,然后基于此得出一个片面的乐观或悲观的理解。比如,申请者知道某个被哈佛录取的学生的排名是2%,TOEFL是630分,就认为自己排名1%且TOEFL为640分一定也可以被哈佛录取。还有的人听说某个去了耶鲁的学生TOEFL成绩有650分而自己只有630分就不敢申请了。单纯对比两个学生的分数是片面的,必须比较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才可以。可遗憾的是,这种录取委员会用来作为录取标准的综合能力很难被精确量化,你在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申请者的全套申请材料(尤其是Essay)之前,是不能轻易断定你比这位申请者强或弱的。

误区七:Essay撰写的误区

对于Essay的写作,平庸自然不行,因而很多申请者会引用精彩的中国典故或传奇人物故事。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会导致他人理解的困难,因此表述能力不强的申请者此时需要慎重对待。比如,曾经有一位申请者想用陶渊明的诗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介绍中国的龙,而英文的龙(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邪恶并令人畏惧的动物。因此,他必须克服极大的文化差异,向录取委员们介绍中国龙。这是有较大风险的。此外,还有一些申请者有非常奇妙的想法,可是如果奇妙到一般人难以明白就不妙了。

误区八:家长过度参与

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有些家长的参与超出了应有的度,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比如留学咨询环节,通常会有家长全程代问,而孩子从不出场的情形。在留学咨询过程中,我们通常要了解申请者经历的很多事情的具体细节,包括申请者的感想、心得体会、遇到何种挑战以及最后如何成功、如何筹办一个活动,然后给出我们的建议和指导,这些东西家长是说不出来的,即使能说出来,也不是一个高中生那个年龄的人所拥有的想法。因此,家长们要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精神、能否适应学校紧张而有压力的一年级生活,也是各校在录取学生时考虑的因素。

误区九:放弃高考

美国的大学不要求高考成绩,如果出国成行,放弃高考也没有关系。但加拿大部分大学要求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如果你申请此类加拿大大学,就不能放弃高考。由于美国本科阶段提供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很少,所以对于那些依赖于奖学金的申请者而言,出国的计划有可能实现不了,因此不要轻易放弃高考。即使对于能够自费的申请者而言,在申请成功之后还需要获得签证才能实现留学梦想,而签证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可预期性。因此,无论是否放弃高考,都必须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以承受不可知因素导致签证失败带来的冲击。

误区十:对自费签证的误解

很多人认为,拿不到奖学金的话,签证就拿不到。这是不正确的。如果家庭资金充足,那么你只需要说服签证官你的这笔教育投资是合理并有高回报的,然后你的签证难度就与获得全额奖学金的签证申请人一样——说服签证官你没有移民倾向,你此行的目的仅仅是学习并且会在学习结束后回到中国来。

误区十一:走速成路径

申请者常常想走速成路径——不考托福直接去美国读语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留学的捷径,可以免除准备托福的时间而直接去留学了。殊不知,这只是把学习英语的任务推迟到出国以后。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美国的大学学习的,因此肯定要先进行语言的学习,在国外往往要学习半年甚至一两年英语,因此等到出国后学英语并不一定“节省”时间。此举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在英语环境下学习英语。但是却有一个隐患和三个缺点。隐患就是在英语能力低下的前提下,学生如何学习和独立生活可能是个问题,如果不能适应的话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甚至发生悲剧。缺点一,在美国学习语言的费用相对于国内来说是相当昂贵的。缺点二,签证通过率降低。尽管《赖斯法》提及签证官在审查学生签证时不应歧视去读语言的学生、去读排名靠后的学校的学生,但可以肯定地讲,去读语言的签证通过率一定是小于去读正式大学课程的签证通过率。缺点三,由于此类学生常常是读完语言之后就读一所不太知名的美国大学,因此学生本人失去了登上更高人生起点的机会。美国的用人单位是非常势利的,他们聘请人员的时候要看学生的毕业院校的好坏,给予的起薪也会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高低,因此一个名校出身的学生在职业道路上一开始就领先于非名校出身的学生。虽然我不推崇甚至有时候反对极端的名校情节,但是如果自己有能力上名校而不去努力甚至直接放弃,就是对自己前途的极端不负责。

误区十二:对面试机会的误解

有学生及其家长曾欣喜若狂地告诉我,他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的额外青睐,因为他获得了这两所学校的面试机会。其实,有些学校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会有自己的校友,他们就会安排校友来面试申请人,只要有可能,这些学校就会争取面试每一个申请者,因此收到他们的面试通知决不表示该学校对你青睐有加。即便是该学校有面试而你不能参加、或者你所在地没有该校校友提供面试机会,那么也不会对你的申请有影响。(学校以及校友都会这么说,但是真实情形应该是这样的:面试表现好的同学参加面试会得到一份较好的面试报告,面试表现差的同学会得到一份较差的面试报告。面试好的同学不一定有机会被录取。我们曾有数位学生在普林斯顿校友面试后认为自己会被普林斯顿录取,因为面试人说如果她是录取委员就会马上录取该学生,但最后还是没有被普林斯顿录取。面试差的学生大部分情形下就会失去录取机会,原因是好的申请人太多,实力太接近而无法取舍,那面试结果差的就容易被淘汰掉。)目前,美国的大部分大学在中国并不能提供面试机会,往往不需要面试就直接录取学生。

误区十三:

考试准备时间过多、课外活动准备不足

申请者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准备TOEFL和SAT考试,但是几乎不准备课外活动。有一部分学生有一种叛逆心态,认为做这个活动就是作秀,不屑于去做。我要说的是,美国大学申请其实就是一个作秀,你把实力秀出来,美国大学认可了才能录取你。时间方面,很多学生宁可准备一年半年去考TOEFL、SAT,可是对活动连一星期都不愿意抽出来。但事实上,在考英语和活动准备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对称这就是误区。如果你把180天的英语学习时间缩短到170天,TOEFL成绩几乎不会下降,但如果你用节省出的这10天去做一个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这方面实力就会增加很多,想一想看怎样做更值得呢?

误区十四:

等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才开始准备申请

有些孩子认为要等TOEFL、SAT成绩出来以后再着手准备留学申请。这其实是很严重的误区,因为这样会耽误很多时间,耽误留学规划。留学规划应安排在暑假,如果10月份学生才找到我,说想做留学规划,那你这时候其实是没有时间去准备活动的。TOEFL、SAT考试和申请准备,不是一前一后的关系,而是并行的。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学生申请交上去了,TOEFL还在考,成绩还没出来,这种情况就比较好,因为你申请交上去,学校就认为你按时交了,考试分数可以由考试机构稍晚一点直接交到学校,这样就不会耽误时间。

篇5:美国留学申请中个

高中生有谁敢不参加高考呢?尽管现在去美国留学比较容易实现,但仍需要条件,而且还有一定风险,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国高中生来说,绝大部分人还是要高考的。但是,任何一个新的领域总是会有一批杰出的先驱者,本书所说的这个新的领域就是高中生去美国名校攻读本科学位,而这些先驱者,就是一些敢于在高中毕业后就留美的杰出的中国高中生。他们有的通过高考已经获得了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却毅然放弃;有的干脆没有参加高考。看着这些先驱者前赴后继奔向大洋彼岸的身影,我虽然有些为他们担忧,但更多的是为他们喝彩!他们目前虽然还是一小部分人,但是他们在权威的高考面前所作出的举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用高考衡量孩子前途和成功的传统观念,在全国的高中生和家长们的心头激起了浪 花。我敢预言,这批先驱者未来将成为中国各行各业的精英。远在盛唐时期,作为世界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中国,就是全世界学习先进科技和文化的地方;而如今,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留学美国的浪潮还将继续。

本书的目的决不是让高中生不参加高考,而是为那些想留学美国的高中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这些高中生中有很多佼佼者,他们的出国使国内的名牌大学可以吸纳另外一批优秀的高中生;由于有这样一批高中生去美国读大学,留在国内的高中毕业生相对获得了更多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这些留美优秀的人才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将要回国效力,因此整个国家也将受益。

本书的目的,仅仅是希望将国内高校不能完全容纳的庞大高中毕业生中的一小部分送到美国去,利用美国的教育资源来培养我们的未来人才。

徐小平和芝加哥女孩

2006年夏天,我和徐小平一起给一位获得芝加哥大学全奖(也是2006年度中国大陆学生获得的最高全额奖学金)的女孩送行,其间谈到了近几年在我指导下的一些孩子纷纷被美国顶尖名校录取,小平鼓励我把这些案例整理出来。其实我是不愿意写书的,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而要想准备好是要花很多时间的,但花很多时间我又很难做到。因此,这几年来,我一直没有动笔写关于中国高中生如何申请去美国读本科的书。

“普林斯顿双星”

2007年3月底是美国众多大学正常录取“发榜”的时间,录取结果第一时间就公布在学校网站上。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那几天我和那些孩子们一样,激动得无法入睡,就像过节一样。其中,最让我感到振奮的消息是两位女孩同时被美国顶尖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了!“普林斯顿双星”其中一位是来自遥远的云贵高原,曾经和我有过有趣对话的小牧。

“陈老师,对于像我这样的寒门子弟,从一开始就比其他人要艰辛很多,好不容易跋涉到冲刺阶段,胜败就在此一搏了。我希望您相信我的潜力,为我指点迷津。将来我成功的那一天,定将好好报答您!”

我笑了,开始看她的介绍材料,小牧的经历、成就、抱负,还有写信严肃又幽默的语气感动了我。她给自己的定位是“上TOP 20,甚至常春藤盟校都没有问题”。我给她的判断是:“我有预感你能成功,至少也是TOP10的学校。”其实,小牧不但感动了我,也感动了除普林斯顿之外的某顶尖文理学院。

“陈老师,我今天早上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的offer(录取信),来自XXX文理学院。他们说‘We are very impressed with your application’(我们对你的申请印象非常深刻),然后给了我奖学金来支付我所有的学费,又帮我找来了校内工作和适量的贷款,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帮我支付费用,但是食宿费还差一点。然后,最令我感动的事出现了,学院的一个老师叫我住到他家,用这种方式来帮我解决尚不足的食宿费用的问题,并且这个家庭每月再拿出300美元给我当书费。”

“这是迄今为止我收到的最令我感动的offer,它太特别了,以至于我都不忍心拒绝这所学院!”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很感动,也为小牧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耶鲁女孩菲菲

同样是在3月底,我突然收到上海的菲菲发来的短信,告诉我她已经被耶鲁全奖录取了!我立即打电话到她家表示祝贺,接电话的是她的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就已经泣不成声了。激动的母亲似乎处在崩溃的边缘,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喜讯,让两年来一直压在她心头上的重担得以卸下。如果菲菲没有获得好的申请结果(由于家庭收入原因,菲菲必须要获得全奖),这位母亲必定会崩溃,因为两年前支持女儿放弃高考准备出国申请时,她就背负了来自家庭和朋友的巨大压力,当得知菲菲在上一年没有获得奖学金不能留学时,她还是毅然支持优秀的女儿放弃复读参加高考,决定再次申请美国的顶尖名校。如果菲菲今年还不能获得全奖,她就准备卖掉唯一的房子让菲菲自费去读一所常春藤大学。她心里明白,即使卖掉房子,钱也是不够的,并且还会增加签证难度,甚至直接导致拒签,即使幸运地获得签证,在菲菲大学毕业之前的四年内,这对母女承受的压力将是可怕的。由于长期和学生及家长接触,我已经能够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菲菲的母亲就好像在一片汪洋大海中独自航行的舵手,脚下是承载着母女两个全部希望的一叶小舟,只有菲菲顺利到达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她们才能上岸,才能获得希望,也才能放松一直紧绷的神经。我和菲菲母亲谈话的时候,会故意去轻轻触动她的脆弱、伤心之处——她不被家族理解的压力和她所冒的风险,每逢这个时候,母亲就会落泪。在菲菲申请结果出来之前,所有的承诺和安慰都不能有效地缓解她的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通过流泪来缓解。

初识菲菲

认识菲菲和她的母亲是在夏季一个明媚的午后,我们在一家上岛咖啡见面。当时菲菲刚刚打消了母亲准备卖房让她自费留学的念头,并向母亲许诺一定在下一年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和她们的一番谈话让我对菲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菲菲太优秀了,她应该会有好的申请结果!

我分析菲菲第一年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她对申请还带有一些盲目性,申请的学校都是顶尖名校,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她要申请的都是各名校的全额奖学金,这使得她加入了最顶尖的竞争行列,而她当时对申请作文的素材选取和表达还掌握得不够好。因为读她的申请作文会觉得她很普通,没有什么特色,而只有和她谈话时,才会觉得她很有个性和思想。凭我多年的经验,我知道她有能力获得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录取和奖学金。由于菲菲之前参加过哈佛的暑期学校,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哈佛情结”,哈佛就是她的第一选择,而她也认为自己一定能去哈佛,因此第一年申请的时候她报考了哈佛的提前录取,即Early Action(早期行动,哈佛大学自2007-2008学年开始取消了它)。但是哈佛没有提前录取她,而是把她的申请推迟到正常录取再作评审。她原先认为一定可以被哈佛提前录取,没有准备其他大学的申请材料,这一下措手不及,母女两个人忙得天昏地暗,开始申请其他学校,好不容易赶在截止日前把申请做完了。最终获得一所常春藤大学的录取,但却没有任何奖学金。

重拾信心

当时的菲菲,虽然在母亲面前承诺过下一年拿全额奖学金,但和我见面的时候她却很不自信,我和她说起别的获得顶尖名校全额奖学金的学生时,她的眼睛里就充满了对这些获得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霍山女校的全奖获得者的崇拜之情,一个劲儿地夸人家怎么“牛”,而自己远远比不上。事实上,我的本意是想告诉菲菲:“这些人的实力和你相当,甚至还不如你,你也是有实力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其实,菲菲一直是个低调的孩子,直到拿到耶鲁全奖之前,她还是对她的申请结果不敢有太乐观的期待。我一直认为这是她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尽管这属于中国传统美德中的谦虚。一个去美国大学读书的孩子不需要也不应该谦虚,而是要自信,甚至要有一点点自负才好。经历了一次失败,菲菲和她的母亲信心不足,我花了很多时间向她们分析以前的成功案例,并和菲菲作对比,以此来恢复她们对申请顶尖名校全额奖学金的自信心。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浮现出9个月后的情景:菲菲被她心仪的哈佛大学录取,并被授予全额奖学金;而我则分别给这对热泪盈眶的母女一个拥抱并表示祝贺。我被脑海中的这个对未来的“预知”而感动,这更坚定了我要帮助这对母女实现梦想的决定,我不愿意看到她们被第二次失败拉入人生的更低谷。我也给了菲菲关于她的申请作文(Essay)的建议:选题就是“菲菲Returns!”我发现菲菲听到这个建议后,眼睛立刻放光并尖叫了起来,我知道她的自信心有所恢复,与此同时,对我的信任也增加了,这非常好,会让后面的事情事半功倍。菲菲马上就问我这个主意是否来自电影《木乃伊归来》(Mummy Returns)。我告诉她是,但又不全是。事实上,我酷爱《指环王》三部曲,第一部是我在美国留学期间看的,后来下载到电脑上看了无数遍来研究西方的神话和怪物,而最后一部大结局《国王归来》不就是The Return of the King吗?在我的策划里,菲菲重新申请到哈佛就是“公主归来”,就是The Return of the Princess!实际上这个题目当时我就想到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菲菲上过哈佛的暑期学校,现在归来了;二是第一年申请失败,现在重新申请又来了;三是想表达菲菲具有一种不怕失败、不服输、认定目标不轻易放弃的个性和品质。而对菲菲去年申请过的耶鲁大学,这个题目也至少可以表达后两层含义。我对这个题目非常得意,认为只要按照这个思路来写几乎就成功了一半。菲菲也开始对我信任有加,由于申请成功希望的增加,她整个人又焕发出青春独有的光彩,交流结束后就兴高采烈地参加志愿活动去了。她母亲也深受鼓舞,后来告诉我:“当时我听到您说的题目就感到振奋。”

遭名校哄抢

听到菲菲被耶鲁大学全奖录取的消息,我知道我帮助了这对母女,也帮助了这个家庭。过了一天,菲菲在电话中笑着向我“诉苦”,又接到斯坦福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的录取信并有相应的奖学金,而她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之间犹豫,到底去哪一所呢?我也笑,这样的“痛苦”选择远比没有选择的痛苦要好几百倍、几千倍。尽管当时还有两天时间才能知道哈佛是否录取菲菲,但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同样是顶尖的美国名校,同样授予菲菲全额奖学金,同样是她梦想的大学(菲菲已经没有非哈佛不可的“哈佛情节”了)。

菲菲是幸运的。我的理念就是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他们自己的潜能,申请到他们能去的最好的美国大学,而不要委曲他们自己的才华,甚至担上本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创造奇迹的Jane

来自广西的Jane也是个优秀的女孩子,因为没有托福成绩,有机构建议她去读美国的语言学校,然后再读一所排一百多名的大学。虽然排一百多名的大学仍然是好大学,但这不是Jane想去的最好的学校。现在,Jane在我的指导下已经获得了排名24位的顶尖女校霍山女校的录取通知了,而Jane既没有托福也没有SAT成绩!这所女校,是公认的一所培养女子精英和领袖的地方。

如今,把中国学生送出国去留学已经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了,仅仅帮助出国并不等于就是给了一个好的前途,只有帮助学生获得其综合实力能够申请到的最好学校,才可以说给了他们最好的发展机会。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很担心有些孩子在信息缺乏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耽误自己的前途。因此,我希望能帮助更多想去美国留学的中国高中生,提升他们进入美国大学的档次,获得一个更高的事业发展起点。我不可能面对那么多的孩子一一提供指导,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把我的经验整理成书。

刘亦婷和赖斯

这里我想提两位女性,我认为是她们促成了今天大量优秀的中国学生申请到美国就读本科的局面。一位是刘亦婷,虽然有不少人在《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出版以后对她和她的家庭进行言辞激烈的批评,但是现在正在准备留美申请的学生及其家长们,追寻一下自己或者自己孩子留美就读本科的动机来源是哪里?可能是亲戚,可能是孩子上一级师兄师姐,可他们又是受谁的影响呢?我相信很多可以追溯到刘亦婷,她的事迹影响了一大批人,包括那些赞美和批评她的人,否则很多人到现在恐怕还不知道高中毕业以后就可以去美国留学读本科!有些人批评她最后就业的选择不是申请大学时申请材料上填写的志愿。这似乎是在搞一种新时代的“从一而终”:你高中的时候说了选择某个专业某个职业,那么将来大学毕业以后就必须这么做!而美国大学申请并不要求确定专业,即使确定(应该叫初定)也允许学生改变。因为它们不认为一个高中生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就可以正确地选择将来的职业方向。改变专业和职业方向是美国大学允许的,也是美国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一大优点。难道我们不准许刘亦婷享受这种权利?为人应该宽容,在对《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中的细节进行批评和批判的同时,批评者也要想一想这本书积极的社会效应。我相信,刘亦婷和她家长在书出版以后承受了很多压力,我指导过的,上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的学生都选择了低调,不敢传播自己的成功之道。我能夠理解他们,让一个刚上大学的孩子来承担因自身成功而出版书籍之后铺天盖地、吹毛求疵的批评确实是个过高的要求。但是,我认为刘亦婷和她的家长是勇敢的,因为她们影响了一大批人,让很多有志愿、有能力的孩子有榜样可以追寻。

第二位女性是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她批准的《赖斯法令》建议签证官在考虑学生签证的时候应该着眼于学生当前的、近期的目的(即去美国是不是仅仅为了学习),而不是未来不确定的变数,也建议签证官在考察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否有移民倾向的时候,不要过多拘泥于学生往往没有的诸如工作、家庭、资产等等“与自己祖国的约束关系”。可以说,《赖斯法令》的出台迎来了中国学生留美签证的黄金时代,正如徐小平说的“留学美国的春天已经到来”。

给本科留美道路上奋斗的学子们的祝福

我知道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这本书进行精雕细琢、咬文嚼字了。这本书必须尽快出版,如此才能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获得美国名校的录取和奖学金。留美的一批国内最优秀的高中生,十年之后必将开创各自的事业,再过十年必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将成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国际型人才,将是中国社会精英中的精英,栋梁中的栋梁!

一位托福老师可以同时给500名学生授课,但我所从事的升学顾问工作具有个性化的特色,不能大规模地同时指导很多学生,因此我决定把我的经验写出来供申请者参考。同时,我也搜集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有些是经我指导获得成功的,有些则是由于我的“人缘”好,很多申请成功者在得知我正在写这本书时,主动提供他们的材料给我使用,他们大多不愿留下名字,只委托我向有志于留学美国的师弟、师妹转达他们的祝福:“祝愿你们都能申请到自己满意的美国大学,我们在大学里等待着和你们再次相聚!”

上一篇:女装服饰店铺的宣传广告词下一篇:2、共读一本书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