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学计划

2024-04-08

《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学计划(精选8篇)

篇1:《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学计划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讲授新课:

【请你来帮忙】

展示案例“拾金而昧违法吗?”。例举三种不同观点,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何看待拾金而昧。

学生谈论后,针对是否违法,出示相关法律规定:

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失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两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拾金而昧是违法行为。

过度:除了拾金而昧,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行为,请看大屏幕。

【你说我说】

问:你的身边存在下列行为么?这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么?

展示图片:

行为1:随意横穿马路

行为2:四处张贴小广告

行为3:拦路抢劫

行为4: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行为5:随意乱丢垃圾

行为6:成年子女不赡养年迈父母

行为7:吸毒贩毒

行为8:拾金而昧

(学生回答过程中,要请学生简要评析为什么该行为是违法行为)

由学生答题,引出:

做了法律所禁止的,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板书:1.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过度:既然是违法行为,就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处罚这些违法行为呢?

【请你来断案】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法官,会对这些行为处以这样的惩罚?

行为1:随意横穿马路 行为2:四处张贴小广告

行为3:拦路抢劫 行为4: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行为5:随意乱丢垃圾 行为6:成年子女不赡养年迈父母

行为7:吸毒 行为8:拾金而昧 行为9:贩毒

为了避免学生处罚的方式太过空泛,出示小提示,提醒学生可以参考下列处罚方式: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罚款,死刑,警告…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进一步问:你为什么对不同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处罚呢?(为什么有的处罚是有期徒刑,有的处罚只是警告呢?)

篇2:《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学计划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违法犯罪的基本知识,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思想上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无所谓”的思想,防微杜渐,遵纪守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教学重点/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网吧盗窃案大二学生缺钱周转趁网友眯觉下手盗窃》 【师】盗窃是什么行为? 【生】违法行为

【师】这名大学生为什么会违法? 【生】法制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师】为什么说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法”的相关知识。【新课教学】

【师】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一、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违法行为的含义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师】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违法行为包括几种情况? 【生】

【师】①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②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出示三张违法的图片

【师】这些违法行为对人的伤害、触犯的法律都一样吗? 【生】

老师根据前面的三幅图片总结分析违法行为的种类

2、违法行为分类: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 演练:

1、甲、乙、丙三人被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各处以50元罚款。

2、乙因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

3、经保修部门检查,甲的手提电脑严重受损,价值1万元。(乙)

4、经鉴定,乙多处受伤,脾脏破裂,右眼视网膜脱落。(丙)【师】上面这四种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生】

【师】1.2.3的四种行为受害人受到的伤害与4中的已受到的伤害,伤害程度有没有区别? 【生】

【师总】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又叫做一般违法。

刑事违法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又叫做犯罪。

材料: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挤在两个座位上,起哄、打闹、吹口哨,并模仿影片中的音乐和对话大声哼唱、喊叫。周围观众和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影院工作人员给派出所打了电话,民警赶来后将这三个人带走。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处罚。

【师】李某等三人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生】一般违法

播放视频《乌鲁木齐爆炸目击者:火焰有一层楼高》

【师】这起事件造成31人死亡,90余人受伤。这些暴力分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生】犯罪

【师】怎样判定的呢? 【生】

3、犯罪

(1)含义: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 刑罚当罚性——犯罪的必然后果

【师】大家联系一下乌鲁木齐的爆炸案,是否符合这三个特征? 【生】

4、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区别与联系

见课件 【师】吸毒是什么行为? 【生】一般违法

【师】为了获得毒资满足毒瘾而贩毒、抢劫呢? 【生】犯罪

【师】打架是什么行为? 【生】一般违法

【师】当如果聚众斗殴,多次参与,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呢? 【生】犯罪

【师】偷窃是什么行为? 【生】一般违法

【师】当达到盗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盗窃呢? 【生】犯罪

【师】如何用图表来表示违法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呢? 【生】 见课件 出示问题:

(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出示材料:初中生张某,本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由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无心上学,不做作业,经常旷课,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但他未接受教训,还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他伙同他人持刀入室抢劫,作案多起,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违反校纪:不做作业,经常旷课,打骂同学 一般违法行为: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 犯罪:持刀入室抢劫,作案多起 【师】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生】

【师】一个人有了不良思想,如果不加以改正,就可能发展为违纪行为,如果还不改正,就可能发展为一般违法行为,再不改正,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提醒学生一个词:可能 【师】如果改正了呢? 【生】生活越来越好

【师】从刚才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也告诉我们,小心交友,勿入歧途。

【师】中学生小迪认为: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天天违反校规,气死别人,还不会被法办,哈哈哈。请用刚学到的知识分析小迪的话。【生】

出示苹果的图片

【师】这是一个好的苹果,后来坏了一点,我们没在意,最终整个苹果都坏掉了。红苹果的溃烂给你什么启示? 【生】

三、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师】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呢? 【生】

播放视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了中学生不能有的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大家觉得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 【生】 见书或课件 材料: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通过对2千余名未成年犯和1千余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调查比较显示:在10种不良行为中平均开始年龄为不足12岁的1种,占10%;12岁以上不足13岁的3种,占30%;13岁以上不足14岁的5种,占50%;超过14岁的只有1种,占10%。播放视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矫正》 【师】严重不良行为已经属于违法行为(2)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自我剖析: 我是否有不良行为

说一说不良行为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危害: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中学生暴力打架斗殴场面火爆》 【师】如果你看到有同学打架,你会怎么做? 【生】告诉老师

【师】你会怎样对待打架的同学?

【生】指责但不歧视,主动帮助他们改正错误。(3)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篇3:《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学计划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 《<论语>选读》 (以下简称《选读》) 难上是公认的事实, 一是由于《论语》的定位——它是儒家经典, 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态, 这些内容对于老师来说理解尚有难度, 更不用说学生了;二是由于《选读》的性质——学生最头痛的文言文, 收录的内容又与他们的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 囿于有限的课时, 光是文意疏通、理解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 有许多老师仍然按照以往文言文教学的套路, 把《选读》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课, 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中只知揣摩句读, 不习个中真味。失去了文化氛围的课堂也无法给予学生修习国学经典的崇高感, 更无法谈及文化的传承了。但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建议明确指出“《选读》应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所示:

高考也作出了明确的导向, 自2009年浙江高考出现“论语”题直至2012年, 这四年的试题都是围绕篇章的思想内涵进行考察。可见, 文化与思想的理解才是这门选修课的重点, 不仅是高考之剑所指、课改意义之所在, 往长远看, 也关乎整个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在看似散乱的章节中达成有深度的理解, 让课堂既生动又不肤浅, 我尝试以自己的一堂公开课来探索一些心得。

二.整体思路

这篇课文的特点在于它没有什么深邃的哲思, 但从中却能读出伟大的人格力量, 而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数千年来又为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代代相传, 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一。我在备课时发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材料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孔子的入世态度、隐士的出世态度。上课的整体思路即让学生分别感知两者对待世道的态度, 在矛盾碰撞中去理解儒家的入世情感、孔子的执著精神, 并对此有自己的评价, 以达到主要的教学目的:对儒家入世精神的深层感知与评价。难点在于, “入世”二字的含义学生早在初中就知道了, 教学中仅仅对“入世”作点到为止的解说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作为末世斗士的孔子的孤独感与悲壮感, 并产生价值认同或者价值思考, 这样一来, 儒家入世的情怀才能真正内化成他们心中的中国精神。出于这些考虑, 我对教学环节做了如下设计。

三.教学环节

(一) 导入课堂

幻灯片展示3幅图片, 图1为埋首于书堆的学生, 图2为北京大学正门的匾额, 图3为一个人孤独地徘徊在十字路口。播放图片并配以导入语:“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的困境, 例如无止境的压力, 理想遭遇挫折, 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这时候我们是选择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呢?两千年前的孔子, 在理想屡遭打击的情况下, 依然以五十多的高龄周游列国,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 领会他的精神。”

(二) 孔子的困境

1. 幻灯片出示课文标题、预习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其”在课文中具体指什么?

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课前预习, 被提问的同学很容易就回答出了“恢复周礼”、“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等语句。

2. 指导学生自读14.21、18.5、9.9, 问题:为什么孔子的理想无法实行?

14.21 (陈成子弑简公) :一个臣子居然弑君了, 这当中就能看出当时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了。孔子依然沐浴而朝, 一说明他对此事的重视、对礼制的恪守, 二也说明他有着“在其位谋其政”的精神。

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可以看出世人并不理解孔子, 于是就没有人跟他一起实现理想。

9.9 (凤鸟不至) :古人认为凤鸟至、河出图为圣人受命的祥瑞之兆, 凤凰不出现, 黄河不出图, 也就说明世道黑暗。

板书总结:

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三) 孔子的选择

顺承上个环节的结论, 我简单过渡:“面对如此世道人心, 孔子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大家细读18.5、18.6、18.7这三章, 体会孔子的选择和心境。”

1. 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 (1)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扮演体其情, 细读思其意” (分角色朗读) ; (2) 组内讨论:孔子面对困境是怎样选择的?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活动)

小组活动结束后, 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每一则都先请一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 再请学生点评, 然后通过几个问题的点拨来理解孔子的选择与心态。

18.5章:接舆的歌有什么含义?孔子想说但接舆避开了, 请想象一下, 孔子会跟接舆说些什么?接舆为何避开?

接舆将孔子比作凤鸟, 说明他对孔子的敬重, 但是他认为孔子在这乱世中非要去出仕是道德衰微的表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则是劝孔子“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孔子“欲与之言”或许是想与他辩论一番, 表明自己出仕的意图, 也或许是感觉到这个狂人的非同寻常, 希望与他交流。而接舆选择避开的原因, 则可以结合他的身份与“何德之衰”的说法去推断, 他是隐士, 为人清高, 不想谈论政治, 因为这样做是对高尚品德的亵渎。

18.6章:长沮、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孔子听了子路的话为何“怃然”而叹?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两人都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的一句“是知津矣”表达了内心对孔子的讥讽:那个周游列国的孔丘怎么会不认路呢?他不是走过这么多地方了么?直呼孔子其名也印证了此处讥讽轻视的语气。桀溺发表了他对世道的理解:天下大乱, 与其苦苦寻觅有道之士一同实现整顿天下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 不如隐居于田园, 保全自身。长沮的语气:言辞尖刻, 冷嘲热讽;桀溺的语气:自负、武断, 更为悲观厌世。

孔子“怃然”而叹传神地描绘出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心境, 在大道不行、屡屡遭挫的现实面前, 孔子不是刀枪不入的圣人, 他也深深地感到惋惜、悲凉与孤独, 然而他的回答“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则依然坚定地表明了自己志愿:以天下为己任。“怃然”一段自有担荷天下兴衰的悲壮。

18.7章:另一位路人荷蒉者所言“浅则励, 深则揭”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孔子听完会作何感想?

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 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荷蒉者用这句话规劝孔子不要如此固执, 做人应该学会变通, 与时推移, 顺应时势的变化。孔子的一句“果哉!末之难矣”说明他还想与之辩论, 但见荷蒉者如此坚决, 只好作罢, 但也表明孔子并未被说服, 仍然保留着内心坚定的信念。

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上的活动及讨论, 我总结道:“面对如此世道人心, 孔子却始终坚持自己的‘道’, 他的选择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根据同学们的发言, 我写下板书:

孔子:坚定执著

幻灯片出示东林党人的一席豪言:

天下有一毫不可为, 豪杰不肯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 圣贤不肯放手。

——顾宪成

然后我富有感情地解读这种精神:“这句话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入世精神的很好的写照, 这种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儒士气节, 它像一种集体无意识, 深深地与仁人志士融为一体。这是中国式文人的气节与大义, 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上下求索, 他们有的是兼济天下的胸怀。”当我解读这句话的含义是, 我能从学生专注的脸上看到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正产生着微妙的作用, 这一刻, 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课堂是庄严、深沉又充满着一种文化的凝聚力的。

(四) 你的选择

最后, 我对学生说道:“我们通过刚才的表演讨论, 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内心的无奈与执著, 现在让我听听你们的选择, 如果你们生活在春秋时代, 你们会怎样做?”

活动:四人小组自由讨论

学生发言:发言的学生都选择做像隐士那样的人, 有的说“我觉得自己挺普通的, 虽然崇敬孔子那样的人, 但我自己做不到”, 有的说“孔子的精神虽然可贵, 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是没有人愿意任用他的, 我觉得像隐士那样养精蓄锐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我在这些回答的基础上说道:“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不同, 有的人是积极开拓型的, 有的人是恬静自守型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 做到自守——守住道德的底线, 已是不易。但是面对像孔子这样的孤独者, 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学生说道:“我们尊重他, 觉得他了不起。”

最后我用一句话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一个失败的老人的故事, 但是在这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我觉得当日后我们说起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时, 除了说中庸、和谐、内敛、谦逊, 还应该自豪地说, 我们也有如此决绝而有力量的精神传统, 那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五)

布置作业 (略)

四.教学反思

作为总体定位是文化普及课的《<论语>选读》, 上得好不好, 关键在于能不能上出里面的“文化味”, 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及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与传统文化达成有益的沟通。要做到这一点, 我有如下心得:

(一) 整合课文材料, 理顺逻辑关系

《选读》教材虽然是按一定的主题选录《论语》章节, 但是每一课只是堆叠了材料, 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 将其进行归类, 再根据材料内在的逻辑组织教学, 这样一来, 材料就能够超越书本已有的翻译, 而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 生成更为深刻的意义。而从材料整理出的逻辑思路不仅能让教学思路清晰, 也能在学生心中建构起知识体系, 助力学生的理解。以本堂课为例, 我在备课时起先并无思路, 但在将教材研读几遍之后, 就发现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将其分为“时代背景”、“孔子的态度”、“隐士的态度”这样三类, 这不就隐含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吗?其实《选读》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能找到这样的逻辑思路, 找出了思路, 就事半功倍。

(二) 丰富课内活动, 注重生活实感

因为《论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隔较远, 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所以课堂不能变成《百家讲坛》那样的讲座, 而是应该利用一些活动导人入境, 为学生还原生活情境, 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成记忆点。在这一点上, 《论语》又有现成的资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里的深刻道理往往是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产生的, 里面有鲜活的形象, 也有生动的对话, 所以一些篇目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 让学生进入情境。在本堂课中, 学生扮演的孔子、接舆、长沮、桀溺, 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表演时的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也有一些同学无法很好把握角色, 或是部分观众仅仅充当“看西洋镜”的角色, 所以只演不评或者糊弄过去, 都会使这项活动成为鸡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启发全班同学从扮演者的语气、神态、台词方面进行评析, 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以此去细细揣摩人物的心境, 以求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三) 文本、文化皆重, 营造雅致氛围

《选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注释和翻译, 老师似乎不必再花费功夫进行讲解, 但事实是如果我们不再强调, 学生对此只会熟视无睹。我的解决方法是, 将文言知识与文化“撇清”关系。前一节课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针对其中的一些难点进行讲解, 再利用课后习题和自编习题对学生自学情况经行检测, 集中精力完成对基本字词、文意的掌握。第二节课则进行文化的解读。如何营造课堂的文化氛围呢?我认为可以适当引用课外材料以达到互释的目的。这对于《论语》的理解尤为重要。一则看似简单的章节、一个仿佛很浅显的道理, 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出来, 学生只觉得索然无味, 但若是能与后世的解读、与此相关的文化故事相互印证, 那么《论语》背后昭示的儒家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或许就能显山露水了。例如本科中引用的那句顾宪成的话, 既与已学的《五人墓碑记》相关, 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又能显现出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 比起仅仅说“孔子如何如何”就来得有深度。此外, 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是文雅而有感染力的。

在备课与上课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在以上三方面下一些功夫, 那么《选读》就能向一门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课靠拢一些, 虽不敢妄言文化气息浓厚, 但至少能给学生带去不同于文言文学习的感受, 若使他们能窥见传统文化精义之一二, 也就不枉费设置这门选修课的良苦用心了。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设置《<论语>选读》选修课的目的是通过修习古代中国文化论著, 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 思考人生价值,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根据课程目标, 教学就不能以文言知识的讲解为重。从课堂实践看来, 教师通过深入梳理、解读教材章节、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营造雅致课堂氛围等手段能较好地带领学生深入文本, 并以此为桥梁深刻感悟文本背后的传统文化, 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的题中之义。

篇4:《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什么叫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确: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

二、探讨“不可”体现于何处。

春秋可以说是一个流血飘橹、刀光剑影的时代。孔子生于乱世,却以治平世乱,解民于水火为己任,想让治人者为政以德,让一切归于礼。可周礼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也早已英魂远逝。不仅如此,来自社会时代方方面面的阻力,犹如一把把泛着青光的冷剑,阻碍着孔子推行仁的道路。但孔子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阻力,这种“不可”体现在哪里?

讨论:

⊙告夫三子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楚狂接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子路问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百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

⊙路遇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荷蒉者言“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小结:像“三子”等权贵尚且不说,接舆、长沮、丈人和荷蒉者,他们都是隐士,决非等闲之辈,在深知无法力挽狂澜于既倒时,他们都放弃了,归隐了。不仅如此,他们嘲讽孔子,指责孔子,劝诫孔子,反而成为孔子施行仁的一块块障碍。可见,当时孔子所施行的“仁政”不仅遭到了权贵的反对,在这些满腹才华,曾经有抱负的隐者中间也屡受非难。望望眼前,路漫漫其修远兮;看看身后,追随者渐已寥落。这位可敬的老人,想凭自己的德行与魅力聚集一批的人,拯民于水火,匡世于既颠,但现实呢?当孔子想与接舆说话,而接舆“趋而辟之”时,他的内心该是多么地无奈与悲凉。但即使再浓重的悲凉,也无法抹去这位老人心中的那份执著与坚定。即使他清醒地知道;道之不行,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进一步探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一)探究题: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做一个诸如丈人、长沮一样的隐士还是做一个四处游说、著书立说的孔子?

参考:以丈人为例。在春秋后期,我们缺少一位农夫吗?减少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增加一名普通的农民,我们这个民族能辉煌多少?植其杖而芸的丈人耕来耘去,也就那一亩三分地,至多耕耘的还有自己的心。而孔子呢?孔子耕耘的是什么茺?是文化之茺!培育的是什么苗?是思想之苗!他肩负的是天下,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情怀!而这些隐者们,他们在归隐的同时,仅仅是独善其身。明白了这个,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下面两个评价。

(二)结合文中两段话进一步感悟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解读:孔子历尽艰辛,学而不厌;有教无类,诲人不倦;门徒三千,贤者七十二,难道就是为了培养一批隐士兵吗?他是想让自己的弟子们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的。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解读:批评了丈人只顾小礼而失大义,表明君子就要尽责任,还是表明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铁一样的担当情怀。

小结: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乎仁道的,他就把他扛在肩上,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四、亮点探究:

1、探讨“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责任感背后的悲剧精神。

在那个时代,孔子汲汲于仕途,但从政者对他敬而远之;他周游列国,驾着马车,目光炯炯,可惜四处碰壁,终其一生,他的仁道并没有得到实现。他和夸父一样,失败了。关键这个失败是必然的失败,是个人意志在客观规律面前的失败,是主人公已预知的挫败。这就是悲剧英雄的震撼力量!正如鲍朋山所说的“他是黑暗王国里的残烛!”四面冷风,寒意四逼中,这支蜡烛艰难而又百倍坚韧地闪耀。圣人洒泪而尽了,据说是在一个落日如血的余晖中,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的一跳,熄灭了,天地间,一片黑暗,从那刻起,他不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2、历史上、文学中闪烁着这种崇高、严肃的悲剧精神的人还有哪些?

诸葛亮:“他于人事已尽,则亦可以无憾于死。不可死者,其心;而可死者,其事也。”

西西弗斯:“他高于他的命运,他比他的石头更强大。”

鲁迅:“明知前面是坟,但是我还是要往前走。我要反抗,我要奋斗。”

五、结束语:

圣贤的价值在于,在千年之前他们的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能够穿越沧桑,走到今天,仍然让我们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年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能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篇5:《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学计划

“言为心声”,分析人物性格,当然离不开语言分析。《鸿门宴》中,我们分析刘邦这一人物形象,往往侧重于拉拢项伯、鸿门说项羽、安排逃席等情节,而忽略了对其经典语言“为之奈何”,尤其是第三个“为之奈何”的分析。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讲坛项羽项羽入关》中,虽透过“为之奈何”看到刘邦虚心求教的优点,但在《项羽鸿门宴》中,未能看出“研究逃席”时“为之奈何”反映的刘邦性格。

《鸿门宴》中,刘邦说了三次“为之奈何”,从他的这一再三重复的语言中,可以看到其心理活动和鲜明个性。

当张良告知他项羽要攻打他时,刘邦大惊,“为之奈何”脱口而出。刘邦面对突发事件,颇感意外,一时根本想不出任何良策,茫然无措,只能马上问计于张良“为之奈何”。这既表现出他惊慌失措和短谋少智,又展示了其虚心求教的性格。

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时,刘邦回答后,依然急切地说“且为之奈何”。张良的两个问题极有启发性:你刘邦是误听人言,也无力抵挡项羽,硬拼只能自取灭亡,那么,你只能向项羽说明情况,向项羽服软。刘邦在张良这两个引导性问题的提示后,仍然没有想出避免项羽攻打自己的良方,依然焦急地说“且为之奈何”,还是只能依靠张良出谋划策:“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的`确反映了他焦急万分的心理和诚心请教的个性,但这更表明刘邦急中无智、缺乏谋略。

当刘邦想逃离鸿门时,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第三次说“为之奈何”。

此时的刘邦,是真的不知怎么办从而征求樊哙等人的意见吗?显然不是!宴席之上,他已下定决心逃走。刘邦是贪生怕死之辈(《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刘邦为逃跑竟将儿女推下车三次),当听说项羽要进攻他时,吓得大惊失色;鸿门宴上,范增举珏他看在眼中,项庄舞剑他惊在心里。如此杀机四伏的宴会,他岂能坐以待毙而不趁早逃脱?他趁樊哙闯帐项羽发愣时假装“如厕”,且“因招樊哙出”,趁机悄悄招出猛将护卫,可见他已想好要离席出逃。他说“今者出,未辞也”,显然他已决意逃离。而且,他对如何逃离都有一套完整的安排:命令张良留谢,且吩咐“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只带四个随从“道芷阳间行”。

不过,就这么逃离,显得自己不仅不懂礼仪,而且贪生怕死,不顾手下将领死活,这将使他在部下面前颜面顿然扫地、威信将荡然无存!那么,他为什么不讲一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道理呢?难道是他不知道吗?显然不是!连赳赳武夫樊哙都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何况本来就不拘小节、能成大事的刘邦。不过,假如这话由刘邦口中讲出,难免有一种嫌疑:为自己的贪生怕死、狼狈逃离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他不讲,因为他确信有人替他讲,而且是心直口快的武将替他讲,不仅讲“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而且讲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比自己说更有分量!所以,他不讲正是他的高明之处,狡诈之处!

他早有逃走的打算,却让樊哙讲一番逃跑的大道理,仿佛“我”刘邦逃席,是部下所劝、所逼的不得已的选择!由此,我们能多么强烈地感受到刘邦的狡诈多端。

总之,透过刘邦的经典语言“为之奈何”,既可看到他虚心求教的优点,又可见他焦急万分的心理,短谋少智的缺点,还可看到他狡诈多端的个性。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一定要重视语言,尤其是反复使用的个性化语言,一定要反复揣摩,体味其精妙处。

作者简介:程继兵,湖北孝感人,湖北大学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大冶一中语文教师。

程继兵

★ 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看

★ 论文:外部性问题环境法

★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怎么调整

★ 从美术课角度看板书设计的论文

★ 浅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论文

★ 国有企业融资结构的特殊性论文

★ 从愚人节看诚信

★ 从艺术方面看《背影》

★ 从“放虎归山”看阅读教学

篇6:勿以恶小而为之

星期五中午,我早早地便出发了,可在文具店里打印好了朱自清的《匆匆》后,才刚刚一点十分。闲着也是闲着,我便走进了小商店,买了一瓶水坐在椅子上,傻傻等着大门敞开的那一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售货员阿姨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寂静地空气:“等等,你付完钱了么?怎么偷东西还放进了你的口袋里呢?交出来。”“不是,不是,我是在口袋里找钱呢!没有偷你的东西。”小孩摸着口袋,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争辩道。可是,他并没有从口袋里拿出钱来,而是把东西交到了阿姨的手里准备向外面走去。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阿姨,只见阿姨一把将小孩揪了回来,怒气冲冲地说道:“你不仅偷了我的东西,被发现了还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还撒谎骗人。”只见一位叔叔走了过来,对着小孩严肃地说:“坐那去,好好呆着反省一下自己做的对不对?”这时,小孩慌了哭着说:“阿姨、叔叔,我做错了,是我不该偷偷拿你的东西,还撒谎骗人,对不起,我真的知道做了,下次我再也不敢了。”叔叔也许想通过这个事情给小孩一个教训,很坚定地说:“呆在那别动,好好想清楚,错了没?错哪了?”因为做出了一个偷东西的举动,所以没有会相信你所说出来话,给自己也带来了这么大的困扰,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孩伸出手去偷拿了别人的东西,也许他会偷到,但终是邪不压正,当别人发现他的恶行时,却丢掉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道德。诚信是为人之根本,做人一定要守住诚信,要永远记得“梁上君子”不可为。

篇7: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间本应是一个处处有关爱,处处有相互帮助的身影,人与人之间不可呢没有关爱、关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没有关爱,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枯燥的,是什么都不能和平的生存的。你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即使自己变得困难,也能得到别人对你的回报。即使回报是一个平凡的微笑、平凡的眼神,你也觉得做好事是我应该的。在公交车上,也许你不会注意到老人、残疾人、孕妇和手上抱婴儿的座位应是特别指定的.人坐的,可是呢,都有人不是特指的人做在位子。到了有这种条件的人上来,可乘客都没有反应要让座给这些人。我就遇到一次。有一次我乘2路公交车,到二中。在路上因为人很多,所以我站着,后来车上空了,我也做下来了,这时候,一位满头白发的、手上拿着俩个大大的包裹,付钱之后,找到一个人的面前站着,车突然停了,此时,老人手没有拉稳,有一点打滑,但幸好又拉住了,只见此时,没有一个人向前让座,于是,我看不去了,我就立马站起来向老爷爷说:“老爷爷,坐这吧,我让您坐,

篇8:《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常用词语,识记重点章句。

2.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体会孔子的公共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并了解古代隐者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

3.根据课文材料想象扩充,写一篇微型小说。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读课文《陈成子弑简公》《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从而后》《子路宿于石门》《凤鸟不至》,共六章,落实字句,会读会写会认,“音形义”都要落实。

印发一些文献资料,如对接舆的介绍等。

分好小组,布置各小组所要研讨完成的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陈恒弑其君()之三子告()夫执舆者为谁()使子路问津焉()

沐浴而朝()子路从而后,遇丈人()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三)对话文本,还原历史,探究思想,感受文化。

第一步,品读《论语》章节,走近孔子。分组讨论,组内互动合作研究。

第一组,研读课文,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 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直呼陈成子为“陈恒”?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诉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提示: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官职以表尊敬。陈成子作为齐国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礼记·儒行》),乃传统之礼仪制度。又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说明孔子一方面虽已告老,但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可见他对周礼的虔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行为带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悲凉心情。

补充文献资料李泽厚《论语今读》:

这就是孔夫子的“迂”劲;因为当个官,依据礼制,“应当”过问国事。虽知白说,也要去说。这也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哀公之所以要孔子“告夫三子”,因为实权在他们手里。

进一步体会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 联系文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的探讨。

陆通字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

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却曲却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1)楚狂接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接舆对孔子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提示:“歌而过”而不是“过而歌”,说明楚狂明确知道坐在车上的是孔子,有意唱凤歌给他听,如果改成楚狂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走就似乎表现不出他的神态。从他的行动可知他是个狂放的人,这种人狂放不羁,不满现实,有时放言高论,不怕权贵,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是佯狂的隐士。他劝告提醒孔子,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他既尊崇孔子的德行又同情孔子的四处碰壁。孔安国(孔子十一代孙)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此即劝告孔子避乱隐居。

(2)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并想象孔子将言什么?补写出孔子的心理活动。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不屑与孔子交谈呢?

提示: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没有必要多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呢。这个片段从一个侧面突出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明知劝阻无效可仍然要劝。

第二组,研读本课其他几则《论语》,结合下列问题展开研讨。

1.解释“辟人之士”“辟世之士”“五谷”“深厉浅揭”的意思。

提示:辟人之士,那些怀有与有道者一起整顿天下的志向的人;辟世之士,逃避社会,对政治彻底失望的人。这两类人都对动乱不安的社会有一份清醒的认识。五谷,通常是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深厉浅揭:厉,穿着衣裳涉水;揭,提起衣裳过河。在水深的河流中过河,就穿着衣裳直接过去;在浅水的情况下过河,就提起衣裳过河。比喻做事情要通达权变,行动要因地制宜。

2.在这几则论语中,出现了哪些隐士?他们对孔子与孔门弟子的行为分别持什么态度?他们共同的精神特征是什么?

提示:长沮:讽刺,这从长沮的言语“是知津矣”中可以体会得到,讥讽孔子周游列国,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从桀溺对孔子弟子子路的劝告“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中可以看出,意在拉拢子路。荷蓧丈人先是斥责孔子,说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再用现身说法(留宿子路,款待子路,见其二子焉,这种自食其力、洁身自好、隐居田野、天伦之乐的生活)来规劝孔子。晨门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既有褒奖又夹杂着讽刺的味道。荷蒉者从孔子的击磬声中听出了孔子不得志的心声,劝孔子洁身自好,深厉浅揭,不要再固执追求济世,含否定、规劝的意味。

他们共同的精神特征:隐士形象,对动乱不宁的社会持一种清醒的认识,明哲保身,洁身自好,自食其力,或耕作或守门等,是隐藏着的好人,这些人持“知其不可而不为”的人生态度。

3. 孔子面对这些隐士讽刺或劝勉,孔子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提示:夫子怃然曰——怅惘失意;子路曰:“不仕无义……”——悲壮苍凉;子曰:“果哉!末之难矣。”——伤感无奈;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怅然失望。

第三组,研读课文,围绕下列问题展开研讨。

1.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提示: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义者,宜也,合宜。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

儒家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就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孔子及其弟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2.孔子与文中的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提示:相同之处在于,孔子和隐者都是明哲智慧之士,作为春秋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当时社会的现状都看得透彻,都不趋俗从众。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处世态度却明显不同,孔子主张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而文中的隐士则劝孔子“知其不可而不为”,体现了他们追求洁身自好、自食其力的人生态度。

第四组,课外搜集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资料,阅读《孔子年谱》,匡亚明《孔子评传》,课文相关链接《孔子的政治品格》,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了解《史记·孔子世家》所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所遇到的一些困难:

①“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一困于陈蔡之间

②孔子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得到景公赞誉的情况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齐大夫欲害孔子

③“孔子遂适卫。……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灵公派人威胁孔子

④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一—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匡人误拘孔子,孔子处危不惊

⑤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孔子威武不能屈

⑥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蒲人拘捕孔子

⑦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一在陈蔡之间孔子遭徒役围困

在研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结合历史人物,简要论述。

第二步,在组内互动合作研讨的基础上,由各小组代表围绕本组研讨问题发言,要求制成简要的课件,师生共同点评。

教师小结: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精卫精神,其实质是一种心忧天下的公共情怀,源于孔子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乎仁道的。孔子周游列国,屡次碰壁,身处窘境,仍然循礼卫道,坚持操守,明知自己恢复周礼的梦想、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但仍执着奋斗,这就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是一种历史责任,是一种政治自信,是一种济世为民的圣哲情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这种精神启迪了历代知识精英的道德责任自觉。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是文天祥虽身陷囹圄仍一心南归的爱国精神,“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是鲁迅铁屋子里的呐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之所以有如此,就是因为心中眼里有天下苍生,是一种家国意识、民族情怀、公共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复兴我们伟大民族的过程中尤其值得提倡。

我们应该看到,这种精神不同于“西西弗斯”基于个体本位意义上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种精神情怀乃是基于天下国家的意义精神,因而更令人称颂!

在课后,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扩展,构思一篇微型小说。例文:

深则厉浅则揭

余富刚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高二(15)班

“硁硁吭,硁硁硁”磬声响亮,谁有如此雅兴,在这动乱年代击磬为乐。不对,这磬声似无奈,似固执,难道击磬的人是在为这战乱纷纷的年代而担忧?那为什么透着固执,是想力拦狂澜么?

挑着草筐,寻着磬声,我来到了一座宅院前。抬头一看“孔府”,莫非就是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夫子么?

从打开的门向里望去,只见一个前额像尧,后颈像皋陶,肩像子产,但下身不过禹的三寸的老人。呵呵,他应该就是孔子了吧。看他的样子正沉浸在磬声之中,我还是再听下去吧,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心思。

“硁硁,硁硁,硁硁,”磬声突然加快,这是在向世人抒发你的豪情壮志么?“硁……硁……硁……”随着磬声的急转,我知道这是他在仕途遇到了困难,那声声的磬声,正是声声无奈的叹息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了解他呢?他也想过宁静的生活,也曾追求过心灵的宁静啊!原来世人都不了解夫子,唯有这磬声诉说着他的无奈!

“硁……”随着最后一击的落下,磬声戛然而止,然而那震撼久久不能停息。随着最后一击的落下,孔子累了,真的累了,只见他轻轻一叹,向里走去。

我微笑着走进大院:“素闻仲尼精通音律,今日算是见识了。”孔子回头,笑着说道:“何出此言啊?”我向其一揖:“夫子,世人不懂你,可你的磬声却将你的心声都吐露出来了。唉,我不明白你为何如此执着呢?乱世已启,已无回天之力了,何不去追求心灵的宁静呢?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这么累呢?”

仲尼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不可言喻的目光,他缓缓说道:“为仁者,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何况结果未定,有谁知道我一定输呢?”

“唉,深则厉,浅则揭。夫子……你好自为之吧!”

夕阳下,古道边,我还是我,挑着草筐,哼着小曲回家了。

三、教学后记

《论语》这一文化经典的学习研究,是具有难度的,因为毕竟是春秋时期的文本,读起来有点隔膜感,陌生感。因此,要做好相应的铺垫,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些课外参考学术文献,使学生能循序渐进,登堂入室。研读《论语》要尊重原作,在文言、文章与文化三个层面上展开。通过解读片言只语,还原历史语境,进而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去品味内在的情感,潜隐的思想。贴着人物的心来解读文本,从一句话中读出一幅历史画面,一个丰富的世界,一颗纠结而悲凉的心,一种人生选择,一种人生哲学,一种人格魅力,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无限的美好梦幻,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春秋时代,感悟孔子的博大公共情怀。教学要抓落实,本课最后落实在通过写微小说的形式来进一步感受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孙钦善《论语本解》,三联书店。

[2] .杨树达《论语疏证》,江西人民出版社。

[3]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财务比率分析企业下一篇: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