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2024-04-15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精选6篇)

篇1: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我们辉县市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围绕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辉县的总体目标,注重打基础、管长远,始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锐意改革,奋发图强,用智慧

和汗水,谱写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铸就了社会进步的新辉煌。

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城市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城市面貌发

生了巨大变化,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古老共城已不见往日的旧模样,正以其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最近几年也是推进全市工业、、农业经济大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委)领导班子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充分发挥班

子的整体效能,班子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实现了全市工业、农业经济平稳发展。一个好班子就少不了一个好班长,宋春平书记把我市的价格调控、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价格管理、价格行政执法等

物价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管理的井井有条。陈建红主任把我委的还有闫仁强主任和段宏梅主任,作为刚来不久的

篇2: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2013级口腔10班 郑茜 20***

借我翅膀,让我飞翔

——当大爱滋润梦想

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我的梦想,起航啦!

作为贫困生的一员,我也始终坚定地载着我的大学梦,奋勇向前。因为爸爸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告知我,要努力学习,一定要上大学,不要向他们一样,一辈子都只能面朝黄土。他们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告诫我,让我坚定上大学的目标。可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令他们失望了,我的成绩只够上大专的,我几乎放弃了上大学的打算。本来家境不好,上大学都困难,还本科都没考上,看着父母那比同龄人苍老得多的脸庞,看着他们那不该出现的白发。放弃是我想到的唯一办法。可爸妈不许,最终还是填了志愿书。

在焦急的等待中,录取通知书下来了,伴随的还有大学生资助政策——助学金,奖学金。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的喜悦之情。在开学之际,我带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承载着爸爸妈妈的希冀坐上了通往大学的火车,在路上,我就下定决心,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大学生活,回报所有关爱我的父母,老师,朋友和同学。

在大学的第一年里,我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当我得知这个好消息那一刻,心中激动万分和对国家说不出的感激。我当时首先想到的是我可以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下了晚自习,我就迫不及待地给家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他们听了后也十分的高兴。那一夜,我好激动,也想了好多。真心的感谢国家的帮助,我谨代表我家的每一位成员。国家资助给我的不仅是物资上的资助,更是支撑起了我面对挫折的不挠精神,让我有勇气战胜一切阻挡我想梦想前进的步伐。让我在烟花绽放的时刻有机会散发那份属于我的光和热!

走到大学门口,看着充满活力的师兄师姐们,新生们,我忽然充满了期待,期待我的大学生活,期待三年后的那个全新的我。我深知,大学生活来之不易,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深知努力学习是我在大学里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不会辜负国家帮助,父母的辛劳与期望。也因此,在接下来的生活里,我每一天起床就告诉自己,这是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新的希望,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棒的!不论多苦多累,也都日复一日的坚持着,抱着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信念坚定我的目标,这样的日子单调而又充实——生活单调但精神充实。

我知道上大学的不易。因此我勤奋努力,从不敢懈怠,也从不奢在物质上的满足,我不能跟其他同学一样,买名牌衣服和随意消费等等。我只知道我要一心学习争取在大学期间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回报我在大学期间帮助我的那些好心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学习上,我认真听老师的每一堂课,积极参加各种知识竞赛活动,努力增长我的知识。同时也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最终在期末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对自己说,成长成才,做一个让父母可以依靠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现在拥有的是国家和爸妈赋予的,努力做到更好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所以我还会更加地努力,争取取得奖学金,减轻父母的负担,让爸爸妈妈也为我骄傲,考大学时让他们失望了,但作为大学生,我要让他们因我而自豪。

在生活上,一切以节约为先。衣服,够穿就好;食物,吃饱就好。贫困人家有贫困人家的生活方式,虽然每当看见别的同学打扮的漂漂亮亮,穿好看的衣服,背漂亮的包,我也曾羡慕过,毕竟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知道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全面丰富我的知识面,提高我的专业知识。我不能也不会和别人攀比那些,我辛苦的父母,贫困的家庭能够供我念大学,让我能够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自己,已经令我很庆幸、很满足了。现在我又获得的助学金,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无限关怀。

我相信大学里,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它会给我的未来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从贫寒的家境里走出,我不能选择我的出生,但我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寒假我去打了寒假工,在那一个月里,我们一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单调乏味,毫无成就可言,支撑着我继续工作下去的唯一动力是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让爸爸的背能够挺直一点,减少我对父母的内疚。我体会到了没文化的爸爸妈妈养育我、供我上大学是多么的不容易。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

在大学里,为了丰富我的大学生活,我加入了英语演讲协会和职业发展与创业协会。在英语演讲协会里我认识了许多英语爱好者,和他们一起学习,我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职业发展与创业协会里,我结识了很多对未来有明确方向的校友,朋友,听他们谈论着自己的梦想,对未来的规划,我不禁也开始对我的未来有了规划。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谁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更何况我们贫苦人家的的孩子,求学的道路上纵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诚然,有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途径。那助学金不就解决了我的求学困难问题吗!在我看来,困难,更多时候是我们的朋友。人生路上,我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困难,它督促着我们去解决,从而有了精彩的人生过程。我相信,人生不是因成功而精彩,反而因过程而璀璨!只有经过种种磨砺的珍珠发出的光芒才更加夺目,只有经过艰苦奋斗的成绩才更令人难忘,更令人有成就感。所以说,困难永远是我们不离不弃的朋友。当困难来临,关爱我们的人也随之出现。才发现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才看到国家对我们的帮助。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牙科医生。我立志一定要用自身切实的行动来感谢我的祖国、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和我的朋友们,坚决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今后,我们会像他们关心我一样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也知道,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永远都不是一个人,他们只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我还要用我的专业知识来减少牙痛患者,回赠国家和社会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凭借自己的力量关爱我身边的人们,表达我对他们的赤诚与感激,传递我们这世界上最大的爱的情怀,我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篇3: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打江山难、巩固政权更难,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后, 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原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而在旧中国, 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和大部分耕蓄、农具, 而占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者只占20%~30%的土地”农民是受剥削压迫最深的阶级之一。他们在革命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新中国成立后, 首先在政治上结束了农民祖祖辈辈受压迫的历史翻身做了新中国的主人。同时经济上怎样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也是我们党和政府首先考虑和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经验, 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实际情况, 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明确规定: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 打土豪、分田地成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法宝。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 使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 由于我国完全照搬照抄苏联发展模式, 再加上朝鲜战争等国家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快使国家在经济上强盛起来, 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但当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 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产业是农业, 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从农业部门筹得国家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原材料就成为当时的基本途径。因此国家对工业和农村进行强制的制度安排就成为必然选择。在这过程中, 国家采取强制手段对分散的小农经济实行了社会主义集体化改造, 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制度保障;对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采取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 又对城市居民和工业化低价销售的“统购统销”政策。因此维持大工业的低工资和低原材料成本, 以利于集中起国家工业化建设资料;实行城乡高度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限制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流动。至此, 一整套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工业发展战略, 并能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提供了粮食、原材料、资本原始积累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1978年后, 中国的改革大潮首先在农村兴起, 农业的基础地位重新得到了确认, 到1984年, 联产经营承包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兴起, 几年时间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保护农民权益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农民权益的思想和政策, 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到农产品流通和劳动力流动, 再到取消农业税, 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 使长期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农民权益保护也达到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水平。实践证明, 什么时候把农民权益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战略重心, 农民权益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和实现。相反, 就必然受到损害。

二、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和机制是保护农民权益的根本保障

保护农民权益的根本保障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保护农民权益思想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 由于我国当时的经济基础太薄弱等历史原因, 我们党和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 要求农村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必须的农产品和最低限度的启动资本。其结果:一是以强行压低农产品价格, 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来实现资金从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二是牺牲农民利益, 动员一切资源确保工业, 尤其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这种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 同时也扩大了城乡差别, 损伤了农民的权益。而这种发展战略贯穿于整个计划经济时代。1978年12月, 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 按下了18个红手印, 搞起了大包干, 拉开了中农村改革的序幕。之后, 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农民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 也就是有对剩余农产品的处置权。“交足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联产经营制的实施的当年, 小岗村的粮食生产就获得大丰收, 全村粮食产量达到了66185公斤, 相当于1966年~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草案) 》, 认真总结了20多年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发展农业的二十五项政策和措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中共中央连发五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发展的, 充分肯定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新的经营体制, 并从指导思想、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政社分设、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为健全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制度保证, 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一举解决了长期想解决又始终未解决的中国人的穿衣吃饭问题。改革开放之初, 党和政府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 一是减少干预, 让农民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二是及时制定政策, 充分肯定和保护农民权益。三是重点放在农民的经济权益方面。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 党和政府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科学体系, 并在这种科学政策体系指导下, 建立和完善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体系。使农村发展进入另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实践证明, 形成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 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保护农民权益的根本保障。

三、统筹城乡是实现农民权益保护的基本途径

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需要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的基本关系。我国城乡关系存在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是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和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的对立结构。不仅是二元经济结构, 也是二元的社会结构。所以, 统筹城乡发展, 实质就是改变“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传统观念和城乡分割的体制, 以工业带农业、以城市带农村, 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把农业的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 把农村进步放在社会进步中, 把农民的增收放整个国民经济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根本解决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 逐渐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统筹城乡就目前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根本上破除已经存在几十年的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不只是一种经济结构, 更是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经济社会双重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具体反映, 是中国长期实施工业偏向和城市战略的必然结果, 实质上就是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一种轻视和忽略, 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已经有相当发展的今天, 我们仍然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基于此, 早在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并提出了包括统筹城乡在内的五个统筹观点。统筹城乡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是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进一步改善城乡关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 建立无差别、无歧视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进城农民能充分享有自由迁徙的权益, 拥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二是应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 我国原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建设是“先城后乡、城多乡少、城优乡差”, 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 尤其是大城市中, 使得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远落后于城市。农村的医疗、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养老等事业发展水平低。因此, 公共服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的办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花大力气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特别是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搞好社会农村建设规划,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尽快实现城乡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在客观上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城乡差别,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刺激农民消费, 保护农民权益。

四、保护农民权益必须尊重农民权益,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党和政府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 其保护的力度也是随着时代变迁和认识提高而不断强化的。农民的权益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从建国初期重点保护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发展到今天的经济、政治社会金额文化权益的全方位保护。但不管保护农民权益的侧重点怎么变化, 一条重要的经验和启示就是:要很好地保护农民权益, 必须首先尊重农民权益,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做到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都始于农民的实践和创造。同时,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农民的政治诉求, 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及文化生活满足就成为农民权益的必须内容。因此, 要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农民有哪些权益?农民最需要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切实维持农民的民主权利, 让农民群体真正享有知情权、参政权、管理权、监督权, 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就是说, 我们制定的所有保护农民权益的政策, 决不能从主观意识出发, 而必须把是否尊重农民权益, 是否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否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作为出发点和标准。土地问题是农民的根,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赋予农民的一项最基本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扰和侵害。同时, 在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情况下, 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 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上升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 中央政策明确的、连续的, 而且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完善, 但时至今日,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仅在制度和体制层面存在障碍, 而且在实践层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安排下, 农民的土地权益仍然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农民还没有完全的土地使用权、交易权、收益权。在土地被征占用过程中, 有些地方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一些地方政府不按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操作, 存在着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象, 甚至个别地方以搞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化农业为由, 靠行政手段违法强行收回农民全部或部分承包地。将土地流转作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采取各种手段与民争利, 违背农民意愿, 随意截留、挪用、扣取土地流转收益或随意改变农地用途, 农地非农化、非粮化时有发生。所以, 必须采取坚决措施, 规范征地程序, 提高补偿标准, 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保护农民权益,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战略重点, 而保护农民权益涉及到国家发展的基础和8亿农民,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应认真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把保护农民权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武.《科学发展观》,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7.[1]刘建武.《科学发展观》,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7.

[2]温铁军.《“三农”问题制度变迁》,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1.[2]温铁军.《“三农”问题制度变迁》,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3.[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3.

[4]马晓河.《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及其前景判断》, 农业经济研究, 2010.1.[4]马晓河.《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及其前景判断》, 农业经济研究, 2010.1.

[5]蔡昉.《中国“三农”政策的60年经验教训》, 农业经济研究, 2010.2.[5]蔡昉.《中国“三农”政策的60年经验教训》, 农业经济研究, 2010.2.

[6]许德勇.《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绩效的理性思考》, 农业经济研究, 2010.4.[6]许德勇.《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绩效的理性思考》, 农业经济研究, 2010.4.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一号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 2010.3.[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一号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 2010.3.

[8]张宗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研究》[8]张宗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研究》

篇4: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2006年7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视察期间,在到孟津县清河新村调研“三农”问题时,来到送庄镇营庄小学六年级学生左迎娜小朋友的家。温家宝总理亲切地与左迎娜的父亲交谈,详细询问家里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增长科学知识。后来,左迎娜小朋友将这个生动感人的情景用笔记录下来,写成一篇作文——《总理来到俺农家》,并寄给了《小学生学习报》。今年2月20日,《小学生学习报》把这篇作文在“作文大本营”版头条的位置上刊登出来,随后报社编辑又将一封信和刊登这篇作文的报纸一同寄给了温总理。3月17日,温总理在百忙中作出重要批示——“报办得生动活泼,孩子们的文章写得真切朴实。我希望《小学生学习报》越办越好,成为孩子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成为启迪孩子们思想的一颗智慧之星。谨通过贵报向孩子们问好。”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不仅是对《小学生学习报》和我省少年儿童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也是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从事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同志们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我们为拥有《小学生学习报》这样一份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小学生真心喜爱的优秀报纸感到高兴和骄傲,也向报纸编辑部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小学生学习报》认真总结经验,发扬优良传统,继续开拓创新,使报纸真正成为孩子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成为启迪孩子们思想的一颗智慧之星,在小朋友们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辜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期望。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亿万家庭的最大关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够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根本保障。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胡总书记的精辟论述,充分说明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对国家、对民族、对我们党的事业的重要意义,为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青少年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已经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我们一定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自觉履行我们肩负的神圣职责,切实研究和解决好这个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近年来我们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还存在不少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很难保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我们绝不可忽视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作用。比如,一亩小麦在中原大地上的产量是八九百斤,但如果把麦种带到太空上转一圈回来,一亩就可以生产出一千多斤,这说明外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外部条件和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对外界还知之甚少,心灵如同一张白纸,这张纸能够画出什么样的图画,与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思想文化的渗透,都使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注意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将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切实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采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如何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的问题。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和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进一步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强调几点。

第一,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健康的思想文化环境。在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品行会是端正的,思想会是进步的,精神会是振奋的,而环境不好将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现在孩子们接触到许多过去我们听不到、看不到、做不到的东西。在我们过去一代身上没有发生的问题,在今天少年儿童的身上发生了;在过去一代身上没有出现的情况,在今天少年儿童的身上出现了。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孩子们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进来。小平同志讲过:“打开窗户,一方面新鲜空气会进来,同时也会有苍蝇飞进来。”我们通过开放引进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同时也会有一些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东西进来。外来文化有些是好的,也有一些是不良文化。对于那些损害青少年思想的不良文化,我们要坚决挡在外面,绝不能让它们进来。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廣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三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少年儿童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少年儿童的心灵。现在很多孩子都上网,但网上东西很多,有不少少年儿童不宜接触的东西。一些孩子由于长期沉迷于网络,心理上和精神上都发生了异常,这不仅对孩子们的成长没有帮助,反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熏陶教育孩子至关重要,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很好地研究和把握。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现在有些学校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教孩子们念《三字经》,这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对传统的文化我们要学习,但不能一味关注传统文化,而忽略了对现代文化的学习,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三字经》作为课外辅导书未尝不可,但如果用七八百年前的《三字经》来教育和培养21世纪的孩子,让他们天天念、天天背,这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教育培养少年儿童,大力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园地,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同学,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必须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政策措施不到位,仍有一些孩子不具备必要的学习生活环境,甚至有的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目前,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教育的差距还在扩大,如果连最起码的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都不具备,这些孩子如何健康成长,将来又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虽然我们现在有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但真正完全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解决贫困家庭孩子、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付出更大的努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前几年,省委、省政府重点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的问题,今年把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列入十大实事之一,我们还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差的问题。农村孩子左迎娜、农民工的孩子谢露,成为我们座谈会的主角,既表明我们在逐步重视农村教育,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又提示我们在这些方面还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解决。现在全省确实还有很多农村孩子的生活、学习条件非常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改善民生的角度,从肩负的神圣使命出发,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宁可少盖几幢大楼、少修几个广场,也要挤出钱来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孩子的生活困难和学习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感觉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关爱。

第三,要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社会、家庭环境。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家庭不和谐、不稳定,都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影响。我们从电视上可以看到,伊拉克一天到晚炮声隆隆,到处都是爆炸声,孩子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怎能生活学习?怎能健康成长?孩子长大后会是一种什么状况?还有巴勒斯坦,孩子们一直在战乱中生活,在这样一个畸形社会形态中成长的孩子,心态很可能是不健康的,很可能是完全被扭曲的!可见,社会不稳定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同样,一个家庭也是这样。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和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思想上会有很大差距。现在离异家庭孩子的思想和学习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新的教育问题。所以,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和谐、和睦、和美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我们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要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要引导家长多为子女的健康成长着想,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总之,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和睦、和美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我们这次座谈的主题是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孩子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成年人的事情,是教师和父母的事情,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话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篇5: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五种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校工作

2008年10月2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7日上午在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发挥党校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主持。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力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各级各类党校在大规模培训领导干部、大幅度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一定要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去推进,增强办好党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扎扎实实推动党校工作和党校事业有新的发展和进步。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校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党校一是要充分发挥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紧紧围绕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努力使经过党校培训轮训的领导干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方面有新的提高,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总揽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治党管党、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新的增强;二是要充分发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坚持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领导干部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切实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的;三是要充分发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按照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促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要求,牢牢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充分发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上的优势,切实加强理论研究;四是要充分发挥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力发扬我们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努力传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我国优秀文化、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在促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五是要充分发挥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把党性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和高尚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校要牢固树立“ 五种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校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二是要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党校工作必须坚

持的根本原则,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始终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党校工作必须汲取的不竭动力,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推进党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使党校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四是要牢固树立勤俭意识,始终把艰苦奋斗、勤俭办学作为党校工作必须保持的政治优势,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勤俭办学、节俭办事的良好风气。五是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始终把从严治校、从严管理作为党校工作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认真落实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方针,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严肃党的政治纪律,推动形成良好校风、良好学风。

胡锦涛指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定期研究并及时解决党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配备好党校领导班子,帮助党校解决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业务建设、推进教学手段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

习近平在主持座谈会时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办好党校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党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办好党校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和党校要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座谈会上,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汇报了会议有关情况。山东省委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姜异康,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王安顺,安徽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王明方,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黄建国,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龙新南先后发言。

篇6: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关键词:和谐社会,党和政府,管理,“四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政府的有些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政府的管理必须要有所改变,才能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管理能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而言都是当政者的管理已不适合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表明了当前对经济和社会管理的一些理念、方法、措施、手段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党和政府管理实现“四化”,即管理的人性化、规范化、信息化、法制化。

1 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是指党和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采用的管理方法一定要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在管理中一定要了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了解民意,办老百姓希望办的事,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不要好心办了坏事。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视察、了解党和政府实施的一些农业政策时对当地的老百姓说:“这些政策,你们说好,我们就继续办;你们说还不行,我们就改进。”人性化另一层含义就是政府在管理中一定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温家宝总理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罗干同志指出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要考虑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任何一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和决策的出台,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任何一项发展项目都要能给群众带来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在管理中一定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应该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阶层民众的需求,让生活在我国的每一个老百姓都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作为制定一些政策一个重要原则。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利益关系:(1)城、乡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2)大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利益关系;(3)群众的短期和长远利益关系;(4)政府和老百姓的利益关系。另外,党和政府还要特别关注一些民生问题。对老百姓十分关心、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要向老百姓解释,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谅解。

2 规范化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党和政府的管理机构根据本单位或部门的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地制定本单位或部门的组织规程、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通过对该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以达到本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行为井然有序、协调高效的目的。在我们的党政机关经常会发现有些部门管理很不规范,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管理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党和政府的管理没有规范化,就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导致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不满。党和政府管理规范化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决策要规范化。党和政府各级组织的各个部门在决策时一定要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防止拍脑袋决策。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决策要经过如下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可选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并修改方案。一般而言可选方案越多,决策的科学性也就越大。在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重大的决策一定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只有决策规范化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2)服务要规范化。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党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服务规范化要求党和政府各部门对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有明确的规定,并且要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目前,群众对有些党和政府的管理部门意见比较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部门在为群众服务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不规范的情况,这些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随意性、盲目性较大。服务规范化是提高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管理水平的关键。

3 信息化

党和政府管理信息化是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党和政府的管理部门,及时地为党和政府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管理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提高党和政府的管理水平。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基础。在对“黑砖窑”事件反思过程中,山西省原省长于幼军深有感触地说,由于政府的信息渠道不畅通,省政府的很多信息都是在网上了解到的而非由下面各级政府通过正常渠道把信息传递到省政府,所以,政府没有在事态发展的初期,把这一事件处理好。在党和政府的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党和政府的各部门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毛主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和政府从高层领导到普通的办事人员一定要重视信息的重要性。(2)充分发挥网络的办公功能,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党委的一些办公职能、政府部门的大部分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实施网上办公的,尽量要实施网上办公,以方便老百姓。据调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的审批项目70%以上能够在网上办理,在我国上海市是最高的,也只有20%左右。(3)信息要公开,保护民众的知情权。信息公开,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要公开,而是公开哪些不会危害关系国家或部门安全的信息。信息公开能够避免管理人员的黑箱操作,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环境,也可使党和政府的管理部门接受民众的监督。现在党和政府提出的“阳光工程”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信息公开达到让民众监督管理部门,减少民众对管理部门的猜疑,消除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从而和谐民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信息化的程度体现了一个地方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开放程度。

4 法制化

所谓法制化,就是要求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并按照法律的要求而运行。对地方而言就是指地方的党和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规章制度行事。法制化的实质就是任何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制化是法治的基础,只有党和政府的管理都做到法制化,才能避免人治化现象的出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很重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建设。党和政府在实施法制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点:(1)党和政府必须要有法可依,除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外,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要提请或建议同级人大制定一些相应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各管理部门要制定本部门的规章制度,为法制化管理打下基础。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的管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地方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盲区,党和政府需要加倍努力、尽量完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2)党和政府必须要依法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党和政府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做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而不能有法不依、知法犯法。通过法制化来严格限制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全力维护和谐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建设一个法制化的中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的蓝图已经描绘,实现目标任重道远,只有党和政府转换一些管理的理念、方法、措施、手段,在管理中实现“四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6.

上一篇:箱包行业研究报告下一篇:入党志愿书表格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