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文件

2024-05-25

世界技能大赛文件(精选6篇)

篇1:世界技能大赛文件

世界技能大赛文件体系研究

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于1950年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联合发起并创立。截至2015年,已有65年的历史,并已举办了43届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以下简称世赛)。我国于2010年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正式成为其中一员。至今,我国已连续参加过3届世赛,并于2015年8月在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赛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取得了5金、6银、4铜和11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参加世赛的过程,也是对世界技能组织庞大的规则、文件体系的学习、了解、研读的过程。世界技能组织经过数十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文件体系、规章制度以及有效的管理运作方法。为了深入了解世界技能组织、世赛的机制,切实了解其运作相关规程,有必要对其规章制度、文件进行梳理、研读以及保持持续的跟踪,进行系统性研究。

本文以2015年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赛为节点,对其文件体系、分类、主要内容与功能进行了解读与总结。基于研究结果和往届备赛的情况,对我国参赛项目专家团队在选拔、集训、备赛、参赛等不同阶段所需研读及参考的文件及对应内容提出了建议。

一、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官方文件体系

根据世界技能组织自身对文件的分类及文件的效力位阶、功能与内容,其文件可分为三类:官方管理文件(official documentations);竞赛技术文件(competition documentations);其他资源(others),如下图1所示。

其中,官方管理文件由章程、议事程序、竞赛规则、道德规范组成。而竞赛技术文件则包括了技术说明、测试项目与评分方案、基础设施列表、技能管理计划、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场地布局,除此之外还有咨询报告、会议纪要决议等其他文件资源,各类文件的中、英文名称与分类如下表1所示。

二、主要相关内容

1.官方管理文件(official documentations)

世界技能组织的官方文件由四个文件组成,分别为章程、议事程序、道德规范、竞赛规则。

(1)章程(Constitution)。作为世界技能组织的根本性文件,是世界技能组织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组织规程的法规文书,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章程主要规定了世界技能组织的名称、所在地、宗旨、使命、目标、内部组织结构、常任委员会、组织的官员构成。此外,对世界技能组织的成员体(包括国家与地区)的吸纳与管理进行了规定,并包括了经费的计算与缴纳方式,通用条款、最终条款。世界技能组织的首个章程于2000年在葡萄牙里斯本确立,历经3次较大改版与7次小范围修订,目前采用的章程为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赛时修订的3.4版本。

(2)议事程序(Standing Orders)。该文件规定了相关行政事务议事规则,内容精简但较为具体,涵盖了会议机制与选举程序、执行委员会的选举与任命、提议的方式与处理流程、世界技能大赛的申办、成员体的类别与加入接收、财务、理事机构与常任理事会的权利和义务、选出与任命的官员的权利和职责、官方语言、翻译与旗帜、最终裁决机制等。议事程序于1995年在法国里昂首次设定,此前历经了3次大的改版和8次小的修订,目前为2016年1月新修订的3.6.1版。

(3)竞赛规则(Competition Rules)。竞赛规则作为竞赛组织、管理与实施的官方文件,历经6次大的改版及多次局部修订,原有的2013年7月公布的5.1版为最后的单一规则。2014年11月,竞赛规则版本升级为6.0版并拆分为两部分,即A卷和B卷,该A、B分卷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竞赛规则A内容为世赛的组织,现版本为6.1版,修订于2015年4月。主要包括了世赛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对外交流、质量审计、举办技能项目、可持续发展、受委派的参与者、赛场权限与认证、正副首席专家的提名等相对宏观的竞赛组织方面相关内容;规则B为世赛管理、实施的规则与流程,现版本为6.1.1版,主要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场地组织、技术说明、技能特定规则等技术文件的功能与内容进行了定义,此外还规定了评测方式、测试项目、评测程序、奖牌与奖励、事件与争议解决程序。

(4)道德规范(Code of Ethics);对如何确保竞赛公平透明、问责机制、回避制度、环境与可持续性进行了规定。目前为2011年8月修订的1.3版。

2.竞赛技术文件(competition documentations)

(1)技术说明(Technical Description)。又译作技术描述,对于竞赛项目而言,技术说明是最重要的技术文件。其对技术标准规范、评分策略和规范、评分规则、测试项目(赛题)的形式和出题方式、技能管理与沟通、材料与设备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是参赛各成员体技能项目的全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技术层面重要规范。技术文件在每届世赛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更新,目前大部分项目为2015年圣保罗第43届世赛之前更新并使用的5.0版,部分为5.1版。

(2)测试项目与评分方案(Test Projects,Marking Scheme)测试项目。也就是赛题,通常可分为图纸、文字或图文混合的形式,以图纸、文字、图形等方式对竞赛项目的测试项目的规范、参数等进行了详细描述,部分竞赛项目还包括了产品模型文件、电子版素材等内容。评分方案与测试项目对应,以评分表及汇总表的形式呈现,评分内容通常分为评价与测量两部分,即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

(3)技能管理计划(Skill Management Plans)。即竞赛的日程安排表,技能管理计划除了正式世赛的4天之外,还包括了赛前7天的准备时间以及赛后2天的收尾时间。按级别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赛整体技能管理计划,为大赛的整体计划,对竞赛日程包括赛前准备工作、竞赛期间所有活动、赛后的整体安排进行了规定。另外一种是项目自身的内部技能管理计划,按照世赛整体技能管理计划制定,具体到每天的每个小时甚至分钟,对该项目的赛前准备、竞赛期间每日的工作内容、责任人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4)基础设施列表(Infrastructure Lists)。列出了每个竞赛项目由主办方提供的所有赛场内物品、设备、工具等,通常包括通用设施、办公设备、场地用品、机床与设备、耗材、赛前熟悉用材料等,并包括了设备的数量、品牌、型号、规格、图片、说明书等详细信息。基础设施列表在赛前根据主办方与赞助商、供应商的谈判结果而不断更新并调整。按照竞赛规则,大赛主办方应至少在大赛前9个月向所有的成员体的技术代表、专家组组长提供机床、设备与工具的详细信息。

(5)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Regulations)。主要涉及每个竞赛项目的相关法规、防火、电气及工具认证、场地安全、个人防护用具等相关要求。按规定,所有官方认证的参加者均有责任遵守主办方与世界技能组织的健康安全规范。另外,据竞赛规则,如果成员体本国的健康安全环境法规标准严于主办方与世界技能组织的标准,则该成员体应遵循较严的本国标准。

(6)场地布局图(Workshop Layouts)。通常包括了三种:整个世赛场地整体布局、某个场馆的整体布局、单个竞赛场地内部的详细布局图,包括了场地电气路线、压缩空气等基础设施详尽信息。

3.其他相关文件资料(other resources)

包括了由世界技能组织官方的评测顾问、技术顾问等官员撰写的调查报告、咨询报告,以及各种会议纪要、决议、过程文件、技术文件等。包括全体成员大会、技术活动周、竞赛准备会议等特定事件的讨论内容和决议,并对上述文件中未能详细约定的内容进行补充。部分内容将逐步按程序正式补充入上述的官方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以2015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赛为例,其他资源还包括了主办方官方文件、商业推广策略与材料、培训资料、技术管理团队资料等、测试项目模板、报告、官方认证人员指南、相关准备会议过程文件、纪要、决议以及装箱运输等具体文档。

三、备赛与参赛等时期涉及的文件

鉴于在国内选手选拔、集训备赛与参赛等环节所需考虑的要点及侧重不同,结合前期对技术标准的研究和解读以及往届备赛的实际情况,在此就不同文件在不同时期所需要注意研读、研究的内容提出相关建议。

1.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作为竞赛组织、实施的权威官方文件,在国内选拔赛选拔前,组织部门、项目技术牵头人、技术团队应基本了解其规则A、规则B等宏观内容,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组织国内选拔。而在选拔阶段与集训时,应深入了解并掌握其规则B中涉及参赛、评测、流程等相关环节,并注意关注竞赛规则的更新情况。而在赛前,应熟悉并完全掌握规则A中受委派的参与者,尤其是对于首席专家、专家、裁判及裁判长等各自的职责与权利、事件与争议程序。可竞赛前制作并携带双语版的竞赛规则小手册,以供随时查阅。一是确保严格按照规则,规范参赛;二是必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援引竞赛规则相关条例维护自身权益。

2.技术说明

作为竞赛项目技术层面最重要的文件,对于单个竞赛项目来说,在国内选拔赛之前应按照其制定国赛的技术规范设计赛题、并严格遵照实施测评;在集训阶段,除了按照其中的技术标准规范内容设定选手的训练内容和制订训练计划之外,还应及时注意关注更新情况,如对技术说明的内容解读存在模糊或歧义,应及时通过论坛、对外交流、邀请赛等场合开展讨论澄清,并保留证据,做到赛前全体专家团队熟知、选手完全掌握所规定的内容,遵照执行,以确保竞赛时的理想技能状态与竞技水平。

3.测试项目、评分表

测试项目与评分表,在国赛阶段是选拔优秀选手的重要依据,测试项目设计的技能点与难点,应在集训环节完全掌握并融会贯通,鉴于技能竞赛的特点,选手在大赛时的发挥水平通常低于平时训练的最好水平;故专家团队应通过不同的训练手段,确保选手在按照测试项目、评分表的训练技能水平在不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变能力等有足够的冗余量,以应对赛场的高压复杂环境和赛题变化。此外,对于部分测试项目,赛前才公布赛题或进行30%的变动,集训时应考虑到这种变动对选手操作的影响,大赛时应密切关注、核对测试项目的动态及变动情况,遵照新公布的赛题或变动后的方案制定适当的工艺路线。

4.基础设施列表

基础设施列表包含了竞赛项目由主办方提供、在竞赛期间所使用的机床、设备、工具和耗材等。国内选拔赛期间,由于时间关系,通常还不能获知下届世赛的具体机床、设备型号,只能参照上届的设备情况,赞助商或供应商等信息,对本届设备的推测进行选拔和训练;在集训阶段,则应紧密关注并按照世界技能组织和主办方确定并公布的机床、设备等品牌、规格、型号等信息,尽快获取相同或类似的资源,以获得和竞赛时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训练条件;而在大赛时,应检查并重点核对赛场的主要机床、设备,是否按照基础设施列表规范提供了相关的机床、设备、配件与耗材,维护自身最大利益。

5.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

按照竞赛规则和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赛前的安全检查环节,将由主办方的专业检测人员对选手携带的电动工具、工具、耗材等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工具设备将被清理出竞赛场地,不得在竞赛期间使用。尽管按照竞赛规则,选手拥有“独立完成竞赛不受打扰的权利”,但也存在唯一的例外,即如果发现健康安全环境相关的风险时,任何人均可以向有关人员报告,在某些情况下,选手有可能被中止操作并被纠正该不安全行为。因此,专家、教练、选手从个人防护用品、设备操作、工具摆放、场地清洁卫生等各环节均应严格、严谨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比赛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场地环境整洁卫生。

因此,竞赛期间的健康安全等相关规范应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国赛、集训阶段就采购并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安全规范的机床、设备、工具;二是按照相关规范提前采购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具、用品,在集训期间专家团队等、选手一旦进入工作场地,均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三是前在国内选拔赛、集训等阶段严格执行严格的安全标准,严谨、规范操作。从而在硬件配备予以保障,养成规范、标准的良好操作习惯。

6.技术动态、相关信息

按照竞赛规则和技术说明规定,世界技能组织的论坛的作用很大,部分项目赛题的开发、官方人员与专家组组长的沟通、专家之间的技术层面讨论以及表决只能在论坛进行并具有很高的效力。因此,专家团队应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包括动态发布的信息、过程文件等;密切关注论坛动态并积极参与讨论与沟通,一方面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尽可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对于与自身相关的关键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存留证据,以为可能出现的维护自身权益保留足够的证据。

表2为各项文件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研究与关注的情况简表。

四、小结

组织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获取准确、权威的信息,是科学参赛、提升技能和竞技水平的有效保障。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世界技能组织及世界技能大赛的相关规则、技术标准及相关动态,相关主管部门、各项目专家团队、相关人员应在对相关文件体系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深入学习、数量掌握并持续关注相关动态,以对国内选拔、集训、备赛参赛等相关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确保在世赛取得更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上述文件体系可以为我们提供较好的参照,有助于推动我国技能竞赛的规范化与科学管理,进一步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宏观上助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

篇2:世界技能大赛文件

第一部分 竞赛规程

一、竞赛项目名称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二、竞赛目的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锻炼培养财经类专业学生企业会计岗位真实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综合素质,培养发掘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更深入、更熟练的掌握企业相关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强化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业务处理能力,为企业选拔会计类岗位优秀人才提供实践能力的考查依据,特举办本次技能大赛,为各个参赛院校展示自身的教学成果提供平台。通过比赛,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吸引更多优秀企业积极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由省内各高职院校自愿报名参加,参赛学生个人形式进行,每个院校可派2名选手,1名指导老师。

2.比赛在组委会确定的计算机房集中同时进行。

3.比赛试题由大赛组委会邀请第三方专家命题。由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4.竞赛时间为210分钟。5.竞赛流程:

① 竞赛前30分钟,参赛选手凭参赛证、学生证或身份证两证齐全进入赛场。由竞赛现场裁判组织参赛选手抽签,并由各参赛选手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然后,按抽取的机位号,选手进行竞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 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后,各选手可根据其分配到的参赛号登陆考

试平台开始答题。登陆成功后,比赛时间自动开始倒记时。

③ 竞赛时间到时后,测评系统将自动交卷评分。

(二)竞赛内容

竞赛覆盖中小型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关键环节,包括总账、报表、薪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等。主要考核参赛选手会计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企业经济业务会计核算软件操作熟练程度。

为提升参赛学生的岗位能力,本次比赛与企业真实工作流程一致,具有很强的企业岗位实际操作性。比赛内容包括:运用所学会计专业相关知识,贯彻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先在用友U872软件中建立账套并录入相关基础档案,再根据经济业务内容要求在厦门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处理原始凭证(如:银行结算类、发票类单证填写),然后根据用友U872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生成的账簿、报表数据,最后在厦门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进行相关项目纳税申报表填写。

(三)竞赛成果

1.评分标准:测试卷面总分为150分,由系统自动评定。2.奖项设置:

按“201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组委员会规定执行。

四、竞赛规则

竞赛采用用友U872院校专版、厦门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评分平台为朔日无纸化测评系统、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

决赛采用现场网上答题、网上业务操作形式。由组委会统一组织、现场竞技、现场公布成绩。

五、竞赛场地与设备

(一)竞赛场地

1.竞赛场地为计算机机房。

2.竞赛场地分设裁判休息室和工作室。

(二)竞赛设备 1.竞赛软件平台

竞赛采用用友U872院校专版、厦门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评分平台为朔日无纸化测评系统、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

2.竞赛主要设施设备

竞赛的主要设施设备为具有特定配置要求的计算机及按规定配置的服务器,畅通稳定的网络环境。

六、评分办法与标准

(一)评分办法

按“201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组委员会规定执行。

(二)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测试卷面总分为150分。

七、奖项设置

奖项由“201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组委会统一设置。

八、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裁判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裁判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应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申诉人不满意赛项裁委会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高职组赛事仲裁工作组提出复议申请。

(二)仲裁

1.“201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组委会设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申诉复议并进行仲裁,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公平、公正。

2.仲裁工作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队不得因对仲裁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或滋事,否则按弃权处理。

九、竞赛成绩发布

按“201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组委会规定执行。

第二部分 技术文件

一、竞赛要求

(一)竞赛委员会工作人员

1.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参赛选手和裁判员服务,提供良好的竞赛环境和条件。

2.遵守竞赛纪律和规则,保证公平公正,不以权谋私。

3.违反规定,给竞赛带来恶劣影响或造成严重损失的,将给予必要的处理。

(二)裁判员

1.遵守裁判规则,尊重参赛选手,维护竞赛秩序。

2.在执裁过程中,排除可能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杜绝不正当行为。3.违反裁判规则,营私舞弊,将受到批评或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裁判资格。

(三)领队和参赛选手

1.服从指挥,文明礼让,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赛精神。2.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不得违规作弊。如发现作弊将视情节扣分,严重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3.竞赛中如发生争议,现场以裁判为准,重要事项以仲裁组裁定为准。

二、赛场环境

1.有独立使用的计算机设施,每个队员一台电脑,保证各个队员在竞赛时的独立性,不受外界干扰。满足多队同时比赛。竞赛场地采光、通风良好。

2.使用的设施设备,规格、型号,新旧程度一致,保证竞赛的公平。3.竞赛场地设有裁判休息室和工作室,休息室和工作室分设。

三、竞赛技术平台 1.竞赛的软件平台

竞赛采用用友U872院校专版、厦门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评分平台为北京朔日无纸化测评系统、网中网《商科会计职业技能竞赛平台》。

2.竞赛的主要设施设备 竞赛的主要设施设备为计算机。

四、安全操作

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第三部分 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竞赛采用个人形式比赛。

2.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参赛院校名称。

3.参赛队组成:参赛选手为2012年在籍高职学生,不分性别、不分年级,每个参赛学校选派2名选手参加比赛。参赛队伍数量由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福建省技能大赛文件为准。

4.每个参赛学校配1名指导教师,负责本校参赛队的参赛组织和与大赛组织机构的联络。

5.参赛队所有人员在竞赛期间未经组委会批准,不得接受任何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不得将竞赛的相关情况及资料私自公开。

二、指导教师须知

各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不得进入比赛现场指导。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内容,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弄虚作假者,将取消比赛资格和竞赛成绩。

2.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参赛队按照赛程安排和规定时间前往指定地点。

3.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按统一指令开始竞赛。4.参赛选手须按照竞赛要求及程序提交竞赛结果及相关文件,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

5.竞赛结束时间到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6.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若因选手个人原因出现安全事件或设备故障,由裁判组裁定其竞赛结束,保留竞赛资格,累计其有效竞赛成绩;非选手个人原因出现的安全事件或设备故障,由裁判组做出裁决,可视具体情况给选手补足排除故障耗费时间。

7.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赛场规章制度,服从裁判,文明竞赛。有作弊行为的,参赛选手该项成绩为0分;如有不服从裁判、扰乱赛场秩序等不文明行为,按照相关规定扣减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和竞赛成绩。

8.参赛选手完成各阶段的竞赛并提交结果后,应在竞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离开场地。

第四部分 竞赛操作流程

一、竞赛准备

1.竞赛前一天到组委会指定地点报到,领取比赛相关资料。2.各参赛队根据组委会安排到指定地点熟悉场地,准备隔天的竞赛。3.参赛选手在竞赛开始前30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准备竞赛。

二、竞赛检录

由组委会工作人员对参赛选手身份进行核实,核实无误方能进入比赛场地。

三、等候竞赛

检录完成的参赛选手进入场地,等候竞赛。

四、正式竞赛

以主裁判发出口令为准,正式比赛开始。

五、提交竞赛成果

比赛时间到,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提交竞赛成果。

六、退出竞赛场地

1.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出现违反操作规程者,不能继续参加竞赛,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退出竞赛现场。

2.比赛时间到,各参赛选手应听从裁判指令,结束竞赛,有序退出竞赛现场。

七、查询比赛成绩

篇3:世界技能大赛文件

研究我国即将参赛的29个项目的最新技术文件发现, 第43届世赛对相关技术文件进行了较大调整。此外, 相关技术文件的调整、新增技能标准规范、部分竞赛项目的综合评分试点、技术翻译随机抽签试点等改革内容, 将在今后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竞赛领域及项目。经过评估修订之后, 预计在第44届世赛扩大试点范围, 并在45届世赛中全面推行。

本文的分析结果主要涉及如下内容:相关竞赛规则等技术文件更新情况, 及更新后的文件内容简介;28个项目技术说明更新对比及简要分析;新增内容技术标准规范和评测策略的相关背景及内容介绍;其他评分规则及竞赛相关调整情况分析。

一、世赛技术文件体系

按照对竞赛技术信息的描述层面分类, 第43届世赛的主要竞赛相关技术文件体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所有项目必须遵守的整体规则;二是各项目的具体技术文件, 如表1所示。

相关文件内容解释如下:

1.竞赛规则 (Competition Rules)

对世界技能大赛的基本原则、组织、竞赛项目的数量及项目引入与淘汰机制、可持续发展、健康与安全、专家选手领队裁判等参与者、大赛管理方式、技术说明、测试项目 (赛题) 、评分方式、奖牌与奖励规则、质量保证、争议及突发事件解决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是组织、实施世界技能大赛最重要的技术规范文件。目前为2014年11月14日发布的6.0版, 竞赛现赛分为两个规则:世赛的组织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s) 、世赛管理与实施的规则与流程 (Rule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duct of the Skill Competitions) 。

2.道德规范 (Code of Ethic)

道德规范内容相对较为宏观, 对如何确保竞赛公平透明、问责机制、回避制度、环境与可持续性进行了规定。目前, 官方对外公布的为2014年2月21日公布的1.3版。

3.技术说明 (Technical Description)

技术说明为针对具体竞赛项目的核心技术文件。规定了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和职业范围、赛题开发形式、以及评分方法等重要技术信息。

4.基础设施列表 (Infrastructure List) 及相关文档 (Supporting IL Docs)

基础设施列表包括了竞赛主办方提供设备的清单、型号、乃至制造商名称、设备规格型号等信息, 在赛前通过首席专家向世界技能组织提交的资料逐步更新, 对于针对性训练、集训设备、工具采购熟悉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规定了世界技能组织、大赛主办国的职业安全相关法律、规定及认证要求, 并对参赛所需穿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设备认证标准级别乃至竞赛中的安全操作、检查方式进行了规定。对于竞赛项目所采购携带的设备、工具的使用集训, 竞赛中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采购及认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技术说明更新情况

相对于41届、42届的技术说明而言, 第43届世赛的技术说明进行了全新改版, 其版面、图、文字、表格等均进行了较大改进, 各方面变动较大, 相关变动情况主要如下:

(一) 技术说明新增章节及内容

所有竞赛项目新版技术说明均新增两章, 分别为第二章“技能标准规范 (World Skills Standards Specification, WSSS) ”;第三章“评测策略与规范 (The Assessment Strategy and Specification) ”。

1. 技能标准规范

在第43届世赛的技术说明中, 将技能标准规范 (WSSS) 单独作为一章, 取代了原有技术说明中第二章的“工作范围与相关能力 (Competency and Scope of Work) ”。该规范从职业技能培训的角度出发, 对构成特定的竞赛项目 (职业) 的“国际范围内的最佳技术、职业实践方法与惯例”等要素进行了定义, 包括理论知识、概念的理解、专门的技能等。此规范将用于指导竞赛项目 (赛题) 的设计开发以及评测策略的制定。对该职业的国际性的工作角色、职业表现进行定义, 包括对选手专业方面的自律 (Self-regulation) 、认知能力 (Recognition) 等关键素质、最佳实践方法等。

技能标准规范旨在“有目的性地将世界技能大赛与各成员国、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联系起来, 以帮助技能标准规范成为一个稳健的、被全球认可的最佳实践标准, 并反映技能在全球经济发展及社会中的变化和多样性”。该规范从职业技能培训的角度出发, 规定了构成特定竞赛项目职业国际性实践方法与惯例的要素, 即理论知识、理解力、特定的技能等。此规范将指导竞赛项目 (赛题) 的设计开发以及评分规则的制定, 确保最终的赛题既能反映业界的最高水平, 也具备在竞赛中实施的可能性, 而且评测策略能够兼顾各竞赛环节配分及权重及总体上的均衡。

2. 评测策略与规范

评测策略旨在确保技能标准规范 (WSSS) 规定的内容在评分环节得到正确实施, 以反映更多的专业内容、体现技术新趋势、突出专业性, 并使评估流程更具有可操作性及连续性。2012年8月以来, 世界技能组织对标准和评估、实际效果进行了回顾性测评, 自2013年5月以来, 世界技能组织对评测策略进行了为期三个阶段的开发。评测策略的主旨在于以职业标准为基准、测量 (客观评分) 与人工评判 (主观判断) 相结合、评估方法的稳健性、更加注重质量和差异化、在技术文档中的变化、强调专业领队、开发和实践、对不能反映优秀技能的因素加以消除及制约的措施等。其最终目标旨在“确保表现最优秀的选手胜出”。以下为其建议的评测策略的循环流程, 如下页图1所示。

其中, 流程各环节主要内容及相关情况如下:

(1) 标准 (Standards) 。标准将作为每个竞赛项目的评估、评分的唯一依据。标准的开发主要由以下几步构成:一是以技术、专业及职业技能形式, 确立技能竞赛的内容范围;二是确定在工作角色中构成高级技能的相关要素;三是以权重 (百分率) 对每一个能力项目, 就其相关性及重要性进行标识。在今后的大赛中, 将以标准为引领, 相关的变化趋势包括:测试项目 (赛题) 将成为备赛、训练、能力开发和相关准备的基础;评分方案将做出相应调整, 以能体现技能规范中的权重 (百分率) ;将对选手的技能进行更全面的考核, 即按职业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增加对选手工作组织管理能力的考核。

(2) 选择评估方式 (Choice of Assessment Methods) 。2013年竞赛项目评估顾问报告指出:“部分裁判的偏好、个人品味和主观感受, 在专业的集体评判环节限制了专家们的进步和发展。”因此, 建议在竞赛中应合理地划分主观与客观评分方式, 即合理采用测量与判断等评测方法, 如通过观察选手是否能按时完成工件, 以判断选手是否具备了良好工作组织能力;通过对选手提问话及根据选手的反应及回答, 从而判断选手是否掌握了与客户、主管领导的有效沟通与互动等高层次技能。

(3) 选择评测媒介 (Choice of Assessment Vehicle) 。评测媒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测试项目 (Test Project) 的设计与开发。通过拟定整体框架、通过赛题样本 (模板) 、引入外部参照标准、实施质量监控、测试项目协同开发等措施, 对测试项目进行改进。二是评分方案 (Marking Scheme) 的开发。评分方案的开发需要严格按照技能标准规范 (WSSS) , 与测试项目同步进行, 采用过程和结果评判相结合、客观测量与主观判断相结合、分段评估或集中评估相结合、合理采用整体评估等方法, 以鼓励“最佳的技能和表现”。三是选手赛前不能拿到完整评分方案。

(4) 选择评测用的技术及辅助手段 (Choice of Assessment Technology and Aids) 。赛前6个月左右, 按照相关指南及现场支持, 各项目专家需确定评测方法的实现方法、方式, 并进行相应的计划修订, 以确保在竞赛环境下正确实施, 避免专家们因竞赛环境的压力而出现错误。同时, 也要考虑并避免对评估标准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5) 质量保证与控制、回顾 (Prepar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QAC]and review) 。本环节将着重对世界技能竞赛最终的准备、实施、回顾总结等环节进行重点实施, 并为下一轮循环流程做出安排。

鉴于在职业教育及培训中的评测是一项复杂、专业性极强的活动, 世界技能组织的报告专门提出了“持续性专业知识发展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这一概念, 要求所有专家, 尤其是首席专家 (CE) 、副首席专家 (DCE) 、裁判长 (Jury Presidents) 以及相关的特殊职责的专家 (Expert with Special Responsibility, ESR) , 应积极参与、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 以确保上述评估循环的实施。同时, 需要成员国 (地区) 对各项目专家合理选拔, 并给予相关的培训, 确保他们能有效参与到这一持续性专业知识发展中。此外, 质量保证与控制 (QAC) 在2013世赛中开始实施并在今后将逐步增强, 基于以下两个环节进行监控:一是评测之前:框架、指南和建议、批准与签发;二是评测中和评测完成后:入门培训与训练、文档与返回体系、监察、抽样、审计、分析。

(二) 章节名称及位置调整

原来的技术文件中1.1.2项, 技能描述 (Description of Skill) 更新为“对相关工作角色或职业的描述 (Description of the Associated Work Role (s) or Ocupation (s) ) ”。对竞赛工作内容描述乃至职业相关信息有较大篇幅的增加, 对技能 (职业) 的分支领域、应用范围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及描述。

此外, 评分方案与测试项目的位置顺序有所变化。新版强调评分方案与测试项目一同开发, 故在技术说明先对评分方案进行了说明规定, 然后再介绍测试项目。老版则是测试项目在前, 评测在后, 顺序相反。

(三) 内容的进一步规范及调整

首先, 新版技术说明2.2部分“技能标准规范 (World Skills Standards Specification) ”替代了老版2.1“能力规范 (Competency Specification) ”。

其次, 新版技术说明格式进一步规范, 统一以表格形式列出, 各项目的技能标准规范均新增了“工作组织与管理 (Work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

最后, 在技能标准规范中的各项专业能力规定了权重 (百分率) , 从标准层面上对赛题开发、评分标准开发进行规范。

三、评分规则及竞赛相关变动

(一) 评测策略 (Assessment Strategy) 与综合评分试点

1. 双重评分 (Dual Marking)

世界技能组织的评测顾问珍妮·夏克顿早在第42届德国莱比锡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准备周提案中就提出对客观评分实施双重评分, 并在第42届大赛中对数控车、数控铣等5个项目进行试点。从第42届世赛开始的连续5届试点, 竞赛评测时可以由两组不同的专家对同一内容进行客观打分并比较结果, 如果分差较大, 将两组专家再次共同评分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在第43届世赛中, 将继续保留客观评分子项目的双重评分试点, 是否采用双重评分为可选, 由担任评分的专家组决定。

2. 综合性评分 (Integrated Assessment)

第43届世赛将对18个竞赛项目进行综合性评分试点, 并计划于2019年完成并在第45届世赛正式全面实施。其中涉及我国的综合性评分试点项目 (Integrated Assessment Pilot Project, IAPP) 有12个, 如表2所示。

此前的评分较为强调尽量利用客观评分, 尽量减少主观评分。本次更新更加强调竞赛作品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评判, 并鼓励选手掌握“行业通用技能”。本届世赛将进一步提高主观评分比例, 使之支持专业判断, 并探索联合和互相补充的评分方法。

新的试点综合评分将主观评分原来的1-10分改为评判为四个等级即“0-1-2-3级”, 对应关系及得分如表3所示。

试点的综合性评分方式可为如下三种之一:对操作过程的观察;对产品或结果的检验;以及对选手进行提问。其最终目标旨在“确保表现最优秀的选手胜出”, 评测方式如表4所示。

另外, 为鼓励选手在竞赛中按职业角色工作, 避免赛前按照评分方案项目针对性训练以及按照评分方案实施竞赛可能导致整体表现不好但得分较高的情况, 从第43届世赛开始, 选手在赛前不能拿到完整的评分方案, 取而代之的是评分计划摘要。

(二) 测试项目 (赛题) 和评分方案的开发

根据近期技能标准规范和评测策略的实施建议, 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国际性的最佳实践方法, 建议将来的测试项目和评分方案将同时设计及开发。为了适应评估和打分的新模式, 竞赛信息管理系统 (CIS) 也将进行相应的改进或升级。

(三) 技术翻译改革动向及试点

在近两届的大赛中, 对技术翻译是否对选手存在直接帮助、对竞赛公平是否构成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此前, 在2014年6月在香港举行的技术工作组会议上, 世界技能组织的技术主任简·斯托克 (Jane Stokie) 曾提议进行翻译试点:“在2015年, 由世界技能大赛主办方及巴西提供技术翻译。”

伴随着世界技能组织的品牌重建计划, 以及相关技术层面相关计划的进行, 在第43届世赛中, 无论是技术说明内容及格式, 还是竞赛规则均进行了全面、大幅度更新, 并引入了全新的技能标准规范、评测策略等全新内容。相关部门、我国参赛项目的专家组长、专家、教练等应对此高度关注, 在竞赛前充分研读并了解新版技术说明、新版竞赛规则、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的基础上, 通过不同渠道与方式, 积极与首席专家及其他国家专家保持密切沟通, 参与相关讨论及决议, 充分了解竞赛相关技术细节, 以做好技术相关准备工作, 最终在2015年第43届世赛中创造佳绩。

摘要:旨在为世界技能大赛 (世赛) 中国项目专家、教练、选手等提供备赛技术相关竞赛、评判等参考信息, 对比近期向世界技能组织公布的2015年第43届 (本届) 世赛及往届版本技术说明, 研究与判读相关技术规则、评测策略等大量相关技术文件。对本届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技术文件、竞赛规则变动及评分策略等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 本届世赛技术文件有较大变动, 世赛的评测策略、部分项目的综合性评分试点等最新动向也值得关注。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文件,技术说明,竞赛规则,评测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晓曦, 袁名伟.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技术文件、竞赛规则评分规则变动及相关分析[EB/OL]. (2014-12-19) .[2015-01-02].http://wscrc.tute.edu.cn/.

[2]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COMPETITION RULES-Rules and procedur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duct of the skill competitions[DB/OL]. (2014-11-04) .[2014-11-23].http://www.worldskills.org.

[3]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COMPETITION RULES-For the organization of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s[DB/OL]. (2014-11-04) .[2014-11-23].http://www.worldskills.org.

[4]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Competition Rules[DB/OL]. (2013-02-01) .[2014-10-22].http://www.worldskills.org.

[5]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Code of Ethics[DB/OL]. (2011-08-18) .[2014-10-23].http://www.worldskills.org.

篇4:世界技能大赛文件体系研究

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于1950年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联合发起并创立。截至2015年,已有65年的历史,并已举办了43届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以下简称世赛)。我国于2010年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正式成为其中一员。至今,我国已连续参加过3届世赛,并于2015年8月在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赛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取得了5金、6银、4铜和11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参加世赛的过程,也是对世界技能组织庞大的规则、文件体系的学习、了解、研读的过程。世界技能组织经过数十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文件体系、规章制度以及有效的管理运作方法。为了深入了解世界技能组织、世赛的机制,切实了解其运作相关规程,有必要对其规章制度、文件进行梳理、研读以及保持持续的跟踪,进行系统性研究。

本文以2015年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赛为节点,对其文件体系、分类、主要内容与功能进行了解读与总结。基于研究结果和往届备赛的情况,对我国参赛项目专家团队在选拔、集训、备赛、参赛等不同阶段所需研读及参考的文件及对应内容提出了建议。

一、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官方文件体系

根据世界技能组织自身对文件的分类及文件的效力位阶、功能与内容,其文件可分为三类:官方管理文件(official documentations);竞赛技术文件(competition documentations);其他资源(others),如下图1所示。

其中,官方管理文件由章程、议事程序、竞赛规则、道德规范组成。而竞赛技术文件则包括了技术说明、测试项目与评分方案、基础设施列表、技能管理计划、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场地布局,除此之外还有咨询报告、会议纪要决议等其他文件资源,各类文件的中、英文名称与分类如下表1所示。

二、主要相关内容

1.官方管理文件(official documentations)

世界技能组织的官方文件由四个文件组成,分别为章程、议事程序、道德规范、竞赛规则。

(1)章程(Constitution)。作为世界技能组织的根本性文件,是世界技能组织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组织规程的法规文书,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章程主要规定了世界技能组织的名称、所在地、宗旨、使命、目标、内部组织结构、常任委员会、组织的官员构成。此外,对世界技能组织的成员体(包括国家与地区)的吸纳与管理进行了规定,并包括了经费的计算与缴纳方式,通用条款、最终条款。世界技能组织的首个章程于2000年在葡萄牙里斯本确立,历经3次较大改版与7次小范围修订,目前采用的章程为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赛时修订的3.4版本。

(2)议事程序(Standing Orders)。该文件规定了相关行政事务议事规则,内容精简但较为具体,涵盖了会议机制与选举程序、执行委员会的选举与任命、提议的方式与处理流程、世界技能大赛的申办、成员体的类别与加入接收、财务、理事机构与常任理事会的权利和义务、选出与任命的官员的权利和职责、官方语言、翻译与旗帜、最终裁决机制等。议事程序于1995年在法国里昂首次设定,此前历经了3次大的改版和8次小的修订,目前为2016年1月新修订的3.6.1版。

(3)竞赛规则(Competition Rules)。竞赛规则作为竞赛组织、管理与实施的官方文件,历经6次大的改版及多次局部修订,原有的2013年7月公布的5.1版为最后的单一规则。2014年11月,竞赛规则版本升级为6.0版并拆分为两部分,即A卷和B卷,该A、B分卷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竞赛规则A内容为世赛的组织,现版本为6.1版,修订于2015年4月。主要包括了世赛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对外交流、质量审计、举办技能项目、可持续发展、受委派的参与者、赛场权限与认证、正副首席专家的提名等相对宏观的竞赛组织方面相关内容;规则B为世赛管理、实施的规则与流程,现版本为6.1.1版,主要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场地组织、技术说明、技能特定规则等技术文件的功能与内容进行了定义,此外还规定了评测方式、测试项目、评测程序、奖牌与奖励、事件与争议解决程序。

(4)道德规范(Code of Ethics);对如何确保竞赛公平透明、问责机制、回避制度、环境与可持续性进行了规定。目前为2011年8月修订的1.3版。

2.竞赛技术文件(competition documentations)

(1)技术说明(Technical Description)。又译作技术描述,对于竞赛项目而言,技术说明是最重要的技术文件。其对技术标准规范、评分策略和规范、评分规则、测试项目(赛题)的形式和出题方式、技能管理与沟通、材料与设备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是参赛各成员体技能项目的全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技术层面重要规范。技术文件在每届世赛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更新,目前大部分项目为2015年圣保罗第43届世赛之前更新并使用的5.0版,部分为5.1版。

(2)测试项目与评分方案(Test Projects, Marking Scheme)测试项目。也就是赛题,通常可分为图纸、文字或图文混合的形式,以图纸、文字、图形等方式对竞赛项目的测试项目的规范、参数等进行了详细描述,部分竞赛项目还包括了产品模型文件、电子版素材等内容。评分方案与测试项目对应,以评分表及汇总表的形式呈现,评分内容通常分为评价与测量两部分,即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

(3)技能管理计划(Skill Management Plans)。即竞赛的日程安排表,技能管理计划除了正式世赛的4天之外,还包括了赛前7天的准备时间以及赛后2天的收尾时间。按级别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赛整体技能管理计划,为大赛的整体计划,对竞赛日程包括赛前准备工作、竞赛期间所有活动、赛后的整体安排进行了规定。另外一种是项目自身的内部技能管理计划,按照世赛整体技能管理计划制定,具体到每天的每个小时甚至分钟,对该项目的赛前准备、竞赛期间每日的工作内容、责任人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4)基础设施列表(Infrastructure Lists)。列出了每个竞赛项目由主办方提供的所有赛场内物品、设备、工具等,通常包括通用设施、办公设备、场地用品、机床与设备、耗材、赛前熟悉用材料等,并包括了设备的数量、品牌、型号、规格、图片、说明书等详细信息。基础设施列表在赛前根据主办方与赞助商、供应商的谈判结果而不断更新并调整。按照竞赛规则,大赛主办方应至少在大赛前9个月向所有的成员体的技术代表、专家组组长提供机床、设备与工具的详细信息。

(5)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Regulations)。主要涉及每个竞赛项目的相关法规、防火、电气及工具认证、场地安全、个人防护用具等相关要求。按规定,所有官方认证的参加者均有责任遵守主办方与世界技能组织的健康安全规范。另外,据竞赛规则,如果成员体本国的健康安全环境法规标准严于主办方与世界技能组织的标准,则该成员体应遵循较严的本国标准。

(6)场地布局图(Workshop Layouts)。通常包括了三种:整个世赛场地整体布局、某个场馆的整体布局、单个竞赛场地内部的详细布局图,包括了场地电气路线、压缩空气等基础设施详尽信息。

3.其他相关文件资料(other resources)

包括了由世界技能组织官方的评测顾问、技术顾问等官员撰写的调查报告、咨询报告,以及各种会议纪要、决议、过程文件、技术文件等。包括全体成员大会、技术活动周、竞赛准备会议等特定事件的讨论内容和决议,并对上述文件中未能详细约定的内容进行补充。部分内容将逐步按程序正式补充入上述的官方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以2015第43届巴西圣保罗世赛为例,其他资源还包括了主办方官方文件、商业推广策略与材料、培训资料、技术管理团队资料等、测试项目模板、年度报告、官方认证人员指南、相关准备会议过程文件、纪要、决议以及装箱运输等具体文档。

三、备赛与参赛等时期涉及的文件

鉴于在国内选手选拔、集训备赛与参赛等环节所需考虑的要点及侧重不同,结合前期对技术标准的研究和解读以及往届备赛的实际情况,在此就不同文件在不同时期所需要注意研读、研究的内容提出相关建议。

1.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作为竞赛组织、实施的权威官方文件,在国内选拔赛选拔前,组织部门、项目技术牵头人、技术团队应基本了解其规则A、规则B等宏观内容,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组织国内选拔。而在选拔阶段与集训时,应深入了解并掌握其规则B中涉及参赛、评测、流程等相关环节,并注意关注竞赛规则的更新情况。而在赛前,应熟悉并完全掌握规则A中受委派的参与者,尤其是对于首席专家、专家、裁判及裁判长等各自的职责与权利、事件与争议程序。可竞赛前制作并携带双语版的竞赛规则小手册,以供随时查阅。一是确保严格按照规则,规范参赛;二是必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援引竞赛规则相关条例维护自身权益。

2.技术说明

作为竞赛项目技术层面最重要的文件,对于单个竞赛项目来说,在国内选拔赛之前应按照其制定国赛的技术规范设计赛题、并严格遵照实施测评;在集训阶段,除了按照其中的技术标准规范内容设定选手的训练内容和制订训练计划之外,还应及时注意关注更新情况,如对技术说明的内容解读存在模糊或歧义,应及时通过论坛、对外交流、邀请赛等场合开展讨论澄清,并保留证据,做到赛前全体专家团队熟知、选手完全掌握所规定的内容,遵照执行,以确保竞赛时的理想技能状态与竞技水平。

3.测试项目、评分表

测试项目与评分表,在国赛阶段是选拔优秀选手的重要依据,测试项目设计的技能点与难点,应在集训环节完全掌握并融会贯通,鉴于技能竞赛的特点,选手在大赛时的发挥水平通常低于平时训练的最好水平;故专家团队应通过不同的训练手段,确保选手在按照测试项目、评分表的训练技能水平在不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变能力等有足够的冗余量,以应对赛场的高压复杂环境和赛题变化。此外,对于部分测试项目,赛前才公布赛题或进行30%的变动,集训时应考虑到这种变动对选手操作的影响,大赛时应密切关注、核对测试项目的动态及变动情况,遵照新公布的赛题或变动后的方案制定适当的工艺路线。

4.基础设施列表

基础设施列表包含了竞赛项目由主办方提供、在竞赛期间所使用的机床、设备、工具和耗材等。国内选拔赛期间,由于时间关系,通常还不能获知下届世赛的具体机床、设备型号,只能参照上届的设备情况,赞助商或供应商等信息,对本届设备的推测进行选拔和训练;在集训阶段,则应紧密关注并按照世界技能组织和主办方确定并公布的机床、设备等品牌、规格、型号等信息,尽快获取相同或类似的资源,以获得和竞赛时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训练条件;而在大赛时,应检查并重点核对赛场的主要机床、设备,是否按照基础设施列表规范提供了相关的机床、设备、配件与耗材,维护自身最大利益。

5.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

按照竞赛规则和健康、安全与环境规范,赛前的安全检查环节,将由主办方的专业检测人员对选手携带的电动工具、工具、耗材等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工具设备将被清理出竞赛场地,不得在竞赛期间使用。尽管按照竞赛规则,选手拥有“独立完成竞赛不受打扰的权利”,但也存在唯一的例外,即如果发现健康安全环境相关的风险时,任何人均可以向有关人员报告,在某些情况下,选手有可能被中止操作并被纠正该不安全行为。因此,专家、教练、选手从个人防护用品、设备操作、工具摆放、场地清洁卫生等各环节均应严格、严谨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比赛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场地环境整洁卫生。

因此,竞赛期间的健康安全等相关规范应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国赛、集训阶段就采购并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安全规范的机床、设备、工具;二是按照相关规范提前采购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具、用品,在集训期间专家团队等、选手一旦进入工作场地,均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三是前在国内选拔赛、集训等阶段严格执行严格的安全标准,严谨、规范操作。从而在硬件配备予以保障,养成规范、标准的良好操作习惯。

6.技术动态、相关信息

按照竞赛规则和技术说明规定,世界技能组织的论坛的作用很大,部分项目赛题的开发、官方人员与专家组组长的沟通、专家之间的技术层面讨论以及表决只能在论坛进行并具有很高的效力。因此,专家团队应密切关注相关动态,包括动态发布的信息、过程文件等;密切关注论坛动态并积极参与讨论与沟通,一方面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尽可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对于与自身相关的关键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存留证据,以为可能出现的维护自身权益保留足够的证据。

表2为各项文件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研究与关注的情况简表。

四、小结

组织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获取准确、权威的信息,是科学参赛、提升技能和竞技水平的有效保障。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世界技能组织及世界技能大赛的相关规则、技术标准及相关动态,相关主管部门、各项目专家团队、相关人员应在对相关文件体系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深入学习、数量掌握并持续关注相关动态,以对国内选拔、集训、备赛参赛等相关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确保在世赛取得更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上述文件体系可以为我们提供较好的参照,有助于推动我国技能竞赛的规范化与科学管理,进一步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宏观上助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篇5: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世界顶尖级赛事。世界技能组织前身是“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成立于1950年,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目前有53个国家和地区成员。世界技能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的职业技能和能力水准的提升,并积极推广职业技能,加强各国在职业技能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竞赛,被称为世界“技能界的奥林匹克”。

2011年10月4日至9日,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伦敦Excel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赛所设项目涉及农林园艺、艺术传媒、建筑装修、现代制造、健康护理、公共服务、信息通讯、商业零售等8大门类43项正式比赛,每个成员国与地区限1名选手或1支团队参赛,选手年龄为22岁以下,身份不限。另外,本届世界技能大赛还设置了2个展示项目和1个主办国项目的比赛,比赛总计46项。

篇6:世界技能大赛文件

豫技组办字[2009]1号

关于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参赛市、产业和单位:

为做好维修电工、速录师参赛队员的选拔组队工作,根据豫工文(2009)70号文件“关于印发河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省参赛组委会办公室拟在7月底统一组织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从中各选拔确定3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大赛。现将选拔赛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选拔赛工作机构

根据选拔赛需要,设立维修电工、速录师工种选拔赛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在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下,制订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实施方案和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技术文件,安排选拔赛场地、设备、材料,为各参赛单位选手提供服务。组长由省总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王国献担任。

下设评审组和监审组(其主要职责和成员名单见附件1)。

二、选拔赛承办单位、地点

1、维修电工选拔赛由河南省电器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开封市技师学院承办(实施赛务,提供选拔赛场地、设备、材料、培训等)

2、速录师选拔赛由河南省中文信息研究会承办(实施赛务,提供比赛汉字录入、文本编辑软件、培训等),由郑州加速度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提供赛场和为选手统一提供整套电脑)。

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承办单位地点,联系方式详见附件2。

三、选拔赛内容

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分实际操作技能比赛和理论考试两部分,满分为100分,维修电工占比赛总成绩70%和30%;速录师比赛为80%和20%。

1、维修电工选拔赛内容

本次维修电工选拔赛技术文件总体依据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下发的技术文件制订。由于我省参赛企业和选拔赛赛场的竞赛设备与全国大赛竞赛平台设备有差异,所以本次维修电工选拔赛实操部分只考核竞赛平台的核心设备操作技能(包括一定难度的PIC、变频器和简单的触摸屏操作技能),外围设备连接只掌握模拟运行。为使参加选拔赛选手熟悉维修电工实际操作竞赛的考核方向、环境和设备,在维修电工选拔赛技术文件中添加实操技能竞赛复习准备参考方向——自动生产线的控制。并为选拔赛承办单位协商同意,允许选拔赛单位选手提前熟悉选拔赛竞赛设备并参加培训。维修电工选拔赛技术文件另行发文。

2、速录师选拔赛内容

本次速录师选拔赛技术文件执行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下发的速录师比赛实施方案(详见中国工会经济技术网“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浮动标栏内)。需强调的是:

1、选拔赛赛场将为选手统一提供整套电脑以及汉字录入、文本编辑软件;选手可以自带标准PC键盘;用“速录机”参赛的选手,应自带“速录机”及相关设备。

2、只要是用“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参赛者,选拔赛领导小组规定统一使用正版软件“王码大一统五笔字型”参加决赛。

3、凡不是用“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参赛者,须于选拔赛前10天书面(传真)告知选拔赛承办单位。

4、参赛选手使用的录入软件,必须能够处理国家标准字符集GB18030—2000中的27533个汉字及符号。

5、为提高参赛选手实际竞技水平,速录师决赛承办单位王码集团编辑出版了“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速录师(汉字录入与文本编辑)大赛题库大全”,共两册,需要者请与速录师选拔赛承办单位联系。

四、选拔赛规则

本次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的抽签、赛场准备、名次排列、申诉和仲裁执行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技组办字[2009]3号文件《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若干问题的规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按照本工种选拔赛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五、选拔赛组队名额及费用

各地、各产业每个工种组成为1名领队,1名技术指导和若干名参赛选手(根据豫工文(2009)70号文件中选拔赛任务分解方案确定的各地、各产业参加选拔调赛选手名额)组队参赛。每一参加选拔赛的领队、选手、技术指导、司机按规定交纳食、宿、赛务费用。除此之外不另收其他费用。

附件:1.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评审组、监审组主要职责和成员名单

2.选拔赛承办单位地点、联系方式

二○○九年七月十日

附件 1 维修电工、速录师选拔赛

评审组、监审组主要职责和成员名单

一、评审组

主要职责:制定评分标准和决赛规则,评判参赛选手和实操项目,汇总和排序比赛成绩。

评审组人员组成:

1、维修电工组

组 长:李 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主任、教授

成 员:刘智宏 郑州轻工业学院自控系副教授 王 建 开封市技师学院高级讲师

2、速录师组

组 长:常胜敏 河南省中文信息研究会秘书长、高工

成 员:李华鹏 河南省中文信息研究会副秘书长、工程师

赵新强 河南省水利信息中心工程师

张子云 河南省科协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

二、监审组

主要职责:监督本工种决赛的评审工作和决赛的保密工作,核定选手成绩,受理对本工种决赛的投诉,保证决赛公平、公正进行。

维修电工、速录师监审组

组 长:董平

成员由省总生产保护部工作人员组成。附件 2

选拔赛承办单位地点、联系方式

一、维修电工

承办单位:河南省电气技术技工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开封市技师学院)

地 址:开封市大梁路西段(金明广场东300米路北)联 系 人:张 宏 手机:*** 伊洪彬 手机:***

二、速录师

承办单位:河南省中文信息研究会

地 址:郑州市政一街原省科协楼(四号楼)206室

联 系 人:常胜敏 电话:0371—65335897 手机:*** 协办单位:郑州市加速度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纬五路12号

上一篇:企业人才流失研究论文下一篇:优秀管理者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