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章守纪明礼修身

2024-05-18

遵章守纪明礼修身(精选6篇)

篇1:遵章守纪明礼修身

遵章守纪 明礼修身

古语有云:“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 ”是每个学者的毕生追求。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在大学的生活无疑是一个“明礼修身”的过程。适当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增加大学生内涵的必要条件。

何为遵章守纪,章即《大学生行为规范》以此为“章”要求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有风采的大学生。要做到不破换学校形象,维护学校荣誉,保护学校尊严,不触犯法律,不做有违反校规的事。大学期间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饱满的精神去加油充电,广泛的的阅读校内藏书,是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进一步的扩增。不作弊,这是严格学校纪律,一整学风的事,也是体现每个学子刚正不阿的事。做到不旷课,不破坏公物,不打架斗殴,不夜不归宿,尊敬师长,做文明礼貌的大学生。

何为“明礼修身”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到一个孜孜不倦的青年,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要求自己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学生。所以“明礼修身”即为不讲脏话,学会主动使用“谢谢”“请”等礼貌敬语。讲规范德法普通话,学会主动向老人让座,与长辈同学主动问好,争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少年,学会弘扬雷锋精神,让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不洋溢着爱的氛围。

思想品德的修养是我们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是保障我们踏入社会后思想不被腐蚀的基础,作为一名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更有利生存于当今社会,只有先尊敬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对于踏入大学的每位学子来说,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遵章守纪”可以使个人的行为规范不超越道德法律的范围。完善个人在行为举止上的不足,改掉入学前的陋习。而“明礼修身”则注重的是每位学子内涵修养的提高,使每个人都发挥无限的个人魅力,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风采。

我院为使我们大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学子,所以我院的执教理念是:现代理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并能够结合着“遵章守纪,明礼修身”的活动。是我们山东英才的大学生们得以更好的做到“修身 扬善 求真 务实”。

“遵章守纪,明礼修身”争做有内涵有素养的大学生,努力做到“修身 扬善 求真 务实”,为我们一名有教养的成功人士而努力着……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纪律不成校园,良好的纪律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保障,在一个良好的校风 班风环境中,能受到良好学风的熏陶,因此,培养同学们的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为每个同学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我们每一位同学健康成长。

篇2:遵章守纪明礼修身

在学院团委领导的号召下,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我班于 月 日成功召开了以“遵章守纪 明理修身”的主题班会。

此次班会由班级纪律委员牵头,各班委舍长配合在K206中午召开,班级同学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现场气氛活跃,使得每一位同学都懂得了“遵章守纪 明理修身”的重要性,这次班会的召开是非常及时且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个性非常强,对集体荣誉感,集体纪律的观念性不是很强,但是通过这次班会的召开使得每一位同学都受益匪浅。

这次班会的召开由纪律委员郭玉干主持,并率先发言,给这次班会的召开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引导作用,而且把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集体里面,这个集体就是我们得家庭,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家庭创造的更好,使它充满爱的氛围,所以我们都要这个集体里面的纪律,我们要从主观上来认识它、遵守它,不要被迫性的遵守,我们都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是好事,他不仅能体现个人自己的价值,还能为整个集体带来和谐友好欢乐的氛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所以说做到明礼修身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讲文明有礼貌不仅让别人觉得你有礼貌,自身更能体现出你自己的风度···”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篇3:遵章守纪明礼修身

【关键词】班主任 主题活动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3-01

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作为生力军,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承担起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责任,在重视学生学业完成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即“学做人之道,修立业之本”。因此班主任必须在主题活动中,以“树人以立德为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为主,引导和帮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班主任要将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到班级建设中,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把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平台,让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如在第二课堂、文娱、体育活动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又如,在学生技能实践活动、青年自愿者活动中,明确使学生思想进步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的修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必修课,是保障他们踏入社会后思想不被腐蚀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更有利于在当今社会生存。

二、重视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对人、对己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贯性行为。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要以日常养成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将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氛围融为一体,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对思想道德、精神风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习惯习俗产生认同,自觉抵制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消极观念,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班主任要将日常养成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方式,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识别错误观念的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使学生形成敢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良好道德品行。在主题活动中,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就是一个“明礼修身”的过程,适当的规章制度,有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修养的提升,是增加学生内涵的必要条件。古人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与人”。这些都是古人“遵章守纪,明礼修身”的典范。同时,班主任要在主题班会中,让每位学生总结自身存在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引导他们发扬好习惯,改掉坏习惯,逐步完善自身行为举止上的不足,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架起梦想与成功之间的桥梁,因为著名心理教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即习惯成就命运。

三、实施情感教育,完善学生道德人格。

情感教育是最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氛围。班主任要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用集体的温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集体和爱他人的热忱;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勤学文化知识的责任感;用校园良好的风气培养学生正义感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在班会课中用赏识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进步的喜悦感和成功感;在实践活动中用赞赏的方式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这情感教育中,通过班主任细心的引导和帮助,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

篇4:遵章守纪,明理修身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优秀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遵章守纪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的修养。

所谓“遵章守纪”就是我们要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章程和纪律,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必须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成员,这样才能正常的运行。“明礼修身”则是指我们应该懂礼以提高自身修养。遵章守纪是基础,而明礼修身则是更高的境界。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与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都是古人遵章守纪,明礼修身的典范。试想在1000多年前的古代,那时人们就能明白并且弘扬这些品德,那作为现代拥有高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物质和精神的现代文明,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人们遗传来的高尚情操。

在胡锦涛主席的“八荣八耻”中也提到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大家知道,一个人如果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就很难纠正过来的,据研究表明一个人养成一个习惯需要7天时间,而改正一个习惯却要27天时间。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在思想上认识到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加强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毕竟是我们行为准则的最底线,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则是更高的境界。我们要共同遵守社会公德,提高公众意识。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还要学会关心爱护他人。不做损害社会、学校、集体的事,还要学会热心公益事业。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我们大家都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辱,有正确、鲜明的荣辱观。憎恶扬善,弘扬中华民族的真善美。

为承载未来和向往明天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务实的行动书写合格的青春答卷。在生命的历程中,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和追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领悟人生真谛。愈挫愈勇,逆境成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始终坚信: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心中常树必胜之志,胸中常立豁达之情,永远奋发向上。立足专业,广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用过硬素质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5: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演讲稿 2

校园

我们盼望校园拥有良好的学风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遵章守纪则是其之根本;我们想要提倡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遵章守纪是其指引;我们要追求和谐的校园生活,让更多的同学感受的家的温暖,遵章守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奋进的校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每个同学的遵章守纪来换取良好的成长条件。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挥霍。只有遵章守纪,才会把每个人的付出凝聚成所向披靡的力量!人生之旅荆棘丛生,但我们将持之以恒、勇往无前;茫茫学海波涛汹涌,但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

遵章守纪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修身立德则是人格的提升。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偏激、自私„„如果我们不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修身立德就是我们素质的体现。拥有道德,就是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子其意者修志以警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修身立德,建立健康的

篇6:遵章守纪明礼修身

“明礼·修身”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1、当下中国社会之礼仪缺失

习近平主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实现中国梦,让中国人赢得各国人民的尊敬,关键是要让中国人值得被尊敬,除了经济繁荣、军事强盛外,中国还必须是一个文化强国。

然而,当中国人纷纷走出国门的时候,却面临着诸多的困扰。有的中国人会在埃及金字塔内的文物上刻字,有的中国人会在法国的大街上闯红灯,有的中国人会在地铁上吃东西大声喧哗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的中国人会在国际航班上大打出手,林林总总,于是近年来中国人成了国外媒体报道和调侃的对象,中国人成了外国人眼中钱包鼓鼓但是不懂礼仪的形象,连一些中国香港媒体和民众都在用“蝗虫来了”来形容大陆民众,这些问题的出现,实在让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蒙羞。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以其礼仪背后崇高的道德内涵成为经典,流传于世。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指“礼”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是一个人的立命之本,是个人成长、实现“中国梦”的根基。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大学生更要从校园中的礼仪学起。

2、当下大学校园之礼仪迷失

在我们美丽的大学校园中,也有一些学生与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礼仪等各种礼仪已渐行渐远,粗言秽语、不尊重老师、顶撞父母等各种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进行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对青年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3、人文学院与校园礼仪倡导之关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着力提高全国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我们人文学院素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的作用,理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承担起接续传统、传播礼仪的使命。

青年大学生要把学习社会文明礼仪作为帮助自己成长的重要内容。遵守校规,恪守校纪,讲明礼诚信、讲团结友善、讲勤俭自强,尊重人,宽容人,理解人,争做文明事,争当文明人,把文明礼仪体现到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一言一行中,把文明礼仪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在争当文明礼仪的排头兵中,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二、活动目的此次“我的中国梦,我的大学梦”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以人文学院“一个大爱,三种素质”理念为指导,通过开展以“明礼修身,知礼明德——礼仪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知礼、明礼、行礼”的重要性,内化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觉践行文明礼仪的意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使全院呈现出一种“明礼于心、行礼于人”的氛围。

三、活动主题

明礼修身,知礼明德——礼仪中国梦

四、活动内容

本次“明礼修身,知礼明德——礼仪中国梦”主题教育分为“礼仪中国梦·知礼”、“礼仪中国梦·明礼”、“礼仪中国梦·行礼”三个篇章。第一篇章:礼仪中国梦·知礼

“礼仪中国梦·知礼”系列主要开展主题学习和宣传展示活动,编写《中华礼仪教育读本》并在全院推广,举办《弟子规》等国学经典阅读活动,组织“明礼修身,知礼明德——礼仪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广泛学习礼仪知识,做到知礼。

1、国学经典阅读月活动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经典阅读比赛,通过学习《弟子规》、《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让学生们吸收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以教育学生在品德修养、礼仪行为、要养成习惯和传统。

2、“知礼”系列讲座

2采取讲座的形式,从思想教育、学习生活习惯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礼节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此提高我院学生的文明修养,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3、“明礼修身,知礼明德——礼仪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

以团支部为单位,以讨论或活动的形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以“明礼修身,知礼明德—礼仪中国梦”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让活动的触角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第二篇章:礼仪中国梦·明礼

“礼仪中国梦·明礼”系列主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中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中华礼仪辩论赛,以引导青年学生在校园内掀起了人人学礼仪、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高潮。

1、中华礼仪知识竞赛

为掀起全院学生学习中华礼仪知识的高潮,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中华礼仪知识竞赛,并对优秀同学进行表彰。

2、中华礼仪辩论赛

全院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中华礼仪的优势与不足,并与西方礼仪进行比较,开展辩论赛,以让学生明白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所在。

3、“谦让合礼,我爱我家”寝室文化设计大赛 以寝室为单位,用自己的双手设计并制作一张展示寝室风采的展板。让广大学生学会自立,明白怎样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倡导同学之间的礼仪。

第三篇章:礼仪中国梦·行礼

“礼仪中国梦·行礼”系列主要组织实践类活动,礼仪“成于众而行于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检查、监督活动,展课堂新风,发起“与礼仪同行,让梦想腾飞”志愿服务公益行动,帮助青年学生亲身践行中华礼仪,形成行礼仪、明礼仪的良好风气。

1、“尊师教育”系列活动 各团支部通过召开学生团员座谈会、开展主题班会,讨论“为老师擦黑板、调试电脑”、“我向老师问声好” 等话题,进一步培养与升华学生的尊师礼仪,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2、人文学院所有班级上课全部恢复向教师鞠躬问好的仪式

班长司口令,通过问候师长仪式,形成一种习惯,进而嵌入学生的意识。

3、学生轮流值班为任课教师擦黑板

现在我校的教师课堂上,教师自己擦黑板几乎成了普遍现象,情何以堪?教师重教,学生也要尊师,人文学院各个班级要对擦黑板排班。确保每天有学生为老师擦黑板。

4、校园情境礼仪倡导

情境1 校园绿化带的狭窄小道,师生相逢,倡导学生为师长侧身让行,以彰显尊师风范。

情境2 师生在食堂相遇,就餐高峰期,座位紧张,鼓励学生谦让,而不可因学生是情侣,二人占四人座位,还不允许教师就坐。

其他情境,鼓励各个班级开展讨论,形成常见校园礼仪行为规范,尊重师长,尊重每一个校园的劳动者。

五、活动时间

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学院加强领导,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人文学院各学生会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3、及时实施,报送信息。各个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各部门要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及时报送活动的情况。

人文学院

上一篇:出生入户申报表婴儿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户理由男女年...下一篇:16字励志一班班级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