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2024-05-21

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通用10篇)

篇1: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XX县社保处2011年上半年

工作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1年上半年我县社会保险工作,按照年初全省社会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局下达的任务指标,我处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现状,采取积极措施,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全面完成了社保基金的征缴和发放工作。现将我处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上半年我县养老保险方面共新增137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300人的59.7%。

2、征缴养老保险费5552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8840万元的57.5%。其中续保征缴1622万元,扩面征缴基金2925万元,企业缴费1005万元。

3、争取上级财政补助5132.1万元(同级财政补助暂未补助,全年目标任务为230万元的)。

4、劳保基金共征缴18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30万元的54.5%。

5、全县实行社会化发放人数13913人,半年应支付基本养老金8645万元,实际拔付8645万元,养老金社会足额发放率达100%,上解省级调剂金100万元,占目标任务100万元的100%。

6、至2011年6月底,当期结余1938万元,累计结余8708万元。

(二)社会化管理与服务

我县现有退休人员13913人,本年度新增退休人员730人,死亡115人,净增615人。在领取养老金资格年检方面通过乡镇、社区进行年检,通过辅助认证及照片比对等方式已经全面完成了本年度领取养老金资格年检工作,认证率达97%。利用迎接建党90周年的契机,组织各社区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表演、“红歌”大合唱等。

(三)完成了新农保试点申报工作

根据国发„2011‟18号和湘人社函[2011]140号文件精神,我处对全县农业人口信息进行了详细地入户调查,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16周岁以上农业人口成功导入省新农保系统403745人。我县新农保申报准备材料已上报完成,已基本确定为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现正在筹备新农保启动工作。

(四)完成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前期调查

根据湘人社函[2011]59号、湘人社函[2011]140号和湘人社函[2011]199号文件精神,我处对我县城镇居民基本信息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具体情况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二、存在的困难

截止2011年6月底,我县共有108家参保企业,全县现有参保人员25234人,离退休人员13737人,我处在岗人员共计17人(含临聘人员1人),服务比率为1:2435,且我处年养老金收支达2.6个多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即将在我县启动,越来越多的问题将会具体化、多样化,而人手紧、工作量大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县养老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急切需要配备人员。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扩面征缴为重点,同时努力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1、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各种待遇的支付。

2、继续强化扩面、征缴,认真贯彻落实湘政办发

[2011]12号(《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文件,实现养老保险的广覆盖,加大稽核力度,实现应收尽收,全面完成市处下达的目标工

作任务。

3、继续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

4、强化大厅管理,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

5、积极探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新路子;搞好高龄退休党员慰问工作。

6、继续强化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对今年颁布的社保文件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经办执行能力。

7、全力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工作。

8、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力争财政少兜底。

9、继续下大力气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努力化解矛盾,消化矛盾。

XX县社保处

2011年6月30日

篇2: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下半年工作安排

XX县社保处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社保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2011年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更好地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现将我处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2011年上半年我县社会保险工作,按照年初全省社会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局下达的任务指标,我处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现状,采取积极措施,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全面完成了社保基金的征缴和发放工作。

一、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上半年我县养老保险方面共新增1372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300人的59.7%。

2、征缴养老保险费576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8840万元的64.2%。其中续保征缴1912万元,扩面征缴基金2214万元,企业缴费1634万元。

3、争取同级财政补助16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30万元的69.6%,上级财政补助5132.1万元。

4、劳保基金共征缴18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30万元的54.5%。

5、全县实行社会化发放人数13737人,半年应支付基本养老金8620万元,实际拔付8620万元,养老金社会足额发放率达100%,上解省级调剂金100万元,占目标任务100万元的100%。

(二)社会化管理与服务

我县现有退休人员13737人,在领取养老金资格年检方面通过乡镇、社区进行年检,通过辅助认证及照片比对等方式已经全面完成了本年度领取养老金资格年检工作,认证率达97%。利用迎接建党90周年的契机,组织各社区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表演、“红歌”大合唱等。

(三)完成了新农保试点申报工作

根据湘人社函[2011]59号和湘人社函[2011]140号文件精神,我处对全县农业人口信息进行了详细地入户调查,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16周岁以上农业人口成功导入省新农保系统403745人。我县新农保申报准备材料已上报完成,已基本确定为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现正在筹备新农保启动工作。

(四)完成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前期调查 根据国发„2011‟18号和湘人社函[2011]140号文件精神,我处对我县城镇居民基本信息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将具体情况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确保发放,维护了稳定。确保广大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元月全面落实了上级调资政策,人均月增发养老金139.86元。全面落实了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各项待遇。

(二)注重实效,狠抓了征缴。把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作为全处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强化稽核力度,确保用工人员应保尽保。二是强化征缴措施,做到应收尽收。通过上门催收、送达催缴文书与宣传政策、引导说服相结合等手段,对有所有参保企业通过年初稽核,确保目标任务,抓大不放小。突重点户,攻难点户,采取逐户上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宣传解释政策,分析形势等形式与强征相结合,收到了实践效果。

(三)克难而上,抓好了扩面。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历来是我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攻克这个难点,今年我们继续以贯彻实施湘政办﹝2009﹞4号文件为契机,加大政策宣传,拓宽扩面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四)安全规范,抓好了内控。养老保险基金是离退休人员的保命钱。为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我处除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把基金收支关。一是严格发放程序。待计股核对好发放人数及金额,经主管副主任核实后报主任审批。二是严把死亡丧葬费及一次性支付款拨付。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由待遇计发股及主管副主任审核后报主任审批,在职职工死亡一次性支付款由业务股及主管副主任审核后主任审批方可付款。三是严把退休审核关。严格按上级文件规定办理退休审核。

(五)狠抓培训,提高了业务素质。上半年我处认真组织学习了《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 [ 2009 ] 32号)、《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及湘人社函59号、湘人社函[2011]140号等文件,使我处干职全面掌握政策和制度,全面提高了业务素质。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扩面征缴为重点,同时努力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1、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各种待遇的支付。

2、继续强化扩面、征缴,实现养老保险的广覆盖,加大稽核力度,实现应收尽收,全面完成市处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

3、继续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

4、强化大厅管理,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

5、积极探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新路子;搞好高龄退休党员慰问工作。

6、继续强化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对今年颁布的社保文件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经办执行能力。

7、全力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准备工作。

8、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力争财政少兜底。

9、继续下大力气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努力化解矛盾,消化矛盾。

篇3: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一、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增加, 增势更加平稳

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为74.7万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3.7%, 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 呈逐月收窄之势。总体来看, 社会物流总额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且增势更加平稳。

在社会物流总额中, 工业品物流总额67.9万亿元, 同比增长14.3%, 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5.4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幅同比回落2 4.3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2.9%和18.1%,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较快增长, 与GDP比率再次上升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3.7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 增幅比1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 而去年上半年以来一直在17.9%左右, 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究其原因, 一是受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 二是受贷款利率上调以及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影响, 三是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 物流需求总体规模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和较快增速。

在社会物流总费用中, 上半年运输费用1.9万亿元, 同比增长15.5%, 增幅虽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 但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 带动了社会物流总费用的较快增长。运输费用加快增长, 主要是受油价以及用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 国内汽、柴油价格先后四次上调。2011年6月流通环节柴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2 2.6%, 汽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6.9%。

上半年保管费用1.3万亿元, 同比增长22.7%, 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其中, 利息费用5312亿元, 增长24%,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比去年同期提高14.7个百分点。利息费用的上升, 主要是受利率上调影响, 直接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成本。

上半年管理费用0.45万亿元, 同比增长19.8%, 增幅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

三、物流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占GDP的比重为7%

今年上半年, 我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436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14.2%, 增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 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0739亿元, 增长14.3%;贸易业增加值2809亿元, 增长13.7%;仓储业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和17.4%。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6%, 比重同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

四、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增幅回落明显

今年上半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 3 2 8 5亿元, 同比增长19%, 增幅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 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6.6个百分点。其中, 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9097亿元, 同比增长13.4%, 增幅同比回落12.8个百分点;仓储、邮政业投资额为1206亿元, 同比增长32.4%, 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贸易业投资额为2983亿元, 同比增长33.6%, 增幅同比提高14.3个百分点。随着“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的逐步淡出, 运输业投资增幅逐步趋于常态增长,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向物流仓储设施倾斜, 以利于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物流网络的形成。

五、物流市场价格低位运行

公路方面, 今年上半年, 大中企业公路运价同比有所上升, 但中小企业公路综合运价指数基本在60点上下低位波动。尽管油价持续攀升, 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公路运输市场竞争激烈, 运价难以上涨。

海运方面, 今年以来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震荡向下, 上半年平均为1369.5点, 同比下降56.7%。

六、物流企业效益小幅增长

今年1~5月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9%, 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3%, 主营业务成本增幅高于主要业务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增长4.2%, 增幅同比下降33.2个百分点, 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23.7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5.2%, 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低1个百分点。在物流成本上升和物流服务价格偏低的双重影响下, 加上资金趋紧, 物流企业经营困难依然较大, 后市增长乏力。

七、下半年物流运行形势展望

上半年, 物流运行总体形势良好, 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基本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目标相适应, 稳定性、协调性有所增强。当前, 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十分复杂,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从有利因素看:

第一, 从宏观经济基本面看, 下半年国家在抑制通胀的基础上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些为物流运行持续保持较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第二, 从物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来看, 自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来, 一直稳定地保持在60%以上, 今年6月为67.7%, 反映出业内对物流业发展普遍看好。第三, 从政策层面来看, 今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从税收政策、土地支持、经营环境、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应用, 投资融资和金融信贷, 以及农产品物流发展八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和要求。近日,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物流企业时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振兴物流业, 这些措施不但要迅速出台, 而且要令出必行。这些必将进一步改善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进而促进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从不利因素看, 国际金融风险和债务危机普遍存在, 世界经济, 尤其是欧美经济复苏势头不稳, 与此同时, 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价格持续上涨, 企业生存压力凸显。由于央行多次提高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加大了企业资金链条的压力, 许多企业存在多角债务。

篇4: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1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1年以来,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欧洲债务危机频发,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核危机,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通胀压力,但全球经济仍延续2010年的复苏态势。欧美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全球经济总体下行风险依然较大。

上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我国完成GDP 亿元,同比增长9.6%,增长率回落1.5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共完成GDP 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率0.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2.2%。其中:上海市完成亿元,同比增长8.4%,增长率回落4.3个百分点;浙江省完成亿元,同比增长9.9%,增长率回落3.1个百分点;江苏省完成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长率回落3.5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完成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同比增长21.1%,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4.7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5.8%,较上年同期略有回落。其中: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分别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0%,23.1%,19.9%,增长率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回落。

2水路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

全国水运需求总体平稳,水路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稍有放缓。长三角地区水路运输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完成水路货运量8.3亿t,同比增长16.7%,占全国比例为41.5%,较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完成,同比增长18.4%;浙江省完成3.4亿t,同比增长14.8%;江苏省完成2.6亿t,同比增长17.6%。长三角地区上半年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26.3%,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km,同比增长22.3%;浙江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33.0%;江苏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34.4%。

3货物吞吐量平稳较快增长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0.8%,增长率回落9.5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39%,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长三角地区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继续保持特别重要的地位,有力支撑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市继续围绕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方面全面推进2011年的50项重点工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国际航运主业保持较快发展,航运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航运政策、法律、人才建设等进一步加强。上半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53亿t,同比增长10.3%,增长率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海港完成3.05亿t,同比增长9.2%;内河完成0.48亿t,同比增长18.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精神,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港航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8亿t,同比增长5.7%,增长率回落11.2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34亿t,同比增长9.9%;内河港口完成1.54亿t,同比下降4.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苏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精神,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70亿t,同比增长15.9%,增长率回落9.7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43亿t,同比增长13.2%;内河港口完成1.27亿t,同比增长25.8%。

上半年,除湖州港货物吞吐量下降明显外,长三角地区其他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但除温州港和台州港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外,其他港口均明显回落。其中:盐城港完成896万t,同比增长119.2%,成为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货物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宿迁港完成836万t,同比增长58.7%;徐州港完成3 795万t,同比增长31.2%;连云港港完成万t,同比增长22.5%;上海港、温州港、苏州港、南京港、南通港、镇江港、泰州港、扬州港、淮安港分别完成35 317万t,3 563.5万t,18 320.8万t,8 526万t,8 457.7万t,5 737.9万t,5 505.9万t,2 655万t,2 380万t,同比分别增长10.3%,13.3%,19.0%,19.5%,10.5%,10.2%,15.1%,17.0%,19.5%;宁波—舟山港、台州港、嘉兴港、杭州港、江阴港、无锡内河港分别完成34 802.2万t,2 443.2万t,2 413.8万t,4 275.1万t,6415.1万t,3 608万t,同比分别增长9.1%,9.3%,8.5%,7.1%,6.3%,7.7%;常州港完成万t,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湖州港完成万t,下降明显。

4外贸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共完成4.65亿t,同比增长10.8%,增长率回落13.8个百分点,其中:上海港完成1.63亿t,同比增长9.1%;浙江省港口完成1.67亿t,同比增长10.5%;江苏省港口完成1.35亿t,同比增长12.4%。

除南通港和扬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有所下降外,长三角地区其他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均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长率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回落。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温州港完成224.8万t,同比增长200.3%,成为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镇江港完成947.6万t,同比增长26.8%;南京港完成501万t,同比增长26.3%;嘉兴港完成279.3万t,同比增长18%;苏州港完成万t,同比增长17.4%;连云港港完成万t,同比增长12.1%;宁波—舟山港完成万t,同比增长9.4%;上海港完成万t,同比增长9.1%;常州港完成200.8万t,同比增长9.0%;泰州港完成432.5万t,同比增长7.4%;台州港完成464.3万t,同比增长2.9%;江阴港完成698万t,同比增长2.5%;南通港和扬州港分别完成和184.5万t,吞吐量同比有所下降。

5下半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总体上看将继续保持缓慢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较大。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好于上半年,全年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增长9.5%左右,增长率较上年有所回调,通胀幅度得到一定控制。

下半年我国港口经济运行仍将保持良好态势,港航生产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放缓并逐步趋于平稳。预计2011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91亿t,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6.8亿t,增长8.0%。预计长三角地区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7.2亿t,增长10.5%;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9.4亿t,增长12.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继续增强。

篇5: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网讯:

内容提要:建材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在投资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上半年建材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6 月份,建材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增速超过前三年同期的增长水平。上半年,建材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

2012-2016年中国新型建材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1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与建材业需求关联性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2011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4567 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 亿元,同比增长32.9%。在投资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上半年建材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受供求缺口扩大和成本不断上涨的推动,水泥价格不断攀升,建材业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消化能力有所增强。从产品出口状况来看,主要建材产品出口量明显减少,从长远来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品出口的减少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紧缺、环境压力过大的矛盾。

与前几年相比,2011年上半年行业投资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逐月回升势头。综合分析下半年国内外经济运行情况和投资变化特点,并考虑基数因素、政策影响、出口形势等因素,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建材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建材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约为18% 左右,主要产品产量继续扩大,其中水泥产量将突破20 亿吨。

一、建材业总体运行情况

1、建材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在投资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上半年建材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6 月份,建材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增速超过前三年同期的增长水平。上半年,建材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

从主要建材产品产量情况来看,2011年6 月份当月水泥产量接近2 亿吨,同比增长19.9%;平板玻璃产量增长18.6%。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95083 万吨,同比增长19.6%,增速同比加快2.1 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37528 万重箱,增长19.1%,加快3.9 个百分点。6 月份,卫生陶瓷产量增长加快,月产量1906.6 万件,同比增长11.8%;上半年累计产量8698.6 万件,同比增长6%,增速较前5 月加快1.9 个百分点。

2、需求强劲,行业利润大幅增长。随着施工旺季的到来,6 月份建材业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行业实现销售产值3875.8 亿元,同比增长42.2%;上半年建材业实现销售产值17785.6 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较前5 月份加快0.8 个百分点。在销售加快、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前5 个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020.5 亿元,同比增长62.7%,增幅同比提高1.7 个百分点。其中,水泥行业利润352.6 亿元,增长1.7倍,提高141 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行业利润14 亿元,下降55.9%,去年同期为增长7.9 倍。

3、建材业整体价格水平有所上涨,但玻璃价格继续回落从近几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厂价格指数的月度变动情况来看,自2009 年四季度以来,该指标呈现出逐月上升的态势。今年6 月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厂价格同比增长9%,比上年同期(增长1.8%)明显提高,略低于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购进价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厂价格长期低于同期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购进价格的局面明显改观,这说明建材业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消化能力有所增强。主要建材产品价格中,水泥价格继续上涨,平板玻璃价格回落。6 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91.9 元/ 吨,比上月上涨4.9 元/ 吨,同比上涨97.2元/ 吨;平板玻璃出厂价69.4 元/ 重量箱,比上月回落4元/ 重量箱,同比回落7.8 元/ 重量箱。6 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670 万吨,同比下降19.8%;平板玻璃库存2512 万重量箱,上升41%。

二、投资增速有所回升

历经三年高速扩张后,建材工业的投资规模已经趋向平稳。与前几年相比,今年上半年行业投资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回升势头。上半年,建材业投资同比增长26.9%,较前5 月加快4.2 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1.3 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

三、主要建材产品出口下降

篇6: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公司

2011年7月2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川煤集团向中煤协会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2011年以来,川煤集团在中煤协会的指导帮助下,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 “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求,围绕“百年基业、百年川煤”的战略规划,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狠抓安全生产,实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川煤集团201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等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川煤集团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们按照年初工作会确定的目标和部署,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1-6月,生产原煤679万吨,同比增长0.9%;生产精煤158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原煤制造成本271.97元/吨,同比上升2.70%;洗煤加工费49.35元/吨,同比上升19.09%。销售商品煤571万吨,同比多销42万吨;销售精煤184万吨,同比多销23万吨。商品煤平均综合售价782元/吨;精煤平均综合售价1250元/吨。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5亿元;企业资产总额

1267亿元。

二、四川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煤炭资源短缺,后续资源紧张

四川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135.3亿吨,已开采24.5亿吨,保有储量120.8亿吨(截至2007年),煤炭资源量占全国资源量的1.9%,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第13位,属贫煤省。2010年全省产煤7659万吨,在全国排第14位。四川煤炭需求2007年为7700万吨,2009年达到9400万吨,煤炭缺口1500万吨,随着省内9万吨以下小煤矿逐步关闭,煤炭缺口将进一步增大。

川煤集团面临着后续资源紧张的问题。目前川煤集团电煤供应量占四川主网电厂用煤的25%以上,而24个生产矿井仅占全省煤矿总数的1.7%,煤炭年产量仅占全省的18%。煤炭资源整合难度大,煤炭资源的保障能力不足。部分矿区煤炭资源晚期开采,生产矿井资源接替紧张。川煤集团现有24对生产矿井保有地质资源7.46亿吨(可采储量3.62亿吨),其中有8对矿井服务年限在10年内,属危机矿山,急需新矿井接替。

(二)煤炭生产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

2010年四川省内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产量分别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18.35%、4.29%、77.36%。同期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产量分别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49.66%、15.12%、35.22%。四川省内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在煤炭总产量中的比重较低。

(三)煤炭需求季节性不平衡矛盾突出

由于四川水电比重占发电装机总量的63%,从2008年12月开始,国家在四川实施节能调度发电试点,在丰水期水电机组满负荷发电,火电机组少发。而在枯水期由于水位下降,主要依靠火电机组发电,造成四川丰水期和枯水期对电煤需求差异巨大。2010年丰水期省内主网电厂最低日耗煤量仅3万吨,而枯水期最高日耗煤量达14万吨。导致枯水期煤炭供不应求,难以保障省内电厂需求;丰水期严重供大于求,影响煤矿正常生产。随着兰(州)渝(重庆)铁路在2013年建成通车,西北的煤炭大量入川,丰水期四川省内煤炭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下半年四川省内煤炭市场分析及全年走势预测

四川省电煤销售丰枯期季节性矛盾极为突出,电煤需求呈现两头高中间低(枯水期:1-4月、11月、12月;丰水期:5-10月)的“V”型曲线分布。2011年丰水期,四川省主网统调统分电厂将优先满足水电发电,火电以最小方式运行,火电机组分等级实行差别电量安排发电量,各等级之间从小至大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依次提高300小时,3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利用小时数将大幅度降低。目前,四川省主网火电厂发电量6146万kwh,同比减少969kwh,存煤86.22万吨,同比减少68.95万吨,除循环流化床以外的30万kw以下的机组基本处于停机检修的状态,因此2011年下半年的电煤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国内炼焦精煤市场供求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这

一方面得益于国内需求增长的拉动,另一方面也是煤炭行业限产所造成的“政策性”短缺。总体上,炼焦精煤需求仍处在逐步恢复过程之中,市场基础依然薄弱。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供电不足的矛盾将集中体现,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可能发生在6-9月份。在当前钢铁生产总量过高的情况下,势必对钢铁的生产造成冲击,进而将影响到冶炼精煤的需求。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和产业振兴规划对钢铁,特别是建筑钢材的需求将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炼焦煤市场除个别时断和局部地区会出现阶段性调整或反复外,长期走势依然向好。

四、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四川省煤炭生产总量基本能够满足省内需求,之所以不时出现紧张的状况,除了季节性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外,煤炭生产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政府对煤炭资源的调控较难是重要原因。我们建议积极扶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主力军作用,提高煤炭保障能力。一是加大政府补贴、技改项目投资力度,充分挖掘重点煤炭企业自身生产潜力。二是在资源划拨、生产、安全、经营许可证等方面向重点煤炭企业倾斜,扶持重点煤炭企业加快建设新矿井,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矿技术水平,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三是支持川煤集团筹建四川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将四川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项目纳入四川省项目规划并申报国家规划,以便协调煤炭资源配臵和铁路运力配臵,并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篇7: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第四季度工作打算

XX县社保处在县委、县政府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引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进度完成了前三季度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克服不足,更好地开展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现将我处前三季度工作做法及第四季度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2011年前三季度我县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按照年初全省社会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局下达的任务指标,我处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面临的现状,采取积极措施,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全面完成了社保养老基金的征缴和发放工作。

一、前段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元至9月,我县养老保险扩面共新增2004人,占全年目标任务2300人的87.1%。

2、征缴养老保险费656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8840万元的74.31%。其中续保征缴2205万元,扩面征缴基金3031万元,企业缴费1333万元。

3、争取同级财政补助16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30万元的69.6%,上级财政补助收入5132.1万元。

4、劳保基金共征缴391.7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30万元的118.7%。

5、全县实行社会化发放人数14360人,截止2011年9月应支付基本养老金11414.87万元,确保100%足额发放,上解省级调剂金100万元,占目标任务100万元的100%。

(二)社会化管理与服务

我县现有退休人员14360人,在养老金领取资格方面通过乡镇、社区进行年检,通过辅助认证及照片比对等方式已经全面完成了本领取养老金资格年检工作,认证率达97%。利用庆祝建党90周年的契机,组织各社区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太极拳表演、“红歌”大合唱等,并对高龄退休党员进行了慰问。

(三)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申报获批准,正开始养老金发放,筹备缴费

通过县委县政府的争取,我县于今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和第一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8月18日,成功筹备召开了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启动大会。目前此项工作在县委县 2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各项工作正在全县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处在乡镇劳保站的大力配合下,对全县农业和城镇人口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入户调查,基础数据采集、核实、公示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有关农村居民信息采集及核实工作基本完成,并已成功导入省养老保险系统,共325281人,其中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农村居民有72655人,16至59周岁农村居民有252626人;城镇居民摸底符合条件对象34083人,其中60周岁以上有9335人,16至59周岁居民有24748人。通过系统比对共查出12282人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分别参保,全县共有计生特扶对象428人,重度残疾1863人,“三无人员”3954人。另外我县有无户籍人员3100百多人,现正在县公安局和乡镇派出所的大力配合下进行补录户口。

根据全省统一进度,我县新农保于9月27日在深柳镇举行了养老金首发式,全县于国庆前后全部发放到位。10月份开始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

二、前段主要工作做法

(一)确保发放,维护了稳定。确保广大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2011年元月全面落实全县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人均月 增发养老金139.86元。落实了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各项待遇。另外,通过上半年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现已停发未认证人员1789人,目前正在进行认证登记,逐步恢复发放。

(二)注重实效,狠抓了征缴。把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作为全处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强化稽核力度,确保用工人员应保尽保。二是强化征缴措施,做到应收尽收。通过上门催收、送达催缴文书与宣传政策、引导说服相结合等手段,对所有参保企业通过年初稽核,确定目标任务,抓大不放小。突重点户,攻难点户,采取逐户上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宣传解释政策,分析形势等形式与强征相结合,收到了实践效果。

(三)克难而上,抓好了扩面。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历来是我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攻克这个难点,今年我们继续以贯彻实施湘政办„2009‟4号文件和湘政办发„2011‟12号(《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加大政策宣传,拓宽扩面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四)安全规范,抓好了内控。养老保险基金是离退休人员的保命钱。为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我处除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 严把基金收支关。一是严格发放程序。待计股核对好发放人数及金额,经主管副主任核实后报主任审批。二是严把死亡丧葬费及一次性支付款拨付。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由待遇计发股及主管副主任审核后报主任审批,在职职工死亡一次性支付款由业务股及主管副主任审核后主任审批方可付款。三是严把退休审核关。严格按上级文件规定办理退休审核。

(五)狠抓培训,提高了业务素质。上半年我处认真组织学习了《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 32号)、《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及湘人社函59号、湘人社函„2011‟140号等文件,使我处干职全面掌握当前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和制度,全面提高了业务素质。

三、存在的困难

1、基金收支平衡难。我县共有108家参保企业,但其中正常运转只有55家,且由于我县工业基础薄弱,每年新增上规模企业不多,企业职工参保人数不多,目前每年新增参保人员主要依靠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扩大参保率。根据当前收支情况预计,2011年我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16670万元,支出为18850万元,收支缺口达2180万元。

2、经办机构压力大。截止2011年8月底,全县现有企 业职工参保人员25234人,离退休人员14219人,我处在岗人员共计17人(含临聘人员1人),服务比率为1:2320,且我处年养老金收支达2.6个多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另外我县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开始启动实施,7月份我处成立了县新农保中心,核定编制8人,涉及全县农村和城镇居民共37万多人。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保问题具体化、多样化,而人手紧、工作量大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县养老保险工作的工作质量,目前通过公开招考,我处配备的4名工作人员,充实了新农保的工作力量,但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的面临压力仍然需要增强力量来缓解。

四、后段工作安排

在后段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扩面征缴为重点,同时努力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1、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各种待遇的支付。

2、继续强化扩面、征缴,认真贯彻落实湘政办发„2009‟4号和湘政办发„2011‟12号(《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文件,实现养老保险的广覆盖,加大稽核力度,实现应收尽收,全面完成市处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

3、继续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

4、强化大厅管理,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

5、积极探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新路子;

6、继续强化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对今年颁布的社会养老保险各项政策文件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经办执行能力。

7、全力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100%保证符合条件对象发放到位,参保缴费达85%以上。

8、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力争本级财政少兜底。

9、继续下大力气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努力化解矛盾,消化矛盾。

篇8: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石油及化学工业:1~5月, 我省石油及化学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71.5亿元, 占全部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的55.8%, 主要产品中基础化学原料增长较快, 而精细化工产品同比有一定回落, 特别是子午线轮胎受全球汽车市场景气度回落的影响, 增幅下降较大。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83.87亿元, 同比增长8.5%;橡胶制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7.58亿元, 同比增长14.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89.11亿元, 同比增长6.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60.93亿元, 同比增长9.7%。主要产品中, 乙烯产量受下游需求激增的拉动, 同比实现26.6%的大幅增长;原油力口工量同比增长2.6%;合成纤维聚合物同比下降10.9%;子午线轮胎外胎同比下降15.7%。

建筑材料工业:1~5月, 受国家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及相关建设工程拉动, 建材产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上涨, 全省建筑材料工业继续高速增长, 所有子行业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9.33亿元, 同比增长3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17.07亿元, 同比增长16%。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8.22亿元, 同比增长15.1%。主要产品中, 水泥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平板玻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8.3%;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401.5%;商品混凝土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32.9%;平板玻璃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8.3%;卫生陶瓷制品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4.4%。

钢铁工业:1~5月, 受我省装备制造、建筑工程、家电等用钢行业需求推动, 全省钢铁工业摆脱去年低迷状况, 主要产品实现大幅增长, 特别是线材类产品产量增幅在30%以上, 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71.16亿元, 子行业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56.6亿元, 同比增长10.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4.56亿元, 同比增长10.3%。主要产品中, 钢筋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38.2%;线材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31.4%;冷轧薄板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7.0%。

有色金属工业:1~5月, 受下游建筑市场及地铁、汽车等下游需求增长拉动, 铝材类产品增幅较大, 但受国外市场需求萎缩、国家严控铅蓄电池生产以及中金岭南环保事件长期停产影响, 铅锌产品产量大幅回落, 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9.80亿元, 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6.7亿元, 同比增长6.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13.07亿元, 同比增长14.5%。主要产品中,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21.8%;精炼铜 (电解铜) 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33.6%;铅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95.9%;锌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60.8%;铝材产量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6.6%。

当前, 虽然我省原材料工业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但行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表现为:一是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上半年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 企业消化成本空间较大, 但对于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企业而言, 面临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煤炭、电力、天然气、柴油购进价格都处于历史最高价位, 出口形势严峻, 市场日趋饱和等不利因素冲击, 生存面临较大压力。二是行业发展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经济高速发展, 带来了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 政府在资源保护方面正在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 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人力成本提高在所难免, 给我省原材料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大压力。传统原材料企业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模式已适应不了发展的要求, 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走高效、低耗、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三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目前我省原材料工业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缓慢, 落后产能比重仍较大, 如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重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主要高端钢材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石化行业新产品产值不到全行业产值的2%。有色金属王业中居支柱性地位的铝、铜材加工业, 规模最大的企业能力分别仅为20余万吨、10余万吨, 与先进国家同类企业通常达40~50万吨以上规模比, 差距较大。新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模还比较小, 且大多产品单一, 抗风险能力较弱, 产业整体竞争力尚待形成和提升。四是产品出口遭遇更多壁垒。目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国际贸易环境日趋恶化。如欧盟、印度、土耳其发起对我国玻璃纤维反倾销调查, 且初裁结果对我非常不利;欧盟对我国建筑陶瓷提起反倾销调查等, 这对我省建材产品特别是建筑陶瓷进一步扩大出口非常不利。如今年7月初, WTO争端解决机构裁定欧盟和美国诉中国限制九种原材料出口不符合WTO易摩擦加大。

篇9: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据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消息:2011年上半年,我省船舶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造船完工量快速上升,手持订单有所增加,新承接船舶订单略有下降。

其中,在造船方面,2011年1~5月份,全省造船完工量149.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8.9 %;新承接船舶订单108.7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84%;到5月底止,手持船舶订单1053万载重吨,同比上升6.0 %。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5.9 %、6.0 %和 5.6 %,占世界市场份额2.4 %、4.0%和 2.4%。

在海洋装备制造业方面,2011年1~5月,我省实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值17.2亿元,同比增长70.9%。现有海洋工程装制造企业已近10家。主要制造海洋平台三用工作船、多用途船、供应维护船、半潜船、环保船、自航助升式作业平台等海洋工程船舶及装备。广船国际、中船黄埔、航通船业、粤新造船、广机海事重工、深圳招商重工、珠海太平洋海洋工程等企业成为我省重要的海洋工程制造企业。

本刊拜会新西兰、挪威驻广州领事馆

本刊记者:刘苗

8月9日上午,《广东造船》运营总监谢奇、记者刘苗一行拜会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与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新西兰贸易发展局商务官员陈莉嘉女士进行交流和沟通,陈莉嘉女士向本刊讲述了新西兰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部分新西兰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案例,谢奇则代表本刊对新西兰企业来华发展表示欢迎,也期望本刊能为中新两国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

8月11日,《广东造船》运营总监谢奇、记者刘苗一行拜会挪威王国驻广州总领事安佩得和调研官员李菁楠。对于中挪两国的合作,安佩得表示:“去年挪威船东在中国订购74艘船,足以见证两国在船舶业的联系之紧密。据统计,平均每24小时就有3艘挪威的船只驶进中国的港口。双方就两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和合作展开了讨论,将一起携手致力于促进国际海事船舶业的和谐发展和创新。

陈莉嘉女士与安佩得总领事均表示将把《广东造船》杂志社作为一个中外企业交流的平台,带领国外的企业更好更深入的走进中国尤其是华南市场,同时也让中国的优秀企业走向世界!

龙穴造船23万载重吨矿砂船深受好评

特约通讯员:张伟娜(中船龙穴)

8月16日,龙穴造船公司为香港远航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艘23万载重吨矿砂船“OCEAN CHINA”交接船,香港远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桂四海在发表讲话时介绍,龙穴造船公司23万载重吨矿砂船建造水平和各项性能指标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深受船东、租船人的好评。此前,于6月份交付的首艘23万载重吨矿砂船“OCEAN WORLD”,已安全航行13,500多海里,各项指标、工况参数令人满意。

龙穴造船首艘82,000载重吨散货船交付

特约通讯员:张伟娜(中船龙穴)

8月11日,龙穴造船公司建造的首艘82,000载重吨散货船“NORD AQUARIUS”(诺顿.宝瓶座)签字交船。82,000载重吨散货船是龙穴造船公司开发的又一型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适应全球干散货航运。这型船突出的特点是载重量大,在同等参数条件下,可载运货物最重,而且油耗也低,市场青睐度极高,是超巴拿马型散货船中最受热捧的船型。

“诺顿.宝瓶座”也是龙穴造船公司首艘PSPC标准实船。

“新红海”轮首航仪式在菠萝庙船厂隆重举行

特约通讯员:蓝冬(菠萝庙船厂)

8月6日上午,停靠在黄埔厂区东码头的“新红海”轮已经修复一新、整装待发。广东海电船务有限公司“新红海”轮的首航仪式在菠萝庙船厂东码头隆重举行,该船的修复共用了四十一天时间,于首航仪式当天下午2:30离开我厂码头,投入到正常营运。

菠萝庙船厂成功修复天王1号球鼻艏

特约通讯员:蓝冬(菠萝庙船厂)

“天王1号”轮 “球鼻艏”遭遇严重海损,急需修复。菠萝庙船厂根据现场的实际和工艺要求,对原来损坏的整个球鼻艏进行切割,整体吊下码头,并进行球鼻艏的分段制造,并安全运抵浮坞进行吊装合拢。经过15天的修复工作,顺利完成“球鼻艏”修理工程,通过KR的检验出厂。

广船国际48,000吨油船4号船开工

特约通讯员:彭永桂(广船国际)

8月10日上午,广船国际为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48,000吨成品油/原油船4号船在公司加工制造部内业课举行了开工仪式,中海发展驻厂组成员、船级社代表以及该船项目组有关人员参加了开工仪式。据悉,该船是广船国际与中船发展签订了8艘48,000吨系列油船开工的第三艘,合同交船期均在2012年。

广船国际48,000吨油轮9号船接单

特约通讯员:彭永桂(广船国际)

7月29日,广船国际与老客户华海石油运销有限公司时隔十年后,再度携手,在广州成功签订了一艘48,000吨成品油/原油轮建造合同。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景奇代表签署了船舶建造合同。

广航局挖泥船“浚海5”顺利进坞合拢

8月8日,广航局投资建造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浚海5”顺利进坞合拢。船长131.3米,宽25.4米,挖泥吃水8.45米,最大舱容可达10,288立方米。

江龙顺利完成特殊水域5艘旅游客运船订单任务

特约通讯员:熊小萍(江龙船舶)

近日,珠海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为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度假区设计建造的五艘旅游客运船船完成建造,正待交付。

据介绍,22.3米旅游客运船服务于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度假区海水,江龙公司深入了解实地水况,对线形进行优化,船、机、桨最优配合。

中船黄埔 “海洋石油708”试航

特约通讯员:叶汉敏(中船黄埔)

8月8日,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708”号,开始了为期10天的海上试航。该船为3,000米深水工程勘察船,全长105米,垂线间长92.9米,型宽23.4米,型深9.6米,设计吃水7.4米,排水量约为7,500吨,最大航速14.5节,入级中国船级社和挪威船级社据悉,有望于8月底交付给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船黄埔交付国内马力最大的环保工作船

特约通讯员:叶汉敏(中船黄埔)

8月8日,目前国内马力最大、功能最先进、装备最齐全、被誉为“海上溢油应急指挥中心”的环保工作船 ——“海洋石油255”号在黄埔造船长洲厂区交付。该型船建造数量为2艘,是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为湛江、深圳分公司配置,具有测试井液及污油水回收等功有的专用船舶,

江门将建华南船舶工业产业基地

8月12日,《江门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通过了专家评审。按照《规划》,到2020年,江门将建成华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船舶工业产业基地。

出席本次评审会的包括: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任职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国家级船舶设计大师、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郁泉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宝山等专家参与了当天的专家评审,市领导黄悦胜、易中强。

广新海工交付58.7米海洋工程船“ATEF TIDE”

特约通讯员:伍凤萍(广新海工)

2011年6月30日下午,58.7米海洋工程船“阿提夫•泰德”号交船签字仪式在广新海事重工顺利举行。船东Tidewater、ABS船级社、广新海事重工领导等出席了仪式。

建峰索具有限公司提交《安全带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特约通讯员:张曼丽(建峰索具)

日前,建峰索具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将于2011年9月初,向广东省质监局提交《安全带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建峰索具是一家专业生产钢丝绳索具的公司,本次瞄准了安全带的广阔市场,有意向该领域挑战。据悉,一旦成功申请,安全带将会成为建峰索具在2011年的又一重大生产项目。

粤新造船69.9米锚拖供应船YX3137举行下水仪式

特约通讯员:李淑欣 区海媚(粤新造船)

8月13日上午10时,广州市番禺粤新造船有限公司为美国潮水公司建造的69.9米锚拖供应船YX3137举行下水仪式,潮水公司项目建造主管Andy Tunnah先生等船东代表、粤新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伟波先生等高层出席了仪式,该船于11点成功下水。该船由富阁船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加坡独资)设计,型长69.9米,型宽16.6米,型深7.2米,最大吃4.5米,可装载760立方米燃油,550立方米淡水,1,450立方米钻井水等,设计拖力达到100吨而设计航速达到13节。

粤新造船成功交付今年第6艘海工船

特约通讯员:李淑欣 区海媚(粤新造船)

篇10:2011年社保处上半年工作运行情况

中共丰州镇委员会

丰州镇人民政府

(2011年6月23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立足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认真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抢抓丰州片区开发建设历史机遇,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开展“创新行动年”活动部署,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加大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努力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全力确保丰州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2011年6月份,全镇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产值5亿元,完成任务13.5亿的37%;工商税收入库预计3653万元(不含燕京啤酒消费税),完成年计划43%;其中国税可完成1903万元,完成年计划42.3%;地税可完成完成17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3.75%。完成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490万元,占全年计划64.9%。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主要支柱产业保持稳定。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行党政领导与企业挂钩责任制,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实施“1+1”挂钩结对制度,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调控和优

1企惠企政策落实,主要支柱产业持续企稳向好势头。机械制造行业受益国家扩大内需,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利税上升;箱包制衣行业订单增加,全年发展态势看好;燕京啤酒顺利推进管理层重组,焕发新的活力;混凝土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强开,产业规模进一步增强。大众混凝土、泉工机械、长江工业等企业新增资扩营3000多万元。

2、项目招引落地步伐加快。一是抓素雅项目区招引企业落地。通过疏理、解决项目落地存在困难,督促项目早落地、早达产,目前已有5家企业落地;二是抓闲置资源盘活。组织对镇区闲置厂房、闲置工业用地进行调查,通过嫁接、转让的方式,盘活4处闲置厂房招引汇腾汽车电子、利洁妇幼、金鹰机械、锦程汽车配件等4家上规模、上档次企业,盘活1处工业用地招引大唐混凝土项目并已试生产。三是抓新项目区规划。通过多方踏勘,拟在后田至庙下规划3000多亩山地建设工业项目区,一期开发利用800亩工业用地,安置火车站站前西大道、武荣大桥等项目建设搬迁企业,全力保住现有工业企业存量,目前正在测量、规划。

3、固定资产投资作用增强。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积极转变发展方向,着力加快“退二进三”步伐,狠抓丰州片区重大启动性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早谋划、早安排工作思路,在泉州市项目未推进就及早前期谋划,将项目落实到人,创新“干部跟着党政走、党政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方法,将项目建设组织好、推进好。今年18个重点建设项目一季度均按时序推进,其中火

车站片区安置房完成投资5183万元,前期征迁、修建性详规审批、钻探、建设方案等已全部完成,待挂牌建设;火车站西大道基本完成征收土地和地上物清点,房屋征收有序推进,施工队同步进场;金潘防洪堤今年可完工,北渠整治丰州段需征收土地近50亩,征收房屋约3万平方米,目前已在推进房屋征收工作等;丰州中心小学迁建正在修规和土地利用调整,同时,丰州滞洪公园、金鸡水厂、桃源水库扩蓄、北峰丰州组团经四路建设、丰州镇区排污管网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步推进。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新办企业少,可供开发利用土利少,项目建设缺乏载体;且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凸显,项目落地后续推进难度增大。

2、丰州正处于“退二进三”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受项目建设影响,近期西大道建设需拆迁企业8家,武荣大桥还需拆迁8家,经济总量萎缩不利局面近期内难以扭转。

3、受困于国内外市场影响,加工型企业利税江河日下,包袋企业不敢接单,且整体缺工严重;机械类企业缺工现象更为突出,特别是熟悉工、技术工,“用工难”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1、强化经济运行调控和谋划。进一步强化对经济运行的跟踪分析和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重点盯紧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好生产经营和要素保障问题。同时深入开展“十二五”规划、丰州

片区开发建设、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等新业产业发展等重大专题研究,力求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思路方面提出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我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加快项目建设的推进和接续。一是紧紧围绕我镇产业定位和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和战略合作,尤其是盘活闲置厂房、工业用地等资源,扩大“腾笼换鸟零用地招商”的成果,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效。二是结合丰州片区建设,开展项目建设需征迁企业意向调查,争取后田-庙下工业项目区尽快启动,开辟新的招商载体,解决企业外迁问题。三是认真执行丰州镇企业投资项目建设管理规定,组织清查招引未落地项目,依法依规重新招商选择优质项目,促使企业投资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按量进行,真正将招引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新增长点。下大力气服务好汇腾汽车电子等去年招引3家项目落地,力促尽快达产达效。

3、放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效应。继续发扬“五大战役”的“5+2”、“白+黑”工作精神和斗志,建立完善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推进机制,主动融入泉州市北峰丰州组团规划建设。要高速度推进征迁工作,按照时序进度安排,尽快推进火车站片区安置房、泉州火车站站前西大道、武荣大桥、泉三高速南惠支线、丰州滞洪公园、金鸡水厂、金潘防洪堤、北渠整治丰州段、中心小学迁建、桃源水库扩蓄以及经四路等项目建设,放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效应。

4、抓好各项措施的细化落实。对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建立任务分解台帐制度和倒逼工作机制,明确主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重点围绕工业项目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全局性重点工作,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推进会和联席会,并加强督导检查,实行跟踪问效,紧盯时序进度。

上一篇: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复习资料-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对比下一篇:2018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数据结构》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