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2024-04-28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精选5篇)

篇1: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又有四千多名研究生同学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即将毕业的各位研究生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全体导师,以及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清华发展建设、全力支持研究生刻苦攻读的家长和亲属们,表示亲切的问候!特别要提出的是,今天参加典礼的毕业生中有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同学们,这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在教育部、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大力发展高层次医学教育的硕果。让我们对这些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清华学习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同学们感受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相继升空的激动和振奋,经历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斗争与震撼,感受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的自豪和鼓舞,也经历了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带来的冲击和思考。相信这些难忘的经历,一定会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热情,并成为大家一生中的宝贵记忆。

同学们的学习与成长,也伴随着学校向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逐步迈进。各位研究生在研究型学习和高水平科研中勤奋进取、锐意创新,在国际和国内多样化交流中碰撞思想、展现才华,创造了丰硕的学习和科研成果,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与成长的经验,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此惜别之际,我向大家提出几点期望:

第一,坚持矢志不渝的信念。温家宝总理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专程来到我校与毕业生座谈。他指出:“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他也谈到“什么能够使你们的心灵永远明亮,而不至于后悔?那就是你们的理想、信念,把自己一生献给人民。”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我们成长和成才的基石。作为清华的毕业生,大家要继承我校的优良传统,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在奉献国家和民族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因为刚刚迈出校门,大家都会充满热情与期望,想要尽快做出一番事业。但道路往往是曲折的,加上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失望,甚至迷茫的时刻。希望你们在这种时刻能够认真清理自己的思绪,战胜自我,坚守自己献身人民、投身社会的理想,真正做到矢志不渝,走好自己无悔人生的坚实步伐。

第二,保持勇于创新的精神。同学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培养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家在研究生阶段收获的宝贵财富。作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同学们在今后的科研或其它工作中,很可能会面对许多从未遇到过的挑战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和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开展工作。创新需要敢于突破,大胆探索。大家要把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仅用于科学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也用于其它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改进,用于对体制机制的思考和完善。创新同样需要敢于坚持、执著追求,因为创新有时不会被接受和理解,也常常具有不确定性、偶然性和一定的风险。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锲而不舍的执著追求,才能支撑大家经受住考验和磨炼,做出开创性的成果。

第三,发扬脚踏实地的作风。矢志不渝的信念和志向、开创性的思想和事业,需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脚踏实地,一方面意味着肯于从基层岗位或基础性工作做起,这也正是你们当中很多同学的选择。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具体工作往往是不起眼的,甚至是琐碎的,而且即使最基础的工作也可能碰到预想之外的情况和困难,对此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从小事做起,不断学习和实践,持续积累和提高;另一方面,脚踏实地还意味着保持严谨的作风,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尊重科学、求真务实,一

生做到“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希望同学们能够像刚刚发言的刘国治校友那样,从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做起,从所在工作单位的岗位做起,从所承担的任务做起,使理想信念和创新精神融入实际工作。

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从这里扬帆起航,在新的环境中接受风浪的考验,在实践中砥砺人生。你们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各种艰难险阻,但在清华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会使你们信念更加执著、本领更加过硬、心态更加平和、脚步更加坚定。衷心祝愿大家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创造清华人新的辉煌,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过不到两年的时间,将迎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那时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又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衷心期望和欢迎同学们届时回到学校,共庆母校百年华诞!

谢谢大家!

篇2: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清华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向你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

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你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清晨到图书馆前排队占座,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在寝室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是清华路、学堂路、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也是让当年的“校内网”、现在的“人人网”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

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还记得你们在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你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前年冬天,我参加同学们举办的“与校长面对面”活动时,有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来到清华的每一个学生?我说,我把你们每一位都看作一块“璞玉”,希望你们在清华获得充分的滋养和磨炼,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过去的四年中,学校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大家创造这样的环境和空间。比如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如施一公教授等;比如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如清华学堂计划的设立和经管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进国际交流,在你们中间,超过20%的同学拥有了到海外学习访问的经历。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比如清华总体上对课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学分绩的压力比较大,给大家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足,对同学的个性发展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支持不够,一些教育改革的举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学,等等。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大家,感谢你们对母校的包容与热爱,感谢你们伴随清华一起成长。相信在这里留下的所有幸福或苦涩、进步或彷徨、成功或遗憾,都会化为属于你们每个人的终身难忘的清华记忆!

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有不少人还会继续留在清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

走到哪里,“清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清华的精神将融化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的行动上。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篇3: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做可堪时代大任的清华人

同学们:

七月的清华园,果实盈盈,别情依依。四年前,你们步入清华园时,奥运圣火正在雅典熊熊燃烧;弹指一挥间,北京即将迎来世人瞩目的奥运盛会,你们也将踏上新的征程。在此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支持学校发展、关爱你们成长的家长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这四年,是清华大学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的四年,也是你们不断进步、成长,与清华从相识、到相知、到相别的四年。同学们见证了清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清华也留下了你们成长的轨迹。你们参加了风雨交加中的军训拉练,感受了紫荆公寓区等各项学习生活设施的建成与完善,投身了“科学发展,成才报国”的主题教育,更经历了这期间国家发生的一件件大事„„就在毕业前不久,大家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历了两件大事,一是奥运圣火传递中世界上产生的不同反响,二是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痛苦与震撼。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黑板上写下的几个大字:“多难兴邦”!挫折与灾难没有使我们退缩,而是更加唤起了我们的爱国激情与民族重任。

在四年前的开学典礼上,我曾鼓励大家“行健不息,追求卓越”;今天,在同学们即将本科毕业之时,我对大家的寄语是“做可堪时代大任的清华人”。

首先,希望同学们担负起振兴民族伟业的大任。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座的同学中有105位参加了最早为灾区组织的献血,而后3万多名师生员工在短短数日内捐款近千万元,7500多名党员又交纳“特殊党费”400多万元,还有许多师生和校友分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献出了清华人的爱心与热血。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成为大家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课,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中,更有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更有许多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你们毕业后的几十年,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希望同学们把爱国、奉献作为自己永不动摇的人生信条,始终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勇敢地承担历史的重任,以“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锐意创新,为造就祖国明天的辉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希望同学们担负起引领时代风尚的大任。作为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大家常常被称为“80后”。虽然社会上对“80后”有许多不同的议论与评价,但从你们身上,我们确实看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自信、坚毅和激情。在当今时代,如何在青年中、在社会上引领良好的风尚,是清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中,同学们专心苦读,不少人获得各类奖学金或校内外、国内外各项科技学术比赛奖励,引领了勤奋学习的风尚;一些同学奔赴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做“村官”或去支教,引领了努力工作的风尚;许多同学自觉锻炼,还投身了服务奥运等志愿活动,创造“志愿文化”,引领了健康生活的风尚。当同学们圆满完成本科学业、走上更加广阔的舞台时,希望大家保持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像陈国诚校友刚才讲的那样,“服务人民群众、实现人生价值”,成为一代青年的表率,做新时期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第三,希望同学们担负起传承清华精神的大任。大学四年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人生路途上的一段旅程。但我希望,清华永远是你们心灵的家。大家要牢记,自己曾经是、现在是、将来永远都是“清华人”。“清华人”这三个字不只象征着曾经的辉煌,更应激励大家在未来不断前进。在座的同学中,有些将要离开清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到国内外其它高校深造,还有很多同学将留在清华继续攻读研究生。希望大家无论是否离开校园,都能自觉地传承清华的精神,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既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又有对民族的深入了解与深厚感情,在将来的学习深造或实际工作锻炼中,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为母校增光添彩。

同学们,对我们的国家来说,2008年是灾难与辉煌交织的一年,经历过灾害,经历过奥运,中国将迈着更加成熟和坚定的步伐踏上民族振兴的征程;对在座的同学而言,2008年将是终生难忘的一年,大家将满怀信心地奔赴人生新的旅程,承担起更加繁重的使命和责任。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不负重任,无愧于“清华人”的称号,“和母校同成长,与母校共辉煌”。

篇4: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方向比努力重要

有一位著名美国科学家,曾进行了这样一项试验:他在两个玻璃瓶子里各放进了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那5只蜜蜂全部都撞死了,而5只苍蝇早就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

一向勤劳。聪明的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经研究发现,蜜蜂通过经验认为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为,结果导致死亡。而苍蝇全然不顾光亮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飞出去了。

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的那样:从容思考,从速实行,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能力比知识重要

相信比尔·盖茨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了。事业成功的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虽少,但本身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精神不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得曼曾说:“不要把在学校的时间多少与学问的高低混为一谈。有些人在学校念了很多书也没有什么学问,有些人念书不多,但学问却非同小可。”

知识在一个人的构架里只是表象的东西,就相当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显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哪种情况等等。他们的知识只是知识,而不能演化为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究能力模型,从能力的角度来观察应聘者能否胜任岗位。当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绩效直接挂钩,能力的发挥也是在一定的机制、环境、工作内容与职责之内的,没有这些平台和环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尘封。

健康比成绩重要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是很多人已经认同的一句话。对于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学生阶段的成绩将成为永久的奖状贴在墙上,进入一个工作单位,就预示着新的竞赛,新的起跑线。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的矛盾?而且在现代社会,拥有强健的身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为了防止英年早逝、过劳死,还是多注意一下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投资吧。

生活比文凭重要

年轻的时候,我们努力学习,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之后,如愿以偿考入大学,有的最终读到硕士,博士,这一切都是为了文品。可是,我们有了文凭,目的是什么?为了更好的生活。可见,生活比文凭重要!

当这个社会看重文凭的时候,假文凭就成为一种产业,即使是很有能力的人,也不得不弄个文凭,给自己脸上贴点金。比起生活,文凭还重要吗?很多人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把学历当作指标之一,既希望对方能够给他伴侣的温暖与浪漫,又希望他知识丰富、学历相当或更高,在事业上能蒸蒸日上;我想说,你找的是伴侣,不是合作伙伴,更不是同事,生活就是生活,这个人适合你,即使你是博士他斗大字不识一个,那也无所谓,适合就会和谐融洽,人比文凭更重要。很多成功的人在回头的时候都说自己太关注工作和事业了,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陪陪父母、爱人、孩子,往往还伤心落泪,何必呢,早意识到这些,多给生活一些空间和时间就可以了。我们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累。

情商比智商重要

智商虽然是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更多的还是你的性格,你的世界观,你的价值观,你的耐心,你的信心,你的毅力,你的情绪,你的情感。

三国时候的周瑜,长得很帅,智商很高,会领兵打仗。据说毛泽东同志评价周瑜的话是这样说的,周瑜是个共青团员呐。周瑜怎么是共青团员呢?是说周瑜年纪轻轻地就当了大官,当了大都督。老干部,老将,老领导,都不服他,这么年纪轻轻当大官,后来33岁的周瑜,火烧赤壁,打了大胜仗,老干部,老领导都服他了。他的智商这么高一个人,后来怎么死的?对,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三国演义》第56回就有这么一段,叫做孔明三气周公瑾,是周瑜昏暗,马上断气了,昏厥了,慢慢醒过来了,徐徐醒来,他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他大叫了数声,好几次连叫数声而亡,寿36岁,当时周瑜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已经成功,他本来应该取得更大的成功,应该持续的成功,但是他顺利的时候指高气昂,遇到逆境的时候,他既生瑜,何生亮。他心胸狭窄容不得人,爱动怒,爱生气,嫉贤妒能,多次想把诸葛亮干掉。所以,他不但没有取得更大的胜利,不但没有持续的成功,却因为大大的生气而早早地撒手人寰,可悲,可叹。在新的世纪,情商将成为成功领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篇5: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2010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全文

……千度神探整理于2012-02-20 16:04:00

2月20日,中组部副部长宣布,免去顾秉林清华大学校长职务,任命陈吉宁为校长。陈吉宁2007年12月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秘书长。2011年12月任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估、环境工程与环境政策等领域的研究。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0日讯 今日下午三点,清华大学在主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华大学校长职务任免的决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华大学校长任免的决定:任命陈吉宁同志为清华大学校长,免去顾秉林同志校长职务。

陈吉宁,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吉林梨树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12月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秘书长。2011年12月任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估、环境工程与环境政策等领域的研究。

1981.09——1986.07,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09——1988.10,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88.10——1989.07,英国布鲁耐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9.07——1992.11,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2.12——1994.12,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后。

1994.12——1998.03,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助理研究员。

1998.03——1999.07,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9.07——2006.02,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

2006.02——2006.10,清华大学副校长(2006.09兼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2006.10——2007.12,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7.11兼任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2007.12——2012.2,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清华大学秘书长。

2011年6月起兼任清华大学环境产业研究院院长。

上一篇:两城第十周工作周报下一篇:维普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