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4-04-28

明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11篇)

篇1:明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明亮,字文德,是平原人。性情方正敦厚,有远见才干,从给事中的位子历任员外常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魏书明亮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魏书明亮传

明亮,字文德,平原人。性方厚,有识干,自给事中历员外常侍。延昌中,世宗临朝堂,亲自黜陟,授亮勇武将军。亮进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①。今授臣勇武,其号至浊②。且文武又殊,请更改授。世宗曰:今依劳行赏,不论清浊,卿何得乃复以清浊为辞!

亮曰:圣明在上,清浊故分。臣既属圣明,是以敢启。世宗曰:九流之内,人咸君子,虽文武号殊,佐治一也。卿何得独欲乖众,妄相清浊。所请未可,但依前授。亮曰:今江左未宾,书轨宜一。方为陛下授命前驱,拓定吴会。官爵陛下之所轻,贱命微臣之所重,陛下方收所重,何惜所轻。世宗笑曰:卿欲为朕拓定江表,揃平萧衍,揃平拓定,非勇武莫可。今之所授,是副卿言。辞勇及武,自相矛盾。亮曰:臣欲仰禀圣规,运筹而定,何假勇武,方乃成功。世宗曰: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亮曰:请改授平远将军。世宗曰:运筹用武,然后远人始平,卿但用武平之,何患不行平远也。亮乃陈谢而退。后除阳平太守,清白爱民,甚有惠政,声绩之美,显著当时,朝廷嘉其风化。转汲郡太守,为治如前,誉宣远近。二郡民吏,迄今追思之。卒孝昌初,赠左将军、南青州刺史。初,亮之在阳平,属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起兵讨元叉。时并州刺史城阳王徽亦遣使诣亮,密同熙谋。

熙败,亮诡其使辞,由是徽竟获免。二年,诏追前效,重赠平东将军、济州刺史,拜其子希远奉朝请。

【参考译文】

明亮,字文德,是平原人。性情方正敦厚,有远见才干,从给事中的位子历任员外常侍,延昌中,世宗处理朝政,亲自废除或提升官职,授予明亮勇武将军的职位。亮进言说:我本来担任的官职是常侍,此官职等级属于三清(北魏的官制等级。下文的浊与之相对)。现在陛下授予我勇武将军的职位,这个官位称号最浊。并且文官武职差异很大,请求更改授予我的官职。世宗说:现在是依照功劳进行封赏,不管是清还是浊,你怎么能就又用清浊之事作为借口而推辞!明亮说:有圣明的皇帝在,清浊得以区分。臣既然归属在圣明的您麾下,所以敢(把我不想当将军之事)启禀陛下。

世宗说:官吏之中,人都是君子,虽然文武官职称号差异很大,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是一致旳。你怎么能够只想着与众不同,任意地用官职旳清浊来判定自己。你请求更换官职旳事不许可,还是按照刚授予旳官职。亮说:现在江南没有归顺,文字法度应该一致。我正想遵循陛下旳命令向前奋进,开拓平定吴郡会稽郡。官爵是陛下所不看重旳东西,卑贱旳生命是我所看重旳东西,陛下要收去大臣所看重旳东西,又怎能爱惜您认为不重要旳东西。世宗笑曰:你想替朕开拓平定江南,铲除平定萧衍,揃平拓定,非勇武旳人不能。现在所授予你旳官职,这符合你旳言论。你拿武官必备旳勇敢和武力来推辞勇武将军旳职位,这是自相矛盾旳。亮曰:臣想领受陛下圣明旳规划,事先筹划再决定行动,哪里需要借助勇气武力,才能最终成功。世宗曰:谋略和勇武这两个东西,本来就是关系密切、相互联系旳。如果勇而无谋,那么武勇不能单独成事;如果谋而无勇,那么谋划也不可能独自成功。必须二者具备,才能取得胜利,怎么能说单单只须运筹帷幄却不再借助勇武呢?亮曰:请陛下改授我平远将军旳职位。世宗曰:运筹帷幄而使用武力,之后远方旳人才能被平定,你用武力来平定,哪里担心没有施行平远旳志向呢。亮于是陈述谢意后退下。后被任命为阳平太守,操行纯洁惜爱百姓,治理百姓非常仁爱,声望高政绩优,在当时很突出,朝廷嘉奖他旳教育感化。转任汲郡太守,治理旳方法和以前一样,他旳美名远近传扬。二个郡旳民众官吏,至今还在追思他。孝昌初年死,朝廷追赠他为左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明亮在阳平任官时,归属于相州刺史、中山王熙,熙起兵讨伐元叉。当时并州刺史城阳王徽也派遣使者到明亮那里去,秘密地和中山王熙谋划起兵之事。

王熙事败后,明亮隐瞒了城阳王徽使者的言论,因为这城阳王徽竟然获免罪行。孝昌二年,朝廷下诏追述明亮以前的功绩,重新赠平东将军、济州刺史,授予他儿子希远奉朝请的官职。

附:阅读题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B.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C.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D.谋勇/二事体本/相须若勇而无谋/则勇不独举/若谋而无勇/则谋不孤行/必须兼两/乃能制胜/何得云/偏须运筹而不复假勇乎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纪年方法。本文的延昌、孝昌都是帝王年号,后者如《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B.黜指官职的废除,陟指官职的提升。古代表罢免官职的词语还有罢、免、夺、削籍等,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还有拔、擢、晋、加等。

C.古人习惯以西为左,以东为右,江左即江东;表,外也,江表意即长江之外,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本文的 江左和江表区域相同。

D.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天子为请,故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后奉朝请也用来指古代朝廷给予闲散大官优惠待遇的官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亮进言,请求改授清类官职。他担任员外常侍后,因被授予勇武将军职位,就进谏世宗说这个官职称号非常浊,并提出改换其它官职。

B.明亮有远识,更有运筹帷幄之才。在经过君臣一番勇谋之辩后,世宗暗示只要明亮运筹帷幄使用武力平定远方,就授予他平远将军职位。

C.明亮性情方正敦厚,誉名远扬。他治理过的州郡的民众官吏仍还在回溯往事怀念他,朝廷在他死后依据其生前政绩追赠他为左将军、济州刺史等。

D.明亮处事有城府,善于全身保人。中山王熙讨伐元叉,城阳王徽的使者到明亮处同熙秘密谋划,事败后,明亮隐瞒使者之事,城阳王徽由此免罪。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九流之内,人咸君子,虽文武号殊,佐治一也。卿何得独欲乖众,妄相清浊。(5分)

(2)后除阳平太守,清白爱民,甚有惠政,声绩之美,显著当时,朝廷嘉其风化。(6分)

参考答案:

4.C

5.C

6.B

7.(1)官吏之中,人人都是君子,虽然文武官职称号差异很大,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是一致的。你怎么能够只想着与众不同,任意地用官职的清浊来判定自己。(6分)

(2)后被任命为阳平太守,操行纯洁惜爱百姓,治理百姓非常仁爱,声望高政绩优,在当时很突出,朝廷嘉奖他的教育感化。(6分)

篇2:明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问其当世事者,皆随问而对。好为譬喻,状如戏调;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当时鲜能晓之,事过皆验。

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诸物亦如之。

姚苌之入长安,礼嘉如苻坚故事,逼以自随,每事谘之。苌既与苻登相持,问嘉曰:“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苌怒曰:“得当云得,何略之有!”遂斩之。先此,释道安谓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谓“负债”者也。苻登闻嘉死,设坛哭之,赠太师,谥曰文。及苌死,苌子兴字子略方杀登,“略得”之谓也。嘉之死日,人有陇上见之。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又著《拾遗录》十卷,其记事多诡怪,今行于世。

(选自《晋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轻:轻视

B.好为譬喻,状如戏调好:喜欢

C.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果:实现,完成

D.当时鲜能晓之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迁于倒兽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问其当世事者而莫得其涯

C.门人闻而复随之项王按剑而跽

D.嘉之死日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嘉这个人,其貌不扬而幽默内秀,孤立于世而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说事情结局,是一个创作了志怪小说的隐士。

B.苻坚南征之前,两次派使者向王嘉询问吉凶,王嘉用语言和行动向使者表达自己的预言,可是使者和苻坚都没能明白他的真意。

C.姚苌进入长安以后不久便开始与苻坚争权,遇到事情就要向王嘉征询意见,但因王嘉说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生恼怒杀了王嘉。

D.王嘉先隐居东阳谷,后至长安,隐居终南山,最后迁于倒兽山。或凿崖穴居,或结庵庐而止,都有弟子门人随之穴处,受业学习。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

5.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4分)

(2)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3分)

1.A(3分)

【解析】:轻,轻佻,轻浮。

2.D(3分)

【解析】:A副词,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可译为“就”;表示两事情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竟”。B代词,他;代词它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D(3分)

【解析】:文中并未交代王嘉“迁于倒兽山”时有没有弟子门人追随。

4.

答案: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3分)

【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要依据对文意的理解明确句意;同时还要借助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等来判断;还可以参照文言句式的特点来判断。本句说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动作,比较紧凑,可根据“正”.“脱”“弃”“下”等动词加以判断。

5.(1)苻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起”“躬”“参诣”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

(2)他所写的《牵三歌谶》一书中的事情过后都能够应验,历时几代还在流传。(“验”“累世”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

译文: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心聪敏明慧,喜好滑稽谈笑,不吃五谷,不穿艳丽的`衣服,置身清虚之中服气养性,不与世人交游。隐居在东阳谷,凿崖为洞穴居住。数百名受业学习的弟子,也全部进入洞穴居住。

石季龙末年,王嘉丢开他的众弟子,只身来到长安,在终南山潜隐,居住在自己盖的草庵之中。他

的门人听说了,又随之前来,他又迁入倒兽山中。苻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人们向他询问当今之事,都随口而答。很喜欢运用比喻,其情其状如同在调戏人们一般;预言未来要发生的事,辞意隐晦,当时很难知道究竟,但事后都一一应验如神。

苻坚准备南征,派使者向他询问吉凶。王嘉说:“金刚火强。”说完便跨上使者的马,端正衣帽,慢慢向东走出数百步,然后策马返回,脱掉衣帽,丢掉鞋帽而归。下马之后盘坐在床上,一言不发。使者回来后据实相告,苻坚不能悟解,又派人前来问他,说:“我们的国运如何?”王嘉说:“未央。”大家都以为是吉利。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坚在淮南被打得大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未年有灾殃的印证。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诚,他就出见,心不诚就隐形不见,只见他的衣帽挂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处。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终够不着,伸长手臂去取,衣架会变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篇3:明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物史传 文言文 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36-01

0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应该说是仅次于诗词鉴赏题的难度。那么应怎样引导学生度过这一难关呢?

一、把握基本特点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选段具有如下特点:

1.以记人叙事类的人物传记为主,并多选自“二十四史”等正史中

2.传记类文言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价值取向

这类文言文段所涉及的人物的价值取向多为“古代的良吏忠臣、烈女孝子、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等,价值取向是表现他们的“为官清廉、淡薄名利,为民作主、关爱百姓,孝敬父母,聪明智慧、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等为主要内容。如“苏琼的传记”表现了苏琼“为官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崇高品质”,“胡质父子的传记”表现了胡质父子“恪守清廉的高尚品德”,“田单的传记”表现了田单的“聪明智慧和显赫的战功”;“孟尝传”表现了孟尝的“仗义执言、为官正直、关爱百姓”的品质。

3.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二、审清高考文言文选段及题干设计的目的、特点

1.文段后一般均附有的注释,注释的内容或“对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涵义作阐释”,或“简单交代文中主要人物的经历”等。

2.在文段、试题的题干和选项中,向考生透露的信息明朗,只要考生重视并很好地用起来,受益匪浅。有关“人物的个性品质”的问题,有的在“文段中”暗示。如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文言选段“裴矩传”中,第二段有“裴矩佞(nìng)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的句子,这个句子就交代、暗示了裴矩的个性特征;像这类例子历年在全国或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训练中,要引起重视,并有意识地训练。

3.命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为主。从题目的设置和考查的知识点看,每年均有“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文句翻译,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品行分析,情感流露”等,命题的原则遵循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题例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一命题原则为我们的复习备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模式。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严格遵循“大纲”和“考纲”,重视书本上基础知识的识记。

三、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2.掌握解题方法

(1)依照文言语境解题。如考题“人迹绝矣”中“绝”字的含义:按照词典的解释为“断绝”。很明显在这里就不正确,应为“不见”之意,与“千山鸟飞绝”中的“绝”字意同。

(2)以题解题,即从题目所给的信息中获得一些解题的启示。如考题:“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请仔细品位这一诗句中“霜”、“孕”两字的妙处。

此题干中,“农历十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由“农历十月”可看出正是梅树“孕”花的季节,,再由这一季节联想到“霜”的环境,而且“孕”字本身的内涵就可以想象到“梅花含苞欲放”的美丽景象。

(3)以文解题,即用文段中的话来解题。如考题: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什么,然后又观察什么?从文中“进食”、“饮啖”等词可找到“饮食”的答案;从问中“室中”、“一室”中可以找到“居室”的答案。

(4)以注解题。命题者有时会在文后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帮助。

(5)以旨解文。有些题目必须先要弄懂全文的主旨,才能回答。如考题:苏辙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cháo)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必须结合这个语段的主旨“褒扬巢谷古道热肠”来回答才算准确。

篇4:宗泽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21.(2分)泽 曰/ 食 禄 而 避 难/ 不 可 也

22.(3分)现在进退同样都是一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

篇5:张淳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襄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灌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议散之,兵皆汹汹。每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男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政。

【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

1、下列对文中両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男/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B、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C、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鸮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D、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访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参加殿试取中后才能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出身,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十八,是古代常见的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行的一种称呼。如柳永被称为柳七,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

C、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擢,是提拔、破格提拔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提拔的词语还有“加官”、“升”、“超”、“拔”、“陟”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淳善于断案。审理案件不拖延积压,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一样迅速果断。

B、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大盗卢十八逃跑很久难以抓捕的风声,先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

C、张淳体恤百姓。永康县有很多贫穷的人生下孩子无法抚养,张淳耐心规劝,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D、张淳料亊准确。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手下人按照他的话去抓捕,果然抓到了盗贼。

4、把文言文中両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试题答案:

1、答案:B。

2、答案:A(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3、答案:C。(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

4、

(1)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官司日渐减少。(“讼者”,“剖”,“浸”,各1分,语意通顺2分)

篇6:詹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詹鼎传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輒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踰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賕,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譖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稍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与市中儿嬉敖 B.皆长跪以言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D.其见称如此

及其所之既倦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

①輒能言诸生所诵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

詹鼎传阅读答案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9. C 10 .C 11.B 12.D

13. (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翻译

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住他,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有才能的人为僚属。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才替他做事,作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属于詹鼎的管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把詹鼎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借会众之时,责一驿丞不奉公,斩首示众。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一会儿就处理完许多公案。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藏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把詹鼎召至京师。

篇7: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

篇8:宋濂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小题1】划出下列句子朗读的停顿节奏(1分)

一 黍 上 能 作 数 字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去( ) 咸( ) 购( )

【小题3】译句(2分)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小题4】文中有一句话能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请找出来(2分)

【小题5】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宋濂的文学才华,请你作简明的分析(2分)

答案

【小题1】一黍上 /能作数字

【小题2】离开;全、都;用重金买。

【小题3】官僚和读书人登门求文章的接连不断。

【小题4】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小题5】正面描写:朝中各种典章制度,赏劳碑刻文辞都让宋濂拟定。侧面描写:士大夫求文,外国使节关心,邻国重金购文,四方学者称“太史公”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概括选文内容的句子即可。

篇9:韩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A.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B.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瑗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C.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瑷/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D.于是贬振州刺史/逾年/卒/年五十四/长孙无忌死义府/等复奏瑷/与通谋遣使即杀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德,指的是年号,年号是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刑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执法和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C.太子宾客,是古代官职名。从唐代始 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管调护侍从规谏等。

D.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有时也用于古代皇帝的代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瑷熟悉典章制度,精通律法。他曾经参与制定法律制度,主张保留前朝的《开皇律》中适合当下的律令;并且建议精减官员,以推崇宽厚简易的风气。

B.韩瑗通晓吏治,屡受升迁 。贞观年间在兵部侍郎任上承袭了爵位。永徽年间,更是屡屡升迁,由黄门侍郎最后进职为侍中,兼任太子宾客。

C.韩瑗公正耿直,敢于进谏。褚遂良因为遭受诽谤而被贬任潭州都督,韩瑗上书,为他辩解,希望高宗将其赦免。但皇帝并没有听从,最终,韩瑷请求辞职。

D.韩瑗多次受人诬陷,遭遇不幸。许敬宗等人诬陷他与褚遂良图谋不轨,因此被贬官;李义府等人又诬陷他和长孙无忌私通谋逆,以致他的官爵被剥夺,家被查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读至此,常辍卷太息,不图本朝亲见此祸。(5分)

篇10:苏琼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琼,宇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调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日:“欲官不?”对日:“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暑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及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日:“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颖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颖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颖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日:“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日:“一身获罪,且活千宝,何所怨平?”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那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准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隋开皇初卒。

(节选自《北史·苏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晾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货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B.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渠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C.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D.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太守”是“刺史”的下属,是一郡之首。

B.“府君”,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也可敬称已故者和敬称神。

C.“致事”,是上报施政情况,和“致仕”“休致”“乞骸骨”不同,后者是辞官。

D.“忧”,居丧,多指居父母丧,“父忧”即父亲的丧事。“遭忧”,是遭父或母之丧。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要求做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对盗牛案稍加审査便知所告非盗贼,迅速释放并很快抓捕了盗牛贼。从此百姓家的牲畜都不再收留,只是放散在外。

C.苏琼清廉谨镇,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颖的新瓜不剖食,放于厅堂大梁,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疾苦,敢于为民请命,淮南和准北发生饥荒时,苏琼不顾准河不允许商贩渡河贸易的禁令,上奏朝廷,请求开禁,使淮河两岸货物得以流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

(2)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1.A

2.C “致事”也有辞官的意思。

3.B “迅速释放并很快抓捕了盗牛贼”文中无据。

4.(1)资产非常富有,在郡内放有许多高利货,经常要郡县替他征收。

(2)我一个人获罪,将救活一千户人家,有什么可抱怨的?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何理解题目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要求来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看要求要认准问题的题干中的关键词或重点句,把握其基本意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或全文中的具体含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看要求要学会排除问题的题干中的生词障碍,正确理解题目大意。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原文中有明显的可以用来回答问题题干的准确答案的原话,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

篇11:文言文写作——《 ……传》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篇老师写的传记。(PPT)

容朝汉传

容朝汉,字众,香山南屏人也。汉少善学,游于粤、闽、港,因入穗城、三山、九龙,观英华、西南诸校,遂知中学西学,晓中语西语。虽聪慧于乡里,而无娇尚之态。常温文尔雅、微笑愉悦,好结交友朋。十三年,父辞世于榕,汉扶灵返乡守孝,三月不知肉味。后录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时天下战事频仍,自祖辈以下,莫不慷慨抗日。汉乃返国,沿“群策群力”意,作《群策》,因以鼓动。深思谋篇,呕心沥血,一月既成。《扫荡报》重其才志语言,召为战地记者。

师:各位同学,你们知道我写的是谁吗?……是的,是我的父亲。(生笑)我的名字叫容理诚。(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自己的名字)

师:今天的课很特别,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仿写文言文——《……传》。作业前天已经布置,现在,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各位的作品。我已仿写出来了,有展示自己作品的吗?好,这位同学展示一下。(学生鼓掌)

生:云丽君传。云丽君,字丽君,四川成都人也。君少善唱歌,好吃美食。君少时不善笑,父母曾担心。(鼓掌)后渐通晓事理,方谅其父母。后至粤地,然不喜粤地之时,常抱怨乎。今三年寒窗,是至三中,方悔其顽固。云丽君者也,呜呼,吾性平己知。苦学,定鲤鱼跃龙门。三年后定金榜题名。奋起吧,少年。(鼓掌)

师:哈哈,有没有同学评论一下?好的,有同学举手。

生:她写得很好,把自己的经历用文言文的形式写出来,也有自己的风格。写得不错。

师:但是像古文吗?

生:还没有完全像。

师:哪些地方不像?

生:比如最后一句吧。“奋起吧,少年。”(笑)

师:我们知道文言文最基本的是词要用准。是不是?其实呢,这篇文章选材挺好的。所以大家听后都给你鼓掌。但是词一定要用准。随便举个例子,你看“吃”在古时候叫什么?叫“食”不叫“吃”。删改一下,还是很好的。评论的同学评得很好。好,还有同学吗?

生:虽然之前那位同学的文言文是偏向于现代文,但她的文言文中不缺幽默。能把在场的老师都逗笑。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门红。还望下面的同学继续努力。(鼓掌)

师:云丽君同学你还有什么说的?

生:本人不善于写古文。但相信在老师的教导下,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师:好,我们一起加油吧。还有没有同学要展示的?好的,那位同学,刚才你挺会鼓动的。

生:大家好。下面我来朗读一下我自己的传记。(投影)《卢倩婷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天有异象。地有灵光,万物生辉。陆氏夫妇产下一女,其名为倩婷也。自沉默,行为怪异,有假男子之性状也。年五时错把酱汁当可乐,逗得众人前仰后翻,众人称其为奇葩也。婷,善交际,因此友人众多,开放,豪爽也,戏称女汉子。无奈无奈。豆蔻年华,经风雨转折,考取三中,于花季少男少女共同拼搏,不限奋斗,只为冲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先例也。只愿待到春夏之交时,考取功名,无悔人生。我的文采不好,还望各位同学老师见谅。谢谢。(掌声)

师:真的很好,她不是仿写,已经是创作了。这点比老师强,老师还在仿写呢。谁来评论?

生:她的文采很好,之前在班上作文也是数一数二的。还有,在我们班,她是朵奇葩。她的文言文比我好多了。我以后会向他学习。

师: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看法?

生:总体来说不错,有点无奈:有点现代化。还有“奇葩”一词在古代不是这个意思。穿越回古代,古人应该不同意这个词的意义。大概差不多就这些吧。

师:幸好我们是今人,不是古人,能听得懂。“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呢?

生:如果打分100分的话,我会打87分。

师:好,谢谢,85分以上就是优秀了。还有没有同学想要评的?好,李佳慧。

生:刚才她写的传记文辞比较优美,我这里有篇传记写的也是她,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听一下?

师:好,鼓掌。(掌声)

生:小女子文采不如她,所以呢,写得不好,大家不要见怪。(投影)《卢倩婷传》。卢倩婷,自好称沉默,不知何许人也。吾等乃为高中生,相识于高一(3)班,今任本班班长,为人正直,与人交往和善而可亲。婷好学,自幼志于文学,喜读易安居士之作品。善作文,饱装墨水。虽有文采,而无骄尚之情。著有《纵观中国的化学方程式》等,其作为满分作文也。因题材新颖而获本班师生好评。卢家有女初长成,正值豆蔻年华,拥有此种才华实属不易,望坚持,日后必成大器。犹如易安居士那样的豪杰。

师:卢倩婷,你来评价一下这篇文章。

生:我觉得佳慧同学对我的评价太高了。不过,生平以来有人第一次为我做传,很高兴。谢谢。(众笑)其他同学也要踊跃一点喔,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掌声)

师:应该要评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的啊?你们都不评,要我评?我不评了。呵呵,开玩笑的,我还是来评一下。佳慧同学写的这篇文章是很不错的,题材不错,但是我还是提醒一下大家,我为什么让大家上来展示呢?有两个因素,第一,张衡传中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我们要学习,要学以致用。第二,写作与翻译相结合。但是,写作又与翻译不同。我们写作的时候,实词、虚词、句式首先要用到。

师:现在,让我们看看翻译与写作的评价标准。(PPT)翻译与写作的评价标准:翻译:信(准确)、达(流畅)、雅(有文采);写作:信(准确)、达(流畅)、雅(有文采)+题材+情理。

师:刚才三位同学都发了言,非常精彩,我们下面来谈谈这个问题。文言文写作和翻译有什么区别?我是按照中国有名的翻译家严复的理论来讲的。翻译有三个标准,就是信、达、雅。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顺。雅,就是文采。雅是比较高的要求。但是,文言文的写作既要信、达、雅,还要加题材。刚才,我们的同学的题材都选得挺好的,选材很重要。然后再加情理。如果是记叙文就加情,如果是议论文就加理。这样我们就构成了文言文写作的五个要素:信、达、雅、材料、情理。好了,下面,我希望同学们用十分钟的时间来修改一下刚才你们写的文章,以刚才讲的五个标准为依据。前面的同学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选材很好,但是有些字词还需注意。另外我提示一下,《张衡传》里的实词、虚词、句式很重要;选材很重要。三要表达情感,或情理。好,大家现在开始,按照要求来改。(生修改,师巡视辅导)

师:各位同学,时间到这里了。现在按照我们的标准,要求不高,不是让大家当作家。其次就是选材和情理。来,我们交流分享一下。有人举手吗?

生:老师好,我写的是我朋友的传。《李欣怡传》:李欣怡,字欣怡,粤南湛江人也。自幼善学术。因此名扬于街坊之中。欣怡尚理文章。当于少时,在吾友中鹤立鸡群,其通四书,略善四艺,集善书、数、理、乐,有才女一称。欣怡性善,广交朋友,帮友解其困,雪中送炭之事常有,每遇乞讨之人,取囊中碎银与之。其后,仍不忘与悲哀之色。吾与其善谈,常忆幼时之事。虽岁月无情,光阴似箭,然情谊如高山不可憾之,不禁感慨岁月匆匆,引得众人伤怀过往,吾与其相隔已久,不知其近况。曰:欣怡乃吾之伯乐,可遇而不可求。吾愿其安康,日益窈窕,如其名字,终有一日心愿可成。谢谢大家。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发过言的还可以再说说。

生:佳慧同学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欣怡同学的思念之情,还表达了和她的友情坚不可摧。只是读得不太清晰,可能字小,我在后面看不清,挺有文采的。

师:还有同学要发言吗?

生:佳慧同学虚词、实词、句式都用得很好。有“信、达”,可能缺少“雅”。

师:选材呢?

生:选材很好,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师:你为什么要写她的传记?

生:因为我和她是好朋友,很久没见了。我一点都没有夸张,她的文采非常好,从小她父母给她很好的教育。由于一些原因,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

师:我觉得佳慧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选材很好,有真情实感,而且她很好学。她交的朋友对她影响很深。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还需要对照课文仔细斟酌,要在“信、达、雅”上下功夫。好了,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还有同学上来展示吗?

生:老师好。我写的也是自传。我觉得我的选材应该不错。《聂婷传》。吾乃弟子求学者,与他人无异,重庆人也,未有字,好读书,不求甚解。学于珠海,学业高不成,低未就。闲时高歌,常有美文相伴。生性豁达,初选班委,后改选团支。平日爱笑,吾爱之人张杰。上学期间恬然,好与人交往,亦好游。吾有一弟一妹,多迂阔。(掌声)

师:有同学要点评吗?

生: “达”有了,但是“雅”有缺。总体不错,把自己的爱好用文言文写出来了,很好。

师:不错。还有要说的吗?

生:写得不错,“达”很好。但没有写到我,我是她好朋友啊。如果让我打分的话,100分我打75分。(笑)

师:好。大家鼓掌。还有其他同学吗?最后三分钟。好的,终于有个男同学了。

生:大家好,我写的也是自传。也许没有之前的同学写得那么有文采。但是主要是一种豪气吧。《严建明传》。严建明,字兼明,山东青州人也。尚爱读书,爱读百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至国际关系,下至星座运势,无一不通。虽通读百书,却无一深读,疏于学业。然其父却不以为意,幼时便携子游于祖国大好河山,新疆、西藏、云南、黑龙江,饱览祖国边疆大好风光。因之而胸怀祖国,心怀世界。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师:自己觉得怎么样?

生:问题当然还是在“信、达、雅”方面。

师:其他同学评评看?山东青州人也。(笑)

生:他的文章选材很好,只是文言词语有的用得还不够准确。

师:各位同学,时间过得很快。今天,我们的课题是:文言文写作《……传》。这节课共有5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很好。有些地方需要改进,特别是在“信、达、雅”方面。有改进才有进步,不要因为怕犯错就不做。对于新事物、新方法我们应该勇于尝试。不要因为做错了而停止,错误不可怕,错误是一种常态,而学校就是同学们犯错误的地方,只有不断地尝试与前进,我们才会越来越出色。在座的各位都很优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同凡响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手术室的护理下一篇: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