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2024-05-02

网管系统解决方案(精选6篇)

篇1: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电信总局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XX电信总局网管系统的专业网管互联网络是指综合网管系统专用的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该网络将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的全国网管中心(设在北京)的基础上建立连接各专业网管系统的高速数据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将提供网管信息的传送职能,用于传送各种管理信息,如告警、文件传送,人-机命令、话务数据、业务管理信息等。

需求分析:

1500个节点11层楼

为了适应将来电信网管向TMN(电信管理网络)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方案所建设的互联网络将为各专业网管系统如电话网管、传输网管、移动通信网管等网管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通信网络,各网管系统的信息都可在此数据通信网上传递,并可通过大屏幕系统提供统一的大屏幕显示功能,将各专业网管的报警信息等一并显示,同时专业网管的互联将为今后的综合网管提供了网络基础。

现阶段专业网管互联系统的信息流基本为汇集型,主要为数据由下往上传送而设计的,即各专业网管系统向大屏幕显示系统传送数据。而将来要实现的综合网管系统,信息的流向将是双向的,即综合网管系统从各专业网管系统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显示信息传送到大屏幕系统,同时将反馈信息传送至各专业网管系统中。各个专业网管系统之间基本上不传递信息,但必要时也可能需要传递信息。

电信总局网管大楼有11层,除第二层没有网络节点外,其它各楼层共有网络节点约1500个,其中第1层和第11层节点数较少(小于24个)。网络核心设在第4层,第4、5和8层有服务器群。网络要支持基于IEEE 802.1Q标准的虚拟网、基于IEEE 802.1p的数据优先级处理,多链路聚集(trunking)、第三层交换和组播(multicast),并能平滑地向ATM和千兆以太网升级。

方案分析:

带宽与性能兼得

本工程近期要互联的专业网管主要有电话网管、移动网管、传输网管、数据网管等8类约20个独立的网管系统,主要实现信息的统一传送、统一显示。

从大屏幕到两个中心交换机的连接采用独享100Mbps的带宽。从楼层交换机到两个中心交换机的连接采用独享100Mbps的带宽,从4层、5层和8层服务器到两个中心交换机的连接采用独享100Mbps的带宽(对于不支持100Mps网络连接的服务器还应提供相应的10/100Mbps自适应端口)连接同一楼层的专业网管的交换机采用独享10Mbps端口。

专业网管互联网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网络应提供应急设施,并具备自动调整、自动迂回和自动恢复的能力,以避免整个网络的瘫痪。因此,要求局域网交换机应具有热备份的功能。

网络必须具有高吞吐量和处理能力,较小的网络延迟,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网络应具有数据优先级

机制,确保重要的应用系统能够获得更多的带宽使用量。网络设备应具有参数动态配置能力。网络的广域网口应可提供多种数据通信规程,并要求有数据压缩的能力,以确保有效地利用通信信道。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网络必须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网络应易于维护,提供方便的网络维护、测试和管理的手段。

由于网管大楼是全国电信业务网管的中心,因而对大楼网络的整体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数据传输速度、带宽的可扩展性、网络的可靠性、以及网络的可管理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为此,这个网络采用了3Com公司的核心交换机Core Builder 9000,楼层的配线间内配备了3Com公司的第三代第三层交换机Core Builder 3500,桌面使用SuperStackⅡSwitch 1100/3300交换机,路由器采用了配有双CPU引擎的NET BuilderⅡ模块化路由器。网管大楼的网络结构见附图。

网络核心采用了两台Core Builder 9000,它们是通过两条千兆以太网链路互连在一起的,这样既提高了可靠性,又增加了两个设备之间的带宽。Core Builder 9000中除插有千兆以太网交换模块外,还插有快速以太网交换模块。楼层配线间内的每台Core Builder 3500透过两条光纤快速以太网链路分别连至不同的Core Builder 9000,所有的服务器均插有两块网卡,分别接在不同的核心交换机上,从而形成一个高可靠和高带宽的网络骨干。

方案特点:

为将来打下基础

●高吞吐量

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了多链路千兆以太网技术,核心交换机与楼层的交换机之间(垂直方向)采用多链路快速以太网,核心交换机Core Builder 9000的数据转发率超过每秒1亿个包,而第三层交换机Core Builder 3500具有线速IP/IPX路由功能,其转发率达400万包/秒,其性能是一般路由器的10倍;网络边缘交换机也具有线速交换性能,整个网络从桌面到核心呈现10/100/1000Mbps的带宽层次,网络中不存在带宽瓶颈。

●高可靠性

核心交换机Core Builder 9000本身就是一个容错系统,不存在单点故障。网络结构也充分考虑到容错,如双核心交换机、双链路主干、双服务器连接等,网络的可用性是极高的。

●支持多种基于标准的网络智能

所有被使用的交换机均支持IEEE 802.1p和802.1Q,使得端到端的虚拟网、数据优先化处理以及组播等功能得以实现。

●先进的网络管理

所有的网络设备均支持SNMP和RMON,配合已有的3Com网管软件Transcend Enterprise Manager和RMON-2流量分析软件Transcend Traffix,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的网络管理。

●保证可扩展性和未来的升级

网络中心交换机CoreBuilder 9000以及CoreBuilder 3500和Super StackⅡSwitch 1100/3300均可提供千兆以太网模块,并在未来提供ATM模块,它们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电总网管大楼网络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千兆以太网和第三层交换技术,不仅保证目前的需要,也是为未来实现综合电信网管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方案核心:Core Builder 9000

作为本次电信总局网管综合系统解决方案核心的两台Core Builder 9000核心交换机,它们是3Com公司的旗舰产品。Core Builder 9000交换机的设计目标是应用于园区主干、企业LAN的数据中心和WAN边界,它提供了很高的核心交换容量。Core Builder 9000交换机的可扩展结构最多可支持112个OC-12c(622Mbps)ATM端口或126个千兆以太网(1000Mbps)端口。

Core Builder 9000企业级交换机在系统设计上融合了ATM、千兆以太网和多层交换等多种技术。实际上作为两种互补技术,千兆以太网和ATM共同提供了混合形式的大容量带宽,可以为多种多样的企业应用服务。本次电信总局的网管网络就需要大容量的带宽支持,而且要有很好的兼容性。

Core Builder 9000交换机具有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控制功能的组合,可以消除基于路由器的主干的性能瓶颈和拓扑局限性。另外,Core Builder 9000交换机具有高性能WAN访问和多服务信息流合并所需的特殊能力,因而可以把网络基础设施合并到一个强大结构中,从而简化了今天的过于复杂的网络,如这次方案中就涉及到了数据流和视频流的合并问题。Core Builder 9000具有的这些功能都比较充分地反应在电总这个解决方案中,而且从这个方案,我们也体会到3Com“统一网络”的独特魅力。

篇2: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后来看了一篇文章,说是system用户权限没加上的问题,我的安装目录D:MySQL5.0,一看D盘的确只有everyone,而c盘有system的读写许可。于是就安装了一次放在c:programe files里面,还真好使了。本来就准备下结论了,为了确认,卸载后又装了一遍放到c:下,然而不行。卸载后再装c:programe files也不行了。怎么弄都会在Configure那一步死掉。怎么办?

还好记得成功的那一次多生成了一个my.ini在MySQL的目录,于是在同事机器上拷贝了一个my.ini拿来修改,并单独放在一个地方作为备份。其内容如下:

#Uncomment or Add only the keys that you know how works. #Read the MySQL Manual for instructions [mysqld] basedir=d:/MySQL5.0/ #bind-address=127.0.0.1 datadir=d:/MySQL5.0/data #language=D:/usr/local/mysql/share/your language directory #slow query log#= #tmpdir#= #port=3306 #set-variable=key_buffer=16M [WinMySQLadmin] Server=d:/MySQL5.0/bin/mysqld-nt.exe user=root password= 然后在bin目录下 mysqld-nt -remove mysqld-nt -install net start mysql ok!

看来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这个my.ini

篇3: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化工企业供电普遍采用双电源供电或者另外有自备发电厂作为主要负荷电源, 其主接线如图1所示。

供电系统主接线为双馈线加母联的方式, 系统负荷在两母线段平均分配, 任何一路馈线 (进线) 及变压器能够带该两段母线负荷 (或者能够带该系统必需的重要负荷) ;或者供电系统主接线为双馈线方式, 任何一路馈线 (进线) 及变压器能够带全部负荷。

当系统中任何一路供电系统出现异常时 (如:系统出现晃电、保护动作、低电压、开关偷跳、系统联跳等) , 系统由备自投装置断开异常的供电回路, 合上备用线路开关, 恢复母线段供电。

2 该方案存在的缺陷

2.1 现象

当企业电源进线系统出现波动, 如:供电公司的变电站由于异常引起保护动作、电源切换 (如:设备故障、雷击、系统倒闸、开关偷跳等) 时, 供电将短时间中断 (即使有备自投动作, 很快恢复供电, 失压时间一般大于过流动作时间) , 将造成本母线段上400V大部分交流操作回路的交流接触器失压断开, 6k V、400V部分大型电动机 (直流操作回路) 由于低电压保护动作, 以至于导致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生产中断。即使对于企业子站 (如某个变电站) 出现供电的开关偷跳, 保护动作 (变压器差动) 等时, 也会造成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从而导致生产中断。

当企业电源由自备发电厂提供时 (最小电源系统, 与供电公司系统网断开) , 当主要供电段上主要负荷发生设备故障、雷击、开关偷跳等时, 该负荷母线段将发生电压波动, 极可能造成400V部分交流接触器失压断开, 6k V、400V等部分大型电动机 (直流操作回路) 由于低电压保护动作, 导致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电力负荷将发生快速变化, 发电厂机组容量有限, 不能满足系统稳定要求, 从而导致系统崩溃。

由于化工企业中压不接地系统, 虽然安装消弧线圈, 但是由于系统大, 系统电容电流大, 往往经常发生单相接地后, 迅速发展为多相短路, 该事故段母线电压迅速下降。此时, 即使保护迅速动作, 虽然故障切除 (400V保护一般是过流保护、热偶、熔断器保护, 动作时间较长, 一般在200m S以上, 故障切除时间长, 如果是400V出线电缆故障, 发展为多相短路, 母线电压立即下降) , 也会造成本母线段上400V大部分交流接触器由于电压波动而断开, 导致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生产中断。

化工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 往往装有大容量的整流变压器, 系统中会产生大量的谐波, 即使系统安装有谐波滤波器, 但它同时增大系统的电磁污染, 系统谐振可能性增大, 同时对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设备造成干扰, 设备故障率增加, 从而造成供电系统异常波动, 在波动的过程中, 易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 400V部分交流接触器由于电压波动而断开, 导致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生产中断。

任何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导致生产中断, 都将造成停车事故, 最低会造成原材料浪费, 生产停工, 增加运营费用, 一般损失在百万以上, 严重时很有可能造成生产安全的重大事故发生, 如:造成设备的损坏、人员的伤亡等。

2.2 原因分析

目前向化工企业供电的电网的变电站, 由于电网庞大, 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设备多, 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 往往易出现供电短时间中断现象, 电压等级越低, 出现供电短时间中断的概率越高, 对受电化工企业影响也就越大, 至电网的供电回路越少, 对化工企业影响也越大。

有些企业总降变采用母线并列合环运行, 采用该方案能有效防止系统的晃电, 提高了系统抵御电网供电波动的影响, 但是同时存在任一出线系统故障 (异常) 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 并列运行的母线上的所有出线都会产生电压波动 (晃电) 现象。而企业的各个子站一般采用双馈线加母联的运行方式。

目前化工企业一般在中压和低压系统中采用备自投切换方式, 备自投采用残压切换, 切换后母线电压很低, 同步电机会因失步、失磁、低电压保护动作而退出运行, 交流接触器会异常脱扣, 造成工艺流程的中断;由于备自投在切换过程中不判断母线残压与备用电源电压之间的相角差, 快速备自投可能会造成切换后母线电压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压差过高, 从而对设备造成冲击;切换完成后可能冲击电流、自启动电流较大而造成对上级供电电源的冲击, 造成电源异常。

目前化工企业中压系统一般为不接地系统, 虽然安装消弧线圈, 但是由于系统大, 电容电流大, 化工企业运行环境较差, 往往经常发生单相接地后, 迅速发展为多相短路。系统往往装有大容量的整流变压器, 虽然安装有谐波滤波器, 但谐波滤波器同时增大了系统的谐波、电磁污染以及系统谐振。这些化工企业的特征, 决定系统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容易诱发事故, 企业设备越陈旧, 事故发生的概率越高。

对系统中电动机而言, 当系统电压下降至70%以下时, 其出力将下降到50%以下, 将影响工艺流程的正常进行, 一般有许多设备的0.5S的低电压保护将动作, 以至于导致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生产中断。即使系统安装备自投, 备自投也准确动作, 但备自投为低压切换, 失压延时大于过流时间, 也就是说备自投动作了, 0.5S的低电压保护也已经动作了 (如同步电机已经退出运行) , 此时, 备用电源只作为保安电源了。

由于400V开关柜中大部分采用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的特性为返回电压30-70%, 在60-80m S内交流接触器就断开, 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电压波动, 就会造成交流接触器非正常分开, 从而导致工艺流程出现异常 (或流程终止) , 生产中断。

3 解决方案

3.1 方法

由于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很难快速得到提高, 目前企业仅能从增加进线回路数得以弥补, 一般不少于2路进线, 最好能够大于2路, 且有1路来至不同的变电站, 进线的电压较高为佳, 系统的稳定性也较高, 最好在一条供电线路上不同时向其他用户供电, 以免其他的用户事故影响到本企业。

化工企业中压为不接地系统, 其具有系统大, 电容电流大, 以及往往装有大容量的整流变压器, 系统的谐波大的特性, 但由于技术经济条件原因和工艺生产的要求, 不可能很快解决其特性, 系统尽可能按小系统运行, 尽量降低该系统电容电流, 消弧线圈也尽可能分开安装在各自小系统中, 既可独立运行补偿, 也可并列运行补偿, 运行方便, 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尽可能靠近整流柜消谐, 分级分段消谐, 其消谐效果比较好。

为了使切换效果更好, 建议采用速度快的进线和母联开关, 开关的分合闸时间在100m S以内。开关的分合闸速度对切换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速度越快, 快速切换的成功率越高, 切换完成后, 母线残压维持较高, 能大大降低切换后的自启动电流, 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进线一、进线二上装设线路PT, 测量进线电压的幅值、相角和频率, 切换时进行母线残压和进线电源电压之间幅值、相角以及频率的比较, 保证切换在安全区进行, 切换后母线残压维持较高且不会对用电设备和供电系统造成冲击。将馈线一低、馈线一高、馈线二低、馈线二高、母联等开关的状态信号引至装置, 装置时时监视各开关的状态, 一旦发现开关位置异常时, 发告警信号, 同时闭锁装置。

6k 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的备自投改为多功能的快速切换装置, 实现馈线一低、馈线一高、馈线二低、馈线二高、母联等多开关之间的快速切换;400V电压等级中的备自投改为同期切换控制装置, 实现多开关之间的同期切换。100m S内实现切换完成, 确保母线电压下降很少 (90%以上) , 频率下降1Hz以内, 角差30以内, 实现无扰动切换, 低电压保护不启动, 同步电机正常运行, 交流接触器不脱扣。

为了缩短装置判断区内/区外故障的时间, 建议引入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作为判据。如:为判断区外故障, 可以在进线上安装光纤差动保护,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 光纤差动保护迅速将保护动作信号传递给无扰动切换装置, 装置迅速动作完成切换;为判断区内故障, 可以在母线上安装母线电弧光保护, 当母线发生故障时, 装置将闭锁不动作, 避免在系统内部存在故障时切换而扩大事故范围。

对系统中的同步电动机而言, 其励磁调节装置应具备失步检测、失步预防、失步后的保护和再整步功能, 确保同步电机连续运转, 工艺流程连续稳定运行。当系统发生异常时或负载过重引起失步以及系统通过无扰动切换后, 通过励磁调节装置使同步电动机不中断运行。

对于400V进线的低电压保护, 为防止上级切换完成后误动, 建议解除或者将其时间整定在3S以上。

400V开关柜中的交流接触器, 建议采用直流操作系统或者给采用交流操作系统的交流接触器的重要回路安装延时节能模块, 实现当电压下降或消失时延时脱扣, 延时脱扣时间可以整定, 在开关正常分合闸时不延时, 不影响正常操作。同时能够降低交流接触器运行噪音以及节能80%以上。

3.2 原理

图2、图3所示为一典型的母线电压衰减特性和可能的切换位置。整个母线电压衰减特性可以有快速切换、首次同相切换、残压切换、长延时切换四个时间窗口 (即四次切换机会) , 首次同相切换作为快速切换的后备;残压切换作为快速切换、首次同相切换的远后备;长延时切换作为快速切换、首次同相切换、残压切换的总后备。因而, 切换可靠性极高, 安全性极高。在故障时为使断电时间最短, 快速切换是最优的切换方式。

快速切换和首次同相切换, 装置需判断母线残压和备用电源电压之间的幅差、角差和频差, 保证切换在安全区完成, 切换完成后, 母线电压维持较高, 而母线残压和备用电源电压之间的压差△U较小, 对设备的冲击在设备的承受范围内。

图4、图5为快速切换和首次同相切换过程的波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维持很高, 冲击电流很小, 几乎不存在电机成组自启动问题。

1.母线电压;2.主馈线电流;3.备用馈线电流;4.触发时间间隔;5.无电流时间

1.母线电压;2.备用馈线和母线电压间的差压;3.主馈线电流;4.备用馈线电流;5.切换时间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 快切装置迅速判断是母线及以下故障, 装置等待故障切除, 防止故障未能切除, 带故障切换至正常母线, 拖垮整个系统, 当然, 系统切除故障过程中电压可能下降, 但由于400V的交流接触器采用直流操作系统或者采用交流操作系统加装延时节能模块, 其他为直流操作回路, 系统切除故障后, 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生产不受任何影响。快切装置迅速判断是母线以上故障 (包含开关偷跳, 上级主保护动作) , 将启动快切切换到备用电源, 一般在100m S以内切换结束, 系统电压几乎没有变化, 冲击电流非常小, 系统真正实现无扰动切换, 生产将顺利进行。

当电源系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波动 (晃电) 时, 如:供电公司的变电站由于异常引起的保护动作、电源切换 (如:设备故障、雷击、系统倒闸、开关偷跳等) , 即供电将短时间中断, 快切装置低压启动实现快切切换, 母线残压保持较高值, 冲击电流小, 同时设备是安全的, 由于速度快, 在0.5S低电压保护动作前, 母线电压已经恢复, 即低电压保护不会动作, 同时400V的交流接触器采用直流操作系统或者采用交流操作系统加装延时节能模块, 即使电压下降也不会失压脱扣, 因而, 系统将实现无扰动切换。如果400V或6k V馈线发生故障, 即使切除时间较长, 由于400V的交流接触器采用直流操作系统或者采用交流操作系统加装延时节能模块, 即使电压下降也不会失压脱扣, 系统的工艺流程都将正常进行, 生产顺利进行。

3.3 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扰动切换装置应能自动识别系统运行方式 (双馈线方式或者双馈线加母联运行方式) , 并根据运行方式自动选择正确的切换逻辑进行切换。

为防止事故切换时出现合环, 造成事故范围扩大, 无扰动切换装置应具备在事故启动时以串联方式完成切换功能;而在正常情况下人工启动切换时, 为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避免扰动, 装置应具备以并联和同时方式切换的功能。

无扰动切换装置在整个系统两路电源同时波动时, 不能完全闭锁, 而应该对比两进线电压波形, 确认一路发生故障时才启动装置进行切换;当系统中谐波大时, 通过软件、硬件处理将准确得到真实数据确保装置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当母线段上有自备发电机时, 如果正常供需能够平衡, 而上级供电网络较远, 对侧开关断开而不易发现 (最小电源系统, 与供电公司系统网断开) , 当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 自备发电机因不能快速调节, 而不能满足系统稳定性要求, 从而导致系统崩溃。要求自动装置能够自动识别与上级系统的联络状态, 根据不同状态, 自动给出报警、手动带发电机切换、事故跳机切换等方式。

当整个供电系统存在多个电压等级时, 不同电压等级的切换装置需要有级差配合, 即自动装置选择性。同时需要考虑与继电保护相配合, 尽量缩短装置判断时间, 有利于级差配合。

另外, 从判据的可靠性看, 由于中压系统采用的保护CT一般为P级, 在母线短路故障时, 其已经处于严重饱和, 由于电磁的暂态特性, 此时电流的幅值、相角已经严重畸变, 若用此时的电流方向作为故障区间的判据, 准确率低, 其风险相当高, 如果把区内故障判断为区外故障, 切换后整个系统将崩溃。建议采用母线电弧光保护系统。

3.4 实施

当系统安装设备后, 还需要配合适的定值, 保证切换的快速性、选择性、可靠性、灵敏性。同时切换装置需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正常倒闸时大大简化操作。

篇4: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词:支付系统 业务服务系统

1、引言

支付清算系统的业务数据主要包括现在运行的支付系统业务数据和已经停止使用的电子联行系统业务数据。支付清算系统的业务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有价值的经济信息。目前,受限于软件和硬件环境,支付清算系统提供的对此类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够对业务发展的分析、决策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电子联行系统在运行十多年后,现已全部切换到现代化支付系统,电子联行系统中的海量历史数据和现代化支付每日运行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需要进行全面的查询和分析,因此,建设对支付清算系统业务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的系统就十分必要。

支付系统业务服务中心系统主要针对电子联行系统的历史数据和支付系统业务数据,提供查询、分析、统计等,并有机的整合,并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和用户接口。

2、支付系统业务服务中心系统的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架构,系统分为数据仓库存储,WEB SERVER,和前端业务展现几部分。业务数据源包括支付系统大额/小额系统,电子联行系统。数据存储采用IBM DB2的相关产品及技术。WEB应用服务器采用高档PC Server,安装WebSpher前端采用普通Windows终端。

3、支付系统业务服务中心系统的模块设计

支付系统业务服务中心系统划分以下几个模块:

1.ETL模块:ETL完成从各类源数据的转换,清洗,整合和统计的功能。

2.数据模型:根据业务需求和现有数据特点,建立数据模型,通过ETL的转换程序完成源始数据到数据模型的转换。数据模型为星型模型,事实表的维度处理及维表的处理在转换过程中完成。针对业务需求中不同的主题,以数据模型为基础,建立cube,生成物化表。

3.BI应用平台:用户访问系统的门户,以下简称Portal,采用J2EE的struts架构,完成用户登录,权限管理、菜单管理等功能。

4.前端展现:通过开发JSP应用,将Alphablox开发应用嵌入到Jsp页面,和portal一起整合为一个EJB应用,集成到web应用平台中。通过WebServer 的Web服务访问Portal,驱动菜单并执行相应的业务功能。

3.1 ETL设计

ETL分为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装载,数据统计及ETL后处理过程,目标是将源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转入到目标数据库中,满足业务处理的需要。

本系统的ETL过程面对的大批量业务数据的应用,数据量大,为保证ETL的效率和便于维护,ETL主要通过脚本程序和部分C程序实现。C程序主要完成数据转换处理,脚本程序将SHELL脚本、AWK脚本、SQL脚本和DB2的数据处理工具结合,完成数据装载和ETL后处理功能。

系统通过装入批次管理的功能,可以实现整批业务数据的回退处理。

3.2 数据模型设计

针对数据仓库的BI应用,数据模型是为了完成不同主题的应用需求而设计,在本系统中,由于面对的是海量的业务数据,在数据模型设计中,要兼顾效率和数据存储。在满足应用的前提下,数据的粒度不能过细而导致业务数据内容收敛度过低,影响业务应用的效率,耗费数据存储空间。

系统中设计的模型一般是星型模型。

在模型设计中,有可能对多个应用共用一个数据模型,也可能是独立的数据模型,主要针对应用的复杂度确定。

在本系统中,数据模型的设计工具是CA ERWin建模工具。在模型的具体实现上,以DB2 Cube Views为实现工具。

3.3 BI平台设计

业务服务中心系统采用B/S架构采用J2EE的SSH2框架技术,用户及菜单及控制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储,通过JNDI数据源联接并访问系统数据,Portal功能和业务系统逻辑上相对独立。Portal大部分功能通过的配置完成,为系统开发提供方便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4前端展现设计

前端展现设计包括三部分:1.菜单设计 2.用户交互界面设计 3.业务逻辑设计 4.业务展现设计

1.菜单设计

通过BI平台的菜单管理功能实现,分为业务查询,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多个子菜单。各子菜单通过树型结构实现,通过点击相应的菜单项进行

2.用户交互界面设计

结合JSP和html,JavaScript技术,完成用户交互界面设计,界面要求风格统计,方便用户理解和操作。

3.业务逻辑设计

按照业务逻辑和用户交互的输入内容,组织业务逻辑,调用业务展现功能。

4.业务展现设计

前端的业务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主要功能使用IBM AlphaBlox报表工具开发,结合JSP,Struts和 AlphaBlox的内置Blox標签完成,和BI平台整合,通过BI平台的菜单驱动。

4、展望

业务服务中心系统最重要的是数据,核心是如何安全、有效、以可容忍的速度进行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现有生产系统十多年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的处理要审慎,确保历史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系统投产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系统结构优化,为软件改造提供良好环境,满足总中心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统计查询、分析需求。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创新,让业务服务中心系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布克,蒙森-哈斐尔著,莫映译. Enterprise JavaBeans3.0中文版(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6-18.

[2]朱俊成,李有军,王俊伟.J2EE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50.

[3]黎活明. JAVA编程入门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2-140.

[4]牛庄新.循序渐进DB2-DBA系统管理、运维与应用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0-300.

篇5:网管系统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义利达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YILIDA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二〇一三年四月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资料版本 YLD-XYMJ-2013-4-9/V1.0 出版状态 标 准

日 期 2013年4月9日

义利达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在没有得到本公司书面许可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软件等)的部分或全部,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资料和出版物)进行传播。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内容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Copyright © by Hainan YiLiDa High Tech.Develop.Co.,Ltd.All rights reserved.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electronic,mechanical, micro-copying,photocopying,recording or otherwise)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Hainan YiLiDa High Tech.Develop.Co.,Ltd.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西奥中心B座1301室 电 话:010-51203886 传 真:010-51203887

网 址:

munication System)系统等。HIS系统侧重于管理和收费,同时提供与专业系统数据交互的接口。LIS和PACS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信息系统,侧重在与医疗设备的通讯,完成检验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存储、统计、分析等功能。由于HIS系统开发商一般不自行开发LIS和PACS系统,医院通常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发并实施LIS和PACS 系统。医院和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商(HIS系统、LIS系统和PACS系统开发商)应对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引起足够重视。

下面着重讨论LIS系统与HIS系统数据交互的实现方案,同时探讨在HIS系统和LIS系统实施过程中,医院、HIS系统开发商、LIS系统开发商如何协调与合作。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2.LIS及HIS定义

在具体讨论前,对与HIS和LIS系统共同相关的一些概念及功能作简要说明。

1、检验医嘱 是指医生为治疗病人疾病开具的、要求病人做的检验项目,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两对半、糖耐量等,可以是单个项目,也可是组合项目,检验医嘱由医生书写在病人病历本中。

2、电子检验医嘱 是指为了实现对病人的收费,护士通过计算机系统录入病历中的检验医嘱,从而形成的、按照收费单位规范了的、存放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化的检验医嘱。比如病历本中检验医嘱写成是“肝功加血糖”,电子化后是两条电子医嘱“肝功”和“血糖”。

3、检验申请单 是指医生书写开立的、护士做为凭借采样的、最后提供给检验技师进行检验操作时使用的凭单。检验申请单上有一个唯一的流水号。它包含病人信息和该病人要做的检验项目信息。

4、电子检验申请单 是指存放在LIS或HIS系统中的检验申请单。它的形成有多种方式:A)由LIS系统单独完成:由护士或检验科将检验申请单录入LIS系统中;B)由HIS单独系统完成,由护士将检验医嘱录入HIS系统中,然后H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将电子检验医嘱自动(允许人工调整)变换成电子检验申请单,或者由护士将检验申请单录入HIS系统中;C)由LIS系统和HIS系统协同完成,首先由护士将检验医嘱录入HIS系统中,然后L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将HIS系统中的电子检验医嘱自动(允许人工调整)变换成电子检验申请单。

5、电子医嘱与电子申请单的关系 它们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条或多条电子检验医嘱对应一张电子检验申请单,比如上面的两条电子医嘱“肝功”和“血糖”对应一张电子申请单,但是存在少数例外的情况,比如电子检验医嘱“糖耐量检查”对应三到五电子检验申请单。基于这样的原因,在由电子检验医嘱转换为电子检验申请单过程中,除了依*设定的转换规则外还需要人工调整,这样才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6、检验样本 是指由护士采集提供给检验科检验使用的病人样品,比如血、尿、便、脑脊液等,一个样本对应一张检验申请单,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7、检验报告 是指验科室接受检验申请、完成样本检验、审核结果后,向 2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临床科室发布的、包含检验结果的书面报告。

8、电子检验报告 是指存放在计算机系统的检验报告,可以方便地查询出来供阅读、打印等。

9、检验收费 是指向病人收取检验的费用。检验收费是按照检验医嘱来计算收取的,如果医院拥有HIS系统,HIS系统根据电子检验医嘱来计算收费的。HIS系统何时开始收费一般有三种情况:A)检验医嘱电子化后,立即收费;B)检验科收到检验申请单或电子检验申请后收费;C)检验科向临床科室发布检验报告或电子检验报告后才收费。

10、病人信息 是指病人的自然属性,比如病案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存放在HIS系统中,一般通过病案号取得其它信息。

11、医嘱接口 是指为实现HIS系统与LIS系统数据交互,HIS和LIS厂商互相为对方提供的程序、数据库和相关文档。它是由医院、HIS系统和LIS系统三方协商确定的结果,三方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3.LIS与HIS接口方案

3.1 接口方案一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HIS系统录入检验医嘱,检验医嘱被电子化并存于HIS系统; 2)护士按照医生开立的检验申请单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病历号、日期、执行单位等信息,LIS系统利用这些特征信息,从HIS系统中读取相关的电子检验医嘱并显示,检验科将当前检验申请单中的检验项目与显示的电子检验医嘱进行逐一比较核对,确认无误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不是理想的,因为检验科从病房读取到是电子检验医嘱而不是它想要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它必须通过认真的人工比对工作把电子检验医嘱转换为电子检验申请单,而比对工作本来应该是由病房完成的。比对工作是烦琐的、容易出错的、一致性差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不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的,而是依*个人的责任心保证的,出现问题不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需要编制电子检验报告查询程序;

3)LIS系统厂商针对不同HIS系统做不同的接口程序,由于操作流程不合理,接口程序必须处理各种不规范的操作细节,甚至无法克服某些存在的问题;

4)实施过程中,部门间协调难度大,程序调试周期长; 5)维护过程中,LIS系统和HIS系统要加强协调; 6)这个方案在北医三院已经实现,但是用户要求改变。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3.2 接口方案二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HIS系统录入检验医嘱,检验医嘱被电子化并存于HIS系统; 2)护士使用HIS系统打印检验申请单并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检验申请单不是医生书写的,是由HIS系统按照设定的规则把电子检验医嘱转换形成,转换过程允许护士调整,它拥有一个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表示;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器,LIS系统利用流水号,从H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并显示,检验科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理想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出现问题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需要编制电子检验医嘱到电子检验申请单的转换程序和电子检验报告的查询程序;

3)LIS系统厂商要针对不同HIS系统做不同的接口程序,由于操作流程合理,不会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目前没有医院实现,但是北医三院已经批准同意采用该方案。

3.3 接口方案三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HIS系统录入检验医嘱,检验医嘱被电子化并存于HIS系统;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2)护士使用LIS系统打印检验申请单并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检验申请单不是医生书写的,是由LIS系统从HIS系统读取电子检验医嘱,并按照设定的规则转换形成,转换过程允许护士调整,它拥有一个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表示;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器,LIS系统利用流水号,从L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并显示,检验科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理想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出现问题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几乎不变动;

3)LIS系统厂商要针对不同HIS系统做不同的接口程序,由于操作流程合理,不会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目前没有医院实现。

3.4 接口方案四

工作流程:

1)护士使用LIS系统的护士站程序录入检验申请单,检验申请单被电子化并存于LIS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求护士录入检验医嘱;

2)护士使用LIS系统的护士站程序打印检验申请单并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检验申请单不是医生书写的,是由LIS系统打印输出,它拥有一个唯一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表示;

3)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上的流水号,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器,LIS系统利用流水号,从LIS系统中读取对应的电子检验申请单并显示,检验科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检验收费的明细记录是由LIS系统发送给HIS系统;

4)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5)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最理想的,堵漏费问题的解决是依*合理的操作流程保证的,出现问题容易确定责任;

2)HIS系统厂商几乎不变动;

3)LIS系统厂商完成所有与检验相关的工作;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浙江省杭州市邵逸夫医院实现。

3.5 接口方案五

工作流程:

1)护士按照医生开立的检验申请单采样,然后将检验申请单及其唯一对应的样本送至检验科。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求护士录入检验医嘱或检验申请单;

2)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录入检验申请单,确认后通知HIS系统进行检验收费。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科不需要做比对工作,检验收费的明细记录是由LIS系统发送给HIS系统;

3)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

4)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发布检验报告,如果需要同时将电子检验报告返回HIS系统。

评价:

1)医院获得的业务流程是比较理想的,并且可操作性很强; 2)HIS系统厂商变动不大; 3)LIS系统厂商变动不大; L

LIS系统与HIS系统接口解决方案

义利达版权所有

4)实施相对容易; 5)维护相对容易;

6)这个方案在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铁路总院、长春市白求恩医大一院、吉林市化工医院等许多医院实现。

其它:

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HIS和LIS系统、不同医院业务流程,也有其它一些数据交互方案,但基本上与以上方案类同。

具体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有多种处理办法。如HIS及LIS系统厂商共同设计中间数据库,通过中间数据库与对方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也可以向对方公开数据库信息,允许对方读取相关信息,必要时允许对方将信息写入自身数据库中。

实 施

医院在实施HIS或LIS系统时要考虑到两个系统的数据交换。无论是先上哪个系统,还是同时上,都应该在洽谈合同时明确接口方案和相应的开发费,避免日后在开发医嘱接口时出现配合等方面的问题。医嘱接口需要医院、HIS及LIS厂商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一般情况下,无论HIS或LIS厂商都需要对各自系统做必要的功能修改,必要时共同设计信息交换的数据库结构等。为开发医嘱系统,双方均存在一定的开发工作量,单独一方很难完成医嘱接口。

如果先上其中一个系统,后上另一系统,医院应召集HIS及LIS厂商,共同商讨医嘱接口的开发细节,并确定双方的业务要求、实施进度、开发费用等,建议三方共同签署接口实施备忘录。

篇6:智慧工地:系统解决方案

前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在建筑领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二研究所和海康威视联手采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在建设工程安全质量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在技术上又称为“传感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就物联网技术而言,其本身是一项信息技术,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就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其也将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引入新理念,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传统的施工监测、易受人为影响且效率低下。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进而构建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并最终达到创造智能城市的目标。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

背景介绍

针对目前安全监管和防范手段相对落后,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核心业务的现状,利用信息化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智能化”监管。

通过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提高企业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处理的速度。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各业务管理部门,围绕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以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手段,将科技技术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成立综合性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实现体制创新,能够统一处置生产安全领域的各类事件。

系统设计

系统将构建覆盖政府、企业、工程现场三级联动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平台。按照权限设置,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建设委员会、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区质量安全监督分站、企业、监理部门等共享资源,可以查看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信息。

系统组成:

物联网应用架构图

系统建设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层组成。将移动执法终端、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作业产生的动态情况、工地周围的视频数据、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信息及时上传给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同时结合工地可视化远程管理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实时监测系统等系统对工地监测信息的采集,实现工地的实时监督管理,最终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科学管理水平。

系统特点:

1、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的政府可视化智能工地监管平台,预留多系统接口,系统可逐步升级;

2、多系统接入:多子系统对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关键要素进行智能感知和云计算接入;

3、管理流程再造:数据共享融合,可为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监管决策支撑;

4、项目监管为中心项目从开工到竣工被纳入系统实时监控,通过实时现场安全安全质量监控数据结合传统的监管模式,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典型案例: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

工地可视化远程管理系统

背景介绍

在工地分布广泛、现场环境恶劣的建筑行业,确保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及工地的建筑材料、设备等财产安全是施工单位管理者关心的头等大事。建筑工地属于环境复杂,人员复杂的区域。考虑到工程监督、项目进度、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一套有效的视频监控系统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者可以了解到现场的施工进度,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的生产操作过程,可以远程监控现场材料的安全。由此实现项目的远程监管,强化总部对前端的支撑服务。这是科学技术助力建筑行业管理创新的典型应用。

系统设计

工地可视化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工地现场的远程预览、远程云控制球机转动、远程接收现场报警、远程与现场进行语音对话指挥等功能。采用政府部门、企业、施工现场三级联动架构,有效实现视频数据共享,并提供建筑公司管理系统对接接口,方便进行二次开发。通过企业平台,可以促使企业更好地对工地进行安全质量监管,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同时可以方便企业进行自我监管,实时掌握工地现场信息,减少管理成本。

系统组成(图片更改,差不多这个效果,请以visio原图修改排版)

如图所示,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前端施工现场、传输网络、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配置视频综合平台解码设备,建设液晶拼接大屏幕电视墙,实现对前端视频信号的实时查看和突发事件的指挥、控制、调度。

功能描述

工地前端系统:负责现场图像采集、录像存储、报警接收和发送、传感器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

传输网络:工地和监控中心之间专线和互联网两种方式可选;工地现场使用网桥AP无线传输。监控中心:系统的核心所在,是执行日常监控、系统管理、应急指挥的场所。

系统特点

综合监控,全面集成高清监控,提升价值

易于扩展,复用便捷

专业软件,管控一体 典型案例: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第二工程公司 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伟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介绍

塔式起重机已经成为建筑工地必不可少的大型施工机械之一,但同时塔吊安全事故也屡屡发生,虽然各地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加大监管力度,但由于监管手段的单一和监管人力物力的不足,超载违章作业现象严重。据调查,85%塔式起重机使用环节普遍存在的超载和违章作业等现象,导致塔式起重机事故的直接原因。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频发已经是建筑业久治不愈的顽疾。塔式起重机安全监管平台主要提供给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施工企业、项目部、监理单位和塔吊产权单位,塔吊租赁公司等各方主体使用,主要实现多方主体单位的塔吊远程监督与管理。

系统设计

中电海康自主研发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高效率地完整实现建筑塔机单机运行和群塔干涉作业防碰撞的实时监控与声光预警报警功能,并在报警的同时自动中止塔机危险动作。

在对塔机实现现场安全监控、运行记录和声光报警的同时,通过远程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实现实时动态的远程监控、远程报警和远程告知,使得塔机安全监控成为开放的实时动态监控。从技术手段上保障了对塔机使用过程和行为的及时监管,切实防范、管控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了塔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同时,系统平台可实现工地级、企业级、区域(省市)级三级网络化、信息化远程安全监督与实时管理。

系统组成

在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中,前置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采集塔机的风速、载荷、回转、幅度和高度信息,控制器根据实时采集的信息做出安全报警和规避危险的措施,同时把相关的安全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塔机的监管部门可通过客户端查看到网络中每个塔机的运行情况。塔机与塔机之间采用WSN进行实时通信,解决群塔间相互碰撞的问题。

前置系统组成图

功能描述

(1)塔吊实时监控(2)塔吊运行故障分析(3)塔吊统计报表(4)系统管理

系统特点

避免误操作和超载

为机械设备维护人员提供科学依据

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

为事故处理提供有效证据 典型案例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塔吊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及前置系统 金华市建设委员会塔吊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及前置系统

建设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介绍

建设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实时监测包括对建筑工地环境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应力应变,地基监测,基坑支护等数据的监测。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是人工现场监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较低,不能集中管理,尤其在恶劣的环境下人员工作效率低,监测效果差。

系统设计

建设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实时监测是在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监测仪器对关键部位各项控制指标进行监测,并在监测值接近控制值时发出报警,用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可用于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合理。基于传感网的建设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实时监测系统,改变传统的周期性、人工监测方式,将新兴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监测领域,设计出智能化、信息化的监测系统,为建设工程结构安全施工的实时监测提供有效、便捷的方式。本系统将各类监测点的信息汇集到统一的监控平台,实现各个监测点的信息共享,实现对整个用户单位管辖范围内所有建筑工地统一管理。

建设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实时监测系统是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传感网应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管理软件、WSN协调器、WSN路由器、WSN采集器以及各类测量传感器组成。

功能描述

本系统采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将分布式布置的各个监测点信息汇总后,由WSN协调器通过以太或者移动网络(3G/GPRS)上传到监控中心管理软件。监控中心管理软件可以对各个监测点信息实现共享,实时分析监测点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报价阀值产生报警。根据用户需求,报警方式可以采用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方式。此外,本系统提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GIS服务,并将各个监测点的位置及状态与GIS结合,为用户提供直观、现象的展示服务。

系统特点

采用新兴无线传感网技术设计,具备全面感知、网络传输以及智能分析处理等特点,是典型物联网应用;

基于自主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设计,具备自组网、自组织、自维护功能;

支持多种传输方式,具有工作频段灵活,可扩展性好,鲁棒性强,网络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等特点;

为用户提供友好的Web界面,直观显示无线传感网网络拓扑结构、施工工地地理位置、各个监测点实时数据等信息;

系统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各个监测点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分析,原始数据采集和处理完全不用人工参与,避免人为因素操作造成错误分析;

采用分布式采集方式,将数据采集单元分散布置在靠近传感器的地方,减少模拟量的传输距离,提高了系统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系统为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提供多种报警方式,包括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

典型案例 钱江新城中信银行 新建杭州火车东站 杭州市万象城二期工程 福建地铁则徐站 宁波地铁天一站

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管理系统

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混凝土搅拌车数量有很大增长,但是其超速、超载等原因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也给企业造成损失,严重影响了和谐城市建设的进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2研究所经过多年研发与实践运行经验,研发的以卫星定位系统为基础,集通讯控制、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管理等一体的智能混凝土搅拌车监控管理系统必将大大改善目前的混凝土搅拌车管理难题,严防混凝土搅拌车超载、限制行车速度、保证行车安全,加强对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管力度,使得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更加规范、安全、有序。

系统设计

系统是按照先进、可靠、长远发展的要求进行设计,充分体现模块化系统集成的设计思想。满足无线和有线报警联动的功能要求,同时考虑系统增值服务的发展空间,力争实现一个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超载超速监控系统。整个系统由管理中心、数据采集端、远程监控终端等组成,包括超载监控子系统、超速监控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执法联动子系统等。

系统组成

混凝土搅拌车监控管理系统主要有4部分组成:超载监控子系统、超速监控子系统、管理中心子系统和报警联动子系统。

超载监控子系统:从搅拌站工控系统采集混凝土搅拌车的运载土方量,并上报到管理中心。超速监控子系统:实时采集GPS信息等,并判断该混凝土搅拌车是否超速、位置是否正常,同时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管理中心。

综合管理子系统:系统核心所在,部署超载超速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模块、管理服务模块Web服务模块等。

执法联动子系统:系统的报警处理模块。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响应的报警联动选项。功能描述

地理位置信息显示

实时采集装载数据 车辆实时位置定位 实时采集超速信息 报警联动

形式多样的统计报表 系统特点

先进性:大力采用3G移动通信、GPS、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一系列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

实用性:坚持实用性为主的原则,避免使用不成熟、过分超前的技术和产品。

可靠性:从系统设计理念到系统架构的设计,再到产品选型,都持续秉承系统可靠性原则。

安全性:在构建系统时,使用中电五十二所关于系统安全的多年来的设计思想,全面实现系统防入侵、数据防泄漏。

开放性: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

易管理性、易维护性。典型案例:

杭州市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管理系统

案例: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图一)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第二工程公司 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伟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图二)杭州市塔吊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图三)福建地铁则徐站 宁波地铁天一站

新建杭州火车东站(图四)杭州市万象城二期工程

杭州市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管理系统(图五)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上一篇:管沟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下一篇:聪明伶俐的小羊的中国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