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

2024-05-14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精选8篇)

篇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

(一)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1、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调查。

2、组织辖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领域(副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规定项目健康检查,并将相关资料(体检表、一寸照片二张)报县卫生局确定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机构办理健康证,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组织上述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培训,并办理卫生法规、知识培训合格证。

3、在市、县机构改革未完成前,继续履行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职责,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进行许可审查、现场监督。对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根据违法事实、职责权限依法查处或固定证据报县卫生监督机构立案查处。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1、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报告,及时联系具有合法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检查、鉴定。

2、掌握辖区内职业健康危害单位基本情况,每季度对职业健康危害单位进行一次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开展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完善健康档案。

3、协助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对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4、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

(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1、不定期对辖区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和学校自备供水单位进行巡查,发现水质异常变化情况和群众举报投诉时及时报告并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处理;

2、督促供水单位每年定期对制、管水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协助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开展供、管水人员卫生知识及业务知识培训。

3、每季度定期对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制水工艺流程是否规范、混凝剂和消毒剂索证及投加是否规范,常规检验开展情况及记录),并填写卫生监督报告卡。

4、每两月督促供水单位主动与县疾控中心或取得相应试验室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联系,进行一次水质抽样送检。

(四)学校卫生服务

1、每学期开学时和在校期间定期对辖区内所有学校传染病防控(预案、晨检午检实施及记录、因病缺课记录、学生健康档案)、饮用水卫生(自来水、饮用水索证及水质卫生现状)、托幼机构保健(一人一巾一杯、洗手消毒设施、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幼师健康证明及幼儿健康档案)、教学设施(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及学生生活设施(寝室人均面积、水冲式厕所、洗手设施)以及学生食堂食品安全情况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做好监督检查笔录及监督意见书,填写经常性监督报告卡,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县卫生监督部门。

2、指导学校定期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课程表、教材教案);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3、协助开展对学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如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应及时固定证据并报告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立案查处。

(五)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1、建立辖区内个体诊所、村卫生室设置、人员等基本情况一览表和被监管单位医疗废弃物处置、传染病报告基本情况统计表。

2、每季度对辖区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的医疗废弃物处置和传染病报告等进行监督检查;经常对辖区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机构报告(每月提供可立案处罚非法行医信息不低于1件);对非法行医流动摊点给予现场处罚每月不低于2件;每季度组织个体诊所、村卫生室进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消毒技术规范及医疗废弃物处置等专业知识培训。

(六)公共场所卫生服务监督管理

1、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要求,建立辖区公共场所被监督单位登记一览表;每月定期开展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对被监督对象填报《公共场所被监督单位报告卡》;

2、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对辖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办理健康证明,协助县卫生监督机构组织从业人员培训相关法律和卫生知识。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公共场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3、督促辖区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依法申报办理卫生许可证,协助县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审查,按要求规范填写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

4、督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落实禁烟措施,在大堂、包间张贴禁烟标识牌,教育业主和服务人员主动劝诫消费者为了自己和他人健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协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确定基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协管员,报政府法制办认定后,明确其协管员身份,办理相应的行政执法证件,明确职权范围,提供工作经费,健全卫生监督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要采用在乡镇、社区设派出机构或派出人员等多种方式,提高卫生监督协管覆盖率;利用会议、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的指导、培训并参与业务工作考核评估。

(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有关工作制度,配备专(兼)人员负责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明确责任分工。

(四)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履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职能,及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

五、考核指标

(一)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

注:报告事件或线索包括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

(二)协助开展的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地巡查次数每季度至少一次。

(三)业务工作具体考核内容以《南江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绩效考核细则》为准。

六、附件

1.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登记报告表 2.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

3.南江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绩效考核细则

篇2: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

卫生监督协管案件交接制度

一、卫生监督协管案件交接即卫生监督协管员在责任区域内落实案件处理,全程跟踪,协助办案。

二、卫生监督协管员在日常检查或受理的投诉举报线索经调查核实后,对确实存在较重违法行为的要及时向县卫生监督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做好案转交和处理工作。

三、案件转交前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相关证据资料,转交案件时要填写《案件转交单》,转交单上要注明违法单位、地址、负责人、电话、经营项目及主要违法事实,并填写协管员和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处理意见。

四、相关证据材料和转交单一起交县卫生监督所相关科,县卫生监督所相关经办人要签字受理。

五、县卫生监督所在查处该案件时卫生监督协管员要协助卫生监督员查处。

六、县卫生监督所查处完毕后,将查处结果告知卫生监督协管室,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将查处结果登记、归档。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

卫生监督协管档案管理是指对卫生监督协管本底资料、监督检查情况、群众投诉举报记录、工作记录和相关文件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管。

一、卫生监督协管档案资料应按上级文件、计划总结、会议记录、投诉举报、转交案件、宣传培训、报表、被监督单位本底资料、行政相对人监督档案等项目进行分类,并装订成册。

二、档案分类及内容:

1、上级文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下发的文件。

2、计划总结:卫生监督协管室工作计划、总结、情况汇报、检查安排、其他专项工作小结及图片资料等。

3、会议记录:卫生监督协管室召开或参加各类工作会议应留有记录。

4、投诉举报: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和查处结果记录。

5、转交案件:卫生监督协管员向县卫生监督所转交案件的交接文字性材料以及处理结果。

6、宣传培训:卫生监督协管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的计划、总结、宣传资料、工作记录及图片影像资料;卫生监督协管参加县卫生监督所组织的培训活动课件、学习笔记;卫生监督协管对卫生监督信息员开展培训活动的培训计划、通知、课件、签到册、试卷及图片资料。

7、报表:每年报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信息汇总表的存档。

8、被监督单位本底资料:卫生监督协管辖区单位名册。

9、行政相对人监督档案:按照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餐饮单位、供水单位和医疗机构进行划分,并做到一户一档。每户行政相对人监督档案中应包含:被监管单位的名称、地址、负责人、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和卫生监督协管现场检查记录、卫生监督意见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卫生监督协管学习培训制度

一、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要接受县卫生监督所的业务培训,培训由县卫生局统一组织,县卫生监督所具体实施。对已配备的卫生监督协管员实行岗前集中培训和在职培训,内容涉及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标准规范和廉政教育。岗前集中培训的教学时间不得少于20个学时,在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个学时。

二、卫生监督协管员负责督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卫生监督信息员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并定期对其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卫生监督信息员培训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织,卫生监督协管室具体实施,每个卫生监督信息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个学时。

卫生监督协管投诉接待制度

群众投诉举报主包括电话投诉、信函举报、网络投诉及群众来访等形式,是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卫生监督协管室要指定专人负责受投诉举报的受理、登记、调查和回复工作。

一、群众投诉举报受理登记

1、卫生监督协管室要对外公布投诉举报受理电话、信箱或网址,并准确地记录投诉举报信息。

2、对群众投诉举报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造册登记。

3、来信、来电或来访人员咨询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3、要保护投诉举报人相关私人信息,未征得投诉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举报人姓名、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

二、群众投诉举报处理

1、卫生监督协管受理的投诉举报线索在调查核实后,对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要及时向县卫生监督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做好处理工作,查处结果要记录留存并答复投诉人,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2、群众投诉举报违法事实较轻的,卫生监督协管员要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并予以答复。

3、违法事实较重的要在1个工作日内上报县卫生监督所,并协助卫生监督员查处。县卫生监督所查处完毕后,将查处结果告知卫生监督协管室,卫生监督协管员应将查处结果登记、归档,并告知投诉人。

4、每年年底要对群众举报投诉所涉及的领域、问题和处理经验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为今后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重点提供参考。

卫生监督协管员廉洁自律规定

一、认真履行卫生监督协管员各项职责。

二、在开展卫生监督时必须按要求着卫生执法服装。

三、在实施卫生监督时,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程序合法。

四、遵守职业道德,严禁弄虚作假、玩忽职守。

五、坚持办事程序公开、执法人员姓名公开、监督结果公开、举报电话公开。

六、上班时间不饮酒,严禁着监督制服在公共场所饮酒、娱乐。

七、不准以权谋私,收受被监督对象钱物。

八、不准利用职权借故刁难,拖延或设置障碍。

九、不准借执行公务之便吃、拿、卡、要,不准接受可能影响执法公正的招待和宴请。

十、不准在卫生监督时购买被监督对象的产品。

十一、不准向被监督对象推销产品或建立经济关系。

十二、不得擅自行使行政处罚权。

十三、不得擅自行使行政强制措施,扣留、收缴、销毁相关产品。

卫生监督协管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

一、为加强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助理卫生监督协管员的积极性,营造公平、有序、和谐的人才竞争环境,结合卫生监督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三、卫生监督协管员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半考核、考核及专项考核四种。

四、考核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以工作实绩考核为重点。

五、卫生监督协管员日常考核由所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必须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工作情况如实记载。

六、县卫生监督协管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评。具体内容以《五河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绩效考核细则》为主。

七、卫生监督协管员考核以卫生监督管理效果为主,同时考核履行职责情况。

八、考核结果分为A优秀(90-100分)、B合格(80-89分)、C基本合格(70-79分)、D不合格(69分以下)四个类别。考核结果应作为对协管人员续聘、解聘、奖惩等的重要依据。

九、评优的比例一般控制在总人数的10%。对考核为不合格的进行离职培训,对连续两年考核确定为不合格予以解聘。

十、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于收到考核结果一周内向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书面报告申诉。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上报考核领导小组审定,审定结果通知当事人。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具体承担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二、协管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

三、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设置卫生监督协管室,其工作地点悬挂“卫生监督协管室”牌子,设专职卫生监督协管员至少1人,由县卫生局从现有在册在岗人员中聘用,乡镇卫生院自村卫生室中聘任卫生监督信息员。

四、卫生监督协管具体职责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

1、及时掌握协管范围内职业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供水单位及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建立底册和管理档案,做到一户一档。

2、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协助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培训。

3、实施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督促行政相对人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开展执业活动,并制作检查笔录。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督促整改,对拒不整改的或违法情节较重的,及时上报县卫生监督局,并配合调查取证。

4、在工作中对村医上报的公共卫生事件、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信息及线索及时核实上报,及时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并协助县卫生监督局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5、受理辖区内相关案件的投诉、举报,经调查核实后,及时向县卫生监督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开展相关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6、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进行指导检查,配合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定期对协管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7、完成上级卫生监督部门指定或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职责

1、及时收集辖区内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公共卫生信息,发现违法行为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所在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积极配合上级调查处理。

2、做好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的咨询、宣传工作,及时准确填写《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

3、完成上级卫生监督部门指定或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五、县卫生监督局承担卫生监督协管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及督导考核工作。年终根据考核情况划拨公共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补助经费。

六、卫生监督协管员实行双重管理,其中卫生监督业务工作由县卫生监督局统一考核管理,人事、工资、福利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卫生监督协管员要给予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经再次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将予以解聘。

卫生监督协管员岗位责任制度

1.及时掌握协管范围内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供水单位及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建立底册和管理档案,做到一户一档。

2.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指导行政相对人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培训;督促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办理“健康合格证明”。同时,负责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卫生监督信息员的培训工作。

3.实施经常性卫生检查,督促行政相对人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进行执业活动,并制作检查笔录。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督促其整改。4.对拒不整改的或违法情节较重的行政相对人,应及时上报县卫生监督所,交由卫生监督人员依法处理,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要积极予以配合。

5.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卫生监督局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受理辖区内相关案件的投诉、举报,经调查核实后,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开展相关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7.发现辖区内的非法行医案件,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协助卫生监督员做好非法行医案件的查处工作。

8.督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卫生监督信息员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并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篇3: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

1基本情况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腹地,面积372 km2,辖3个街道、9个镇、1个市级工业区和13个社区,常住人口约243万人。 闵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有2名卫生监督协管员, 全区共有53名协管员,承担着全区1 180户自动售水机、 非法行医点及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53名协管员中,男性占52.38%,其中年龄在31~40岁及以下占61.90%,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占71.43%,编制为单位在编人员占71.43%,均为兼职从事协管工作。他们开展的协管工作包括现场巡查和违法行为上报,平均每月巡查1 700户次,巡查自动售水机占76.88%,平均每月上报违法情况80条,其中上报自动售水机违法情况占93.75%。 他们月收入4 000~6 000元,通过从事协管工作获得报酬的仅有28人,且报酬均在1 000元以下。卫生监督协管员对协管工作不满意的占75.47%,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繁重、待遇低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2闵行区目前卫生监督协管现状和问题

2.1管理制度建立较完善

闵行区自2012年底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员工作以后, 积极探索实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各种协管服务制度,使协管服务工作开展有序规范、有章可循。 协管人员的聘用与管理制度对协管员的准入、聘用流程和管理服务模式均有明确规定,要求协管员持证上岗,廉洁自律,规范日常工作行为;通过协管培训制度、 例会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加强对协管员的管理;协管员岗位责任制度,确定了协管员岗位职责;信息报送制度、卫生监督协管巡查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明确了各项业务的工作要求,规范了协管服务行为,提高了协管服务质量。

2.2经费保障仍有欠缺

闵行区各社区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投入不高,仅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开展协管服务,使得协管工作经费相对不足,协管员从事协管工作获得的报酬偏低,难以在经费上保障协管服务的顺利开展及协管队伍的稳定。有些社区甚至缺乏必要的卫生监督运行保障,影响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顺利开展。

2.3协管管理方式制约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闵行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双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弊端明显,主要是管理层次多,执行效率差。区卫生监督所考核社区工作,协管员则由社区直接管理,区卫生监督所对协管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激励和约束手段,统筹安排、统一行动很困难, 协管员很难以协管工作为重心,特别是在卫生监督协管任务与其承担的其他工作冲突时更加难以协调,卫生监督协管队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4聘用机制存在弊端

闵行区社区卫生监督协管员没有采用外聘的形式,而是均来源于院内的基层医务人员,这些医务人员在完成原基层医务工作的同时,还要挤出一部分工作时间来完成协管工作,导致协管工作不能深入开展。此外,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没有使他们的收入增加或收入太少,造成了他们的满意度降低,工作意愿不高,甚至出现人才流失现象。

2.5协管工作内容单一

受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管理模式、考核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闵行区社区协管员开展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还停留在巡查和报告层面,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参与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投诉举报处理、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处置等较深层次的卫生监督,协执助法工作较少。同时, 协管员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协管员参与更深入的执法工作。

2.6协管服务规范性有待提高

一方面,多数社区协管员在工作时无统一着装,既不利于树立协管员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执法形象,也影响着管理相对人对协管员的认同;另一方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文书种类有限,多数卫生监督工作缺乏文字记录,既不利于被监督对象领会协管监督的意见,也不利于卫生监督所对协管工作的考核管理。

3对策和建议

3.1落实专项协管服务经费

建议除了将协管工作指标完成奖励经费纳入预算外, 也将协管员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所需的运行经费和协管员个人的工作津贴补助纳入全面预算[4]。根据辖区服务对象的数量,将协管员基本工资和工作经费下拨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协管员的津贴补助和协管管理经费下拨至区卫生监督所,专款专用,定向用于卫生监督协管员调查信息收集、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所必须的设施设备、重大卫生保障项目补助、培训和绩效考核奖励等方面。

3.2积极进行协管服务模式的创新

卫生监督协管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组成部分,目前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人员完成。可以借鉴公安、交通和城管等机构对协管员的选择经验,积极完善协管员队伍的良好补充与发展,如向社会招聘已退休的职工或尝试将社区卫生保健员、志愿者吸纳为协管员。建议各社区配置不少于2名专职卫生监督协管员,将卫生监督协管员纳入基层卫生机构用人编制计划,畅通招录渠道, 通过规范的聘用条件和统一的聘用流程建立起一支专用的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2],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任、卫生监督机构考核、卫生监督机构和协管服务承担机构共同管理的用人制度。这样做既可以多方面配合基层卫生机构协管员的工作,也可以缓解协管员岗位变动或人员流失带来的压力,逐渐形成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网络。

3.3建立标准化的协管工作制度

卫生监督部门应明确协管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条块分割,从中剔除特别专业、繁琐难懂的内容,制定详细的协管服务表,使得协管内容直观、清晰和明确,给出协管典型案例和标准样表,尽量达到没有接触过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在培训后能够合格上岗的目标。建立每月或每季度经常性业务知识、政策法规培训制度[3],加强协管员与卫生监督员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协管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逐渐促进协管服务开展。

3.4完善协管员管理制度

完善协管员管理制度,确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对卫生监督协管员职责与行为规范、日常管理、 培训、考核与奖惩等方面的明确规定,促使协管员规范协管服务行为。协管员工作时应统一着装,制定印发必要的协管工作文书,如现场巡查意见书、被监督单位情况登记表,配合卫生部制定的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和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进一步规范协管服务行为,使协管员每次工作均可留下文字资料,以便于区卫生监督所督查。增加协管工作考核在相关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中的比重,提高其重视程度。建议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绩效补助制度,强化绩效补助的激励作用,尽量做到个人收入与劳动付出成正比,提高协管员的积极性。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每季度或每半年定期进行协管工作的评价与考核。

3.5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

建议有条件的卫生监督机构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作为关系到民生的专项保障项目纳入本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保证经费支持,并从基层卫生机构员工的现有收入水平、工作内容与压力、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内容等方面测算协管补助标准,进一步建立人员补助增长机制。对没有充足财政经费支持的地区,可充分研讨协管服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与协管内容进行相关性比对,在不增加太大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仅将个别监督服务内容加入其日常工作中。

3.6打破政策壁垒,深化协管服务

篇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28—0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作为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新增的一个项目,其机构设置、服务范畴、服务模式有很大的理解空间,各地有不同的诠释,根据常熟市制定的方案,结合莫城管理区实际运作情况,汇总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調查对象

常熟市虞山镇莫城管理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

1.2 调查内容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机构设置、服务范畴、服务模式、服务效果、经费管理。

1.3 调查方法、资料来源

以常熟市卫生局编定的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方案为蓝本,结合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室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工作资料汇总,进行分析评价。

2 调查结果

2.1机构设置

由常熟市卫生局制定协管政策,市卫生监督所负责项目扎口管理。市卫生局在各镇、管理区统一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室,协管室挂牌在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统一培训、考核后,卫生局聘用卫生监督协管员,持协管证上岗,每年年检注册。其中各镇、各管理区公共卫生与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设一名协管员,作为当地政府部门主管工作;其余为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原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构成,负责日常工作。

无专职人员、无统一的着装、无统一的交通工具,无统一的影像采集设备。

莫城管理区设5名协管员:管理区公卫中心1名、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3名、医务科一名,所有协管人员为兼职,同时还担任其它医疗、公共卫生工作。

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与站一体化管理,在各服务站下设1名兼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员,共11名,收集有关协管信息,向中心上报,充分发挥网底作用。

2.2 服务范畴

常熟市协管服务方案在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卫生监督协管规范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协管两部分内容,其余服务内容同国家规范。

服务内容扩展: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协管工作内容扩展为对所有餐饮、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巡查并记录、指导,一年每户3次以上,发现无证经营、有安全隐患的上报市卫生监督所。非法行医协管设两级哨点,一级为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为其下辖的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服务站设一名兼职哨点信息员,发现信息报告一级哨点,由协管员巡查核实后上报。

2.3 服务模式

以服务、指导为核心,常熟市卫生局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室,下设兼职卫生协管人员,日常工作按常熟市统一工作方案实施;统一制定10项卫生监督协管制度并上墙;在门诊大厅公示协管服务项目内容;统一采用市卫生局制订的各类巡查指导、信息报告文书。信息报告使用网络即时报。卫生监督协管室同时协助市卫生监督所进行日常卫生监督与代办许可证服务,协助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办理培训证。

2.4 服务效果

莫城卫生监督协管室按常熟市统一的服务规范要求,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开展此项服务。根据莫城协管室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工作资料汇总得到以下数据。

2.5 经费管理

按开展的协管工作完成数量与质量,经市卫生局考核后,市镇两级财政各占50%拨付,2012年共下拨88850元至莫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将经费按30%拨付到村级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余经费中心专账使用,使用项目有交通费、培训、宣传资料费,剩余部分列入绩效考核。按每季中心考核小组打分,结合市局年终考核得分,与各卫生监督协管员、各信息员年终收入挂钩。经费专账管理与核算。

3 讨论与建议

3.1 服务效果评价

优点:常熟模式工作范畴有所增加,在国家规范上,增加了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控协管内容,消除了服务死角,且上述工作内容原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因此没有工作上的难点。常熟各协管室采用全市统一的文书,规范了资料工作。食品、公共场所协管工作分担了市卫生监督所的大量日常工作,优化了卫生监督效能。学校卫生与非法行医协管工作解决了往年零散的工作模式,更为常态化、规范化,发现与配合打击非法行医力度有大幅度的提高。财政经费拨付到位。

缺点:无专室、无专职人员、无统一的着装、无统一的交通工具,无统一的影像采集设备,使整个队伍在形象上缺乏严谨性与严肃性。职业卫生指导较少。各服务站协管信息员工作质量不高,一般只是体现在非法行医线索报告上。

3.2 建议与对策

完善与优化:应专室、专职、统一着装、统一交通工具、统一影像采集工具,树立严谨科学的形象,提升在服务对象心目中的信任度与重视程度。采用移动办公,现场巡查工作资料实时上传到上级主管部门,杜绝资料的做假,消除信息报告的延迟,使协管工作更为高效、真实。

篇5: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意见书

被检查人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地址联系电话

检查意见:

采取措施:

被检查人签收:

篇6:学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意见书

被检查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联系电话:巡查地址:检查意见:

1、你学校未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制度,请立刻完善

并落实。

2、请立即完成入学儿童入校健康体检工作;并进行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3、每日进行晨检并作好相关登记。

4、完善桶装水索证(企业卫生许可证、检验报告、送水人健康证)。

5、你学校为学生提供开水和从事供水人员须办理有效健康体检证方可上岗。□

6、你学校自办食堂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请立即停止餐饮经营活动,取

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恢复食品经营活动。

7、食堂从业人员需获得健康体检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事餐饮服

务工作。

8、食品及原料进货必须索证索票并进行台账登记,添加剂应定点采购,并做

好索证验收工作;必须如实填写餐厨房废弃物处理台账,并与餐厨房废弃物收购

者签订餐厨房废弃物收购合同,同时备存收购者身份证复印件。

9、严禁使用地沟油和劣质食用油。

10、供应的所有食品均有专人进行留样,食品须遵循48小时留样制度,留样

样品不得少于100克。

11、必须保持学校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其它:

采取的措施:报告区卫生监督所□

帮助整改□

被检查单位(人)签收:钟山区卫生监督所驻卫生监督工作站

篇7: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

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职业病咨询指导、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采供血)、饮用水卫生等工作为重点,认真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在全体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院2013年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机制

为了切实做好辖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年初我们制定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计划,召开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不断健全完善我中心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机制,为我中心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组织,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为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本我中心分别于3、7月派出工作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班6人次,分别组织中心职工、责任医生开展卫生监督协管知识培训2次,重点就卫生监督协管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公共场所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宣传,不断提高协管员的业务能力。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卫生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对卫生监督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一是开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做好相关记录,并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于12月20日在瓯海三医康复大楼母婴中心二楼宣教室举行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讲座,全院包括临床、医技、行政及后勤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二是全年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4次,主要是对供水单位及学校饮用水卫生进行巡查指导,并于11月30日上午在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教室召开生活饮用水制供水单位相关人员培训会。三是每季度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巡查1次。主要是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等学校卫生工作进行了巡查指导,协助区卫生监督所在2013年5月13日至19日开展“2013年饮用水卫生宣传周”活动。四是每月开展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查,对辖区内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进行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巡查,于2013年9月4日起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打击非法行医法制宣传周活动”。五是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于12月28日下午在东瓯大酒店对酒店员工进行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为如何防治艾滋病有关资料进行了学习与讨论。

四、卫生监督巡查结果

学校卫生监督巡查未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饮用水无污染现象;巡查发现有非法行医现象,无非法采供血现象;个别公共场所无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一次性刀具有重复使用现象,少部分没有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对负责人进行了口头宣教、责令其限期整改,同时上报区卫生监督所。

五、存在的问题

1、卫生监督协管员、信息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2、公共场所负责人卫生意识较差,配合表现较差;

3、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培训,提高卫生监督协管人员、信息员业务水平;

2、加强与公共场所、自来水厂、学校负责人沟通,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及卫生意识;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群众卫生监督服务相关法律、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加大督导力度,促使各项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梧田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站

篇8: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1 卫生监督协管员和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概念

1.1 卫生监督协管员

卫生监督协管员是经卫生局 (政府部门) 同意、由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聘请的, 在卫生监督员和社区公共卫生医生指导下兼职承担卫生监督的知识宣传、卫生指导、监督检查、督促整改、信息报告等工作职责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 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责任医生、乡村医生及村卫生联络员, 是与卫生监督员组成的卫生监督责任团队的一员。

1.2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就是通过聘请卫生监督协管员, 采取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时间, 实行网格化管理, 协助卫生监督员参与对该区域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加大对各经营户的巡查力度, 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及时与卫生监督部门做好信息沟通, 并建立横向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纵向与卫生监督机构相互捆绑的考核机制。

2 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30年, 尤其是近几年来, 现有的卫生监督模式或卫生监督机制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发展, 凸显了人们日益提高的卫生监督需求与相对落后的卫生监督体系之间的矛盾。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满足现实卫生监督的需要, 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有利于发挥社区优势、整合社区资源、挖掘社区潜力, 提高卫生监督效能。

2.1 卫生监督环境发生了变化

主要体现在:一是人们的饮食等卫生安全的意识、要求明显提高;二是诸如食品添加剂等卫生监督内涵无限扩大;三是卫生监督几乎涵盖了所有危害身心健康的行业, 即覆盖面大;四是卫生监督与安监、质监、工商、药监、农业等有交叉, 即职责不够清晰;五是卫生监督的管理内容都是事关民生, 政府、群众、媒体非常关注;六是因卫生监督不力导致卫生事件发生将追究法律责任。

2.2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 在增加了管理相对人的同时, 也增加了管理相对人的流动性, 也就增加了卫生监督的难度。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 使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法律意识整体水平下降, 也使卫生监督的推进步伐受到影响。

2.3 企业周边化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强, 企业特别是高危、高毒、高排、高能企业正逐步迁徙到乡村, 总的趋势是中心城市到周边城市, 城镇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企业的外部负效应, 比较直观, 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群众都有切身的感受;职业危害问题, 群众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 是企业内部的职业危害因素, 比较隐蔽, 但影响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却容易被群众忽略。随着经济的发展, 尽快采取措施, 有效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保护劳动者健康,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2.4 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与经济社会及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卫生监督体系不完善、执法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职能不明确、保障政策不落实, 造成执法工作条件差, 技术手段落后, 监督效率低, 执法能力不高;二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发展不平衡,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成为卫生监督执法的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地带;三是卫生监督人员素质不适应综合执法的要求, 特别是在基层一线尤为突出[1]。

2.5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有效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提高日常监督检查的落实程度, 有两条有效途径:一是加强人力配置, 由于管理相对人数量剧增, 卫生监督人力不足的情况日益凸显, 需及时补充人力配置, 进一步壮大卫生监督队伍;二是提高工作效能, 推进综合执法, 提高监督覆盖率和监督频次[2]。由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所组成的公共卫生体系, 是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建立的依据, 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开展成为可能。2006年以来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的网底即责任医生 (包括乡村医生) 、村卫生联络员的成功设置, 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设立储备了人、财、物的资源。

2.6 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从全国情况看,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完善、卫生监督员数量不足、卫生监督机构保障不足及卫生监督执法装备不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3]。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建立, 使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体系在管理、技术及服务3个方面划分职责和权利, 实行垂直化层级管理, 按层级采取科学合理的分工, 上下联动, 各负其责, 是全面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的关键。卫生监督协管是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力补充, 有利于改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完善执法技术手段, 全面提高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城乡卫生监督基础性工作, 建立乡村二级社会监管网, 在行政村聘任卫生监督协管员, 在乡镇设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 加大卫生监督工作力度, 利用社会公共资源有效解决卫生监督机构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降低卫生监督的管理成本[4]。

3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主要做法

3.1 下发文件, 建立组织, 规范管理

制定出台《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施方案》、《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办法》及《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导手册》等文件, 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聘用、使用、职责、管理和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组织、实施、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明确, 保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聘请卫生监督协管员并开展培训

根据我县实际, 结合卫生监督工作的特点, 聘请符合条件的社区责任医生 (包括乡村医生) 、村卫生联络员为卫生监督协管员, 及时的分层级进行卫生监督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组织纪律、职责范围、工作要求等内容的培训, 下发卫生监督协管员证, 凭证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3.3 发放指导手册, 明确职责、要求和操作程序

制定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导手册, 明确了卫生监督协管员分别在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医疗机构管理、学校卫生、职业及放射卫生等协查工作中的职责、工作程序和要求, 内容简明扼要, 手册随身携带, 便于随时翻阅。卫生监督协管员做到工作有法可依, 程序有章可循, 工作有计划和不盲目。

3.4 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示意图

图示说明:全县根据人口设立若干监督分所, 每个分所管辖若干社区中心 (乡镇或街道) , 每个社区中心按照辖区社区或行政村数分布情况由监督所聘请卫生监督协管员, 每名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若干监管对象。

3.5 建立捆绑考核机制

捆绑考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考核成绩与个人利益捆绑:评聘、评优、评奖及工资福利等;二是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考核成绩与社区中心服务团队、监督分所利益捆绑, 是社区中心服务团队、监督分所考核成绩的一部分;三是社区中心服务团队、监督分所考核成绩与社区中心、监督所利益捆绑, 是社区中心、监督所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制定有效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考核办法》, 做到每个最小方格的卫生监督工作业绩将直接影响大格甚至整个网格的卫生监督工作业绩, 风险同当, 利益共享。

4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属于新生事物, 在政府信任、财政支持、群众理解、规范管理及积极工作方面不能完全到位。在日常工作中, 有职责不够清晰、工作相互推诱、拖拉的现象, 有应付检查、走过场现象。 (2) 当前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待遇差, 派出机构的设立和建设, 增加了运行成本, 使工作经费不足状况雪上加霜。蒋虹丽等[5]研究表明, 政府的经费保障水平相对职能需要仍处于较低水平, 与真正意义的全额预算拨款相距甚远, 卫生监督后续发展能力受限, 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在这样的情况增加了调动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积极性和顺利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困难程度。 (3) 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质量自然也就不平衡。卫生监督协管员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乡村医生在内的责任医生和村卫生联络员组成, 人员素质包括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个人素养等方面有好有差、有高有低, 以及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理解、兴趣和责任意识不同,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 (4) 卫生监督协管员不是独立的岗位, 没有编制, 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受聘并兼职从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 即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其所承担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卫生监督协管员无论时间、精力、物力、财力均受制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卫生监督机构在人员调动、支配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5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积极意义

(1) 实施卫生监督制度, 紧紧围绕建立“一个机制” (卫生监督协调发展机制) , 夯实“一个基础” (卫生监督基础能力建设) , 完善“一个体系” (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体系) , 是推进卫生监督工作进乡镇、进社区, 整合和利用好现有卫生资源, 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作用, 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基层网络建设的必然要求。 (2) 卫生监督协管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针对经营网点多、面广量大、工作任务重、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等现状, 顺利有序地开展辖区农村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及时与上级卫生监督机构做好信息沟通, 及时地应对、处理基层各类卫生相关突发性事件, 对改变“重事前许可, 轻事后监督;重突击检查, 轻日常监督;重经济处罚, 轻服务指导;重城市监管, 轻农村覆盖;重较大经营单位, 轻集贸市场和小商小贩”的现象, 特别是改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的薄弱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 (3) 卫生监督协管员制度的建立, 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中发[2002]13号) 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 (浙委 (2003) 21号) 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落实建设“卫生强县”战略, 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推进农村卫生各项工作, 不断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有效载体, 是卫生部门扎实推进创新工作、做好“八小行业”专项整治的又一新举措。 (4)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使卫生监督实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克服了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普遍编制少、所辖行政区域广阔、人口多, 卫生监督在基层存在大片空白和盲区的状况[6]。在弥补了农村卫生监督力量不足的同时, 缩小了卫生监督服务半径, 增加了卫生监督频次, 扩大了卫生监督覆盖面, 壮大了卫生监督队伍, 增强了卫生执法权威, 提高了卫生监督效能。 (5) 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员制度, 许多被聘为卫生监督协管员的防保医生、乡村医生,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和待遇问题, 思想上有了主心骨, 增加了从事农村卫生监督人员的责任心和归属感, 调动了从事农村卫生监督人员的积极性[7]。

参考文献

[1]周琦.浅谈卫生监督体系建设[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6, 13 (3) :217-218.

[2]朱建华, 王义.北京市卫生监督体系能力建设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 2008, 16 (3) :15-18.

[3]侯峰忠.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6, 13 (6) :410-413.

[4]王心一.城乡结合部卫生监督社会监管工作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4) :307-308.

[5]蒋虹丽, 陈刚, 李程跃, 等.我国卫生监督机构最低经费保障标准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7, 14 (3) :238-240.

[6]侯峰忠.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网底建设现状探析[J].中国卫生法制, 2006, 14 (4) :20-22.

上一篇:燕山大学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暂行)下一篇: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范文